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澄法师:“园中寺”是老大难问题 建议政府解决佛教房产历史遗留问题
2017年3月9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对于不时见诸媒体的宗教房产纠纷问题,全国各地的宗教房产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情况都比较复杂,造成了各省市情况不一的局面。201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建议政府对历史遗留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国家已出台的政策,争取尽快出台对原为宗教活动场所现仍供奉佛像、从事宗教活动,可未交还佛教管理的寺院权属定位。

  以下为提案内容: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实,佛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广大佛教界人士深切感恩。对在落实政策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切实解决。

  一、佛教房产的属性问题。宗教房产现状:基督教、天主教的房产所有权属教会所有,伊斯兰教的房产所有权属穆斯林集体所有,而佛、道教的房产所有权属社会所有。“社会所有”这种表述过于含混,且“社会所有”之说在国家法律中也缺乏根据。对此原全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以及其他佛教界人士在政协和人大会议多次通过提案和发言,要求对“社会所有”之说,通过国家政策、法规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二、佛教寺院众多,遍布城乡,就江苏而言,佛教房产的落实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目前批准开放的寺院产权交寺院,使用权仍由原文化部门和园林部门掌控。在近四十年中,由于城市改造开发,被拆的佛教房产也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造成绝大部分寺院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以江苏为例:批准开放的寺院有近1200处,两证齐全的仅有10处,占1%,仅有一证的20多处,占2%。由于没有两证,寺院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失去合法性,个别单位和个人占用干涉,寺院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制约。

  三、“园中寺”是个老大难问题,江苏佛教许多寺院都是如此,例如南京的栖霞寺、灵谷寺,镇江的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等都处于公园或景区包围之中,人为造成寺院与公园纠葛不断,寺院的建设发展,甚至人员出入都受到很大限制。拿钱买信仰的现象严重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鉴于当时的寺院均由不同单位管理,寺院恢复时被迫接纳了原单位的员工由寺院负责安排,发放工资养起来。三十多年过去了,部分员工已退休,由社会发放养老金,但还有很多未到退休的人员,给寺院管理带来困惑,加之寺院周边商业网点、假僧假道环境混乱,制约寺院发展与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如江苏扬州大明寺,镇江金山寺、苏州西园寺,无锡灵山祥符寺、苏州白寺塔寺、寒山寺等都存在这些问题。

  五、目前,还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寺院,如扬州天宁寺、重宁寺,镇江甘露寺、竹林寺,苏州紫金庵,南京古林寺、天界寺等,仍未落实政策归还佛教管理,可这些寺院供奉佛像接受信众礼拜供养,也给社会大众造成误解。

  为此建议:
  第一、进一步调研,对涉及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问题,如宗教房地产的权属属性,通过国家政策、法规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第二,建议政府继续帮助推动宗教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办理。

  第三、 建议政府会同宗教、园林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划清公园景区与寺院的权属范围,让寺院真正承担起从事宗教活动固有的功能。

  第四,建议各级政府,协助寺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职工用工遗留问题,以及对寺院周边商业网点、假僧假道环境综合治理。

  第五,建议政府对历史遗留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国家已出台的政策,争取尽快出台对原为宗教活动场所现仍供奉佛像、从事宗教活动,可未交还佛教管理的寺院权属定位。

  据大公佛教了解,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传印长老也曾呼吁解决全国各地的宗教房产历史遗留问题。传印长老在采访中说,上海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北京的一些宗教房产被百姓占用的情况还比较多,有的甚至是被机关单位占用。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要协调各方面利益,不可操之过急。比如北京拈花寺的腾退问题,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由于牵涉的情况比较复杂,进程仍然比较缓慢,但仍然在积极的解决当中。


  相关内容:
  禅宗名刹金山寺方丈心澄法师印象:平常是道
  文/印月法师
  镇江有个很好听的旧名叫做“朱方”,因为这个旧名,镇江这座城就像是一颗烙在心底的鲜红的印章那样意味绵长。在阔别了五、六年之后,我终于在今年春节又一次地踏上了这块故土。

  几年未见,镇江有了不少的变化,街上比先前繁华了许多,但一些先前喜欢的小吃却不怎么看得到了。比如镇江的凉粉。衢州街头小巷这些年也有这个叫卖,但配料却怎么也比不过镇江的好吃。还有一些江苏特有的鸭血汤、鹅翅膀等等,如今走在镇江街头也不太看得到了。恒顺醋厂仍旧在中山西路那个老地方,但原先满城飘着的醋味不知什么原因却闻不到了,令我心里对镇江添了几分陌生的感觉。

  据说新城正在建设当中,这样说来,加上最早的老城,镇江该有三个“城”了。小码头一带是最早的老城,以大市口为中心的“城”是后来建的“新城”,目前在建的新城设在离现在的城十几里远的丹徒。作为镇江“城”,我去过最多的是大市口这个半新不旧的“城”,然而真正去过最多的地方却是镇江最有名的金山江天禅寺,一个被誉为禅宗祖庭、昔日江南四大丛林之一的所在,一个在国人心目当中富有神话传说的所在。

