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释义
吴立民(信如)居士著
经文中的咒语部分,因电脑字有限,故多以相似字代替。
序
药师经典自《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以来,凡有五译,以玄奘三藏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最流行,以义净三藏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为最完整。本书释义、讲记、研究以净师译本为主而以奘师译本为辅,盖取其完整而显密圆融也。
药师法是圆融世出世间之法,是圆通显密之法。是释迦、药师、大日,非一非二,本师本尊一具之法。是般若空、般若不空双显之法。是法性、法相双融之法,是曼殊室利、执金刚对扬之法。是了生脱死,即在生活中了生死,以药物为第一性、性空为第二性来认识人生而改造人生,不离实际,不尚空谈,现前脚下立地起修之大法也。
药师法既不离世间法,故必会通世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为研究,能破除宗教之偶像、教条和迷信等等。药师法既不离出世间法,故亦必会通佛法大小乘、显密教以为研究,才能破除世间之小我、妄执和邪见等等。至于药师法的本质就是药师定。《药师经》是药师法的说明,药师法是药师定的作用,而药师定的本质就是色、息、心法。人为色息心之一具,修药师定者,教人明乎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顶天立地之人也。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所以药师经法是教人生活做人之大法,是教人即生即身认识人身人生而改造人身人生之大法也。释迦为人间之本师,药师为人道之本尊,大日为天道之本尊。修密教者,修人道也。而修药师法者,是正修人道,以人合人,以人合天,天人合一也。故药师经法,是人间佛教正信正念、正知正见、正定正命之正法也。
佛法三学,定为枢纽。就禅定自身性质而言,能修者为人自身,而所修者亦为人自身,斯即以人自身而修人自身,显见于外,密藏于内,显在其中,密亦在其中矣。能修者人,人为色息心之一具;所修者人,而人又为贪嗔痴之一体,转贪睼痴之一体为戒定慧之一体,转色身为琉璃光身,又在此色息心之一具。故禅定修法,总不外色法、息法、心法三门。此由人体自性而定,法尔如此,概莫能外。色息心三法具于一体,而一体又分色息心三法之用,三法相通而又法住法位。故三法虽融,却以因地方法侧重不同,而果地证得自然大异。佛法禅定,八万四千法门,摄之不外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三大类。如来禅以安般入手,都摄六根,较侧重于息法,祖师禅以观心为本体,较侧重于心法;秘密禅以六大四曼三密为体相用,较侧重于色法。故如来禅为破惑证真之禅,祖师禅为明心见性之禅,秘密禅为即身成佛之禅。人体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饮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动之需要,法门有如来、祖师、秘密三大体系之类别,禅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开。药师定者,融秘密禅修色之要,会如来禅修息之奥,通祖师禅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决食色问题;以安般法(循环生理)修息,解决呼吸问题;以入寤法(大脑生理)修心,解决睡眠问题,实为现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禅也。定有境界,有行相,有果证,皆待实修实证,凭空开口不得。以其在生活中实修实证,故日常做人做事,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呼吸睡眠,举手投足,起心动念,言语云为,心境意识,均为修药师定之行境,所以会做人生活者,会通药师法,而不会做人生活者,必不会药师法,所以修学药师经法必需做人第一,学会生活。
一九四三年,余曾于顾山侍顾净缘恩师修药师大法四十九日。一九四四年又侍师修药师护摩,大死大活七日,悉地现前,感应持续,是知周易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通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状’;‘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真实不虚也。盖天人同步,生死一如,法尔如是也。一九五六年,适逢本师释迦牟尼二千五百年佛诞,师又以该年为药师年,不离现实生活,弘扬药师经法。以余亲炙,听闻抄记不少,惜遭动乱,法本稿件大都散失。
自一九四三年迄今,近半纪矣,整理药师经法宿愿,未忘未了。幸逢现世维摩赵朴初大善知识提倡‘人间佛教’,正见正定,圆融二世,与师所说,若合符契。朴老慈悲,赐我机缘,促我精进,嘱讲写药师经法,因回忆昔日听闻,纶贯经典法义,自一九九二年以来,余先后于河北赵县柏林寺、北京广化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讲《药师经》。一九九六年大病,奄奄一息,仰仗药师加持,仁医慈护,解业劫气,起死回生,放琉璃光,使余得以续来之身,还末了之愿。草写此本《药师经法研究》,其中释义与讲记,均系赵玉玺大夫根据录音整理,又赖李家振、徐荪铭等较排,佛源、净慧、梦一等法师及胡维新、岳小丁、蔺湘东、杨赞儒、张立诸先生等鼎力资助,终于付梓应世,敬申供养,用示回向。
《药师经法研究》,约分四辑:
(一)七佛药师经释义
(二)七佛药师经讲记
以上二部为一类,系为普门而作讲解者。
(三)七佛药师经法随笔
(四)七佛药师经法杂钞
以上二部为一类,系应深层而作研究者。
《药师经》之根本在十二大愿。言为心声,愿为心师。世法做人之根本端在立志,佛法修行之根本首在发愿。圣贤讲立志,菩萨讲发愿,实质一也。心之所之曰志,心之所凝曰愿。行兹在兹,言兹在兹,念兹在兹,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心境所凝,历劫不断,精诚所至,天地为开,是则为愿也。有药师之十二大愿,才有琉璃光世界,心大世界大,心净佛土净、愿真成就真也。人本具欲,心可发愿。愿之与欲,本体是一,用则有异。有我则欲,无我则愿;迷则是欲,觉则是愿;识则是欲,智则是愿;业则是欲,密则是愿。清净行欲,欲即是愿,贪嗔行愿,愿亦成欲。凡欲学药师经法者,必先立药师之大愿,修药师之大定,无我为人,净心行愿,因行真实,果地不虚,层层药师身,重重无尽意,必能以色身透法界,以法界透色身,现证药师本尊,圆满成就净琉璃光世界也。
近代大德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希望人人发药师愿,行药师行,修药师定,成药师身,转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现前人间世,转成琉璃光,这就是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根本总愿。他们应化人间世界之东方中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正是乘此根本大愿而垂迹的。盖伊等均系药师会上之菩萨,其指教弘扬药师经法以当今日人间佛教之机,盖有由也。用志其缘起,以为东方世界下世纪转成净琉璃光之预记焉。
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会上诸菩萨摩诃萨
南无无尽意菩萨摩诃萨
吴明信如薰沐拜识 一九九六年药师圣诞日
编辑说明:
一、《七佛药师本愿功德经》为显密圆融的一部大经大法,最能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而当机。作者吴信如居士追随其先师顾净缘先生,修学此部经法多年,纶贯师说而又结合现前实际,著有《七佛药师经法研究》,由浅入深,分为四部:
第一部《七佛药师本愿功德经》释义
第二部《七佛药师本愿功德经》讲记
以上二部为一类,为普门而作讲解者。
第三部 七佛药师经法随笔
第四部 七佛药师经法杂钞
以上二部为一类,为深层而作研究者。
第一、二部由作者讲述,由赵王玺居士等根据录音整理,最后由作者审定的。
二、《七佛药师本愿功德经》凡有五译,
以唐义净三藏译本为最完整。本书经文即用净师译本,现依大正大藏经校刊。译本中真言译音,因唐迄今已历千余载,时代迁流,音读演变,已难得梵音正调。幸一九三四年吴润江、王家齐两上师曾将所传本经各咒梵音,用藏汉英三文对译,其中汉音以当时北平音为标准,得到诺那活佛印证,较为正确,故将三文对译音咒照原经段编入,以利诵行。
作者简介
吴立民,号吴明,法名信如(1927)年生。祖籍湖北阳新,自幼随湖南长沙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修学,并承传东密、藏密法要,通儒、释、道三家,毕业于湖南东安耀祥书院并从事教学。曾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政协秘书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船山学社社长等职,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茶禅学会秘书长,主办《佛教文化》、主编《佛学研究》杂志至今。著有《船山佛道思想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法禅定论》、《藏传密教与人体科学》、《周易象数研究》、《药师经法研究》、《地藏经法研究》、《印度古代学术思想述要》、《藏密大圆满发微》等。受赵朴初会长之托,为北京佛牙塔地宫庄严设计。1994年破译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塔地宫唐密曼荼罗。应法门寺静一法师之请,为法门寺地宫庄严设计,并为法门寺博物馆设计唐密文化陈列馆,专著《唐密曼荼罗》一书。曾应日本真言宗十八派总部邀请,在日本智积院讲演唐密曼荼罗,对佛教界及学术界影响很大。近年来兼任中国佛学院教授,带研究生。主持编辑《佛藏辑要》、《中国佛教文化丛书》等,并应邀去法国、新加坡讲学。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内容提要:
本书为《药师经法研究》的第一部,旨在阐释药师经经义,揭示修持药师经法对于资生延寿,提高人们的生命力、生活力,开发智慧,进行生理、心理治疗的重大作用。共分三部份:始释药师经资生延寿的特质,揭示经题从因、果、悲、智作圆满开示的作用;卷上、卷下对经文逐段逐句进行盰解,然后根据师承和自己的修证体会,提纲挈领地对经义进行分析,作简要发挥。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讲药师经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简称‘药师经’、‘七佛药师经’。药师琉璃光,药师系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药师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佛的大智慧。经文对佛之悲智因果作了圆满开示,具有密教性质,以说明现世利益与净土往生之思想为其特质。
药师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谆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其人得以苏生续命。这种药师佛之信仰古已盛行,其中有关人体生命力、生活力、智慧开发、心理、生理治疗等合理因素,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无论从佛教信仰,还是从人体科学上说,药师经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经典,值得吾人信受奉行。
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诸佛出世,无非将自己所证知的如何解决生死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告诉我们,使众生依之实行,得以解决人生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生死问题。现在世间所流传的佛法,都导源于释迦佛。但许多寺院大雄宝殿中,除了供养释迦佛外,还供药师与弥陀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能达生死本空而使众生明白究竟解脱的真理,所以释迦佛居于供养三佛之正中,为主佛,而把济生、度死之大事,付与东方之药师佛和西方之弥陀佛。中国佛教,自唐宋以来,注重于救度亡灵,或临终往生,所以弥陀法门十分盛行,以至有的人认为佛教就是超度死人的宗教,对于生人无益。其实这是误解。我们今天了解药师经,奉持药师法门,就是著重了解佛教对于资生延寿的重大作用。所以,太虚大师说:‘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此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有补偏救弊之功用,尤合于现代人类生活相资相养之关系。’(太虚大师《药师本愿经讲记》)讲养生,讲现实生活,讲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变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这便是当今弘扬药师经法的实质所在。
【释经题】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本经的经题。经题一般以人、法、喻立名。佛菩萨名号归于‘人’一类;佛所说法归于‘法’一类;以净妙宝贵的东西喻经的好处,归于‘喻’一类。药师七佛是‘人’,本愿功德是‘法’,琉璃光是‘喻’。
药师,即日常所诵‘消灾延寿药师佛’,是梵音秉杀社窭噜之意译。现代谈到药师,只是配药的人,而古代却不然,药师与医生的涵义是一样的。佛法中常称佛陀为大医王或大药师。
药为世间治病的物品,如药店中所陈列的药品,但以佛法而言,不只是病人有病时才吃药,凡世界众生无时不浸在惑业苦病中,身心充满诸病。经里说,人的生理上有三种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嗔、痴。佛能拔除众苦,善治诸病,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所以,我们不可把含有崇高意义的药师一名视为普通配药人和一般医院的医师。
物药,即世间治身病之药。广义而言,万物皆为药。如寒时穿衣,饿时进食,倦而需卧,困而需行。此饥、寒、困、倦等,无非是病,而衣、食、住、行等,无非是药。总之,人生之有需要,无非是病;所需要者,无非是药。故众生充满诸病,宇宙万物莫非是药。以普贤菩萨与善财童子一段问答因缘,更可显明药与非药的意义:“一日普贤命善财入山采药,凡能为药之草木,皆可采来。而善财踏遍山岩,徒手而归。询问他,则言满山皆药,无从采起。普贤又命入山,将非药者采来。善财依然空手而归。再问之,则言满山皆非药,无从采起。”是药、非药,全在医生之得当与否,得当则砒霜亦可为药,不得当则人参也能令人致死。故从广义而言,虽宇宙万物皆可为药的原料,若不经医生如法配制,矿植物等又皆非药。药须经医生制方配成,方可治病。药中有丸、散、膏、丹等已制成之药,许多‘祖传秘方’之类即是。综上可知,物药不外三种:1.动植物、矿物等为药的原料;2.按处方配制的药;3.丸、散、膏、丹等已成之药。
法药亦有三种:1.经、律、论;2.五乘、三乘、一乘;3.陀罗尼。佛依众生而施设经律,皆为医治众生身心之病。众生堕无明惑,得业报身,充满诸病。佛说诸经、诸律,广为医治;乃至菩萨声闻结集经律,造论申义,真理重重,法门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亦犹如宇宙间之矿植物等皆为药之原料。虽然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机施药,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在人乘,则施五戒、十善之法,对治五逆十恶之病;在天乘,则施四禅八定等法,对治散心位中诸病。此二乘为出世三乘之基础,必经之阶梯,故亦说为五乘共法。再说出世三乘共法,就是使声闻、缘觉依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灭除三毒烦恼,解除生死侧。声闻等所行四谛等法,虽属二乘,而为大乘之所共行,故亦为三乘共法。又为一类发菩提心,修大乘之机,遂直施一乘不共之教。佛对众生之根性差别,而施五乘、三乘、一乘之法药,亦犹世俗医师对病人而制方配药也。陀罗尼,又名总持,总持无量教法,亦名遮持,遮一切恶病,持一切善法,能治一切病,亦犹物药中之丸散膏丹,为祖传秘方,不可示人。故总持咒语,义不可解,亦无须推寻其义。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结印,口密持咒,意密观想,三密相应,便得遂愿所求,解除生死,消灭过患,得大妙用。如此经中之药师咒,若能依之诵持,亦可消灾获福,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也。(见图示)
(图略)
师者,能以物药、法药善治众生身心之病称为师。古代药医义兼医师,矿植动物之物药与经律论之法药,皆由师调制方可为药。若无师亦无药。唐黄檗禅师所谓:‘大唐国无禅师’,又言:‘不是无禅,乃是无师’,故以师为最重要。世俗如神农、扁鹊等以物药治身病,即为物药之师。佛以种种法药,善治众生之病,故为法药之师。九界凡圣,皆为病人,唯佛界乃为究竟无上药师。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物应生,神变莫测。其自受用身,住佛自果功德,现他受用,应地上机,为地上师;现大化佛,应地前机,为地前师;现小化佛,应二乘人天之机而为师;现随化佛,应人天及邪外之机而为师。总之,唯佛一人,为究竟药师。列表如下。
琉璃光,合梵华方言。梵音为‘薜琉璃钵喇婆曷纳舍也’。琉璃,即薜琉璃,是东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说的琉璃,不是琉璃灯、琉璃瓦等琉璃,而是一种宝物。薜琉璃,其意为青色宝,即宝石中的蔚蓝色者。如天青之色,有晶莹之质,表里洞彻,内外相映。琉璃光,即天青宝中所含的净光,如蔚蓝天空,万里无云,充满旭日光辉;其体质坚固,如金刚石,极为稀有。这是以琉璃宝的光辉、明净,而比喻佛法。所以东方药师佛又以琉璃为名。
琉璃宝,或译作远山宝。依佛所说,我们这一世界,当中是须弥山,山的周围有四大部洲,须弥山的四峰皆宝类所成,南赡部洲所对的山峰,即琉璃宝积聚而成。此宝山光辉映入空际,遂呈青色,故琉璃义释为远山宝。现代科学家对天空何以呈现青色,当然有科学的解说。而印度当时的见解,说是由琉璃宝光反映而成。
佛与菩萨,皆是依德立名。但佛德崇高,难以用适当言语来表示,所以只能从佛(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德的某些特性,或用譬喻来勉强诠示。如须弥山王佛,是以巍峨高大的山王,比拟佛德的伟大崇高;如檀香佛,因佛的德香远闻,故以檀香立名;又如雷音王佛,形容佛的法音远震,如空中的雷音一样,震撼世界。佛的名号,以德或从譬喻安立。这里的琉璃光,也是从比类来赞佛的德行。
琉璃光的含义,现在略说两点:
1.依众生的心境说。本经以东方佛土为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来;辅佛宣扬正法的,是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二菩萨。前面说过,琉璃宝即远山宝,琉璃光系由远山宝映现于空际的光彩;而今此二菩萨,以名喻德,当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众生——人类在生死轮回中,都有一种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随应众生的心境,也就以明净的青天与日月,表征如来的德行。向上、向光明的趣求,是人类普遍而本能的共同希望;佛教,固然是倾向真理与光明,即其他宗教中,也有许多同样是向上、向光明的。多神教中,崇拜太阳、月亮;基督教的上帝,虽说无形无像,而见上帝的也是赫赫的光明;印度教崇拜天(天梵语提婆),也就是崇拜光明。所以人类对于日月光辉或明净空界的景仰,只是渴求光明与明净的内心表现。人类的本性便是向光明的,不过有的外道信神(如太阳、月亮)信鬼,而不能自觉景仰光明的真实意义——皈向于佛陀,引发而实现佛性的明净。所以药师法门,即以青天与日月的光明,表征佛德,显示人类最高的理想界。
世间的光明,无过于日光和月光。此二种光明,同是清净的,象征希望与幸福的,然多少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日光是温暖的,富有热力的。一切的一切,在日光朗照下,都能明显地发露出来。这正如智慧的光明,能给予世间热力,能透过蒙昧,灼照一切,通达世出世法的真相。月光呢,它是清凉的、安宁的、幽静的;它在黑暗中放出皎洁的清辉,引导人们走上正路,避诸险难,具有大慈悲普济的意义。太阳光给人以热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给人以清凉、安宁、幽静的境界。光和热能激发我们奋发向上;而清凉与宁静,足以陶冶我们的性灵,获得自在与安宁——这都为人生所必需的。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倾向光明的意欲,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社会要有光明的社会。中国古有‘光天化日’四字,形容光明的社会。唐朝武则天皇帝,有以佛教思想导入政治的抱负。她想使政治走上正轨,人民得以过著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她特别造了曌一字,作为自己的号,读为照,便是日月当空照的意思。由此可见,她是怎样憧憬光明幸福的远景了。然而,真正能引导我们达到终极目标,达到究竟的光明人生境地,唯有佛法。故唯有大家向佛法的大道上走,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人生,才能使我们达于永久光明、无限光明的境界。
2.约佛陀的证境说:佛的自证境界,本不可以心思口议,平等平等,无有差别,离一切相的。若从离无明暗翳而显证说,称佛的自证境界为最清净法界,犹如净虚空,或称毕竟空,或称空性,都从现证的真性说。琉璃光,即佛的自觉境界。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显发无边光明清净功德,朗耀皎洁,平等无差别,不是混混沌沌,漆黑一团,故喻佛的自证境为琉璃光。佛果的圆满境界,实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所以经中每以菩萨的因德,表达如来的果德。如毗卢遮那佛(也是光明遍照意),以文殊、普贤二大士,表彰佛陀的大智大行。或以四大菩萨,表彰佛的悲(观音)、智(文殊)、行(普贤)、愿(地藏)。本经以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萨,表彰药师佛的大智慧(日)与大慈悲(月),如日月光辉遍照世间,普济一切。如来所有的无量无边功德,在这二大菩萨的德行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药师佛又名琉璃光,他的国土是净琉璃世界,菩萨为日月光遍照,是具此一番深义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表佛现证的清净法界;琉璃光,表无上菩提契证法界的德行;琉璃光(青天)是本体,日月运行于青天,放播光明,可说为琉璃光而起的妙用。中国人一向重视太阳,所以重视温暖、热力、光明、希望,而说‘光天化日’等。然而印度处于热带,特别对月亮发生兴趣,‘印度’即月亮之义;印度的文化思想(佛教也在内)皆特重宁静、清凉的特质。近年来世界局势动荡莫测,文化思潮愈益芜杂纷乱,宁静清凉的人生性德,也就越来越没落了。本来,动与静,热烈与安静,强光与微明,温暖与清凉,应互相协调而求平衡。这对于人性的发展、世局的安定,都是十分切需的。我们学佛,从凡夫到达圣者——佛的境界,必发挥这两方面的德行;对治人世的嚣狂淩乱,应重视清凉与宁静。药师琉璃光如来,对此有圆满的表现,所以能为人世一切苦难病患的救治者。
如来,梵音‘怛他揭多也’。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如来有三义:即如来、如解、如说。(一)如来。如是一模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到了功行圆满,以最高的智慧,体证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来,如召如来。(二)如解。佛有无上的智慧,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无不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法的实相而解了,是名如解。(三)如说。佛陀不仅是解悟正确,就是说法也如实而说。应该如何说就如何说,有如实说有,无如实说无,说得恰到好处。故经里称佛为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绮语者。如来、如解、如说,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译者因不能遍译三义,所以都译为如来。《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
