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


大愿法师讲述

自序
三皈依:之一
现代人容易迷失
佛教是众生皈依处
荣华富贵不足依靠
信仰宗教须谨慎选择
三宝才是真正皈依处
佛陀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不平等的种族制度
佛陀主张众生平等
佛陀是印度一位王子
正确认识佛陀

三皈依:之二
姨妈代母职抚养太子
文武兼修 智勇双全
心怀慈悲 不染世事
游东门 见到老苦
游南门 见到病苦
游西门 见到死亡的缺憾
游北门 巧遇一沙门
立志出家修行
乘夜离宫出城求道

三皈依:之三
发愿得道后回国行道
参访“苦行林”
苦行并非解脱之道
大臣劝谏徒劳无功
参访阿罗篮仙人
参访郁陀仙人

三皈依:之四
论“我”互不相投
摩竭国城主力邀太子参与国政
不为名利权位所惑
太子开始修苦行
体会苦行无益解脱
接受牧羊女的供养
夜睹流星而成道

三皈依:之五
佛陀重大创见--因缘法
“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
“见缘起法”即见“佛”
度五比丘 开示“四圣谛”
“鹿野苑” 初转法轮
八正道是解脱之道

三皈依:之六
(佛、法、僧)三宝俱足
僧伽--承担如来家业
僧团和合 正法久住
皈依三宝的正确观念
诚信三宝 体证佛法


开卷有益
同生菩提
三皈依依赖虽然可以暂时得到寄托,
但非究竟,
反而会增长迷信,
当依赖的现象消失时,
自己本有的潜能
才会完全发挥。

--大愿法语
自 序
  人生的幸福,不离物质与精神。物质丰富,精神平静气和,心神集中、纯净不受外境污染,仁慈对待所有众生,这可以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如此你将会更快乐。
  物质的追求,必须要有事业的经营计划,力行运作终有成果。精神的安住平和,则须透过修行实证者的经验,依实证者的经验,于思维实践而修成。佛、法、僧三宝是精神、物质的明灯,人人皈依力行实践,必获其利益。
  社会上有些人,误解佛教是“迷信”,错误地将“人性化”的佛教,误解为神格化迷信,所以无法发挥佛教自利利他的最大效用。错过如此宝贵的真理及殊胜因缘,实在很可惜。
  物质丰富,精神却得不到安宁,导致内心不平衡,此时;都渴望从博大精邃的佛学中寻求内心的皈依处。但如果不依循教理如实去实践,“从哪里失败,就必须从哪里下手”。皈依只是依止如实的真理,依真理力行才有结果,如果只是寄望用物质或金钱来交换,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失望,反而产生恨,演变成社会乱象。大愿学浅德微薄,只能尽点心力,将个人了解三皈依的点滴经验,提供与有缘者共励,希望有缘读到本书的大德们,能减少烦恼,增长智慧,丰富精神与物质。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写于慈莲寺

三皈依 之一
  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
  祝福各位福慧增进,所求皆愿。
  现代人容易迷失
  很多人以为三皈依很简单,其实三皈依是每个 修行人必须去实践的,但要真正了解它并不容易。大家处于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个人利益优 先、自私心作祟,包括无因果观念越来越多,崇拜名利主义者在世界各处流行,使我们的内 心处处不安宁,人人生活紧张,颠倒妄想恐怖。天天生活在这三恶道中,认假为真,时时错 认三恶道为极乐净土,因为无明糊涂造业,贪、嗔、痴三毒越来越多。内心的冲突也越演越 烈,导致不能自依止,到处求寄托求依靠,演变出迷信、邪见、消极的信仰处处都是,甚至 连佛教也被波及,被误解为神格化、迷信邪说、消极的宗教。
  那么什么是正知正见的真理呢?“正知、正见”最少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所说的法,是在解除烦恼,究竟灭一切大苦集。
  第二、所说的法,必须可以亲自体验实践。
  若是具足此二种法,那么就是正知正见了。未达到究竟灭苦断生死时,有必要找依靠做 为我们的阶梯,此依靠必须要正确无误。若是依靠对象错误,那么烦恼会越来越多,执著会 越来越深,非但不能舍掉贪、嗔、痴,反而越修越对贪、嗔、痴亲近。所以要选择依靠必 须要选择究竟的真理。
  印度悉达多太子当时为“依靠”找了数年,当时印度社会,宗教最少就有九十六种,但 悉达多太子在九十六种宗教中,找不出一种是究竟的依靠,最后只好自己找新路。终于在菩 提树下静思中,揭穿了宇宙人生的秘密,证悟“缘起性空”的真理,成就正觉。“觉”—— 印度语就是“佛”。现在这个社会宗教之多,也是洋洋大观,虽然没有印度当时九十六种之 盛,但至少也有数十种。那么这么多的宗教,到底要从哪里去找出一种最可靠、最究竟的宗 教呢?实在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末法众生有能力去选择的。
  佛教是众生皈依处
  这次演讲“三皈依”,是要让大家多一种理性 的选择。因为凡夫众生的智慧被无明覆住,不能显现出来,所以产生认假为真,处处颠倒造 业 。且因各自造业轻重不同,产生业力就不同,业力不同思想就不同,若不是利根者,要叫他 信仰并学佛法的真理尚且感到困难,何况说是行证并利众生呢?既然如此,那么选择“依靠 ”就太重要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佛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 故彼灭。”这里有,那里就有,这儿无,那儿就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依靠也可说是“皈依”,不过却有好多的“三皈依”等着我们去分清,因为宗教种类那 么多,要去哪里找到真正的三皈依呢?正确的三皈依是起点也是终点。就是说方向正确,那 么目的地即可到达;你走的方向不对,以后就歪了,当然就达不到目的地了。所以想要断除 烦恼证涅者,必须从三皈依下手。
  因为三宝是整个佛教的结构。像盖房子一样,起先要画图,然后打地基、施工。若是对 三宝结构不清楚,那么就难有永恒的行持力及精进心,若是对三宝的结构清楚有所了解,就 好像握有一份断烦恼、灭生死究竟的蓝图一样。下面讲一个佛陀对比丘弟子的譬喻教法:在 陀林精舍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忽然想起在菩提树下得到正觉时的情形,于是,做了如下一 个譬喻来教导他的弟子们说:“比丘们呀!有一个人迷失在没有人烟的森林里,偶然发现古 时候的人所走的古道。这个人就一直沿着这条路走去,终于看到了一处古城。那个古城为园 林所环绕,在池塘里漂着美丽的莲花,是一个令人神怡的古都”。这个人回来就禀告国王道 :“但愿在那边赶快重建一个城市”。国王听到这句话,甚感兴趣,就命令大臣到那里造城 。后来,那个城市的人口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极尽繁荣。比丘们呀!同样的道理,我也发现 古时候正觉者所走的古道。古时候正觉者所走的古道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八正道:就是正 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的正道。比丘们呀!我沿那一条 路走,不久,就知道老死,也知道老死所存在的原因,知道了如何去克服老死,并且发现能 克服老死的实现之道。比丘们呀!我知道这些事,就将这些事教示于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 弟子们。所以,这一条道理为多人所知道,极尽荣盛扩展,以至于今天这个譬喻说法的本意 ,就是说由佛陀所带来的这条正道,实为一条人类永远之道。这条道虽然是由佛陀所发现, 并由佛陀教谕的,不过对于佛陀本身来说,这只不过是发现古时候正觉者所走的古道而已。 并不是佛陀创造的,也不是佛陀发明的,只是佛陀本身去发现而已。
  所以众生若是内心有这张——佛、法、僧三宝的蓝图,持之以恒,依教奉行,解脱轮回 ,断灭生死应该就不难了。实践亲证后再加上传播,才不会受目前充满怪力乱神的宗教所迷 惑。迷惑的人也可从迷惑当中走出来,如果能如此推行,纯真高尚而生活化的人间净土,就 指日可待了。
  荣华富贵不足依靠
  凡夫众生着迷假相,颠倒妄想随波逐流,认富 贵、地位、亲情是永久不变的依靠,自不知这些只是一种因缘和合物而已,总有分离的一日 。譬如富贵,有的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论什么问题都可解决,不可否认,钱在现实的 社会生活中其地位是存在的。但过剩的财富不知善用,反而会产生不必要的烦恼,何况佛陀 说财富是“五家共有”:一、大水。二、大火。三、盗贼。四、恶王。五、不肖子女。财富 在这五种情况下,一转眼就完了。那么地位也不是永久不变,看见在社会地位权势的争斗 ,若得势时得心应手,喜气洋洋、满面春风,但登高必堕落。你拿一枝箭从头顶向上空射过 去时,那支箭总还是要掉下来的。失败时身心痛苦,满腹恨不满,所以地位也是不可靠的 。
  那么亲情呢?亲爱眷属的和合,显现出家庭的温暖,师生、同学、社会、同事间,意志 相投,互相扶助,身心愉快。但世事是无常的,有一天意见不合而起冲突,就相互结成冤仇 。无论如何的亲密恩爱,总有一天要分离,如此的苦集,人人应该都能体会个中的滋味。既 然富贵、地位、亲情、都不能依靠,为何不找一个永久快乐的皈依处呢?
  信仰宗教须谨慎选择
  那么究竟快乐的皈依又向何处找呢?世间的财 富、地位、亲情、权势等,既然都属无常,不是皈依处,但皈依宗教的对象,却又形形色色 ,如何选择皈依的对象呢?皈依的对象很重要,若不慎重地选择,就会被无正知正见的外道 邪教所耽误。非但烦恼痛苦的生死轮回无法断除,反而又增加贪、嗔、痴一大堆的烦恼,产 生种种的痛苦。
  其实六道中无一个是皈依处,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譬如说:天 界在这三界中,欲界天共有六天,最下的天是统摄人、鬼、统摄一切鬼神的四天王天,四天 王天向上起是忉利天(有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以上共六种天,这六种天界同样有物质的贪欲,包括男女的淫欲,所以称为欲 界天。欲界天和鬼神比起来,欲界天当然高尚得多,但是因为在物欲与性欲的享受中迷失自 己,智慧与德行的精神生活慢慢就消退了。
  听说以前,帝释曾经请佛说法。可是回去没多久,连佛的开示竟然也全都忘记了。因为 那地方只有享受,所以诸欲界天物欲享受容易,但忘失精进修持,最后必将堕落,自身难 保。因为福享尽必定堕落,所以非是皈依处,也不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既然天界不是皈依处,那么人呢?人有开悟的人及未开悟颠倒的人。能大彻大悟的人就 是觉者,觉者就是彻底的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梵语称为佛,因此佛当然成为可皈依的对 象。但是未开悟的凡夫众生(简称世俗人)是颠倒妄想,身、口、 意处处造业,众苦充满,所以不是我们归依的对象。
  那么阿修罗呢?阿修罗是属什么道?阿修罗是梵语,中文译为多种:一、无端正。二、无 天。三、无酒……等。无端正者,修罗类种,男丑女端,故曰无端正。无天者,净名疏云: 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又无天故曰无天。无酒者,在法华疏云:修罗于四天下采 华,酝海为酒,鱼龙业力,其味不变,于是嗔恨嫉妒,誓愿断酒,故云无酒。阿修罗道常居 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其宫殿华饰庄严,怀猜疑嫉妒的心,常好斗战。由此可知阿 修罗道是一种多猜疑、嫉妒心、好斗战。既然如此也不是我们归依的对象。
  天、人、修罗三善道都不是我们皈依的对象。那么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牲,也不是 皈依处了。三善道都不是皈依的地方,何况三恶道呢?
  三宝才是真正皈依处
  既然六道中无一个是能皈依的,那么,想要出 离苦海的生死众生,惟三宝:佛、法、僧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 僧三宝是希有难得,妙用无比,价值无上的,所以才称为三宝。
