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

九华圣境——白云山化城寺

  化城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区的云山下。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全山现存78座寺院。其中化城寺等九座名刹,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回荡,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钟声更为清悠,令人仿佛置于天上佛国,超凡脱俗。因此,朝山进香之人,无不聆听化城晚钟,领略一下“化度群生悲愿宏,城开两序别西东。晚来香火因缘盛,钟送梵音澈太空”的古钟圣音,以除人间烦恼。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之,寺额曰“化城”。建中二年(781年)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化城”于该寺。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恃遂辟为地藏道场。南宋末住持僧广宗,后称为“冠传禅师”。元至治初(1321年)住持僧真观,后称为“无像禅师”。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住持僧宗琳、法鉴扩建为丛林。宣德十年(1435年),居南京灵谷寺的福庆禅师(号云岩)因年老回九华山住持化城寺,又重建大雄宝殿和藏经、祖师、金刚、天王、伽蓝等殿,扩大了东序寮房。正统间住持僧道泰,继后都冈、法演、法广扩建佛阁、方丈、廊庑、地藏殿、石阶,组成西序寮房。隆庆六年(1569年)徽州商人黄龙鼎捐款重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住持僧量远赴京,朝廷赐以紫衣。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并增建“聚华楼”,东西二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化城寺遂为“九华诸寺之冠”,成为总丛林。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年)三次降旨遣内待来九华进香、赐银并赐额“九华圣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赐御书匾额“芬陀普教”。咸丰七年(1857年)寺被毁,唯存藏经楼。光绪十六年(1890年)住持僧论法与信士刘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进。1926年释容虚在此创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寺院。1968年全寺佛像被毁。1981年寺院重修,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展出馆藏文物一千八百余件。全寺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1981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定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批准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之称。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第一进为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五间,有两个小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为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伴廊。殿厅上方的藻井,四周镶画板一圈,呈满天星斗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其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为大雄宝殿,进深20.5米。殿宇门楣以上为水纹格棂。殿梁上,原悬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题赐匾额,在十年动乱中被烧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基乃汉白玉砌成。大雄宝殿正止方有大、小三个藻井,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藻井的八角部共雕饰八条飞龙,加藻井顶端一条矫龙和珠球,组成“九龙戏球”。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的一颗明蛛。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佛像的造型,虽形状各异,从未有两手下垂的造型,楹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祈求佛的法力使人心公平。最后一进为三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2.7米,为明朝建筑。

  九华山是江南古文化发达区域之一,历代儒、释、道人物纷至沓来,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寺院文物大约有两千余件,最重要的有:

  具叶经。人们在佛堂、静室常见的“帘卷春风暖,经翻贝叶香”对联,其中的“贝叶”即指“梵文贝叶经”俗称“贝叶真经”。这是古代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上刻写的佛经文。唐僧玄奘去西域取经,取的即是此种经文。据史记载,宋高僧圆道从西域归来,得梵文贝叶经40札,藏西安大雁塔。九华山所藏贝叶经,大约即源于此,九华山现存梵文贝叶经二札。一札内藏10叶,每叶长52.5厘米,宽6.5厘米,叶片两面均刻梵文七行,字迹清晰,墨色未褪。每叶距叶片两端17厘米处有装订小孔。夹贝叶经册页上有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竹禅题跋。此经为画僧竹禅捧呈九华。另一札夹板上画有红白两色相间荷花瓣,内藏73叶,每叶长39厘米,宽55厘米,叶片两面均刻梵文七持,字清墨重。叶片距两端12厘米穿孔处,有线绳贯穿,可系可解。以上数札《贝叶经》均藏九华山历史文物馆,1988年2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鉴定暂定为二级藏品。

  明《藏经》二部。其一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月神宗朱翊均这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颁赐的《藏经》。共计667函6771卷。 经书长35厘米,宽13厘米,一律用长66厘米、宽35厘米的白开化纸粘折而成。每版5页,每页5行,每行17字。上下印有双边。全部函号编码以《千字文》的顺序排列。今全部《藏经》于677个樟木盒中。这是目前仅存的两部保存完整的明朝《藏经》之一。1988年2月1日国家文物局定为二级藏品。其二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神宗颁赐《藏经》一部。每卷上印“大明万历戊戌年七月吉日奉旨印造施行”。经卷规格与正统版相仿。颁经谕旨保存完好。