本愿功德:愿是愿欲。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可说为成佛的根本。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每一菩萨都如此发誓愿。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乃至其余诸佛所发八愿四愿等,皆为别愿。大家别误会,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的。本愿即根本愿。所谓发愿,即普通所谓立志,志既立定,抱有志者事竟成之决心,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达到目的为止。若无愿,便什么也做不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虽经艰难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实现其所志愿之目的。诸佛因地发愿,所以与普通立志不同,在于诸佛菩萨因地中发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愿,皆从清净心中出发。虽有本愿,必藉功行圆满方便本愿得以修证。如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愿,则须修六度、四摄等,功行圆满,扫荡无明障翳,才能显于本性功德。故药师琉璃光如来之依正庄严果德,是由因地本愿策发功行圆满而成。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经,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直译其意为线。释尊在世,随机说法,灭度后由弟子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经典。各类的法门,有组织地贯串起来,像一朵朵的花,用线贯穿而成花蔓,便不会散失。经也是这样,佛在世时随时随地说法,若不加以编集,就难得保存于久远了。佛说的法,是究竟的真理与德行,可给我们永久学习,永久依循。所以经又含有恒常法则的意义。佛说的名为经,佛弟子的述说,不名经而名论(除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为《六祖坛经》外)。这是表示尊重佛说。如中国古圣先贤有价值的言教,如书、诗、易等也叫做经。经又有径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径。
经有五义:(一)涌泉义(义味无穷);(二)出生义(能生妙善);(三)绳墨义(楷定邪正);(四)显示义(能示正理);(五)结蔓义(贯穿诸法)。
以上对经题作分别的解释,现在把它综合起来说。经是一切佛经的总名,是能诠教法。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是本经的别名,是所诠表的理行果法。所诠法中,本愿功德,约因地行愿说;药师琉璃光如来,约果德说。果德中如来是一切佛的通称;药师琉璃光,是本经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别名中,药师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佛的大智慧。经题有因、果、悲、智;下面经文,即对于悲智因果等,作圆满的开示。
卷上
药师(1)琉璃光(2)七佛(3)本愿功德(4)经(5)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6)于佛光内寺译
如是我闻(7)。一时薄伽梵(8)游化诸国,至广严城(9),乐音树(10)下,与大比丘(11)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12)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13)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14)、居士(15)、天龙八部(16)、人、非人(17)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示教利喜,皆令具足,微妙行愿,趣大菩提。
【注解】
(1)药师:系由梵语义译,亦可称为大医王佛。佛用戒、定、慧法药,医九界众生报病、业病、烦恼病,故名药师。在法华名药王,在涅槃名新医,在本经名药师,其义一也。
(2)琉璃光:也是东方佛的名字,是梵语‘薜琉璃’的略释,其义为天青宝石中所含的净光,以琉璃光的明净来比喻佛德,所以东方药师佛又以琉璃光为名,称为东方药师琉璃光佛。
(3)七佛:即七尊药师: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
(4)本愿功德:本愿是学佛者所发的弘愿。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都需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功有所得,名为功德。
(5)经:释尊在世,随机说法,现今所流传,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经典,是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而成,足令后世奉为圭臬。以上为本经题解。
(6)义净: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或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幼年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咸亨二年(671)由广州,通过海路,到印度及苏门答腊游学十七年,历30余国,携梵本经论400部,舍利300粒至洛阳,译出经典56部,共230卷。为四大译经家之一。
(7)如是我闻:如是者,是指这部经典;我闻者,是我(阿难尊者)亲自听来的。阿难尊者问佛:所作一切经首,要加何等文句?佛答:要用‘如是我闻’为经首。所以每一部佛经,开头总是说‘如是我闻’,用以表示从佛得来。
(8)薄伽梵:是佛陀的尊称,义译为世尊。
(9)广严城:是印度的毗耶离城,意译为广严城,在恒河边,王舍城对面。
(10)乐音树:树名,因其树林中一有微风吹动,枝叶便发出种种奇妙的自然声音,如同奏乐,故名。佛游化广严城,即憩息此树下说法。
(11)与大比丘:与者,即与会的大众。大比丘者,是指精勤修学,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
(12)菩萨摩诃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觉)萨埵(有情)的简译。菩萨者,乃是一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众生,以救助世人为己任之大觉悟者。此处所说的三万六千菩萨,是指摩诃大菩萨。摩诃是大,萨即萨埵(有情)的简称,摩诃萨合称为大有情。
(13)曼殊室利:即文殊师利,简称文殊菩萨。过去早已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吉祥’,为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一,诸弟子中智慧辩才第一,典型法像是:手持宝剑,骑狮子座;和普贤菩萨(骑白象座),同为释迦如来的左右二胁侍。中国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最早最大的道场之一。
(14)婆罗门:译为净行,是印度四大阶级之一,专门执行祭祀的职务,在当时极重视祭祀的印度社会里,有著极崇高的地位。
(15)居士:印度社会的第三阶级,叫作吠舍,也就是一种自由民,其中富有的、有地位的绅士,称为居士。
(16)天龙八部:指天众、龙众、夜叉(又名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又名揭路荼,金翅鸟)、紧那罗(又名紧捺洛,歌神)、摩喉罗迦(又名莫呼落伽、大蟒神)。天龙八部都是守护佛的神将。
(17)人、非人:国王、大臣等是人,相对人而言,天龙八部、恶鬼、冥众则系非人。
【讲述】
本经全文,分三大科:即序分、正宗、流通三分。叙述佛说此经的因缘,是序分。由此而引起开示全经的中心主题,为正宗分。佛说法,不但是为了当前的听众,且为未来的众生,所以还要嘱咐流通,化化不绝,是流通分。
序分中,又分叙事证信与礼请起说,通常称为通序与别序。叙事证信,是叙述佛在何时何地为何等人开示此一法门,以及当时在场共有听众若干,以表示结集经典的人,确曾从佛听来,不是妄自杜撰,这才能取得后人的信仰。智度论说:‘说时、方、人,为令人生信故。’
本经这第一段的大意是:弟子阿难说:这本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我亲自从佛陀那里听来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陀周游教化到了广严城,行止到乐音树下,与有德行的高僧及各弟子,约有八千人等共同活动。佛宣说本经时,听众里有三万六千大菩萨,其中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等大菩萨坐于上首。国王、大臣、祭师、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这些无量无数的大众,都恭敬围绕著佛陀,谛听佛陀为他们宣说微妙法门。
尔时(1)曼殊室利法王子(2)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3)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4):世尊(5),今有无量人天大众,为听法故皆已云集。唯佛世尊从初发意,乃至于今,所有无量尘沙数劫,诸佛刹土无不知见。愿为我等及未来世像法(6)众生,慈悲演说诸佛名号(7)、本愿功德(8)、国土庄严(9)、善巧方便(10)差别之相,令诸闻者(11)业障(12)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菩萨言:‘善哉(13)!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愍念无量业障有情(14),种种疾病忧悲苦恼得安乐故,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国土庄严。此由如来威神之力令发斯问。汝今谛听(15),极善思惟(16),当为汝说。’曼殊室利言:‘惟愿为说,我等乐闻(17)。’
【注解】
(1)尔时:那时候,即大众围绕佛陀而听法的时候。
(2)法王子:曼殊室利称为法王子,是因为将来要继承佛位。法王指佛陀,为佛之德号。
(3)承佛威神:佛的威德崇高伟大,不可思议,若无佛的威神慈悲加被,弟子是不敢冒然发问的;曼殊室利有智慧,了解法会大众的内心要求,更深知末法众生对此法门的必要;由于慈悲心的驱使,促使他来启问这一救苦法门。
(4)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是按印度当时集会请法时的规则,向佛禀白时所行的礼节。白:禀告的意思。
(5)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6)像法:佛法共分三个时期:释迦佛在世时称为正法时期,此时期众生修学佛法大都能获得果证,其教法流行一千年。像法时期,佛法已经变质,到处是一些相似的佛法,故名像法,此时期证果的人已经很少,其教法流行也是一千年。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佛法转为微末,众生善根愈来愈浅,修行者愈来愈少,证果者更少,其教法流行一万年。
(7)诸佛名号:即药师佛等名号。
(8)本愿功德:即本因地中初发心行菩萨道时所发的弘愿;功德即佛成就的功德,非常崇高伟大。
(9)庄严:庄美威严。
(10)善巧方便:善巧,即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方便,即在施行的方法上的种种方式,随宜而设,为方便权宜之妙用。
(11)闻者:听到佛法的人。
(12)业障:人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作业;如好的思想行为叫作善业,坏的思想行为叫作恶业。障即障碍,由前生所做的种种罪业而衍生今生的种种障碍。
(13)善哉:好极了。世尊对曼殊室利的赞许。
(14)有情:又名众生,即一切有生命的动物。
(15)谛听:注意地听。
(16)极善思惟:要善巧地思考,将已听过的,用智慧加以辨别、审察。
(17)乐闻:极乐意听闻。听到佛陀说法,内心非常欣喜。
【讲述】
这一段从缘起分的礼请起说。这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受了佛的威神之力,从自己座位中站起来,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恭敬地向佛行礼,然后赞叹说:‘世尊,现在有无数无量人天大众为听闻佛法缘故都已结集,唯佛从因地初发心至今经过无数无量尘沙数劫时间,众佛国土您没有不知晓的,请为我们现在及末法时期众生发大慈悲心,演讲开示诸佛的名号,及诸佛因地的本大行愿、无边殊胜功德,国土庄严,善巧方便,能够使听闻佛法的人,因此得以业障消除,直至证得无上菩提,永不退转。’
曼殊室利代众请法,世尊便赞叹他说:‘好极了!好极了!你以伟大悲悯心救拔那些受业障缠累的有情众生,使他们解除种种疾病、忧悲、痛苦、烦恼,得利益安乐,以此缘故,劝请我广说诸佛名号及本愿功德,国土庄严。你是受了佛的威神之力加被、鼓励,才启请发问。你现在注意听,并认真思考。我当为你们宣说。’曼殊室利听了,很欢喜地回答:‘是的,世尊,愿您述说,我们很高兴地听您宣说这些道理。’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四殑伽河沙(1)佛土(2),有世界名曰光胜,佛号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应(3)、正等觉(4)、明行圆满(5)、善逝(6)、世间解(7)、无上丈夫(8)、调御士(9)、天人师(10)、佛(11)、世尊,有无量亿众不退菩萨之所围绕,安住七宝(12)胜妙庄严师子之座,现在说法。曼殊室利,彼佛国土清净严饰,纵广正等百千逾缮那(13)、以赡部金(14)而为其地,平正柔软,气如天香,无诸恶趣(15)及女人名,亦无瓦砾、沙石、棘刺,宝树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银真珠杂宝而为砌饰。曼殊室利,彼国菩萨皆于七宝莲华化生。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16),皆当愿生彼佛国土。’
【注解】
(1)殑伽河沙:即恒河沙的异译。河中的沙又细又多;佛多在恒河流域一带说法,所以每说到极多时,总是举恒河沙为喻。
(2)佛土:指一佛所住的国土,或一佛所教化的领土。
(3)应:梵语‘阿罗诃’的义译。因佛功德最为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为人天作大福田;又应已断净烦恼,应不再受生死。
(4)正等觉:即梵语的三藐三菩提。乃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的意思,亦即佛的觉悟。
(5)明行圆满:旧译明行足;圆满,就是足的意思。明是智慧,行如布施、持戒等万行。佛的福德智慧,自利利他功行,一切圆满具足,无欠无缺,故名明行圆满。
(6)善逝:逝,即去的意思,也就是入涅槃。小乘圣者,丢下无边苦恼众生,自己一人入涅槃,是逝而不善;大觉佛陀不离生死而证菩提,不舍众生而入涅槃,故名善逝。
(7)世间解:解是解了:对世间事理,众生苦本、苦因、以及灭苦的方法,离苦的究竟处,都明达、解了。
(8)无上丈夫:又称无上士。无上,至高无上者。佛之智德,于天上人间最胜,为人天的导师,故称无上丈夫。
(9)调御:调御如马师,能把暴戾的马,训练成驯服的马。佛教化众生,无论众生的根性如何恶劣、乖戾,如何刚强难服,也能善巧调御,使他慢慢转向佛法,修学佛法而得成就。
(10)天人师:佛出世间,不但教化人类,也同样教化天人,有无量诸天参预法会听法,故佛为天人的教师。
(11)佛:即是觉者,能究竟觉悟生命的秘奥,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
(12)七宝:指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宝物。
(13)逾缮那:印度计里程的单位,又称由旬。一由旬约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不等。
(14)赡部金:指须弥山四大洲之南赡部洲出产之黄金。赡部洲又称南阎浮提、南赡部洲。
(15)恶趣:众生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与恶道同义,即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
(16)善男子、善女人:指闻佛法而信受的男女,这里指在家、出家的修行者和六道中有缘众生。无疑叫信,闻薰佛法叫‘善’。
【讲述】
以上从如来至世尊,是佛的十大通号。这十名,全是依佛的功德而安立的。因佛的功德太大,一名不足以表诠;当时,印度的一般习惯,凡歌颂或赞美,多用十个名词,佛法循世俗习惯,也采用十种名称赞佛。这十种名称便是:1、如来,2、应,3、正等觉,4、明行圆满,5、善逝,6、世间解,7、无上丈夫,8、调御士,9、天人师,10、佛。
经文的这一段,总标了东方净土的名称,及佛陀的圣号。
曼殊室利,彼佛如来应正等觉,从初发心行菩萨道(1)时,发八大愿。云何为八?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无上菩提(2)时,若有众生,为诸侧逼切其身,热病诸疟蛊道魇魅(3)起尸鬼(4)等之所恼害,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侧悉皆消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注解】
(1)菩萨道:菩萨修行圆满,自他二利,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名菩萨道。
(2)无上菩提:即无上正等觉。佛的圆满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3)蛊道魇魅:魇魅:用邪道致人死亡;蛊道:即把虫放在器皿里,让它们自相啖食,取那最后存留的做成蛊,这种毒药奇毒无比,可以使人失去知觉。
(4)起尸鬼:对死尸念咒,使尸首活动起来。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盲、聋、喑哑(1)、白癞(2)、癫狂(3)众病所困,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诸根具足,众病消灭,乃至菩提。
【注解】
(1)喑哑:喉音嘶沙,语言不亮。
(2)白癞:大麻疯病。
(3)癫狂:神经反常。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贪嗔痴之所缠逼,造无间罪(1)及诸恶行,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当堕地狱受诸苦痛。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令无间罪及诸业障悉皆消灭,无有众生堕恶趣者,常受人天殊胜安乐,乃至菩提。
【注解】
(1)无间罪恶:没有间断地犯罪。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少乏衣食、璎珞(1)、卧具、财货、珍宝、香花、伎乐(2),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资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注解】
(1)璎珞:用线贯穿起来的各色珠宝。
(2)伎乐:如琵琶、箫、笛、琴等乐音及歌唱之佛赞等。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被枷锁系缚其身,以及鞭挞受诸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难都得解脱,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险难处为诸恶兽熊罴、师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蝎之所侵恼,欲断其命发声大叫受大苦时,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脱,诸恶兽等悉起慈心,常得安乐,乃至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斗诤言讼(1)因生忧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斗讼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注解】
(1)斗诤言讼:斗是殴击,属身业;讼是争辩曲直,吵到执法官方以求判决,属嗔恶的口业。这些嗔恶可以升级到互相谋害,恶业更大。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入于江海,遭大恶风,吹其船舫,无有洲渚而作归依,极生忧怖,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曼殊室利,是谓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八种微妙大愿。又彼世尊从初发心常以定力(1)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严净佛土,菩萨眷属悉皆圆满,此之福德不可思议。一切声闻及诸独觉(2),纵经多劫(3)说不能尽,唯除如来补处菩萨。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长者、居士,心希福德,断诸烦恼,称彼佛名,读斯经典,于彼如来至心尊重,恭敬供养,所有一切罪恶业障及诸侧,悉皆消灭,诸有愿求无不随意,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定力: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乱想,为五力之一。定,即心住一境,而不散乱。
(2)声闻及诸独觉:听佛的音声教化而修行悟道叫声闻;不待佛的教化,看见现象界无常变化,即能悟道而会自己发心修行,开悟证果,叫独觉。声闻与独觉,都能明自性,出生死,从此岸而登彼岸。
(3)劫:梵文劫波的简称,指时间很长的意思。世界由成到毁,叫做一劫。劫有小、中、大三种,一小劫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讲述】
经文正宗分。
佛告诉曼殊室利说:从我们娑婆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四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光胜。这个光胜世界佛祖的佛号: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世尊。有无量无数亿的不退转菩萨之所围绕。此佛安然住于大宝胜妙庄严师子座上,正在讲佛法。曼殊室利,那里的佛国土清净,庄严,纵横广阔百千逾缮那,用赡部金铺地,平整柔软,气味芬馥,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没有尘世污秽和男女爱欲,也没有瓦砾、沙石、荆棘,街道上生长著繁茂的花果、宝树,都用金银、珍珠杂宝而砌饰的浴池。佛告曼殊室利,那个佛国的菩萨,都是七宝莲花所化生,所以清净的善男子和善女人都应发愿,生于那个佛国。
佛告曼殊室利:那个佛、如来、应、正等觉从前修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八大愿。这八大愿是: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若有众生身受各种疾病折磨,痛苦不堪时,为热病、外道法术、魇魅起尸鬼所害时,如能诚心诚意持我佛号,由此而得佛加持的缘故,所有的侧全部消灭,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被盲、聋、喑哑或白癞、癫狂等病所困扰,如能一心一意持我圣号,受佛威德力之加被,诸根都会具足,众病消灭,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三大愿:我成佛时,如众生因贪嗔痴三毒所害,造了深重、没有间断的罪恶,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应堕地狱受众多苦难,若能一心称念佛号,于是佛之加被威力,能使无间罪恶及各种业障全部消灭,没有众生再堕恶趣三涂,而会得到人天殊胜的安乐,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我来世成佛时,若众生缺乏衣服、饮食、卧具、财物、各种珠宝、伎乐,如能诚心称念佛号,由此功德力,使所缺少的生活资料都得到满足,直至证得大菩提。
第五大愿:我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人犯了国法,身被枷锁系缚,或受鞭挞及种种苦难,若能诚心称我名号,由于得加被力之缘故,所有苦难都得解脱,直至证得大菩提。
第六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在险难处受各种凶猛恶兽、熊、罴、狮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蝎所侵害,生命将断,受恐吓大叫,受大苦难,若能忆念持诵我的圣号,以此殊胜功德力,所有恐怖全部得解脱,所有恶兽都会发起慈悲心,众生常生安乐,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七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有众生争斗,发生言讼,而生忧愁烦恼,如能诚心称念我名号。由此得加持之威力,斗争、言讼得以和解,产生相互慈悲之心,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航行在江海中,遇到狂风恶浪,舟船处于危险之中,又找不到岛屿和海岸停靠,心生极大忧愁恐怖,若能专心忆念持诵我的名号,由我广大威神力之加被,舟船都能随众生心愿,行至安全、稳妥地方,并享受各种快乐,直至证成佛果。
佛告曼殊室利,这就是那个佛、如来、应、正等觉在行菩萨道时所发八种微妙大愿。并且这个佛从因地初发心时经常以禅定力帮助成就众生,恭敬供养各佛的庄严、清净国土,菩萨的眷属也都圆满成就,此种福禄、功德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证得小乘极果的声闻和独觉,即使经过多劫那么长的时间来说,药师佛的功德也说不完。唯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补处菩萨才能如实任解。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如有深具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希望增长福德,断除诸烦恼,持诵药师佛的名号阅读药师典著,恭敬、虔诚地供养药师如来,所有的罪恶、业障和各种疾病痛苦全都消失,众生有情所有愿求无不随意满足,直至证得无上菩提,永不退转。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五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妙宝。佛号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量亿菩萨围绕现在说法,皆演大乘(1)微妙深义。曼殊室利,彼佛如来从初发心行菩萨道时,发八大愿。云何为八?