  在镇江的几天当中,除了在一些亲戚朋友们之间会客吃饭外,别处呆得时间最长的也还是金山寺了。大年三十上午十点光景到的那里,老远便看到年过八十的徐巧道老先生站在金山公园大门口迎接。彼此寒暄之后,两人顺着熟悉的道路,径直去了现任金山寺方丈心澄法师的住处,见到他的时候,正坐在电脑桌前专心校对着即将出版的样书。直到下午两点半钟离开,期间的几个小时,心澄法师一直陪着我四处转:慈舟禅师纪念堂、方丈楼、禅堂、祖师堂以及金山佛印书画院等等。中饭照旧在以前吃过无数次的小餐厅里,只是几年前同坐一张餐桌吃饭的老方丈慈舟禅师、首座养廉禅师以及梦初禅师、法永禅师等几位熟悉的老和尚们这几年当中一个个都“走”了,小餐厅显得空荡荡的。那天中午,小餐厅里一起用餐的只有心澄法师、徐巧道老先生和我三人。之前,心澄法师问我,是不是去佛印居素菜馆吃?我说,还是在老地方吃吧,素菜馆的菜哪有这里的好吃啊?在我看来,正宗的“罗汉菜”素菜馆是没有吃不到的,只有在僧人的餐桌上,何况小餐厅里有自己很多的回忆。再次坐在小餐厅里用餐,依稀彷佛又看到了慈公的身影笑貌,无形中透出的丝丝禅意。

  佛家处处讲一个“缘”字。出家要有“缘”,甚至到寺院吃得上饭、吃不上饭,乃至喝一杯茶也有“缘”。

  结识心澄法师是在1995年春节。见到时,法师正侧身拿着一把扫帚打扫着祖师堂。身上穿着咖啡色僧袍,圆圆的脸上露着淡淡的微笑。

  其时,心澄法师任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的监院,即“当家师”,并兼着金山佛学院教务长。虽然才三十几岁,但住持老和尚慈舟禅师对这位年轻的法子却十分的尊重。

  记得有次某个小和尚请示老和尚什么问题,当中提到心澄法师时,未加“法师”二字,而是直呼名号,老和尚当即便竖起了眉毛,一脸严肃地说:“哪个叫你这样说的啊?连我都要叫他‘当家的!”,吓得小和尚赶紧低下了头,眼睛盯着脚尖,脸红耳赤弄得话都不敢讲了。

  虽然当年老和尚如此“教训”,自己却仍然沿袭了一贯的作派。直呼其名似乎不够尊重,一口一个“大和尚”又没这个习惯,毕竟彼此太熟悉了,叫“心老”似乎又早了点,那就叫“心大和尚”吧,呵呵。去镇江之前,就和心澄法师电话里头讲:“心大和尚,这次去镇江,得给你老人家好好补磕一个头了!”“阿弥陀佛!”电话那头心澄法师开心地笑了起来。我说的是真心话,但这个“头”却从坐下到离开都没有磕成,一连几声“别、别、别!”,“心大和尚”把这套礼节给免了。

  对于出家人而言,一句“阿弥陀佛”便是最好的问候。平常人开口说话总是先来一句“喂!”出家人则以一句“阿弥陀佛”替代。心澄法师也同样,不仅仅开口说话时常常这样,每遇别人称赞的时候,更是“阿弥陀佛”,正所谓一句“阿弥陀佛”包罗世间万象。

  前些年有次曾跟心澄法师开玩笑说:你老人家怎么有那么多的“阿弥陀佛”啊!祖师怎么讲的?“念佛一声,担水洗三日禅堂”啊!

  ——“阿弥陀佛!”心澄法师淡淡地笑着,仍以这句佛号应对。
  不知是心澄法师本身嗓子好呢,还是因为出家几十年来天天诵经的结果,心澄法师讲话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清亮,几乎没有一丝杂染。记得先前看过的几本书中提到当年佛祖释迦摩尼指点意欲修习的人们应“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据说裟婆世界众生耳根较利,“从闻思修”当为裟婆众生入佛道之方便。想成为“菩萨”,必须修习“五明”,“五明”当中,“声明”也排在了首位。按照佛家的说法,佛菩萨其实人人可以做得,所谓“一念净即圣,一念无明即凡”,念念净,足下则步步莲华。

  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和我说过,心澄法师的学识更大范围的不敢说,起码在江苏省境内的年轻僧人当中是数第一的。不仅字写得好,对佛学也很有研究,通晓禅宗千七百则公案,更对平常人很少涉及的“三论”研究很深。

  慈公当年的一番赞言,如今似乎一一得到了验证。
  再见心澄法师时,脸上除了惯常慈善的微笑,更多了一种学识以及种种地位赋予他的厚重之感,低调、沉稳,也并没有如我之前想象的那样住到老和尚给安排好的方丈楼,而是依旧住在紧挨老和尚旧居(现辟为慈舟禅师纪念堂)的原先的老房子,身兼方丈的几所寺院一干杂务几乎都撂给年轻人去做,自己则埋头编辑、审理他即将出版的一套十几册的书籍。

  在心澄法师的精心料理下,由他担任方丈的焦山定慧寺、金山江天禅寺先后建起了茗山法师纪念堂、慈舟法师纪念堂,供游人参拜、纪念;07年11月,建立了金山佛印书画院,并亲自担任书画院院长;投资五千万人民币、可容纳上万人的金山佛教文化广场也于08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据心澄法师介绍,像茗山法师、慈舟法师纪念堂这样的建筑目前在全国范围的寺院当中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心澄法师,自己记忆当中最深刻的依旧是许多年前法师对一位年仅十八九岁的小和尚的开示:“你每天都要打扫自己的房间,打扫的时候不妨去观想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也同样打扫干净了?”

  话虽然简单,实则佛家的“慧观”之精髓尽在其中。一直以来,如遇有人问起佛家如何“修行”,自己总是拿心澄法师当年的这段话复述给对方听。所谓“平常是道”,于此亦可见矣!自己生性不善辞令,只好老实作去。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