  《血经》。明朝高僧海玉,字无瑕,在九华摘星庵苦修,共耗去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故有《血经》和《明代血经》之称。崇祯三年(1630年)明思宗朱由栓派员朝圣并敕封无瑕和尚肉身为“应身菩萨”,装金供奉。这部《血经》遂被僧众护如至宝,僧加珍护。后几经战乱,《血经》保存完好,朱色未褪,今藏于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全经81卷。1988年2月1日经国家文物物局鉴定为一级藏品。

  释迦牟尼铜像。高198厘米,宽142厘米,重900公斤,由上身下身两部分组合而成。铸有“尉迟敬德监造”字样。尉迟敬德隋未归唐,曾来九华山建佛寺。经鉴定此尊佛像造于宋朝,“ 尉迟敬德监造”乃伪托。原置三天门聚龙寺,后移置化城寺藏经楼下。像身斑剥,定为二级藏品,是九华山最大最古的铜佛像。

  明神宗圣旨。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颁赐藏经敕论一件。论文写在鹅黄色蜡签纸上,盖有朱文“广运之宝”御玺。其文曰:“敕论九华山地藏寺住持及僧众人等:朕发诚心印造佛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经道护持,已论其由。尔住持及僧众人等,务要虔洁供安,朝夕礼诵。保安眇躬康泰,宫壶肃清。忏已往愆尤,祈无疆寿福。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归仁慈善教,朕成恭已无为之治道焉。今特差内官监太监汉经厂表白李官,赍请前去彼处供安,各宜仰体知悉。钦哉,故论。大明万历二十七闰四月二十四日。”1988年2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藏品。

  清康熙皇帝御书“九华圣境”四字。每字长58厘米,宽40厘米,幅面长192.5厘米,宽95厘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玄烨南巡,三月回銮驻宁府时书写,定为三级藏品。

  幽冥钟。高199厘米,底口径141厘米,厚4.5厘米,二龙四爪合背钮。钟一侧铸“南无幽冥教主地藏王文佛”牌位,高60厘米,宽40厘米,上有二龙。钟上方一圈铸“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每字径13厘米,宽115厘米。钟下方宽17.5厘米,一圈铸二龙戏珠,庵名和功德芳名10排11行,共183个,另5行铸“简称提督总理制造局洪宝麟监造,署两江总督巡抚沈秉成倡建,千总陈万顺承造,孔昭溶沐手敬书,大清光绪十七年夏日铸”等文,定为三级藏品。

  《心经图章》册页一匣,每页篆刻印花10枚,计印章花120枚,竹禅作,定为三级藏品。

  《以画说法》册页一匣,内藏梅兰菊竹画11页,竹禅作,定为三级藏品。

  《篆书小品》册页一匣,内藏篆书小品13页,竹禅作,定为三级藏品。

  谛听一座。传为地藏王坐骑,地藏王就是骑着它由新罗国渡海来到九华山的,它头上有一只角,俗称“独角兽”。长73厘米,高66厘米,重250公斤,纯铜铸成,上刻文“姑苏梅诚吾造”。此像乃是清康熙年间众生募化冶铸并敬献九华的,佛教信徒视为珍宝,香客更尊为吉祥之物,常有人在朝拜地藏时用铜元、制钱在“谛听”背上磨擦几下,然后带回系在小孩子身上以“避邪”、“降福”,定为二级藏品。

  释迦牟尼玉坐佛,高74厘米,宽56厘米,造于明末清初,定为二级藏品。

  九华山文物众多,上列仅是九华山历史文物馆藏品中的一部分。其余有历代朝廷赐给九华山金、银、铜、玉印不计其数;历代铜、铁、玉质佛像和数百口合金钟及器皿,铸造精良,造型古朴优美;历代名瓷如唐三彩、景泰蓝、釉红、青花瓷亦不在少数;历代名人字画四百余件;各种碑、塔、墓及摩崖石刻遍及全山。这些珍贵的寺院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僧人收藏保护的结果,是九华山佛教历史的见证,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

  华城寺现任方丈常敏法师,43岁,甘肃人,1983年出家,师从明心法师。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