【注解】
(1)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无量亿的菩萨围绕著佛陀,聚精会神地听佛宣讲微妙的奥义。曼殊室利,那个佛在因地初发心修菩萨道时,发八大誓愿,这八大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营农业及商贾事,令心扰乱,废修菩提殊胜善法,于生死中不能出离,各各备受无边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珍宝随愿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长,亦不舍离菩提之心,诸恶道苦咸蒙解脱,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若有众生经营农业、商业,使心思烦乱,不修菩提殊胜法门,在生死流转中不得解脱,身受种种无尽痛苦、烦恼折磨,若能专心忆念,持诵佛号,由佛威神之力加被,衣服、饮食、生活资料、金银财宝,随愿满足,所有善根都得到增长,也不舍离菩提正法,各种恶道,都得解脱,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所有众生,若为寒热饥渴逼身受大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先世(1)罪业悉皆消灭。舍诸苦恼,受人天乐,乃至菩提。
【注解】
(1)先世:即前生、前世。佛教有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之分。先世即过去世。
【讲述】
第二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在十方界所有众生,如因寒冷、炎热、饥饿、饮食等身受痛苦煎熬,若能诚心诚意称诵我名,由佛大威德加持力的缘故,前生所犯的罪恶业果都消灭,脱离各种苦恼,享受人间、天堂无限快乐,直至证得大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于十方界若有女人,贪淫烦恼常覆其心,相续有娠,深可厌恶,临当产时,受大苦恼,若我名字暂经其耳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众苦皆除,舍此身已,常为男子,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三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在十方界若有女人常被贪淫、烦恼覆盖、缠绕其心,相继而有身妊,深感厌恶,临生产时,受到极大痛苦折磨,那怕暂时听闻佛号或持诵我的圣名,由此功德威力加被,所有痛苦都消除,并舍女身而转成男子,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及诸亲友,行险难处,为贼所侵,受诸苦恼,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解脱众难,乃至菩提。
【讲述】
第四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若有众生,或与父母、兄弟、姐妹、妻子等眷属亲友,行至危险处,被贼所侵害,受各种痛苦,烦恼,暂时听到我的名号,并至心持诵,由此威力加被,可以解脱各种苦难,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于暗夜,作诸事业,被恶鬼神之所恼乱,极生忧苦,暂闻我名或复称念,由是力故,从暗遇明,诸恶鬼神起慈悲意,乃至菩提。
【讲述】
第五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如有众生有情在黑夜中作各种事业,被恶鬼神扰乱,心生极大忧愁、痛苦,听我的名号并专心称念,由佛威德神力加被,黑暗变得光明,甚至各种恶鬼神也发起慈悲心,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行鄙恶事,不信三宝(1),智慧鲜少,不修善法,根力觉道(2)念定总持皆不修习,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智慧渐增,三十七品(3)悉皆修学,深信三宝,乃至菩提。
【注解】
(1)三宝:即佛、法、僧。佛,有无上智慧与觉悟之人。法为佛陀所说的教法。僧为住持正法的出家人。
(2)觉道:大觉、正觉之路。
(3)三十七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讲述】
第六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如有众生作鄙劣恶事,不信佛、法、僧三宝,缺少智慧,不修习佛法,根本的戒、定、慧、真言都不修习,若能诚心诚意称诵我名,由佛功德威神之加被的缘故,智慧逐渐增长,三十七道品都得修行学习,坚定信奉三宝,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意乐鄙劣,于二乘道(1)修行而住,弃背无上胜妙菩提,若能至心称我名者,舍二乘见,于无上觉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二乘道:指声闻乘与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此二乘均为小乘。
【讲述】
第七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众生乐于修住于鄙劣不究竟的二乘道中,背弃无上胜妙究竟的菩提正道,如能专心称念我名号,就能舍弃二乘之见,皈依无上正等正觉之菩提,精进不退转,直至证成佛果。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见劫将尽,火欲起时,生大忧怖、苦恼悲泣,由彼前身恶业力故,受斯众苦,无所归依,若能至心称我名者,所有忧苦悉皆消灭,受清凉乐,从此命终于我佛土,莲华化生(1),常修善法乃至菩提。
【注解】
(1)莲华化生: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念佛往生弥陀净土的人,皆在莲花之中化生。
【讲述】
第八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劫难将尽,烈火将燃起时,心生忧虑、恐惧、痛苦、烦恼,而悲伤哭泣,这是由于其前身所做恶业的缘故,受众多的痛苦,没有归依之处。若能专心称诵我名,所有痛苦、忧愁都能消灭,得到清静、凉爽的安乐,死亡之后,会生我佛国土上,由莲华化生,经常修习大乘佛法,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八种微妙大愿。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天妙香树而为行列。天花遍覆、天乐常鸣。天妙铃铎随处悬布。天宝庄严师子之座。天宝砌饰诸妙浴池。其地柔软,无诸瓦砾,亦无女人及诸烦恼,皆是不退诸菩萨众莲华化生。若起念时饮食衣服及诸资具随意现前,是故名为妙宝世界。
【讲述】
佛告诉曼殊室利,这就是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在因地修习无上菩萨道时所发的八种微妙誓愿。那个佛所居住的佛国国土广阔博大、庄严、清净,地面平整如手掌,美妙的树木芬芳成行地排列,满布万紫千红的鲜花,美妙的音乐飘洒、演奏,悦耳的铃到处悬挂著,佛安坐在各种宝石装饰庄严的狮子座上,各种珠宝砌饰的美妙的浴池,地面柔软,没有各种瓦砾。此佛土没有女人,没有贪嗔痴各种烦恼,都是不退转众多菩萨莲花化生。只要思念一下,饮食、衣服及生活各种资具会随自己的意愿来到面前,所以名叫妙宝世界。
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昼夜六时(1),殷重至心恭敬供养彼佛世尊及称名号,并造形像,香花、音乐、烧香、末香、涂香而为奉献,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2),于诸众生起慈悲意,愿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诸菩萨护念是人,一切罪业悉皆消灭,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贪恚痴(3)渐得微薄,无诸病苦增益寿命,随有希求悉皆如意,斗诤怨家咸生欢喜,舍此身已往彼刹土,莲华化生,当生之时念定总持,悉皆明了。曼殊室利。如是当知,彼佛名号无量功德,若得闻者所愿皆成。
【注解】
(1)六时:印度古代昼三时与夜三时合称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
(2)八戒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伎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故又名斋戒。
(3)贪恚痴:又名三毒。贪是贪欲,恚是嗔恚,痴为愚痴。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若有清净、信奉佛法的男子、女人、国王、大臣、辅相、中宫的彩女,昼夜六时虔诚一心一意地恭敬供养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持诵圣号,并造佛像,香花、音乐、烧香、末香、涂香尊重奉献,清净庄严、整洁,在七天中持八戒斋,对诸众生生慈悲心,希望生于妙宝佛土,那么,佛世尊及众菩萨会保护忆念修行人,一切罪业都能消灭,证得无上菩提,永不退转。其贪嗔痴逐渐减少,没有诸疾病痛苦,寿命增长,虽有稀罕之所求,也都能如愿,争斗怨家仇人都生欢喜心,舍弃此身往生那个佛土,托莲花化生;当投生的时候,戒、定、慧、真言都知晓。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的圣号,有无量功德威神力,若听闻者,所有愿望都能满足。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圆满香积,佛号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应、正等觉。有无量亿万菩萨围绕,现在说法。曼殊室利,彼佛如来从初发心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讲述】
佛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六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圆满香积,其佛祖号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亿万菩萨恭敬围绕著,现在演说开示大乘佛法。曼殊室利,这个佛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心发四大誓愿,这四大誓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作种种屠害之业,断诸生命,由斯恶业受地狱苦,设得为人,短寿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伤,当受死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无病长寿,不遭横死,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有情从事各种屠杀、伤害生命的行业,由此恶业应受地狱苦刑,假设投胎为人,会短命,多疾病,或遭受水溺、烈火,为刀、毒药所伤害,并受到死亡危险的痛苦,若听闻我的佛号,专心持诵,由佛功德加被力之缘故,所有罪恶业障都能消灭,无病而长寿,不会遭受横祸,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作诸恶业,盗他财物,当堕恶趣,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乏少衣食常受诸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衣服饮食无所乏少,乃至菩提。
【讲述】
第二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有情众生作种种恶业,盗窃别人的财产,应当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假设投生为人,
会生在贫穷的人家,缺少衣服、饮食,经常受种种苦难,若能够诚心实意称诵佛号,由佛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所有恶业全都消灭,衣服、饮食不会缺少,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更相淩慢,共为仇隙(1),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犹如父母,乃至菩提。
【注解】
(1)仇隙:仇恨。
【讲述】
第三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若众生相互欺侮、傲慢,产生仇恨,若听闻我佛号,诚心称诵,由于佛功德力加被的缘故,众生都生起慈悲心,相互尊重友爱如父母,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贪欲、嗔恚、愚痴所缠,若出家在家男女七众(1),毁犯如来所制学处(2),造诸恶业,当堕地狱,受诸苦报。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断诸烦恼,敬奉尸罗(3),于身语心善能防护,永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七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为出家众,后二众为在家众。
(2)学处:即所学之处,一般即戒律。指比丘、比丘尼所遵循之戒条。
(3)尸罗:梵语音译,即戒、持戒。是以意志抑制种种欲望。为一种意志之努力。
【讲述】
第四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众生被贪欲、嗔恚、愚痴所缠绕,不论出家僧尼或在家男女,七众若毁坏如来制定的戒律,作种种罪业,应当堕于地狱中,受种种苦难的报应,如听闻我佛号,虔诚忆念持诵,由于佛威神加被力的缘故,全部恶业都消灭,斩断诸多烦恼,尊敬、奉持戒律,防备和保护身口意,造诸善业,永远不会退转,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四种微妙大愿。曼殊室利。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常有香气,如妙旃檀(1),复以香树而为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宝处处垂下,多有浴池,天宝严饰,香水盈满,众德皆具。于其四边悬妙缯彩,街衢八道随处庄严。所有众生无诸烦恼及忧悲苦。亦无女人。多是住地诸菩萨众。胜妙音乐不鼓自鸣,演说大乘微妙深法。若有众生闻此音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注解】
(1)妙旃檀:旃檀木,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为粉末,可为檀香,或制香油。有白、赤二种。白檀可疗治热病,赤檀可祛除风肿,皆能除疾安身。乌洛迦旃檀更具消除蛇毒之效。故称有如此香气之旃檀树为妙旃檀。
【讲述】
世尊告诉曼殊室利,这就是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应、正等觉修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四大微妙誓愿。曼殊室利呀,那个佛如来所居住的佛土宽阔、博大、庄严、清净,由各种宝石砌成平整的地面,散发著妙旃檀芬芳的香气,各种香树排列成行,处处垂挂著美妙的珍珠、璎珞、摩尼等各种宝石,各种宝石装饰浴池中,香水充盈,具备各种高尚功德,四周悬挂美妙的长幡、彩带,八条街道宽广、庄严,所有众生都没有各种烦恼和忧愁、悲哀、苦闷,也没有男女欲爱。他们是住在此佛土的各位大菩萨们,不用吹奏而自然鸣唱奇妙动人的音乐旋律,都在宣讲大乘微妙、深奥的佛法。若众生听闻此声音,都能证得不退转之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彼佛如来由昔愿力,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圆满庄严坐菩提座。作如是念: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为贪嗔痴之所缠绕,众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时横死,复由恶业堕地狱中受大剧苦,彼佛见此苦恼众生,为除业障(1),说此神咒(2),令彼受持,于现世中,得大利益,远离众苦,住菩提故。即说咒曰:
【注解】
(1)业障:由前生所作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2)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由过去因地所发弘愿,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安住于完美庄严的菩提座位上,作这样的想法,于未来世,若有众生受贪、嗔、痴三毒缠绕,众侧逼身,怨仇人家得了便利,或遭横祸身死,或做恶业,遭受恶报惩罚,堕地狱中,受苦难的煎熬,此佛看到苦恼众生,为拔除罪恶业障,说此威力无比神咒,让众生领受忆持,于现世中,就能得到很大利益,脱离众苦,安住于菩提道。于是演说大陀罗尼咒如下:
呾侄他 悉睇悉睇 苏悉睇 谟折你 木刹你 目帝毗目帝 唵末丽毗末丽忙揭例 四嚂若揭鞞曷喇呾娜 揭鞞萨婆頞他 婆但你
钵啰摩頞他娑但你末捺细 莫诃末捺细 頞步帝 頞室步帝 毗多婆曳 苏跋泥去 跋罗蚶摩 瞿侠祛跋啰蚶摩柱侠帝 萨婆頞剃数
阿钵啰匝帝萨跋呾啰阿钵喇底歇帝折睹杀 瑟致勃陀俱胝 婆侠帝 纳摩娑婆 呾他揭多喃 莎诃
尔时世尊,说此大力大明咒(1)时,众中所有诸大菩萨、四大天王(2)释梵王(3)等赞言:‘善哉!善哉!大悲(4)世尊。能说如是(5)过去如来大力神咒,为欲饶益(6)无量众生,竭烦恼(7)海,登涅槃(8)岸,除去疾病,所愿皆满。’
【注解】
(1)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
(2)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3)释梵王:帝释天与梵天。
(4)大悲:伟大的悲心。拔众生苦叫做悲。
(5)如是:如此的意思。
(6)饶益:给人丰富的利益。
(7)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人心烦意乱的见思惑,叫做烦恼。
(8)涅槃:华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做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又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讲述】
当佛说此威力无比大明咒时,众中所有十方三世一切大菩萨,四大天王、释梵王等齐声赞美:‘好极了,好极了,你以伟大的悲悯心,演说过去如来如此威力无比神咒,为拔除无量众生的种种烦恼,使众生获最大利益,脱离苦海,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治愈疾病,使众生所有愿望都能满足。
