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剑鍠:在苦的当下,才可以提升生命的意义 |
2020年12月2日更新皈依佛网 编者按:2020年11月7日至2021年1月9日,由香港孔教学院、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道教联合会支持,香港宝莲禅寺、香港西方寺、香港菩提学会、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香港观音讲堂协办,凤凰网佛教、凤凰网国学媒体协办,旭日慈善基金、安达国际赞助支持的第六届观音文化节佛教文化讲座在香港葵涌观音堂举行。佛教文化讲座的主题为“慈悲的力量,‘疫’境当自强”。11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登坛开讲,这是香港第六届观音文化节系列讲座佛教文化讲座的第三场演讲。陈剑鍠教授演讲的主题为《如何在“疫”境中提升生命的意义》。在主题演讲之后,陈剑鍠教授与主持人曾瀞漪、现场观众进行了对话。 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陈剑鍠: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彼此互相互助,所以要结善缘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陈剑鍠教授,请台上就坐,谢谢教授,刚刚教授放的短片,我相信给很多人是有很深的印象的。所以待会我们会从这方面先来谈起。 教授刚刚讲到这个宇宙是特别浩瀚的,让我们想到人是很渺小的,浩瀚的宇宙当中地球只是一颗微尘,而在微尘当中的我们更是微不足道,本应微不足道 ,可是人类的痛苦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我们就在这里,我们对生命的痛苦是如此的真切,有朋友在问,我们每天都要为生活那样的辛苦。教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生命的意义?因为生活实在太痛苦了,请您先回答这个问题。 陈剑鍠教授:因为在苦当中才能够看到生命的意义。佛法讲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谛,谛就是我们看到那个真实,谛就是谛理详实,就是事情的真相,我们的确是在苦当中,这是事实,所以苦。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苦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不但它是真实的事情,而不是单一苦,而是众苦,还要“集”,苦集灭道,集众集的众苦,在我们的身上所面对。我们要求方法“道”去灭它,但其实应该是要讲苦集道灭,道就是八正道,我们说三十七道品,用所谓的这样的方法去灭掉我们的苦。所以相对的,当我们看到苦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缘起,在缘起的当下,我们才可以产生智慧,因为没有生死就没有涅槃,生死即涅槃。 所以刚才曾主持人问我,我们都已经这么苦了 还有资格去谈放下吗?去谈生命的意义吗?恰恰刚好,因为苦才需要谈生命的意义;也恰恰好,在苦的当下才可以提升我们生命的意义。 主持人曾瀞漪:能不能这么说,人生难得,因为做人才有受苦的机会,因为受苦才有烦恼生智慧的这个机会。刚刚教授在讲话当中特别谈到的是,人世间每一件事的成功,不只是取决于人付出多少努力,还需要讲求因缘果报。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好多事情不是你个人能够决定的,包括你过去做了些什么样的事情,跟什么样的人交往,都取决于你当下,会成就你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果。所以我们常说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特别重要。教授,我要请问的是,我如何知道这个缘是善缘而不是恶缘的? 陈剑鍠教授:我们常说要去广结善缘,不要去结恶缘。有时候常常我们都去结恶缘,所以因此你的事情,或是你的人生走的就会很坎坷。我常跟我的学生说,你要成功的话,你应该要先去结缘,不管你是在行菩萨道,或是在你要成佛之道上。其实佛法也告诉我们,一定先要结缘,你没有缘的话,第一你没有办法度众生,因为你跟他无缘。当然我们不要讲度众生的问题,我们可以先讲自己成就的这个部分。我常说我们人的成功,都不是自己做出来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成功都是别人帮我们做的。你去试着想一下这个事情,别人为什么帮我们做?