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元寺
三元宝地——仙游会元寺
会元寺位于福建省仙游县湄洲湾枫亭旅游区塔斗山。创建于唐永徽、开元年间。1984年重建大雄宝殿,在拆除旧殿清基时,从一丈深处挖出了12颗唐朝石珠。会元寺的属寺观音亭,至今尚保存一尊唐朝樟木雕刻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千多年来,会元寺屡废屡兴,几易其名,唐、宋、元朝名“东禅院”,明朝易名“东林寺”,清朝迄今名“会元寺”。
唐末黄巢起义期间,曾进入福建,寺院焚毁无遗,东禅院亦在劫难逃。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保境安民29年,东禅院得以重建,但规模比原来要小。宋朝,东禅院香火旺盛。至元,此院隶属于龙华寺,为全县86个属寺之一。明易名东林寺,至清咸丰九年(1859年),心宽和尚重建寺院,取名会元寺。心宽和尚俗姓丘,是一位秀才,屡考举人不第,遂出家为僧,在鼓山涌泉寺大殿掌香灯,数十年如一日。一日,不慎失手撞破琉璃长明灯,当下大悟,遂自动离寺,跋山涉水,来到枫亭梅岭头,遥望不远的塔斗山,就地而居。此时本地富翁陈五老择地修祖墓,看中原东林寺寺址下面一块地方,为“三元穴地,贵不可言”。心里有疑,又去听卦,结论是“到梅岭头去问和尚”。信卦而行,恰遇以宽和尚,连问三次,心宽和尚都回答“阿弥陀佛”。陈氏遂打消修墓念头。心宽和尚即在此地艰苦努力,于咸丰九年(1859年)盖起寺院,根据“三元”之义,改寺为“会元寺”。光绪庚子年(1900年),住持德永法师重建大殿。民国甲戌年(1934年),监院清香法师、清来法师重建法堂。民国丁丑年(1937年),住持丹守法师重建护厝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农场进驻寺中,僧人四散。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僧人陆续回寺。
1992年,马来西亚侨僧清亮法师捐资三百多万元,他的同门师兄弟亦鼎力相助,合资六百多万元理建会元寺。自1983年动工,历时九年,至1992年峻工,总建筑面积7699.64平方米,比原寺扩大了3.13倍。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室、祖堂、禅堂、客堂、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报恩堂和僧舍等配套设施九十多间。建筑风格以宋朝特点为主,兼用明、清式花雕装饰。
全寺坐东北,面西南。自山门进,依山势次第升高,气势磅礴,殿楼嵯峨,雄伟壮观,飞檐重阁,金碧辉煌。鎏金烫彩的宝殿,雕梁画栋的长廊,典雅精致的楼台,宽敞明净的寮舍,焕然一新的佛像及护法神塑像,使人有“天上楼台山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之感。
会元寺大雄宝殿后有一株铁树,近年来竟然连续开花五次。1979年会元寺落实宗教政策,铁树第一次开花;1983年农历五月五日,大雄宝殿动土前夕,第二次开花;1984年四月八日,天王殿和钟楼、鼓楼奠基,第三次开花;1987年五月中旬大殿塑佛像,第四次开花;1988年六月十七日,重建大悲殿和法堂,第五次开花。
寺外东边有一口水井,“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废、佛事停,水井干涸,吃水,只能下山手抬肩挑。改革开放后,僧众回寺,恢复佛事,枯井重涌清泉,三十多位出家人的吃水用水,供应不缺,修寺期间的建筑用水和工匠的食用水亦足够使用。
建造大雄宝殿,需要巨石琢打成石柱石珠,最后选中龙华金沙石料场,但大石料高居山顶,运下来很难。神奇的是,五月九日签订合同,十天之后的晚上,大风大雨,一块体积30立方米的巨石自动滚下来,刚好落在采石工匠劳作的石窖里。大雄宝殿全部的石柱、石珠,都是用这块巨石琢打、雕成。真所谓“一石撑大殿,万钧托佛力!”
寺内珍藏一尊元朝白玉雕释迦牟尼涅盘像,系缅甸僧人赠送,1980年9月,本寺列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花岗石横匾上“会元禅寺”四字,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题写;山门正面楹联“慧日破诸暗,慈眼视众生”,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撰写。寺院附近尚有塔斗山、万寿塔、会心书院等名胜古迹,与会元寺相得益彰。
会元寺现任住持清亮法师,福建省仙游县人,1924年生,12岁出家,在会元寺苦修12年,1948年出国,现侨居马来西亚华玲白云岩。除了主持重建会元寺,尚扩建了继源庵、慈云庵,并送给枫亭华侨医院一部救护车。现任监院净宏法师,1934年出生,福建省仙游县人,22岁出家于会元寺,为重建会元寺自始至终恪尽职责。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