  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能使众生转恶为善,逢凶化吉,化暗为光明,离一切忧悲苦恼 得安乐,断轮回生死,吉祥常随。
  佛陀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既然皈依三宝这么好,那么三宝是什么?三宝 是“佛、法、僧。”“三”是数目,“宝”是难遇、希有、难得。佛:是印度语,中文译为 觉者。佛所觉悟亲证的是正法真理,依正法的轨道原则行持,达到圆满觉悟亲证了正法,就 是佛。佛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更不是任何神派来的。为了证实佛是人,必须把佛陀的 出生及生活、地位,以及悟道的经过讲清楚,才不会被误会佛是神。如果把佛陀等视为神或 仙,将落入神格等等的邪说。佛是印度语“佛陀耶”的简称。意思就是真理的觉悟者。这是 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而说的。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的王子,佛教教主释迦牟 尼佛出生在人间,由人而成佛。这是证明了人类的希望,无须寄托于神类迷信的神格化中。 佛陀的诞生,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佛陀游行天下,宣扬教法四十九年教化众生 ,都是为了贯彻救度人间的本怀,建设一个正觉性的人间佛教。佛陀所说真理的目的无非 是希望人人能领悟,利用现实人生,去做现在所应做的利益人群的工作。
  佛陀的伟大,并不是用文字或语言所能完全表达的。我们要了解佛陀的伟大,先要知道 他不是虚构传说的小说人物,假想传说的人物是迷信不实的。但佛陀是伟大的人,确实是历 史记载的真实伟大的人。凡是想要作一位佛教徒,或是现已是地地道道的佛教徒,对佛教教 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实在是有必要了解。因为以佛法传播人间来说,佛、法、僧是佛 教的三大纲领,由此着手才能正确掌握佛教,了解佛教。“佛”是佛教的创始人,是真理的 觉悟者、发现者。“法”是佛陀所觉悟发现的真理。“僧”是佛法的奉行者、实践者、传播 者。佛、法、僧的结合,完成一个健全的结构,像一个香炉必须要有三支脚,缺一不可。
  释迦牟尼佛,是在周灵王七年(西历纪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四 月初八日,出生于中印度的迦毗罗卫城。这迦毗罗卫城,从印度的地理上考察起来,是在波 罗奈的东北,普特罗的西北,哥罗克堡的近旁,尼波罗的南境。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地方,便 是这城东“蓝毗尼园”里面的无忧树下。释迦两字是佛的姓,译为“能”,牟尼两字便是佛 的名号,译为“仁”,合起来解释为“能仁”。是属于印度四种族中的刹帝利种。
  不平等的种族制度
  三千年前的印度社会组织里,因为阿里安人(古代白人的祖先)从中央亚细亚移来,最先在印度中部平原的西面 印度河畔居住,在那里生活,印度社会便形成了外来征服者与当地被征服者的关系。四姓的 由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谓四姓是什么呢?就是四个不平等的阶级。
  第一个阶级叫做婆罗门。婆罗门译为净行,梵志是印度婆罗门教的祭司,在印度信仰的 仪式中,都必须由婆罗门来住持。婆罗门教的人,自称是从梵天而来,从梵天口中生出,所 以说是梵天的子女。婆罗门的族规规定:男子七岁在家修行,十几岁外出游学婆罗门教的仪 式 ,祀礼梵天经咒语(如四吠陀及奥义书等),这是印度很有名的义 书,四十岁返家娶妻生子,接续后嗣,五十岁时必须入山修道,断欲梵行,预备死后升入梵 天回到祖先的身边。因为自称梵天人死后还要回到梵天,这是四姓中最高贵的一族。
  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译为田主,是和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的王族,传说是由梵天的胁下 生出来的。国王、大臣及有田地财产的长者,都是属于这个种族。释迦牟尼佛就是王种刹帝 利族。
  第三个阶级是吠舍。译为商贾。商人、农民、工人,都是属于这个种族,传说这个种族 是由梵天的肚脐生出来的。这种吠舍的种族必须受婆罗门及刹帝利统治,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
  第四个阶级是首陀罗。译为农奴、贱民。据说是由梵天的脚足下所生出来的。其实首陀 罗是印度的原住民,被外来阿里安民族征服之后,变成农奴。
  所以印度的四种不平等阶级,是由争权夺利产生的一种不平等政策。这种不平等政策非 常残忍无人性,在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中,有下面一段残酷的记载:
  “初生的人就是首陀罗,(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来受生,是为被使役奴 隶而受生)假如他们以谩骂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再生的人是婆罗 门、刹帝利、吠舍三种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出再生人的姓 名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们的口中。假若对婆罗门的指示,他们不接受。那么 国王就可以下令用热油灌入他们的耳里或是口中。
  你看是不是很残忍?从以上所规定的残忍制度,就可以看出印度社会阶级统治的残酷手 段,首陀罗人民悲惨的命运。释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这种阶级悬殊的社会里,虽然是出生在 刹帝利王族中,自己又贵为太子,看到社会的残忍不平等制度,却一心一意想抛弃王位出 家修行,希望有一天能开悟,用智慧慈悲来打破阶级森严残忍的古印度社会风气。
  佛陀主张众生平等
  经过六年的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正觉 。悟道后第一句话就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念执著而不能证得”。此种 平等主张,揭穿了几千年来古印度不平等的阶级社会制度,所以说“四姓出家、同为释氏” 的平等宣言。譬如佛灭度后第一次结集时,负责结集律法的优婆离尊者。(我们 受八关斋戒或受戒时都会看到优婆离尊者这几个字)本来是首陀罗种族,也就 是在古印度最下贱的种族,职业是什么呢?是剃头师,后来依止佛出家修行证阿罗汉。在佛 的十大弟子中,他是持戒第一。还有一位摩登伽女,大家应该都有印象,本来也是首陀罗种 族,他的职业是以歌舞生活的一位淫女。有一次看到阿难尊者的庄严,就开始迷恋阿难尊者 ,后来受了佛的感化出家修行,最后也证悟到阿罗汉的果位。
  由以上所说的两个个案,就可看出佛的慈悲智慧圆满德行。了解了释迦牟尼佛的伟大精 神,我们就联想到他的父母,如果没有父母生育教养,那么释迦牟尼佛从何而来呢?何况释 迦牟尼佛是一位历史人物,且是一位单纯的人物。他绝对不是像一般人想像中的仙人或是全 能的主宰者,更不是创造者。悉达多(释迦牟尼佛)能成为佛陀, 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或种族的特殊,或是依靠哪一条“天线”,或是外来神力的加持, 而是从止观思惟中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缘起法则,打破人类痛苦无穷尽的轮回,所以才 被称为佛陀。绝非神说,如此我们凡夫众生才有机会成就佛道,若是说佛不是由人来修行的 ,本来他就是佛或有其它特殊原因,那么我们修行就没有机会成就了,说难听一点就是不能 “咸鱼翻身”。若是说佛本来是佛,或是说他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关系,那么我们凡夫就没机 会。所有的宗教教主,只有释迦牟尼佛自称他是人类,佛曾说过:我亦在人数。并不是其 他宗教的教主,自称是神或是仙等等非神非人。佛陀是一位单纯的人类,他绝对不是像一般 人观念中的神祗或是创造者、主宰者,和全能者。从佛陀的出生到成佛说法四十九年的过程 中,就可以看出佛是一位单纯的人类。
  佛陀是印度一位王子
  释迦牟尼佛的父亲,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 “净饭”大王,为何要介绍他父母呢?为了让我们确实相信佛陀是一位单纯的人物,不是仙 ,不是神。人家所说的天人,也是神仙迷信的说法。他是释迦族的族长,是一位智德兼备英 勇爱民的国王。自从他即位当国王之后,将迦毗罗卫国治理得非常好,人人安居乐业,很受 百姓人民的尊敬拥戴。在迦毗罗卫国的邻国拘利族的天臂城,城主善觉大王,有一个胞妹叫 “摩耶”,生得端正美丽大方。净饭王和摩耶结婚以后,夫妻的感情非常恩爱。互助、互谅 、互爱、互信、可以说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但是多年来摩耶夫人并无生育子女,心中感觉忧闷,烦恼不安,因为不能为国王生太子 ,来继承他的王位,那么王位要交给谁呢?(现在是民主选举的,过去是传位下 来的。)摩耶夫人四十岁的那一年,在一个初夏清凉的晚上,摩耶夫人在安静 的睡梦中,忽然梦见一位仪表庄严的清秀天人,乘坐着一只白色的六牙大象,从虚空中降下 来,走近到摩耶夫人的床前,进入腹中。摩耶夫人从梦中惊醒,就向净饭王说梦的经过,二 人同时感觉不可思议,从此摩耶夫人就怀孕了。净饭王结婚二十多年才有王子的喜讯,心中 非常地欢喜及期待王子的降生。
  摩耶夫人怀胎十个月,即将生产的时候,依照印度的风俗习惯,有孕必须要回到娘家生 产,所以善觉大王就派遣嫔妃侍者多人,到迦毗罗卫净饭王宫,接善觉大王的王妹摩耶夫人 回到拘利城等待生产,净饭王也派了侍者随从护送摩耶夫人回到拘利城。一路行进到迦毗罗 卫城和拘利城中途,有一座花园叫做蓝毗尼园,就在此花园前停了下来,摩耶夫人就带着宫 女到园中各处去游赏百花,欣赏大自然环境。在蓝毗尼园中有一棵大树,名称“无忧树”, 花色美丽香艳,这棵树枝叶非常茂盛,摩耶夫人走到此无忧树下,太子刚好在这里降生出来 。
  正确认识佛陀
  有记载说:太子从摩耶夫人的右胁中诞生。这 种说法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印度有四种族的阶级差异,婆罗门族自称是由梵天口中而生出 ,这是表达自己的地位最高。那么释迦种是第二个阶级的刹帝利,所以才说是从右胁中出生 的。第三阶级是吠舍从梵天的肚脐生出的。第四阶级是首陀罗、农奴,是从梵天的脚底出生 的。这种说法是阶级地位的迷信说法,利用种族的力量来压逼达到阶级的统治。并不是人从 口中生出来,从胁下生出来,从肚脐生出来,从脚底生出来,这是传说,一个接一个传说下 来的。佛教是提倡平等,因为“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说法,就是众生平等的开悟 。
  还有传说太子生下来就能自己向前走七步,抬头举目,眼看四方,然后一只手指上,一 只手指下,自语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现在我们在浴佛时都有看到一手指上,一手 指下出生的形象。其实这种说法不管对不对,我们还是要赞叹,因为有一个这么聪明智慧的 人,然后我们推想他出生的过程。太子说完之后,天龙就由虚空中喷洒出净水为太子沐浴等 等,这些是赞叹太子的一种说法。
  太子降生第五天,王宫中举行隆重大典为太子命名。当时全印度具权威的婆罗门学者, 都接受了净饭王的邀请前来迦毗罗卫城,参加研究商议太子的命名。在学者彼此互相交换意 见之后,取名为悉达多。悉达多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下一次再来继续。
  非常感恩,祝福各位诸山长老、祝福各位护法居士能在新的一年开始,万事如意,吉祥 ,福慧增长。再见!
人生有身心二病,
身病如实,圣者也同,
观察治病,四大非我,
心病对治,次第入法,
证悟能领受思想意志行为,
认识了别之现象称为心。
——大愿法语


