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寺

 汉藏文殊—五台山.罗睺寺

塔院寺以东,一路之阁的罗睺寺。释迦牟尼在出家修道之前,曾娶妻生子罗睺罗。后来,罗睺罗亦随释迦出家修道,得了罗汉果位。罗睺寺寺名由此而来。该寺创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于清代改名

罗睺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罗睺寺占地面积一万五千七百多平方米,由六进院落、十六间殿堂组成。山门外的那对雌雄双狮瞪目咧嘴,为唐代石雕,为五台山众寺中独有之物,异常珍贵。寺门之侧有座高三米多的喇嘛砖塔,塔上刻有文殊像,两旁的肩花上放着经书和智慧剑。据说,过去这里有一棵松树,十分高大,是文殊曾经显圣的地方。以后,人们把松树砍了,做了文殊菩萨像的塑柱。人们又把这棵树的树枝、木屑埋在地下,建塔供奉。于是,这座塔被称为文殊塔,又名松塔。

  罗睺寺的建筑和塑像一方面基本上遵照汉传佛寺的格局,一方面却带有明显的喇嘛庙风格。文殊殿内文殊骑狮像就是两种风格的结合。从制作方法上讲,文殊像是用原山门外文殊塔所在处的古松雕成,然后抹泥,贴金塑成,木雕泥塑融为一体,十分特殊;再者,一般寺院的文殊像面部贴金为黄色,而这尊像的面部却为乳白色,可谓不同。文殊像两肩的肩花上放着经书和智慧剑,这是喇嘛教中的构思。另外,这尊文殊骑的青狮卧在莲花上,而一般汉地佛寺中的文殊青狮则或立或卧在砖台上。

  最使人感兴趣的还是开花见佛了。开花见佛是一组木结构装置,位于藏经殿中央。在佛坛中央的一根通柱下端,安放一个大圆盘,圆盘上立有十八罗汉,佛坛四周塑二十四诸天像,四角立四大天王。通柱上端,装有八瓣高三米的木制彩绘莲瓣,捧围着四尊阿弥陀佛。莲茎连着下面的木制连动机关,当机关向某一个方向转动时,莲瓣便徐徐张开,莲中的阿弥陀佛便显露了出来。莲瓣呈红色,阿弥陀佛为金黄色,开花现佛时,交相辉映,煞是壮观。佛经上说,能的见开花现佛,便表示与佛有缘,可得吉祥如意。

菩萨顶

  从显通寺前步起,沿一段段石台阶组成的曲折山道向上,经圆明寺、茶亭、广宗寺,便到了菩萨顶的大明壁下。扑打顶位于台怀中心区灵鹫峰上。灵鹫山本在印度,相传为释迦世尊说法的地方。东汉时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看到台怀中心区的山形地貌与释迦修行说法处的灵鹫山很相似,就奏请汉帝修建了大孚灵鹫寺,菩萨顶所处的这座山也就为灵鹫峰。菩萨顶的殿宇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殿顶均为黄色和孔雀蓝色的琉璃瓦铺成,富丽堂皇,有如皇宫。在中国古代,黄色琉璃瓦是皇权的象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菩萨顶的黄色殿顶有一至今为人乐道的因缘。相传,清康熙帝到五台山礼佛,路过菩萨顶东脚下的营坊村时,在街上见一民女长得十分俏丽。侍从猜知帝意,投其所好,夜访民女,召宿行宫。民女名梅枝,后来怀孕生子,被康熙接走,抚育长大后送到菩萨顶出家,并敕封为大喇嘛;梅枝常居之所。康熙皇帝赐予大喇嘛提督印,封当朝一品,命山西全省进贡,连山西巡抚等地方大员也不例外。所以,大喇嘛所居的菩萨顶,带上了宫廷色彩。上述民间传说是否真实已难断定,但康熙敕封菩萨顶大喇嘛,赐予各种特权,却是历史不争的事实。

