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

 东土首刹——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0公里,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佛教傅入我国后的第一座寺院。据《后汉书·释老志》、《洛阳伽蓝记》等书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于是派大臣蔡愔、秦景等18人前往西域拜求佛法佛经。至大月氏国,遇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到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史称“永平求法”。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寓此译经,先后译出《四十二章经》、《十地经》、《佛本生经》等。因此,白马寺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第一“祖庭”。

白马寺历经磨难,屡遭破坏,多次重修。北魏永熙年间(532-534年),因洛阳祸乱迭起,白马寺遭破坏。隋唐两代白马寺达到了空前繁荣。在武则天支持下,曾广修殿阁,规模宏大。“安史这乱”与“会昌法难”时,白马寺再次遭受严重破坏。宋太宗赵光义,曾下牒文修建白马寺。元初,龙川和尚(女真族人)奉元世祖之诏,大规模整修白马寺。元贞二年(1296年),于寺内塑佛、菩萨及天王像。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宗朱元璋整修白马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掌印太监总督东厂黄锦发起并主持重修白马寺,有《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记载此事,此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清康熙年间,知县高镐、住持如诱又一次重修白马寺。1932年,住持僧德浩法师又做了布局修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雄伟,今仅存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清闵台、毗庐阁等建筑。白马寺仿印度祗园精舍,呈南北长方形院落,南北长约239米,东西宽约135米。建筑共约百余间。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下以清石券砌三座门洞,门外两匹石雕马高1.80米左右,白马俯首奋蹄,似作万里征程状。一般寺院都是山门外置石狮,一是表明寺院规模较高,二是象徵佛说法狮子吼,“声音清净深远”。惟白马寺前置白马,主要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因此寺亦以白马命名。山门内东西两侧有当时在中国传教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僧墓。

白马寺布局规整,左右对称。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辅属建筑则分布于轴线两侧天王殿前,东侧原为马门头堂,西侧原为云水堂。大佛殿两侧,东西原为客堂、斋堂,西面原祖堂、禅堂。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大佛殿建于高约一米的台基上,单檐歇山顶为五铺单抄双下昂拱,格扇棂窗门,石鼓式柱础。二殿的殿壁上皆砌有一种“梯形”的青砖和青石,在殿宇建筑上甚为少见。大佛殿正面塑料像有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两弟子,文殊、普贤两菩萨骑狮,手拿经卷,意谓“智慧渊博”;普贤菩萨跨象,手托如意钩,意谓“德行圆满”,供养人象徵佛教信徒,以香花、明灯、饮食、服装等供养佛、菩萨和出家僧尼。大佛殿背面是站立的观音塑像,观音菩萨左手持内装甘露水的净瓶,表示“消灾去病”;观音右边

有一鹦鸟。口衔念珠,意谓“念诵佛经”。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悬山顶,殿前有月台。殿内供奉“横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壁间有佛像5056尊。佛前站像,东为韦驮天将,西为韦力天将。韦力是“大自在天神”和别名,又叫“韦纽”,可意译为“逼净”。接引殿又称“立佛殿”,重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是今存五层大殿中面积最小、重建最晚的一座佛殿。清凉台位于白马寺后部,高约6米,青砖围砌,雄伟壮观。《四十二章经》的清朝石刻本,镶嵌于清凉台壁上。台上中心建筑为毗庐阁,周围环绕以配殿、僧房,布局整齐、自成院落。相传清凉台是汉明帝乘凉、读书之处,二印度高僧来洛后,禅居于此译经传教。现在清凉台内安放有缅甸华侨佛徒捐的释迦牟尼坐像,重1.5吨,高1.6米。白马寺所藏唐朝经幢、元朝碑刻都有较高艺术价值。原有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现存佛教造像,大多是元、明、清的作品。大雄宝殿之干漆弥勒造像,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兹宁宫大佛堂迁来。

白马寺东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造的齐云塔,高24米,巍峨屹立。古刹高塔,遥相辉映。

白马寺的著名祖师有摄摩腾、竺法兰。著名方丈有龙川、如诱、德浩、海法。白马寺现任住持绍凡法师。1937年12月出生,河南省宜阳县人。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