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寺生存现状:坚守背后是想像不到的清寒 |
2019年4月10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逢年过节返乡的时候,你是否留意过乡村里的小寺院?这些寺院看上去门可罗雀,却往往有僧人常住:他们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凤凰网佛教选取了一篇乡间小寺的观察文章,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在写一座寺,是以点及面,叙述众多山村小寺的实际情况。一起来看! 我也是安住深山小寺后,才真切地感受到山间村中小寺那不为人知的清寒。 以我住的寺院为例,这个小寺虽然入山不深,但是,因为附近几乎村村有寺,最近的城市市区也有好几座有名的古寺,所以,来往寺院的,几乎只有当地村民。不只是村民,而且,都是老人家,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山村里常住人口,都是老人家。 她们平日里忙着各种家务农活,初一十五才有时间来寺院烧一下香。以前都是自己带香来,所以,根本不可能有香火钱。现在虽然在我的推动下,慢慢地开始点寺院的香,但是,随手扔功德箱里一块两块,已经很不错了。而我,因为怕她们点化学香,还必须大力推动她们点寺院的天然香,哪怕是自己贴钱买香。 所以,这个寺的全年的收入,就集中在过年这几天。我在这里过了一个春节了,正月初九,建寺的居士当着我的面把功德箱里的钱取出来,点清,交给我,让我去买香。多少钱呢?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只记得不足2370元。春节前,我刚请了香烛,香是请做香的朋友帮忙做的,说好只给成本,一分利润不给。烛是请卖烛的朋友帮忙买的,也是成本采购,加起花了3000多。也就是说,寺院全年的收入甚至买不来全年的香烛,就更不用说吃喝等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生存下去的方法,就只有节约开支。自己种点菜,只要地里有菜,哪怕只有一种,就坚决不买菜。事实上,我就曾经连续一个月,只吃一种菜。就是这样节约,一个月也是需要差不多三百元的生活费用,其中包括通讯费用。别说什么出家人还用电话之类的话,小庙人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人,万一有点什么事,是一定要通过电话与外界联系的。当然,这里是没有衣服采购的费用,而且,师父们还必须健康,不可以生病。我现在就开始穿补过的旧衣了,有病也靠多喝热水来解决问题。 这三百元不包括水电费,如果再加上水电费,那再省也得五百左右。这个钱,还有请香烛所欠的1000元,打哪里来?所以,我就更能理解一些法师无奈赶些经忏的心情。不管什么人,活着,是第一需求。满足不了一日三餐,我们可以持午,但是,如果一日两餐都满足不了,生存就出现问题。对于出家人来说,这种既可以有些收入,解决衣食问题,又可以满足世间人的一些心里诉求的经忏佛事,就成了首要的选择。所以,虽然我不做经忏,但是,我理解部分赶经忏的师父们的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讲法呢?不领众共修呢?这样居士们就会有供养。好吧,我们先来说说讲法的问题。现在的村庄,无论是山上的,还是平原的,多半都只是老人聚居的地方。年轻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里的寺院大多会有讲法,就算没有,网络如此发达,想听什么都可以找到,有几人会跑到山村小寺来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法师讲法呢?老人家呢,就更不用说。还以我这里为例,上过小学二年级的,就算是高学历了,她们根本听不懂唯识中观,甚至净土。 至于共修,大体也是这样。村里的老人家早上要做家务,做农活,根本没有时间跑到寺院里念佛打坐。我身边的村民也很想,和我提了几回,我说,我天天做功课,天天打坐,你们有时间就过来,我们一起念佛,一起打坐。可是,每回都是,话说过了,人不见了。为什么呢?有活要做呀。有人要说,那晚上呢?可别提晚上,这个山村,七点半过后,基本漆黑一片。老人家们辛苦一天,晚上需要早些休息,这才能保证明天能起早干活。谁会有体力,有精力,跑到寺院里念佛诵经呢。 可能又有人要问,那为什么还要住在这样的小寺里呢?为什么不住在丛林中?一者,这一方众生,哪怕是老人,也需要佛法,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是,当他们看到出家人,叫一声师父,或者送一把青菜过来,都是在与佛法结缘,都是在为自己修福。再者,这寺虽小,也是千年古寺,也有百千僧众共住共修的过去,既然有缘走进来,总希望哪怕是一人打坐,也要让古寺香火钟板不断。 然而,在这样的坚守的背后,却是常人不能想像的清寒。土墙旧瓦,是风起风满屋,雨至雨洗案。但是,尽管如是,朝霞暮霭,是钟板相续,梵唱不断。 |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