三皈依 之二
  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位,吉祥如意!
  姨妈代母职抚养太子
  上次讲到悉达多太子的降生,举国欢腾。
  在迦毗罗卫城众人欢乐庆祝声中,世间无常变化并不会因欢乐而停止。想不到太子降生 第七天,摩耶夫人突然去世了。传说摩耶夫人临终时,见到胜妙的诸天彩女左右围绕着她 , 一面演奏着天乐,一面散花供养太子。摩耶夫人对净饭大王说:“大王,我因善行功德,将 生忉利天宫,受天上之乐。大王,请勿为我悲伤忧愁,我一升天就不再回来了”,说完话就 闭上双眼安详去逝了。
  悉达多太子生下七天母亲就死亡,摩耶夫人有一位胞妹,名叫摩诃波闍波提 (译为大爱道)。慈悲愿代替他姊姊摩耶抚养幼年的太子,而由净饭大王纳为 继室。大爱道也生下一个儿子,名叫难陀,后来也随佛出家。波闍;波提对太子养育照顾无微 不至。
  文武兼修 智勇双全
  太子到了七岁的时候,净饭王就请名师教太子 五明和四吠陀等书。五明是属于科学方面的知识,四吠陀是属于哲学方面的知识,这两种都 是当时印度最高深的学术,五明是:一、语文学的声明。二、工艺学的工巧明。三、医药学 的医方明。四、论理学的因明。五、宗教学的内明。四吠陀:一、养生之道的梨俱吠陀(译为寿)。二、祭祀祈祷的搓马吠陀(译为祠)。三、兵法占卜的夜柔吠陀(译为平)。四、禁咒异技的闼婆 吠陀(译为术)。
  太子在文的方面精通五明、四吠陀等,十二岁时又开始练习武术。在印度 , 当时是诸国分立争霸的时代,迦毗罗卫国虽然文武都很强,但是在邻国南方有拘萨弥罗和摩 竭陀两大强国,所以迦毗罗卫国也受到威胁。因此净饭王希望太子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将 来成为统一全印度的一位君王。人生就是无明,被欲望牵引,追求无止境,永远在追求下颠 倒造业。如净饭王就希望太子日后能够争霸印度,而将希望的满足寄托在太子身上。殊不知 希望满足欲望,越追求烦恼也越多。如此一代传一代,一个传一个,因此产生世间争斗不停 ,生死轮回就无法止息。
  太子慢慢随着岁月的消逝而长大,他已经成为一位年轻庄严,容貌出众的太子,有许多 贵族的青春少女,以及王族的公主都想嫁给太子作妃子。在净饭王的安排下,每日举行狂欢 的歌舞,但太子对于这些歌舞宴会并不感觉有兴趣,太子每天都好像有心事不能得到解答。
  心怀慈悲 不染世事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当时印度社会的 四种族阶级不平等,下层阶级更是不能平等自由,周围的邻国对于释迦族都怀有伺机攻打的 野心,这些都是太子无法快乐的原因。幼年时,随着父王去观察农村社会的情形,看到农民 奴隶辛苦的生活,又见到农田里挖掘出来的泥土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昆虫被飞来的鸟雀争 先恐后地啄食,看到这么残酷与无情的情形,以及老牛拖着苯重的犁,却时时受农人的鞭打 ,自己和父王却在马车上伞盖下自在消遥,令太子心中非常不忍。
  太子自从见到了这些景象,心中一直忧愁不安,原来这世间是这样的残忍,互相吞食, 是个“弱肉强食”生灭无常的世间。太子见世间此种情形后,就时常独自在阎浮树下端坐思 惟,从此对世间有厌离的心态,对众生慈愍的心渐渐流露。净饭王见太子每日静寂沉思,所 以在太子十七岁时,要他尽快娶妻,看是否能改善这种情况。就替太子选了美丽大方的耶输 陀罗为妃,希望太子有了如花似玉的娇妻,每日沉思的情况会改变。
  耶输陀罗公主,是邻国天臂城主善觉大王的长女,长得亭亭玉立。和太子结婚后不久就 生了一位小儿子,取名叫做罗睺罗,睺罗的意义是“障蔽”、“羁绊”。净饭王取此名的 目的,是希望小孙子出生后能缠绊住太子,让太子不再心想离开王宫,好好的执政,故取名 “罗睺罗”。净饭王得孙非常欢喜,心想太子身为人父,一定爱他的儿子好像净饭王爱太子 一样,这样就如同有一个枷锁来锁住太子的心。
  净饭王为太子建筑了富丽豪华的三时宫殿,为什么称三时宫殿呢?就是分三种特色:一 、是暖殿,用于寒冷之时居住。二、是凉殿,用于夏季暑热之时居住。三、是中殿,用于春 秋不冷不热之时居住。这三时殿,都用七宝装饰,在后园中花园池台,许多楼阁华鸟不可胜 数,还有五百彩女随时歌舞,真是极尽人间的娱乐,有如人间天堂。虽然净饭王一片苦心, 目的是想留住太子,让太子欢喜,但是太子心中反而感到厌烦,每天静坐沉思世间受苦的一 切众生,想要如何使他们能离苦得乐,所以常常找幽静的地方单独思惟,并无兴趣听闻歌舞 。
  游东门 见到老苦
  有一天悉达多太子忽然向父王禀告,他想要到 城外的园林中去畅游,看看大自然风景。父王答应,并命令臣下,太子经过的大街小巷都要 清洁,禁止老、病、死及贫苦的人出现在太子经过的路段,以免太子看到心不快乐反增加忧 虑。净饭王如此的用心良苦,并预备了豪华的马车,命侍臣陪同太子一同出游,太子出了王 宫,乘坐着马车向东门外园林行驶,经过城中的街道,城中的百姓都非常高兴地向太子挥手 致敬。
  忽然在东门城边看见一位老人,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模样,驼着背,手上 拿着一支拐杖,行动很困难。太子看到这位老人,就问马车夫说:“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车夫实答:’这是老年人。”太子又问:“这种人是出世就这样呢?还是忽然变成这样的呢? ”车夫恭敬实答:“这位老人不是生来就这样子。最初生下来时,他也是吃奶的婴孩,后来 慢慢长大成为壮年,一年一年过去,才慢慢变成为老人。再过不久,就身体衰老而得病,最 后毕竟也要死亡。”太子听了车夫的报告之后,深深地叹一口气说:“我再问你:世上的人 ,最后都和这位老年人一样,终至衰老而灭亡吗?”车夫老实答说:“不错!太子也会这样。 人生在世,无论谁也避免不了衰老。不论是国王、大臣、平民或富贵、贫贱,到头来都必定 有病、老、死。”太子听了车夫这番话,心中更加不安、烦恼,心想:“少年的时光无常, 慢慢渐近老年。身形衰颓,气力虚弱,起坐艰难,走路迟缓,我虽然是一位太子也不能避免 。想到此,老、病、死实在可怕。”太子本来就对世间的不平等而心生忧愁,现在又听到车 夫的话,自己亲见老人的情形,就更加对人生寂寞和空虚感觉不安,心情不好,就叫车夫回 宫,独自忧闷不乐。
  游南门 见到病苦
  净饭王见太子终日闷闷不乐,内心亦非常不安 ,就劝太子再到城外去郊游,上次从东门出,不快乐返回。这一次就叫侍者引导太子从南门 去,太子答应了。于是再乘坐马车从南门出发,忽然看见一个病人,身体瘦小但是肚子很大 ,呼吸困难,前气后气不能相接,全身都没肉,只有骨头。面色焦黄,口中不停地叫苦呻吟 ,全身发抖,看起来非常地痛苦,由两个人扶着,在路边休息。太子看得很清楚,就问车夫 说:“他为什么变成这痛苦的模样呢?”车夫就回答:“太子,他是一个病人。生病的原因 有贪恋酒色,饮食不调,劳身劳心,烦恼过多或是年纪老,全身机能难免会败坏,人若生病 最痛苦。身心坐卧不安,周身疼痛,骨节酸软难受,但无论任何人都难免会生病的。”太子 听后,对病人心生怜愍,心中更起忧虑不安。就对车夫说:“人生实在太苦了,可是世间人 愚痴,终日沉迷在欢乐中,不知觉醒。”就命令车夫回宫。每次想到那个老人的模样,想着 那个病人的痛苦,身心就非常地痛苦。
  净饭大王见太子匆匆忙忙地回宫来,不知是什么缘故?就再三追问跟随太子的左右侍者 ,最后问到车夫时,车夫老实的禀告,太子遇到老、病的情形。净饭王非常紧张,就将王宫 的伎乐增加,目的在希望太子能快乐。又派了一位能言善道的婆罗门子弟,名叫优陀夷,随 侍在太子的身边,劝慰太子,希望能解太子心中的忧闷。
  游西门 见到死亡的缺憾
  时间过得很快,太子的忧闷心境并未因为时间 的流逝而冲淡。有一天,太子又想出游,净饭王因为太子出东、南二门,遇见老病的事,带 给太子愁上加愁,所以这一次就很小心地嘱咐优陀夷陪伴太子由西门出去。并且事先安排, 在西门外找到一个幽雅的园林,让太子休息。因缘的巧合,太子的马车刚刚要出西门时,忽 然看见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跟随在后的人,个个忧愁悲伤放声大哭。太子不了解到底发生 了什么事,就问车夫。车夫又再老实的回答说:“太子,这是送葬的人,在哭的人就是死者 的亲族,棺材里面装的是死去的人。”太子听了后,很伤感的说:“人生最后的结局是死亡 ,死后的一切名利亲族都完了吗?”这时候伴太子出游的优陀夷从旁回答说:“人死就是身 体机能坏了,一切的感觉器官都无作用了,身体很快就腐烂,流出脓血,臭味难闻。人生在 世,贪着五欲不知节制,一旦无常到来,任何亲族都无法帮忙,尽管如何恩爱也没人可以替 代,死亡的痛苦,是人人难免的。”
  太子本来的个性就偏向安静,对世间的一切无情、繁闹、感觉厌恶。又见到人生必定要 死亡的事实,对世间的无常,越感觉人生无趣。太子想到这里,心中越想要求得离开生、老 、病、死之苦恼。就说:“人因为贪爱生出了五欲,所以才要受这种死亡之苦,我今决心离 开这王宫,去找出一个能解决老、病、死种种苦之大道。”太子和优陀夷在马车上谈话,不 觉已到达准备好的园林之中。当太子一行人走入园林里,净饭王事先安排好的宫女,打扮得 很艳丽,花枝招展的想博得太子的欢心。美丽的宫女围在太子身边,不断地诱惑太子。
  但太子对于宫女们的千娇百媚,恣情诱惑,就像是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太子 专心地思惟着人生的老、病、死三个大问题,以及世间无数的苦难众生,除了有老、病、死 苦以外,还有生活上物质缺乏,精神烦恼等等的大痛苦。加上种族阶级不平等,政治及宗教 上的种种苦难压迫,这些问题到底要如何去解决呢?“到底如何去解救一切苦难的众生,这 应该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目标。”这些大问题在太子的脑海内旋转,哪里有心情去享 受世间短暂而虚伪不实的声色快乐呢?
  优陀夷在一旁看太子不愉快,就对太子说了一些天人及世间的爱欲乐事。可是太子听了 优陀夷讲一大篇天上人间的爱情道理,就用慈祥的语气,告诉优陀夷说:“你说人生在世, 爱欲是最大的快乐。可是你不知人生的快乐,是无常又很短暂的。我心中不能解开苦闷不安 ,就是这些迷执五欲‘财、色、名、食、睡’的众生,在苦海中轮回挣扎,而不能解脱的缘 故。你看那些打扮艳丽花枝招展的可怜宫女们,也是一天一天地走向衰老,最后达到死亡的 命运啊!若是他们了解这些道理,对自己就无心再起爱着之心了。优陀夷!老、病、死是人生 的大患,实在可怖畏。我们一天一天地走向坟墓,哪还有心去追求暂时的爱乐呢!优陀夷!这 是我最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想到我的身体不久的将来就要毁灭了,我应该好好的藉此身体, 找出一条解决生死大患的光明大道”。
  太子为优陀夷说五欲可厌之法,使优陀夷觉得很惭愧,也无话可答。在太子和优陀夷的 互谈中,不觉时间已近黄昏了,于是太子一行人又回到宫中。优陀夷将出游的经过情形,一 五一十的向净饭大王禀告。大王知道太子决心不染五欲,已经认清世间无常,又想尽办法来 改变太子的心意。除了声色歌舞的娱乐之外,还选派了释迦族中的优秀青年,来宫中陪伴太 子,目的是使太子感受王者的权威。净饭王真是费尽了苦心,一心一意要挽回太子的心,希 望他日后能继承王位。但太子对王宫的一切,感觉到一切无常,没有一些荣耀或快乐。
  游北门 巧遇一沙门
  净饭王心想:太子已经从东、南、西三门出游 过,应该会要求出北门才对,。就命令布置,千万不要让太子再看到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果 然过了不久,太子又禀告父王:他要和青年子弟到城外的园林中去玩玩。净饭王就命令优陀 夷及侍者,这回从北门出去再到园林,以免太子看到东、西、南门又想起前事( 老、病、死)。太子一行人到了园林,就吩咐侍者及陪伴太子的释迦族青年子 弟们,各人自由去园林尽情享乐,自己单独坐在阎浮树下思惟冥想:想起老、病、死无常的 转变,人生如幻、如梦、如露、如电,世间的确是一个苦海,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一般人 不了解无常转变的道理,终日在追求五欲的享受。自不知生命短短几十年,认此五欲为实, 真是悲哀愚痴。我不能像世间人同样的消极浪费岁月,我必须找寻一条解脱老、病、死痛苦 的大道,使众生脱离沉沦的苦海,永远没有这种痛苦。
  太子正这样思惟时,忽然对面有一位出家人走过来,太子就站起来迎接,恭敬地问说: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你穿的服饰与众不同呢?”沙门回答说:“我是出家人,因为厌恶老、 病、死的苦恼,一心想追求解脱烦恼的自由大道,才出家的。”太子听了这位出家人的一番 话,如同醍醐灌顶,心中一时清凉,对出家人说:“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想要远离一切 欲望,寻求一条能解脱老、病、死的道路,由此道路达到解脱的境界。我也发愿要广度众生 ,但是到现在还不知怎样去做!今天幸运遇到您,好比在黑暗中见到一盏明灯”。太子讲完 话时,那个出家人已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立志出家修行
  从此,太子更加坚定出家修行的意志,立刻吩 咐侍者和那些青年子弟回宫。回宫后就拜见父王,请安之后,就对净饭王表明决心出家的意 愿。净饭王非常地紧张不安,太子就向父王说:“父王!在这个世间,不论任何人,都是要 受到老、病、死的痛苦。我一心想要求得真正解脱之道,请父王允许我出家修行。因为自古 以来,有生必有死,有合终必离,会合也不必欢喜,分离也无须悲哀,请父王不必忧虑烦恼 ”。净饭王最怕听到这句话,但是终于听到了,净饭王用尽方法,说尽好话,最后也改变不 了太子出家修行的志愿。
  净饭王和太子两人经过一番争议,当然没有什么结果。净饭王知道太子出家的心意很坚 定,很难回转,只有尽力想办法留住太子,留一日算一日,一方面加强宫中声色歌舞的诱惑 ,一方面加派武士严守四门,以防太子逃出去。太子从此就在王宫内开辟一间静室,独自 冷静思惟老、病、死的大问题。
  乘夜离宫出城求道
  有一天夜晚,太子睡在床上,发现每天所听到 的音乐、歌声、忽然都停了。看到宫中的宫女因长时间的歌舞演奏身心疲倦,个个都沉沉 地 睡着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奇形怪状,睡的姿势千姿百态,看起来非常难看。因为整日的辛 劳,个个都好像死人一样,只有鼻子还有出入气而已。转头一看,睡在床上的妻子耶输陀罗 ,怀中抱着爱子罗睺罗,二人的姿态也很像死去的僵尸,太子不敢惊动他们,就走出了卧室 。当他经过宫女歌舞的地方,看到本来打扮得妖艳美丽的女子,这时脸上所化的妆,经过整 日的辛劳,汗水将脂粉冲流满面,看起来个个变成一群丑恶的夜叉,非常难看。太子此时心 想:“这是一个好机会!世间一切都是虚假,变化无常。趁大家在睡觉时,我要赶快藉此因 缘离开这个地方,去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解脱之道”。
  太子下了决心,望了妻儿最后一眼,就从睡眠中的宫女身旁,轻轻地走过,走到马夫睡 的地方,将马夫“车匿”摇醒说:“快将白马牵过来!”车夫问:“太子,这样深夜,太子 要去什么地方呢?”太子说:“我对你说,我想出城去求道,找出一条生、老、病、死的根 源……”。车夫已经明白太子的本意,就说:“太子,夜深了,这个时间出城,对太子您的 身体很不好。不如等到天亮清晨时候再出城。”太子就对车夫说:“不要多说!我命令你去 牵马,你赶快去牵”。太子的语气很严肃,车夫本来打算将太子深夜要出城的事件,禀告给 大王知道,因为要有大王的旨意才能出城,但看到太子的威严眼光,迫不得已将一匹叫做“ 犍陟”的白马牵出来。
  太子和车匿一同骑上白马,悄悄地出城去了,一路飞跃奔驰,已经行程数十里之外。太 子早就有准备,直奔一个叫做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山里。二人来到这座山下,太子和车匿从马 上跳了下来,太子向白马说:“犍陟,你已经载我到我所要的目的地了”。然后又对车匿说 :“你对我的忠心,我很感激,这次是你最后一次对我的忠勤服务了。从现在开始你我分开 ,我要单独走向找解脱生、老、病、死的光明大道去”。太子说到这里,车匿已放声大哭了 ,哭得泣不成声。太子将自己穿戴在身上的宝冠及明珠宝衣等等,都脱下来交给车匿,换上 事先准备好的僧服,然后太子向车匿说:“你不要悲伤!我是为了找世间苦的根源,打破生 、老、病、死的束缚,为救济一切苦恼执迷的众生,才舍弃父子夫妻的恩爱之情,来到这清 静的山林内。”
时间已到,我们下次再谈!
苦与乐不是互相冲突,
其本质是无分别的,
生死亦同。
若能因果同见,
一切本空。
——大愿法语
             

