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宽仁泽后世 |
2017年10月13日更新皈依佛网 在历史上,北京的庙宇不仅有其宗教功能,也和市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庙宇就是一个共享空间。有的寺庙就是免费开放的公园,可以供人们休憩闲谈。有的寺庙还有图书馆的功能,人们可以在此查阅佛教典籍。一些大的寺庙开办庙会,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这又是一种商业功能。而一些庙宇也是那些鳏寡孤独生活无着人员的栖身之地,这时又成了养老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寺庙文化成了北京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不仅仅是精神家园,有时也是遮风挡雨的避风港。 白塔寺 一座古寺见证一座都城 说起妙应寺,大家可能还得愣一下,但说“白塔寺”,咱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知。自辽代兴修以来,这座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见证了北京城建都近900年来的风风雨雨。据白塔寺管理处主任杨曙光介绍,现今的白塔寺是辽代的遗址,元代的白塔,明代的格局,清代的建筑。特别是寺中白塔,是京城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2010年开始,白塔历时5年大修。如今,重现荣光的白塔又与市民见面。作为北京内城西部的地标建筑,它的传说与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成长。 白塔寺曾占地16万平方米 据杨曙光介绍,在900多年前的辽寿昌二年,即1096年,便在妙应寺所在的位置建起了佛塔,后来毁于战火。到了至元八年,也就是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建塔的任务交给了在元朝做官的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 在阿尼哥的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随后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这座寺院的面积有多大呢?兴建时命人以塔为中心,向四周各射一箭,来界定寺址,最终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杨曙光说,遗憾的是,1368年6月15日,大圣寿万安寺遭雷击起火,除白塔以外,全部建筑均被烧毁。 时间一下就到了明宣德八年,也就是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更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杨曙光说,这基本就是今天看到的妙应寺的建筑格局了。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康熙和乾隆都有御笔亲题的重修碑文。 传说鲁班化身老人修白塔 杨曙光说,提起白塔的修缮,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传说。有一年,谁也说不清是明代还是清代,塔肚子上忽然裂了很大的缝子。眼看古老的白塔有崩裂塌倒的危险。就在这个时候,白塔寺附近出现一位锔缸的老人。锔缸就是把开裂的水缸用锔子修复,就像给水缸钉上一个订书钉。这位锔缸的老人总在附近胡同里转悠,有人问锔缸不锔?老人说不锔,只锔大家伙。有人就开玩笑说,你看那白塔算是大家伙吧,你把它锔上得了。 这话说完,居民们都当是笑话。可第二天,人们真在白塔的塔肚子上看到七圈铁锔子。而那个锔缸的老人却再也没有出现。有人就说,这位老头儿,一定是鲁班爷。从此鲁班锔白塔的故事就流传开了。杨曙光说,这只是一个人们想象的传说故事,不过在塔身上确实有七道铁锔子,那都是历代修缮的时候加上去的。 多次修缮白塔地宫从未动 杨曙光介绍,民国初年,白塔寺的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使这里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一直到五六十年代,白塔寺还有庙会。 对外售票参观,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杨曙光说,刚开放时成人票是1毛钱,后来涨到两毛钱,但管理并不规范,周围住户不买票也可以随意进出。真正意义的开放,要到1998年了。当时响应政府“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号召,对白塔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腾退了占用单位。2002年到2003年,又有一批违建被拆除,基本形成了今天市民看到的样子。 白塔曾在1978年进行过一次修缮,因为地震使塔身受损。最近一次修缮就是2010年这次历经5年的大修了。整个塔身鼓起的外皮都被铲掉,按照传统工艺,重新抹灰。那七道著名的铁锔子也被卸下,除锈后重新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历经多次修缮,但白塔贮藏佛宝的地宫几百年来从没有被动过。杨曙光说,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保护白塔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文物工作者们的重要使命。 万寿寺 寺院亦作文化共享空间 1987年8月,北京艺术博物馆在万寿寺建成并对外开放,有“京西小故宫”之称的万寿寺,从此开始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展露在市民面前。以弘扬古老的中华艺术文明为宗旨,兼容推动现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如今,万寿寺正在闭门大修,未来将着力打造文化共享空间,邀市民在此交流共享文化遗产。 皇家寺院紧邻大运河 近日,因内部修缮,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已经停止接待观众。站在万寿寺山门前的长河边上,可以远眺“运河第一闸”广源闸。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皇家寺院与大运河毗邻,是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据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丹介绍,当年馆里一位老专家,曾以万寿寺为中心,沿着长河进行探访,绘制出了长河沿岸历史景观图。这是专家通过多方搜寻资料,并在现场考察之后绘制出来的。在图上,西起昆明湖东至西直门,沿线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景观悉数做了标注。 万寿寺明代便是帝后游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后来,慈禧在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时,也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所以万寿寺又被人们称为“京西小故宫”。 王丹说,万寿寺附近的很多文物古迹可以寻访,比如延庆寺、广源闸、龙王庙等,市民可以看到不少遗迹或完整的遗存。随着保护修缮工作的推进,这些运河文化遗产将更好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文物精品将走出库房 在万寿寺的大雄宝殿里,原状陈列的22尊佛造像即将进行修复。这可是万寿寺中非常重要的一批藏品。王丹介绍说,目前正在与相关专业团队进行接触,先要对这些造像进行全面“体检”,做除尘处理,探查病害,再制定修复方案。修复肯定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会简单贴金,因为给佛造像“重塑金身”并不符合现代文物修缮的理念。 王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万寿寺“京西小故宫”的雅号并非浪得虚名,除了3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外,馆藏10万件文物也是蔚为大观,而且有不少明清皇家艺术品。未来,随着万寿寺全面修缮工作的推进,将新建文物库房,很多殿宇也将对外开放,作为展厅使用,让10万件文物分批走出库房。 王丹觉得,万寿寺今后要开放更多文化空间,推动文化共享,让公众更近距离地感受文化。今后,随着修缮腾退工作的推进,除了举办展览外,一些从未对公众开放的古建也可以利用起来,供公众使用,比如举办一些茶会或雅集。 另外,还要加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现有资源,开办木器和纺织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授。“我们现在就有几位老师傅,常年在修复古旧家具,以后可以考虑开放他们的工作室,让观众可以看到传统手工匠人的工作。”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