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
炳灵寺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也可以称道教圣地,(或哲学圣地)。
现经1600多年历史公元393—431年(47年)建立西秦。
炳灵寺是藏语‘十万佛洲’之音(十万弥乐佛现灵的说法)。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洞沟三部分。现有212窟龛、雕像694、壁画龙点睛1500平方米,最大特征是以石雕为主,全国占重要地位。
3号窟:盛唐时候开凿的大型石窟,它属于平面方形平顶的大窟,窟的中间连着山体四面坡顶的石塔,这坐石塔在中国来说“独于无二”也可以说世界少见。最突出特点是:四面都有浮雕左面普贤、右面文殊,左面文殊右面普贤,中间刻棵有千佛,前面有小龛,所供佛像早以不存在了顶部小龛上写有天、地、日、月、君、亲师。
有句话:有塔就有佛。
塔分两大类:一类叫佛塔,一类叫舍利塔。(塔里有佛)(活佛或大师烧成的骨灰)
是一座连山体雕凿的石雕方塔,仿木结构,整个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表现了盛唐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
4号窟:初唐造像它属于马蹄型平面。
正璧雕有弥乐佛一宗,肉髻半圆面相清秀而不丰圆(丰满圆润),披有双领下垂的袈裟,衣纹阳刻,身材修长,善跏趺坐与方台坐上普济众身。
结跏趺坐(盘腿) 善跏趺坐(佛坐在椅子上)
6号窟:北周一窟。2公元老派1557年宇文觉,推翻了西魏政权建成立了北周。此窟就是这时间开凿的,从佛的造像来看,肉髻低平,面如满月,口眼俱小,具有水波纹式的袈裟,衣纹绸密,像槽衣出水似的(好像刚从水里出来贴在身上一样)。(你们远到而来),佛发自耐心的微笑表现在面部,表现了匠士高超的艺术。菩萨头戴方平花冠,面形较方圆,帔巾交叉于胸下,身体前倾,然后下卷,立于佛两侧,立于半
圆台上。释迦弥乐,两侧为文殊,普贤。阿弥托佛两侧观音,大势至(西方三圣)
8号窟:隋代(泥塑)
它属于平面衡长方行顶略作群隆行,泥塑造像,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菩萨头戴花冠,面部比较方圆,略带清秀亭亭玉立,眉毛弯细,眼低垂,嘴小唇薄,披井搭于双肩,长裙泻地。(其中一菩萨是唐代造像)已毁。
(壁画:窟顶彩绘套斗式藻井阁内,均绘飞天特别是中间白色平涂,淡墨勾画,全身裸体,(童子飞腰部躬曲,绕莲瓣飞舞)
8号中小型窟平面方型,造像均泥塑,面部丰圆近方行,唇薄耳小,特别菩萨体形修长,衣饰宽松,裙褶自然流畅,这时的造像既有北魏的清秀之美,也有唐代的圆润之美,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169窟最有价值,刻窟深9米,高16米,宽27米,原是一个天然容洞,是我国石窟最早的佛教洞窟之一,窟内主要以,
《无量寿经》,《法华经》,《维摩洁经》,《华严经》,佛教造像和壁画都反映了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和特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西秦之后的北魏,以是一个开窟造像的兴盛时期,共9窟33龛。一个是以126窟为代表的中心,另一个是以146窟为代表中心。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佛教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电大鼎盛时期,炳灵寺大部分窟龛,均完成于唐代,唐代窟龛有135个占全部窟龛3分之2以上。
70窟:明清时代八臂十一面观音、共有五层:最上一面为如,米相,第二层眼獠情,优美丰腴,形象适度,身躯微向前倾,亭立于窟中心(弥乐佛)。
64龛;初唐或盛唐前期
西秦—佛与菩萨的特征,面部圆润,高鼻深目,细眉薄唇,大耳垂肩。浑厚壮实,穿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制地轻薄,身体轮廓清晰。
北魏—上身露,肩搭彩带,长胫瘦脸,眼角细长,口小唇薄,咀角微微上翘,酒窝露出,显出秀骨清秀,庄严微密(象静静)
北周—肉鬓低下,面部上宽下窄,略作方形鼻胫不高,口眼聚小,着通肩大衣,衣纹绸密极不规则,菩萨,发髻高耸,花官圆并瓦,白色宝缯,披巾横于腹际,亭亭玉丽,长裙穴地,不露脚,面形清秀。
唐—发髻高耸,面部圆润丰满,慈祥温和,面含微笑,摆头扭腰,倾身低头,窃窃和语,显出婀娜多姿,栩栩如生的样子。
护法大王—怒目顿足,雄健有力,背呐喊,似手要,“打入地狱”。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