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好人”常四龙:年过七旬守护文物30年 寻得中国最早《开宝藏》 |
2018年4月3日更新皈依佛网 “一个小县城的博物馆能从一无所有到现在馆藏近两万件文物,这是高平的财富,也是国家的财富。从这点上来说,不说名誉荣誉,我是很自豪的。”年过七旬的常四龙是山西晋城高平市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他用30年的时间四处寻访,为当地博物馆搜集了近两万件文物,被评为2017年度“高平好人”。 常四龙告诉记者,1984年,当时高平市文博馆成立,只有6间房子,没有经费没有人力。“我几乎就是个光杆司令。” “当时因为设备和经费都短缺,为全市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我当时是骑着自行车下乡,几乎跑遍了高平的所有乡村,去调查文物状况。那时候交通条件不像现在这样,过去都是土路,古寺庙那些都在山上,条件是非常困难的。”常四龙说,经过文物普查以后,高平不可移动的地面文物非常丰富。 山西高平占中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却有1574处文物单位。据了解,山西高平是中国现存地上古建最多最丰富的地区,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处,堪称中国古建博物馆。而在1984年,刚一成立的高平博物馆并没有馆藏文物,建设博物馆和保护地上文物成了常四龙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1986年,全国开展第二次文物大普查工作。常四龙组织领导高平的普查工作,行程三万里,登记文物900余处。常四龙也被人称为高平的“活地图”。 “你看,这件文物在收集的时候,费了不少周折。那个年代,大家对文物的认识还不够,但沟通过后,大部分人都愿意上交。”在山西高平市博物馆的展厅内,常四龙向记者介绍着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 三十年来,高平市博物馆已从一个没有馆藏文物的县级博物馆,发展成为有化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版本、钱币等十几类,上自2亿年前的树化石、鱼化石,下至清代的陶器、瓷器以及碑记石刻等文物比较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常四龙可以详细地讲出每一件文物的征集及发现过程,其中包括有关长平之战的兵器、钱币,宋开宝藏等藏品。 “在博物馆里,我最自豪的发现就是两卷宋代《开宝藏》及一卷《辽藏》。其中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所刻的一卷为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开宝藏》。”常四龙向记者介绍,此三卷经是他从当地农民焦玉书手中征集到的。1985年由常四龙联系,焦玉书将3卷经交高平博物馆收藏。后经文物部门鉴定此三卷经均为青莲寺的藏经。 《开宝藏》是北宋朝的大藏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大藏经。山西晋城青莲寺的藏经阁是古代重要佛经存放地,据记载北宗时曾藏有经卷700余函,计5000余卷。 除《开宝藏》外,千年古刹崇明寺的保护及中国现存唯一“有题记”的元代民居——姬氏民居的发现,都成为常四龙近的三十年基层文物工作中值得浓墨重书的篇章。 高平文物遗存众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古建筑年久失修,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毁。其中包括千年古刹崇明寺,崇明寺是中国现存最为典型的古建筑,创修于宋开宝四年(971年)。其建筑风格唐风犹存,最令人叫绝的是其“断梁”结构。所谓“断梁”形制的古建筑,在中国独有,仅此一例。 常四龙表示,“比如崇明寺,一千多年的古建筑,屋顶塌漏,椽檩朽烂,地基下陷,随时都有塌毁的可能。我们就采取支顶加固的抢险方法,保住其不塌坏。在1989年对崇明寺转佛殿进行落架大修,使这座千年古建筑重焕光彩。当时,我们就想,修好一座庙,保住一个殿,就是保住了一段历史,就是保住了一种文化。” 在今年2月5日晚举行的“榜样的力量”2017年度“高平好人”颁奖典礼上,常四龙以“守护传承系国盛、古今文事总关情”的文化遗产守望者群体代表被评为2017年度“高平好人”。 高平市委书记范兆森评价以常四龙等为代表的“高平好人”时表示,这些好人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干部和劳动者,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却做着一桩桩了不起的“大事业”。他们是一个时期的道德坐标,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旗帜,要向这种精神致敬。他们以“小善”诠释“大爱”,以平凡的举动传承中华美德,星火燎原般带动人向上向善,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