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
醉仙长啸——骆驼峰天界寺
天界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南天界山麓,旧称“醉仙岩”。因山势如仙人醉倒,故名。岩顶巨石侧像一只蹲着的骆驼,故称“骆驼峰”。醉仙岩始关于明历四十一年(583年),原祀何氏九仙,为道家岩庙。岩下有洞,洞中一泓清泉,清冽甘醇,称醴泉洞,俗称“仙洞”,岩后巨石上镌有“天界”两字,以示“天仙”自界外降临。
醉仙岩改为佛教道场,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有岩僧月松和尚,募资营建梵宇殿堂,奉释迦如来。因每天拂晓要敲钟108响,声浪远播,扣人心弦,人称“天界晓钟”,故寺亦名“天界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普陀寺知客僧广恩法师应聘就任天界寺住持,募集巨资,全面翻修扩建寺宇殿堂寮舍楼房,寺貌焕然一新,抗战期间,寺宇失修,蔽败不堪,1946年广恩和尚门徒传声法师继任住持,再度募资翻修殿堂。
1958年,寺院为部队借作营房。80年代初,部队撤离,岩寺仍由传声法师任住持。1985年,由地方政府拨款和海内外缁素人士捐献巨资,对寺宇殿堂进行全面翻修扩建。大雄宝殿改建为歇山式琉璃瓦的双层殿阁,殿左新建地藏殿,与右侧新修醉仙岩相对称。东西侧扩建凌峰楼和望海楼。此外,山门、围墙、庭院以至上下山石径、围栏、公路等设施,均重新营造。寺中大小佛像以及钟、鼓等法器也一一添置、刷新,内外焕然一新,庄严、宏伟、壮丽,成为厦门岛上较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之一。
天界寺原有“醴泉洞”、“长啸洞”、“黄亭”、“旷怡台”等景观。醴泉洞洞中有一口水井,人称“仙井”。黄亭在天界寺后,是清初天界寺住持月松和尚为纪念曾在这里读书的名士黄日纪所建。长啸洞,为临近绝顶的一个天然岩洞,站在洞口高声一呼,山鸣谷应,余音不绝。洞壁镌明万历年间平倭诸将题诗,其一曰:“偏师春尽渡澎湖,圣主初分海外符。鼙鼓数声雷乍发,舳舻百尺浪平铺。争传日下妖氛恶,那管天边逆旅孤。为道凯歌宜早唱,江南五月有莼鲈。”系江苏太仓人施德政所作,为明朝抗御外侮的珍贵史料。岩顶有旷怡台,在台上放眼四望,青山碧海,一览无余。为了便于游客攀登观赏,在危崖上加装了栏杆。以上诸名胜并称为“仙岩四景”。其中长啸洞内抗倭将领的诗文崖刻,是厦门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现在的天界寺不仅是厦门佛教的重点寺院,也是厦门旅游的重点景区,来自海内外的十方游客信众,络绎不绝。
天界寺现任住持广声法师,93岁,福建省南安县人,师从广恩法师。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