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寺

鹿苑慧光——长沙麓山寺

  麓山寺亦称“岳麓寺”、“慧光寺”、“鹿苑”、“万寿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碧虚山中。寺前为清风峡,此山为南岳衡山延伸到长沙的山脚,所以叫做岳麓,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95.7公尺,面积约8300亩。

  麓山寺创始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是湖南佛教的发源地,为会稽剡县到湘州来传播佛教的第一个僧人竺法崇所建。宋志磐所著《佛祖统记》卷三十七,在晋泰始系年下说:“四年,沙门竺法崇至湘州,麓山庙神,请授净戒,舍庙为寺。”在两晋南北朝时逐渐兴建起来。当时的规模及兴建过程,仅知梗概。先后经营和活动在麓山寺僧俗人物,晋有法崇、法导、法愍,宋有王僧虔,梁有夏侯祥、王琳、萧沅,陈有吴明彻,先后共八人,有的是名载史册的高僧,有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地位比较高的官员,均为寺院的兴修和佛教设施的配备,作了各自的努力,如王僧虔重修的寺宇;夏侯祥建正殿;王琳建佛涅像。上述三人均系湘江刺史。

  随唐五代时麓山寺处于全盛时期,著名文学家如杜甫、沈传师、唐扶、韦蟾、刘长卿、韩愈、宋之问、曹松、罗隐、喻息、戎昱等写诗吟咏,传诵千古,其中以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行》一诗最为著名。佛教僧侣及其护法宰官见于文字记载的,有昙捷、权武、智谦、摩诃衍、首楞严、惠境、惠齐、惠檀、兴哲、窦彦澄等11人,这些人物都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大书法家李邕所定《麓山寺碑》文上列举出来的。从碑文看,那时的寺院管理是实行以上座、寺主、都维那三职为主的三纲制。李邕撰碑以后,麓山寺名闻遐迩,尽人皆知。又据《五灯会元》记载,麓山寺在唐末五代宋初还出了不少人物,其中摩诃衍涉及汉地佛教与西藏佛教的关系,而景岑在禅宗史上亦颇有名声。

  摩诃衍,亦称”摩诃衍那”,又号“大乘和尚”,是汉地禅僧,曾与印度僧人莲花戒有所辩论,是把禅宗传入西藏的第一个高僧,据近人研究:在赤德祖赞、赤松德赞两代,曾有一些汉僧在西藏活动,这些汉僧中有些是禅宗僧人。其中以藏文中常提到的摩诃衍最为著名,敦煌汉文写卷《顿悟大乘正理决》就提到“于大唐国请汉僧大禅师摩诃衍等三人”,赞普妃没庐氏等人,曾从摩诃衍出家,大部分藏僧都信奉和附和摩诃衍。后来摩诃衍被摈还唐,赤松德赞且下令从此不许藏人随学禅宗。但禅宗对今天西藏地方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断绝。这位摩诃衍禅师与麓山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李邕称赞他“五方圆常,四无清净,以因因而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可见的佛学造诣颇深。

  景岑一名招贤,世称“虎岑招禅师”,又称“长沙和尚”。他住持麓山寺时,称此寺为“鹿苑”,宗风高迈,最为诸方所仰。有一僧人问:“如何转得山河国土归自己去?”景岑反问:“如何转得自己成山河国土去》”那僧说:“不会。”景岑又说:“湖南城下好养民,米贱柴多足四邻。”那僧默然无语。景岑乃示偈道:“谁问山河转?山河转向谁?圆通无雨畔,法性本无归。”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示寂,时称“鹿苑第一世”。寺内有虎岑堂,可能是为纪念他而设置的,其声名远播于海外。1980年日本佛教徒来些 朝拜时,便以极大的兴趣寻求其遗迹。

  宋朝的麓山寺,更是禅宗著名寺院之一,有从悦、清素、悟新、智才、智海等禅僧出现。其中从悦俗姓熊,赣州人,是临济宗黄龙派著名禅师真净克文(1025——1102年)法嗣,曾住持长沙鹿苑《即麓山寺),与清素关系密切类似师承。后又主隆兴府兜率院。智海,人称“岳麓山禅师”,他主要活动年代在北宋末和南宋初之间。吉州泰和人,年二十,剃发受戒,辞师游方,依止一涧、东林最久,后来经行湖南诸山,在沩山密印寺住了十年,受真如慕哲印可,开始在衡阳花荣寺说法,后迁居麓山寺。他是重建麓山寺的重要人物,据赵宁所纂《长沙府岳麓志》载,智海住麓山寺时,“焚火一夕而烬,道俗惊异,师笑曰:‘梦幻成坏,尽皆戏剧;然悟恃愿力,宫室示终废也。’未几,复成大兰若。“重建时间为宋哲元年至八年(1086——1093年)。