佛告大众:‘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1)婇女(2),情希福德,于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读若诵,若为他人演说其义,于诸含识(3)起大悲心,昼夜六时香华灯烛,殷重供养,(4)清净澡浴,持八戒斋至诚念诵,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即于彼国莲花化生。(5)’
【注解】
(1)中宫:即太监,管理王宫事务。
(2)婇女:王宫中照应帝王和后妃的女子。
(3)含识:一切众生。
(4)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悯、爱护的意思。
(5)化生: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
【讲述】
释尊告诉大众,如有清净信仰的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国家众臣大官、太监、宫女想有稀罕的福德,对此神咒恭敬、奉持,若朗读或背诵,为别人讲解妙义,对诸众生起悲悯心,虔诚地洗澡、净衣,于昼夜六时中香华灯烛恭敬供养,守持八戒斋,诚心诚意地持诵此咒,所有极大无边无尽的业障,全部消灭,在现在脱离各种烦恼,临命终时,受众佛保护忆念,则能在那个佛土托莲花而化生。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忧,佛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为众说法。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细滑柔软,常有香气,无忧苦声,离诸烦恼,亦无恶趣及女人名。处处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满,宝树行列,花果滋茂,胜妙音乐,不鼓自鸣,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国(1)功德庄严。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注解】
(1)无量寿国:阿弥陀佛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讲述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此去东方,过七个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有个世界,名叫‘无忧’,有佛祖名‘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现正为众生讲演大乘佛法。那个如来所居的佛国,地面宽广辽阔,庄严、清净,地平整如掌,以宝石砌成,国土精细、光滑、柔软,飘洒著芬芳香味,没有忧愁、痛苦声音,脱离众多烦恼,也没有恶趣三涂及女人名,处处可见金砌的浴池中充盈著香水,花树、果树茂盛生长,排列成行,美妙音乐,不用演奏,自己鸣唱,就像西方阿弥陀如来的极乐世界一样,功德庄严。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无忧最胜吉祥王如来、佛、世尊,在修行菩萨道因地发四大弘愿。这四大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忧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忧悲及诸苦恼悉皆消灭,长寿安稳,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众生常常被忧愁、苦难所缠,不得解脱,如听闻我的佛号,并诚心实意地忆念持诵,由于佛加持力的缘故,所有忧伤、悲哀和各种苦恼全部消灭,过安宁、康乐、长寿的生活,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生在无间黑暗之处,大地狱中受诸苦恼,由彼前身闻我名字,我于尔时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见光时,所有业障悉皆消灭,解脱众苦,生人天(1)中,随意受乐乃至菩提。
【注解】
(1)人天:人趣与天趣,即人间与天道。
【讲述】
第二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若众生造作各种罪恶行为,生在无有间断的黑暗地狱之中,受众多痛苦、苦恼。由于前身听闻我的佛号,这时,我身放光明,照耀受苦者,由于佛的加被威神之力,而见到光明,所有业障全部消灭,解脱各种痛苦,而生在人、天道中,随其意愿,享受欢乐,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杀盗邪淫,于其现身受刀杖苦,当堕恶趣,设得人身,短寿多病,生贫贱家,衣服饮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热饥渴等苦,身无光色,所感眷属皆不贤良。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随所愿求,饮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诸天,身光可爱,得善眷属,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三大愿:我来世证得正等正觉时,若众生造作杀人、偷盗、邪淫等众多恶业,在他的现身受刀杖、鞭挞的痛苦,应当堕入恶趣三涂,假设投生为人身,会短命多病,生于贫苦、低贱家中,衣服、饮食全部缺少,经常受寒冷、炎热、饥饿、口渴等众苦折磨,身体无光泽润滑,所遇到的眷属都不善良贤慧,若听闻我的佛号,专心持诵忆念,由于佛加持之威神力的缘故,随众生的愿望,饮食、衣服都会丰足,像诸天神的身体光泽可爱,得到善良的眷属,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药叉(1)诸恶鬼神之所娆乱,夺其精气(2),受诸苦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诸药叉等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脱众苦,乃至菩提。
【注解】
(1)药叉,即夜叉,汉译捷疾鬼,它能在空中飞行。是恶鬼之名。
(2)精气:中国古代道家、养生学家的名词,指维持人体生存和健康长寿的元精、元气(不是一般的呼吸之气)。
【讲述】
第四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佛果时,若众生被药叉等各种凶恶鬼神纠缠、扰乱,夺取众生精气,受痛苦、烦恼折磨,如听闻我的佛号,并专心持诵忆念,由于佛的加被威神之力,众药叉都倒退、散离,并生起慈悲之心,解脱众多苦难,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所发四种微妙大愿。若有众生闻彼佛名,昼夜六时称名礼敬,至心供养,于众生处起慈悲心,业障消灭,解脱忧苦,无病长寿,得宿命智(1),于诸佛土,莲花化生,常为诸天之所卫护。曼殊室利,称彼佛名能生如是无量福业,而彼佛土愿力庄严,殊胜功德,声闻独觉所不能知,唯除如来应正等觉。
【注解】
(1)宿命智:六神通中的宿命通智慧,是能知过去世生命与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智慧。
【讲述】
佛告诉曼殊室利,这就是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所发四种微妙殊胜誓愿,若众生听闻我佛名号,昼夜六时诚心诚意地恭敬礼拜、供养、持念佛号,使众生生起慈悲心,业障消灭,解脱忧愁苦痛无病长寿,得到宿命通的智慧,将在无忧佛国,托莲花化生,并得到众多天神的保卫、爱护。佛又告诉曼殊室利,持诵那个佛的名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能生这些无数无量的福德,而这佛国世界伟大弘愿,庄严殊胜的功德,声闻、独觉乘,是不能理解的。只有如来、应、正等觉能够知晓理解。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八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法幢,佛号法海雷音如来、应、正等觉,今现说法。曼殊室利,彼佛世尊所居国土清净无秽,其地平正,颇梨(1)所成,常有光明香气芬馥,以帝青宝而为城郭,有八街道,砌以金银,楼阁殿堂,飞甍户牖,栏楯庄饰,皆众宝成,天香宝树随处行列。于其枝上挂以天缯,复有宝铃处处垂下,微风吹动出妙音声,演畅无常苦空无我,众生闻者,舍离欲缠,习气渐除,证甚深定。天妙香花,缤纷而下,于其四面,有八浴池。底布金沙,香水弥满。曼殊室利。于彼佛土,无诸恶趣,亦无女人,莲花化生,无复烦恼。彼佛如来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注解】
(1)颇梨:即玻璃。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八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法幢,号称法海雷音如来、应、正等觉,现在正演说大乘佛法。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这个佛、世尊所居住的佛土清净无烦恼,地面平整,由玻璃宝所成,处处充满光明,香气芬馥,用帝青宝作成城廓,由金银砌为八条宽广大道,楼阁、宫殿、小楼屋上飞檐及窗户、栏楯,都由各种宝石装饰,处处天香宝树,排列成行,树枝上悬挂著天缯彩带。随处可见垂下的宝铃在微风吹拂下演奏美妙动听乐章,都在赞颂佛法的无常、苦、空、无我。众生听闻,舍离欲望纠缠,坏习气逐渐消除,证得甚深禅定。美妙奇异香花,纷纷落下。此佛土四面有八浴池,底布满金沙,香水弥满。释尊又告曼殊室利,那个佛土无诸恶趣三涂,也无男女欲爱,都是莲花化生,没有烦恼。佛如来在修行大乘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四大誓愿。这四大誓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生邪见家,于佛法僧不生净信,远离无上菩提之心,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无明(1)邪慧(2),日夜消灭,于三宝所深生正信,不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2)邪慧:邪指左道。慧即智慧。不明因果,违反正理的一切知见,障蔽智慧,叫邪慧。
【讲述】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证得大菩提时,若有众生不幸失去正见,误入邪门外道,不能清净信奉佛法僧三宝,远离究竟无上的菩提心,只要听闻我的佛号,并诚心诚意持诵,由于佛加持力的缘故,无明邪门外道迅速消灭,深信并皈命三宝,安于佛法正见,永不退转,直至证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生在边地(1),由近恶友,造众罪业,不修善品,三宝名字曾不经耳。命终之后,堕三恶趣,彼诸众生暂闻我名者,由是力故,业障消除,遇善知识,不堕恶趣,乃至菩提。
【注解】
(1)边地: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亦名胎宫,往生于那里的人,五百岁间不得见闻三宝。
【讲述】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究竟证得大菩提时,若有众生,生于边隅之地,远离佛法正见,亲近恶友,造种种恶业,不修善业,从不听闻三宝名字,命终之后受报,堕入恶趣,那些众生暂时听闻我名,由佛的加被力的缘故,所有业障都会消除,转而亲近善知识,而不堕恶趣,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所须,悉皆乏少,由此因缘生大忧苦。为求觅故,造众恶业,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乏少,随念皆得,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三大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若有众生饮食、卧具、医药、生活所需都很缺乏,由此原因而心生忧愁、苦恼,为寻求饮食而造众多恶业,若听闻我的佛号,专心忆念,由于佛的加持力,所有缺乏的资生用品,随愿都能得到满足,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由先恶业,共相斗诤,作不饶益(1),弓箭刀杖,互为伤损,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不相损害,不善之念尚自不生,况于前人欲断其命,常行喜舍乃至菩提。
【注解】
(1)饶益:给人丰富利益。
【讲述】
第四大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若有众生,因先世的罪业受报,相互仇恨争斗,损害利益,以弓箭、刀杖相互伤害,若闻听我的佛号,专心持诵忆念,由佛的加持力,使相互对立双方都生起慈悲之心,不相损害,罪恶念头不再生起,即使以前欲害其性命的冤家,也常行喜心、舍心,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四种微妙大愿。若有净信男子女人,闻彼佛名,至心礼敬,殷勤供养,受持念诵,业障消灭,得不退转菩提之心,具宿命智,所生之处,常得见佛;无病长寿;命终之后生彼国中,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随念皆至,无所乏少。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具足如是无量功德,是故众生常当忆念,勿令忘失。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这就是法海雷音如来、应、正等觉在修行菩萨道因地所发四种微妙弘愿。若有信心的清净善男子和善女人们听闻那个佛名号,专心恭敬,殷勤供奉持诵,业障迅速消灭,正法、菩提之心永不退转,具有宿命通智慧,所生之处常能看见佛,听闻佛的教诲,无病而长寿。命终之后生于佛土中,衣服、饮食、生活资具随念都来,不会缺少。佛又告曼殊室利,此佛世尊具有如此无量无边功德,所以众生应当常常忆念受持,不得忘记和失去。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九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善住宝海,佛号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应、正等觉,现在说法。曼殊室利,彼佛如来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向东方去,经过九个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有个世界名叫善住宝海,有佛祖名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应、正等觉,现正在演说大乘法门。曼殊室利,那个佛如来在修行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四大弘愿,这四大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种植耕耘,损诸生命,或复兴易,欺诳他人,战阵兵戈常为杀害,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资生之具不假(1)营求,随心满足,常修众善,乃至菩提。
【注解】
(1)不假:不借用。
【讲述】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多恶业,种植耕耘,损害生命,或经商欺骗别人,在战场上以兵戈杀害他人,若听闻我的佛号,专心持念,由于佛加被之缘故,生活资具不用靠营生而求,随心愿皆得满足,常修众善行,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十恶业(1)、杀生等罪,由此因缘当堕地狱,若闻我名至心称念,于十善道(2)皆得成就,不堕恶趣,乃至菩提。
【注解】
(1)十恶业:又名十不善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愚痴。
(2)十善道:即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讲述】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证得无上佛果时,若有众生造十恶业、杀生等罪恶,由此恶业故应堕地狱受苦,若听闻我佛名号,诚心持诵忆念,在十善道中修行,都能成就,不至堕入恶趣三涂,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不得自在(1),系属于他,或被禁系、杻械、枷锁、鞭杖,苦楚乃至极刑,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厄难,皆得解脱,乃至菩提。
【注解】
(1)自在:进退无碍的意思,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束缚而通达无碍。
【讲述】
第三大愿:我来世成佛时,若众生于烦恼中,失去自由,被他人捆绑,或犯法被监禁,被镣铐、枷锁系缚,身受鞭挞,甚至将受杀戮极刑时,若听闻我佛名号,一心皈依持诵,由我佛的慈悲、福德和威神之加被,所有灾难,困苦都能解脱,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不信三宝,随虚妄见,弃背正理,爱乐邪徒,谤毁佛经,言非圣说(1),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当堕地狱,无有出期;设得为人,生八难处,远离正道,盲无慧目。如是之人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解脱众难,常生中国,受胜妙乐,乃至菩提。
【注解】
(1)圣说:圣者所说的话,指佛所说之法。
【讲述】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正等正觉时,若有众生造种种恶业,不信奉佛法僧三宝,追随虚假、违背正理的知见,亲近邪门外道,诽谤诋毁佛经,宣传邪说非理,恭敬奉持外道典籍,不但自己作,还教别人误入歧途受其迷惑,应堕地狱,无有出头之日;假设投生为人,生于八难处,远离佛法,盲目,没有智慧。这样的人若听闻我佛圣号,诚心诚意持诵信奉,由于佛加持之故,命终之时,佛法正念显现,苦难速得解脱,常投生于佛法盛行之中国,享受殊胜美妙音乐,直至修成佛果。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四种微妙大愿。曼殊室利,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与上妙宝如来世界等无有异。
【讲述】
佛告曼殊室利,这就是那个佛、如来、应、正等觉修行菩萨道在因地所发四种殊胜微妙誓愿。曼殊室利,那个佛国土功德巍巍庄严,与上面妙宝世界、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世界相同,没有差别。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1)。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曼殊室利,彼佛世尊从初发心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云何十二?
