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六美人”十足北魏女神范儿 |
2016年7月7日更新皈依佛网 7月5日,记者从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该石窟拥有“六美人”和含笑露齿菩萨的第7窟、第8窟后室,时隔30多年后,于近日再度向游客开放。上世纪80年代,为保护石窟后室加装栏杆后,游客便不能进入这两窟的后室。 云冈“六美人”是雕刻中的精品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开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其中的第7、第8窟位于石窟群中部,是云冈石窟中期洞窟最早开凿的一组双窟,是北魏孝文帝初期(471年—494年)按设计完成的一组大型洞窟。 窟内现存造像雕饰精美、构图严谨,是典型的佛殿窟。窟前采用双塔一碑的设计,窟内分前后室、平面呈长方形的洞窟形制,与早期石窟相比有巨大变化,是北魏平城时期新出现的洞窟样式。窟内四壁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均衡的构图理念,分层分栏布龛雕像,窟顶雕平棊藻井,将中国建筑艺术与佛教造像有机融合。造像题材沿袭早期的内容,特别突出了“释迦”“交脚菩萨”“二佛并坐”等造像内容,开启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程。 第7窟南壁窟门上方,有一组雕刻格外引人注目,六位恬淡典雅的供养者,因为像少女一样明亮美丽,被誉为“六美人”。她们的眼神、面颊、嘴角乃至娇媚的身姿都散发出一种深求佛理之美。此窟帷幕龛宽约4.4米,高约1.8米,龛内对称雕刻6位胡跪状供养者,以三位一组,两边排开,相向而对。她们发髻高耸,颈饰项圈,臂佩镯钏,飘带绕臂向身后,双手合掌单腿曲跪作虔诚供养状,个个安详、自在、超逸,含嫣而笑,仰首注视,充满敬意。近距离看,真正的美感更加表现于头部,她们面容恬静,满面笑容,流露出淑女的纯真。 这种画面以多人同一体态来烘托要表达的意向,颇有丰韵、尊贵的气质显示出的韵律和节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貌,将北魏鲜卑女子生气盈盈和超凡脱俗的神态形象地保存到今天,成为云冈供养造像龛中尤为显现的经典画面,是云冈石窟供养者雕刻中的精品。 西侧供养菩萨含笑露齿还有俩酒窝 第8窟供养菩萨在明窗东西内侧角,均侧身面向内侧,两身供养菩萨像矗立于明窗的内侧角,遥相对应。它们的位置与雕刻的姿态成为明窗两侧柱子的形象,类似于希腊的女像柱。 第8窟明窗西侧供养菩萨像,高2.22米,与明窗东侧的供养菩萨像相对应,造像特征基本与东侧的类同,但在细部处理上有些许变化。从正面看,姿态悠然自得,身姿轻微向右扭转,腹部凸出,一条细腰带斜挎于腰部,右膝轻轻弯曲,右脚跟稍微踮起,双足成一字形立于束帛座上,最为显眼的和迷人的莫过于嘴角微微流露出的含蓄一笑,露出八颗牙齿,甚至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可视为该造像的特别之处。这种自然的微笑,在神圣的境界中产生非凡效果,这是云冈石窟唯一的露齿微笑供养菩萨形象(本报1月6日曾以“含笑露齿俩酒窝云冈石窟有尊超“萌”菩萨像”为题进行报道)。 东、西侧虽然是对应的一对组合造像,但东侧表现出静态,而西侧表现出动感,两者充满了情趣。 还有多个石窟将在安全评估后开放 云冈石窟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很早以前,云冈石窟管理简单、粗放,很多游客在石窟里乱扔垃圾。上世纪80年代开始,管理方在洞窟里加装了护栏,游客进不到室内,只能扶着栏杆看一看。近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在认真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文化遗产展示工作,努力“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在第7、第8窟后室加装了玻璃幕墙,增设了灯光,拆除了护栏,让游客能够更近距离地欣赏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第11窟、第12窟、第13窟也将在安全评估后,对外开放。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