文殊菩萨道场

 佛国梵邦-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踞太行,北瞻恒山,环周二百五十余公里,高度在海拔三千米左右,气势雄浑,素称华北屋脊。古时五台山又被称作清凉山,《清凉山志》云:“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成环状分布的台顶,犹如五根擎天大柱,从地崛起,巍然耸立,直插云霄,而山顶平广开阔,形状台状,五台山和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以及规模宏大,而位居四山之首。古往今来,这儿已然是一个神秘的佛国梵邦。据《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陀向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按佛教说法,南瞻部洲北部的震那国正是中国,而五台山恰位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古代中国的东北部。另有晋译《华严经》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佛经的记载表明,五台山(清凉山)是文殊的居住之所。随着大乘华严宗的兴盛,《华严经》广为流布,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五台山于是逐渐演变成文殊道场。

  文殊师利或译为曼殊室利,是梵文“妙德”、“妙吉祥”的意思。文殊菩萨是释迦佛尊的左胁、诸菩萨之首,被认为是释迦如来的“法王子”,是智慧、锐利和威猛的象征。文殊像常是面如童子(喻天真纯洁),顶戴五髻宝冠(表示内证五智)、右手持宝剑(喻大智慧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左手执上置箧的青莲花(喻般若智慧一尘不染),骑坐猛狮(喻菩萨智慧威猛)。文殊菩萨又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合称为三大士,其中以文殊地位最尊。

清凉小史

  五台山最初建寺的年代已不可考,从现存五台山佛光寺的北魏祖师塔看,北魏时期五台山的佛教以达到相当兴盛的水平了。北齐时代,五台山“建寺二百余所”,政府“割八州租税以充香火之需”,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北周武帝灭法时,全山寺庙被毁,寺僧被迫还俗。隋代立国再兴佛教,隋开皇元年(五八一年),隋文帝下令在五台山的五个台顶上,个辟建寺院一所,设文殊像,五台山五大高峰建寺之始。

  唐代以前,对文殊菩萨的道场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除山西五台山外,长安南的南五台山等地也被认为是文殊的演法场。由于李唐王朝兴起于山西太原唐代帝王推崇和认同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唐代“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卸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

  特别是祖籍山西太原俯的武则天,对此地崇奉备至,一代名寺清凉寺被敕命重建,规模宏伟。胜唐之世的五台山寺院达三百六十多处。“会昌法难”时,五台山的寺院被拆得干干净净,以后再难恢复元气。经有宋一代的大力修复,佛寺达七十余所,僧尼约五千人,香火重盛,但已无唐时的壮大规模。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奉喇嘛教,在五台山大举兴建喇嘛庙,使之同时成为汉藏两系佛教的圣地。明代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逐渐取得在喇嘛教各派中的优势地位。由此,五台山的喇嘛庙被称作黄庙,汉传佛寺则因僧人多着青黑灰色僧衣而被称作青庙。汉藏两系佛教同生共长,这在佛教四大名山中独树一帜。而清朝康、雍、乾、嘉四代皇帝,先后十几次到五台山朝圣拜佛,更使五台山显赫海内外。据载,晚清时山上有寺庙一百多所,寺僧万余人。

  在战火分飞的近现代中国,特别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五台山以后,五台境内佛教急剧衰落。一九四九年以后,五台山恢复正常宗教活动,虽然“文化大革命”时亦大受冲击,象征五台山的千年名寺清凉寺被拆毁。但现在五台山尚存寺院五十多处,一些重要寺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全国重点寺院,宗教活动得到正常开展,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白塔光辉

  五台山的五座台顶成环围之势,腹心地区被称为台怀;五顶外围,就是台外。五台山的佛教寺庙或集中分布于台怀,或散布于台外。总体说来,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多在台外,台怀地区多为明清修复重建的寺院。论寺庙的数量、佛教文化的内涵,台怀地区要高出一筹。台怀寺庙群集,寺与寺之间,或左右相邻,或上下相接,仅围墙之隔;远一点的,也不过在几百米内对峙。这片殿宇鳞次、楼阁峥嵘的佛宫梵境,自然成了千百年来信徒们朝拜的中心。

  进入台怀,在千楼万阁之中,一座高大的白塔巍然屹立,素身金顶,与背后灵鹫峰上华丽的菩萨顶交相辉映。在人们心中,这就是五台山的象征。

  白塔为明代建筑,高七十五点三米,状如藻瓶。塔顶的铜盘边缘悬挂着二百五十个风铃,常在落日与晨光中与飞鸟相鸣。相传,塔下还埋藏着释迦佛的真身舍利。白塔底座的一个石洞里,立有 释迦牟尼的佛足碑,碑上的佛足印,足心有千辐相轮和宝瓶鱼剑图。相传,佛足印为释迦牟尼涅磐时留下的,唐玄奘到西天取经时将其拓印带回来。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宗庙。后来,五台山修建大白塔时,有人携此图前来敬献,并刻于石上。

  寺以塔名,大白塔所在的寺院被称作塔院寺。寺平面呈正方形,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有殿堂、房舍上百间。大白塔北侧的藏经阁为一座面阔五间的二层木构建筑。藏经阁内有一木制经架,高约十米,三十三层,呈六角形,上面设有许多放置经书的小格,最底层下则有转盘,以人力推动,能来回运转,喻示法轮常转。

  白塔东边有一座几米高的小塔,为寺中之宝。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次无遮大会斋时,一位褴褛的乞妇怀抱一子,手携一子,后跟一狗来塔院分斋。掌管分食的库头和尚嫌她贫贱多累,很不耐烦地给她和两个小孩子各分了一份饭。不料贫女却说:“狗有生命,也该给分。”库头和尚又勉强给了一份。贫女又要求道:“我腹中有子,尚需分食。”库头和尚发怒道:“肚里的孩子还没出生,你就要分饭,真是贪得无厌!”贫女答道:“众生平等,肚里的孩子也是有生命的。”随后,从袖子里取出一把剪子,剪下一束头发,放在案桌上,随口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吾超三界,却被阿师嫌。”说罢,跃身腾空,变成文殊菩萨,而身后的狗变成为神狮,两个孩子变成天童。库头和尚悔恨自己骄口慢物,冒犯了菩萨,就自剜双眼以示忏悔。据闻,文殊菩萨显灵时留下的那束头发,后来被建塔供养,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这座文殊发塔。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