三皈依 之三
  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大家晚安!
  发愿得道后回国行道
  今日再说三皈依。我们前次说到太子为了求生 、老、病、死的真理,舍弃了王位、王宫,也舍弃了夫妻的感情,跑到这清净的山林里。
  在来到清净的山林时,太子将宝冠明珠都请车夫交给父王。又把七宝璎珞,转交给姨母 ,就是他的继母。穿的宝衣及其他随身物品,则交给他的夫人耶输陀罗。太子向车夫说:“ 你代我转达,向他们说,我现在已忘掉过去的一切,请他们不要将我记在心里,将我忘记。 车匿,你不要悲伤,听从我的话,赶快回王宫去吧!假使国内人民有关怀我的,就麻烦你对 他们说,我是为了要找出一条超越生死的光明大道,为救度沉沦在烦恼痛苦中的一切众生, 所以才决定离开王宫出家修行。等我将来达到目的时,也就是找到生死根源时,我一定回国 来行道,如果不能成就我的愿望,那么我就永远在山林里修行了。”
  听说太子发此大愿力时,连载太子出王宫所骑乘的这匹白马“犍陟”也长叫一声,跪下 用它的舌头舔太子的脚,这一匹马也表现出离情依依的感伤。这匹白马是过去载他父王南征 北伐的宝马。当它跪下用舌头舔太子的脚时,两眼也同时落下眼泪。太子见这情景,也感伤 地落下了眼泪。用手轻抚白马犍陟的头,温柔地说:“犍陟!请你不要悲伤,我很感谢你为 我尽劳,你今生服务终了,必定会得到善果,免受畜生的轮回。”说完后,太子用车匿的佩 剑,将自己头上的头发割断,交给车匿,劝车匿即刻回城去,太子就转身,非常安详地朝向 在苦行林里跋伽仙人的山窟走去。车匿也很悲伤,含着眼泪转身上马回城禀报而去。
  此时即是太子十九岁的那一年,那一天正是二月初八日。从以上所介绍悉达多太子的出 生、生活及出家过程。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无论生活的享受,家中的富裕,亲情恩爱,地位 名利等,其实我们都比不上他。看悉达多太子的出家修行意志,为求解脱生、老、病、死的 痛苦大道,为救度众生的悲愿,自己离开世间最好的环境、名利地位、这种伟大精神,各位 不知内心想法如何?眼前所看见当今社会,名利的争斗,极端的享受,如何和悉达多的精神 相比呢!想到这里只有一句“因缘”吧!想起太子的伟大精神,从内心自然就产生恭敬赞叹, 何况悟道以后弘法的悲愿,如果常常思惟他的意志和他的悲愿,菩提心应该就不会随顺境而 退志吧!
  参访“苦行林”
  太子离开了车匿,一人走向苦行林中去。原来 这苦行林中有很多的苦行仙人,他们都是修升天的苦行,希望死后升天。这群仙人见到太子 的外表,看他走路的气质,看五官清秀庄严。他们知道这不是平凡的人物,所以大家都向前 对太子合掌作礼。太子就问其中的一位苦行长老说:“你们在这里修行,所修的都是什么苦 行呢?”因为太子初出家,要去找一条解脱生、老、病、死的光明大道,所以他必先参访修 行人,找善知识。因此来到苦行林,一开口就问他们在这里修行,所修的都是什么苦行呢! 因为佛陀未开悟之前,在过去的风俗上,要修行一定要修苦行才能成就。
  那位苦行长老就回答说:“我们这一群所穿的是树衣(穿树皮的意思),吃的就是草木或是华果(野山的树果),其中修苦行的 人,也有人一日一食,有二日一食,有三日一食不等。从此渐行断食之法,以求死后达到升 天的目标。他们这样说,吃树皮一天吃一餐,如果能升天,那么吃树皮、吃草的动物,所有 的动物不就都升天了。断食的像蛇,在冬眠期间不必进食,癞蛤蟆冬眠时,一个月吃不到一 次,他们都不也升天去了。我们何必去修这种苦行呢?所以他们这种修行方法,不是究竟, 是盲目的。有的苦行人拜日月,或是拜水火等,也有以一足独立,像白鹭鸶一只脚站着。但 我(就是那位长老)置身荆棘之上。(躺卧在很多荆刺 上面)我们身体涂灰土,或以箭穿皮肤。像当今所看到民间一些神庙的活动一 样,一些人用针穿鼻子,穿皮肉。这就是当时印度修这种苦行的影子,他们说能这样来修就 会成功。目前,他们仍潜在这样的习性。有的人潜入水中游泳赎、洗罪。假使跳入水中真能 洗掉罪过,那么溪中的鱼、虾(鱼类和虾类),在水底湿生的厥类 ,每天洗罪都洗完了,这样他们不也能升天了。所以他们这样的修行,让我们听了,感到很 奇怪。或在火旁锻炼身形——身体让火烘,但求升天,决不退志的。大家都修很苦的苦行, 大家都不后悔,没有退志的”。
  难道修行就是这样苦苦地折磨自己吗?(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让我们赞叹, 但可惜的是目标和路都错了。)
  苦行并非解脱之道
  这群苦行的“仙人”,认为自己这样的修行是 了不起的,是能升天的,太子听后一定会欢喜赞叹(他们实在是不简单)。但想不到太子听了长者所说的种种苦行后,并无赞叹反而对苦行仙人说:“你们要 知道,这种修行绝对不是离苦得乐的真正大道。如果依照这种苦行能真的升天,那天界还是 有生死轮回的,(意思说,到天上享受完了,还要轮回)并不能真 正的得到解脱而超越生死。
  你看太子初出王宫参访,智慧就这么好,不盲目。太子继续说:“你们以现在这个身体 受苦,希望换取未来灵魂的快乐,以我(太子)的看法,这是增长 五欲之因,根本与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无关。因为最终天界福报享尽,必定堕落受苦 。所以这种修行是不究竟的,何况身体仅是一个工具而已,一切行动是由心意指使,身体离 开了意识的因缘,就像枯木毫无作用了。你们修习苦行,是对肉体的折磨,但肉体有意识神 经,有意识神经就有痛苦。心若是执著于苦、或是执著于乐,其实都不是真正究竟的路。如 果你们修的苦行,若是能达到究竟,譬如说:世间上很多动物都生活在你们所修行的这种生 活中,也就是说世间上很多动物跟你们生活都一样呀!那它们为什么不能解脱呢?蛇类有时数 月才吃一次食物,食草的动物也很多呀!鱼虾之类每日在水中游泳,它们如此洗罪能升天吗? 我看你们这样修行是无法解脱生、老、病、死苦,反而会增加痛苦”。
  太子就以这样的看法,与苦行林内的仙人辩论,不知不觉已经日落西山了。这时又看见 很多拜火的苦行者,有的跪在火边向火吹气;有的在火上走来走去;有的向大火持咒;奇形 怪状应有尽有,在火边修各种的苦行。太子看见这种不究竟的苦行,认为这些人只不过是使 自己的身体受苦而已,绝对不能成就无苦的道业,因此太子就想要离开苦行林了。
  当时在苦行林的人,都围绕在太子的身边,听太子说他看到他们修行不究竟,所表达的独 特道理。众人听了太子一番话,都是法喜充满,这时有一位披着树皮的苦行者,就对太子说 :“你的志愿坚固而且又智慧超人,依你的志愿,你一定能找出一条能解脱生老病死的大道 。脱离三界灭一切苦,成为一个人天导师,包括能广度一切众生出生死大苦集。我们在此修 这种苦行,祭祀天神,只不过是想死后求得天上的快乐。以你所说的道理不错,这种修法是 一种贪欲,并不能得根本的解脱。因为有所求就有所贪,修行是舍弃贪灭。以你的智慧目 标,我们所住的这个苦行林,并不是你所理想居住地方。我可以跟你介绍,你可以到频陀山 去,听说那里有一位大修行人,他就是名叫阿罗篮的大圣者。你如果去那里,一定可以听闻 到真正的真理大道,不过能否达到你的理想,是否跟你有契机,目标相应否那就不知道了。 若是不能达到你的理想,无法达到你的目标,也不能真正达到解脱这条路,那时你再另外去 寻找真理大道吧!”
  太子听了这位苦行者的建言,心中非常感激,充满欢喜,因为眼前又有一个目标了。当 初离开王宫出家,举目滔滔又漫无目标。过去不能自由出去参访,一直让父王约束在王宫里 面。现在有了方向和目标,他尽可向理想和目标去追求。太子因为天色暗了,就暂住在苦行 林中一夜,第二天早上就离开了苦行林,向频陀山的道路前进。
  大臣劝谏徒劳无功
  话转过来说这位车夫和太子分别后,快马加鞭 回到城中,向净饭大王报告了太子离家、出家的经过。净饭大王听完,当场昏了过去。清醒 后,就骂车夫说:“你真大胆,太子出走,你为什么没先向我报告呢?你不但没有报告,竟 然还和他一起出去了!真是岂有此理!”(今天遇到净饭王是一个明君,若是一个 昏君就会说:来,抓去杀了!)净饭王很生气地嚷着:“我要把他追回来!”当 然 天下父母心,又是世俗人,又处在掌握权利的生活当中,站在净饭王旁有几位大臣,其中有 两位大臣就启奏说:“大王,请你不要伤心,伤心会有损你的龙体。太子为了学道修行出家 ,修行成功一定会回国的,请大王不要伤心。每件事的发生都有他的因和缘,我们二人立刻 到苦行林去找寻太子。希望我们能见到太子,若是真见到太子时,会尽量想办法劝太子回来 ,大王你想如何呢?”
  于是净饭王就派了不少王族子弟,另外又派遣了一队勇猛的士兵,随同两位大臣,向苦 行林出发寻找太子。这时宫内的宫女妃嫔都悲伤痛哭,尤其是波阁;波提(太子的 姨母)和耶输陀罗(太子的妻子)。因为他们失去太 子,就如同失去了生命的保障,大家都痛哭流涕,有如无依无靠的孤儿一样。
  两位大臣带领着大众,来到苦行林,找到苦行修士的山窟,问他们有没有看到一位太子 来?苦行林的修士回答:“你所说的那位太子,确实曾经来过,他来到苦行林里,我们看 到他的尊贵气质和相貌,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百姓。但是太子看到我们所修行的方法之后,就 说这种修法是徒然枉费身心的修法,不能了脱烦恼生死,不合他的意志和理念。所以他又去 追求能灭尽生、老、病、死,永远不生不灭的究竟真理大道去了。因此太子早晨就离开这个 苦行林,往阿罗篮仙人那里去了。”
  两位大臣从苦行林修士口中得到了消息,知道太子的确实去向,立即骑上马,率领大队 继续往阿罗篮仙人的道场方向追去。二位大臣率领一群人马行进快速,因为既然已经知道太 子去向,大家也都希望找到太子,于是就快马加鞭去追,很快就在途中追上了太子。大臣和 侍从及兵士们,各个从马上跳下来,非常恭敬地向太子行礼,然后呈上净饭王给太子的王命 旨意。“悉达多:我很了解你一心一意求道修行的欲望。这是真正出于你的真心,求生死烦 恼痛苦的解脱之道。你这种善良慈悲的心意,父王是十二万分地赞叹嘉许。可是你平常并未 在外生活过,一直都在王宫居住,让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外面一切生活你并无经验,现在 就一心一意地离王宫出去修行,居住在无人到达的深山丛林里面。山林内有猛虎、野兽、毒 蛇……,对你是多么危险。当你的父王想到此,就无时无刻不为你担心忧虑,心就好像被针 刺般的疼痛。悉达多!如果你反想父王当下的心境,应当赶紧回到王城内,继承父王的王位 治理国政。等到年老退休的时候,再去出家修行,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假如你不尊重父王的 劝告,又怎样能算是有慈悲心的人?你对父母不孝顺,又怎能救度世间的一切众生呢?悉达多 !你若是真正要修行,也不一定要到深山丛林里去呀!在城市中或是王宫内,你也能找一个幽 静的地方,也是可以修行的,真正的大道,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修证才对。因为道是无所不 住,无所不在的呀!何况修行人就不应该逃避现实,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你现在逃避现实 ,包括离开人群,若是真正的修行成就,又怎能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呢?悉达多啊!你应该 赶快回宫继承王位,孝顺父母,教育儿子以及治理国政。你的妻儿正盼望你早日回来团圆。 ”(听完净饭王的旨意,若是没有定力的人,转头就回来了。好啦!回到家里修 行。父王说的也有道理呀!)
  但是太子听了两位使者读了净饭王的旨意之后,便对使者说:“麻烦二位 ,上覆我父王说:‘我因为看到生、老、病、死的忧患,也厌弃王宫的五欲生活,所以才离 宫出家求道。也好比我已经从烈火的火宅中逃出来,现在再叫我向火坑里跳,这只有死路一 条。我不可能那样的愚痴,做出自找死路的傻事来。’我父王说在王宫中也可以修行,我向 各位说:王者权威的生活与寂静解脱平等的世界,是完全相反的。尤其现在还未找到解脱的 大道,如何能从王宫,或是从王者的五欲生活中跳出呢?这与动静不能同时并存,也就像水 火不能相容并存的道理一样,因此我想要求得解脱烦恼,就非离开王者的生活,不能离开这 生活,就不可能求得真正的真理。我为寻求真理而出家,我的心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也不 再动摇。”(我们想想看,悉达多太子,他当初地位崇高,但他出家修行的意志 却那么坚定。虽然他父王说的也有道理,但他那种道理是世间的道理,而非出世的道理。当 时悉达多太子,如果听他父王劝解,心一软下去回头的话,那么现在就没有悉达多太子的成 就了。)
  这两位大臣听完太子的高见,心中也非常地敬佩太子这种意志和他的理想 。但因为奉了王命请太子回宫,何况净饭王也老了。王位的继承,全国上下的人都为太子离 宫出走忧愁。两位大臣就一直劝太子回宫,说尽了一切的好话。尽管二位大臣说了一大堆的 道理,但太子的信念坚定,丝毫没有被二位大臣的言辞所动摇。相反的,很安详地回答二位 大臣,自己的决心。又请二位大臣向大王回覆:“日可令冷,月可令热,我金刚不变的志愿 ,永远不可变易。”也就是说即使日变冷月变热我都不会回去。我求道的心,永远不受影响 和动摇。假若我生退道之心,则我身将投入火窟化为灰烬,我绝对不会做出反覆不定的事来 。我一心一意求精进,求解脱之道,我的心就是这样子,太子最后斩钉截铁地说出自己求道 的决心。
  二位大臣见太子如此坚决的心志,就不再多言辞来说服太子了,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说得 再多,太子也不会接纳了。只好领导大众一起伏地向太子顶礼,顶礼后又不敢马上离开太子 。后来经过二位大臣商量结果,在这群侍从中,选出释迦族的憍陈如、阿舍婆誓、摩诃跋提 、十力迦叶和摩男俱利等五人。将五人留下来伴随着太子出家修行,侍奉在太子的左右,这 两位大臣这样想:我们劝太子劝不回去了,不如留下五个人来照顾他和保护他。 (后来这五位和太子一同出家,这五位就是悉达多太子成道后,初转法轮,首先度脱证道的 五位比丘。)
  参访阿罗篮仙人
  两位大臣安排五位侍者陪伴太子之后,心也比 较宽安一些,就带领侍从及士兵,赶回迦毗罗卫城王宫去向大王报告。太子与两位大臣分开 以后,就带领五位侍从向频陀山出发。一路参学拜访名师,不觉已过了两年多的岁月。有一 天,来到一座森林的山下,这座山就是频陀山,阿罗篮仙人就是在这个林中修行。当太子来 到林边,林内走出来很多阿罗篮仙人的弟子。他们好像事先知道太子要来拜访,大家都满面 笑容地欢迎太子,并且对太子远道而来的辛劳及意志,表示敬意及慰问。太子走入林内时, 见到阿罗篮仙人迎面而来,仙人看到太子的庄严相貌,气宇非凡,举手向太子招呼,很有礼 貌地说:“我在两年以前,就听说太子舍国出家的消息,我非常敬佩你的思想和志愿。我也 知道你一定会来到这个森林中,今日终于亲自见到你了,看到你的气度和殊胜风采,使我由 衷地对你产生敬佩”。这时太子也很谦虚地答礼,然后和阿罗篮仙人并肩走到修行禅场,两 人分宾主各自坐下,。仙人就对太子说:“我观察你的为人,知道你是一位上根器的人,学 道意志也非常坚决。你的器量也很大,一定可以容纳真实的大法。乘着具有高尚智慧的法船 ,可以超脱生死大海”。阿罗篮仙人又继续说:“过去,每当有人到我这里游学问道,我一 定先要测验审查他的智力。根据他们的智力所能接受的,因材施教。我看他什么根器,我就 说什么话。说之前,我先观察和测量他们的智慧。可是,我现在知道你有坚固的志愿,非凡 的智慧,我决定无保留地,尽我所知道的和你共同研究修行之道”。太子听了仙人的话内心 感觉非常地欢喜,就很谦虚地回答:“阿罗篮大仙人,我现在听到你所说的话,知道你的心 中没有一点憎爱的感情,一切都是平等的观念。我现在就像是在漫长黑夜中迷失了道路的人 。今天得蒙你点灯照耀,使我得到目标和前进的指南,我心中的欢喜和兴奋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在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想提出来请教大仙,希望大仙能给我指示。这个疑惑就是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大患,如何才能消灭呢?”阿罗篮仙人听了之后,就引用很多婆罗 门的古典及名相,一一解释给太子听。并且说:依着这种次第来修行,按照这道理去修习梵 行,很快就可得到解脱。太子听了后又问说:“那么仙人你所说的解脱。究竟是叫做什么境 界呢?要修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解脱呢?究竟要用什么方法去修习呢?有关以上这些问题, 请您对我开示指教”。这位阿罗篮大仙人是当时信奉数论派的权威者,知名度很高。他听太 子提出问题发问,就依据数论派的典籍,说明修行的大要及果报的道理。(数论 派是属于小乘说一切有部)仙人说:“如果要想断除生、老、病、死苦的根本 ,首先要出家远离世间的纷扰,多作布施,修学禅定,不起贪欲之心,必须远离世俗之乐。 禁止一切欲望,修色界四禅定法,不起色欲我执来思惟一切皆空,知识无量无限广。(非常大的意思)一切所缘都无所有,最后达到非想非非想定。此时已达 到无色界之顶,即是究竟解脱之处,此处也叫有顶天。如果天无顶,则天也不成为天了。天 地间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解脱之道。(我们由此听阿罗篮仙人的话,就知道 仙人不明白缘起性空实相的究竟真理。他偏向修定,所以他并不是慧的解脱,他仍然执著于 有,如果有就不能得证涅槃达到这样境界时,我们苦恼全无。在深入禅定当 中,就可以进入解脱之门了”。
  太子认为阿罗篮仙人的修法难达解脱,听了仙人的开示后,就在心中反覆思惟,然后说 :“仙人你所说的解脱境界,究竟有,还是无呢?假若是无我,那么境界就不能叫作是非想 非非想处了。因为无我,便无我想。既然无我,为什么还有非想非非想处呢?假若是说有 我,那么我是有知觉呢?还是无知觉呢?如果是没有知觉,那么“我”便与石头和树头一样, 没有区别。若是有知觉,则凡是有知觉的东西,就有爱境,有境界的染着束缚,如此就不能 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不能证得境界,我们要追寻一条究竟涅槃解脱的道路,就不可能了。
  太子了解仙人所修的方法也不是究竟。这时阿罗篮仙人对太子的解释,深深地佩服太子 的高深智慧。因为太子的这种见解是甚深的空定,非非想是定界的境界而已。太子对仙人的 见解当然不能满足,因此,住了不久,就又辞别了阿罗篮仙人,前往别处寻访名师求道。
  参访郁陀仙人
  有一天他又访问到郁陀仙人住的地方。郁陀仙 人是数论派的修道者,听说已得五种神通。有一天,他听说王宫很漂亮,就飞入王宫参访。 因为见宫女都这么漂亮,便动了欲念,于是遂失去他的神足通。本来是飞着进去,但是却泄 气地徒步回到他的山上。这位仙人对太子开示,“我”与私我的教义。仙人说:“我就是心 意中的私我,是一切行动的主宰者。人死后有灵魂,恶人的灵魂必须受恶报,(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也这样修行,跟郁陀仙人修行方法一样,认为死后还有个灵魂)会投生到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之中;善人由于平时能 施舍,断恶修善,包括克己制欲,净化自己,则转生善道(为国王、婆罗门或是 升为天人)。凡是不信灵魂存在的人,便认不出“我”的真理,就无法得到解 脱。只有活着的时候修道,修道必须离开人群,过着遁世的生活,断除一切欲望,使心灵净 化,达到一切皆空,死后便可证得非物质的境界。这时灵魂如宝剑出鞘,野鸟出笼,脱离一 切的束缚,得到自由自在的完全解脱”。
  这位郁陀仙人所说的法,太子听了并不满意。就表示自己的意见。太子说:“人之所以 被束缚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我,不将这个我消除,就产生我见。人是由许多部分组织而成 的,也是由各种属性而合成。比喻像物质的、知觉的、思想的、意志的、和理智的。人相信 有一个“我”是错误的,人偏爱私我,便生出贪、嗔;、痴、爱等等。若能消除“私我”即能 得见真理,将可以解除愚昧而得到真智。人因为“有我”产生名利心,永远无法解脱烦恼。 有了错误颠倒的自私心,所以产生束缚,活在自私有限的生活圈里。世间一切合和之物,总 有一天会分散的。我们众生逃不出这种生、老、病、死,只凭着遁世断欲,是不能得到真正 解脱的。”
  听到太子说这篇道理,可以感觉他越修境界越来越高了,也一步一步地向着解脱接近。 时 间也已经到了,我们下一次再讲,看太子和郁陀仙人怎样辩论?以后他怎样得到解脱?为什么 要这样说呢?因为很多人把佛教佛陀当做是迷信的。所以我必须介绍佛陀,将他出家修道过 程解释一下,让各位了解,使大家有信心。
  祝福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吉祥如意!所求皆愿!再见!
众生争斗为了什么?
只因我、你、他之别也!
我、你、他是什么呢?
悉达多找了六年……。
——大愿法语
          

