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对话陈晴居士:从佛学视角认识生命
2022年2月25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近日,由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主办,中华佛教文化院、观音讲堂、准提缘林承办,旭日慈善基金、安达国际赞助的“佛教与人生智能”系列之(五)在观音讲堂举行,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主席、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主席陈晴居士,以“从佛学视角认识生命”为主题展开对话。与大家分享了如何面对无常的生命,如何以生命影响生命。

  以下为文字实录:

  宽运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观众,大家吉祥!今天真是一个殊胜的因缘,让我和陈晴居士相聚在观音讲堂,以“从佛学视角认识生命”做一个对谈。陈晴居士学佛多年,她出生在上海,生活在北京,在美国也有10年,来香港已经有20年了。她笃信佛教,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她自己为人谦卑,而且学贯中西,我们都很赞叹她。

  她在香港20年,做过原“香港华菁会”的主席,可以说是海归派,根植在香港。今天有这样因缘,我们也很想跟陈晴居士谈一谈,她学佛的因缘。

  陈晴居士:感恩法师,您好,法师吉祥!

  宽运法师: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自己。

  陈晴居士:好呀!首先感恩法师给我这个非常殊胜的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也向法师交一份功课。我觉得人生好比一场旅途,我们从初心出发,一路会经过不同的风景、经过不同的季节,遇到不同的人,这些都是累世累劫修来的缘分,也是我们自己积累的,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法师刚才介绍我是上海出生,在福建也待过,在北京生活,曾经也到美国留学、工作。弹指一挥间,来香港已经20年了。过去除了求学之外,也从事过不同的工作,有市场,有在硅谷工作,有做过投资银行,最近十七、八年主要精力都放在社会公益的工作。

  七年前,作为第一个被联合国总部委任为“经社理事会”的来自中国的顾问,是一个由30人组成,提供一些在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专业意见和支持。现在,在香港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主席、“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主席。另外,作为太平绅士经常也要参与到很多的公众公益服务。

  我觉得在人生过程中,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所求的。在佛前求智慧,这些都是给我一个个的测试和机会,经常要反省。刚才还跟法师聊天,我说怎么弹指一挥间20年就过去了,生命真是无常啊!

  宽运法师:是啊!我83年来香港的,转眼之间也差不多40年了。但我也很赞叹你,你做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的主席。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你做了七、八年基金会工作,探访儿童、关心儿童。

  香港社会,幼儿园、小学、中学,是很有系统的,如何让儿童受到国家的(影响)。因为受国家影响很多种,佛教有“上报四重恩”、“报国土恩”,我一直认为小学幼儿园是学做人,中学是学做事,大学是做领袖。儿童方面,你怎么跟儿童们建立这种关系,推广这种价值观,你做了哪些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陈晴居士:我愿意跟大家分享,做的事还不算多,离我自己的预期还差很远。如法师所言,儿童是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在儿童小的时候,就要播下一个慈悲的种子。我觉得要先学会做人,才学会做事。人做不好,事情一定做不好的。我自己身为一个母亲,也很注重言传身教。

  宽运法师:你的小孩几岁了?

  陈晴居士:小孩刚刚满11岁了。

  宽运法师:11岁了,你其实也是以身作则了。你关心自己的小孩,推己及人啊!

  陈晴居士:推己及人。是、是,孩子嘛!我觉得孩子也成为了我的老师。在作母亲的过程中,他让我也学习到很多。让我能够测试到自己的能力限制其实更大,包容心可以更大,耐心可以更多,心可以更柔软。因为有了孩子,会更加想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仍然遭受苦难不幸中的儿童多做一些事情。从小也教他要有慈悲之心,要共情。

  宽运法师:太虚大师说“勿忘世间苦人多”。其实很多人不一定是身苦,有时候心也苦。小孩子更需要这种母爱的关心,社会的关怀,我一直强调“相依而存,相拥而暖”。

  陈晴居士:是,法师说的非常对。孩子是看我们怎么教育他,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我觉得作为家长先要检讨,我每天都在检讨。所以我说孩子也是我的老师,他让我学会了更多的智慧。

  宽运法师:我也从事教育工作很多年,我认为教育需要环境。小孩子教育,首先是家庭;第二来自于学校;第三来自于社会。家庭的教育很重要,所以家庭里,夫妇共同来培养小孩,家庭教育、价值观、信仰都从家庭建立,之后才是学校。先从家庭,启蒙教育的老师第一个就是母亲和父亲。你是负责儿童基金,怎么跟天下的父母,让他们怎么样对儿童?

