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石庵
奇石灵思——桂平洗石庵
洗石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山,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成,雍、乾两代都曾修葺,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建为现今规模,该庵属临济宗道场。
1983年,国务院确定洗石庵为全国重点寺院;1985年由西山风景管理区移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洗石庵是尼众道场。近年来,在宽能法师和昌慧法师带领下,组织开展正常的佛事活动,并积极开展自养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洗石庵建筑面积不大,庵宽24.6米,进深41.5米,占地面积1021平方米,有庵门、经堂、佛堂三进殿堂,层次分明,玲珑多姿。建筑风格独特别致,层顶、屋脊、殿内柱身、木梁枋、顶栅、门窗花格等都十分精美,极富南方特色,庵名“洗石”,乃取西山石多且奇,又有“身居瘴乡,粗莽唐突,”要让瀑、雨、露、月、烟、潭不断洗刷,才能玲珑剔透,返朴归真之意。
洗石庵山门墙壁上嵌有清朝重新修整时所刻二块石碑。门两旁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天竺俯江流到眼睛岚归爽气,云山经雨洗奇石点头也思灵。”经堂为三开间的楼房,屋顶为硬山重檐,覆金黄色琉璃瓦,楼下供佛像,上为方丈室。楼两旁为半青阁、妙虚楼,精巧别致。经堂后有一小天井,在三米高的挡土墙正中塑着云龙一团,龙身金鳞熠熠发光,龙口清泉喷出,这就是寺中龙潭,佛堂为一层三开间大殿,宽11.6米,进深11米,高9米,外檐柱为整条石柱,内金为红漆木柱,下为宝瓶形石柱础。屋面硬山,面覆金黄琉璃瓦,威严壮观。
洗石庵四周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庵前有唐代建的李公祠,庵后勤部清朝建的龙华寺及李宗仁建的“飞阁”,还有乳泉,史隐洞等名胜。挺拔峻秀的西山古松巨榕,古木交柯,蔽日参天,泉水淙淙,瀑布飞泄,风景优美。
宽能法师(1895-1989年)是洗石庵最有名望的住持,她俗名龙六纬,祖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青年时曾在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学习,后从事教育和经济管理工作。1920年开始钻研佛学,1923年在上海玉佛寺出家,先后拜印光、圆瑛法师为师。1937年回广西桂林市办素餐馆、居士林和夜校,弘扬佛法。1947年到广东曲江县南华寺受具足戒,戒师虚云和尚赐名宽能,并将云门宗法脉传给她,为云门宗第十三代,法号妙虚。宽能法师精通佛学,写有《三乘教义》等著作。
1949年,应桂平佛教界邀请,宽能任洗石庵住持,直到1989年圆寂,这位比后尼在洗石庵住持达40年。圆寂后火化得舍利三颗,宽能法师是们爱国爱教的佛教徒,她带领住庵比丘尼钻研佛学,严守戒规,进行日常的佛事活动。还发挥佛教“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优良传统,开办了宗教用品、素餐、食品、旅游工艺品、茶叶种植加工等生产服务项目,不仅实现了以寺养寺,还维修寺庙、添置法器、为培养青年尼众创造了条件,宽能法师还先后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桂平市政协副主席、县人大代表等职务。
洗石庵有悠久的种茶历史,有“西山茶,乳泉水”之称,庵内当家昌慧法师是经验丰富的种茶、制茶能手,生产加工茶叶有一套绝技。洗石庵1985年种植了12亩茶地,1986年,洗石庵生产的绿茶在全国茶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一级名茶,1988年,洗石庵加工茶叶2.5万斤,仍供不应求。1989年,洗石庵生产的西山茶又被评为自治共优质名茶,获得了奖励。现在,前来洗石庵烧香拜佛、游览参观的人逐年增多,他们每每争品香茗,赞誉这里的茶“气香、味农、色绿、持久”。
现任住持昌慧法师继承和发扬了宽能法师的传统和作风,艰苦创业,在带领住庵比丘尼钻研佛学的同时,自筹资金,创办佛教刊物《广西佛教》和佛教文摘,受到佛教好评。昌慧法师还兼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贵港市政协副主席,桂平市政协副主席,桂平市佛教协会会长。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