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慈恩寺

  唯识祖庭——西安大慈恩寺

  大慈寺恩位於陕西省西安市内,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创建於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高宗孝子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故名“慈恩寺”。

  大慈恩寺建於隋朝无漏寺旧址上。这里地处长安城南风景秀丽的晋昌坊,南望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东南与烟水明媚的曲江相望,西南和景色旖旎的杏园毗邻,清澈的浐河黄渠从寺前潺潺流过。正合太子“挟带林泉,各尽形胜”之意。大慈恩寺修建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部土地,面积近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见於史书的建筑有翻经院、元果院、太真院、西塔院和南池、碑屋、东楼、戏场等,有三百多僧人主持宗教活动,五十多翻译家辅助么奘译经,有许多能工巧匠塑造精美佛像,著名画家昊道子、尹琳、阎立本、王维等作品装点殿堂,充分反映出“贞观之洽“的文化风貌。

  贞观十九年(645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回到长安,奉旨任大慈恩寺上座,主持翻译佛经,宣讲唯识宗等佛教教义,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在此後后十九年里,玄奘译出经论25部,总1335卷。所译经藉,文义联贯,准确流畅,开辟了中国译经史上的新纪元。道宣在《续高僧传》中曰:“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以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後笔人,观理文向,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译,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唐朝时,日本僧人道昭、智通、智达等先後来大慈恩寺留学,向玄奘学习唯识宗,使唯识宗在日本得到弘扬。据1955年日本宗教年鉴记载,日本唯识宗有四个宗派,86座寺院,一个学院,拥有信徒十二万多人。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为了完好地保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唐高宗敕令在慈恩寺修建大雁塔。塔名来自印度佛经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後人葬之以塔,因名“雁塔”。玄奘原准备按照西域建筑风格,建造一石雕佛塔,施工难度太大遂改为砖搭。最初为五层,高约6o米。不久因土心砖表,渐次颓坏,武则天又加以重修,增至十层。後又遭战火破坏,五代时改造为七层,流传至今。

  大雁塔在唐朝就盛名远扬。唐朝考取进士的文人不不仅要到曲汪泛舟,杏园宴饮,还定要到大雁塔题名留念,“雁塔题名“被视为一生中最荣耀的事。这一习俗到明清之际仍被人效仿。历代文人墨客登塔述怀,赋诗咏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囗的传世之作。唐中叶以後,掀起了一股牡丹花热,大慈恩寺牡丹花以“早、新、奇、多”闻名於世,这里培育的紫牡丹、白牡丹、浑红牡丹、姚黄牡丹、魏紫牡丹都是花之珍品。《南部新书》载:“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先於诸牡丹半月开;太真院牡丹,後诸牡丹半月开。”每逢春季,这里车水马龙,人们争相观赏。以牡丹为题的诗作也不胜枚举。

  唐末五代战争频繁。大慈恩寺在战火中沦为废墟。宋时,“寺宇废毁殆尽,唯一塔俨然”。元朝,除大雁塔外,慈恩寺仅存一块经幢。明成化二年(1466年),“拆旧废残,起前殿二,各五楹。山门、廊庑、方丈、僧堂数峙立。”现存寺院布局和建筑,基本保持这一次重修规模。清康熙、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的修葺,不过是补缮旧塔破殿,保存古迹而已。1931年,慈善家朱子桥募款重修了殿堂和大雁塔,并请太虚法师来讲经说法。由朱子桥、杨虎城资助,太虚主持创办了“慈恩宗学院,”培养了一批唯识学僧。

  1949年後,国家多次对大慈恩寺进行整修。大的修缮工程有195—1955年,整修山门、门房并在两旁增开两个大门;换新塔内盘梯,整饰塔内壁;用大砖加固塔基座,维修殿宇,铺砌道路;美化环境。1962—1963年,塔上安装避雷设备;整修塔顶,补修大殿;1979—1985年,添建办公院、茶园服务部、整修藏经楼和大殿。近几年来也不断进行修葺,使这座千年古刹更加庄严肃穆,大雁塔更加巍峨壮观。

  大慈恩寺现存的重要文物有东西对称的钟、鼓楼各一间。钟楼内悬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铸大铁钟一囗,重三万斤,钟上花纹、图案、文字皆清晰可见。鼓楼里架一面直径二米大鼓。寺内还藏有木刻佛像二尊,铜佛像二尊,六朝石刻菩萨法一尊,隋开皇年间石佛四面像一尊,唐朝青响石四大天王像佛座一块;唐朝青石莲花纹佛座一块,座上刻有“大唐龙朔二年(662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题记;唐汉白玉云纹佛座一块;唐朝八角形陀罗尼经幢一个。这些雕塑,刻工精湛,造型独特,多出于名匠之手,为佛教艺术珍品。寺内还存有碑刻102块,其中唐代15块,元代1块,重修碑13块,题名碑72块,是研究佛教史、地方史和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寺北端耸立举世闻名的大雁塔。塔平面呈方形,建於方约25米,高约4米台基之上。塔共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平面到塔顶高64米。塔身及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每层砌有突出砖柱,四面有砖券拱门。这种楼阁式方形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搭底层南门两侧,镶嵌唐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玄奘所译佛经作的总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碑上行文采用东侧碑文从右向左读,西侧碑文从自左向右读的方法,别具一格。碑侧刻蔓草花纹,图案优美;碑额和碑座上蟠螭、天人乐舞等浮雕,造型生动。这些皆为研究唐朝书法、绘画、雕刻艺术重要文物。西面门楣上线刻殿堂图,是研究唐朝建筑的珍贵资料。

  1983年,国务院批准大慈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985年,文物部门将大慈恩寺移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在西安市佛教协会领导下,1985年成立了“大慈恩寺管理委员会”,由宽宗任主任,永明、隆圆任副主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