因为你跟他结的缘,不只是现在,可能是过去,当然我们要做的是我们去帮别人做,我们之所以有问题 就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肯定要别人来帮我们解决。但是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刚好我们可以帮他解决。你看都是在这样的共存、共荣、互相、互补、互存的情况之下而成就的。所以你去想,我们不是自己有多厉害,没有的,努力大家都会很努力,但是你没有那个缘,你就卡关,所以一定要先广结善缘,不能够结恶缘,所有的事情的成就,都是别人帮我们做。 所以我们要感恩众生,佛法有一句叫做“众生恩”,除了感谢“父母恩”之外,“国王恩”等于政治的安定、民富、国强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够安定,包括要感谢“众生恩”等等。因为其实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彼此互相互助,所以要结善缘,不能够结恶缘。 主持人曾瀞漪:我们知道善缘很重要,我们也知道避开恶缘。但是缘分就是这样,从来不是你选择了它,它就是好的,终究碰上了。所以当恶缘来的时候,又或者是说,当我们这个缘分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感受到有一种向上或向下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彼此互相,那就是一个互助的善缘;如果向下拉扯,那可能是一个恶缘。这个时候我们如何让这个缘,不成为让自己拉扯向下的力量,如何做到止而不下,而是向上或者是止而停呢? 陈剑鍠教授:你现在问的是二元对立的想法了,你向上就是善缘,向下就是恶缘,也不见得是这样子。我们可能觉得好像向下是恶缘,因为对我们来讲现在是苦楚、是困难、是挫折,但是你怎么不认为这个是因为未来成佛的一个因呢?所以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而陷入一个误区,好像当我们面临困顿的时候就是恶缘,当我们面对好事的话就是善缘,不是吗?没有善、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就是因缘,就是那么一件事情,就是“无常观”,就是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如果我们有可以保持这样的心态的话,不管现在是新冠疫情,还是香港经济又非常的蓬勃发展,同样都是一件事情,这个在法里面叫做“法法平等”,它是平等,它其实就是一个缘起缘灭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曾瀞漪:那能不能这么说,对您来讲善缘、恶缘是二分法,但是对于缘来说,如果会产生心裡的纠结,产生生命的困顿,我们直面它,还是利用一种缘分来帮助这个缘的化解,可以这么说吗? 陈剑鍠教授:心灵的困顿绝对是心灵的问题,不是外在的问题。佛法是心法 但是我们常常往外面去找答案,所以因此我们在挖洞补洞,勉强讲表面上找到答案,但是其实这个答案还是不究竟,还是一样受苦。 陈剑鍠: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才是所谓的人间佛教 主持人曾瀞漪:教授在过去十年深入研究人间佛教、人间净土,为什么在过去十年,你会从经典的研究转到这方面,您的缘起是什么?是不是对这个社会有很大的感触?原因是什么? 陈剑鍠教授:佛教就是佛教,也没有什么人间佛教,山林佛教。所谓的人间佛教,最主要的是希望佛教能够比较重视人间事,因为我们现在是人道。星云大师说: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众、乃至在人间入灭,他不是人间的佛陀是什么呢?所以佛教要往这个角度里去多多的注重。因为过去的佛法讲得太多鬼鬼神神,神神叨叨的东西,跟我们人生的生活提升,乃至精神境界的提升恐怕帮助不大,而有一种误区,走向了迷途。当然我们不是说因为人间佛教,就不管其他五道的众生,六道的众生都要救。而只是说我们现在站在人道,我们要多讲人道的东西;而不是在人道,而常常去讲鬼鬼神神的东西。鬼鬼神神它自然有它鬼鬼神神的佛法。它自己有它那里的佛法,在那里谈就好了。而我们人间佛教,最主要是我们站在人道,而去行菩萨道,我们不是要人间佛教,就是人天乘,我们是要行菩萨道,而趋向成佛之道。所以大家的误解,人间佛教好像只是讲人的事情,人天乘 ,不是的。只是说我们站在人的立场上,我们要行菩萨道,发菩提心,去走向成佛之道,这个才是所谓的人间佛教。 我研究净土法门,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比如说古代的净土思想怎么样的传衍,我现在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我们的学者圈子里面,好像觉得越古越老才是学问,现在的就不是学问。