  陈晴居士:是,这个确实很重要,给孩子要提供一个非常有营养的、健康的土壤。这个我非常向往佛学,虽然一无所长,但是过去杂书看了不少,今天有这个机会可以跟宽运法师请教,我也感到非常荣幸。佛学在我自己看来,我觉得是求智慧的一条漫长的路。佛学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个宗教、一个信仰,而且是一个智慧求索的道路。

  宽运法师:是,陈晴居士对小孩子非常关心。儒家也有“孟母三迁”,需要好的环境。第一次去殡仪的地方不行,第二去到做生意的地方不行,第三去到读圣贤书的地方就行了。

  我相信,陈晴居士不单给小孩子价值观的教育,还因为你本身学佛。我认为,人需要信仰。信仰首先来自于家庭,来自于母亲、祖母、外祖母。自己这种价值观,你给了他什么,他接受的就是什么,因为他第一个教育就是来自于母亲,来自于父亲。

  陈晴居士:您说得对,说得太对了!所以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呵护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正面的引导。虽然父母之心,同时也是孩子们第一个老师。在佛教求学的道路上,我们的法师,包括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是最伟大的。

  宽运法师:是!佛是最好的老师。他讲“契理契机”,契机就是根据不同人的根器、根机做不同的教育。《妙法法华经》里说有鹿车、有羊车、有牛车、有大白牛车。这就是不同的根机用不同的教育,我觉得您学佛很多年了,应该对整个经教都了解一些。

  陈晴居士:惭愧,非常有限、非常有限。

  宽运法师:因为有的人“行佛”,把佛教身体力行。其实佛教一直告诉人家,帮人家就是帮自己。你帮到这些儿童,大家对你也深深感念,因为你发挥你的影响力,我一直强调“以生命影响生命”。

  陈晴居士:是,您说的非常对。我觉得生命无常,人身难得,修得人身是很大的福报。还要听闻佛音,还可以得遇明师。得遇明师之后,自己不可以懈怠,不断的进取,我觉得就不枉为人世一场。

  宽运法师:陈晴居士很谦虚。我一直说学佛就是增长我们的智慧,佛教就是一个觉悟的教育。因为陈晴居士不单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主席的角色,还做“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她做了很多事,以前给我看了一些相片,做了很多事。

  陈晴居士:是,我们关注“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是在亚洲排名前五的,这个应该是动物保育和环境保育的NGO组织。我们主要的focus,是注重在亚洲地区濒危动物和牠们栖息地的保育。现在已经投入超过1亿的善款,有500多项的保育项目。有大家熟悉的大熊猫、有中华白海豚、有华南虎、中华鲟,一共有150多个物种的保育工作。

  宽运法师:这真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还有心力去支持。现在保育知识比以前更讲究了,更注重人性化。

  陈晴居士:是,对。我们的团队也非常努力,但我们也非常注重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个慈悲的种子。不单单要去自利利他、去助人,而且也要珍惜、爱护我们这个地球。保育的意识、环保的意识应该从小培养。

  宽运法师:是!我觉得首先一个人,自己和自己相处,自己和他人相处,自己和有情相处,自己和大自然相处。保育,其实也包括我们自己要保护自己的心灵。面对无常的生命学会了很多东西,你体会很多。

  陈晴居士:哪里,还是比较有限。不过,有限中我也很乐于跟大家分享,今天宽运法师坐在我身边要跟我评分。面对无常的生命,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在生命中,总是有些时刻怀着欢喜之心,欢迎我们新的生命,新的家庭成员到来。但有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要跟我们挚爱的亲人离别,这就是佛教中经常要面对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改变的。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无常的,我自己也经历着很多无常,娑婆世界无常的苦。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练习,每天早上起来梳妆以后,会对着镜子跟自己说,无可避免的,从本质上我还是会变老,一天天变老。无可避免的,从本质上说,我有一天还是会生病。同时无可避免的,有一天在人世间我也会死亡。也是无可避免的,我很执着的、我珍爱身边的人或事,都可能会产生改变。

