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释永信讲述“少林外交”:佛教交流直接影响两岸统一 |
2017年9月18日更新皈依佛网 禅宗祖庭少林寺,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佛门净地。记者近日乘车一下郑少高速登封西出口,就看到很多挂着“少林”名号的武术学校。有的武校借着“少林”的名气和30多年的发展,早已成为规模庞大的教育集团。黄昏时分,各家武校的青少年或穿僧服或穿运动服在路边操场习武。秋雨中走进少林寺,又有大量的中外游客或参观或朝拜。释永信方丈接受专访时,更多是在谈国家如何用好“少林”这张名片、变革时代佛教如何与时俱进、少林寺的“跨界”以及机锋辨禅能否被复制。从方丈室见过面、准备移步寺内图书馆接受采访时,释永信随手关掉一间无人小屋里还开着的灯。采访过程中,坐在板凳上的释永信方丈一度自然地打起坐来,用他的话说“打坐对我来说很舒服”。 “恨铁不成钢”让我们更精进 问:这两年,“释永信方丈有事没事”始终是世俗所关注的话题,直到今年2月,一纸调查结果平息“举报风波”。对此,您怎么看? 释永信:从发展角度看,为传承佛教、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希望在社会上和国际上正能量地传播少林寺。社会上对少林的(负面)看法更多是个人的,昙花一现。大家经常会对佛道教、对和尚道士品头论足。社会大众把少林寺当成自己的少林寺,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我们把这样的“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当成祝愿,而不是“恶愿”。通过监督,能让我们做得更好,让我们更精进。所以,我要感谢。 问:这算是比较艰难的时期吗? 释永信:最难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我和师父行正方丈为少林寺落实宗教政策到北京等地奔走,要求僧人自主管庙。现在的风言风语不算什么,可控,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心里最有数。少林寺是个千年传承的寺庙,现在又是百年一遇的社会变革,更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保证少林寺下一个1500年的发展。 期待国家提出“顶层设计” 问:即使嵩山少林寺申遗成功,方丈在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时还是多次表示,中国的名山大寺应对信徒免费,对一般游客降低门票价格。为什么? 释永信:有些制度,(光靠)一个地区或一个寺庙是做不到的。我们国家要提出“顶层设计”。人类遗产应人类共享,我们希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少林寺等寺庙成为信徒能更方便、更自由地过宗教生活的场所,是社会各界都能来得起、都能分享的好去处和平台。我一直呼吁,中国文化消费成本太高,旅游景区、寺庙、文保单位,甚至电影、演出剧的门票如果跟工资挂钩,可能在全世界还是比较高的。我几年前在全国人大建议,希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让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精品文化。这需要顶层设计,需要中央做出决定。我们希望引起高层重视。 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和佛教界代表的议案都能被采纳吗? 释永信:我们提的议案基本上或早或晚都逐渐得到采纳,比如,慈善立法、互联网立法、非遗保护等。我们提议案的站位比较高,除佛教界的事情,还涉及传统文化复兴,以及与大众生活、学习有益的事情。我提出互联网立法的几条建议都被采纳,如网络(问题)需要提前治理、预防。就像比特币,不能把虚拟的当成实物去炒。 问:人们总是津津乐道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的影响力和“票房传奇”。您认为,如何从商业和文化手段进一步推动少林寺在国内外的影响? 释永信:82年版《少林寺》“靠1毛钱的门票创造上亿元的票房”,可能只是个传说,原因是当时还没有票房概念,在农村、乡镇都没有电影院,很多时候是在广场上看。但这部电影确实影响了一代人,国内外通过这部电影对少林寺、对中国佛教有了认识,起到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没信心,有的主张全盘西化。过去是“穷”造成的。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现在得到发展,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自信。中国人要从传承中重新找回自信。少林寺1500多年的传承没有间断,现在每年有大量游客,周边武校有七八万学生,全球几百个城市有少林文化机构,这些都很能说明问题。 问:曾有德国学者,认为中国寺庙的方丈应做好“精神领袖”,如果兼顾商业就很难再在精神领域扮演纯粹的角色。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释永信:有些外国学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制度和历史。中国寺庙中的僧众是个特殊群体,从古至今,也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同时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社会上的游戏规则,也要保留自己的精神追求。如果外国学者稍微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现状,对我们的做法自然就会理解。 中国历史上没有以宗教立过国。从汉代以后,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佛道教起补充作用。中国佛教自食其力,寺庙靠国家赐山林、土地,僧人靠信徒捐献,以及自己的生产劳动,苦心经营,维持传承。禅宗一枝独秀,自己解决了生存、吃饭问题,不依靠外援,从修行上向内求,生活上也自食其力。对比外国,有的国家以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立国,宗教教职人员靠可以宗教税、人头税。而中国佛教人士,除做精神领袖之外,还要打理寺庙僧众的衣食住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在世界上真正有话语权的宗教就是佛教 问:美国加州把每年3月21日定为“少林日”,2001年成立的德国少林寺在欧洲影响很大,最近还有阿富汗20岁女孩在喀布尔开少林功夫馆的报道。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人怀揣着“少林梦”? 释永信:少林功夫能给他们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自信。这些年,少林寺很重视跨界交流,和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人交流,包括和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世界宗教人士交流。