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十大行愿的 现代意义

作为大乘佛教菩萨信仰中“大行”的典范,普贤十大行愿历来受到佛教信仰者的热烈推崇和积极奉行,至今依然是佛教界必修的一种佛法实践。十大行愿不仅为佛教内部的修持活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范式,对中国佛教修道体系的完善和中国佛教修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世俗社会的生活具有正面的借鉴意义,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可产生良性促进,尤其是在人性提升、人心净化、人际和谐、社会关怀以及行为指导、智慧启迪、心胸扩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意义。以下我们通过对普贤行愿十项内容和十大行愿基本特征的分析,分别考察其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1、崇高信仰的确立

从现代的视角来看,作为十大行愿中的第一行愿,“礼敬诸佛”的深刻含义就是首先从内心深处建立一种最崇高的信念,坚信在这个无边无尽的宇宙当中,存在着一种智慧和品行高于人类和各种动物的神圣个体,即诸佛。这样的个体既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也存在于遥远的其他世界,其中很多的世界属于无有众苦、但有诸乐的终极超越性世界。于是,第一大行愿便在茫茫的宇宙中,确立了圣凡两种不同境界的存在,而神圣境界的存在其实是由至高无上的圣智、证悟这种圣智的圣者、圣者所在的圣境等三种存在构成的。凡圣关系的确立同时也表明了人类对自身境界的不足和外在环境的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承认自身之不足并憧憬一种圆满的境界,这是人类可贵的自觉精神和进取精神。总之,“礼敬诸佛”就是为处于苦难世界中的人类树立了一种神圣而崇高的信仰。这对现代人类来讲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生命存在,探索宇宙并拿出自己的看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永恒冲动。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超越自己现状的崇高理想,应该对超越现状、获得神圣智慧抱有坚定的信念。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以及对各种英雄人物进行神圣性的塑造,也是人类这种信仰属性的一种表现。在当代世界,信仰特别是宗教性信仰依然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对世界文化格局乃至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个旧的时代迅速地离我们远去,社会的激烈转型带来了人们普遍的信仰缺失,心灵的空虚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个棘手问题。而信仰的缺失和心灵的空虚则是导致众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所以,当我们考察普贤十大行愿时,会深刻体会到,把确立一种崇高信仰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2、赞美之心的具备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二行愿是“称赞如来”,其具体含义是“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即赞扬作为圣者的诸佛的功德,即常言所说的“歌功颂德”,而功德其实就是美的聚合体,所以称赞功德其实就是赞美,而称赞圣者的功德就是颂圣。对圣者功德的赞扬是人类自从树立起圣凡关系以后始终存在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既表明人类对神圣境界与神圣意义的肯定,也表明人类对自身品格缺陷与所处境界不足的认识,同时也说明人类对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神圣境界的追求,而这种肯定和追求则是圣凡关系从对立走向圆融的开端,因为人类确立神圣的存在,不是为了让这种存在与人类对立,而是为了人类的现实生活不断迈向和谐并最终实现永恒的幸福。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均产生过对神圣者功德进行歌颂的文化现象,并对各民族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这个理性盛行、个性张扬的时代,人类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崇圣、颂圣的心理,这可以看作是对过度理性化的一种制约,有助于保存人类的超越性追求,有助于维系人类在无尽的自然界面前所应该具备的敬畏心。与此同时,我们从“称赞如来”这一行愿中也可以看到,歌功颂德不是虚伪的宣教,而是真诚的赞美,是对圣者功德的赞美,而不是空洞的赞美圣者,这有助于提醒人们批判和抵制人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神化凡俗并加以夸大性歌颂的恶劣行为。

3、供养心行的扩展

对神灵的供养是各种宗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敬神方式。中国自古以来盛行杀牲献祭,佛教中也曾出现以个体生命为供养的极端形式,于是,“牺牲”这种以个体生命为代价的供奉行为在中国文化中被拔高到供奉、供养、献祭等供圣实践中最崇敬的一种方式,并广泛引申于世俗政治生活的领域。而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三项“广修供养”在肯定传统的物质性供养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另外一种供圣方式,即“法供养”。所谓法供养是指“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种供养既打破了传统的供养者与领受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也突破了个体生命付出这种最极端的供奉方式,而是以个人日常生活中遵守说教、利他修行、智慧熏陶为供养,使狭隘的物质供养转变为广博的善性养成,隐藏了供养的直接对象,使宗教性的供养具有了强烈的人间关怀。这种法供养可以看作是另一种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是需要的。当今世界各种宗教信徒占到人类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他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实践着各自宗教中对神圣者的供养,若能把直接针对圣者的物质性供养乃至内在的心理性敬仰转化为“法供养”的格式,树立人间化的牺牲精神,这对人类社会中人际的和谐、民族间的融洽、人类智慧的启迪和善行的推广以及人类文化的进步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种牺牲精神也可超越宗教的范畴在广阔的世俗社会中发挥影响,因为当今社会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圣贤崇拜习惯和英雄崇拜心理。这种崇拜习惯和心理若能融入法供养这种牺牲精神,也将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4、忏悔之心的养成