【注解】
(1)净琉璃:药师如来的净土,那个国土的佛号称琉璃光。净琉璃是依报世界,琉璃光是正报佛名。世界名净琉璃,即常寂光净土,以究竟清净真如为体。药师如来彻底破除无明障碍,证得最清净法界,所以对所证成的境地——国土来说,即名为净琉璃世界;而不离法界,圆满具大智慧,光明遍照,能破一切愚痴暗昧。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十倍恒河沙那么多的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净琉璃,有佛祖名叫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曼殊室利,那位世尊从前修菩萨道,在因地发过十二大愿。这十二大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1)照无边界,三十二相(2)八十随好(3)庄严其身,令诸有情,如我无异。
【注解】
(1)自身光明:药师说他将来成佛时,要身放光明,照遍一切世界。佛的慈光是随时随地照耀著,充满著,只是众生因无明烦恼的障蔽,常在光中而不见光。修学佛法若能精勤进修,除去烦恼的尘垢,必能沐浴于佛的慈光中。
(2)三十二相:是为印度公认的大人相,特别为男子的胜相,如佛足底的平满相,千辐轮相,佛身的紫金色相,垂手过膝相,顶髻相等。这些相,依印度当时的相法,为最高贵最庄严的福德相。轮王或如来,才完满的具足。
(3)八十随好:是随身体的某部形态,所有某种美的特征,如佛手柔软,毛发光泽,面容丰满等。佛法本不著相,但为了导引众生,令众生喜欢生信,所以药师如来因地中,要发愿具足这种福德庄严相。药师佛的本愿,不但希望自己身相光明,众好具足,同时还希望,令所有一切有情皆如自己一样,平平等等,无有差异。
【讲述】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自身能放射大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圆满庄严自己的德相。使一切有情众生,皆如自己一样,平等没有差异。
依照这第一大愿的大意,可以从两方面说:
1、从净琉璃世界的生佛平等说:生于东方净土,身相圆满,与佛无异。但不能说一切有情皆如此,因为现实的众生界,并不曾真的如此平等。
2、从一切众生佛性说:一切众生性,本都是光明遍照,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的。只因为众生为无明所覆,不曾开显,所以隐而不现。这要到成佛,方能如实证知。故《华严经》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未能证得。’在佛的心境,照见一切众生,确是平等不二的。从这个意义说,佛证得无上正等觉时,大地众生无不是佛,众生与佛原为平等。但从众生边看,众生苦恼,愚痴暗昧,于一切诸法实相,从来不知不见,痛苦流转,何能与佛平等?因此,有人说我们是凡夫,不要妄自尊大;尽管生佛平等,而我们还是众生。有人说:我们要深信自己是佛,如禅宗要人直下承当自心是佛;密宗要人起佛慢,说即身成佛。这些话,可说都有一分道理。我们是凡夫,所以要修行办道;因为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可修行成佛。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1),内外清彻,光明广大遍满诸方,焰网庄严过于日月,铁围中间,幽冥(2)之处互得相见。或于此界暗夜游行,斯等众生见我光明,悉蒙开晓,随作众事。
【注解】
(1)身如琉璃:药师如来,彻底揭去无明暗影,刷除烦恼污泥,本身佛性毕竟显发,故说身如琉璃。
(2)焰网:即光光相辉映结成网路,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于由光线所组成的光明夺目的焰网之中。
(3)幽冥:即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
【讲述】
此文与第一大愿的意义有关而用意不同。上愿重于佛的法性身,显示生佛平等。此愿重在从法性而起应化身,开晓众生。
药师如来,所发的第二大愿是说:愿我来世,究竟证得大菩提时,身相犹如琉璃宝,内外都极明亮清彻,光明广大遍满各方。佛身的光明炽盛,光光相照,形成一种庄严的焰网,胜过于世间的日月之光。
药师如来的身光,照及幽冥的苦恼众生,众生得到佛光的照耀,就得到开晓,就可随自己的意趣,做他所乐意做的种种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1),令诸有情,所受用物(2),皆得无尽。
【注解】
(1)方便:随方因便,以利导人。
(2)受用物:人们衣、食、住、行上种种需要受用的物质。
【讲述】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证得大菩提时,以无量无边的智慧方便,生产多量的受用物质,使一切有情众生,凡有所需求的,皆能够受用无尽。
修学大乘菩萨行,凡有利众生的学问技能,都要学,智慧一天天求增长,到了成佛,一切功德妙法,始能圆满具备,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大乘佛法,并不反对科学物质的发达增产。现代世界科学昌明,有人埋怨它是罪恶的渊薮,其实祸患在于人类不善于运用他,这里引出严重的弊害。人类若增进德性的修养,爱人爱群,善于控制,善于运用,那么科学对于人生,将是有莫大利益的,所以菩萨对于种种有利于民生的知识和技巧,不独不厌弃,而且还应该学,应该会:这样才能解除众生因物质贫乏而带来的苦痛与罪恶。药师如来的第三大愿,特别著重这方面。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声闻、独觉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讲述】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证得大菩提时,若有不信善恶因果,作杀盗淫妄种种罪恶,不幸失去正途而误入邪道者,都要使他们的心志能永远安住于菩提正路中。此外,若有行声闻、独觉的小乘行者,都要以大乘究竟法门令他们安住,得以永不退转。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即是使一切众生,尽皆悟入佛之知见。但众生根性千差万殊,好乐不一,事实上不能立即教一切众生都入佛之知见,所以世尊一面以此最高目的为原则,同时随机教化,见行于邪道的众生,即教以三乘法门;见声闻、独觉停滞在自利的化域,即教以大乘究竟法门,叫他们再向前走,直至般涅槃——宝所为止。第四大愿,包括了回邪向正、回小向大。经文中所说的安住,有令他永远不退转的意义。如凡夫确生出离心,向二乘圣道修行,即不再退回凡夫;大乘确发自利利他的广大菩提心,永向佛果而不再退心成为小乘或凡夫。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于我法(1)中修行梵行(2),一切皆令得不缺戒(3),善防三业,无有毁犯堕恶趣者。设有毁犯,闻我名已,专念受持,至心发露,还得清净,乃至菩提。
【注解】
(1)法:法者梵语‘达磨’,为通于一切之语,无论大小,有形无形,真实虚妄,事物道理皆悉为法。
(2)梵行:从一般意义说,指一切清净行(梵是清净的意思)。从特殊意义说,专指出家的不淫戒。约中义说,凡佛所制的戒行名为梵行。
(3)不缺戒:不缺即能圆满受持;戒者,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即使是心怀恶的念头也不可以。不缺戒,即所有的戒律全部能够严格受持。
【讲述】
前四愿,依药师如来的自证功德,利乐众生;此下,因众生有了缺陷、苦痛,需要援助救济。上述是与乐,此下是拔苦。药师如来对苦难众生的悲济,以及消灾免难,将由这第五大愿起,逐一显示出来。
这第五大愿说:将来得菩提时,若有诸多的有情众生,于我药师佛的正法中,修行清净的行为,我要成就他们都能圆满受持戒律。佛法中受戒,先是未受令受,已受的令守。受了戒以后,也有不少人不能清净严持。犯了戒,要知道忏悔。如有所犯而不知忏悔,即难得清净。所以药师如来本愿,更进一步地说:设有众生毁犯了禁戒,但由于听闻了我佛的名字,并且一心一意的持佛圣号,对过往错失,至诚发露忏悔,礼拜,供养,时时摄心于佛号佛德上,久而久之,罪业自然消除,内心感受佛的光明,恢复了本来的德行清净,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诸根不具(1),丑陋顽愚(2)聋盲喑哑、挛躄背偻(3)、白癞癫狂(4),种种病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皆得端严,众病除愈。
【注解】
(1)诸根不具:我们的身体为六根所组合而成。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不具,即指有外表的欠缺,如眼耳损坏,或手足残缺;有内在的,从外表看来,身体各部虽然完全无缺,但耳舌等失其功用,或智慧不足等,均属此种。
(2)顽愚:意根的不懂事理,心性鲁钝。
(3)挛躄背偻:挛是瘸手,躄是跛足,背偻即驼背。
(4)白癞癫狂:白癞是大麻疯,癫狂即神经反常。
【讲述】
药师如来的第六大愿说:愿我将来成大菩提时,如诸多有情众生的身体有种种畸形、五官有所欠缺残废,外表丑陋,内心鲁钝,不懂事理,眼瞎耳聋、声音嘶哑不能说话,两手挛曲,两足跛行或有驼背,患了大麻疯或神经反常,为这些病痛所缠身,若听了我药师如来的名号,一心称念,或礼拜供养,蒙药师如来功德威力的加被,皆可得到救治,令身相丑陋的转为端正,诸根缺损的,也都完备起来,各种病苦得以去除而获痊愈。
药师如来发此大愿,众生如有善根,有因缘,能依药师法门的开导去实行,不独身体有疾病、有残缺的众生,可因闻名号而得到彻底救治,即心理不健全的各种病患,也可因佛而好转过来,以获身心端严的理想人生。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穷困苦,无有归趣(1),众病所逼,无药无医,暂闻我名,众病消散,眷属增盛,资财无乏,身心安乐,乃至菩提。
【注解】
(1)无有归趣:无所归托的意思。
【讲述】
第七大愿:愿我将来成佛的时候,若有诸多的有情众生,处境贫穷困苦,没有归托,受到多种病的逼迫,又无医无药,这时如称念药师如来的名号,众多病苦便可消除。亲属朋友逐渐增多,资生之具,全部具足,身心安乐,直到证得佛果。过去由于因缘不足福德薄弱,所以贫穷孤苦。以后,以善根福德增长,身心恢复健康,由于从事事业的努力,便能把家庭建立起来;亲属朋友,也由于人缘的转好而逐渐增多。佛陀的慈悲虽极普遍,但对于孤苦贫病的众生,特别关怀,特别护念和救济。所以世尊在世时,特别提倡施医施药,救济孤独。凡身为佛子,修学佛法,须体念释迦的精神,效法药师的本愿,随分随力去做。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众苦之所逼切,极生厌离,愿舍女身,若闻我名,至心称念,即于现身,转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讲述】
药师如来的第八大愿,是说若有女人,为女身的众多苦恼所逼迫,而极其痛切,产生了厌离心,愿意舍弃女身,若能闻我药师如来的名号,一心称念,礼敬供养就可以转女成男,具足大丈夫相,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在大乘佛法中,男女本来是平等的。不过,由于社会诸种因素,尚难完全做到男女平等。女人在生理上的苦患,如生育之苦,男子是没有的;女人心理上的苦恼,如嫉妒心、虚荣心也比男子为重;女人的性恪,也有心胸狭窄之处。经说:‘学大乘法,修菩萨行,要有大丈夫的精神方得。’因此,这里讲女身转男,不是鄙视、歧视妇女,而是从关心妇女、为妇女解除苦恼立言,应当体会佛陀对于亿万妇女特别慈悲的苦心。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1);复有种种邪见之徒,皆当摄受,令生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乃至菩提。
【注解】
(1)罥网:捉兽的叫罥,捕鱼的叫网。若迷信魔外邪说,就像鱼兽被罥网罩住了一样,不易解脱出来。
(2)正见:正确的见解,有了正见,对于事物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除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讲述】
第九大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要使诸多有情众生,都能出离恶魔的罥网。如有众生受了种种邪见的缠缚,药师佛也要用各种善巧方便,导引摄受,使之能安置于佛法的正见之中,渐令修习四摄六度等诸菩萨行,从而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此愿是佛令众生,从魔及外道的黑暗中,奔向光明的正法。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拘(1),幽禁牢狱,枷锁鞭挞,乃至极刑;复有众多苦楚之事逼切忧恼,无暂乐时,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乃至菩提。
【注解】
(1)王法所拘:国家法律称为王法,拘是指受国家法律的制裁。
【讲述】
第十大愿:是药师如来在因地中,发大慈悲之愿,济拔犯法受禁的众生。他说:若诸有情,因犯罪或受枉而为王法所拘,被幽禁于牢狱,带上枷锁受到鞭打乃至于极刑,身心感到众多的苦楚,逼切忧恼没有一时一刻的安乐。悲心深切的药师如来,愍念到众生的苦痛,所以说:受这些刑罚灾难的有情,若听到我药师如来的名号,由于我的圆满福德力,与广大威神力加被他们的缘故,便能得以脱难,解除一切忧苦,直到证得正等正觉。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火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若闻我名至心称念,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随意饱满,后以法味(1)令住胜乐,乃至菩提。
【注解】
(1)法味:妙法的滋味,即用心咀嚼妙法,领会而心生欢喜。
【讲述】
第十一大愿说:将来我成佛时,若诸有情生活困难,为饥渴所逼迫苦恼,为了求食的缘故,不择手段而造下了重大的诸恶业。对于这种为环境所迫,贫穷得实在没得吃,没得穿,就需要从经济方面加以解决,药师如来因此发大愿,对于那些无衣无食的众生,若得闻我的名字,依照佛的开示,专心称念,信受奉持,那么我当先以上妙的饮食饱足其身,然后进一步,以无上的佛妙法,使他们用心领会,安住于无限的胜情欢乐之中,乃至成就无上菩提,也即是得到究竟解脱乐。也就是说:饮食只能作暂时的救济,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先以饮食饱其口腹,进而教以人生正行,知识技能,使之从事职业,这就相对地解决了。再进一步,令其修学佛法,在佛法丰富的宝藏中,得世间希有的无上法乐,那才是究竟的救世济人。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身无衣服,蚊虻(1)寒热之所逼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随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宝庄严具(2)伎乐(3)、香华皆令满足,离诸苦恼,乃至菩提。
【注解】
(1)虻:昆虫名,形似蝇,种类很多,喜食人畜的血液。
(2)宝庄严具:以首饰、宝石等修饰身体的珠宝具足。
(3)伎乐:娱乐所用的器具。
【讲述】
第十二大愿,希望将来成佛时,若诸多的有情众生,有的因为贫穷,没有衣服穿,也没有被褥帐子,为蚊虻所苦,冷天无衣御寒,热天也无衣遮体,这样的昼夜逼恼,不胜困苦。若闻我药师如来的名号,专心称念,信受奉持,那么,即能如其内心所好,可以得到种种上等美妙的衣服,亦能得到首饰、宝石等装饰的物品,还有娱乐的用具,花蔓、涂香,皆能得到满足,脱离诸多苦恼,乃至达到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1)。
【注解】
(1)十二微妙上愿:此十二愿,非一般的誓愿可比,纯由大悲心所流露的利他大愿,所以称为微妙上愿。
【讲述】
以上分别说明十二大愿,现在总结。
释尊说完了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又对曼殊室利说:这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所发的十二微妙上愿。
从十二大愿的内容看,第一大愿为生佛平等愿;此后,便是思想的正确,行为的合理,生活的丰富;缺陷的加以弥补,病患的予以救治,苦痛的予以安乐。不但著重衣食等物质生活,又注意到教育,健康,正常的娱乐,达到人类的和乐生存。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对这些启示得最为明白。所以佛法的流行世间确能领受实惠,确能适应现实人生的。修学佛法的人,能依菩萨的精神去躬行实践,即是菩萨。
卷下
尔时佛告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1),我于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然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2)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阙宫殿及诸廊宇,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于彼国中有二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3),于彼无量菩萨众中而为上首(4),能持彼佛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注解】
(1)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衣身者,称为庄严。
(2)无女人:没有男女之相,一律平等,没有男女差别。
(3)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东方净土,不但有药师如来,还有二菩萨,为其宣化的得力助手,一名日光遍照菩萨,二名月光遍照菩萨。
(4)上首:佛说法时,于听众中推居首位者,称为上首,或举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
【讲述】
这时佛告诉曼殊室利说:那东方净土的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所发的广大悲愿,及成佛时,彼佛所有国土的殊胜功德,清净庄严,我就是用一劫或超过一劫的时间,也是说不详尽的。药师如来的净琉璃世界,一向都是清净的,没有各种世欲的污染,也没有女人苦痛及三恶趣苦恼的声音;换言之,东方药师乐土,一切都是大丈夫,没有男女相,一律平等;无恶趣,一切恶趣都是罪恶所感,而往生净土的众生,都已消除业障,善根具足;由此,也就没有苦痛的声音。以下,则是叙述净土的依报:药师如来的国土,地面是由琉璃宝所成,通明透亮;城台、楼阁、宫殿和房屋的飞檐以及窗户罗网都由七种宝物所饰成,一切功德庄严,与西方的极乐世界同样美好。在药师佛的国土中,有二菩萨辅弼,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在那里的众多菩萨中列为上首,能够持修药师佛的正法宝藏,由于这个缘故,曼殊室利,凡是对药师法门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立定志愿,求生彼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不但资生物是无限的丰富,大众是非常的和乐,而且能受佛的教化开导,这样的法门,在十方净土中,也是难得希有的,应当发愿往生才是。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惜,不知惠施(1)及施果报(2),愚痴少智,无有信心,多畜珍财,勤劳守护,见乞者来,心生不喜,设不获已,行惠施时,如割身肉,深生吝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然于自身尚不能用。况当供给父母、妻子、奴婢、仆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中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虽在恶趣(3),还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彼没,生在人中,得宿命智(4),念畏恶趣苦(5),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所有财物,无悭吝心,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注解】
(1)惠施:亦即布施,以自己之所有施舍于人。布施有三类:一是财施,就是用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是法施,就是用正法去劝人修善去恶。三是无畏施,就是不顾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2)施果报:布施的果报。
(3)傍生处:即畜生。
(4)宿命智:亦译宿命念,念畏由于堕于恶趣之苦,生智而好行惠施。
(5)不乐欲乐:不再只为自己而乐于一己之欲乐中。
【讲述】
如来开示中,依正行愿已讲完;现说药师佛的善巧方便。药师如来,依过去因中的本愿力,及现证佛果的无边功德,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度生主要是慈悲,而慈悲是内生的,须有高度的善巧方便,才能表现出来。这里讲的是另一大段,释迦复次告诉曼殊室利:若有众生不能辨识善恶,只怀著贪惜之心,不知布施和布施的果报,这实际是愚昧,缺少智慧,也没有信仰三宝四谛之心,只知多去积
畜财物,辛苦地对这些财物勤加守护,若见贫穷的人向他乞求衣食,就从心里厌烦而不喜欢。在不得已时行些布施,就如同割了他的身肉一般,深生吝惜。更有那些无量数的悭吝之人,只知积集资财,对于自身尚且舍不得受用,何况能去供养父母妻子和家里的佣人以及前来乞讨的人?这样的人等到从这个世界命终之后,必定要生饿鬼中或者是堕落于畜生。对于上述因贪吝而堕入恶趣的众生,由于往昔在人间的时候,曾经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有意或无意中称念过,在心中留下了种子。所以当他堕入恶趣之中时,忽然忆得彼佛如来的名号,生恭敬心,至诚恳到皈向如来。凭此称念如来圣号的功德,即在这一念时,从彼三恶道中,还可以得受生人中,得到宿命智,念及畏惧恶趣之苦,彻底改变以往过失,不再为自己好乐私欲之乐,而能有利于他人,好行惠施,也赞叹别人的布施,对自己财物无悭吝心,渐次还能以自己的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于来乞者,更何况身外的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复有人,归依世尊,受诸学处,而破坏戒威仪及坏正见,设有持戒正见不求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1)不能了解,虽有多闻(2)而怀矫慢,由慢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百千俱胝(3)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堕于地狱,傍生鬼趣。若曾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彼如来本愿威力,于地狱中忆佛名号,从彼命尽,还生人间,正见精进(4),意乐调善,舍俗出家,于佛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于矫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乃至菩提。
【注解】
(1)契经深义:佛所说法,称当人情,契合法相,妙义重重,深广如海。
(2)多闻:多听明师说法,多求知识开示。
(3)俱胝:亿数。
(4)精进:勤谓精进,乃勇猛修善法、断恶法。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像这些众生,虽然归依世尊受持诸种戒律,却破坏了戒律威仪,毁坏了正见;对有持戒正见的人,又不求多闻,不多求知识开示,这样,对于佛所说的契经的深奥义理当然不能了解。有的人虽然不放弃多闻,却起了骄慢之心,觉得自己是对的,而认为别人不对。他是诽谤了正法,而成为魔鬼的伙伴了。像这样的愚人,不但自己行于邪见,还会使无量百千亿数的人堕入邪见的大险坑。这些人堕入地狱,傍生鬼道,受尽苦楚。若是听到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由于如来的本愿威力,在地狱中忆念佛的名号,就能从那些恶道中命尽而还生于人间,得到了正见,继而精进修行,善能调服内心的意乐,进而舍俗出家,在如来的正法中,受持种种戒律,没有毁坏冒犯,而且起正见,求多闻,了解契经的甚深义理,远离骄慢之心,不再毁谤正法,不作魔鬼的同伴,这样渐渐一步步地修行诸菩萨的六度万行,乃至功德智慧都能获得。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造诸恶业,自赞毁他,命终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从彼终已,来生人间,或作牛马驼驴之属,恒被鞭挞饥渴缠心,身常负重,困苦疲极,若得为人,生居下贱,奴婢仆使,被他驱役,恒不自在。由昔人中曾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善根力,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1),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乃至菩提。