通过跨界交流,少林寺僧人得到自律、愉悦和提升。少林文化得到各国政客、宗教领袖的认同,非常难得。玻利维亚现任外长就是少林弟子,今年访华时还专门来少林寺。俄罗斯总统普京2006年访华时专程来少林,因为普京的女儿学过少林功夫,经常和他提到少林寺和少林功夫。 少林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能帮助别人是人类的天性,和西方孩子有很多想当“小蜘蛛侠”一样,中国的青少年都有“英雄梦”,很多中国人也有“武侠梦”,能在少林寺找到寄托。同样,少林寺在海外也很受欢迎。 问:从跨界的角度看,少林寺在方丈心中的定位是什么? 释永信:今年3月,看人大闭幕后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我特别关注李克强总理“以陪外宾看中国少林寺武僧翻跟头”来比喻中国经济“块头大”时说的话,一是强调“陪着外宾”,二是强调“中国少林寺”。陪着外宾,说明少林寺是国家名片,是对少林寺地位影响的认同。提到少林寺,说明少林寺不光是“河南少林寺”“登封少林寺”,更是“中国少林寺”。 问:提到中国经济,方丈会关注哪些问题?比如,您老家的经济发展? 释永信:我的老家在安徽农村。现在农村吃饭没问题,家乡收入增长很快,但还是靠外出劳务为主。4年前,我在人大代表议案中提出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要加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国家应关注留守儿童。城市化是必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准。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融入世界,也是必然的。 问:过去几年,不管是在英国和多种宗教交流,还是在美国与哈佛学者、苹果公司CEO库克交流,方丈个人觉得,在少林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得快了,还是走得慢了? 释永信:这些年,少林寺在国际上做了些事情,但离少林寺自身的追求,我认为还差得很远,还应得到国家重视和社会各界支持。伊斯兰教话语权在中东,天主教的话语权在梵蒂冈,基督教的话语权在欧美。中国真正有话语权的宗教就是佛教。中国应给配套的相应政策,让中国佛教走出去。 少林寺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名片。最近播放《大国外交》,说明民间外交是国家外交的基础,有了民间商贸文化,就有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少林文化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古代中国人与古印度交流形成禅宗,并经过不断交流,做到不断丰富、壮大。 机锋辨禅就是与时俱进 问:少林寺如何与时俱进? 释永信:这是禅宗现代化问题。禅宗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社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宗教形态。少林寺8月份刚举办完“首届无遮大会”,其间与佛教在线团队联合主办了11届的机锋辨禅很受关注。机锋辨禅的形式,就是从个人参禅,变为共同修持。这是新的修持方式,模仿、参照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少林寺还举办各种研讨会,梳理少林寺的正史。有了正史,就不担心有人来杜撰。就如同区分《大唐西域记》与《西游记》,区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问:当今社会,该怎么理顺佛教和政府、佛教和寺庙、寺庙和经济、寺庙和高僧之间的关系? 释永信:这些关系都应是自然而然的,要根据社会需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比如,佛教和社会众生的关系,就是平等、和睦的关系。没有必要故意强调什么,有些关系是设计不出来的。 每个寺庙就如同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存,找准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僧人在精神上的追求非常高远,就是如何清净,如何智慧,如何解脱,如何成佛,但在物质上只要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即可。其他人也是,(如果)物质上的追求无限大,那样就会挤压别人,就会碰壁。 问:有人感慨“诸法因缘生,没有伟大的时代,就不会有伟大的佛教”。您怎么看变革时代,佛教与社会的关系? 释永信:从历史上看,只有好的时代,佛教才有正法,才有振兴。中国现在国泰民安,佛教兴盛是必然的。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方方面面得到很好发展。中国佛教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过去的兴盛期我们只能从史料中看到,现在的好时期我们正在经历。政治稳定、政策开明、文化立身,佛教徒赶上好时代的大背景能为社会做更多事,僧人也能更好地安心修炼、修正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很幸运。 问:怎么看社会一些信徒胡乱“放生”的现象? 释永信:没必要在放生、烧香上追求量。大量放生、大量烧香是世俗的传统,我们不提倡,不支持。我们提倡修行、持戒,提升自己。 佛教交流直接影响两岸统一 问:据说机锋辨禅这样新颖的修持模式也可能要“复制”到台湾。您怎么看大陆与台湾佛教界的往来? 释永信:大陆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往来很受岛内的关注。我多次去过台湾。1993年6月,经过台湾方面几次阻挠后,我最后还是以学者身份,带着20多名僧人到台湾,完成海峡两岸佛教界的“破冰之行”——这是两岸佛教界隔绝40多年后的第一次交流和访问。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我在台湾的活动也被媒体大做报道。大陆经济发展快,文化保持好,僧侣的修持好,都会让台湾方面信服。 问:少林寺与台湾佛教界有什么新的互动? 释永信:两年前,少林寺和佛教在线合作,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佛教论坛”,目的就是加强中青年的互动和交流。早期台湾佛教是大陆僧侣带过去的,台湾第二代高僧和大陆高僧还有师徒关系。到第三代,可能还见过面。但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如果没见过面就容易感情淡薄、关系疏远。两岸佛教青年论坛,让两岸宗统、法统更加紧密,这对两岸和平往来起到促进作用。 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是迟早的事情。政治是政治、信仰是信仰。佛教徒占台湾人口的一半以上。台湾佛教界是认同“一个中国”的。两岸佛教交流直接影响到两岸的统一。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