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1200年的寺庙,被林徽因、梁思成发掘成“第一国宝”
2017年5月3日更新皈依佛网
  千载一时,
  一时千载。
  佛光寺
  1937年6月,
  距离卢沟桥事变,
  仅仅只剩一个月。
  七七事变
  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
  时局动荡不安,
  形势风云变幻,
  一时间,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楼里的一对夫妻,
  此刻再也坐不住了。
  他们一定要赶在炮火来临之前,
  找到一个地方。

  四年前,几位号称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日本学者得意洋洋地对外宣称:中国大陆已经不可能找到唐代的木构遗存了,要想看只能去我们京都、奈良!”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这个狂妄的臆断,
  让国人颜面扫地,
  却得到当时世界范围内
  绝大多数古建筑学权威的认同。
  日本奈良东大寺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竟然只能由日本人完成;
  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结构,
  竟然只存在于日本;
  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建筑辉煌,
  难道就这样在故土消亡了?
  日本法隆寺
  那一晚,
  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攻读建筑系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一夜没有合眼。
  林徽因、梁思成
  他们始终坚信,
  总还会有那么一座唐代木构建筑,
  躲过了无数战火的纷扰,
  经受住千年岁月的侵蚀,
  在中国大地的某个角落,
  等着他们去发现,
  去拨开它身上的萋萋荒草。
  1932到1937年,
  梁思成夫妇前后考察了
  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
  每次都兴奋奔去,
  每次都悻悻而归。
  直到一幅画的出现。敦煌61号洞窟壁画

  一天晚上,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在书房研究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这本书是他在中国西部考察后所著。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书中披露了敦煌第61号洞窟两张唐朝壁画。
  其中一幅《五台山图》形象地描绘了以五台山为中心,东起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西至山西太原,方园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风土人情。 《五台山图》局部

  “大佛光之寺”,
  几个大大的黑字就像一道闪电,
  一下劈开了茫茫暗夜。
  这个出现在唐朝壁画上的寺庙,
  肯定是在唐、
  甚至更早年代出现。
  敦煌壁画中的佛光寺
  第二天,
  梁思成和林徽因
  迫不及待地跑去北平图书馆,
  查阅有关
  “大佛光之寺”的资料。
  国立北平图书馆

  五台山《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灭佛时被毁,仅仅12年后佛光寺重建。

  二人推断:唐代在五台山修建过的一座“佛光寺”,而《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应该就是这个“佛光寺”。

  可是一千多年过去了,
  它还会在那里吗?
  历史从来不会
  给我们时间犹豫。
  东北已经失守,
  炮火如猛兽般咆哮而来,
  这些危在旦夕的古建筑,
  没有时间了!
  于是,一个拖着伤腿,一个忍着肺病,
  梁思成和林徽因带上助手,
  从北平出发,
  一路火车、汽车、自行车,
  甚至连骡子都用上了,
  向着山西五台县的方向进发。

  按照之前画好的地图,他们甚至没去县城休息,而是直接赶到五台县豆村。山路坎坷、路途险峻,几个瘦弱的书生几次险些跌倒,却一个比一个兴奋。

  天色渐暗。
  除了秀丽的风景,
  没看到一砖一瓦,
  几人默而不语,
  可心里却都在打鼓。
  “快看那!”
  林徽因突然大叫一声。
  顺着她手指的位置,
  余晖映照的苍山林海间,
  竟然露出了雄伟的半边斗拱。
  众人狂喜,
  几乎是飞奔过去。
  寂寞多年的山门,
  终于被这些执着的人们,
  缓缓推开。
  雄伟的大殿,“单层屋顶”、“平面广七间、深四间”,“斗拱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屋檐出跳深远”···

  深谙中国古代建筑的梁思成,十分断定:这就是“唐”的风格,“是后来的建筑所未见的”。

  相关介绍如下: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佛光寺”这个寺名屡见于各种史书记载。公元845年,也就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发动灭法运动,佛教界称为称会昌法难,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

  佛光寺大殿(又称“佛光寺东大殿”)
  建筑形制:单檐庑殿顶
  建筑时期: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建筑尺寸:长34米,宽17.66米
  建筑位置:五台县东北23公里,寺内东高台。
  占地面积:600.44平方米

  佛光之殿
  建筑名称:佛光寺大殿(又称“佛光寺东大殿”)
  建筑时期:晚唐时期,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建筑级别: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位置: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佛光寺中轴线东高台上。
  建筑简介: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其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内槽后半部建有一巨大佛坛,对着开间正中置三座主佛及胁侍菩萨,坛上还散置菩萨、力神等二十余尊,都是唐代塑像,山墙和后壁列置的罗汉像是后代增添。

  殿前面中央五间设有板门,二尽端开窗,其余三面围以厚墙,仅山墙后部开有“扇面墙”。

  建筑评价:佛光寺大殿现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

  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五台山及中国没有早期的木构建筑,因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大殿溯源
  偌大的佛光寺土崩瓦解,变成了一片废墟,僧人也全作鸟兽散。
  公元857年,也就是唐代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

  佛光寺在唐代重修以后,即随着佛教的衰败而一同沉沦,以后除了宋代有一点壁画,跟后来建的文殊殿以外就没有任何记载,佛光寺大殿建因此基本被外界遗忘。

  国之重宝
  佛光寺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总面积677平方米。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

  佛殿正面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则装直棂窗。
  大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天花板以下,草栿不用斧斤加工,在天花板以上。

  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约为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例证。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搏,是唐时期建筑特征。
  殿平面广七间,深四间。
  其柱之分配为内外两周(金厢斗底槽)。
  檐柱柱头铺作外跳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重栱偷心造。

  第二杪后尾即为内外柱间之明乳栿,为月梁形,其双层昂尾压于草乳栿之下。内柱之上施四杪偷心造铺作以承内槽之四椽明栿,栿亦为月梁

  大殿的平面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合成,分为内外两槽。外槽檐柱与内柱当中,深一间,好象一圈回廊;内槽深两间广五间的面积内别无立柱,内槽大梁(即四椽栿),是前内柱间的联络材。

  所有檐柱当中,角柱最高,越靠近中间高度越低,具有明显的柱头升起,但没有侧脚(早年梁思成先生等人曾认为其檐柱有向内倾斜的侧脚处理,但陕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于2004年、清华大学2005至2006年的实测结果证实了东大殿并无侧脚)。

  柱头卷杀作覆盆样,前檐诸柱的基础上均有覆盆,以宝装莲花为装饰,每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

  大殿出檐深远,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
  殿顶用板瓦铺设,脊瓦条垒砌,正脊两端,饰以琉璃鸱吻。
  二吻虽为元代补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代形制。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

  佛光寺大殿在脊檩下仅用叉手,是现存古建筑使用这种做法的孤例。
  同时佛光寺大殿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

  它虽然比南禅寺大殿晚七十五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也被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