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讲记:15之21

第十五卷


早晨讲到忏除业障,说到了十种顺生死的心,那么对治当然也有十种。对治从后面说起,在十种生死心里面最后一种是拨无因果,所以对治第一个我们要深信因果,学佛基础就是在相信因果,能够相信因果可以说入佛门就不难了。在晚近印光大师教人,他是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他特别是以了凡四训与安士全书作为教诫初学入手。

在禅宗最有成就的是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教诫学生也是以深信因果为第一个科目,我们在他的参禅法要里面他所标榜的第一条就是深信因果,实在讲整个佛法都没有离开因果这个道理。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法达禅师他一生专攻法华经,他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到六祖那里参学的时候态度也是很傲慢。三千遍,十年啊!法华经相当长,一天念一遍,三千遍也要十年,每一天念一遍持诵法华经,十年当然也是很难得的了。所以见了六祖的时候态度上有点傲慢,被六祖呵斥之后,他自己才觉悟,那么到以后自己说出来,虽然法华经念那么久,六祖问他法华经宗旨,答不出来,那么六祖开示他,法华是以一乘因果为宗旨。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也给我们说出五周因果,所以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这个是一定要相信。

第二呢?要转变无惭无愧,要对治,无惭无愧是烦恼,这是廿种随烦恼里面的两种,也是很大的障碍。必须常常有愧责之心,看看诸佛菩萨在过去劫中跟我们没有两样,现在他们成佛成菩萨了,我们还在六道轮回,这是我们不如人的地方,应当感到惭愧。那么再看看近代许多真正往生西方的这些人,距离我们不远,那是真正成就了,一往生西方等于是作佛了,往生西方是作佛,一生成就,我们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应当要发奋要努力,我最近这两年来看到这两个往生的,去年在香港讲经的时候,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有一个信徒,八十多岁的老居士,一个月之前就晓得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个月之前他在图书馆借大藏经回去看,告诉畅怀法师,那边的馆长,告诉他那一天日期都跟他讲得清清楚楚,派人到他家里取回藏经,他要走了。畅怀法师听了都不相信,他要走了,难道他要往生?看看又不像,好像没有这个本事,他这种人怎么可以往生呢!真是小看了他,难道要搬家?说不定要搬家?所以就不管他了,到了那一天就派了人到他家取藏经,到他家的时候,老居士还在看经,来的人,你来干什么?你不是叫我今天来取藏经的吗?这个老居士说是啊!没错,我是叫你今天来,没叫你现在来。那么把这个人打发走了。过了两天再去,他家里人说老居士往生了,大家吓了一跳,什么时候往生的?把你赶走之后两个小时。怎么往生的呢?看经往生的,他坐在桌上看经走的,你看看多自在。畅怀法师学天台的,平常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念阿弥陀佛的,结果看他这个样子,现在念阿弥陀佛了,晓得这个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点都不假。

我们比不上人家,那么自在,一个月之前就通知有关系的人,打招呼要走了等于是辞行,你看多自在。最近我从美国回来在洛杉矶看到石清源居士,我们台中的老莲友,也是这么样潇洒,这么自在。头一天他跟他太太说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太太说他胡说八道,到第二天他真走了,也没有害病。第二天早晨早饭很正常,跟平常完全一样,到快到中午了,他太太给他做了一碗白木耳,他也吃了,十一点半钟走了,吃了没有多久就走了,没有害病,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看看这些人,我们自己应当惭愧,要努力,我们将来往生,如果往生还有病苦,那我们就不如他们。他们没有害病,没病苦,而且预先都知道,那一天走都晓得,这个是念佛念成功了,这是最近我看到的两个人。

所以真正要想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好,一了永了啊!这个世界纵然是将来轮回再轮回到人天,苦不堪言,你说如果将来来世再做人,我都不愿意干了,因为我看到现在做人,你看那个小孩从小学中学大学,苦死了,念书,这事不能干了,太苦了,那么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勾心斗角,争名逐利,太苦了,这事不能干,所以是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求生西方。这个世界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不要争执,应当是以求西方为第一个愿望,第一桩大事。