  宽运法师:其实你体会很深。佛也是一样,佛陀从北门、南门、东门、西门走的时候。开始从东门看,东门看着是一些个老人,拄着拐杖。再从西门,又看到有病的人。又从南门看到些死去的人。到北门一看,穿着出家人衣服的。因为他追求的就是从老、病、死,怎么能得到不老、不病、不死呢?当然现实的生活是没办法的。

  但生命里,佛教有法身、有报身、有应化身。法身是不生不灭,报身是有生无灭。应化身,就要面对老、病、死。

  陈晴居士:是。这也是作为我们人类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的精神不灭。所以我们今世,我常常想我们所遭遇的很多的事情,包括我面对的事情,我出生的地方,我的环境有很多是我自己修来的,有很多是我累世累劫以前带来的。因为很多带不走,但这个业是一直随身的。

  宽运法师:陈晴居士说的很对,其实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业永远存在。只要我们起心动念,就种在八识田中了。佛教说一弹指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成识,种在我们的八识田中。那就有个因果问题了,果从因生,都是有因缘,你撒下了。而且,我们这个心,我们变的是这个身体。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有入没出,有出没入就下一世了,但这个真心是不死的。

  陈晴居士:是,法师把本质说出来了。

  宽运法师:因为佛教有三种心:一个是肉团心;一个是缘虑心;一个是如来藏的清净心。清净心是不生不灭的,缘虑心是攀缘的心,肉团心是有生有灭。

  陈晴居士:是,您说的这是本质上的一个真理。但我想世间大部分人是看不到这些的。包括我自己每天有时候难免也会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烦恼。每次这样的时候,我就要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一切,万物唯心所造,陷入自己所编织的一个苦网里面。

  我自己也经常观想,观看自己,特别是遇到烦恼困难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会不开心?为什么我会生气?七情六欲其实很多都是唯心所造,因为我们有时候太过强求在无常的世间,无常的生命里,去寻找一些永恒的东西,这是不可能存在的。

  比如有的人会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外貌很执着,担心会有变化。有人担心自己所爱会变化,这些其实都是在求一些不可得的乐,所以就痛苦。

  宽运法师:所以佛教有“求不得苦”。其实无常才是真相,无常才是常。

  陈晴居士:是,无常才是常。虽然我做母亲,孩子呱呱落地到现在一直呵护着。可我觉得从他来到人世间第一天开始,每一天他都是在离我渐行渐远。因为他越来越长大,越来越独立,有一天我还是要目送他慢慢离我而去,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宽运法师:是,但要尽到责任。我一直强调母亲有母亲的责任,父亲有父亲的责任,子女有子女的责任。刚才你说都是应该的,所以你是个好母亲。

  陈晴居士:我争取,我一直在努力做到。首先看破,我觉得很重要。不要在无常的生命里去追求一些永恒的东西。我作为太平绅士也给一些朋友证过婚,大家知道,结婚的时候都发誓言,我要永生永世一生一世爱护你。我相信在那一刻发誓的那个心真心是真诚的,有的会一直下去,有的可能因为环境,种种因素发生变化,也会有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

  但我觉得不要紧,当那一刻是真心的,这一对恋人或者相爱之人,他们在一起这份真心就是很美好的。但又因为有无常,就会有很多的分离。包括有时候难免亲长也会离开我们,我们要面对种种的痛苦。在经历这种痛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学习。

  宽运法师:是,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你刚才说给人家证婚的时候,大家都很欢喜。现在很多人对婚姻也存在很多的疑惑,因为现在香港很多人,唉呀!不结婚、迟婚、结婚以后不要小孩。香港的出生率越来越低。其实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的,不论是从价值观,从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去关注这些事情。

  陈晴居士:是,您说的对。我想也是在我们进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当我们人的欲望被物质生活所充满的时候,我们往往忘掉了精神生活,精神上面的修炼和修行。

  宽运法师:对,精神上修炼,精神很重要的,因为物质和精神。很多人身心自在,怎么身心自在呢?佛教里有很多课题。你也学佛很多年,你怎么来体会看破、放下、随缘、自在。有什么体会跟我们分享吗?

