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堂寺

 乡堂寺石窟位於河北邯郸市新市区,分南北两窟。南乡堂在鼓山南麓西纸坊村北;北乡堂在鼓山之腰和村东,两面三刀地相距15公里。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迩。南、北石窟均建于北齐(550-557年)。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邺都(今临漳县),一是晋阳(今太原市)。乡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於此营造宫苑,遂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南北乡堂寺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4300尊。石洞幽深,构思巧妙,窟内石雕造型优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石窟的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阁亭楼依山而筑,层层叠叠,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乡堂寺石窟在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有石窟七座,依山而建,分为上下两层,分别称华岩洞、般若洞。上层有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及千佛洞。华岩洞最大,高4.9米,宽深均6.3米,因洞内刻有《大方广佛华岩经》而得名。佛像千姿百态,造型壮严,共1228尊。千佛洞保存最为完好,洞壁佛像鳞次栉比,共有大小佛像1028尊,窟顶满布形态生动的飞天浮雕、伎乐天或手弹箜篌,或吹奏笙管,飘带摇曳,精致典雅。窟区前是清朝修建的正殿、配殿和楼阁等建筑群,窟区西南还有宋塔一座,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高七层,楼阁式,每层檐口略有上翘,高耸挺拔。殿宇宝塔与石窟相映,耸立於青山之中,十分壮观。北乡堂寺石窟在新市鼓山之腰和村东,其地山势高峻,多峭壁悬崖。石窟筑於山壁,分南、北、中三组,共有九洞,名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迦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等。中组释迦洞前有拜殿檐阁,外观颇似楼阁,窟外两侧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高11.3米,宽13.3米,深12.5米,洞内共有佛像151尊。大佛洞雄伟轩昂,迥廊宽阔幽深,使人有置身於仙境之感。坛上坐佛高近四米,肌肉丰满,线条柔和,壮重敦厚,面部虽经千年风日侵蚀,仍圆润光洁。刻经洞因内外壁上满刻经文而得名,是研究书法和佛教历史的天然宝库,旁有石碑,记载北齐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年)唐邕写《维摩诘经》等四部经书的经过。笔锋犀利,遒劲挺拔。山上有天宫,山下有常乐寺废址,遗存宋朝石经幢二座。前有古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层。但在每两层之间各加砌仰莲平座,故外形似九层,第五层塔内嵌有石碑一通,刻有“皇祐六年重修”字样。此塔高耸,成为石窟的醒目标志。

  乡堂寺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位置。其前期是北魏造窟高峰;后期是隋唐造窟高峰。乡堂山石窟上承云岡北魏时期中心塔柱式石窟的风格,又开隋唐三壁三龛式石窟的先河。石窟造像形象渐改北魏晚期清瘦俊秀、威严壮重特点,而变为丰圆饱满,神情温和,线条简洁流畅,舒展自然,开盛唐造像形象丰硕之先范。可以说,乡堂山石窟是两种艺术风格连结点。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