以前我也是有这样的误区,所以我们很不屑去做什么“人间佛教”,但是后来我接触了人间佛教十年,我早期是研究传统佛教、古代佛教,我发现这样的想法是错的。我们现在的当代佛教,在未来我们后代子孙来看,他也是古代的佛教,不是吗? 现在回过头去看唐代的时候,当时唐代的这些大德在长安城,在弘法、度众、利生的过程当中,在他们当时的此时、此地、此人不就是也是当代吗?所以以此类推答案就很清楚,所以不需要有这一种所谓的“贵古贱今”的想法。其实最主要还是要回归到佛法所讲的“法法平等”,如果你觉得你的因缘具足,你觉得你真的有兴趣,或者说你觉得你这个研究做得下去,至于研究好之后,对于我们的社会人类有贡献的话,都可以的,我觉得应该用这种比较宽敞的心态去面对。 主持人曾瀞漪:法法平等,与时俱进,人间佛教是您这十年来研究的重点,这十年来,你发现这个社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跟你的研究当中,觉得确实需要提出更关注人的问题,如何去治理这些问题? 陈剑鍠教授:我只能够从佛教的角度去讲,因为其他的我们也不懂,我们都是在佛教的这个圈子里面。如果从佛教的立场,佛教的思维去看待的话,我们可以再做的事情其实很多很多。包括佛教应该怎样去弘法利生?我们有没有一些善巧方便的施设,去接引我们的年轻人进来。年轻人很重要,那就是一个新生代,现在的佛教信徒大体上年纪都比较大。因为大家好像想到佛教,就跟死有关系,那我要死了,我就来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这是其中之一。只是佛法的其一,不是唯一。所以佛法讲八万四千法,对这些年轻人的施设,怎么样的去开出善巧方便的方法,让他们进入佛法里面来,让佛法的智慧对于他们的人生有帮助,我想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所以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不要讲远,包括香港,香港的佛教本来就有很多事情可以继续去开展,但也要看我们宽运大和尚的带领了,他是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香港佛教的领头羊,他应该有很好的规划吧。我想这一个部分,有很多是我们可以继续努力的。 陈剑鍠:自己也是众生之一,放生要先放自己 主持人曾瀞漪:您刚刚谈到,这十年来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社会是有很大的变化。而对您来说,与时俱进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我观察到这十年来,在年轻人当中特别兴起吃素的风潮,有人说吃素是因为他的宗教信仰,但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吃素,是因为环保的关系,对于吃素的这个坚持,它可能形成一种社会的压力,你怎么看?吃素是潮流,跟吃素这个问题,跟社会的压力之间,您的一些看法呢? 陈剑鍠教授: 在佛法里,吃素最主要作用就是“长养慈悲心”,从宗教信仰的立场来看。当然现在很多人吃素是为了健康,吃健康素。西方也有很多这样的概念,但如果形成一个潮流,如果它是好事的话也无妨,无可厚非,既然是好事,跟着潮流走也没关系。但是当事人还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较好。 吃素是我们中国佛教很重要的一环,包括从梁武帝开始提倡吃素;从《梵网经》里面讲的一些教义、教导等等,使得我们中国佛教非常强调吃素、不杀生。但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真的做不来的话,也不要勉强,要慢慢地去修炼。比如说先初一十五,然后接着再八关斋等等,慢慢加长时间长度,让你去感觉吃素的好处。 当然,我们都知道吃素肯定有很多的好处,从另外一个营养的健康上,有人说好像吃素你会缺少什么养分,缺少什么维他命,没有办法补到维他命b12等等。我觉得一切“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一切都是心在起作用。今天如果你心是健康的话,我想你即便吃素,也会营养都够,也不会产生什么疾病出来的。我觉得心的能量是很强的,心是可以带动一切的。我相信佛法里面所讲的道理,只是说看个人的修炼程度。 主持人曾瀞漪:这十年来还有一个潮流,那就是“放生”,很多人为了慈悲,他放生,可是当放生变成是一种潮流的时候,很多人跟着去放生,可是有没有思考过,放生之后,那些可能去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最后是死掉了,你怎么看“放生”这个问题 ?在当下人们的潮流去思考慈悲心? 陈剑鍠教授:放生也是培养慈悲心,但是现在放生的这些团体乃至放生的这一些信徒,他好像就是为了放生而让自己求长寿消灾这样的目的和意义,其是也无可厚非,是在人天乘的利益的一个层次里面,这不是佛法的最终究竟。 