  陈晴居士:哪里,我就惭愧的汇报一下。第一,必须要看破。我经常告诉自己,包括每天早上对着镜子梳妆,就要告诉自己会老、会病、会死,身边的事情会发生变化,每天都告诉自己。

  另外一个就是放下。放下也是每天要做的一个功课,包括我的孩子,从小我们给他很多玩具,玩的时候,他拿着一个玩具,但手那么小,他不可能把所有玩具都抓起来。所以从小我就训练他要放下,你不把手上这东西放下,怎么去拿另外一个东西呢?

  就好像我们的人生经历了很多东西,其实是自己不放下自己,把自己的过去沉重的背在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有种种的悔恨、愤怒、懊恼,有“求不得苦”种种。没有放下就不可能轻装,不可能再继续向前走。

  宽运法师:说起放下,佛教其实有很多例子。有一次释迦佛,来了个人,因为对佛很仰慕,拿着两手的鲜花来看望佛陀。一进门佛陀说让他放下,他把左手的花放下了。佛还说放下,他又把右手的花放下了。佛还说放下,他说我已经放下了。佛说你把心给放下。把心放下,人家说“学问之道无他,只求放心”啊!

  陈晴居士:是,放心是最难的。觉得这是我一辈子要修行的功课,但每天做一些练习都是有帮助的。

  宽运法师:对,但我认为放下,我们讲很容易,我一直强调佛教讲智慧,智慧是什么呢?在没痛的时候就能放下,不要等痛了再放下。很多人说我放不下、我放不下,我说其实我们都放得下。

  举个例子,好像这一杯茶,现在我们拿着它刚刚好,因为温度适中,如果一直给它100度的滚水加下去,我手拿着杯子,就一定会放下了。痛啊!但最好的智慧,是不痛之前把它放下,这就是智慧。

  陈晴居士:是,您说得对。但培养智慧,对心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这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宽运法师:对,但是学费也付少一点。我以前认识了一个投资专家,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厉害?他说我付的学费多了,所以我厉害。因为佛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总结了人生、老、病、死的问题,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苦、求不得,其实早就讲了。我们现在换汤不换药,面对的还是这些问题。可能就是现在线下到线上,其实面对的还是一样的问题。

  陈晴居士:是、是,您说得太对了。平常我经常自己跟自己对话,每天早上和晚上起码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是给自己的。我可以点支香,然后把自己静下来,早上可以先预演一下,我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提醒一下自己。晚上,清一清今天所做的事情,回顾一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有些东西就是要放下的。

  宽运法师:我听说陈居士很刻苦,每天要花一小时两小时练瑜伽,是吧?

  陈晴居士:每天早上。

  宽运法师:每天早上,已经很多年了是吧?

  陈晴居士:对。因为练了有“多巴胺”,产生很多正能量。我就会有很多正面的心态,而且有很好的精力去面对每天要处理的工作。

  宽运法师:陈居士自己每天坚持锻炼很多年。刚才说产生一种多巴胺,让自己充满愉悦,运动就让人愉悦。

  陈晴居士:对,运动让我们愉悦,这其实也是一个自律的练习。

  宽运法师:你还要预演,要半个小时对话,我很赞同。其实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刚刚来香港只有19岁,因为我们是从一个家庭出来的,来到香港以后,我要自己和自己相处,怎么办呢?开始的时候我们和观音菩萨,西方寺方丈室里有一尊观音菩萨,景泰蓝的。晚上的时候,我就去拜观音菩萨,同观音菩萨倾诉。其实人首先,最好是自己和自己能相处。自己和他人相处,需要智慧。

  陈晴居士:需要智慧,还要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做功课。

  宽运法师:我一直强调,我们自己和自己说话。我也很主张很多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也没关系,希望每个人都有信仰。我们跟人说话都是烦恼是非,如果你看一看佛经,这里都是让你看破、放下、自在,你一定得到智慧,得到启发。

