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寺
白云响水——遵义湘山寺
湘山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雄踞红花冈区群山环抱、俯临湘江的湘山之领。古人曾人题师描绘湘山寺美景:“晴风吹皱白练裙,春树翻杯摇绿云。流莺啼到深处,落花如雨吹缤纷。”
该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初名“万福寺”。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年间(1297-1307年)易名“护国寺”,明崇祯元年(1628年),因寺拥湘水、踞湘山,改名“湘山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遵义知府赵遵律以寺临响水、白云两洞,泉水响声不绝,更名“双泉禅寺”。但湘山寺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湘山寺饱经沧桑。宋元两朝,逐渐兴旺。明末平播之役中烧成瓦砾。清初智清卸(云集道台)返川经此,捐银三百两,重兴寺宇。清乾隆丙戌年(1776年),照宽和尚再昌法务法务,历六年始竣工。乾隆时(1790-1797年),僧普印又洒法雨,率众维修。光绪八年(1882年),寿林和尚普通话润群机,捐银二千两,修寺院,建围墙,历时十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法云和尚慧眼雄才,有碑载:“法云俗姓高,讳道康,先为蜀人,随父来遵,以多病祝发,为寿林弟子。访师潜学,书画精进,智识锐增。肃清规,严戒行,禅风不变,为临济正宗嫡传。改建扩建,寺宇一新。膺府僧纲职,管领诸山……勇于治事,以开风气,时朝延崇尚新政,袁玉锡知府,创府中暨师范、蚕桑等学校,工浩费绌。上人沐雨栉风,募得白金六千余亩两以为之助,工遂竣。办百艺厂以辟利源,募设贫儿学堂,以拯童孺。以经典缺乏,乃筹集巨金,赴沪购买三藏经全部一千余卷(现存于遵义图书馆),不辞万里,卒成其志。遵地当孔道,军队往来,时有扰民。噤不敢言,上人不计利害,挺身持正,众深感戴。……赵渝集资,旧疾坐化,时年四十有八。其名当与湘山并存而不朽。”法云和尚既是尊遵府最后一任僧纲司,又是明国初年首任遵义佛教会会长。民国间,心慧法师戒行严谨,道风日盛,香火日隆。
1949年后,人民政府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流落在外的确良十僧三尼陆返寺。又从金鼎山万佛寺请来缅甸的所赠玉佛一尊,从龙坪瓦厂寺运来木雕十八罗汉及经文法器等。寺中农祥并举,精进修持,早晚功课恢复正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掌的宗教政府得到贯彻落实。遵义市人民政府对恢复湘山寺十分重视,1981年,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省佛教重点寺院和开放寺院之一。1984年以来,政府已先后拔款230万元进行修建。先将电池厂车间和占房的45户迁出。市政府把集旅游名胜和佛教名刹为一体的湘山寺列为1985年十大建设项目之一。在总体规划上,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一倍,在布局、规模、造型、风格和质量上要更上一层楼。
如今湘山寺已初具规模。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中轴线上三座殿堂:一、天王殿耸峙前端。二、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匾额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手笔。重檐之间,“爱国爱教”横匾和“芬郁灵台三际寂光常照彻,华严寺地十方法界总含融”楹联,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三、观音殿亦为重檐,下层是坐向相反的玉卧佛殿。殿内塑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书画纷呈的藏经楼与古朴静穆的舍利塔园分立大殿两侧。塔园旁是碑亭,内供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观音像碑,具盛唐“绮罗人物”特点,赤脚立于云端,眉、目、口、鼻传神处阳刻,其余部位阴刻。曲眉丰额,衣袂飘举,风姿绰约,端庄优美。亭亭玉立的钟楼与壮美的石拱山门相对。各殿两厢配以庑廊回护,与主体相应,形成院落。各院之间均有玲珑园门相通,汉白玉石廊相连;院中雅池如菱镜,供游客探幽投壶;花坛四时吐艳,盆景四季常青,与红墙绿树相互辉映。望江楼位于天王殿左侧,是十字型斜顶式三重檐建筑,高15米。楼内24根立柱和118棵梁均作隐蔽处理;全楼84根挑檐,下垂84朵吊钟花;全楼24个翘角,层次交错,凌空欲飞。一、二楼四面挑梁撑出成廊,洁白栏杆相围,造型别致,气势非凡。
湘山寺香火旺盛,先后有新加坡,缅甸、日本、美国、德国、葡萄牙和以色列国外宾到此参观,来自港澳台和全国各省市的游人香客更是不计其数。每年三次观音会,更是信众如潮。为了朝山方便,规模宏伟的南山门正在兴趣,寺内各项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近几年来,该寺致力于整顿道场端正道风,健全管理制度,参加社会公益事业。1995年,湘山寺被省宗教事务局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湘山寺著名方丈慧海法师,是湘山寺再创辉煌的奠基人,历任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方丈、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现任方丈月照法师,74岁,贵州人,1989年起任湘山寺住持,续建观音殿、望江楼等殿宇,积极关注黔北各县弘法利生的工作,兼任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贵阳市佛教协会会长,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现任监院心照法师,27岁,贵州贵阳。兼任贵州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贵阳市政协委员。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