在古代放生,比如说智顗大师,他是隋炀帝给他一个很大的一个水池,因为他是政府机构给他提供的,叫做“放生池”,他不是乱放的,不像现在到处乱放产生环保的议题,包括产生生态环境的改变,不应该放的生类到不同的地区去,生态改变了,乃至于放生到最后变成放死。因为被关在笼子里,或是已经奄奄一息,你再去放的时候,他恐怕到所谓的丛林里面去,在丛林的法则,或是到大海里面去,恐怕牠要自我活命,或是要逃离别人对牠的攻击,恐怕牠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乃至于咸水放淡水等等,这些不一而足。所以其实现在比较开明的一些大师,他们是希望大家能够适可而止,能够有智慧地去做这件事情。 其实大家也知道,放生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了,这个问题很大。听说有一些助念团也产生一种类似所谓的产业链,那都不符合佛法的教说,所以变质了。本来你是要培养你的慈悲心,但是你反而做了错误的事情。我想应该要有智慧,去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 智顗大师他有“放生池”,是皇帝给他的;莲池大师也有一个放生池,他们不是乱放。我常跟学生说,要放生,要放自己,要放生自己,要自己先解脱,不是放你心外的生,自己也是众生之一,那放生是要随缘度众的,不是你刻意去做。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下雨,像我们在中大校园,你在走路的时候看到那个蚂蚁窝,现在下大雨知道要淹水了,你都拿一个棍子给他筑一个桥,待会雨一来淹到他的蚂蚁穴的时候,它就可以爬过去,这就是放生。一定要去菜市场买这些活物,然后再去大海去放吗?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有一个般若智慧去看待,怎样才能够开展出善巧方便。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我们每一次对话活动都有很多凤凰网网友的提问,在这里,我想选几个请教一下陈教授,佛教有佛教的生命观;道教有道教的生命观;孔教有孔教的生命观,佛教徒的生命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陈剑鍠教授:行菩萨道、为众生服务,这是佛教徒的最大意义。发菩提心,走向成佛之道。如果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这是一个唯一的选择,也是唯一必须要走的,要不然干嘛要进佛门呢?进门佛是要做什么呢? 我们常常把佛教弄到最后变成类似于民间信仰一样,到佛堂里是求婚姻、求钱财、求福报等等。我要强调是:不是不能求,因为我们太苦,我们先要满足他自己的欲望。但是这些不是我们要的,不是我们的终极究竟关怀。佛法说所谓的终极关怀是你要了脱生死,走在菩萨道上面,而所谓的发菩提心,佛法讲的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这两件事情。在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去成熟众生,去庄严你的国土,这才是我们佛教徒在他的生命中去看到真实的意义吧。 陈剑鍠:随缘是要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而不是什么都不做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陈教授,太好了。我们还有一点时间,现场的朋友一定有一些问题,请提问。常常的时候都是一开始大家还是不好意思,后来提问轮不到你了,有没有朋友?十秒钟给你们想一想,田磊有没有疑问?好,有请! 现场观众:陈教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因为我从内地过来,来到香港这边,觉得香港佛教的土壤非常好。您谈到您有十年“人间佛教”的经历,我想问一下,现在佛教主要流传的有汉传、藏传和南传。您是如何看待这三者的关系?谢谢! 陈剑鍠教授:汉传、藏传、南传,这三者其实也不冲突,是你强迫分辨的。如果这样讲的话,你问“人间佛教”,那古代佛教呢?怎么分别?所以,古代佛教、传统佛教,它的“人间性”有没有?其实佛教都是“人间性”的,比如在长安城的这些大德,善导大师、怀感大师等等,乃至于更早的鸠摩罗什他们在长安,乃至于玄奘大师,他们不是在大城市里面度众吗?那不就在“人间性”吗?那请问汉传佛教有人间性吗?在谈人间性的同时,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也要谈“人间性”?如果他没有讲“人间性”的话,我觉得他谈的佛法恐怕就会有问题,所以不通。只是我们佛教的传衍的区域不同,当然叫法会有一些不同,所注重的教义、教理不同。 南传的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等区域性的方式,我们是北传。