  陈晴居士:确实,而且会有很多的喜悦。读佛经,特别是读一些佛经故事,把一些道理放在自己身上。我觉得人其实有一部分力量一直被忽视,而没有利用自己内心的力量。我们一般世人遇到困难,遭遇痛苦的时候,总是要外寻一些帮助,找人帮帮他,或者有的是求菩萨,有的求上帝,总是需要外来的力量。其实我们人心里有一个自己的初心、本心,那个力量是很强大的。

  宽运法师:对,佛教也只告诉我们是内求,反闻自性。因为外求都是烦恼,眼观妙色,眼睛带来烦恼了。耳慕好音,音声给我们带来烦恼。鼻嗅好香,舌贪嗜味,身贪细滑,其实我们都是外求就烦恼。佛教让我们反闻自性,聆听自己的声音,心的声音,现在我们只聆听外面的声音,很少人跟自己对话,聆听自己的声音。

  陈晴居士:这个其实也是比较困难。因为刚开始大家习惯了,从小,你不高兴、你生气、你哭了,父母亲就会呵护你,帮你解决问题。慢慢长大以后,你就会寻找其他的外缘来帮你解决问题。但我觉得人生过程是一个见人、见天地,最后见自己。

  宽运法师:对,其实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本身就是佛。现在很多人想求“他佛”来保佑,忘记“自性的佛”。以前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到庙里求佛,求佛以后,看着佛一模一样的人在拜佛,他很好奇的问,你是佛陀吗?他说我是佛陀。他说我们来拜佛求佛陀,你拜佛求什么呢?他说“求人不如求己”。

  其实佛教一直强调,我们就是佛。我们迷了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所以佛教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就是自性的三宝、自性的佛显现出来了。

  陈晴居士:这就是佛性。

  宽运法师:对,我有宝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当尘尽光生的时候,就能照破山河万朵。

  陈晴居士:对,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让我想起了古时候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对禅机,我记得他们在佛堂里,苏东坡拜观音菩萨,佛印禅师就对着自己,没有拜。苏东坡问他,你为什么不拜?佛印禅师说他自己就是观音菩萨。我们拜的就是自己,要学会自救、自助,这也是一个比较高深的悟道智慧了。

  但是,在我们平常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我觉得还是要唤起一个自利利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之心。

  宽运法师:这个非常好。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你心中有美好,心中觉悟,悟了就是佛。《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陈晴居士:是,是的。而且我觉得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是在成就自己。

  宽运法师:对,帮人家就是帮自己,帮到人家就帮到自己。你帮到香港的很多儿童,你就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主席,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责任。

  陈晴居士:是责任。荣幸、荣誉,但更重要是责任。这个过程虽然说弹指一挥间,但中间还是有很多汗水和努力的。

  宽运法师:我也希望你做多一点。有很好的平台,你也有很好的素养,为香港多做点事。

  陈晴居士:是。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无常的,这一世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交一份好的功课,我觉得非常重要,人生很短暂。

  宽运法师:对,我相信,陈居士有这样的悟性非常难得。但现在进入一个末法时期了,随着全球暖化、疾病横逆,你有什么心得跟我们分享吗?

  陈晴居士:其实我觉得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首先要面对末法时期群魔乱舞。这个“魔”,不单单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灾害,还有人们心中的很多病,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所驱使。那么,我们每一位学佛之人,我们都是学子,每天做一点,虽然离我们的目标很远,但做一点就离目标近一点。像法师您慈悲度人,每天都普度众生,你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功德无量。

  宽运法师:我一直强调,大因缘做大事,小因缘做小事,没有因缘做自己事,就是结缘。佛教说以生命影响生命,就好像养生、养心,你自己好了,我们再把这个影响其他的人,以生命影响生命。你养心、养生有什么样的心得跟我们分享吗?

