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

  支提圆光——固原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约60公里的须弥山东麓,六盘山北端,系国内四大石窟之一。须弥山由红色砂砾严构成,山虽不高,但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石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177-199年)嗣后北周、隋、唐历代在“大佛殿”、“子孩宫”、“相国寺”、“桃花洞”等五座山崖上凿窟造像,至唐代这里已成为一座大型石窟群寺院。现任遗留下来还保存完好的洞窟有132个,蜿蜒2公里,现保存有造像的只有二十余窟,合计大小雕像315尊,佛龛113座,中心塔往柱16个,同时还保存了唐、宋、明代残存的彩塑壁画和汉、藏、西夏文题刻的墨记和碑刻等珍贵文物。根据石窟形制和造像特徵,初步确定这些石窟的开凿属北朝者2窟,隋朝者4窟,唐朝者14窟,彼时分属圆光寺与相国寺。北朝洞形制带有印度“支提窟”特点,窟室方形,有多层塔柱,雕一佛二菩萨,佛和菩萨额部较宽,脸形削瘦,鼻梁高隆,眉细长,发梳成高螺发,身披架裟,菩萨上身袒露,下身曳长裙。第51窟主室、盘腿端坐的佛像,高达6米,气势宏伟,是北周石窟造像中所罕见。隋代洞窟形制基本与北周相似,窟内雕像除北朝时一佛二菩萨外,增加了阿难和迦叶二弟子。佛和菩萨造像,面形丰满,质朴淳厚。佛像大多盘膝坐莲花座上,面相温和安祥,手势作说法或召唤姿势,外披袈裟。菩萨像一般呈一手抚胸、一手提瓶的袒胸臂女性形象,眉曲目秀,装饰华丽,宛如华贵妇女,为佛教雕刻艺术中现实主义的杰作。现存5号窟为唐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因原洞窟前有楼阁式建筑,故称“大佛楼”,窟室呈马蹄形。一尊弥勒坐佛高达20.6米,体形魁伟高大,比例匀称,面容丰腴饱满,博带袈娑,十分壮观,比云岗、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造像还高3米,成为须弥山的象徵,显示了唐代石窟造像艺术的高度成就。此外还有唐、宋、西夏、金、明代碑刻和题记多处,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播和当时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

须弥山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专设须弥山文物管理处监管。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须弥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受到妥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拔专款对石窟进行修善和保护性建设。1995年,固原县政府批准须弥山圆光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但管理权和使用权目前尚未交给佛教界自行主持,佛教活动仍由文物部门组织管理。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期间组织佛、道人士和团体参会三天,会后散归各处,圆光寺仅留尼僧二人守护。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