“汉传佛教”其实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在佛教上是没有“汉传佛教”的,“汉传佛教”这个词其实是近三十年来才有的。 我有一次在台湾的研讨会,听前辈的学者在讲,这个词应该是法鼓山的圣严法师说出来的,他一心一意要推“汉传佛教”,所以后来我们就说“汉传佛教的研讨会”等等。其实有北传跟南传跟所谓的藏传,那是因为不同的区域,乃至于传到日本去叫做“日本佛教”,传到韩国叫“韩国佛教”,现在传到美国去叫做“美国佛教”。 当然每一个地区的佛教属性,还是跟它本土化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所以当一个佛教本身各地的不同教理、教义就在于这里,区别在于这里,当然也都不能离开“人间性”。所以“人间佛教”就是佛教,星云大师说,其实“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多了“人间”这个词。其实只是我刚才讲的,我们要去强调,要过渡把佛教走向叫做鬼的佛教或者死的佛教。 如同太虚大师所说的,我们要把它拉回来而已,其实也就是佛教。但是,山林佛教也是佛教,但是为什么还要再加“山林”两个字呢?佛教就佛教,为什么还要再加“人间”两个字呢?其实那是一个强调性的问题而已。其实“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如同我刚才所说的,站在人道,修菩萨道,趋向佛道,不过如此罢了。 主持人曾瀞漪:我用通俗的话来比喻,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说,每次我们见面的时候就说“你好,你好,你哪来的呀?”“我是安徽来的,你哪来的?”“我是上海的”,其实我们都是人,不是吗?是不是就这意思?还有哪位朋友?有请这位师兄。 现场观众:陈教授你好,您刚才讲过一句话:“众生眼中只有对错,而佛陀的眼中只有因缘”。我觉得我们众生的人,其实对错的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是我们的价值观。从小到大我们教育小朋友,都是用价值观评断对错的。但是陈教授,我想问一下,众生眼中只有对错,是不是一个负面的形容词呢?怎么解释“择善固执”呢?怎么样去理解呢?谢谢! 主持人曾瀞漪:他的意思是说,你刚才讲事情没有对错,但是对错对他们来说,他认为有些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教育对错,对他们来说,对孩子的价值观很重要。另外就是如何解释这个“择善固执”? 陈剑鍠教授:你的问题很好,很历害。我们本来就应该有是非的,红灯亮了你不可以闯,绿灯亮了你才可以走,这是不是是非,没有错。我们人类的社会所建构出来的是非价值判断,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秩序,一定要有是非,佛教徒不是没有是非,佛教不是随缘,其实那个也不对的。“随缘”是你要在因上努力,而在果上随缘,而不是说什么都不做。 佛教徒不是没有是非,而且恰恰是佛教徒非常有是非,所以我们常常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那就是佛教徒的因果观念。我刚才说凡夫所看到的是对错,菩萨所看到的只有因果。 我们要有是非,但是我们不陷入是非,也就是我们不陷入是非那种境界。这个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是你从菩萨的心肠去面对他的话,你是不会苛责这个众生的,你明明知道他是错的,你不会苛责他,这个叫做我们不陷入是非。而且这还是第二个层次,还要再进入第三个层次,叫做无是无非,那就是空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是非对错的。 恰恰就是我们佛教徒,其实是非分得很清楚,只是不说破而已。我们广东话有一句话叫“天下间没有傻子”,大家都明白的,只是不说穿而已。我们怎么会没是非,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我们都很清楚,只是我们跳脱出来,我们常说用出世的精神,去看做入世的事业,这个时候你不用去苛责众生,因为众生有他的因缘在,有时候他犯错,其实他也是无可奈何,他真的是身不由己。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在犯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忍心去苛责众生呢?我们都做不到了,我们怎么忍心去苛责众生?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是非,我们是很清楚是非,而是在是非的过程当中,我们跳脱出来而没有是非,而不陷入是非。 其实我们陷入的时候,二元对立,是非是二元对立的。