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胜寺

盛京皇庙——沈阳实胜寺

  实胜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黄寺路二段12号。全称为莲花净土实胜寺,后金(清)太宗皇太极徵服蒙古察哈尔国后,得玛哈噶喇金佛,遂于崇德元年(1636年)敕令修建此寺,故亦称“皇寺”。又因实胜寺隶属喇嘛中的黄教,寺院建筑也是一片黄色,故俗称“黄寺”,是沈阳市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一座喇嘛庙。实胜寺于崇德三年(1638年)建成,太宗皇太极曾亲主内外诸王、贝勒、大臣及留居沈阳的朝鲜世子参加了落成典礼。清雍正四年(1726年)大修,以后屡加修缮。清朝历代皇帝均对实胜寺十分推崇,皇帝每次东巡都要到实胜寺朝拜,以喇嘛教结交人心,炫耀祖宗功德。乾隆皇帝就曾四次巡幸此寺并咏诗纪事,盛京(沈阳)新上任的大小官员也要到该寺拜佛受印。由于该寺受到皇帝重视,至今保存完好。1984年以来,翻修了大殿玛哈噶喇佛楼、经房,重建了山门、天王殿,新建了10间配房。

  实胜寺占地七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整个寺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大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配殿、玛哈噶喇佛楼、经堂及僧房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显示出很高的建筑水平。

  进山门,右边的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千斤重的大铁钟,喇嘛按时敲钟报时,钟声浑厚悠扬,全成可闻。伴着钟声,人们晨起迎朝晖,傍晚送夕阳,自有一种怡然安乐之感,这便是过去有名的沈阳八景之一“黄寺鸣钟”。左边的鼓楼内放一大鼓,夜间以击鼓报时辰,声音低沉而远播,依更次而有别。

  从天王殿中间大门进去,可以看见左右两座碑亭,亭内各树石碑一通。右侧石碑正面刻满文,背面刻汉文;左侧石碑正面刻蒙文,背面刻藏文:这就是有名的“四体文碑”。碑文详细记述了建寺的始末及殿宇规模、供佛排列等内容,为实胜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天王殿为三楹歇山式建筑,殿内“四大天王”彩绘造像栩栩如生,威武刚烈,令人生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中间供奉弥勒佛,弥勒佛背后是护法韦驮。

  大殿是实胜寺主体建筑,殿高十余米,建筑在青砖平台基础上。周围内廊有24根鲜红的明柱,横五楹进三楹。为飞檐斗拱歇山式木架结构,盖着金黄色琉璃瓦镶缘剪边,显得富丽堂皇。大殿正中供奉六尺高释迦牟尼塑像,体态丰盈,面目慈祥。左右供阿难、迦叶、弥勒佛、燃灯佛、莲花生大士、无量寿佛,弥勒佛左边有黄教祖师宗喀巴塑像。上有十八罗汉,下有八大金刚,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具有鲜明个性,均为上乘艺术佳作。殿内雕梁画栋,两根顶梁的柱上绘有金龙盘柱,天棚为藏式风格藻井。天花板上彩绘的极乐世界——佛城,线条细腻,色泽明快,极富感染力。殿内还藏有多种经卷和乐器,亦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大殿西南有一座两层飞檐斗拱歇山式木架结构小楼。这便是玛哈噶喇佛楼,系当初专为供奉玛哈噶喇金佛而修建的,并因此而得名。寺内石碑记载:“至大元寺主时,有喇嘛帕斯八用金铸护法玛哈噶喇,奉祀于五台山。后请移于沙漠。又有喇嘛夏儿巴忽秃兔,复移于大元裔插汉儿灵丹汗国祀之。我宽温仁圣皇帝,徵服其国,人民咸归。时有喇嘛默儿极,随载而来,上闻之乃命众喇嘛往迎,以礼接至盛京西郊。”玛哈噶喇金佛供在楼上,楼下为葬着盛京默儿极喇嘛遗骸木塔。清帝每次来巡都要拜玛哈噶喇金佛。金佛为站像,双手捧降魔杖,高约一尺二寸,重64.5市斤(过去16两为一斤,整为一千两,故又称“千两佛”),呈古铜色,造型极为生动。建楼时为防止金佛被盗,在楼梯口加锁两道,并下设大翻板,以禁人踏入。金佛1946年被盗,现在的佛像为1990年的泥塑品。楼的下层有佛塔一座,里面葬有默尔根都尔吉喇嘛遗骨。寺中现供有僧舍利八粒。

  实胜寺不仅以建筑装饰华贵而著称,更以其倍受清帝的青眯而闻名于世,该寺因天子多次临幸而香火兴旺、蜚声于寺院之林。乾隆皇帝四次来此,并有《题实胜寺》诗:“天聪建年后,蒙古曰观来。是皆奉佛者,梵宇于是开。神道而设教,易语理最该。圣人岂外兹,所谋远且恢。是寺名实胜,徵明德胜回。上下同努力,成功资众财。”

  实胜寺现任住持益西丹森仁波切。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