人类不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回顾人类的历史,在善行与智慧交织的历史脉络中,也交缠着错误与罪恶这一绵绵不断的线条。犯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犯了错误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到错误而不知悔改。过去的罪恶是人类的无奈,人类无法抹杀它,但可以反省它,只有反省才有了改过的基础。所以,对于人类的罪过来讲,最关键的就是要忏悔。忏悔之心是人类良心的体现,是人类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步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四行愿就是“忏悔业障”,由此形成中国佛教至今依然非常盛行的《忏悔文》:“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据此可知,作为普贤十大行愿之一的忏悔,既认识到自身过罪的根源,即由贪欲、嗔恚和愚痴所引起,也认识到自身过罪的类型,即行为、语言和意念三种过罪。可见,普贤行愿中的忏悔是自觉自愿的忏悔,是理性的忏悔,是清醒而深刻的忏悔。同时,这种忏悔涵盖了自身过去所有的业障,不留一点遗漏,不存一丝一毫的侥幸,使这种忏悔具有了彻底性。今天的人类依然在不断地犯下各种罪恶与错误,令有良知有理性的人感到痛惜,尤其可怕的是,大量犯罪犯错的人不知其过,反以为荣,一错再错,甚至错上加错。当这种罪过与某种邪恶的或偏颇的信仰结合在一起时,当这种罪过同某种团体的宗旨挂钩时,其破坏性就更加严重。所以,我们期盼普贤行愿中的忏悔之心能广行天下,帮助那些犯罪和犯错的人重建人类的良知,寻回丢失的理性,在此基础上,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过,并发誓改正自己的罪过。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经常以普贤行愿的忏悔之心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心态,也有助于自身涵养的提高,促进个人的成长,并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5、向善之心的广博

与认识并忏悔自己的罪过相呼应,普贤十大行愿中还有认识并肯定和赞赏他人功德的向善之心,叫做“随喜功德”。随喜即随其善行而心生欢喜并努力促成。功德即所有的善心善行。这种对他人之善的认识和肯定是一种向善之心。普贤行愿中的向善之心极为广博。例如,从行善者的范围来讲,上到最高的圣者即诸佛,下到地狱中的苦难众生,无论是宇宙法界中的那个阶层,只要他们有善行、善语和善心,都在普贤的认识和肯定之列;从善行的范围来讲,也是包罗万象,而且不论大小,都为普贤随喜的对象;从随喜的时空性来看,这种随喜也不是一时一地的暂时心态,而是永恒的向善之心。普贤行愿中的这种向善之心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才智、机遇、品行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着先行者、优胜者、善良者,对这些人是嫉妒、打击、挖苦、讥讽,还是肯定、欢喜、赞赏、促成,这是区别是否具备广博的向善之心的标志。只有对这些人的善行和优势保持肯定和赞赏的心态,才可能真诚地效仿,从而不断促进善行的延续和扩大,进而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

6、求学心愿的恳切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请转法轮”可以解释为一种求学的心愿。对于一个大乘菩萨来讲,他修学的是成佛解脱之法,而成佛解脱之法只有诸佛才有资格传授。诸佛传授佛法,就叫做转法轮。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说,佛法就是其心目中全部的知识体系,是指导其现实生活和未来解脱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请转法轮”就是请求佛传授这种知识体系,所以它表明了一种求学的心愿。由于它同菩提养成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智慧启蒙的教育;又由于它同时和各个世界的所有佛和所有众生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可看作是一种普及教育的心愿。这种心愿对今天的佛教界来说,可以直接转化为对佛教教育的努力推动,在不断呼吁僧才培育和推广佛教伦理的今天,这种行愿明显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如果再作进一步的引申,对于世俗教育的普及和提升,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7、伴圣心愿的意义

伴圣心愿就是伴随圣人、同圣人共居这个世界之中的心愿,也就是不希望圣人离开这个世界的心愿。这种心愿在普贤十大行愿中表现为“请佛住世”。佛就是一种智慧和福德都获得最终圆满的神圣个体,是佛教心目中最崇高的圣者,也是佛教徒所要追求的最高解脱境界,所以,它是真理的化身,是大智和至善的代表。请这样的圣者留在人类居住和生活的世间,表明了对真理、对智慧以及对纯善的肯定与喜爱。愿世间有圣贤、多圣贤,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心愿。愿所有的世间都有圣贤,这种突破狭隘的地域和国界限制的心愿是普贤的行愿,它既表现出普贤心愿的博大,也体现了普贤行愿的纯真。如果将这种思想引申于当代社会,就是希望世间有更多具备超凡智慧和善心的人,以有利于全社会道德的教化和正义的维护,从而熏陶出更多的善心善行者,为启迪智慧、净化人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服务。