  菩萨顶始建于五世纪下叶北魏时,称大文殊院,到了唐代,据说文殊菩萨来此显灵露出真容,便将寺名改为真容院。北宋重修时铸铜文殊像一万尊供奉于寺内,明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之称,清顺治改青庙为黄庙,从康熙时,菩萨顶成了皇室庙宇。康熙帝先后五次朝拜菩萨顶,而乾隆帝则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可谓尊荣之至。

贪食的石狮

  菩萨顶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间一百余间,均为清代建筑。沿着长长的通天石梯,拾级踏过一百零八级台阶,象征着把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石梯尽头是一道平台,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牌楼两旁竖着两根高高的旗杆。牌楼之后是山门,门两边厢房的红墙上,分别开着圆形窗户。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从龙嘴吐出的舌头,这种联想颇见匠心。

  木牌楼前的那对卧狮惹人喜爱,仔细一看却发现左侧的那头石狮竟没有舌头。相传,很久以前,山下显通寺的和尚发现有两头又凶又大的野兽来偷食寺里的米饭,一口就吃去了半锅。后来,做饭的和尚手握铁铲,藏在锅台下,等两头野兽再来偷食时,出其不意地向走在前面的那头野兽铲去,正好铲到了野兽嘴里,留下一只血淋淋的舌头来。野兽逃走后,当家和尚上菩萨顶观看修建工程,发现前几天雕成的那对石狮中,有一只的舌头没有了。原来,偷食米饭的正是这对石狮。后来,当家和尚又吩咐工匠们在菩萨顶台阶上修一座大明壁,挡住了石狮偷看显通寺伙房的视线。眼不见,嘴不谗,从此,两座石狮子便老老实实地蹲在那里不动了。

灵雨如乳

  菩萨顶是五台山十座黄庙中的首庙,因此,寺内建筑和雕塑具有浓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面供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汉地佛寺的文殊迥然不同,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头发散披,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的墙壁上,还挂着唐卡。柱头的桃形小匾上写着梵文咒语,这些都是显著的喇嘛教装饰风格。

  殿外檐下的石阶,有一处隆起,状似蜂窝,这是由殿檐年久滴水而冲刷凝结成的,过去,不论春夏秋冬,阴雨寒暑,总是滴水不断,有如钟漏。文殊殿因此又名滴水殿。信佛的人都说,这是文殊显圣,降施雨露以结法缘。其实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着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而存于储层中,在阴天和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源源不断地从檐瓦滴下。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致使法雨断绝,令人遗憾。

  菩萨顶后院正房内存放着四口大铜锅,这些铜锅是过去菩萨顶在每年夏历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腊月举办佛事活动时煮洲一锅粥,能够一两千人的小和尚,在开完法会后发心洗锅,自己一声不吭地拽绳下到锅里,干完活后却爬不出来,让寺里的僧人寻找了大半天。后来,小和尚大喊大叫,寺僧听见了,才赶忙拿梯子将他接出来,不然,天寒地冻的,非丧命不可。故事虽然夸张,却让人对铜锅的规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黛螺顶

  “不到黛螺顶,不算朝台人。”黛螺顶位于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以东,建在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间时常云雾缭绕,寺宇在山林木间忽隐忽现。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凄凄,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得名黛螺顶。

  黛螺顶创建于十五世纪下半叶明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内中殿檐台下的石碑上,一面刻有清乾隆御制的《大螺顶碑记》,一面刻着乾隆的题诗:“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宵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乾隆帝想要供养五台文殊像,但终因风大路险没能如愿,便令人摹拟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总汇与此,以便朝台者参拜。这样,黛螺顶就成了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过去,人们要转遍五座台顶,朝拜五尊文殊菩萨,称为大朝台,而黛螺顶的小朝台使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的人一次便可以朝拜完五尊文殊,因此,前来拜访的信众如蜂似潮。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