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
雪峰崇圣禅寺的兴建,缘起于雪峰义存在大枯树下结庵(传即今之枯木庵),里人谢傚等复为其诛茅结庵于柽洋凉映台北,此为建寺之始。后徒众渐多,容纳不下,遂在离庵三百步处别建新居,其址即今之崇圣寺。乾符二年(875年)观察使韦岫捐资助建,于是院宇初具规模,朝廷赐名“应天雪峰禅院”。中和二年(8
8
2年)廉帅李景、司空陈岩及观察使韦岫又捐资创建大穆廨寺,朝廷赐义存“真觉大师”号与紫袈裟。乾宁元年(894年)以徒众愈多,寺乃移建于陈洋。时福建统治者闽王王审知尊崇佛教,先后捐资建大殿、法堂、方丈室与寮舍,重建枯水庵,开放生池(因需工万余,又称“万工池”)。里人蓝文卿亦舍田7,000余亩、屋500间;于是殿宇大兴,遍布山间,为南方一大丛林。光化三年(900年)寺改称“应天广福禅院”,僧众盛时达1500人左右,当时许多名僧皆出自义存大师门一下。“坐破七个蒲团,怡山振锡;射出一支圣箭,石鼓传灯”。不仅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与怡山西禅寺的第四代住持慧稜皆为义存大师的高足,寺还是禅宗中云门、法眼两宗的祖庭。宋太平兴国三年(976年)朝廷踢名“雪峰崇圣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宋宁宗时(1195-1224年),由于史弥远的奏请,朝廷制定禅寺的等级,其最高与次高的寺院为“五山十刹”,雪峰崇圣寺名列“十刹”之中,成为禅系参学集中地之一。宋代禅宗各派均有禅师先后驻锡雪峰寺,如:云门宗象敦禅师、隆禅师、大智禅师、宗演禅师;临济宗有需禅师、慧定禅师、慧忠禅师、蕴闻禅师、道冲禅师、善珍禅师、可湘禅师;曹洞宗清了禅师、庆预禅师等。元代寺为临济道场,大德年间(1297-1307年)、皇庆年间(1312-1313年)临济宗悟逸樵隐禅师两次来此寺驻锡。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曹洞宗正映禅师从泉州开元寺移锡居此,之后又有正映法嗣远芷厓禅师继主。寺始重建,规模宏伟。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临济宗亘信行弥禅师驻锡此寺,康熙年间(1662-1722年),曹洞宗恒涛禅师来寺骄锡。光绪十三年(1887年),鼓山曹洞宗达本禅师主持此寺时,又中兴重建,成为清末福州大丛林之一。光绪十七年(1891年),达本禅师曾赴槟城各地募化修建雪峰寺,后常悟禅师亦七下南洋各地化缘修寺。1928年,达本禅师法嗣圆瑛继主雪峰法席。1941年寺院遭日本侵略军炮击,殿角毁坏。1942年台风刮倒天王殿、钟鼓楼,后寺院破旧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