【注解】
(1)无明壳:鸡在未孵出时,闭在蛋壳内,是黑暗且不自由的。众生常为无明烦恼所困缚,有如鸡在壳内,所以破除无明,称为破无明壳。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假若这些众生,悭贪忌妒,称赞自己、毁谤别人,命终之后就会堕入三恶道中,历经久远,受尽诸多的剧烈苦楚。从那里受完了剧苦之后,命终又降生到人间,或作牛马驼驴之类,常被鞭打,忍受饥渴缠心,身体常为人背负重担,困苦疲劳之极;即使可以降生为人,也还是居于下贱的地位,受他人的驱役使唤,总是不得自由。然而这些众生,若是在前世身为人的时候,曾经听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因为这以前的善因,现在又忆念起如来,并且一心一意地皈依药师如来,这时,佛便以伟大的神力,使众苦得到解脱,而且会使所有的根器变得聪利,智慧多闻,知道常常求取上胜的佛法,常常会遇到好的朋友,永远断除了魔外的邪见罗网,突破无明的蒙蔽,使烦恼的河流枯竭永不沉溺,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愁苦恼,乃至菩提。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1),造诸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神(2)等;书怨人名或作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死尸,令断彼命及坏其身;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缘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悲,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于自所有,常生喜足。
【注解】
(1)身语意:即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为三业。身业即身之所作所为,口业即口之所言,意业即意之所思。
(2)罗刹神:梵语,暴恶的意思,此是指吃人的鬼。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好生是非,喜欢互相乖违离间,以致更相互诤讼,恼乱自己,又恼乱他人,以身、语、意造作种种恶业,展转报复,常为不利于人的事,并且互相谋害对方,如祷告山林树木以及冢墓间的鬼神,请他们代替报复;或杀牛羊鸡等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神等恶鬼;或书写仇人的名字,用草木作其形象,以恶毒的咒术咒诅他;或以邪术蛊道相害,对死尸念咒,使尸首活动起来,去断送仇人的性命,伤害他的身体。像这类受人毒害的有情,若是得以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便可承其慈悲威力,使那恶缘都不能为害,所有一切的恶意也都消解了,彼此之间展转慈心相处,而能相互增进种种利益,大家得到安乐,相互之间不再存有损恼意和嫌恨心,对于自己所受的果报,即使困难艰苦,也能产生欢喜满足之心。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1):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及余净信男子女人,若能受持八支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2),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3)。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4)华中自然化生(5),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昔善根亦不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6)统摄四洲(7),威德自在,劝化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令其修习;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贵族,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隆盛,聪明智慧,勇健盛猛,有大身力。若是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注解】
(1)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者的合称。亦译为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前二者为出家的男、女二众;后二者为在家亲近奉事三宝的男居士和女居士。
(2)学处:可学之处。为佛弟子修学之处所,即戒律。菩萨地持经一曰: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众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无上菩提。
(3)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从时间说是无量寿,从空间上说是无量光。
(4)杂色众宝花:极乐国土的杂色宝花,如《阿弥陀经》说: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5)化生: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一,是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瘅诸天或下地狱者也。
(6)轮王:转轮圣王的简称,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
(7)四洲:为住须弥山四方碱海之四大洲。南方南赡部洲,东方东胜身洲,西方西牛货洲,北方北俱卢洲。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若有四众佛弟子——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以及其他净信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这些佛弟子有的能受持八支斋戒,或经一年之久,或于一、五、九三个月内,受持可学之处,以此受戒善根,有的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无量寿佛,听闻弥陀如来及诸大菩萨开示正法,而未到根本定的众生,若是能闻得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心持念,临到命终时,即有八大菩萨——其名称文殊师利、观世音、得大势、无尽意、宝檀华、药王、药上、弥勒——这八大菩萨乘空而来,指示众生往生净土的道路,往生东方净土的众生,就在各种不同颜色相杂的宝华中,能够自然化生。或有众生,因为得闻药师如来名号,以此功德而生于天上。虽生天上受天福,而本有的生天善根也无穷尽,不会再堕于地狱等恶趣中。等到天上的寿命尽了,再降生人间,或者作为轮王统摄天下,威德极大,如意自在,能够劝化无量数的百千众生,在十善道中进行修行学习。或者生为刹帝利、婆罗门、居士、贵族,财宝很多,仓库充盈,形象生得端正庄严,眷属也都具足昌盛,具有聪明智慧、勇敢健强威猛无比,如同大力士那样;如果本来是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领受奉持,便能于后来不再生为女身,以大丈夫身精进修行,向于佛果。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1)干消(2)黄热(3)等病,或被魇魅蛊道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消除所求愿满。时彼世尊入三摩地(4),名曰灭除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5)中出大光明(6)。光中演说大陀罗尼(7)咒曰:
【注解】
(1)瘦疟:古代叫劳伤病,为消耗性疾病。
(2)干消:我国医书中叫消渴症,口渴、肚饿、多饮、多食、多尿,一天天消瘦。
(3)黄热:即黄疸,身上温度高,皮肤眼睛发黄。以上这三种病,是当时流行很广的重症,故释尊举为例证,这均属生理上的病患。
(4)三摩地:梵语,又作三昧、三昧地等,是‘定’的意思。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5)肉髻:头顶上的肉髻,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6)光明:本体光亮谓之光,照物谓之明。称佛之光明者,是智慧相的表征。
(7)大陀罗尼:陀罗尼,梵语,总持的意思。其中含二义:一持,二遮;能摄持一切功德,遮障一切罪恶;也即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在佛经中,有文字陀罗尼、语言陀罗尼等多种,此处是咒陀罗尼,因其功用大,故名大陀罗尼。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那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当他成佛时,由于菩萨因地所发的本愿力—欲慈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尤其是病苦,所以便以慧眼观察众生的病况,众生所遭遇的种种病苦,有瘦疟、干消、黄热等病,或被人用邪术暗中算计,使其神魂颠倒;或被蛊毒所中,而丧失生命;众生遭受这些病患与毒害,可能减短寿命,或死于非命。药师如来发大慈悲,要使众生一切病痛苦难皆得消除,因此众生向药师佛祈求消灾延寿的心愿,能够得到满足。那时候,药师世尊首先入定,叫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恼’定。药师如来入定后,即于肉髻中放出大光明,在光明中演说大陀罗咒如下。
南谟(1)薄伽伐帝(2)鞞杀社窭噜(3)薜琉璃(4)钵喇婆(5)曷啰阇也(6)怛他揭多也(7)阿啰歇帝(8)三藐三勃陀也(9)呾侄他(10)唵(11)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12)三没揭帝(13)莎诃(14)
【注解】
(1)南谟:又作南无,即皈依、皈命的意思。
(2)薄伽伐帝:即薄伽梵,也就是世尊。
(3)鞞杀社窭噜:药师的意思。
(4)薜琉璃:即是琉璃的意思。
(5)钵喇婆:光的意思。
(6)曷啰阇也:王的意思。
(7)呾他揭多也:如来的意思。
(8)阿啰歇帝:应(供)的意思。
(9)三藐三勃陀也:正等正觉的意思。
(10)怛侄他:就是‘即说咒曰’的意思。
(11)唵:应读作嗡音,意义很多。1、皈依义,即是集中身心而向于三宝;2、警觉义:提起注意;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来,注意一个地方。
(12)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即是说,药之!药之!药!
(13)三没揭帝:即是普渡,普遍救度一切众生之义。
(14)莎诃:也作娑婆诃,意思就是速得成就。与‘急急如律令’相似。
【讲述】
向来以为咒是秘密藏,持念就好,不可求解这是因为咒义重重无尽,执一解就不圆满;其实大部分咒语还是可以作些基本解释,只有极少几句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此咒上半讲的是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祈求加被;下半是说用药治疗一切众生病苦,希望立即经过普度迅速得到成就,解除病痛。
此咒大意为:皈命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即说咒曰:嗡!药之,药之,药,普遍救度,迅速成就。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1),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2)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意,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注解】
(1)大地震动:唐华严经曰:‘以佛神力,其他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以示祥瑞。
(2)无虫水:即是无垢水,乃后夜由井中汲出,为奉佛之水(在水中放香花以供佛)。
【讲述】
当时,药师如来在光中说了此咒之后,大地都震动起来,而且普遍的放大光明,照耀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的病苦皆得消除,过著安宁康乐的生活。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若是看见男子或是女人,染到种种病苦,就应当一心为那病人,虔诚持诵药师如来神咒,为病人持诵此咒时,必须洗澡嗽口,常保持身口的清净。然后用病人吃的食物,或所服的药汤药丸,或用无垢的清净水,对著这些东西,持咒一百零八遍,然后给予病人服食。这样,病人所有的病苦便可皆得消灭。若有其他要求,能至心念诵药师神咒,也能够得到佛的加被护佑,得以无病延年,而且命终之后,凭此咒的神力也能展转引发功德,往生东方琉璃世界。只要往生东方净土,绝对不退转,乃至证得究竟大菩提果。以此之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或女人,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能至心殷实尊重,恭敬供养的,那么他对于此药师咒,应当常常受持诵念,不要让它废弃忘记。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如上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1)澡漱清净,以诸香花、末香、烧香、涂香(2),作众伎乐供养形像(3);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注解】
(1)齿木:此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用这种木枝漱刷,等于牙膏、牙刷的合用。
(2)涂香:乃六种供具之一。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智度论》曰:‘涂香有两种,一以旃檀木等摩以除身,二者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薰衣服,并涂地壁。’
(3)形像:即木像、画像等肖像。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若对佛法有清净心的男子和女人,得闻以上药师七佛、应供、正等觉等名号,听闻之后,应恭敬持诵。早晨起来首先就得嗽口、刷牙、沐浴,使身心清净,然后敬献各种芳香的妙花,燃烧用的名香、涂身的香膏,以及作众伎乐,供养药师如来的形像。对于此《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要供养受持,或自己书写,或教别人书写,一心受持,使听闻者都深知其义。对于宏扬此法门的法师,也应当广修供养,凡是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所有赖以为生的器具,都要全部施舍给与,不要使这些物资缺乏短少。这样便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使所求的愿望,都能圆满实现,乃至悟证无上菩提。’此为修供养行。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末法之时,誓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男子女人得闻七佛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觉悟。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蔓、璎珞(1)、幡盖(2)、伎乐而为供养(3),以五色缯彩而裹帙之,洒扫净处置高座上。是时,四大天王(4)与其眷属,乃与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
【注解】
(1)璎珞:用珠玉缀成的项链。
(2)幡盖:幡,直幅而下的旗。盖:是圆顶的凉伞,可遮太阳。
(3)供养:供养佛像的香花表示万行,烧香表示智观,涂香表示戒品,信表示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乐表示法言,其他幢幡表示禅定,还可供养清净饭食品、灯光照明及各种资财等等。供养僧宝可用衣、食、住、药等资身。这一段说明修、供、受持和解义等修持方法。
(4)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佛教创始前,系印度信仰的神,住于世界中心的圣山——须弥山,为把守山腰四方之门的神,故大寺院的山门,总供奉四大天王形象。四大天王,向为佛教有名的护法。四天王为帝释之外臣,持国天管领东方,广目天管领西方,增长天管领南方,多闻天管领北方。
【讲述】
这时曼殊室利禀告佛说:‘世尊!我当发大誓愿,要于像法之时,以种种善巧方便,使一切有清净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大家都能得闻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名号,甚至在睡梦中,也得以听闻药师佛的名号,而有所觉悟。世尊:若有人对于此《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能领受经义,持念不忘,阅读背诵,或者为他人演说开示,或自己书写此经,或教别人书写,对于法宝总生恭敬心,尊重心,要以种种花香、涂香、末香、烧香、华蔓、璎珞、幡盖、伎乐等供养。还要以五色彩缎,作成囊袋盛置药师经,然后将住处洒扫清净,敷陈设置高座,用作供坛,安放经典。那时四大天王及其眷属,以及无数百千天众,都到这个道埸来供养守护’。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及受持者,以彼七佛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威神之力,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讲述】
曼殊室利又接著说:‘世尊!若是此《药师七佛经》宝流行的地方,有人能够恭敬受持,以那药师七佛如来的本愿功德力,并且又听闻药师七佛名号,那么在药师七佛经宝流行的区域内,不会有死于非命的,同时也不会被其他邪神恶鬼夺去他的精灵之气。假设精气已经被夺的,也会恢复健康,如同正常时候一样,身心安乐。’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欲供养彼七佛如来者,应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净上妙之座,散花烧香,以诸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戒斋,食清净食,澡浴身体,著新净衣,心无垢浊(1),亦无恚害;于诸有情,常起利乐慈悲喜舍(2)平等之心,鼓乐弦歌称赞功德,右绕佛像(3);念彼如来所有本愿,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其所愿,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皆遂。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其家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上妙资具,恭敬供养彼诸佛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悉皆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4)悬崖险道(5)恶象(6)师子、虎狼熊罴(7)蛇蝎蜈蚣,如是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所有怨敌悉皆退散。
【注解】
(1)垢浊心:比喻心性之妄惑、烦恼。
(2)慈悲喜舍——慈:与一切众生乐。悲:拔一切众生苦。喜: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舍:即平等心,不分冤亲、爱恶,一律平等对待。
(3)右绕佛像:是表示敬佛,印度以右为大,故绕佛皆从右而左。
(4)刀毒:即战乱时的一切灾难。毒是遭毒药所害。
(5)悬崖险道:即绝崖峭壁,危桥险坑。这些地方容易失足坠落。
(6)恶象:象中暴戾的。人若碰上它,会被蹈死。
(7)罴:形状像熊,能够直立,亦称人熊。
【讲述】
世尊对曼殊室利说:‘是这样的。没错!如你所说的。’接著又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及善女人等,想要供养那药师七佛如来,应该首先敬作药师七佛的形像,然后在高处敷设清净的供桌安置佛像,在所供的佛像前,应该供奉种种花,焚烧种种香,并以种种幢幡来庄严供佛处,如此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吃清净的食物,沐浴更衣,保持芳香清洁,并随时保持衣服的清净。还有内心必须清净,不生一点垢秽妄惑烦恼的心念,不发怒,也不存有害人之意。对一切众生要心怀利益安乐,慈悲喜舍之念头,击鼓作乐,喝念赞偈,由右而左,恭敬地绕著药师佛像,还要内心忆念药师如来所有功德。读诵《药师经》时,要深深地思惟,以求理解其中精华奥义,然后才能为人演说开示。随众生所乐意追求的,求长寿的得长寿,求富饶的得富饶,求官位的得官位,求子女的得子女,一切都能如其所愿。若是有人在睡觉时忽然作恶梦,看见种种恶相,或不祥的恶鸟来聚集家中,或者在住所百种怪异的现象出现,遇怪异现象扰乱的人,若能够以各种美妙资具,恭敬供养那药师七佛,那么所有恶梦、恶相等不吉祥的现象,就会全部隐藏消失,不能成为危害我们的祸患。或有水灾、火灾、刀灾、毒害,或身处绝崖峭壁,容易失足坠落,遇到恶象狮子,猛虎凶狼、熊、人熊等凶猛的野兽,还有毒蛇、恶蝎、蜈蚣、蚊虻等可怕的毒虫,众生若能一心一意念药师七佛,恭敬供养,一切恐怖、可怕的灾难,都能得到解脱。若遭遇外国侵扰,或盗贼造反叛乱,若能忆念恭敬药师七佛,这些内乱外患的灾难,都能得到解脱。’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1),惟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二十四戒(2)、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诸戒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生三恶趣中。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硈恭敬供养七佛如来,众苦皆除,所生之子,颜貌端正,见者欢喜,利根(3)聪明,少病安乐,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注解】
(1)尽形不事余天:尽形,即尽形寿,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不事余天,即不事奉或信仰其余的天魔外道。
(2)菩萨二十四戒:发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戒数有多种,一般为四重戒、四十三轻戒。
(3)利根:锐利的根器。
【讲述】
世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从皈依三宝起,到寿终为止,不事奉、信仰其余天魔外道,只有一心一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禁戒,如五戒、十戒、菩萨四十三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在所受的各种戒律中,无论是任何一种戒,或有触犯毁戒的,当然会怕堕入恶趣。其人若能悟道,及时专心称念药师七佛的名号,以及恭敬供养,那么必定不会堕于三恶趣之中。或有女人临生产的时候,受到极大的苦痛,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药师七佛如来,一切生产的苦痛,可以全部消除,而她所生的子女,形貌色相端正,凡看见的都心生欢喜,并且天性敏利、聪颖明慧,从小至大,少有疾病,安隐快乐,没有夜叉、恶鬼等非人来夺其精气,容易抚育成人。’