  元朝,麓山寺与岳麓书院发生过经济纠纷,书院毁于兵火,仅留败颓垣,遗址田土大半为僧家所据,书院碑记统统被毁,过了一百五十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书院才得到恢复。有人认为麓书院原是麓山寺在唐代时的新址,后为宋人朱洞改建为书院,将寺宇仍移至山上旧址,元朝麓山寺僧人曾把新址收回,旋复印失去。明朝禅宗万历年间将寺宇仍移至山上旧址。元朝麓山僧人曾把新址收回,旋复去。明朝禅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妙光创建讲经台、万法堂、藏经楼。据李何炜《游麓山寺记》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寺宇曾一度毁于兵火,竹不斩伐几尽,”但在此之前,还是比较兴盛的。明禅宗赐号“万寿寺”。明末憨山大师德清曾在此讲经,以麓山寺为题材写诗者,先后有李东阳、张洵、张政、蒋希禹、冯一第、胡尔恺、夏扬名、郭金台、石公允、陈三台、吴宁讷、何应瑞等数十人。

  到了清朝,麓山寺又中兴,诗僧辈出,著述颇多,为名山大寺增色不少。先后涌出了智檀、阿诺、弥嵩、天放、笠云等五个在诗坛上颇有成就的诗僧。从寺院建筑修复来说,共有三次: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修;过了十二年智坛再度修复(被人尊为麓山寺中兴祖师);在智坛及其继起者弥嵩经手修复麓山寺过程中,得到不少护法宰官的支持与帮助。智坛字香木,号肺山,俗姓冯,陕西省汉中县人。诸方参请,足迹遍大江南北。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参白岩位中符获悟。不久,信住长沙麓山寺,于康熙十年(1671年)把仅存残址的麓山寺重建起来,号称“中兴”。与巡抚周召南谈论不合,被捕入狱,获释后,住南马祖传法院。续灯,字弥嵩,号顽叟,俗姓郑,住长沙麓山寺,后避居南岳中莽,著有《岳麓山居诗》。他的《荒年卖儿行》写道:“去年禾尽死,今年禾尚迟。米价日胜贵,户市争糠。东南军饷急,秋赋当夏支,虽有半升粟,又为官纳之。东家不呆贷,西家不可移。入门控饿妇,踌躇欲卖儿:‘儿去口亦去,儿饿我更饿。与其死共处,不如生别离!'将儿出去,得粟泪垂垂。”这一首诗,很能道出当代人民的疾苦。诗僧身虽出不定期,但思想上对现实并非无动于衷。天放,麓山寺僧人,工诗,著有《十笏斋诗集》。名芳圃,俗姓陕西省,江苏省洒宁县人。九岁出家于长沙黎仟寺。擅长诗歌和书法,同治十一年(1872年)冬担任麓山寺住持,与寄禅为友。光绪十二年(1886年)与道俗19人在长沙开福寺建立“碧湖诗社”,著有《听香禅室诗集》八卷行世。光绪末年,日僧水野梅晓入南岳,过长沙,劝说竺云兴办僧学。后率领门人道香、筏喻,往游日本,著有《东游记》一卷。

  经过智檀、弥嵩修复的麓山殿堂建筑物,一直完整地保存到抗日战争中期。1944年日军攻陷长沙,弥勒殿、大佛殿、禅堂、斋堂等均被炸毁,仅留山门与观音殿。观音殿及其附属房占地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前坪为一千一百多平方米,荒废基地六千三百多平方米,总面积共八千四百多平方米。四周筑了围墙。面积稍有扩大。

  1949年后,麓山寺曾一度由其他单位占用。1953年9月1日经长沙市政府批准,交由长沙市佛教工作委员管理。1966年佛教协会停止活动,寺宇及其土地暂由岳麓公园代管。“文化大革命”中,经像悉遭破坏,仅留有部分僧尼居住寺,人。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0年3月长沙市佛教协会恢复活动,迄1985年元月又全面接管麓山寺,成立了寺务管理小组,开始规划进行修复。从这一年起先后投资人民币154万元,加上国家补助经费25万元,接收国内外佛教徒少量布施,重建仿重檐歇山顶式的大雄宝殿五百八十平方米,弥勒殿二进二十平方米,禅堂、讲堂各二进七十平方米,历时四年,基本完成。后又增建钟鼓楼名一座、尊客寮一栋,约二百平方米。与此同时,除保留岳麓公园于1981年新塑的观音、善财、龙女三像外,又新塑药师、释迦牟尼、多宝三尊佛像于大雄宝殿,两边墙上嵌千尊小佛像,因而大殿又名“千佛殿”。这些雕像是采用古代线雕技术和现代影雕技术雕制而成的,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此外,还购置了大批佛书,计《大藏经》100本,《大藏经补编》36本,《续藏经》150本,《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00本,《现代佛学大系》60本。现已成为略具规模的佛教丛林,,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门上嵌“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聊语,经考证,为僧人道香所书。

  麓山寺现任方丈圣辉法师,46岁,湖南湘潭人,师从仁德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监院觉愿法师,66岁,湖南湘潭人,兼任湖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开福寺区政协委员。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