三皈依 之四
  各位护法居士!今日又再见面了!
  论“我”互不相投
  前一次说到郁陀仙人和佛陀互相论法的过程。 佛陀听到了郁陀仙人所说的法,当然那时的悉达多并不喜欢。他怎么会不喜欢呢?他认为凭 遁世断欲是不能得到解脱的。郁陀仙人因为所修的是有灵魂论,对太子所说的道理,当然郁 陀仙人就不接受,所以互相不能契机。尤如一个拿螺丝,一个拿螺帽,锁的时候才能契机。 如果一个拿螺丝,另一个也拿螺丝,怎么能契机呢?所以郁陀仙人和佛陀辩的佛道当然不能 契机。
  因此郁陀仙人就不愿接受佛陀所讲的,佛陀也不能接受郁陀仙人所说的。这郁陀仙人, 他仍然坚持有私我的存在。(私我就是说现在这我之外,还有躲在心里的一个我 ,这要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理解,否则在此会弄不清楚,这毕竟是究竟,也是事实。)所以郁陀仙人回答太子说:“‘私我’是我们业的制造者。”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 周围有着各种的业报。在我们周围,众生与众生,人与人当中的业报就不同。就在此可以思 惟为什么人人各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地位、财产及命运呢?我们因为不了解才迷信于命运, 如果我们了解了,就不会和郁陀仙人所说的相同了。这就是业报,业报包括一切功与过。灵 魂转世的投胎,也就是受业报的影响。
  虽然郁陀仙人他修到此,但是他的心还有灵魂转世投胎的观念。我们是受了前生的恶行 而有恶果或善行而有善果。郁陀仙人所说这共法是不错的。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人类哪有千 差万别呢?
  郁陀仙人听到太子的说法后,当然他也不承认太子的说法。所以就坚持他的看法:人死 后有灵魂,坚持认为:有个私我,人的一切善恶果报都由私我所生的业报。(现 在社会的世俗人,凡不了解佛陀教法的,大多数会按照郁陀仙人所修的方法去修行。)太子针对转世和业报的问题,向郁陀仙人回答说:“业报的真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私我的理论却是没有实质的根据。当然,人和万物同样都是因缘所生。( 依现在这地方来看悉达多太子,他这几年的参访,对这个法慢慢的有些清楚了。)依因果律而来生存,过去种什么因,现在就收什么果。但是你所说的这种私我不可改变 ,永远从此生到彼,永远没有改变有个私我的意思,从今世到新的转世胎,如此,一世转一 世。但这一世转一世,却未得证明。万物都有它的再生,不错,但却不是转胎。我们众生都 是心和物两项结合的体相,人的品德也是逐渐培养,是与这个肉体一样,慢慢成长的。悉达 多太子说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私我,没有一个灵魂永远不变。我们的习性,是因为出世之 后,受周围的环境影响,渐渐产生我们的习性。没有一个永远固定不变的个体。 (简称为“我”)。人的身体和五官是祖先的遗传。那时悉达多还说这个肉体 和五官:眼、耳、鼻、舌、身的五官是由祖先的遗传,一方面是由意念产生,但大部分是由 人的经验而来的。经验是后天得自他人的。怎么说得自他人呢?人家说这个是麦克风,那个 是录影机,别人说这个是讲堂。如此说来,人是没有固定的自我才对,一切都是过去的行为 业果,决定了我们今天的命运。所谓诸法无我,三途恶报:(地狱、饿鬼、畜生 ,这是三途恶报。)也不是永远无解脱之期”。
  所以太子对郁陀仙人的说法,也是无法满足。两个人像刚才说的,螺丝跟螺丝接不上, 各自有各自的意见。当然太子所追求的目标不是这样子,就离开到别处去寻访名师参学。悉 达多太子参访当中,时间很快就经过了五、六年的岁月。虽然这五、六年到处访问名师, 都未达到满意的结果,但是太子并未感到退志,怎么说呢?他参访这么多,(听 说曾参访当时印度九十六种外道),所以太子他到处参访,听得多,看得多, 反而感觉自己的任务更加重要。因为很多人想要修行,结果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究竟的解脱之 道。这多可怜!有心要修行,却找不到门路。
  摩竭国城主力邀太子参与国政
  悉达多太子想到这里,他才感到自己的任务更 加重要。众生的痛苦,生、老、病、死的大苦集,我必须要来破除。太子就暂时栖止在摩竭 陀国的般荼婆山上,但常常进入王舍城中乞食。城主频婆娑罗王,早就听说有一位释迦族的 王子出家修行的消息。这城主频婆娑罗王,对这位悉达多太子的出家意志,产生无比的惊奇 与敬仰。又听到这位心目中最敬仰的悉达多在自己的国内修行,即刻就命令侍臣预备车马, 亲自到般荼婆山的森林内,找悉达多太子。
  婆娑罗王来到太子修行坐禅的地方,就看见太子的庄严相貌,气质非凡。这种气质非凡 ,坐在树下禅定的姿势如同一座壮观的大山。在那里如如不动,湛然的止静容貌,让你感到 静静的,一点烦恼也没有的相貌。频婆娑罗王远远看到以后,立刻下马,走到太子的面前, 很恭敬地行礼参拜太子。太子这时也睁开了眼睛向频婆娑罗王答礼问讯。
  城主频婆娑罗王很虔诚地说:“啊!苦行的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人),你的双手是能控制一国的统治者,而不是手拿着钵的乞食者。你这样虚度青春岁 月,我非常替你惋惜和同情。你是高贵释迦族的后裔,我希望你来参与敝国的国政。我愿和 你 平分摩谒陀国的江山,频婆娑罗国王也是一个心量很大的人。频婆娑罗王又说:“世间上的 人有权威才能显出尊贵,希望太子不可放弃四海之富。”一个人发了财而失去法,固然不是 真正有所得。如果具有权威、财富和治法三种者,他就可以随心所欲,统治与享乐。如果再 加上具足有智慧,我敢断言,他将是一位世界的大主宰。世间凡夫错认为名利、财富、权势 、享乐,所以频婆娑罗王才说这种话。因为有这种观念,所以产生争斗、战争,你争我夺。 但是不知这只是虚假的享乐,终至乐极生悲。其实若有如悉达多太子的这种地位、权威、财 富,甘愿放得下者,真是世间希有。确实像太子有如此的大智慧者,往往会被无智者误认为 是消极虚度青春。频婆娑罗王就对太子有这样的误解。当时的悉达多太子,若是被名利、权 势、财富所迷住,他就不会想出家。现在哪来如此圆满教法,利乐有情众生呢?想到这里自 然地就从内心生起感恩尊敬。
  佛法依我判断,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尊敬。因为现在社会追求物质、享乐物质,内心越 来越空虚,所以对佛陀真正完美的道理,有智慧的人会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跟过去不一样。 因为过 去穷,只求有得吃,所以对内心的追求比较没有机会。现在物质享受丰盛,心里空虚,所以 无论世界任何地方,一定会向着这条真正达到永远涅槃快乐的路程去走的。我们现在有如此 的环境福报,是前生点点滴滴所修集来的,今世才有福报闻到如此的妙法。开经偈所说:“ 百千万劫难遭遇”真是说得没错。所以我们若无法把握这个因缘,实在错过良机呀!希望闻 法者,能精进行持:自利来断除我们的忧悲苦恼;利他将这么圆满的教义流传在人间,让世 间所有的人,都能离苦得乐。将如此妙法普及世间,若能人人得法,人间净土即现,如此就 是世界大同了。
  不为名利权位所惑
  太子听到频婆娑罗王诚恳的建言,内心丝毫未 被名利权威财富所动摇,反而回答说:“大王,你恳切至诚的话,我由衷地向你感谢,你的 话若是以世俗的看法是没错,世间具足有高深智慧的人,便是极大的权威。善于运用财富的 人。便是极大的富翁。忘掉自己痛苦去救别人,便是善于说法的善知识。那么反过来说,若 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只知道害人,而不知如何救人。悭贪吝啬 积聚,不知施舍。这都是天下最愚痴的人,而且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仁慈是一件最 大无比、回报他人的财富。我因为要求解脱,所以挣脱了一切枷锁。(你看悉达 多能将五欲当作枷锁。把家世显赫及万贯财富当做枷锁,这个人,你看,实在不简单,哪里 可能再受其它的束缚呢!)确实说从离王宫那一日,我就不再有权威的欲望, 也不再有贪心和烦恼。我认为追求真理比追求财富权势更加重要,我们大家应该知道欲望是 无止境的,它和婴儿一样渐渐长大,现在小欲望,以后变成大欲望。欲望如大海,永不止息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一段,悉达多太子说得没错,我们的心没经过训练,欲望永远都无法止息的。譬如我 过去骑脚踏车,我们有了脚踏车可骑就很高兴。然而脚踏车骑了一段时间,看人骑机车,就 想有机车可以骑,我就很高兴。机车骑了一段时间,那么看人开车,就想开车不晓得有多 么地高兴。车子开了以后,希望开有知名度的车,只有一项,我们的欲望永远都无止境!何 况世间外面引诱的事那么多,所以悉达多太子说这一段是事实。
  太子继续说:“要知道用权威去统治世界,结果会造成如何的悲惨下场呢!这就是如水 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我认为出家修道,一切不为争名夺利,不为利,何来烦恼。这比 统治世界,统治世间更加无价。更好的是体证真理灭烦恼,将体验真理的方法散播到全世界 ,使世界的众生能离一切苦,人人和平相处,达到平等,灭一切苦。这种生活,在天堂还没 有比这个生活更加美好的。世间最尊贵的就是出家修道的人。宫廷的生活好比是火宅,世界 上绝没有一个愚人刚刚逃离了火宅,偏偏再跳入火坑的道理。(悉达多太子,将 这王宫的生活当作火坑。)何况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的人,苦那么多,却没有哪 一个人,悟出这个世间是火坑的。所以请城主不用怜悯我,你应该要去怜悯那些沉迷在富贵 争权之中的愚人。终日为名利奔波沉迷在声色五欲之中,担忧自己的地位、权势钱财失去, 但是无常来临,金钱和王位权势财富,哪一样能带走呢?”频婆娑罗王听了太子所说的一席 话,内心更加赞叹和恭敬。就合掌恭敬地说:“祝你早日成道,救世度人,届时还请您回到 敝国来度我”。频婆娑罗王就离开了太子回宫。
  太子开始修苦行
  太子不久也离开般荼婆山的森林,一路参访, 又到了尼连禅河近旁迦耶山(即象头山)的南端,优娄频螺聚落的 苦行林中,静坐思惟:生、老、病、死的大苦集。开始修苦行,有时一日只吃一茎的麻叶, 有时每日只吃一颗麦穗,或是二、三天吃一次麻米,或是断食七日后,才吃一次麻米。以 前随侍在太子身边的憍陈如等五人,因为太子常常到各处参访,在这时,太子早就和五人分 开了。现在太子进入尼连禅河的森林中修行,憍陈如等听到这个消息。就各自从各方赶来, 和太子一起修苦行。太子修苦行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后来身形消瘦,面目全非,全身只 剩下皮包骨。太子修苦行的目标,也就是希望藉此苦行来断除烦恼及妄想。虽然太子修习种 种的苦行,包括断食、断息。断息就是呼吸时,呼吸拉得很长,很久才呼吸一次。常坐不卧 ,一日一麦等等的苦行。希望藉此苦行来征服肉体,断除烦恼达到体证生、老、病、死的根 源。
  结果如何呢?烦恼不能断除,妄想也不能息灭。既然生死不能解脱,修苦行时只能克服 暂时的烦恼,进入无我的境界。可是这种无我的境界不能持久,只要停止苦行,或离定,就 又恢复原来的烦恼妄想了。怎么说呢?因为这不是智慧的解脱,所以随太子出家修行的憍陈如等人,见到太子修行的热心坚强的意志,他们都对太子崇拜得五体投地。将太子当做天帝 一般的侍奉,时时都不敢离开太子身边。太子修行的消息,传入了王宫,净饭王时时挂念太 子,又听说太子修苦行,瘦得只剩下皮骨相连。净饭王的心忍不住如刀割,眼泪也如雨水般 流下来。就马上命车夫带了很多的珍贵美味食物送去给太子。摩诃波闍波提夫人 (就是太子的养母、也是姨母),耶输陀罗(太子的妻子)知道净饭王叫车夫送食物给太子的消息,都很关心地嘱咐车夫,无论如何也要请太子 吃下这些营养的东西,至少要让他的父王安心,使爱他的人放心。车夫奉命带着食物赶到尼 连禅河畔,看见太子身形消瘦,皮包骨的身形,就伏拜在静坐的太子面前。车夫两眼流着眼 泪说:“太子!怀念你很久的车夫在此拜见!”太子听到车夫的声音就睁开了眼睛,看见车夫 跪拜在前面,太子就慈祥地问说:“车匿,你来有什么事吗?”车夫回答说:“奉大王的敕 命,和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及耶输陀罗公主的嘱托,特地送些食品前来供养太子。”车夫说完 话之后,就将食品由车上搬下来,摆在太子的面前。太子说:“这些东西我用不着,赶快都 带回去。因为这么多的东西,反而会障碍我修道。我已经不需要吃这些平常补品的食物了, 快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吧!”太子离开王宫这么久的时间,车夫本来想要将王宫的事情,及父 王、王宫的生活情形向太子报告,但是都被太子一一制止了。太子叫车夫不要说国里的事情 ,命车夫立刻回宫去。(你想太子当时修行是这种心。哪像现在的修行者,不需 要的闲话还说一大堆,又怎样去修行呢?)所以车夫只有含着眼泪,万般无奈 地拜别了太子,骑马回宫而去。
  体会苦行无益解脱
  车夫离开之后,太子的修行生活和过去一样。 时间飞逝而过,太子离开王宫修行已经将近六年了。这六年来虽然参访了很多的苦行者,却 还没找到一条真正的解脱道路。但是太子还是很精进,并没有退志后悔的念头,仍然静静地 打坐思惟。太子的心中渐渐地明朗,经过参访那么多的苦行者,听到那么多的道理,冷静地 思惟:苦行只是肉体受苦而已,对肉体下手,只会对肉体产生一种执著。所以太子又开始 思惟这几年来,参访修苦行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位从心灵中解脱出来,何况我又经常劝那些 苦行者修苦行的非法,如果我也走修苦行的路,那么就是走回头路,何况我已经度过了六年 的苦行生活了,对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所获。这时太子深深地体会到,解脱生死大事 ,并不是用肉体受苦而能突破的,应该是忘记了肉体才能解脱。因为对肉体执著,心就永远 不能清净。因为有个执著,故心不能清净,一切烦恼妄想便不能消除,烦恼妄想不能消除, 如何体证解脱的真理呢?太子在静静思惟中,慢慢体会修苦行偏重在形式,是和内心清净没 关 系的。持续这种苦行绝对是不会进步的。我应该从心地下手,使心地清净,从此努力来超越 一切。不应该盲目地修苦行,执著于断食、断息或久坐不卧等等。此种苦行绝不是到达真正 的解脱途径,太子冷静思惟之后,就从禅座上起来,慢慢走到尼连禅河。看见长年清净的流 水,就想藉此流水洗净身上的污垢,太子下水洗净身垢后,想要爬上岸来,但是由于长期修 苦行营养不良,体力不支,在那里爬不起来,勉强经过几次才爬上岸来,但是爬上河岸,就 疲劳无力地倒在尼连禅河水边了。过了很久,太子才慢慢攀着岸上垂下来的柳树枝起来,但 走没几步便又倒在地上。
  接受牧羊女的供养
  这时候,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羊女, 正在河畔草原上牧羊,忽然见到一位瘦得无肉,气息微弱的青年沙门倒在河岸边。这位牧羊 女就立刻生出怜悯敬仰之心,手中马上捧着羊乳来供养太子,太子接过牧羊女手中的羊乳一 饮而尽。太子是长期修苦行断食,导致体力不支,并不是身体有病,而是营养不良,体力透 支。经过饮羊乳之后,体力就慢慢恢复过来。感觉身体舒畅,精神倍增,就很高兴地向憍陈 如等五人禅坐的地方走过去。憍陈如等五人眼见太子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心中生起怀疑,他 们错认为太子看见一位年轻的牧羊女,竟然退失了道心,因此五个人就远离太子到别处去修 苦行了。
  太子当然不管这五人的态度如何,就独自一人离开了森林,走到伽耶山旁边,看见一棵 菩提树长得非常茂盛,树下有过去很多修道者打坐的座位,太子重新铺好了座位,就在树下 坐了下来。一心正念摄心,并且发誓说:“我如果不能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 终不起此座。”太子发了大愿之后,就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静禅定思惟,从数年参访的过 程,重新调整门路,一一过滤。发现向肉体苦行非究竟,偏定落入喜乐也是贪,应该走在中 道不苦不乐才对。因此身心放下,不取不舍、心身轻安,此时已接近东方明星出现的时候了 。
  夜睹流星而成道
  太子观见明星闪烁的生灭,心中豁然开朗,恍 然大悟。了解苦集灭道的过程,诸法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根本真理。太子悟道,得真空实相时 ,口中自言自语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念执著不能证得” 。从佛出家修行悟道的过程,应该了解,佛是从凡夫而修行证道,并不是一般社会上所流传 的,如神、如仙的神格化宗教,因为“佛”是“觉者”的意思。
  我介绍佛陀,说这么多的原理和动机,只是要表达一个意思。什么意思呢?让人了解佛 是由普通人修成的。佛是人,并不是接哪条天线,并不是神格。为了这个原因,我才介绍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的一切过程,让大众了解佛是普通凡夫修的,我们大家来修行才有机会 成道,如果他是神派来的,我们怎么有机会修行证道呢?不错,修行跟前一世二世……有关 系没有错,但是重在“今世”努力,立志正知正见修行。“佛”,其实是梵语“佛陀”的简 称,意为“觉悟者”。就是成就了如实知见的智慧,已经解脱贪、嗔、痴的困扰,体证了自 在、宁静清明自在的境界,能随遇而安,诲人不倦,以这么好的真理来利益别人,是悲智双 运的解脱者。佛陀主要是具足了健全的心智,消除了妄想执著,切实地了解人生及宇宙的真 面目。将自己所证的宇宙人身缘起本心真理,于菩提树下所悟出来的真正究竟道理,慈悲教 化大地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称为佛。并不是一般所说的练成了什么“金刚不坏身 ,无所不能的飞天钻地”的神通力,如此说法是违背佛陀的教义,因为佛陀说的教义是缘起 破迷的显证,也就是说佛陀的教义是离迷破贪,不是学一些飞天钻地、金刚不坏,这都是贪 。若不是为了离苦而修行,而是想要得什么东西,那你就是贪了。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所以能带给弟子们无尽的怀念,两千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是因 他的人格达到了完善的境界,使人乐于亲近学习。佛不是释迦悉达多的专利,谁能圆满觉证 正法,谁就是佛。所以发心正见学佛者若是多,那么成佛的人也就多。若是从时间上来说, 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出现的佛是无量的。不过佛不是万能,若是将佛误解是“ 无所不能”,这是违背佛陀的教义。“佛陀”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或是种族特殊,或是 修特殊苦行的关系,佛陀是体悟人生的真谛缘起法则,从人生的痛苦、无穷无尽的渴爱、欲 望中超脱出来,所以才被尊称为佛陀。
  佛陀肯定人类的价值,认为“人必须自作皈依”、“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一切 都要靠自己,肚子饿靠自己来吃,冷靠自己穿衣服。没有人可以代替的,并不是祈求于他人 赐给的。佛陀将他觉悟成道,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智慧,除此之外并无妙法。佛曾经说过 :“工作须我们自己去做,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这一句我们应该了解。别人不 能给我们什么,只能给我们:“他的经验。”佛是根据他自己走过的过程方法教导于弟子, 也允许弟子们自由思考,不是勉强叫弟子一定一直依赖他。
  人类的解脱全依赖个人对真理的知见,不是盲目祭祀,顺从神的意旨作些无意义的苦行 。佛陀是人间的一份子。佛陀是人,经由精进而达到心智的证悟。去除了自我的观念,彻底 体证我法的实相,达成健全的人格,息灭贪、嗔、痴,然后深入苦难的世间,为苦难的世间 做些有意义的工作。他一生从事四十九年的弘法布教,为世间的众生提供了快乐和脱离痛苦 的方法,这是真正两千五百年前的人间佛陀。
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今天介绍到这地方,因为说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介绍佛陀也到一 个段落,我们下一次再来说法。
祝福各位诸山长者:吉祥如意!
各位护法居士:所求皆愿!下次再见!
真正修行者——
是无关过去与未来,
唯有步步正见解脱!
如不在当下承担,
就须转识成智,
融入生活。
——大愿法语
  
