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习近平六千余字精彩演讲 三次提及佛教
2017年5月16日更新皈依佛网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其中,习主席以佛教的发展为例,指出“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以此论证“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在长达6000余字的演讲中,习近平三次提到了佛教,具体摘录如下:
  ——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中国佛教,进而传入东亚、东南亚。在印度佛教衰落之后,中国佛教就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习主席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提到佛教:

  一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发表演讲,首次系统、全面、深刻地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自己的文明观。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二
  2014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始对斯里兰卡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习近平当日在斯里兰卡报章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习主席提到中国高僧法显开启了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千年佛缘。具体摘录如下:

  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有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的历史纽带,有患难见真情的米胶协定,更有两国人民在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地震中守望相助的感人佳话。去年,中斯建立了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
  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拜访了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途经之处和修行故地古吉拉特邦。适逢印度总理莫迪64岁生日,习主席特意为莫迪定制了全素生日蛋糕,并赠送了《玄奘之路》电影纪录片等礼物,在和莫迪的谈话中,习总多次提及玄奘精神和佛教文化,最后双方达成共识以复兴玄奘精神为切入点开展中印交流。

  18日,习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十分认同中印两国之间的佛教交流,讲话中谈到:“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足见习总学识渊博,及对佛教历史的深入了解。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