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佛教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戒律创新
2021年3月23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佛教中国化是综合的、立体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分别从佛教义理、佛教制度、佛教艺术、佛教教育、佛教生活等方面阐述佛教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本文为2011年8月,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王颂在中国江西百丈山佛教文化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佛教现代化与戒律创新》的论文。王颂认为,佛教应该积极地投身于自身的制度化建设、社会的制度化建设。这也意味着将中国佛教积极入世、人间佛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重新定位僧人的规范、僧团的规范、传法弘法的规范以及佛教与社会的关系。以下为论文节选:

  一、中国佛教戒律思想的社会指向性转变

  清规是中国化的佛教戒律。严格来说,戒与律可以细分,戒的外延要比律广,戒和律包含有僧人对自我的自觉规范和相互规范两方面的内容。戒律结合起来泛指佛教徒所应遵循的一切行为规范。

  印度佛教戒律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僧侣的个体解脱以及由此而必须维护的僧团这一外在于社会的特殊团体的独立和团结;而中国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通过自我的不断提升从而最终实现利益社会、普度众生的目标,说到底,与儒家“修齐治平”的思路是暗合的。

  概括而言,中国佛教的戒律思想在清规出现之前(严格来说,逻辑上在先,时间上则大致同时)就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二、清规在戒律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

  清规产生的直接原因,自然是禅宗这一特殊佛教团体的生存状态。从印度佛教的正统戒律思想来看,僧人务农是应该严加禁止的。但是,中国与印度的自然环境迥异,在和平时期,相对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数量较少的耕地尚不足以支撑僧人的寄食生活,更何况战乱时期?严峻的现实使僧人们自发地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说成佛,就是存人都是难事。渐渐地,这种自发变成了自觉,道信等人的努力应该说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大胆改革。改革获得了成功,需要理论的背书,《禅门规式》大书特书的“普请”,怀海提出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就水到渠成了。

  今天看来,对这种改革的勇气和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首先,改革者顶住了异见者的攻击。当时人就认为农禅和清规是对传统戒律的背叛和修订。其次,农禅传统与普请制度对中国佛教至少产生了三个意义深远的重大影响:第一、使禅宗甚至中国佛教整体逃过了历次法难的大劫。第二、为中国佛教十方丛林等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第三、使佛教与一切基于农本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三、清规与农本主义、民粹主义的关系

  清规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农业社会的一个主流思想就是农本主义。一个简单逻辑是只要“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样一种思路显而易见地被禅宗套用在了明心见性的理论上。农禅和清规在客观上都对这种民粹思想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农本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佛教的本土化和民间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给中国佛教带来了不少流弊。在修行方面荒于修证,流于形式主义;在教义教理上偏于折衷主义,立场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所谓“相似佛教”的一些弊端在此都可以溯其根源。

  从前人常说我们要西洋化,现在人常说我们要近代化或现代化。这并不是专是名词上改变,这表示近来人的一种见解上的改变。这表示,一般人已渐觉得以前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近代的或现代的。

  另一方面,也切不可因为坚持中国传统或者中国事物就排斥外来的、新生的事物,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传统之上产生的,必然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但更需要自现实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强调中国、传统而排斥一切非中国、非传统的事物正是民粹主义的荒谬之处。

  四、佛教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戒律创新

  第一、纵观佛教史,戒律创新在佛教历次划时代性的大变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中国佛教面临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与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一样,戒律创新对于中国佛教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回顾佛教史,戒律创新往往发佛教改革之先声。

  古往今来,人类探寻真理、渴望进步的愿望都是相同的,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同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向以“治心”闻名,这也是它在历史上能够与儒道实现融合的天然契机点。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日中国,佛教仍然能在这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滚滚红尘提供一剂清凉。佛教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制度化建设,这符合现代社会、公民社会、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佛教应该积极地投身于自身的制度化建设、社会的制度化建设。这也意味着将中国佛教积极入世、人间佛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重新定位僧人的规范、僧团的规范、传法弘法的规范以及佛教与社会的关系。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