  

三皈依 之五
  各位诸山长者,各位护法居士,又见面了。大家吉祥如意!前次,记得 说到佛陀,介绍佛陀。因为想让大众了解佛陀是人,并不是神,也不是仙派他来的,是实际 的人。所以必须将他从入世开始介绍到他涅槃;,这样介绍的好处,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佛陀真 正是人,不是心外另外一个神仙。那么佛陀介绍到一个段落,现在来说“法”,“法”也就 是真理。
  佛陀的重大创见——因缘法
  “法”是正确的方法,梵语叫“达磨”。但是 实际上,解脱贪、嗔、痴,能断灭一切烦恼,这都是方法。都是“法”。只是“法”区分究 竟和不究竟而已。譬如吃饭用手来端碗,这是方法,拿筷子也是方法,有的人用手拿,这也 是方法。走路、坐车这都是方法。但是我们所要说的是佛法。在佛法中,法的用例很广,因 为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是观机教化,所以用例甚多。但是现在则专指佛陀的教法而言。真理就 是真实的道理,称为法。因为此真理是佛陀所发现的,故称为佛法。佛陀出家修行的最大目 标,就是为了解脱生老病死的大苦集。于是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专心思惟和观察。思惟什么 呢?思惟他过去所修的,观察这个宇宙和身心,突然间得到一种大发现。
  发现人生是经过十二种缘起成就的,而产生流转在这地方轮回不停的,这是十二种缘起 轮转之法。(又称为十二因缘)缘起法的根本结构是依“三法印” 而建立的,三法印即是第一:诸行无常。第二:诸法无我。第三:涅槃寂静。( 要了解三法印请参考回归大自然第一辑八二页至九八页,这里面都说三法印,因为时间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回归大自然”。)佛悟道后,便由这生老病死的现象仔 细的思惟,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是因为有“生”。生是由什么地方而生起的呢?也可以 说生到底从哪里来呢?生是因为从造各种业而生起,这就是因,也就是说“有”而产生“生 ”。业又从哪里来的呢?有业的“有”是因为有“取”而来的。这“取”又从哪里来的呢?这 “取”是因为有了“爱”而产生“取”。无爱你就不想要取了,有爱你才会想去争取。这爱 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爱”是由“受”而来,眼睛看到这件衣服喜欢,感受到;眼睛看到 这朵花喜欢,感受到;耳朵听到这一句话感受到,嗯!“我”很喜欢。有眼、耳、鼻、舌、 身接触到外面,所以有爱。要有爱,你必先有感受到,有感受到,你就会有爱,这一定的道 理。这“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受”是由感“触”而来,因为你手摸到当下感触到冷、 热、粗、细。这“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触是由“六入”而来的,六入又是什么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如果无六根,那么 我们如何有“ 触”呢?也就是说,如果耳朵没有功能如何触外尘。哑巴的人,耳聋的人,因为耳朵没有听 到,所以没有触、受。无法去学,所以才哑巴。你没有耳朵,外面的声音你就不会触到了。 你没有眼睛,外面的物质你就不会触到了。你没有鼻子,就无法触到外面的气味 (香)。当然触是由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来。那么这“六入” 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要把它追求彻底,(佛陀在菩提树下也要冷静思惟。) 这样一直追求,“六入”是由“名色”而来的。什么叫做名色呢?名色是身心 。“识”是产生“名色”的种子。识与名色互为因缘。所以你没有遇到色和心,那么就不能 结合。身体就是色,我们的想就是心,也就是两项互为因缘而结合,身心互为因缘而结合。 身和心是不能分开的。你没六根,没有这个肉体,那么你就没有精神。你只有精神,没有 肉 体也没有用,所以这两项不能分开的。有将识生名色,而名色也能生识,在此中间就发生了 一切“行”为的作用。如果没有“行”,识与名色是不能互相通达和运转的。那么行是从哪 里来的呢?“行”是由“无明”而起。那么追根究底,“无明”就是十二因缘的生死根本了 。
  佛陀在菩提树下这样思惟。那么“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无明”是因为不知四谛真 理而造业执著而产生。那么四谛是什么呢?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有人说苦、集、道、 灭,也可以。因为众生执著自我,自不知苦是果,集是因。你没有渴爱的染着,起烦恼我执 ,你怎么有苦呢?所以苦,其实是果。那么苦的因是集。造出生死的业报,由“无明”而生 “行”,由行而生“识”,由识而产生了“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 ”,由感触而产生有“受”,有感受而生出“爱”与不爱,有爱而执著,有执著就想去争“ 取”,有争取的心就有执著了,就执著“有”,这一项我喜欢、我爱,所以有业“有”就是 “生”,有生自然就有“老死”。
  各种事物皆由彼此的互相关系,而产生十二因缘互相缘起而轮回流转。从十二因缘看来 ,各种事物皆因各种关系条件互相依存而有生灭变化,而所有的事物,亦必定依此原则由兴 盛而衰灭。 就是佛陀对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法则的归纳,这是事实,也是真理,所以称 为缘起法。缘起的意思是“由彼此的互相关系而产生”。既然是如此,那么缘起的本质,举 凡存在的任何一物,没有一项无“因”而自然有的,简单的说无“因”是不可能有的。像今 天在这里介绍三皈依,也就是有这个因缘,有人提议请师父来说三皈依,他们对三皈依不了 解,只不过跟着别人三皈依。有这个因缘提议,有这场地,有这环境,刚好师父有空,刚好 有人要听,有人需要,种种因缘和合起来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才有因缘产生演讲三皈依。
  没有一物是永远独立存在,这个因缘讲完就散了。因缘集起来就是称为生,因缘散了就 称为灭了。在这里本来如实的东西,如实也就是“确实真正”的,即使是六根尘影相也如此 。什么叫六根尘影相呢?眼睛看到外面一切,耳朵听到,鼻子闻到,一切的一切,是由互缘 关系的存在,因互缘关系和合而生,互缘分离则离散,因此称为无常。无常就是不能永恒存 在,所以无常代表变化。夫妻之间的无常,子女间的无常,色身的无常,世间一切万法的无 常。
  所以缘起法的根本原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 就是说,现在有,以后就有。现在有烦恼,以后就有烦恼生。现在无烦恼,以后烦恼从哪里 来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误解修行,都为死后铺路。真正会修行的人,他不管以后 ,死是以后的事,他只管现在修行,现在的体证,现在做事,绝对不求以后的事,否则你跟 贪相应了,也可说和痴相应了。这样说你们听懂了吗?因为我们求以后,这是以后的事,跟 我们现在没有关系。何不现在该做的就现在做!这里有,那里就有。既然这里没有烦恼,那 里必然就没有烦恼了。这里有烦恼,那里就有烦恼。应该从当下灭除烦恼,灭除我们的痛苦 !我们会对未来起烦恼,会对未来忙着争取,是我们不了解缘起法的缘故。现在没有,以后 就没有,所以修行是只管精进修行,灭现在的苦,灭除现在贪嗔痴等等,不必管以后如何如 何的。假若你还想不通,想要为未来铺路,就要如实地从现在起用功精进行持。若是你想为 未来铺路,以后来世间做人比较有福报,那么你就去行善、布施等等。你认为现在不需有烦 恼,以后也不想要有烦恼,那么你从现在起,要从没有烦恼下手,以后你就没有烦恼。这样 才符合道理。
  所以修行,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不同,就是佛教重视智慧,不可以别人说我们就听,若是 心常想要得到什么果位,或是生到哪里最好,这种都是和“贪”相应,不能灭除贪嗔痴。你 的心,没有办法当下修到没有烦恼,那么你到那里,处处都不好,处处都是烦恼。譬如说: 这里好,没有多久,又嫌这里不好,反倒那地方好,一辈子都在找路,死后也在找路。所以 真正让自己没有烦恼,一定要当下对治,按照佛陀说的法,如实行持。因为有贪念就不可能 达到目标,没达到目标就产生“嗔”,怨天怨地,贪、嗔就是痴,只有向着理想精进、步步 解脱,最后达到究竟灭一切苦。
  “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
  缘起分二种缘起。一种“流转缘起”简称流转 门。流转是说由重覆生死而感召业惑。譬如说:生造业,最后死。由生的业惑感召再生,再 生时,再感召业,感召业,然后死,死后又感召以前生的业,生后再感召新业,修行就是不 要再感召新业,立刻面对如实来消业。但是不要再感招新业。这很像我们借钱要还钱。先还 五块,再借十块,我们永远就负债累累。所以这个轮回,像个车轮滚地,一圈接一圈不停地 轮回。流转缘起即说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是从无明缘行至缘老死,由此缘生 起大苦集。第二种“还灭缘起”简称还灭门。还灭则是解脱业的生死轮回,由此达到涅槃境 界。还灭缘起即是说明“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没有,以后就没有,这里灭除烦 恼,以后就没有烦恼。即无明灭则行灭……,直到老死灭尽。任何人若是对缘起法有正确的 体会了解,此人就可由自己的努力去行持,实现离苦得乐的理想,到达止息轮回生死之苦, 享受解脱涅槃寂静之乐。这乐是究竟的乐,不是世间触受的乐。
  “见缘起法”即见“佛”
  佛陀就是发现了这种缘起的道理,而由此开悟 成佛的。任何人如果想要对佛法的基本教义有所了解,就必须悟证缘起法的真理。若是对听 闻思惟中了解这缘起正见者,就是信解见佛,从信解行持止观定慧中,实践体证通达缘起法 者,就是证悟缘起。证悟缘起即见佛,不是一般人只有观想,一直观想形像,那么这种见佛 ,虽然你感觉有见到佛,这种见佛就是幻境,也就无法断除我们的烦恼,而往往让我们产生 一种贪,甚至让我们向外追求。因为这种幻境不是究竟,是由你的心志观想所产生出来的。
  所以真正见佛,一定要见缘起,证悟缘起。佛经有云:“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如果你求见佛,却没有证悟缘起,你又如何见佛呢?所见的佛,只是幻想而已,徒然多一 件烦恼,多一件麻烦。如果不了解缘起,错认假我为实,颠倒妄想,就不能断除我执,包括 不 能息灭烦恼,永远生活在苦海的轮回中。佛陀证悟宇宙的缘起真理以后,又反覆思惟,他觉 悟了生死之源,(了解众生生死之根源)就是因无明渴爱而造业, 产生流转之相的“生”,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想要不生,必须要断无明,所以若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 、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当然自然就灭。所以佛 陀左右的思惟,终于悟到真正的道理。(这真正的道理,我们称它为妙法。)这么好的道理,我应该说给众生知道。(佛陀是慈悲、怜愍众生。) 因我离开王宫修行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先了解生老病死的真面目,再去度化所 有一切众生,让所有众生都了解生老病死的根源,灭一切苦。“我现在已经证得涅槃的真理 ,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不去布教,岂不是枉费六年的修行。何况离开王宫的目的,就是要自 利利他。但是我所发现的真理和世俗人的想法是相反的,我如果对世俗人说出解脱缘起的真 理,到底有什么人会相信呢?”
  度五比丘 开示“四圣谛”
  想到这里就想起当时在尼连禅河河畔,看到太 子接受牧羊女献给了羊乳饮食,就误会太子是起了退道心,因而离开太子的身边到波罗奈国 ,入鹿野苑自修苦行的憍陈如等这五位。所以佛陀就这样想:我应该先去说给这五位听,至 少这五位是父王派出来照顾我的。那么我见到这五位时,我要用什么方法接洽和引导,他们 才听得懂呢?佛陀在菩提树下自问,要如何跟他们说呢?于是又反覆的思惟。思惟缘起真理的 根本结构,是依“三法印”而建立的。那么众生的“苦”是由无明“集”来的,若是要“灭 ”苦必须要修“道”。
  佛陀就决定向憍陈如等五位开示四圣谛真理,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是数目,也 是四种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是果,修“道”是因。“谛”是真理的意思 ,以后称为四圣谛,也就是四种真理,圣人(佛陀)所开示的真理 。佛陀第一次向憍陈如等五位开示法要说:你们可知为什么要修道呢?是因为我们要离苦, 在这世间到处都充满了痛苦。苦分有三种:第一、苦苦。第二、坏苦。第三、行苦。苦苦— —主要是说肉体的苦,如生老病死等大多是指苦苦。坏苦——是指由事物之灭亡消逝所引起 的苦恼。譬如:名利、地位、财富的所求不得,亲人的生离死别,与讨厌的人共事等等。虽 然自己的肉体没痛苦,但是心灵上却感受到极大的打击与苦恼,对失去的东西眷恋,期望愈 大失望就愈大。行苦——行是行为共作的意思,和诸行无常的行意义相同,即是身心都是在 相依互存,彼此关系的条件下生或灭,这是五蕴炽盛苦。集——苦的根源,也就是无知产生 和渴爱,在无知渴爱的推动下,身口意造业,产生一切大苦集。“苦”是“果”,“集”是 “因”。由此产生流转缘起。灭——是断灭一切烦恼,息灭贪嗔痴,进入涅槃寂静的理想境 界。道——达到理想境界的方法,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业、正语、正命 、正勤、正念、正定),灭贪嗔痴涅槃寂静的境界是“果”,行八正道达到理 想的方法是“因”,从此还灭缘起。这四圣谛包含着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前者是苦、苦集 二圣谛,后者是苦灭与苦灭之道二圣谛。
  四圣谛的总结论是——苦圣谛是——人生是苦的真象。苦集是——人生苦的原因。苦灭 是——涅槃寂静之境界。苦灭之道是达到究竟理想的方法。四圣谛的法要就像医生治疗病人 的情形,首先要知道是何种病,情况如何?最后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病人才有恢复健康的可 能。四圣谛是佛陀开示宣扬解释缘起法的教说,以便让修行人体悟缘起法的方便法门,也是 佛陀第一次传法时所宣讲的法要。
  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传说的过程是这样的,佛陀成道后,就凭着慈悲度众的本愿,独自 一个人往波罗奈城而去。波罗奈城有憍陈如等五位,是过去父王派来做侍者的,因为误会佛 陀。佛陀修苦行时,在溪中洗澡,因体力不足,在溪流中漂流很久,但是最后抓到柳枝爬起 来,因身体太虚,牧羊女看他太可怜,就送羊奶给佛陀喝,他们就认为佛陀已经退了道心, 因误解而离开了佛陀,来到波罗奈城。
  佛陀向这地方走来时,在途中遇到一位名叫优波迦摩的乞食婆罗门,是一位耆那教徒, 太子参访修行的过程中曾受过优波迦摩的招待。这一天太子遇上优波迦摩,他看到太子容光 焕发而感到非常地惊讶!就对太子说:“我的朋友!在我看来,你此刻的神色是如此的泰然自 在,而你的眼光更是如此的明亮、纯净和轻安愉快!”佛陀回答他说:“我已经消除了我执 ,了解一切皆是缘生,灭除烦恼而得一切痛苦解脱,现在确实是身轻无欲,内心充满了清净 ,现在准备将我发现的真理用以教导众生,在此人间建立净土,让黑暗中的众生见大光明, 灭除生死烦恼证入涅槃”。
  优波迦摩听了太子的开示就说:“啊!我的朋友,你是耆那神。”又向他赞叹:“你是 世界的征服者,人间的圣者”。佛陀接着说:“我目前是成就佛道的人。(意思 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了解苦的根源的人,揭开真正苦源的真面纱的人)。对这世间的一切物质一无所求,我现在前往鹿野苑去,将真理布教给陪我修行的憍陈如 等五位同参道友。他们在那里修苦行,他们修苦行一定不会成功的。”优波迦摩静静地听佛 说完之后,连声地赞叹,向佛说我将来一定做你的弟子,说完此句话就向佛告别而去。
  “鹿野苑”初转法轮
  佛又自己一人前往鹿野苑,一路经行,逐渐接 近鹿野苑的边缘,鹿野苑也有一个苦行林,憍陈如等五位就是在此苦行林中修苦行。渐斩接 近时,他的心中这样想:憍陈如等修苦行的地方要到了。憍陈如等五位已经听到风声,听到 太子成佛了,要来度他们五位的消息。这五位在尼连禅河误会太子,看见太子喝了牧羊女的 羊奶,认定他已失去了道心,五位就商量,如果太子来了,不必向他致敬,大家决议直接称 呼“乔达摩”(太子的名字)。佛陀走进苦行林内,向着憍陈如等 五位接近时,憍陈如等五位见佛的庄严气质,他们五位不知不觉、不约而同地离座,恭敬地 向佛迎接。本来讲好不理他,我们修我们的,他这个人已放弃修行,也接受过牧羊女的供养 ,我们不要他,我们修我们的行,他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无形中,被佛陀那种庄严气质所 感动,让他那种威仪所感动,并且铺座位请佛上座。
  佛陀上座后,就将自己的经过简单说一遍,然后就向憍陈如等五人开示法要说:“憍陈 如!你们五人所修的方法是执著于一边的修法,如果继续以如此方法修行,只怕到死也不能 成就正觉。你们要知道!修肉体的苦行,心反而容易恼乱起嗔恨,因为修肉体的苦行,折磨 这个肉体,反而会产生一种痛苦,使你内心起一种嗔恨。如果身心过分享乐的话,又容易贪 着于贪爱,苦乐两种修法,都不是出家成就大道的根本。我离开王宫出家修行,是为排除王 宫的一切享乐,在王宫里每天跳舞,每天喝酒,吃尽山珍海味,这种享乐无形中助长了心的 贪爱。我入森林修六年的苦行,是为了坚定道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如果要成正觉,必须去 除苦乐两边,行在中道。中道必须修八种正法,是名八正道,才能走入正觉解脱之门。那么 什么是八正道呢?就是一、正见。二、正思。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 。七、正念。八、正定。若是依照这八种正道去修学,才能灭除无明所集的烦恼痛苦,最后 获得清净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是解脱之道
  八正道称为中道,并且是“唯一的道路”,唯 一解脱烦恼的道路,可以达到四圣谛而灭苦。分析八正道:一、正见。体证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体证本来面目(实相)。缘起空 性。对世间法而言,身心是心的所缘,对出世间法而言,涅槃是心的所缘。二、正思惟。正 思惟包括出离无贪、无嗔、无痴。三、正语。不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不仅这样而已 ,对修行没有帮助的话都不说,真正止语。有利益自己、有利益别人的语言才堪称正语。虽 然我们没有骂人,没有说人坏话,但是你所说的一切语言都无关于修行,无关于灭苦,这也 不是正语。四、正业。不伤害生命,没有伤害别人生命,也没有违背自己来欺骗人,不用欺 骗的方法来生活,这就是正业。五、正命。不从事对别人有害的生计,为生活所做的一切行 为,对别人做出伤害,有所伤害就不算正命了。像我们一些修行人,一些佛教徒,也有这种 不正命。六、正精进。以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 ,已生善令增长)。七、正念。是指四念处的念住,要以正精进来培养正念。 八、正定。对于四念处而言,正定是心一境性或专注于保持当下明觉,所以我时常开示我们 常住的同参法师一门深入。修行一定要随观身口意,行住坐卧悉明觉,口语不离一切法,这 样才能达到意根清净。悟佛陀所说的缘起,悟缘起后我们的心行持在八正道当中,然后体证 。将我们经过的方法普施给所有众生,这就是一门深入修行的方法。要以正精进和正念来辅 助正定,如果要正确的达到正定,必须以四念处为所缘。现在佛教去除四念处,认为四念处 就是小乘,其实,大乘和小乘并不是教义的差别,而是由我们心里愿力的差别来行持,修行 离开四念处,无法修行。我过去也这样说,以我过去将近二十年的经验也是这样。
  佛陀曾说过一句话:“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所以佛陀说这一句,确实是真的。 过去我们都找不到路,一直想……想……啊!是我们愚痴,佛陀已经跟我们说得很详细了, 要以戒为师。戒让我们修一些德行,福德善根因缘具足,然后,减少一分烦恼,就是开发一 分智慧。然后明觉最粗的身、接着受、心、法。憍陈如等五人听到佛说八正道的真理之后, 心里有所顿悟,内心出现了光明。他们很佩服佛陀所说的教义,又欢喜太子成佛。(成佛是说修成正觉、开智慧、了解宇宙的真相。)
  佛陀见他们五位听懂了,就抓住机会继续说:’你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 这八正道呢?那是因为我们要离苦。”在这世间到处都充满了痛苦。苦又分“自然苦”及“ 缘起苦”。“自然苦”就是生、老、病、死等。这是自然的,虽然有苦,这是自然、平等的 ,且不分贵贱的,这也是最无情的,也不能串通,属于色身的一切苦。“缘起苦”是包括求 不得苦、亲人的生离死别苦,与讨厌的人共事等,属于心灵上的一种痛苦。人生因为有这么 多的不如意事来困扰着,所以产生不得安宁。但诸位若仔细的观察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些苦, 都是由于有这个“我”而引起的,错解这是永远不变的我,执著这个我不放。因为未明白真 理的众生都会执著有我,有我就产生贪、嗔、痴,有贪、嗔、痴就会造业,受一切苦,那么 “苦”就从“集”有我来的。若是想要“灭”这些苦,就必须要修八正道,力行八正道才能 进入寂灭的涅槃。所以佛陀又一次郑重地开示。
  憍陈如等听佛陀开示究竟的真理,对佛陀的成就正觉深具信心,更加佩服。因为过去参 访数年,从来未曾听到如此妙法。佛陀进一步对五位开示四谛真理说:“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又说:“此是苦,应当知。此是集 ,应当断。此是灭,应当证。此是道,应当修”。佛陀最后又说:“此是苦,我已知,不复 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 修”。这苦、集、灭、道,名为四圣谛。不能究竟了知这四圣谛,我们就不可能解脱。所以 佛陀开示后,跟憍陈五位说:“我问你们五位!你们观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 的身体,是常还是无常呢”?
诸位!佛陀对五位比丘所问的问题,大家顺便想一想。下次我们大家互相再来研究。
祝福各位身心安乐,所求皆愿,每天都生活在清净自在,无染涅槃之中。再见!
修行应掌握当下,
看清楚当下每一念。
念起念灭,
历历分明,
不取不舍,
行住坐卧不离明觉,
因缘成熟,
妙慧自然现前。
——大愿法语
  
