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简史

  澳门的佛教,严自广东及香山县,其渊源可追溯至唐,咸通(860-872年)初年已至香山县地区弘法的真教禅师(又号法果禅师)。

  澳门境内,现仍可稽考的佛教流传史料,较早期的应为位於望夏的普济禅院。考其起源,可追溯至明.天启二年(1622年)。现今堂院内仍存有一块刻著“天启二年祀坛”字样的石碑。於后山还有一普济寺普同塔志可作佐证。今录如后:“普济普同。本山自天启三年,由循智祖师斥衣砵资下,崇祯五年建斯普同塔,雍下癸卯比丘天树、乾隆丙午比丘静持、同治癸酉比丘畅澜均重修之。至民国丙子塔渐颓毁,比丘遐龄、比丘济航经营之,遂成今观焉。慧因志”由此碑志我们可以推知普禅禅院或最近於明. 天启三年(1623年)起已开始经营,创院祖师为循智大师,而普同塔则始建於.崇祯五年(1632年),立志的慧因大师乃普禅禅院的前任住持,他的说法应该可信。普济禅院为中国南方少数至今仍保存得极好的禅宗寺院;该禅院后山现尚存一碑,可推知普济禅字属南禅曹洞宗一派:“戊辰年仲春吉日 洞宗第三十六世敬闳老大师之墓比丘济航重修立石”戊  辰年即公元1928年;比丘济航为普济禅院慧因大师之前一任的住持,圆寂於公元1939年。澳门的佛教以禅宗为最盛。公元1947年晨历八月初一日,当时著名的高僧虚去大师曾至澳门,在新马路的平安戏院说法,皈依座下的信徒多达数千之众。

  民国时期较早来澳发展佛教文化事业的张玉涛居士,祖藉广东省香山县南屏乡,皈依常州天它寺冶开和尚,赐号观本,在家修习净土法门,立志弥坚。1925年将其居念佛道场改组成无量寿功德林,请上海灵山寺朝林老和尚主持,挂临济宗钟板,1931年观本出家为僧,在澳提倡佛教文化教育、组织佛学院、五会香光念佛团。不久,因襄助虚云老和尚复兴韶关南华寺而离开澳门。

  抗日战争时期是澳门佛教界与内地佛教界关系最紧密的时候,三十年代末,竺摩法师从内地来到澳门,不久,便创办了《觉音》杂志,这是澳门佛教界有史以来第一份自己编辑出版的刊物。编辑部就设在功德林,主编竺摩法师,提供稿件的都是当代大德和文化名人,如太虚、巨赞、惟贤、大醒、源明、白慧、老舍和林语堂等。

  菩提祥院是净土宗道场。据《菩提禅院重建碑》(1989年)记载,创办人智圆法师浙江省金华人士,於公元1928年在杭州昭庆寺受戒,抗战期间自中山石岐徙至澳门,初建智心佛堂,为弘法道场,又办莲友互助社以安置老弱:至公元1960年,乃自罗维宗居士处购入位於海岛市西沙的菩提禅院加以重建。为澳门佛教净土最重要的道场,而其源流实来自庐岳莲池。禅院每年都邀请大德法师来澳主持“菩提之旅静修营”聚众弘法,举办精进念佛七和演讲会等活动。

  澳门的佛教寺院或道场,还有药王禅院(1933年),又名药山禅院,当时住持为僧果清,竹林禅院、正觉禅林、永善莲苑、香兰禅、紫竹园、静隐堂、宝林庵、澳门禅净中心等,居士道场亦有澳门佛学社、澳门佛教青年中心、澳门佛教地藏殿、澳门白玉法轮中心、澳门正法明法轮会等组织。

  澳门佛学社於1951年8月17日出版《无尽灯》创刊号,社长为著名的竺摩大师;1952年开办澳门佛学社佛教平民义学,收学生四十余人;1953年秋天,比丘尼净觉、觉源两师徒创办澳门净觉义学,有学生四十余人。

  《澳门佛教》创刊号(只月刊1995年9月15日出版,社长机修法师、主编心慧法师,共出版了11期。1997年7月15日转为《澳门佛教总会会刊》,由澳门佛教总会继续出版,社长成和法师、主编仍为心慧法师,现今年内亦已出版了十一期。“澳门佛教总会”成立於1996年10月8日,是一个在澳门登记有宗教特色及教育性质机构,成员包括大部份澳门佛教团体,通过在其本身的埸所及在会员之间举办教育活动、出版、演讲,研讨会及讲座等进行佛教推广。目标以创办中小学校、赠医诊所、孤儿院。老人院以及其他非牟利性质,以教育及慈善为目的之活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