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正南约2.5公里处的千佛山上,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虞舜曾躬耕于此,故有“舜耕山”之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这里的悬崖峭壁上雕凿了众多佛像,又建千佛寺,故称名“千佛山”。其中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建造的兴国禅寺规模最大,被称为千佛山道刹。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
宋代时,兴国禅寺又加扩建。元末明初,为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荒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1468年)信士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像、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明朝刘敕的《咏兴国寺》生动描绘了这座古寺:“数里城南寺,松深曲经幽。片湖明落日,孤嶂插清流。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洞中多清水,为客洗烦愁。”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新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的格局和规模。
兴国禅寺依山而建,共有七座殿堂,分四个院落,禅院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殿堂分布错落有致。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这四个禅院习称“东庙”和“西庙”。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院内有大舜庙、文昌阁、鲁班祠和碑廊等,反映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三教合一相互交融的文化特色。
西寺是兴国禅寺的主要部分。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过古木掩荫的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就是兴国禅寺山门。门楼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兴国禅寺”四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大门两侧是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门楼两侧是新修的钟鼓两楼。寺内最吸引人的是千佛崖。这里有九个石窟,是隋皇年间(587-600年)刘茂景所造的佛教凿石造像,还有部分是唐代贞观年间造像,尚能年出全貌的人一百三十余尊,镂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其中极乐洞中的佛像最为宏伟、精湛。极乐洞内有佛像二十余尊,正在石壁上刻有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像高3米,跏趺而坐,左右侍立观世音、大势至二位大士像,各高2.5米,三圣像神态安祥,雕工精细,线条优美,是隋代石刻精品。该寺现存僧人墓塔七座,碑刻十块,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皇帝题记和赵朴老题词碑刻。
龙泉洞内有水深三米之泉,洞内有悬浮雕佛像二十余尊。另有黔娄洞,是春秋时齐国高士黔娄隐居之所。洞深数丈,曲折璇环,内有一二十多平方米的洞厅,洞厅高约二米,中镌黔娄坐像,洞内六尊佛像已残缺不全。相传黔娄在此隐居时,鲁国、齐国都来相邀,黔坚辞不就。黔满腹才华,却一贫如洗,死时人长被短,盖头露足,有人要把被子斜过来覆盖全身,其妻说:“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斜,死后斜着,不是先生之意”。东晋诗人陶渊明赞叹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弊服仍不周。”
寺内北部有对华亭,建在高山寺院十米的峭壁间,原是僧人坐禅、请经之所,现为兴国禅寺客堂。
兴国禅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60人在这里举行了“文革”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寺内不还开设了法物流通处、茶水供应处,为广大群众和来宾服务,并做到了生活自给有余。
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济南人民都来千佛山登山赏秋,自然要进寺拜佛。另有一处“齐烟九点”也是人们必有游之地。在“齐烟九点”牌坊处眺望四方,视野开阔,北效平原的卧牛山、华山、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粟山、筐山等群山拱卫,尽收眼底。
兴国禅寺现任监院是法光法师,76岁,原籍河北威县人,1942年出家,至今已有56年。现兼任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佛教协会会长,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