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善寺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皇庙巷的崇善明珠,虽然今天它已经暗淡了,但仍可从历史的尘烟中抖落出的残鳞剩爪中,去追溯它往日的风采。崇善寺初建于唐,后来毁废,又在原寺址的基础上起寺,成为新寺。崇善寺新寺的名称从十四世纪初叶到民国年间,一直沿用了几百年。

崇善诸宝

  明太祖的皇后马氏去世,三皇子为报答母恩奏请建崇善寺荐福,从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动工,到建成共历时八个春秋。寺院是完全按照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个大的殿堂左右,又整齐对称地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从一副保存完好的《崇福寺建筑全图》可以看到,这种格局与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主殿和东西六宫的布局十分相似。这座南北长五百五十余米,东西宽二百五十余米,总面积达十四万平方米的巨型寺院,是那么的富丽堂皇,宏伟壮观。也难怪,这儿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而且也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庙。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大殿金灵殿,就是一座设有帝座的祖庙。可以想象,它拥有佛门的宏阔、帝王的尊贵,其香火该如何之鼎盛!

  这座明代皇家寺院,竟在十九世纪清同治时的一次火灾中几乎完全化为灰烬,所幸存的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等建筑只占原来建筑的四十分之一!“伽和轻动草离离,解带留连共阿谁;岂有金龙能变日,应无铁凤得鸣时。沙门化佛成先觉,火宅烧人自不知。梵放寂寞松树下,停车闲看旧朝碑。”推开冷寂的寺门(伽和),只见凄凉的荒草、撒们、散乱的法器(梵放),前朝的石碑,一片狼籍,就连行人也很少驻足观看,景象凄楚可叹。

  兴存下来的大悲殿内,保存了大量足可光耀后世的文物。藏经是殿内的第一宝,其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全国罕见。有中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啧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等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一二三一年)开刻,到元至治二年(一三二三年)完工,历经近百年,共计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一三一二年),由民间集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后来,还从别的地方移来了藏经多种,保存在这里。如从太原十方院的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和从大同移来的《北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请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经》等。此外还有别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重要地位。

  崇善寺内珍藏的两套壁画临摹本为寺内第二宝。这两套绘画一套是《释迦世尊应化示迹图》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是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年)彩绘崇善寺长廊壁画时,为了“庸存楷式,永昭常住”,而临摹在绫绢上装裱成册的。图画至今已数百年,仍鲜艳如初,人称宝石画。通过这两个摹本,可以一睹当年寺院中气势恢弘的梵彩佛画,略略弥补了寺毁之憾。同时,它们又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崇善寺的第三宝,便是大悲殿内正面须弥座上的三尊泥塑贴金菩萨像了。这三尊佛像是明洪武年间塑制的,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正中千手千眼观音,左边普贤菩萨,右边文殊菩萨。各像均高达八米上下。观音菩萨身资秀丽,端庄贤淑,显示出女性独有的内涵;文殊正面是三头六臂,身后千手组成相轮,各手都托一只金钵,金钵上都端坐着如来,设计精巧,雕刻细致,令人拍案称绝。

  而大悲殿本身也算寺中一宝。大悲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面积九百多平方米,上部的重檐歇山顶高大雄伟,结构壮美,殿身开间宽大,出檐深远,顶部两足正吻背上,用剑把斜向插入,为明宫式形制。殿顶黄率色琉璃剪边,瑰丽壮观。前檐安有隔扇,背后装有板门,无论斗拱、梁架、瓦顶装饰,全都体现了南方建筑技术与北方建筑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在色彩装饰上,则全部采用宫廷中惯用的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感觉。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