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华藏寺
半天佛国——金顶华藏寺
金顶华藏寺位於四川省峨眉山主峰极顶,海拔3077米,明代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妙峰名福登,系山西蒲州万固寺僧人。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公元1601年)奉牧敕送大藏经去云南鸡足山,事毕,来峨眉山礼普贤,发愿铸大士渗金像,以铜殿供之。返京复命后,杖锡晋谒潞安沈王。王嘉其愿力,捐资数千金。会大司马王公节镇来蜀,乃与税监丘公又各捐助其经费。兴工於壬寅(1602年)春,次年秋落成。王额其寺名“永明华藏寺”。九月,妙峰请翰林极讨王毓宗作《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四川提学傅光宅撰《峨眉山普贤金殿记》。
华藏寺铜殿高二丈五尺(8.33米,)宽一丈四尺四寸(4.8米),深一丈三尺五寸(4.
3米)。灭、桷、门、窗全系铜铸。上为重檐雕栋,环以绣棂琐窗。 中祀普贤铜像,旁绕万佛。门枋空处,雕画云栈阁之险,及入山道路逶迤曲折之状。宝顶渗真金,巍峨晃漾,光照天地,故称“金顶"。坎下僧人驻锡修行的殿堂、寮房名“永延寺”。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明神宗朱诩钓敕赐峨眉山永延寺藏经。。清未周围木房失火,铜殿被毁。光绪十二年僧心启改砌为砖房,门楣额“金项”二字。光绪十三年谭钟岳编绘的《峨山图说》说明金顶即永延寺,又称‘华藏寺”,金项即古铜殿是华藏寺的一个殿堂。金顶之名也成了峨眉山主峰顶的代称,以区别於附近的千佛顶、万佛顶、金顶较宽平,历代所建寺庙甚多,如光相寺、锡瓦殿、卧云庵、观音阁,楞严阁等,一般人说上金顶,亦即是指到峨眉山主峰顶。
华藏寺於民国十二年、二十年又经两次大灾,再建再毁。民国三十年,寺憎合力复修未竣。1953年人民政府拨款修复。1972年失火,华藏寺成废墟,《北龙藏经》等文物化为鸟有,金项殿堂亦同归於尽。
1986年重修金顶华藏寺,1988年唆工,1990年9月11日举行了盛大的金顶华藏寺落成典礼及佛像开光法会。
重修後的金顶华藏寺,主体建筑由弥勒殿、大雄宝殿、普贤殿、祖堂、法堂、方丈室、相房及回廊楼梯组成。殿堂在一条中轴线上,连为一体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壮严宏伟更胜於昔。第一殿为弥勒殿,殿前有月台,左右各育一大石狮。殿门横匾“华藏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万德庄严”,匾为香港佛教联合会释觉光题写。殿内供穿金弥勒铜佛像,端坐汉白玉台上,佛橡连须弥台座高2.
9米。背面一宠供韦驮铜像,连台高2.6米。弥勒殿内有明代铜碑,宽0.85米,通高2.28米,厚0.2米,一面刻王毓宗撰文,集昔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另一面刻傅光宅撰文,集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两碑系明代万历年间遗物,虽几经劫难,但字迹仍清晰可读。上面记述了妙峰福登募建铜殿的史宝,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第二殿为大雄宝殿。殿前有新铸铜狮子一对,高1.6米。殿内供新铸铜质金身释迦牟尼“三岛佛”像。另有铜铸普贤骑象佛像。
第三殿为普贤殿郎金顶,巍然屹立於摄勇岩边,殿高15米,金碧辉煌,再现了半天佛国风貌。二重檐下有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字“金顶”,横匾。殿额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手书藏文匾,是全山唯一的藏文匾额。殿堂供奉普贤菩萨连座铜像。
金项华藏寺东瞻云海,西望雪山,朝看日出,夜睹“佛光”。“金顶祥光”被列入峨眉十景,名闻遐迩。1983年,华藏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华藏寺现任监院定悟法师,41岁,际籍四川峨眉人,任峨眉山市政协委员。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