尔时世尊告阿难(1)言:‘如我称扬彼七如来名号功德,此是诸佛甚深境界(2),难可了知,汝勿生疑。’阿难白言:‘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3)深义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4)可使倾动,诸佛所言终无有异。世尊,然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境界作是思惟:云何但念七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便生诽谤。彼于长夜(5)失大利乐,堕诸恶趣。’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6)。汝能信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7)。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
【注解】
(1)阿难:梵语庆喜的意思。为释尊在家时的堂弟,博闻强记,为佛出家弟子中‘多闻第一’。他前后跟随释尊二十年,佛所说法,都能记忆不忘,是结集经典的重要人物。
(2)甚深境界:法之极妙谓之甚深。境界指佛与众生、凡与圣各因其不同知觉程度的分限差别。佛的智慧及其慈悲所行是甚深无量的。《法华经》云:‘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3)契经:契合于众生根机,又契合于真理的经文——佛经。
(4)妙高山王:即须弥山,此山高广为众山之王,故称为须弥山王或妙高山王。
(5)长夜:比喻凡夫流转生死,无明之昏也。
《胜蔓宝窟》中本曰:‘长夜者,生死远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晓,故称长夜也。’
(6)信解:听佛说法,初信之,后解之。
(7)一生补处菩萨:言下一生就可成佛,补到佛位的菩萨。
【讲述】
那时,世尊告诉阿难说:‘以上我所称赞宣扬那世尊药师七佛如来所有的功德,是十方诸佛极广极深的境界,在一般众生是最难以了解的,你听了可相信么?’阿难向如来佛禀告说:‘大德世尊,我对如来所说的佛经,深深信受,绝不产生任何疑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动身发语,以及起心动念,一切身、口、意三业妙用,无非是清净法界的等流,无非是智慧慈悲的表现。’他又接著说:‘世尊,纵使天空的日月轮,可以令它堕落下来,地上的妙高山(须弥山)可以使它倾倒移动,而诸佛所说的话,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一点变动的。世尊,有些众生,因为信根不具足,听说诸佛的奥秘境界,便作这样的想法:凭什么理由,只念药师七佛名号,就能够获得那么多的微妙功德和殊胜利益?由此疑惑不信,继而更生出种种诽谤,这样的人会在漫长的生死长夜中,得不到佛陀慈光的照耀,一切福德智慧无由滋长,失去了极大的利益安乐,永远堕落三恶趣中,流转无穷,求出无期’。佛告诉阿难说:‘这些众生,若是听闻药师七佛名号而起净信,一心受持忆念,不生丝毫疑惑;如果这样而还会堕于恶趣,这是绝无可能的。至于那一定受报的不可扭转的业果,则当别论。’
世尊又说:‘这以上所说的药师七佛的无边功德,是诸佛所行奥妙的境界,一般众生难以相信、了解,而你现今却能深信受持,当知此是如来慈悲威力的加被。’‘所有证得小乘极果的声闻和独觉,以及未登初地之前的诸菩萨等,也都同样不能真实地确信和彻底地体认。只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补处菩萨,才能如实信解。’释尊又进一步说明:‘在生死轮回中,人身是非常难得的。能于三宝中,起信敬重,也是非常难得的。能听闻世尊药师七佛的名号,更是极难得的。’‘那药师七佛如来,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因为,在过去菩萨因地中,修无量的菩萨行,发无量的广大愿,所以成佛以后,即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慈济一切众生,并使之离苦得乐。我即使以一劫,或一劫余那么长的时间,来广说药师七佛如来的无量行愿和善巧方便,也说不完;因为劫的时间虽长,而究竟是有限的,而药师七佛的广大弘愿,及其善巧方便,却是没有穷尽的,怎么说也说不完。’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1),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于后来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2)啼泣围绕,身卧本处,见彼琰魔(3)法王(4)之使,引其神识(5),将至王所。然诸有情,有俱生神(6),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罪福而处断之。是时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而彼神识或经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从梦觉,复本精神,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报(7)不虚,乃至命难(8)亦不造恶。是故净信男子女人,皆应受持七佛名号,随力所能(9)恭敬供养。’
【注解】
(1)救脱:顾名思义,即救拔众生脱离苦难的菩萨,是依德立名。
(2)知识:有学问的人,如师长等。又是朋友的异名。诸经之初有‘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就是说大阿罗汉都是众生的朋友。
(3)琰魔:即中国俗称的阎魔王。
(4)法王:佛教称法王有三:一、推行十善,以正法治世转轮法王;二为铁面无私,治理地狱罪犯的琰魔法王;三即于一切法得大自在的无上法王——佛。三者虽同称法王,而意义有差别。
(5)神识:心识灵妙,不可思议,叫做神识。
(6)俱生神:即众生的第八识,第八识是藏识的意思,因为它能藏诸法的种子,所以能记录人的善恶。
(7)业报: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因与果报。
(8)命难:生命受到威胁。
(9)随力所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筹备高级珍奇之物,或尽己所有,不计等级、丰俭好差,惟在至诚虔心。
【讲述】
当释迦如来开示结束时,在法会的听众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叫‘救脱’,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敬重地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然后禀告说:‘大德世尊,到佛灭千年后,像法时期,有一些众生善根微薄,业障深重,为种种病患所困厄。一病就是数月或数年,羸瘦如柴,不能饮食,越病越重,喉胧口唇,由于热度高,因此干臊焦破,不能说话,眼见东西南北诸方黑暗来侵袭,种种死亡的现象出现眼前。临死时,其父母兄弟、妻儿等亲属、朋友、师长等,围绕著病人啼哭啜泣。病人在垂危之际,虽然自身还是卧在病榻上,但却看见琰魔王的使者来拘引他,把病人灵魂拘引到琰魔王跟前,听候审判。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俱生神,形影不离地跟踪著,随我们所作的事情,无论是罪是福,是善是恶,皆丝毫不遗漏地完全记录下来,待我们命终之后,便原原本本将之全部授与琰魔法王。这时琰魔法王就依著记事簿册,审问那个拘去的人,并且计算他平生所作的事,看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然后随其罪福轻重,而处决判断他该受何种业报,病人的父母亲属师长朋友等,要诚恳为他皈依世尊药师七佛如来,依法恭敬供养,那病人的神识经过七日,或十四日,或四十九日,得以还复苏醒过来,生命得以延长,如同从大梦中醒来,恢复原本的精神一样。病中所梦见皆历历分明,能一一记忆,并确切明了善业与不善业所应受得的果报,由自身历其境,确实证见到业感果报的缘故。所以从此以后,不但平时不做越轨的非法行动,乃至遇到有人威胁他的生命,逼他作恶时,也宁可牺牲生命,不愿造作任何恶业。因此,凡对药师七佛有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都应该受持称念药师七佛如来名号,随自己的力量,尽自己所能去做,恭敬供养药师七佛。’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1)。恭敬供养彼七如来,其法云何?’救脱菩萨言:‘大德(2),若有病人及余灾厄欲令脱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斋,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其所有供佛及僧,昼夜六时恭敬礼拜七佛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象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其七灯状圆,若车轮,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绝,造杂彩幡四十九首,并一长幡四十九尺,放四十九生。如是即能离灾厄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大德阿难,是为供养如来法式。若有于此七佛之中随其一佛称名供养者,皆得如是无量功德,所求愿满,何况尽能具足供养。’
【注解】
(1)善男子:阿难称救脱菩萨为善男子,因救脱是菩萨,但现在家相,故以善男子称之。
(2)大德:救脱菩萨尊称阿难为大德,因阿难虽属小乘行者,而现出家相,为尊重出家比丘,故称大德。
【讲述】
这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说:‘善男子,应该依什么方法恭敬供养此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救脱菩萨答覆阿难说:‘若有病人及有灾难之人,要想脱离危难、病苦,亲属朋友或相识,应当代替他,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同时,应以种种清净饮食,及其余各种资生用具,随力量所及,多少不拘,随分供养佛及比丘僧。又于昼夜六时中虔诚礼拜,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专心诵读此药师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盏灯,造药师七佛形象七尊,在每尊宝像前,各都供置七盏灯,七盏灯摆成圆形如车轮。灯要有人照应,从第一天直到四十九天,务使光明不绝。制造五色的彩幡四十九首,并造一长幡四十九尺,放生四十九个杂类众生。如能依照以上各种办法去做,病人及灾难之人得以脱离危厄灾难,不再为诸横恶鬼所执持。阿难,以上做法就是供养药师七佛的法式。即使是于药师七佛之中随其方便,只供养其中一个药师佛,称名持诵其号,都有上面所讲的无量功德,所有需求都能满足,更何况同时全部供养药师七佛,其功德更是无量广大,愿求更能实现。’
‘复次大德阿难:若刹帝利(1)、灌顶王(2)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3)、日月薄蚀难(4)、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当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放大恩赦,脱诸幽厄苦恼众生,如前法式供养诸佛。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风雨顺时,谷稼成熟,国内众生无病安乐,又无暴恶药叉等神共相恼乱。一切恶相悉皆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皆得增益寿命色力,无病自在。大德阿难,若帝后、妃主、(5)储君、王子、大臣辅相、宫中婇女、百官黎庶(6)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敬造七佛形像,读诵此经,然灯造幡,放诸生命,至诚供养,烧香散花,即得病苦消除,解脱众难。’
【注解】
(1)刹帝利:印度当时有四姓阶层,刹帝利为四姓之一,是王族。
(2)灌顶王:印度习俗,太子将要登位时,即举行一种隆重的灌顶礼,取东南西北四大海水盛于瓶中,浇灌太子头顶,近于现代加冕礼,故名灌顶王。
(3)星宿变怪难:天上星宿本来出没有一定规律,若起了特殊变化,很可能预兆著国家灾难的来临。
(4)日月薄蚀难:天文现象的变化,与人世有密切的关系,因它的变化,可能有风灾、水灾、旱灾、地震等出现,引起种种社会问题。
(5)妃主:帝王除皇后外,还有其他妻妾,都称为妃主。
(6)黎庶:即黎民、百姓。
【讲述】
救脱菩萨再次对阿难说:‘若刹帝利、灌顶王等,遇有灾难,亦即国家有难时,如全国流行传染疾病、瘟疫灾难,或受了邻国侵略和逼害而引起灾难,或在自己国内,发生土匪流寇叛逆的祸乱,天上的星宿发生了特殊变化,预兆著灾难来临,日月天文的变化引起天灾人祸,以及风不调、雨不顺所引起的灾害,还有雨季不下雨引起的旱灾。一个国家若不幸遭逢上述各种灾难,应该怎么办?身为国家元首的刹帝利、灌顶王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为所有人民,起大慈悲心,赦免牢狱里的犯人,恩赐诸受难的众生,依前面所说种种供养之法,至心恭敬,供养世尊药师琉璃光七佛,那么,由这两方面的功德善根,以及药师佛本愿力加被的缘故,便可使这个国土灾难解除,人民即得安稳自在,风调雨顺,稻谷农作物都能成熟丰足,一切众生身体病苦,无病无难,生活得欢喜快乐。同时,在那个国界内,也绝没有凶暴邪恶的药叉等神作怪,恼害众生,一切不吉祥的现象,也都立即隐没不现,即刹帝利、灌顶王等,也都寿命增加,气色体力充沛,身心无病,自在快乐,全国上下都得增益。’救脱菩萨又对阿难说:‘若是国王和皇后、妃子、太子和太子的兄弟,国家重臣大官,太监宫女以及所有官员和老百姓,上自后妃,下至一切民众,若为一切病苦所缠,或遭受其余灾难,也应制造药师七佛圣像,读诵此药师琉璃光七佛经典,燃灯续明,制造悬立神幡,放生种种物类,虔诚供养,燃各种名香,散各种杂色鲜花,这样一切病苦便得以解除痊愈,所有众难完全解脱。’
尔时具寿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仁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由是世尊为说咒药,随事救疗,然灯造幡,修诸福业,以修福故,得延寿命。’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一者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不授其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吉凶,杀诸众生,求神解奏,呼召魍魉,请福祈恩,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迷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二者横为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魇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因,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讲述】
这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说:‘善男子,众生已经尽其寿命,如何可以增益延续?’救脱菩萨回答说:‘大德,你难道不曾听闻如来说过有九种横死吗?以是之故,世尊为众生念药师咒,救度灾难,治疗疾病,劝众生制造续命幡,燃灯供养三宝,修种种福德,因此之故,便可延长寿命。’阿难又问:‘什么是九横死呢?’救脱菩萨说:‘第一横死,若有些众生患了病,起初病虽轻微,然而没有医生诊治,没有汤药,没有看护病患的人,假设又遇庸医,乱开药方,给与不合病症的汤药,实在不应该死的,而却被误害,致遭横死。另外又有一种人,舍三宝,正法不信,却相信世间一般思想不正的邪魔外道,妖孽巫师,胡乱说福道祸,这样被他们恐吓,极度恐惧,心思自然不能自在,于是便去抽签卜卦,询问祸根所在,听凭邪道指示,宰杀牛羊猪等各种众生,作法祭祀,禀奏神明,呼求鬼神帮忙,请求消灾纳福,保平安,以求长命延年,可是,终究得到相反效果。这样愚痴无智,颠倒迷惑,信仰邪魔外道的结果,遂使他不能寿终正寝,死后还得入地狱,受无量苦,没有出头之日。
第二横死,因做了危害国家人民的事情,触犯了国法,罪至死刑。第三横死,喜欢打猎,捉取鸟兽来嬉戏,耽于淫欲,嗜酒如命,这样不务正业,终日游荡无所节制,如此精力一天天消耗减损,加之心绪邪乱,邪神恶鬼恰可乘虚而入,夺其精气而置之死地。第四,丧身于火灾之中,或死于炮火之下。第五、遭遇水灾,被洪水淹没,或失足落水而死,或乘船遇难溺毙海洋。第六,为毒蛇、狮子、虎狼等种种恶兽所吞食。第七、堕于山坑险谷、悬崖断壁而死于非命。第八、为毒药、魇祷、咒诅、起尸鬼等所中伤,受毒害而死。第九,或因没有能力谋生,或遇荒年,为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横死。这一切都是未尽天年,而遭意外丧命的,便是如来所说的九种横死。其余尚有无量无数的种种横死。此处难以一一细说。’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簿录,世间所有名藉,若诸有情不孝,五逆(1),毁辱三宝,坏君臣法,破于禁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2),俱在会坐,其名曰:
宫毗罗(3)大将 跋折罗(4)大将
迷企罗(5)大将 頞你罗(6)大将
末你罗(7)大将 娑你罗(8)大将
因陀罗(9)大将 波夷罗(10)大将
薄呼罗(11)大将 真达罗(12)大将
朱社罗(13)大将 毗羯罗(14)大将
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七佛如来名号,于诸恶趣,无复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处城邑聚落、空闲林中,若有此经流布读诵,或复受持七佛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令脱众难,所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七佛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注解】
(1)五逆:1、弑父,2、弑母,3、杀阿罗汉,即杀害出世圣者;4、出佛身血,如佛在世时,提婆达多推石害佛,令佛足伤破出血;5、破和合僧,即挑拨和合僧团,使原来和乐清净的大众发生摩擦,彼此烦恼,不能安心办道。一切罪恶,以此五道最重。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罪。
(2)十二药叉大将:药叉有的译为夜叉。药叉性情不一,有的穷凶恶极,有的善良和顺,如护持佛法的,即是温顺而善良的药叉。在佛教的护法中,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十二药叉,即是热忱护法的善良夜叉。在毗沙门天王统摄下的药叉,部属很多,而这十二位为领导者,故名大将。
(3)宫毗罗:蛟龙的意思,顶有金龙相,它住在王舍城的一个山上。佛在世时,它以赤诚心处处护法,可说是最有功绩的一位护法药叉.
(4)跋折罗:为金刚的意思,以其手执金刚杵而名。
(5)迷企罗:为金带的意思,以其腰束金带故。
(6)頞你罗:为破空山的意思。
(7)末你罗:为沉香的意思。
(8)娑你罗:为螺女形的意思,以其首冠华发,如螺故。
(9)因陀罗:为能天的意思,亦名地持。
(10)波夷罗:为鲸鱼的意思,长大如鲸故。
(11)薄呼罗:为蟒龙的意思。
(12)真达罗:为一角的意思,头有一角故。
(13)朱社罗:为严帜的意思,又云杀者。
(14)毗羯罗:为善艺的意思。
【讲述】
救脱菩萨又说:‘阿难,那琰魔法王主要掌管世间众生犯错误的名籍。若是这些众生不孝父母,犯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破坏侮辱三宝,犯上不忠于君,破坏君臣之间的礼法,毁坏佛法和供养三宝的各项净戒等等,琰魔法王会依据他们罪业的轻重,依法审问判刑,所以我才劝诚各位有情众生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使众生度脱一切苦厄,再不遭受各种灾难。’
这时,大众中有十二位药叉大将,都在药师座位上,他们是:
宫毗罗大将 跋折罗大将 迷企罗大将
頞你罗大将 末你罗大将 娑你罗大将
因陀罗大将 波夷罗大将 薄呼罗大将
真达罗大将 朱社罗大将 毗羯罗大将
这十二位药叉大将,每位都各统摄有七千药叉为其眷属,他们异口同声地向世尊宣誓说:‘世尊!我们今天能够蒙佛威力,得闻药师七佛名号,便不再感到有恶趣的威胁与恐怖了。我们相互一起,共同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直到寿命终结,并且发誓要负荷一切众生,为他们做种种义利,令其脱离苦厄,饶益安乐。无论是在任何村庄、城市、国都、县邑乃至于空旷的森林中,若有流布此药师琉璃光七佛经,或更有人受持药师琉璃光七佛名号,并恭敬供养的人们,我们十二药叉大将各率领七千药叉眷属,随时保护他们,使他们解脱一切苦难;他们的各种愿望和祈求,都能得到满足,如有疾病和苦难而求度、求解脱的,也应当至心读诵此药师经,同时用五色线缕,结出十二药叉大将的名字,等到病苦灾难解除,所求的愿望已经满足后,再解开缕结。’
这时,释尊称赞诸位药叉大将说:‘好极了!好极了!你们能知念报答世尊、药师琉璃光七佛的慈济恩德,是应当时常这样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
尔时会中有多天众,智慧鲜少(1),作如是念:‘云何过是殑伽河沙诸佛世界现在如来,暂闻名者,便获无边殊胜功德?’尔时释迦牟尼如来,知诸天众心之所念,即入警召一切如来甚深妙定。才入定已,一切三千大千世界(2)六种震动(3),雨天妙花及天香末。彼七如来见是相已,各从其国来至索诃世界,与释迦如来共相问讯。时佛世尊由其先世本愿力故,各各于天宝庄严师子座上随处安坐。诸菩萨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国王、王子、中宫、妃主,并诸大臣,婆罗门长者(4)居士,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时诸天众见彼如来皆已云集,生大希有,疑惑便除。时诸大众叹未曾有,同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如来,饶益我等,为除疑念,令彼如来皆至于此。’时诸大众各随其力,以妙香华及众璎珞诸天伎乐供养如来,右绕七匝,合掌礼敬赞言:‘希有,希有(5)。诸佛如来甚深境界,不可思议(6)!由先愿力善巧方便,共现如是奇异之相(7)’。尔时大众各各发愿:愿诸众生,皆得如是如来胜定。
【注解】
(1)鲜少:很少,极少。
(2)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宇宙观的用语。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开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3)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有三方面的六种震动,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蓝中,不觉摇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4)长者:年长或身份尊贵之人;也是对有道德之人的尊称。
(5)希有:即稀有、少有。
(6)不可思议:不可以思惟,也不可以言议的意思。
(7)现如是奇异之相:佛菩萨神通广大,能现种种之身向人说法;或借己身做例子来劝人。
【讲述】
这时,在与会的听众中,有很多信根不具足,智慧很少,便作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像上面说的经过恒河沙那么多佛国的药师琉璃光七佛世界,现在如来,只要暂时闻到药师的圣号,就能够获得那么多微妙功德和殊胜利益?’此时,释迦牟尼如来,知道诸天众心中的疑惑、思虑,立即入定,叫做‘警召一切如来’甚深微妙禅定。世尊刚入定后,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马上出现六种奇妙震动的壮观,天空中如细雨般飘洒著各种芳香的鲜花,及芬香的天香末。药师七佛如来看到此种美妙景相,各从自己的佛土一齐来到我们的索诃世界,首先与释迦如来佛互相致意问讯。这是药师七佛世尊由其先世在因地广修菩萨行,无量无边慈悲所发弘愿的无量功德力加被的缘故。各佛均安住于天宝庄严的狮子座上,众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国王、王子、太监、妃子,以及众大臣、婆罗门、长者、居士,正前后围绕释尊讲法。这时,诸天众见到药师七佛如来都已到达会埸,深感稀罕,生极大欢喜,刚才的疑惑全部消除。同时与会诸大众赞叹说:‘此种美妙壮观是从未曾见到过的,’并齐声赞扬:‘好极了!好极了!释尊,您为了饶益众生,为解除我们的疑念,请彼药师七佛如来,都到这里来。’此时,诸大众各随自己能力所及,以各种杂色鲜花、种种奇妙的香及各种名贵璎珞、宝石、种种美妙的音乐供奉如来,从右边环绕佛七匝,双手合掌恭敬行礼,赞美:‘太稀罕了!太稀罕了!佛如来甚深奥妙境界,真是平常人不可想像的,这是由于在因地无量慈悲、无量菩萨行,发无量广大弘愿,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慈济一切众生的缘故,才共同现出这样奇异壮观。’此时,与会大众各各立志发愿,愿诸众生都能得到如来这样的殊胜禅定!”
