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寺

困果迷楼——扬州观音山寺

观音山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的蜀冈东峰观音山,故名“观音山寺”。观音山寺宋朝名为“摘星寺”。明至元年又开山建寺。明朝洪武年间重建,名“功德山”,亦名“功德林”、“观音阁”。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咸丰时毁于火。现在的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山门等建筑,乃清朝末年及以后所建。

登上观音山顶,“江淮南北,一览可尽”,唐城遗址“子城”和瘦西湖尽在眼中。观音山上原有隋炀帝的“迷楼”。这种楼结构复杂。幽深曲折,人们进去后往往走不出来,故名为“迷楼”。相传隋炀帝曾在此建要享乐,后人多以此事讽世,唐朝诗人中,就有不少咏叹迷楼的。李绅在《宿扬州》诗中道:“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白居易在长篇叙事诗《隋提柳》中,也鞭挞了隋炀帝大造龙舟、开挖运河,“南幸都(今扬州)恣佚游”的殃民误国行径。诗中“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就是描写武官郎将保护着南下龙舟缆绳,美丽的宫女在扬州的迷楼等待隋炀帝到来的情景。隋炀帝骄奢淫逸,使得“海内财力此时竭”,终于导致了农民大起义,“义旗已入长安宫”,“晏驾不得归秦中”。后隋炀帝被杀,埋葬在扬州的吴公墓下。“二百年来汴河路……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提亡国树!”白居易借隋炀帝的迷楼、龙舟寓情于景,道出了隋朝覆灭的原因,警告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重蹈覆辙。杜牧在《扬州》三首中,也有“炀帝雷塘(隋炀帝死后葬于雷塘)土,迷藏有旧楼”之句。据说隋炀帝在长安也建有供他艳游的迷楼。观音山上的迷楼虽已无寻,但隋炀帝的历史教训却深印在人们脑中。

观音山寺现任方丈如皓法师,78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