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义法师:湛山精舍北美弘法50年的重要启示
2017年6月2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2017年6月15日至20日,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中加美三国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各级政要、相关社团及护法居士近万人齐聚多伦多,围绕“圆融中道,持久和平”的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加拿大佛教会会长、多伦多湛山精舍主持达义法师作为论坛主要发起者,出席论坛并提交了《佛教文化与文明对话》的主题论文。达义法师在论文中以湛山精舍在加拿大50年弘法历程为基础,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佛教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他论文中指出,历史上能取得大成就的,总是开放吸收、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的那一支,并由此提出了“西方和东方都需要多元化的视野”的观点。凤凰佛教选编了达义法师论文的部分内容如下。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佛教流传到西方,将使其他在20世纪所发生的历史性事件,相形失色。其意义及重要性,远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政治体制的革新、科学上的成就、核子武器的发明,以及太空发展等。也许现在尚未被人发觉,但在几百年之后,回顾历史,就会发觉佛教对西方的社会、文化、精神之影响,远较其他20世纪中任何重大事件,更为深远。”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恰好身处西方社会,一直担任在西方社会弘扬佛法的先锋,且有50 年与西方文明对话的经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加拿大从事实际弘法多年,不但与中国佛教界有友好往来,而且与西方政界、宗教界及民众有密切接触,是佛法西渐的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此文就这方面的实际层面和理论层面做一些思考和探讨,谨求教于各方方家。

  一、佛教文化与西方文明对话的五十年
  如果把鉴真和尚东渡成功的天宝十二载做为第一次国际化的标志点,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汉传佛教只是在东亚汉字文化圈里苦苦经营,没有向东继续拓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几位先驱者分别从中国台湾、香港移师北美大陆,开启了一千多年之后的北美弘法之路。

  加拿大佛教会和湛山精舍以及美国佛教青年会一直以来是汉传佛教在北美传播的先锋,历代住持都十分重视与外界的对话和交流,同时在探索中提高自身能力,完善弘法机制,做到交流和互鉴。

  1、东西方文化的对话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被称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新文化观开始觉醒。西方社会自我纠偏,各国都鼓励西方人士学习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了解其他宗教特别是佛教。这项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进展加快,基本取得西方社会的共识。在此形势下,汉传佛教在北美站稳脚跟,而且发展壮大。加拿大佛教会和湛山精舍在传法弘法方面的做法有:

  (1)积极翻译汉传佛教经典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建立开放的图书馆系统。湛山精舍开山之一乐渡长老自1963 年从香港移民美国,创立了美国佛教会、美国佛教青年会、旧金山佛教会,及美加佛经翻译委员会。1974 年,在创办和住持美国佛教会和大觉寺十年之后,乐渡长老辞去其他职务,创办美国佛教青年会。这是一座为了专心一致翻译英文佛经而

  开设的道场,经过40 多年的辛勤努力,在乐渡长老的努力下已翻译出版了30 多种英文大乘经典,大多数已再版多次,在北美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他是汉传佛教岀家人在北美译经的第一人。美国佛教青年会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主要法务是从事英文佛经翻译,并免费将出版的各种经书赠送到世界各地,还根据世界各地信众来信的要求,由义工包装免费邮寄。这里经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感谢信,还有不少从美国各监狱及受刑犯寄出的感谢信。

  (2)积极与其他宗教机构特别是基督教教堂取得联系,建立机构和私人的沟通渠道,举办联谊活动,增进友情互动,还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共同协商、相互支援。

  (3)积极在西人社区内开展佛教活动,初期以西人容易理解的禅修、素食、护生、禅茶和插花等活动为主,贯之以佛教教义,让更多西方朋友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佛法,受益于佛陀智慧。

  (4)积极向其他族群介绍、宣传佛法,特别是选派佛学基础好、精通外语的工作人员专门接待学校组织的学生参观,让佛法种子在此生根开花。随着近年来弘法力度的加强,当地警察局和教育局已把汉传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定期组织人员到湛山精舍参观学习。据统计,从2007 年9 月至2017 年4 月,湛山精舍共接待的各界贤达人士参访团的人数达六万多人次。另外,地处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的湛山精舍万佛舍利塔寺,自2001 年7月1日万佛舍利塔开光以来,每年6 至10 月的旅游旺季的周末都安排有中英双语导游,带领游客参观万佛舍利塔,讲解基本佛法,每年的参观总人数都在5000 人次以上。兴建中的加国四大名山就是立足于在多宗教背景下实现多元文化交流、进而发展佛教事业的一个举措。设计初衷就是直观地向北美民众展示佛教文化,在每一位参观者心中种下菩提种子,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加拿大佛教四大名山的第一个工程加国五台山已经初具规模。它不仅欢迎汉传佛教各流派的交流,也欢迎佛教所有传承的交流,而且也欢迎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参观访问。

