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艺术品中的瑰宝 移动的佛龛 |
2017年3月3日更新皈依佛网 唐卡是个响亮的词汇,但是其本意往往不为人知。如果想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是一道门。 1300多年前,藏族艺术家就已经创造了唐卡:他们用粗疏的麻布涂抹天堂,用一笔一画制造移动的佛龛。唐卡是西藏的大百科全书,其中有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还有藏医药的传承。在外人眼中,唐卡过于庞杂,各种神灵的谱系纷乱,不了解宗教内涵的人很难找到门路;同时唐卡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绘制,似乎千人一面,这同样导致人们对其艺术魅力领悟的迟钝。而今唐卡越来越被当成艺术品与收藏品在世间流通,在发现唐卡的路上,能见到一种笃定的斑斓。 4月末的拉萨,天光大好,还没到西藏的旅游旺季,八廓街上游客不多。在这里聚集着十几家专门出售唐卡的门店,年轻的画师在店里细致地描绘唐卡,一点点上色,晕染一片树叶就需要很长时间。藏香与唐卡成为西藏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许多人来此张望,画师更像是表演,以期证明唐卡皆为手绘。 关于唐卡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说法,但是其功用性已是定论:移动的佛龛。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教授罗桑开珠看来,唐卡是与流动牧民的生活方式相关的,人们需要一种质地轻便,可供随身携带,随时悬挂供养、祈祷礼拜、卷放收藏,并具有宗教象征内涵的移动佛龛。关于最早的唐卡,传说是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亲自绘制的白拉姆女神像,但的确在吐蕃时期,唐卡就已经成为信徒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川大学教授格桑益西介绍说,唐卡体系庞杂,大体分为“国唐”和“止唐”,前者由丝绢制成,后者用颜料绘制,从所用颜料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又分为“彩唐”、“金唐”、“红唐”、“黑唐”等等。不同风格与流派的变迁,成就了唐卡的万千姿态。 “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唐卡画派的传承。”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和靖说。在拉萨的一家藏面馆里,周围都是藏族人,喝藏茶,吃藏面,狭仄昏暗的墙壁上也悬挂着唐卡,唐卡以黄、红、蓝三色边装饰,表面覆着黄色丝幔,绿度母温和地凝视众人。我们与和靖一起坐在其中,“这是一幅新勉唐派风格的唐卡,新勉唐派的开创者是曲英嘉措,格鲁教派的寺庙往往是以这种风格为主,也是现在我们能见到最多的画派。”和靖说。“总的来说,唐卡风格的形成受到中原文化、印度犍陀罗风格、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后来经过了勉唐、钦则、噶玛嘎孜三大西藏本土画派的互相融合和消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唐卡主流样式。” 唐卡地缘不同地域唐卡有不同风貌 许多地方都生产唐卡,不同地域也给了唐卡不同的风貌。罗桑开珠介绍说,唐卡从地域上,大概可以分为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地,同时还有异域的尼泊尔。“一般来说卫藏风格比较传统,安多地区以热贡和拉卜楞寺为代表,受到汉地文化影响较深;康巴则是以甘孜的噶玛嘎孜风格为主;尼泊尔风格的唐卡多半体型偏瘦,更多有南亚风格。” 北京的唐卡爱好者冯超去过三次青海热贡。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里是唐卡的热土。热贡唐卡最集中的三个村子是吾屯上庄村、加仓玛村、吾屯下村,“几乎家家都画唐卡,处处都能见到画院,许多唐卡都是流水线作业,当地把唐卡做成了很大的产业。”冯超说。 热贡唐卡有平庸的商品画,也有精心的艺术佳作,这需要一点点碰。冯超在去第三次的时候,跟许多画师已经熟稔,在当地交了不少朋友,终于请回来几幅上佳的唐卡,“价钱不好透露,都很贵,但是很值。” 西藏昌都:沿袭老传统开辟新画派 昌都的嘎玛乡离昌都县城70多公里,有藏东历史最悠久的白教寺庙嘎玛寺,也是西藏三大画派之一噶玛嘎孜画派的发源地。去嘎玛乡需要逆着扎曲河前行,道路崎岖,然而到了之后便是一片世外桃源,平川开阔,弱水围绕。 来这里总是要想方设法见一下嘎玛德勒,他今年80岁,是噶玛嘎孜画派第28代传人。在拉萨我们见到了他的侄子丁噶,他是噶玛嘎孜派第29代传人。丁噶说,嘎玛德勒十几岁已经名满藏区,如今弟子很多,专注于画派的沿袭。噶玛嘎孜画派形式较为活泼,设色淡雅清丽,多用重彩烘染,很受汉画的影响。如今丁噶在噶玛嘎孜画派的印象之下,与另外一名唐卡大师年叙·多吉顿珠一路开创了全新的唐卡画派:多派唐卡。 目前,西藏唐卡市场年销售额有2亿元,其中尼泊尔唐卡占70%的市场份额。从绘制技艺与艺术价值上来说,西藏唐卡优于尼泊尔唐卡,但尼泊尔光唐卡学校就有十几家,营销形成了一条龙,而西藏唐卡企业规模小、创新少,所以西藏唐卡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尼泊尔唐卡所占。 标准的尼泊尔唐卡画风更为时尚,造型妩媚,无论从衣服还是装饰的植物,都更偏向南亚风格。曾经专门去尼泊尔探寻唐卡的冯超说,同样是手绘唐卡,尼泊尔的要比内地便宜几倍,但是正因为此,他对尼泊尔所用颜料等等产生怀疑,事实上,他所见到的尼泊尔唐卡大多没有热贡等地更为精致。“如果以收藏的角度,尼泊尔新唐卡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是去旅游,顺便带回点纪念品,尼泊尔唐卡算得上物美价廉。”冯超说。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