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网 | 释迦牟尼佛 | 阿弥陀佛 |
地藏经 | 观世音菩萨 | 药师佛 |
法华经 | 文殊菩萨 | 弥勒佛 |
佛经库 | 法师讲经 | 在线供佛 |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座落于世界双遗产地,被尊称为“大红袍祖庭” |
2024年12月5日更新皈依佛网
天心永乐禅寺,初名山心庵,始建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座落于世界双遗产地、国家公园、武夷山名胜风景区三十六峰中心的天心岩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唐有乾符元年(874年)扣冰和尚于此望月悟道,始有“天心明月”之公案,曰:“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后人为纪念扣冰禅师悟道,改山心庵为天心寺。 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五月,朱熹拜访时居天心寺道谦禅师,并向来访的大慧宗杲禅师问禅,梵香论茗、引佛入儒、适然启悟,始有朱熹“天心问禅”之公案。 朱熹作《天心问禅》盛赞宗杲禅师:年来更惑青苔路,欲扣天心日不撑。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枕石漱流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宗杲禅师回径山后亦致偈朱熹:天心一别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举子丁显赶考路上中暑,为天心寺僧所救,被以茶入药治愈,后中状元为报佛恩,以状元红袍披盖茶树,始有“大红袍”茶名。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礼部官员胡潆借宿天心寺与大红袍结缘,并留下《夜宿天心》诗。胡潆回京时把天心寺茶带回京城敬献皇帝,深受永乐帝喜爱。后永乐帝敕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还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之后“大红袍”逐渐成为武夷茶代名词,名扬天下,天心永乐禅寺在此也被尊称为“大红袍祖庭”。 清康熙二十五年前后,超全禅师住锡于天心永乐禅寺,并写下了著名的《武夷茶歌》,是研究中国茶叶发展的重要史料。后来,寺院遭受严重破坏,文物失落,寺院被占。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古刹得以重光,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0年泽道法师入住并重建天心永乐禅寺,得到妙湛大和尚、开证上人、传孝大和尚等高僧大德的鼎力加持,及各级政府部门和十方善信的大力支持。 天心永乐禅寺倡导“以禅茶为方便,以禅净为行持;以六度为实践,四弘愿为根本。”的弘法理念,践行农禅并举的丛林宗风和创建参禅悟道净化心灵的家园。 寺内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四周环绕着参天古木和茂密的竹林,仿佛一个仙境。雕塑巧夺天工,精美绝伦。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
天天念佛拜佛,心向善,生生世世无烦恼 版权所有 www.guiyifo.com 皈依佛 邮件联系 guiyifowa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