  2、汉传佛教与其他各传承的对话
  近代汉传佛教大家,如“民国三虚”禅宗虚云法师、天台宗倓虚法师、唯识宗太虚法师都毫无门户之见,主张相互借鉴学习。倓虚大师在主办青岛佛学院时,邀请律宗大师弘一法师讲学,给学生示范各宗派相互学习的重要性。他在自传中坦陈,自己曾研究过道教、基督教经典,心胸开放,可见一斑。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积极主张各宗派在佛法中都处于平等地位,“法无高下,贵在契机。”他曾说:“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

  乐渡长老曾经说,各派相互攻击,到底是没有出路的。湛山精舍三位长老对汉传佛教与其他各传承的交流从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并满腔热情地致力于佛教各宗派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学习。湛山精舍各道场一直是佛教各宗派讲经说法的舞台。无论来自何方,无论哪个派别,只要是以弘扬佛法为目的,湛山精舍都以现有的场地优势和人员组织优势予以积极的配合。这些做法受到了诸山大德的欢迎和赞赏,他们也十分感谢三位长老多年的开拓,为后来者创造了这么一个平台。

  湛山精舍的传统活动“千人素宴贺佛诞”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每年我们除了邀请联邦、安省和多伦多市政要之外,还要邀请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参加,各派汇集,欢聚一堂,并举行庄严隆重的“传佛心灯”的仪式。这个仪式其实更具有象征意义,它向社会宣示: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我们有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目标。不管怎样,取得大成就的,总是开放吸收、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的那一支。佛教传播史,甚至基督教传播史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3、加国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对话
  加拿大佛教会和湛山精舍地处北美,身处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西方社会,但始终将位于亚洲的两个地方视为圣地;一是佛陀诞生地,二是汉传佛教的中心——中国。我们所有的工作都顺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弘扬如来本业的使命,二是宣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两个重任,我们始终紧密地和中国佛教界保持经常性的友好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日常往来,还联合举办规模比较大的文化交流和佛事活动。2014 年6 月举办的“加中佛教文化交流周”活动,来自中国的80 名法师举办了加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届水陆法会”。2015年6 月举办的首届“精进禅七”,邀请中国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10 位法师将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金山禅修古规引进到加拿大。这些都是加拿大汉传佛教传播史上值得记录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和中国佛教协会学诚会长也曾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对加拿大佛教会及湛山精舍在海外弘扬佛法、促进中加两国人民友谊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

  二、西方和东方都需要多元化的视野
  出生于东方的英国作家曾经感叹:“东是东,西是西,东西永古不相期!”其实,东西方总有见面握手的一天,而一旦见面,西方知识界立即认识到从东方而来的这一古老宗教的魅力,甚至极端的如哲学家尼采,他在声言“上帝死了”的同时说:“佛教要比基督教千百倍地真实:客观而冷静地提出问题是它的一部分遗产,因为佛教来自于一个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哲学运动。”自那时以来,佛教文化已经在西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和弗洛姆都受禅宗的影响,并认西方人受理性知识体系的束缚,影响了其视野,禅宗为西方人指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

  法国学者阿努瓦·阿布戴尔─马里克认为,当代世界早已不是“三个世界”了,而是呈现两大文明圈格局:一个是印度- 雅利安语系文明圈,一个是中国文明圈。他认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动力中心,地处亚洲的中心位置。

  佛教圆融、包容、谦和、和平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向世界介绍佛教文化,推广佛教理念。但这绝不意味“唯我独尊”。佛教教义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和行动方式。对话的实质是平等,交流的实质是提高。

  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亨廷顿思想的另一面,那就是“文明的融合”。他说:“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个文明都得学习与其他文明共存。”他认为,即使是紧密的经济合作也有赖于共同的文化基础。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全球化的经贸往来必须要有文明的相互包容。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所考虑的重要问题。“西方国家也需要深入了解其他文明的基本宗教和哲学主张,以及洞悉他们是如何理解自身利益的。这需要西方去识别和其他文明间的共通性。”

  三、结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多样并存、平等交流、相互包容,这些理念与佛教所倡导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也与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十分合拍。作为汉传佛教的海外弘法人和来自中国的僧人,我们十分感佩当代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如此透彻,对其在当代世界的价值认识如此深刻,不禁欢欣鼓舞。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从来都是沿着家庭—国家—世界的次第而推广和实行的,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线图,其中正心和修身,宗教便可发挥作用,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境地。从个体开始,从内心开始,寻求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之路,因而切实可行。践行佛教的核心价值通过各国政府与民间的协同努力,一定会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