            

三皈依 之六
  各位诸山长者,各位护法居士,我们又见面了。
  前次说到五蕴是常?还是无常呢?是苦的呢?还是不苦的呢?是空的呢?还是不空的呢?是无 我的呢?还是有我呢?各位应该对这个问题都有所了解才对。简单说若是要见空性,一定要从 五蕴下手。彻底了解五蕴,那么你就见自性了。
  佛、法、僧三宝俱足
  佛陀在五蕴当中讲述得很清楚,憍陈如等五位 就答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的。”从佛的教导,我们 现在已经发现佛是具备三觉(自觉、觉他、觉行)。所以佛陀他已 经圆满了解佛法究竟的真理。憍陈如等五位就说:“佛陀,你已经达到三觉圆满。你可以来 布教,将你所说的真理流传于天下,引导众生走进光明的大道。我们五位都愿意皈依佛陀, 做佛陀你的弟子,向佛陀乞法,并协助佛陀弘法利生布教。”
  佛陀答应之后,憍陈如、阿舍婆誓、摩男俱利、摩诃跋提、十力迦叶(现行 版本甚多,考自释迦牟尼佛传)这五位就从此皈依佛陀,愿依佛法信受奉行, 随侍佛陀做自利利他的传教工作,这五位就是最初的僧团。佛所说的世间三宝从此开始建立 ,佛法僧三宝俱足。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就是四念处、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 僧宝就是憍陈如等五位比丘。所以在憍陈如等皈依佛陀后,从此三宝就俱足了。这也就是原 始佛教的起源,法介绍到此作一段落。
  僧伽——承担如来家业
  现在来介绍僧:僧伽是佛法的奉行者与佛陀法 身的延续者。释迦牟尼佛成正觉后,就在恒河中游两岸传播他所证悟的真理,因为是究竟的 ,所以得到很多人信受奉行,大家都来依止佛陀教义修行。来依止佛陀教义修行的人,一日 复一日,人数越来越多,佛陀就将他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健全修行团体 。修行团体叫做什么呢?叫做僧伽。僧伽译为“和合众”,僧团的成立,是因为互为追求真 理共同的目标(涅槃)而结合的。互相鞭策、互相帮助、互相勉励 ,有师友道谊的,有共同理想的和平团体。并非凭着佛陀自己本身的力量来召集的,并不 因为佛陀是过去释迦族的太子,也不是因佛陀生为清净庄严而招引来。是因为佛陀他有究竟 的理念和组合健全的僧团。所以修行人若有志于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人格,就会自动积极地参 与修行的集团中。
  在这僧团中佛陀“依法摄僧”,佛陀并不自以为他是僧团的领导者,也不是众人的依赖 者,也从来没有用勉强的手段叫人加入僧团。参加僧团是出于个人的理念意志,追求的目标 相 同,简单说是目标一致志同道合,希望透过团体互助的力量,锻练自己的身心人格。僧团必 须要实践自利利他,净化世间的目的。佛陀所组织的僧伽团体里,有三种特质和特点:一、 和合。二、安乐。三、清净。
  和合当中,分“事和”与“理和”二种。“事和”又分为六种,叫做六和敬:(一)见和 同解。是对于缘起无我的体认。了解世间和个人,都是依因缘和合而存在的真理,一致的见 解,是思想的统一。(二)戒和同遵。戒和是遵守共同制定的规范,没有特权。奉行同一戒律 ,是规制的共同,当初佛陀僧团组织建立得很好,我们佛教能依佛陀的六合敬,依佛陀的僧 伽制度来推展,我们佛教僧质一定会提升。(三)利和同均。利合同均是合理的生活物质和工 作分配,过着同样生活受用,是经济的均衡。(四)身和同住。是友善的行为,互助互勉,大 家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僧团里面没有斗争的,有批评但是没有斗争,包括也没有毁谤。( 五)语和无诤。语和无诤是坦诚的沟通。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不敢讲,分党派,勾心斗角, 这都不是佛陀僧团的制度。佛陀僧团制度也就是要符合六合敬,有事情互相批评。批评并不 是毁谤,提出个人弱点来研究。你这样的不遵照六合敬的生活,你这样已经影响到别人了 ,互相沟通这是六合敬语和无诤。(六)意和同悦。是团体生活,大家身心净化、法喜充满。
  “理和”是指佛陀的弟子最终目标是证悟真理。是为了断除烦恼,灭一切贪嗔痴,断忧 悲苦恼。内容是彼此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大家这样,以除我们的痛苦为目标。这也是解脱的 圣者所共有的,而且也是通于在家和出家众。不论在家或出家,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断烦 恼,离一切大苦集。不过佛陀依法摄僧为住持佛教的中心力量,却是着重事和的僧伽集团。 所以社会、国家、家庭,若是能依佛陀的这种制度。社会、国家、家庭就相当的快乐。在政 治方面,能用六合敬并以智慧领众,运用于治国,这国家一定富强。二、安乐。安乐就是大 众在这和合的大集团中,既然能思想一致,互相遵守共同规律制度,享受同样生活,没有特 权,没有斗争,长幼有序,大家都能身心安乐,精进行道。三、清净。即在和合安乐的团体 中,大众皆能互助互谅,互相勉励、互相警策检讨,如果有过错,藉着僧事僧断的羯摩法, 也能迅速的忏悔改过,达到身口意清净、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我们社会能达到和乐清 净,这社会就是一个大僧团。这样子人间净土即显,除了行持实现体证,身心净化,得解脱 烦恼之外,僧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住持佛法,承担如来家业,将佛法传播而达到永远久住 人间。
  僧团和合 正法久住
  依六和敬去遵守,无私无偏,人间净土及世界 大同就有望了。这就是佛陀组织僧团的重要意义所在,也可以说:和合僧的存在,就是正法 的存在。“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其实这口号虽然没错,但僧赞僧的僧质不好,僧质 不好,慢慢就会腐化下去,也无法把佛陀的教义承担下来,僧赞僧必须要有僧的素质。那么 在僧的素质当中我们除依止佛陀的僧伽制度生活之外,对佛陀的法必须要充实,外要团体生 活合和外,内对佛陀讲的教义一定要清楚。虽身为出家人,但是所做的事都是其他宗教的事 ,简单说符合外在环境的现在实在太多了。要僧团不变质,这实在难,因为环境加上二千多 年来的时间冲击,又经迷信、神说,对佛陀加上神格的渲染,这是难免的事。既然我们是正 念的僧伽,应该彻底了解,包括慢慢显正,因为你自然显正,慢慢破魔。我们不需要用冲动 ,激动的语言来互相斗争。只要我们将正法宣扬出去,有缘的人就会听懂。因为依教奉行, 多一个正见,就少一个邪见,这是我一向告诫弟子的,在讲经时绝对不能以攻击为手段。这 样我们才堪称为慈悲喜舍的佛教徒。因为各人有各人的业力,环境不同,看法不同,福德因 缘如果不是很好,不是相当有智慧,要选择有正知的佛教,实在很难。尤其在台湾,宗教像 个万花筒,要如何了解什么叫做佛教呢?这要有福德善根因缘具足和相当清净的智慧,才有 办法走入正知的佛教。光是僧赞僧还不够,必先要有实质的佛法正见做基础,检讨改善,维 护僧团的清净,发挥僧团的力量,佛法才会兴旺。
  像现在佛法的兴旺只是外表而已,外面的感觉佛法很兴旺,但正见的佛法就太少了。在 这几年来,也慢慢的在提升,在五、六年前,其实要找到最难。如今,像在黑暗中见到一点 光明,希望这一点光明越来越亮。一灯点万灯,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什么叫做真正的佛法。不 再误解佛教。佛法的存在与否,在有无符合佛陀本怀与法性的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假 如没有清净安乐的僧伽,我们怎么专心研究佛法?我们怎么有办法将佛法传布出去。好的佛 法是人弘法,也就是说佛陀教义再好,也必须由我们弘扬出去。所以“缘起性”是佛的“法 身”,“和合众”是佛的“慧命”。缘起与和合众是非常地重要。
  僧伽是推动佛教和乐共存的自由集团,并不是深山中的隐者。僧团是佛法久住人间的唯 一要素。僧在即佛在,僧在即法在。譬如说:虽然在家居士,有的修得很好。可惜他出去时 ,没有人知道他是佛教徒。出家众出去时,他的穿着不一样,所以别人一看这是佛教徒,有 疑问就会来请法。所以僧伽素质很重要,承担如来家业的责任也非常的重大,所以僧与佛 陀、法称为三宝。佛、法、僧已经介绍完。
  皈依三宝的正确观念
  佛、法、僧是构成完整佛教的主要内涵,所以 称为三宝。为什么要归依佛宝呢?归依佛,是以实现觉者(佛)的 完善人格做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念念不忘。时时的努力精进,改善自己痛苦的根源,贪、 嗔、痴等。并不是将皈依佛当作是投靠一个保佑自己的神。很多人认为他皈依完了,就没有 地狱、饿鬼、畜生,这种观念我们必须要觉悟改善,皈依是来投靠佛陀的教义,依止他的教 义来提升我们的人格。时时刻刻精进,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是皈依就完了,而没有按照佛 陀的教义如法奉行。以为只要有了一本皈依证书,形式上办一个皈依仪式,你就不会堕饿鬼 、畜生道了,这种想法未免太简单了。
  皈依佛就是以觉者为榜样,面对自己的习性贪、嗔、痴,过去的毛病我们要立刻察觉忏 悔,而求彻底的解决烦恼根本“渴爱”、贪、嗔、痴。然后进一步将灭贪、嗔、痴的方法帮 助他人。以体证的方法教导别人,使人人都能离苦得乐,达到真正究竟的解脱。佛陀也是 人间的一份子,他是经由自己的精进达到智慧的开启,灭除了无明,佛陀已灭尽无明,了解 苦集灭道的根本,达成健全的人格。皈 依佛,并不是为了作恶事求庇护心安,而是崇仰觉 者的智慧慈悲和自在无碍,这是人类至高无上的成就,愿意以此成就做为我们人生奋斗追求 的最终目标。以佛的完美人格做为人生的依归。
  实践行持必须念念不忘消除自己的贪、嗔、痴,念念不忘察觉自己的缺失,在察觉缺失 当中,力求改进。念念不忘佛的智慧德行,时时念念不忘佛是我们的导师,是完美的人格, 表现了觉者的典范。并不是嘴里一句一句地念。一句一句地念是可以使我们生定,摄心没错 。但是我们更加要思惟他的悲智和他的教义,来察觉自己,改善我们的弱点。向离苦的目标 进行,达到灭苦。若不是这样,那么也只是空念而已,不能达到如实的究竟。所以了解佛是 人类的导师,在完美的人格当中表现觉者的典范。皈依佛,就是要不断地努力净化人间,所 以佛陀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并不是祈求的对象。佛陀是充分实践解脱烦恼的圣者,达到人格 完善的境界。所以皈依佛,是以觉者解脱烦恼贪、嗔、痴,得大自在的完美人格做为我们追 求的典范。并不是皈依佛将佛当作赐福免难的保护神。
  很多人皈依后把佛当做高级的神仙,这是不对的。是你不了解“皈依”的实义,只是盲 目跟着人家皈依,并不是皈依完了就不堕地狱。为什么我们要皈依呢?虽然我们了解佛是大 觉大悟的大圣者,必须归依佛,才能彻底解脱生死烦恼的痛苦。但佛已经圆寂了。色身不在 人间(就是说肉体已经圆寂了)。因为色蕴的东西,任何人都会败 坏,佛陀也是一样的。生、老、病、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逃不掉的,也不能贿赂谁,使色 身不坏的。
  那要如何去力行呢?佛虽然是肉体圆寂了,但是他所发现的离开生死烦恼的妙法,还留 在这娑婆世界,所以必须皈依法。如果只是皈依佛,而没有归依佛发现的离苦教义“法”, 那么就变成和其他的宗教一样迷信崇拜。甚至有的人,将佛陀当作仙和神一样的拜和求,这 平常都可以看得到。因为他对教义不懂,所以这是难免的。不了解尊重佛的意义是什么?你 却要拜。若不是内心了解佛的教义这么完美、究竟、使我减少烦恼、灭除烦恼、最后到达究 竟。你如何从内心产生礼敬呢?有的人礼敬佛,像当作对仙的礼敬、崇拜、迷信。迷信崇拜 是一种信仰尊敬,但信仰崇拜对众生的一切烦恼痛苦是不能究竟的。我们真正要断除忧、悲 、苦、烦恼,就一定要确实了解佛陀讲的教义是什么。所以一定要皈依法。了解教义以后, 我们才会从内心尊重佛陀。尊敬法、并不是我们去勉强的,勉强只是一种宗教的狂热而已。 一下子这里好,一下子又那里好,这里变不好。是非一大堆。若是盲目地只是信佛,那么和 一般的迷信鬼神有何差别呢?所以皈依佛的同时也必须要皈法依。