尔时曼殊室利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绕佛七匝,礼双足已,白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定力不可思议。由本愿力方便善巧,成就众生。唯愿为说大力神咒,能令来世薄福众生病恼所缠、日月星辰所有厄难疫病怨恶及行险道遭诸恐怖,为作归依,令得安隐。彼诸众生于此神咒,若自书、教人书,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常蒙诸佛之所护念,佛自现身,令愿满足,不堕恶趣,亦无横死。’时诸如来赞曼殊室利言:‘善哉!善哉!此是我等威神之力。令汝劝请。哀愍众生,离诸苦难,为说神咒。汝应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说,曼殊室利,有大神咒,名曰:如来定力琉璃光。若有男子女人书写读诵,恭敬供养,于诸含识,起大悲心,所有愿求皆得满足,诸佛现身而为护念,离众障恼,当生佛国。’时七如来以一音声,即说咒曰:
【讲述】
这时,曼殊室利从座位中站起来,双手合掌,恭敬行礼,绕药师七佛七匝,礼佛双足以后,禀告世尊:‘善哉!善哉!如来禅定力是十方诸佛极广极深的境界,一般众生是很难思议和言说的,这都是由于药师七佛慈悲,以无量宏愿,修广大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为拔除众生诸苦,成就众生,惟愿为众生演说“大力神咒”,令来世福德薄少、被疾病缠绕众生,在日月星辰发生变异,世间灾难来临,传染病、瘟疫流行的灾难,或遭怨恶,行于危险道路,心不自在,生种种恐怖时,大力神咒都能使众生有所皈依,脱离苦厄,而身心安乐。诸众生对此神咒,若自己恭敬书写,或教别人书写,殷重奉持、读诵,广为宣讲,就会常常得到药师七佛的加持、护念,佛会自动现种种妙身,使所求愿望祈求都得到圆满实现,不再堕入三涂恶趣中,也不会发生非命横死等灾祸。’
这时众如来齐称赞曼殊室利说:‘善哉!善哉!此是由于佛的广大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你发问劝讲,哀愍众生,为使众生脱离诸苦难来说神咒,你应当认真谛听,深刻领会奥密,善思维之,我应当为你说。曼殊室利,此大神咒名叫‘如来定力琉璃光’。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们,诚心识意书写、诵读,恭敬奉持供养,对诸众生起伟大的慈悲心,所有愿望祈求都能满足,众佛即现身以种种方便,善巧保护,忆念持咒人,令其脱离众业障、苦恼,投生佛国。此时药师琉璃光七佛以同一声音,即诵咒曰:
呾侄他 具谜具谜 謦尼谜腻四 末底末底馺[多*页]怛他揭多三摩地 頞提瑟耻帝 頞帝末帝 波例 波跛输但你萨婆波跛那世也
勃睇勃图唱答谜邬谜矩谜 佛铎器怛罗 钵里输但你 昙谜昵昙谜 谜噜谜噜 谜嚧 尸曷 丽萨婆哥罗 蜜栗睹 尼婆喇你 勃提苏勃睇
佛陀陀頞提瑟侘泥娜曷洛叉睹谜 萨婆提婆 三谜頞三谜 三曼踒汉兰睹谜 萨婆佛陀菩提萨埵 苫谜苫谜 钵喇苫谜曼 睹谜 萨婆伊底邬波达婆
萨婆毗何大也萨婆萨埵难者 脯兰泥脯兰泥 脯兰也谜萨婆阿舍 薜琉璃也 钵喇底婆细 萨婆波跛 著杨羯丽 莎诃
尔时七佛说此咒时,光明普照,大地震动,种种神变(1),一时俱现。时诸大众见此事已,各各随力以天香花、涂香、末香,奉上彼佛。咸唱:‘善哉!’右绕七匝。彼佛世尊同声唱言:‘汝等一切人天大众,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王、王子、妃后、大臣寮庶之类,若于此咒受持读诵,听闻演说,以妙香花供养经卷,著新净衣,在清净处持八戒斋,于诸含识常生慈愍,如是供养得无量福。若复有人有所祈愿,应当造此七佛形像,可于静处,以诸香华悬缯幡盖,上妙饮食及诸伎乐而为供养,并复供养菩萨诸天,在佛像前端坐诵咒,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诵满一千八遍。彼诸如来及诸菩萨悉皆护念。执金刚菩萨并诸释梵四天王等,亦来护卫。此人所有五无间罪(2)一切业障,悉皆消灭,无病延年,亦无横死及诸疾疫。他方贼盗欲来侵境,斗诤战阵,言讼仇隙,饥俭旱涝,如是等怖,一切皆除,共起慈心,犹如父母,有所愿求,无不遂意。
【注解】
(1)神变:随意,变化莫测,能为所欲为而无障碍。
(2)五无间罪:即五无间业,又名五逆罪。见前注。
【讲述】
此时,当药师琉璃光七佛说此神咒时,大地普遍放大光明,照耀一切,同时大地震动,种种神奇、吉祥、奥秘的变化一齐出现。这时,诸与会大众见到这种美妙异相后,各各随力所愿,敬献各种芬香奇花,烧各种名香、涂香、末香,恭敬供养佛。并一齐赞美:‘善哉!善哉!’右绕佛七匝。佛、世尊同声颂唱:‘你们与会者与一切人天大众,都应该知道,若有净信男子、女人们,国王、王子、妃后、大臣、庶民百姓等,对此神咒恭敬持诵、忆念,听闻演讲,以妙香花供养药师经卷,穿新的或干净、整齐的衣服,在清净处持八戒斋,对诸众生常常起慈悲、怜悯之心,这样的供养,就能受到药师七佛加持,修得无量福德。若有人有所祈求愿望,应当造此药师七佛形像,可于清净整洁之处,以种种名香、各杂色鲜花,悬挂种种幡盖,上等美味饮食及诸音乐,殷重供养,并同时供养众菩萨诸天。在佛圣像前端坐,虔诚持诵此经咒,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诚心诚意诵满一千八遍,那药师七佛如来及诸菩萨全部都会护持、忆念是人。执金刚菩萨及诸释梵四天王等,也会来拥戴、保护此持咒人,所有五逆之罪及一切业障全部消灭。无病寿命延长,亦无非命横祸死亡及种种传染病流行、邻国侵略、土匪流寇叛乱、战争言讼、仇恨、饥饿、干旱、水灾等不幸遭遇,上述各种外患内乱,灾害、恐怖都得解脱,怨恨、仇人之间,亦互起慈悲心,相处如父母一般亲密友爱,令所求的愿望皆能圆满实现,没有不如意的。
尔时执金刚菩萨(1)、释梵四天王(2)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礼释迦牟尼佛足,白言:‘世尊,我等大众皆已得闻诸佛本愿殊胜功德,及见诸佛慈悲至此,令我众生亲承供养。世尊,若于其处有此经典及七佛名陀罗尼法,流通供养乃至书写,我等悉皆承佛威力,即往其处,拥护于彼。国王大臣,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勿令众苦及诸疾病之所烦恼,常得安稳,财食丰足,我等即是报诸佛恩。世尊,我等亲于佛前自立要誓: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忆念我者,应诵此咒。即说咒曰:
【注解】
(1)执金刚菩萨:菩萨名,因执金刚杵,故又名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埵。密宗以大日如来为初祖,此执金刚菩萨为第二祖。
(2)释梵四天王:梵天,帝释天、四天王,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讲述】
这时,护持佛法的天神执金刚菩萨、释梵四天王,从座位中站起来,双手合掌,恭敬施礼,礼释迦牟尼两足,尊敬禀告:‘世尊!我们与会大众都已听闻药师琉璃光七佛因地所发无比宏愿、无量殊胜功德,也见到药师七佛为正法慈悲哀悯众生亲临法会,我等亲自向药师佛殷重供养。世尊,若有此药师经宝典及药师七佛圣号,药师陀罗尼流通、供养,以及药师宝典书写处,我们都会承佛慈悲威神之加被,我们会即往其处,拥戴、维护是人,无论国王、大臣,无论在城市、村庄、众生聚落之处,使具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不会有诸苦难及为众疾病所致烦恼,使众生脱离诸苦,常得安康、稳定,财产、物资丰盛充足,这就是我们药师七佛的宏恩。世尊,我们亲自站立在佛的面前庄严宣誓:“若有清净善男子,善女人们,忆念我的名号,应该奉持、诵读此咒。”即说咒曰:
呾侄他 恶寠莫寠 呾去罗寠 么么寠具丽 诃呼去醯去末啰末啰末啰 紧树丽布丽 莎诃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诵七佛名及此神咒,读诵书写恭敬供养,现世皆得无病长寿,离众苦恼不堕三途,得不退转(1)乃至菩提。彼诸佛土随意受生,常见诸佛得宿命智,念定总持(2)无不具足(3)。若患鬼疟等病,当书此咒,系之肘后;病若差已,置清净处。尔时执金刚菩萨,诣七佛所右绕三匝,各申礼敬,白言:‘世尊,惟愿慈悲护念于我,我今为欲饶益未来男子、女人、持是经者,我更为说陀罗尼咒。’彼时七佛硈执金刚言:‘善哉!善哉!执金刚。我加护汝,可说神咒,为护未来持经之人,令无众恼,所求满足。’时执金刚菩萨,即说咒曰:
【注解】
(1)得不退转:这里指到了东方琉璃世界后,所发的誓愿不退转,修得的果位不退转,所得的修证也不退转(愿、位、证三者均不退转)。
(2)念定总持:正念、正定,密教称陀罗尼。总持:梵语陀罗尼的译义,因修此法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
(3)具足:圆满具备。
【讲述】
若有清净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们,国王、王子、大臣、辅相、太监、婇女虔诚奉持诵读药师七佛圣号及此神咒,诚心诚意读诵、书写,恭敬供养,现世中都能无病长寿,脱离众苦恼,不会堕入恶道三涂,永不会退转,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随自己的愿望,可以投生在诸佛的国土上,常常见到药师七佛,聆听佛之教诲,证得宿命通的智慧。正念、正定、陀罗尼无不具备、圆满。若患鬼疟所害等病,应当恭敬书写此神咒,系在前臂的肘后,待病情好转,将咒放置清净之处。这时执金刚菩萨到达药师七佛处,右绕三匝,恭敬行礼,尊敬地说:‘世尊!佛愿慈悲忆念保护我们众生,我今为把无比丰富的利益带给未来世,奉持此药师经宝的善男子、善女人们。我更为众生说陀罗尼咒。’此时,药师七佛称硈执金刚说:‘好极了!好极了!执金刚,我以无比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于你,说此神咒,为了关怀、维护未来奉持药师经宝典的人无诸苦恼,随愿所求,皆得圆满实现。’这时执金刚菩萨即口说真言如下:
南么馺多喃 三藐三佛佗喃 南么萨婆跋折啰达啰喃 呾侄他唵 跋折丽 跋折丽 莫诃跋折丽 跋折啰波舍 陀喇你三么三么三曼[多*页]
阿钵喇歇多跋折丽 苫么苫么 钵啰苫曼睹谜 萨婆毗阿大也矩噜矩噜 萨婆羯么 阿伐喇拏你叉也 三么也末奴三末啰簿伽畔跋折啰 波你萨婆舍谜钵哩
脯喇也 莎诃
世尊,若复有人持七佛名,忆念彼佛本愿功德,并持此咒读诵演说,我令彼人所愿满足,无所乏少。若欲见我,问善恶者,应当书写此经,造七佛像,并执金刚菩萨像,皆于像身安佛舍利,于此像前如上所说种种供养,礼拜旋绕。于众生处起慈悲心,受八戒斋,日别三时,澡浴清净,三时衣别,从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诵咒一百八遍,心无散乱。我于梦中,即自现身,共为言说,随所求者皆令满足。时大会中有诸菩萨皆悉唱言:‘善哉!善哉!执金刚,陀罗尼不可思议,实为善说。’时七如来作如是语:’我等护汝所说神咒,为欲饶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所求愿满。不令此咒隐没于世。’尔时七佛告诸菩萨、释梵四天王曰:‘我今以此神咒付属汝等,并此经卷于未来世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汝等皆应护持是经。此经威力、利益甚多,能除众罪,善愿皆遂。勿于薄福众生诽谤正法、毁贤圣者,授与斯经,令法速灭。’尔时东方七佛世尊,见此大众,所作已办,机缘满足,无复疑心,各还本土,于其座上,忽然不现。
【讲述】
‘世尊!若有人忆念持诵药师琉璃光七佛圣号,忆念药师七佛因地广修菩萨道无量本愿功德,诚心诚意持此神咒,诵读演说,使持念之人所有愿望皆得实现、满足,不会缺少。若想见到我,并问善恶、是非者,应当恭敬书写药师经宝,造药师七佛圣像及执金刚菩萨形像,在像身中安置佛舍利,在此药师佛像前,像上面所说的方法,做种种恭敬供养,虔诚礼拜,旋绕,对众生起大慈悲心,受八戒斋,日别三时,洗澡净身,三时著整齐清净衣服,从每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诵咒一百零八遍,心里清净、安祥,心无散乱。众生在梦中就会见到我现身为其讲法、开示,随其愿望,所求都能得到满足。’
这时大会中有药师琉璃光七佛都同声称赞说:‘好!好极了!执金刚菩萨,陀罗尼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精义,实在是本善书!’此时药师七佛做这样的想法:‘我们维护你所说神咒,为使一切众生都安祥、快乐,所有祈求,皆能满足,不使此神咒从此索诃世界隐蔽或埋没。’
此时,药师七佛对众菩萨、释梵四天王说:‘今天我把此神咒咐托给你等,此药师经宝典,于未来世后五百年末法时代,你应当护持此经。此经威力功德,对众生利益无量无尽,能够除去众生诸罪业,使众生善良美好愿望都能实现。千万不要对智慧福德稀少、诽谤歪曲正法宝藏、诋毁、侮辱修习大乘佛法的大德的众生传授此经,以致造成佛法迅速毁灭。’此时东方药师琉璃光七佛亲眼看到大众所做的事已办完,善缘已经满足,对药师经及陀罗尼再没有疑惑,而是坚定受持,就各自现神通,从自己座位上忽然不见,而回归自己的药师佛国土。
尔时具寿阿难陀,即从座起,礼佛双足,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难陀:‘此经名为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本愿功德殊胜庄严,亦名曼殊室利所问,亦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执金刚菩萨发愿要期,亦名净除一切业障(1),亦名所有愿求皆得圆满,亦名十二大将发愿护持。如是名字汝当奉持。’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诸大菩萨及声闻众、天龙药叉、健闼婆(2)、阿苏罗(3)、揭路荼(4)、紧那罗(5)、莫呼洛伽(6)、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7)。
【注解】
(1)净除一切业障:众生的种种灾难,即过去世与现在世业障所感。现受持此药师法门,便可把一切业障拔除干净,而得消灾免难,植福延寿,故得此名。
(2)健达婆:即干达婆,是位天乐神。诸天举行盛会时,均由他奏乐,可说是天国的音乐家。
(3)阿苏罗:即阿修罗,为容貌丑陋、常与帝释战斗之神。
(4)揭路荼:即迦楼罗,系一大鸟,因其翅膀金色,亦名金翅鸟。
(5)紧那罗:即紧拿罗,它能歌善舞,唯头生一角,究竟是神是人,令人莫辨,故又名疑神。
(6)莫呼洛伽:即摩侯罗伽,是大蟒蛇。
(7)信受奉行:信是深信无疑,受是完全领受,奉是遵照佛、菩萨的教导,行是学习修行。佛经终末多有‘信受奉行’四字而为结束。
【讲述】
当释尊称赞药叉大将的护法胜举之时,阿难即向佛请示道:‘世尊!应当以何种名称来称呼这一法门?我们应如何去信奉受持?’佛告诉阿难:‘这个药师法门有七个名称:(一)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本愿功德殊胜庄严;(二)曼殊室利所问;(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四)执金刚菩萨发愿要期;(五)净除一切业障;(六)所有愿求皆得圆满;(七)十二大将发愿护持。上面这些名字你要牢记,应当恭敬奉持。
此时薄伽梵(世尊)说完此经,在座的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众,还有天、龙、药叉、健达婆、阿苏罗、揭路荼、紧那罗、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与会大众,闻佛所说微妙法门,个个皆大欢喜,纷纷信受如来所说此法而奉行之。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