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寺

益阳晚钟——资水白鹿寺

  白鹿寺位于湖南省益阳寺的白鹿山,如建于唐贞观年间,因有“白鹿衔花”供佛皈依的故事传至朝廷,唐太宗乃赐此寺名“白鹿寺”,沿用至今。白鹿寺开山祖师是广慧禅师,该寺传承法系为临济宗。

  白鹿山上古木参天,濒临悠悠资水,风景秀丽,白鹿寺的洪亮钟声在资江边的落霞中悠悠远扬,形成益阳十景之一,号称“白鹿晚钟”,别有一番古朴情韵。

  白鹿寺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成毁,第一次重建是在唐宣宗年间,丞相裴休曾主持大规模扩建;第二次重建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因白鹿寺毁于一场兵火之灾,未几即由益阳籍两江总督陶澍捐资,由惟光和尚主持重建。第三次是在民国初年,白鹿寺又一次遇难,殿宇被强占,佛像被捣毁。益阳籍著名高僧海印等人多方奔走,寺院再次得以复兴。海印法师曾撰联感叹当时佛教的衰微:

  资水滔滔,淘尽古今人物,问裴公何去;云树犹存,遗址怅空亭,白鹿不来秋又老。

  江风浩浩,吹开天地麈气,忆禅寺夕阳;钟声宛在,名山导旧约,黄花应笑我归迟。

  第四次重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在长达十年的“文革”浩劫中,白鹿寺佛教建筑和文物古迹皆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益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重建白鹿寺。全国八大高僧之一的益阳籍高僧佛源大和尚为白鹿寺的重建呕心沥血。他四方奔走,共募集建设资金四百多万元,从1996-1998年的十二年间,先后兴建了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钟鼓楼、念佛堂、僧寮、齐馆等。

  重建后的白鹿寺总占地面积35亩,共有住僧四十余人,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寺院。今人的白鹿寺,殿宇轩昂,佛像庄严,香烟袅袅,钟声悠悠,进山门便觉神清气爽,登楼阁可尽舒胸中之块垒。今人有联赞曰:“晨钟惊梦,暮鼓催归,白鹿又衔花,万般俗念心头净;佛阁临江,虹桥跨岸,青山重焕彩,无限风光眼底来。”

  白鹿寺最具特色的佛教建筑是药师殿,雄伟壮观,全部用麻石砌成,大雄宝殿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寺内有一尊石观音,系九百年前所造,今被视为镇寺之宝。寺内还藏有历代碑记七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鹿衔花记》。

  白鹿寺现任方丈佛源法师,75岁,湖南桃江人,1942年出家为僧,师从广益和尚,毕业于南京焦山佛学院,兼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并同时任云门寺、南华寺、祝圣寺等数所寺院方丈。现任监院明宿法师,32岁,湖南湘阴人,1975年出家,师从佛源和尚,毕业于福建佛学院,兼任湖南省益阳市佛教协会秘书长。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