  法是佛所发现的,能灭贪、嗔、痴,离一切烦恼痛苦的教义。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要断 烦恼。不是越修越增加我们的欲望和幻想,这样都不对的。虽然佛已经圆寂了,但是依靠佛 所经验离苦灭烦恼的方法去力行,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同样也会和佛一样成为圣者。 因为佛不是专利品,只要每个人了解五蕴的实相,了解缘起无我,彻底流露出佛陀的慈悲和 智慧,我们成佛就不难了,最后必达到大彻大悟,出离生死烦恼的轮回苦海。皈依法,就是 要了解法的内容是什么?到底佛所说的法和其他的宗教不同在哪里?特点在哪里?并不是只须 读诵,礼拜而已。虽然念经、礼拜有好处,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诵经、礼拜的意义何在?诵 经是要彻底了解佛所说的教义,来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善自己,将我们自己的缺点改掉 。礼拜时,要想到佛陀所说的教义,时时刻刻赞叹佛陀圆满的教义,它能让众生听闻后,行 持断烦恼。皈依法,就是愿意过着修行的生活。修行生活就是必须察觉转念,从邪念返转行 持在八正道中。八正道是中道,也是修行离苦唯一的道路。修行的生活就是有节制,不放纵 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德行,增长无漏智慧,关心众生及社会,皈依法的目标是断除贪、嗔、 痴等烦恼的根源,灭一切苦。若是只皈依法没皈依佛及僧,那么就变成和一般学者研究学问 而已。虽然知道一些理论,但对实质未亲自去体证,有如银行的出纳员一样,天天数他人钱 财。皈依佛、皈依法,也必须皈依僧。佛、法、僧的综合融贯,成为完整健全的佛教,如鼎 之三足缺一不可。因为僧是修行实践佛法和继续传播佛法的集团。但是只皈依僧没皈依佛、 皈依法,就好像拜干爹、干妈一样,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子。这个是我师父,那个不是我师 父。在皈依仪式当中就讲得很清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伽就是僧团,依止僧团六 和敬,依止僧团生活。所以皈依僧伽并不是皈依某某师父,很多居士划分得很清楚。这是我 们师父,那个是他们师父,这样跟佛陀说的教义就有差别。你只皈依佛、法,没有皈依僧也 不行。只皈依僧,没有皈依佛、法,也不行,如果这样,那就会产生执著,这不是佛陀所说 的教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皈依三宝才能圆满。因为“佛陀”是发现解脱生死烦恼的人,不管 佛陀有没有出世,“缘起性空”这法则也没有随着佛陀的生灭而减少或增加。佛陀只是揭穿 了宇宙的面纱而已,他将彻底体证能离苦的方法传布于世间,断了生死烦恼、断灭轮回。
  “轮回”,千万不要误解是死后才叫做“轮回”。死后有轮回没错,但是一个修行人对 轮回应该落实在当下的念头里,念起为生,念灭为灭,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轮回,我们应该 落 实在这里。很多人修行无法落实现在,都寄托在未来,这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可靠的,希望 修行落实在当下。有了皈依三宝的目标,让你确实了解佛陀的生活,了解僧团的教义如法的 行持,达到断灭烦恼。佛陀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觉者,智慧家,依止佛陀的教义 行持,会少走很多的冤枉路。“法”是离生死烦恼的方法。“僧”是传布佛法,教导解脱生 死的老师。
  印顺导师在所著的《佛法概论》中曾说:“佛法的存在并不是以殿宇、塑像、经典来决 定,重点在有无吻合佛陀本怀与法性的僧团。‘佛法弘扬本在僧’。不是伟大的个人,也 不是深山中一个一个的隐者,是一个推动佛教和乐共存的集团。那种家庭化,商业化的,更 是‘出佛身血’与佛无缘。所以缘起性是佛的法身。和合众是佛的慧命”。唯有皈依三宝齐 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徒。佛陀所教的教义,和其他的宗教有些不同处。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 有些方法是和其他的宗教相同,我们叫做共法。法有共法和不共法,譬如说“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等等,这是属于共法。共其他的法,并不是我们佛教的专利品,佛教的 专利品是智慧。缘起缘灭的觉悟,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 彼灭。”其他宗教也有修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的,但这是佛法共其他宗教的共法 。不共法则是“般若”助缘,佛教的解脱重点是在般若,彻底悟证缘起,佛教的重点在般若 。有漏无漏功德,出世入世之差别是在有无般若。若是你有般若,虽然你所做的一切表面看 起来都是世间法,其实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世间事。佛教是从断一分烦恼,增长一分智慧,用 智慧去观察身心苦源。了解身心的变化,了解五蕴,这色身是由因缘合和的,色身是由地、 水、火、风所结合,我们的心是由受、想、行、识,也可说:有这色身,你就有触受,六根 向外的触受。有受你就有想,有想你就有意志的行,有意志的行,你就有意识思想和分别。 同时我们要察觉这五蕴是无常性,了解一切苦是从渴爱无明集来的。所以必须要行持八正道 来灭一切大苦集,这完全无迷信的色彩。有些宗教信仰者,将一生的苦乐及生死,迷信寄托 在神或是鬼的身上。众生无知,自不知一切由心造,依靠自己最可靠。不信任自己,却一味 向外求,求来求去,苦恼一大堆。
  诚信三宝 体证佛法
  皈依佛、法、僧就不同了。因为皈依三宝(佛、法、僧)并不是只有信仰寄托,虽然有的皈依三宝后,有一点寄 托,但这不过是精神上暂时的依靠,这不是皈依三宝究竟的思想。我们必须按照佛所讲的教 义,依教义行持、实践,亲自体证缘起缘灭的五蕴,不是究竟不变的我。那么没经过三皈依 的仪式,可以学佛吗?当然可以学佛。皈依仪式只是一种手续,如果你经过皈依的仪式,但 是不知皈依的内容意义,那么和其他无皈依的人有什么差别呢?皈依三宝,必须以三宝的开 展作为生命的皈依处,一切的所做所为无不皈向三宝。如果皈依三宝后,不能现生实践“皈 依”三宝的意义,那么“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的口号就变 成口头禅而已。皈依的形式不可能化为来生的护身符,也不能保佑你不堕地狱。也不能保佑 你没有烦恼。因为佛陀只是告诉你而已,譬如佛陀说你肚子饿,就必须去吃东西。食物放在 那里,你要自己去拿取,自己去吃。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就一定要实践。
  皈依三宝就是一切行为均以三宝为目标,为灭贪、嗔、痴,以解脱烦恼为前提,也是安 身立命的所在,发展完美的人格。表现在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心。不可以自己 发现后“独善其身”。要将你所了解的告诉你周围的人,告诉社会的人,把你了解的正法传 布出去,使佛法永久流传在人间。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皈依三宝最吉祥。好像在大海中 的航船,必须要有指南针。没有指南针时,他不知道码头在哪里?也如迷路的小孩能重归 慈母的怀抱。皈依三宝能修正法,断除烦恼(贪、嗔、痴),出离 轮回的苦海。在未证悟中间,常有诸菩萨加持及善友鼓励,加强自己意志,增长信心,终成 正觉出离苦海。在出离苦海的因地中,皈依的人比较会有戒律来护持。比方说:有恶的念头 生起,皈依三宝的人就会想:我已经是皈依三宝的弟子了,不应该再做恶,如此正念生起, 就不会再造恶业。若是未皈依三宝的人,就比较容易原谅自己,反正我还没有皈依三宝,做 一些恶事没什么关系。自不知因果如影随形,自作必须自受!世间的法律也同样,虽然不知 法律,但是触犯法律也同样必须接受法律制裁。如果无法律的制裁,自己也会内心不安,因 为骗别人必须先骗自己。
  所以皈依三宝之后,就比较会自我约束及警策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时时向上向善向解脱 。对道心及人格必定升华,既然皈依那么好,什么条件才可以皈依三宝呢?只要知道世间有 众苦,想要出离苦,断除烦恼的生死轮回,如此正念就可以皈依了。无明众生在三界轮回, 在六道中往返不息,受尽了一切苦恼。烦恼无尽,痛苦无量,永无止息。反观一生,经过无 限的苦处,还处在生死的轮回,我们应该疲倦了吧!应该找一条止息烦恼痛苦的大道了,不 要再往错误的幻境迷魂阵中钻了,大家赶快觉醒吧!佛陀不希望弟子对“皈依佛”有错误的 依赖感。以为依靠佛陀的庄严色身、或出身高贵的种族、或高贵的声誉,就可达到解脱之道 。佛陀在“皈依法”的教示上,也不希望弟子勉强的相信或是盲目地信仰。闻“法”的过程 中是容许疑问辩论的。在知“法”的过程中,则需要观察思惟。见“法”的过程中,却必须 亲自实践。如果从“闻法”、“知法”、“见法”,自然也就见到了佛陀的法身——戒慧身 、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如此行者,也就必然会真诚地恭敬,尊重并且供养僧伽护持道场。 这样的依止,才是三皈依的意义。
我们皈依三宝在这里告一段落。若是无法解释得很清楚,以后有因缘时,我们再互相检 讨。感恩!祝福各位诸山长老,祝福各位护法居士,一切所求皆愿!
业力的牵引,
无孔不入,
一念未觉 ,
业魔借机兴风作浪。
统理大众有内外,
内众乱时用止观,
外众不和用默摈,
风平浪静两相好。
——大愿法语


跋:
  今日世界正困惑于各种意识形态的认知,人们在 缺乏纯净知见的导引下,各类优秀传统的价值观被推翻,道德责任的自我约束亦随之动摇, 人心浮动彷徨,在转趋迷信邪教的他力救赎下,自在心灵的净土却反被恐怖慌乱的漩涡所紧 缚。如何寻获身心究竟的依止以解除苦难,便成了现代人渴切的自觉。当经历了各类安置身 心的启蒙经验后,却蓦然发觉真理的纶音,竟早以明示于佛教深旷圆满的教义上。因此为步 上悟道离苦的正轨,正信的皈依便显现出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为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 依准于佛、法、僧的知见引领,也正是究极地断绝无明的正确抉择。
  我们之所以来寻求皈依,即是深切明了离苦之道,必须依靠自力来完成,而非仰赖祈祷 祭祀高级存在体而获得。是故,时刻忆念佛陀的悲智,进而发展见贤思齐的崇敬,以落实世 尊的实用教义来圆满生命,此便是皈依佛宝。洞察信受正法的依准,是足以引领自己超脱生 死的苦海,并为培养福德善缘的坚定凭藉,此即是皈依法宝。心怀感恩的依止于僧伽的摄化 ,诚服于延续如来慧命的德行导行下,不仅将成就道业的实践,并可究竟地契入佛、法、僧 的堂奥,有了如此深刻的体认,就是皈依僧宝。心中若能永存三宝教诫的信愿,始得以升华 人格增长道心,并自无边的痛苦世界,转趋最终的解脱目标。
  业师上大下愿法师深感现今求道修行者,对于信仰誓条的空泛误认,或沦于外道典 籍的迷思,或囿于邪说谬见的蛊惑,无法破迷起信菩提立证,以提升内在的生命价值。因此 ,为昭示正信道众得以彻见三宝之实质真义,并免于皈依流乎形式,所以特著专书如实地诠 论三皈之本旨真谛,藉此保任学人之正见觉念,更期待本书的付梓得以分清佛教信众的迷惑 ,增益学佛的本初发心,进而扬弃懈怠放逸的陋习,以求诸结顿除,直探正法之修行门径。 今承蒙师父嘱咐,谨作此篇跋文,翔实记述,愿于本书阅后得大法喜,心中永存涅槃智!
皈依弟子 圆智
敬跋于慈莲寺。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