今天你觉得他是对,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一秒钟他不见得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是在看因缘,缘起缘灭,所以菩萨是看因果,众生是看对错,所以因此众生很苦,菩萨不苦。菩萨在缘起缘灭的当下,在度众他没有爱见悲,他没有爱见悲的过程当中,他永不疲累。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裡面这样讲:我们发菩提心,其实发的是一种善心而已,他没有空性的知见,所以他很容易疲累。 我们有时候对别人好,一下子就累了、辛苦,为什么做那么多呢?菩萨眼里不会有这种想法,他是在看缘起做事的,他不会有爱见悲。我们要择善固执,佛法与佛教徒最择善而最固执。其实择善固执是好话,我们常常被人家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固执,但是我们择善又有何妨呢? 择善固执是出自于《中庸》这样一句话:择善而固执之,然后就能够从容而不迫。当我们去择善固执的时候,我们做事就能够从容,这个很重要。其实重点是从容,我们能够很优雅地去面对你所有的一切周遭的事情,疫情一起来你可以很优雅。坦白讲这不是一般的境界、一般的功夫。 我们会不会有灾难;我们会不会有家人出车祸撞车的;我们会不会有家人得癌症,得cancer;我们会不会有这一些难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你有没有办法稳住,去看待面对这件事情,问题就在这里。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教授,努力因,随缘果,择善固执之言! 现场观众: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您刚才所提到的“山林佛教”跟“人间佛教”的一种差别,如果我们来回顾佛教的历史,其实刚开始并没有“山林佛教”跟“人间佛教”的这种差异。作为一个出家人来讲,我认为佛教是更加适合山林的,如果翻开《高僧传》来看,那些高僧大德们,没有哪一个他不是在山林当中潜修过,或是说在这个山林当中去开悟的,哪怕他在这个都城做国师,他肯定也是有山林潜修的这样一个过程。当然我是作为以一个出家人的这种想法,一个不管是念佛也好,禅修也好,他内证的功夫一定是通过对于这个禅修的一个次第,去看待这个事情的发展。您作为一个学者,你每天面临很多学生,我就想了解一下,您是怎么去看待“人间佛教”跟“山林佛教”这种差异?谢谢! 陈剑鍠教授:山林佛教也是佛教的一种,任何的施设,我们说佛法换成八万四千法,是因为我们众生有八万四千种习气,走“山林佛教”的出家人,他就是这样一种的习气,他必须要学习那一种所谓的寂静的、涅槃道的,他不是走入人间去行菩萨道的。其实你到山林里面去行禅、去禅修、去证入,而有功夫的时候,当你已经证入的时候,不证便罢,你一旦证入的时候,你一定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一定会出来,你一定会离开山林,而走入大城市里面或是这些众生聚集的地方,除非你没证,你还是在一个懵懵懂懂,或是在一个无明当下。 所以山林进去闭关,或是进去禅修,这是方便,可以三年、五年、十年乃至三十年。一旦你体证的时候,你必定急迫的想要出来,因为你的心已经开悟了,你不忍众生苦,你不忍圣教衰。所以你看善导大师他证了,他在终南山开悟了,他在终南山念佛三昧,二十九岁,那为什么要到长安来?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有一句话,不见得对,可以参考一下,山林佛教很重要,我们出家人,为了要习禅,要入定的在禅观的过程当中去体证,所以远离尘嚣,到寂静的环境里面去,这是暂时的方便,而这样的山林的佛教是培养大师的。你成就的时候,你是在都市度众,在人间度众,就好比我们那个哑铃两头,中间就是我们的乡村佛教或是我们所谓的乡镇佛教。所以很多的大师,他在潜修密修的时候是在山林,当他已经体证的时候,他到城市来,没有冲突。 主持人曾瀞漪:谢谢,今天陈剑鍠教授为我们主讲“如何在疫境中提升生命的意义”。教授特别讲到一个观点就是,人世间一切的事情的成功,不是因为个人努力就能够成就的,而是来自于因缘果报,而因缘果报当中,很重要尤其是广结善缘,广结善缘不只是利己而已,是要利别人,也就是说广为利他,作为佛教徒更是要世世常行菩萨道,或者是每一件事情,更是每一生、每一世,常行菩萨道精神,也是我们宽运法师在第一场讲座当中告诉我们的“如何在“疫”境当中实践菩萨道的精神”。非常感谢各位来到现场,也谢谢陈剑鍠教授,谢谢您! 陈剑鍠教授:谢谢各位,谢谢宽运大和尚,谢谢!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
www.guiyifo.com 皈依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