  陈晴居士:养心、养生,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大家说,我要保重身体,特别是有疾病肆虐。经常很多人进办公室拎着一个保温杯,有很多养生经,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这个时节要吃什么,我觉得很重要。但我觉得养心比养生其实更重要,因为“万物唯心所造”,我们自己身体上的很多病变,也是我们心上面的病产生。

  宽运法师:对,“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其实佛要说的都是心法。

  陈晴居士:是,这是真理,也是智慧,可惜不是太多人能够明白。我们也是像法师你刚刚所言,要以生命影响生命。我们学佛之人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我们也想做一点有意义、有帮助的事。前阵子,我几个朋友也跟宽运法师请教,我们怎么样能建立一个平台,来以生命影响生命,带给大家喜悦人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怎么建立这个平台?

  宽运法师:是,佛教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生命很重要,佛说“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陈晴居士:是的,您说的太对了。我们对一些不信佛之人,也可以以佛理来影响他们。

  宽运法师:对,因为我认为佛教是我们共同的智慧,不分彼此。佛教是非常包容的,讲的是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没有分你、我,佛教说“无我”。

  陈晴居士:是,是。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尽快在各界的帮助之下应运而生,能够帮助更多迷失的生命。

  宽运法师:我觉得陈晴居士不但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也做海洋公园的保育,也积极的投身到义工,现在又想做一个热线。现在香港很多人选择不结婚、迟婚,结婚又不要小孩。把动物,猫啊、狗啊,好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养。我前天听到有个报导说这种人很自私。

  陈晴居士:其实很自私的。我一直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众乐乐”的喜悦和快乐要大很多。

  宽运法师:我觉得,我们人要关心人和人之间,再推到众生里去。首先关心的是人。我们首先要关心自己,让自己身心健康,身心自在,再推到其他众生里去。

  陈晴居士:是,我相信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但也可能是一个充满挫折的道路,但前景是很好的。我们有了发心,想去做这个事情,那这个发心,我想六道众生他们都感受到了,一定也会生出他们慈悲的一些支持。末法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凝聚在一起。

  宽运法师:是,佛教让我们发心、发心、发大心;成佛、成佛、成大佛。

  陈晴居士:是,但这个发心,我觉得还是要持之以恒,要不忘初心。有的人说发心很容易,今天答应去做义工,明天去做义工,好像也很简单。我是惭愧,才做了18年的义工,在香港。但我觉得也好像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是一个修行的道路,你要把它当做一种信仰去做。

  宽运法师:是呀!佛教说“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如何长远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我们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士、博士,他需要一个过程。

  陈晴居士:对,对,所以我觉得戒律确实是很必要的。这是修行道路中,护持我们修行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的守戒,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这些都很重要。

  宽运法师:对,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就是基础,由戒生定、生慧。戒就是我们每个人防非止恶,让自己朝着正确的路上走。其实佛教让你有正念,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提倡正语、正念、正思维,每个人都有正能量。

  六祖说:“心平何需持戒”。我们心不平才要持戒,心平就无需持戒了。但我们芸芸众生怎么能够心平?现在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每个人都在这里打滚。在滚滚红尘里,说容易,做起来还是非常难的。

  人世间就是这样,这就是娑婆世界,芸芸众生都是如此。以前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到金山寺,他望到长江上千艘并过,问金山寺方丈:“长江上有多少船在来往啊?”禅师很有智慧,他说以老纳看来,只有两艘船。哪两艘啊?一个是名船,一个是利船,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

  人世间离不开名,离不开利。但我们如何看淡一点,佛教说,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闲静,乐众非道。道当知足,无厌非道。我们如何之间拿到一个平衡。

  陈晴居士:这个我觉得要从小教育。包括我教育孩子,这个要放下,再去拿另外一个东西。包括现在,他想要一个新的学习用品,或者是玩具,他要一件新的,一定要捐一件旧的。甚至我现在规定他要三件,捐三件才能有一件新的。每天我要他“断”,我们叫“断舍离”,每天训练他这个事情。

  宽运法师:我觉得很好,这就是佛教的一种理念。

  陈晴居士:是,从小培养很重要,让他以后不会被物欲所迷惑了。

  宽运法师:真难得!陈晴就是幼承庭训,她自己做到了,现在培养下一代还在做。

  陈晴居士:哪里,每天还要不断练习。我自己每天也在练习,所以要看破、放下,随缘。随缘,很多人以为随缘就是“无为”,什么都不做,随着他去。其实我觉得随缘绝对不是无为,而是一个“方便为”。

