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邦喀=巨石宫

   “帕邦喀”,藏语意为“巨石宫”或“玩石上”。位於拉萨北部色拉寺以西约九公里处的山坳里,因寺院建筑在有两块形似龟状的巨大岩石,故得其名。帕邦喀历史悠久,传说在大小昭寺修建之前,藏王松赞干布在此修行,并主持修建了该宫殿。巨石下有一山洞,传说是松赞干布修行的地方,洞内有一土台,即松赞干布的宝座。洞内还有一些石刻的佛像,相传为尼泊尔工匠所刻。据有关藏史记载,当时所建的宫殿高九层,以砖块砌筑,用铜汁灌缝,建筑四周安装了四根铁链固定。这就是藏史上盛赞的“玛如堡宫殿”。它不仅是松赞干布曾在这里接待外国使臣,谈论国事。传说松赞干布的重臣吞米.桑布扎从印度学习文字和声明诸学回藏之后,也住在帕邦喀,闭门钻研三年,依照梵文、乌尔都文等,总合藏语声韵创造出藏文,首先在帕邦喀向松赞干布和众大臣们教习,并第一次用藏文书写了六字真言,刻於石上。接着松赞干布宣布吞米.桑布创造的藏文为吐蕃王朝的统一文字。后来赤松德赞和莲花生大师、桑耶寺法师堪钦菩萨埵也来帕邦喀一直是重要的佛教活动埸所,经常保持有一百多名僧人在此诵经。成为吐蕃时期政治、佛教的重要中心,而且也称得上是藏文创始基地。

  公元841年,朗达玛毁佛灭法,焚烧了帕邦喀,折毁了松赞干布时所的108座佛塔和所有建筑。民间传说当时“策久拉康”的护法神白拉母感到震怒,传言经拉龙贝吉多杰说“杀恶王的时机已到”,拉龙遵护法神之意,乘朗达玛在大昭寺前观看会盟之寺,用箭杀了朗达玛。后拉龙贝吉多杰逃到青海境内继续传扬佛法。

  帕邦喀寺在历史上曾数次修复,佛教后弘期时,阿底峡大师的著名弟子,噶丹派博多瓦.仁钦赛和弟子札嘎尔到帕邦朝圣,见废墟一片时甚为痛惜,遂命弟子修复。於是在废墟上重建一座二层殿堂,后噶当派僧人又陆续修复了原有的确108座佛塔,雕刻了佛像,建立了拉康,一时前来求学的僧人常达四百多人,成为西藏佛教一所重要的寺院。

  13世纪,节萨迦班智达应阔端之邀前往凉州,途经拉萨时曾朝拜帕邦喀,八思巴即在此受沙弥戒,萨班大师也曾在这里让经说法。15世纪初,宗喀巴大师也曾在帕邦喀右后的山洞里修行,至今人们还称之为宗喀巴的念珠一颗。

  五世达赖喇嘛执政时,对帕邦喀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扩建,在二层殿堂上又加盖了一层。以后历代达赖喇嘛转世后都必须到帕邦喀礼佛、受戒,获得格西学位后也都要来这里举行庆贺仪式。另外,帕邦喀也一直得到噶厦政府的资助,并由政府任命堪布。帕邦喀寺巨石高出地面约20米,顶部面积为300平方米,大门北向,南侧呈半圆形,北侧为方形。“文革”时被拆毁,唯底层墙体尚存。底层有九间房,所文物部门调查,后来二三层设有嘛呢拉康、贡康殿等,供有布都哇、仁钦赛亲塑的释迦牟尼像。噶当派僧人塑的十六罗汉像以及马头明王逆像、因顿活佛铜像和灵塔。

 策久拉康(又名三怙主殿)位於巨石南坡下,历史上岁经破坏,原物多毁。1980年后逐渐修复,重塑殿内佛像。该佛殿分前后两室。前间正墙石壁上刻有行藏文“六字真言”。相传系吞弥.桑布扎的手迹;后殿很小,正中供“三怙主”石佛像,藏语谓“日松贡布”,即文殊、观音、金刚持。传说松赞干布与两位公主为修建大昭寺在此静坐时,“三怙主”突然显身,对赞干布就命尼泊尔工匠在“三怙主”显身的石壁上刻下了他们的像。二层楼上有一间小房,供历代达赖来此朝佛时居住。

  帕邦喀寺方殿分前后两室,佛殿内供有法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旁边有宗喀巴大师、五世百叶窗赖等塑像。前殿供有藏文创始人吞米.桑布扎以及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大臣禄东赞和色拉寺的历代甘丹赤巴等。

  帕邦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许多神奇的传说,至今被人们视为圣地,虽历经沧桑,但吞米.桑布扎亲书的六字真言和怙主三尊自显白拉姆像等圣迹犹在,香火不衰。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