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为何要“打七”?原来是有讲究的
2021年10月19日更新皈依佛网
  “打七”的由来
  许多寺院在冬季都有打“禅七”的传统,意在通过精进地禅修而“克期求证”。

  打七起源于佛陀七日证道的故事。佛陀曾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后世高僧大德有也常常以打坐参禅来开显自性。不管是佛陀还是祖师,都有着深厚的禅修功夫。

  打七有“禅七”“佛七”“观音七”等等。禅宗丛林,每逢冬日田间不再劳作时,僧人们便放下琐事,进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由于这样的修行目标明确,是以“了脱生死”为目的,这段时间内,僧人连平日的上殿过堂都不必参加,只有“参禅”这件生死大事要办。所以,在禅七开始时,需要告“生死假”,万缘放下,一心参禅。

  为什么要打”七“

  “七”首先表明了精进修行的时间,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日”即证悟,后世弟子便以此为期进行修行,时间少则打一个“七”,多则打几个“七”,如果一场禅七要四十九天,那就是打了七个“七”。

  除了表示时间之外,“七”还表示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第七识”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能覆圣道、蔽心性。而打禅七就是以“禅修”来对付这个顽固的“第七识”。

  禅宗修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起疑情”,就是指一桩事情不明了,要看清他的本来面目。这一方法,生活中在在处处都可以应用起来,比如念佛时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挨打时,问问疼的是谁?若不明白这些,那便是在无涯生死中瞎忙活。所以,在进行“了脱生死”的禅七时,尽管无需再进行日常活动,却可以用这些“话头”来参悟。至于具体用哪句话,那便是即应景又极超越的“灵光一现,石破天惊”了。

  坐禅的常识

  参禅虽然不一定要打坐,但是对初学者而言,坐禅仍是参禅的重要入门。如何坐禅,有着一定的讲究,现将多种坐禅的方法与常识介绍如下:

  要独坐静室

  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要盘腿结印

  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难以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也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要宽衣松带

  坐禅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着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去除,使身体松弛,这样才能不妨碍血液循环。

  要摇身搓手

  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交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要裹膝周全

  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要平胸直脊

  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要出气和顺

  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调身的基础后,紧接着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舒畅和顺,心境才能安逸平静。

  要看心不分

  就是要看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能、调和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记忆清晰,禅尤其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说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别偷懒,在家也可以”打七“

  寺院的禅堂如同“大冶洪炉”,僧人们在此去伪存真,融粹诸法,而每年冬天,为了克期求证而举行的“打七”更让禅堂成了名副其实的“选佛场”。

  虽然大众不便参加寺院的禅七,但是如果你有大量时间居家,不妨也以七天为期,进行打坐、念佛等修行,看看一期下来的长进。哪怕不能“克期求证”,至少也是不负时光了。来源:华人佛教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