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荣:佛教经咒讽诵传统,源于婆罗门教言语音声理论及应用 |
2021年3月23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佛教中国化是综合的、立体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分别从佛教义理、佛教制度、佛教艺术、佛教教育、佛教生活等方面阐述佛教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本文为201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周广荣在中国江西百丈山佛教文化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禅门经咒讽诵的印度渊源》的论文。周广荣认为,佛教的经咒讽诵传统导源于婆罗门教丰富的言语音声理论及其广泛应用。以下为论文节选: 自佛教创始以来,讽诵即是其修行与法事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教的经咒讽诵传统更与汉地佛教的传播、发展与嬗变相适应,成为汉传佛教修行与法事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佛教的经咒讽诵是否有其独特的理论依据?其最初的渊源与形态又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觉得,佛教的经咒讽诵传统导源于婆罗门教丰富的言语音声理论及其广泛应用。 从古至今,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像古代印度那样对“语言”问题作持续不断的探求与思索,梵语作为印度古代高度规范化的通行语言,也在这种探求与阐释过程中被置于神圣而崇高的地位。 自吠陀时代起,作为梵语早期形态的吠陀语,即被神格化为一位女神——伐柯(Vāk),居于宇宙之巅,与诸神同游,长养诸神。在《奥义书》中,语言与大梵等同,使梵语具有常住不变、真实不虚的属性,吠陀经典因此被称为“天启”之语。大约于此时出现的六种与吠陀相关的分支学科,即所谓“六吠陀支”中,就有四种与语言的分析与研究相关。后来的大乘佛教把各种知识体系概括为五类,称之为五明,其中的第一种声明,即是在六吠陀支中的音韵学(式叉论)、训诂学(尼露遮论)、语法学(毗伽罗论)、声乐学(阐陀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说声明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不仅在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读书识字”是其他学问的基础,更在于声明之“声”(øabda)即梵语本身所具有的神学意义与哲学意义。在对与声(øabda)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作过一番检讨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印度古人何以把言语音声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宗教礼仪中,更更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印度古代的经咒讽诵,不管是理论的探讨与解释,还是实际的方法与练习,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系与具体内容。在印度古代的经咒讽诵传统作了粗浅的介绍之后,可以看出,汉传佛教中源远流长的经咒讽诵传统,与公元前六、七百年前,即吠陀时代(前1500-前600)婆罗门的宗教礼仪传统有着相沿未断的承继。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