  宽运法师:对,大乘佛教以方便为究竟。佛教有“菩萨道”精神,它是积极的。佛菩萨就是个花果,众生才是根。你要饶益,要以大悲水浇于根,才能根深叶茂,果实累累。

  所以,首先“菩萨道”是利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豪言壮语就说你自己。比丘他也是做两件事情,“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他让你不但求智慧,虽然身体是假的,借假修真,其实它都是正面的。

  陈晴居士:是,借假修真,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太妙了!这也是殊胜的智慧。方便最重要是有一个方便法门,而且每个人的法门可能也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也不一样。我儿子经常提醒我,妈妈,你小时候的那套,现在对于我未必合适,你那时候喜欢的东西未必是我现在喜欢的。所以我也不可以把我的思想,强加于他的身上,我也要量体裁衣。对众生,普度众生的时候,我相信法师是有很深的感受。

  宽运法师:普度众生,佛教说有四个步骤,首先“善就兼善天下,穷就独善其身”。首先从哪里开始?从戒杀、茹素、放生、护生。我们能做到,戒杀你绝对做得到,茹素你也应该做得到。放生做不到,你随缘随份。护生总做得到,再推广就是“菩萨道”精神。

  陈晴居士:是呀!我觉得这是非常伟大的功德。而且在世人的心中,我觉得要播种种子。我一直很注重在儿童、青少年身上推广普及环保教育,还有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利的教育。我觉得教育了一个儿童,其实是教育一个家庭,所以我们就1可以乘4乘5乘10的。

  宽运法师:“少年穷中国穷、少年富中国富”。我觉得儿童做好了,这就是基础。儿童是启蒙教育,只要把启蒙教育做好以后,刚才说根深叶茂,果实累累,首先给它扎根了。所以,我觉得陈居士对自己有要求,对小孩有要求。也希望你这种理念,在香港能够推广。

  陈晴居士:对,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做。其实我也做得不够好,每天都在纠正自己。有时候有些东西还是太执着,我每天也在调整自己的期望值,随着环境的变化,现在各个情况的变化,我们也要调整一下,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一个公式。

  包括我现在跟很多儿童青少年的讲座,我经常说,我每天也在学习,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学生。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真正能寻求自己成功感和快乐的人,他应该是一辈子都是一个学者,求学者。一辈子都在学习,他才能适应我们现在不断变化的世间的种种挑战。

  宽运法师:是,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不成佛,地狱永远不会空,所以他永远不会成佛,他永远在路上,这是一个慈悲的概念。中国有四大菩萨,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践,观音代表慈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其实四即一,一即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大愿,都要有实践,都要有慈悲,都要有智慧。陈居士就具足四大菩萨。

  陈晴居士:哪里,惭愧、惭愧!

  宽运法师:也希望在未来的路上,陈居士以四大菩萨的心,有悲心、有愿心、有实践心,还有智慧。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海洋公园保育,从家庭到社会,也希望你能帮到更多的人。我一直强调帮人家就是帮自己,帮到人家就帮到自己。也希望你帮到更多的人。

  陈晴居士:我努力。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我努力。而且我一直感觉人生太短暂、太无常、太难得。所以我也时时提醒自己,要把这一生这一世的功课做好。要不然,我回去交功课怎么交?我当时发了心要来人世间,我是要做成什么事情。我如果没做好,就枉来人世一场。

  宽运法师:这个就很好了。《华严经》里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也希望陈居士悲心宏愿都一一可以实现,利益更多的人。

  陈晴居士:感谢法师勉励!

  宽运法师:还有什么补充吗?今天我们非常感谢陈居士来到观音讲堂座谈。她分享的都是她肺腑之言,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路上,陈居士做到更多。而且我认为她能做得更多,因为她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我们也期待下一次,再过若干年以后,再跟陈居士对话,再分享她内心世界和所做的一切。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陈晴居士:感谢!阿弥陀佛!来源:华人佛教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