8、效法圣贤的决心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常随佛学”可以看作是一种“效法圣贤”的决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见贤思齐”是相同的。从教理上看,佛是大彻大悟、拥有无上智慧的圣者,是福德圆满、至善至美的化身,是值得所有众生敬仰的导师。这样的圣者不但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崇拜对象,而且是最高的解脱目标。所以,从修行方法上来看,佛在没有成佛之前的所有修行,无论是世俗形态的行善,还是宗教意义的修持,都是大乘修行者追求成佛这种最高解脱目标所必须效法的榜样。普贤行愿中的“常随佛学”就是效法佛从开始修行到证得最高果位的一切做法。对大乘修行者来说,效法佛,就是选择了世界上最崇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迈向通往最终幸福的大道,从此,即使是日常的世俗生活,也都具有了神圣的意义,而个人的灵魂也由此获得不断的升华,个人的生命也在这一效法的过程中获得不断的庄严。从现代的视角来看,“常随佛学”既是效法某种最崇高的信仰对象,也是追随心目中的具有神圣意义的英雄。这种效法和追随,突破了凡圣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打开了庶民通向英雄的通道。这种在宇宙真理面前凡圣平等的理念,比西方基督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更进了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胆识,在当代依然具有激发智慧、诱导向善的积极意义。

9、大悲之心的升华

普贤行愿中的第九“恒顺众生”既是通向神圣解脱目标的关键,也是最具世俗意义的大愿。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意义非常丰富,也非常深刻。首先,这个大愿把救济利益的对象扩大到人类以外的所有动物界,显示了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之心;其次,对待所有的“恒顺”对象,都是绝对的平等,即所谓“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如此众多不同类型的众生都可获得毫无差别的对待,显示了普贤行愿的平等精神;第三,“恒顺”的内容首先是恭敬,对所有众生毫无差别的恭敬就如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样,也像恭敬罗汉乃至至高无上的佛那样,这样的恭敬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第四,除了恭敬以外,“恒顺”的核心内容则是饶益一切众生,即所谓“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具体来说就是“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第五,普贤的“恒顺众生”愿把饶益众生提升到菩提心的养成这样的高度,使饶益众生变成通向最高解脱的必由之路,成为大乘修行者的一种清晰明了和主动积极的选择。饶益众生就是大悲心的体现,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的营养素,所以,没有大悲心就不可能养成菩提心,而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证得佛的果位从而获得最终的解脱。《普贤行愿品》中对饶益众生的大悲心和获得最终解脱的菩提心之间的关系是这样说明的:“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经中还以沙漠中的树木与水的关系为例,说明大悲心与菩提心之间的密切关系:“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菩提是众生解脱苦难的唯一途径,苦难人间的菩提树就像沙漠中的一颗树,佛的果位是花果,众生是树根,大悲心是水。只有以大悲之水浇灌作为菩提树根的众生,才能使菩提树茁壮成长,并最终长出佛的果实来。大悲心与菩提心的这种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性,它把服务众生、利益众生、幸福众生提升到成就最高解脱这样的高度,显示了普贤行愿的通俗性、人间性、生活性等诸多特征,在今天依然值得大力推广。

10、祝愿之心的真诚

普贤十大行愿的最后一项是“普皆回向”。意思是把实践前面九种行愿所积累的功德再还施给众生,使众生获得幸福。按照唯物主义的看法,功德既难以形成一种客观的物质性力量,也不可能当作一种礼品赠与他人,更不可能因为这种抽象的赠与而使受赠者获得幸福。但佛教认为,由行为、语言和心念的善性实践所获得的功德可以积累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聚合体,发挥其促进向善和获得善报的作用。这种功德的拥有者也可以把它转赠给其他的人,使本来并没有积累功德的人从中获得善报。我们暂且不管这种功德回向的科学性如何,只讨论其作为一种行愿所包含的人间情怀。从这个角度看,“普皆回向”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祝愿。说其特殊,就在于这种祝愿不是仅限于内心的希望,而是建立在自己必须积累了一定功德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种祝愿是以自己的善行为先导的。关于这种祝愿的具体内涵,经文中说:“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可见,这种祝愿既包含使终生获得幸福的希望,也包含劝禁众生作恶的心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阻止众生滑向苦难的地狱,才能引导众生获得最高的解脱。对于那些已经作了恶的众生,回向的意义则在于代他们受苦,而令这些众生获得解脱。这实在是一种绝对崇高的祝愿之心,令现代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总之,普贤十大行愿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一种能够指导现实人生、有益社会进步的思想体系,自古以来,十大行愿在完善佛教修证体系、引导佛教信徒精进修行的同时,也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因为从现代的视角来看,十大行愿依然具有丰富的社会关怀理念与伦理教化思想,值得我们努力发掘并积极引导。作者简介:1961年生,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