第三是怖畏恶道,这是反前面的第八,是不怕恶道,恶道可怖啊!不要说三恶道,人都太苦了,何况三恶道呢!你能够怕堕恶道,就决定不做堕恶道的业,不要造这个业。恶道的业因当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你要晓得它就是三毒烦恼,地狱道是嗔恚,畜生道是愚痴,恶鬼道是贪欲,所以贪嗔痴是三恶道主要的因素。我们在一切法、一切顺逆境界里面,不贪、不嗔、不愚痴,这样才能够不堕三恶道,所以贪嗔痴的心一定要断。

第四,不覆瑕疵,我们自己有过失不必隐瞒,应当当众陈述,就是说出来,发露忏悔。第五,断相续心,就是恶念,恶念一定要断,恶念必定有,为什么呢?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必定是有,有不能够相续,恶念才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要很快地把它换过来,不能让恶念继续地增长,这样就好。所以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不怕,那是无始劫的习气当然会起来,你要觉得快,一觉,恶的念头就不会相续了,就断掉了,这样就好。

第六发菩提心。第七修功补过,第七是对前面第四讲的纵恣三业,无恶不做,多修功德弥补过去这些过失。第八守护正法。护法第一要护自己的法,要护自己的正法,要护自己的清净心,这一条非常重要。护自己如果是发心求生净土的话,要护持自己的信愿行,对于净土的信心决定不能动摇。如果这个信心不太坚固,有一个方法就是除净土之外的经典我不看,除念佛堂,其他的道场我不参加,这样把外缘杜绝了,培养自己的信心。如果自己信心非常坚固那没有关系,纵然接触外道,你不会被他动摇,也许还有机会能够度他们,能够劝他们回头,这个是很好的。所以要护持自己的信愿行,行就就是执持名号,务必叫这一句名号二六时不要间断。

诸位要晓得念佛的功夫全在佛号上,那个念经、念咒那是帮助的,是助修不是正修。如果信愿成就了,我们看看古来的大德,他们的功课一天十万声佛号,他也不念经也不念咒,他什么仪式也没有,行住坐卧不离佛号。忆佛念佛,口里面或者有断的时候,心里面不断,心是忆念,心里面想佛,口里面念佛,他心里面的忆念不中断的。楞严经里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你看许多预知时至的,他要不现前见佛,他怎么晓得他那一天走,现前他一定见到佛嘛!他知道什么时候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没有话说了,见无量佛了,这一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不能疏忽。

你要是念一念无量寿经,你才晓得阿弥陀佛建立他这个国度啊!很不简单,也很有道理。他在行菩萨道修菩萨道当中,曾经讲参学,我们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然这五十三参是表法的,是代表菩萨阶级的,五十一个阶级的,代表这些。阿弥陀佛在因地里面曾经参访过两百一十亿个佛国土,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他真是博学多闻;那么在诸佛国土里面,他是取人家的长处,舍人家短处,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极乐世界,这是经里面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那么在我想呢,阿弥陀佛在法界他关系很深厚,凡是他去参访过的国土,我相信都有最好的邦交,我们如果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最起码的两百一十亿个佛国土,我们去游历都不要办签证手续,这个阿弥陀佛的学生嘛!他们跟阿弥陀佛关系太厚了,所以经上讲我们这个世界距离阿弥陀佛才十万亿个佛国土,这个距离很近不远哪!往返一次花不了好多时间啊!经上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早晨吃饭之前已经去游历十万亿个佛国土了,回来的时候才吃早饭的时候。这个讲十万亿佛国土是只说到我们这边为止,其实不只,有一些人不愿意往生,为什么原因?舍不得娑婆世界。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哎呀!我还是往生好,为什么呢?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每天都可以回来看一看嘛!非常地亲切。

所以见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诸佛,那么最起码的,像我刚才所说的,最低限度你会见到两百一十亿尊诸佛如来,这是讲与阿弥陀佛因地参访有密切关系的,从事上说的。从理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都能见到。所以这个地方要不去,你到那里去啊!实实在在没有任何一个净土能比得上西方净土,这个是给诸位说真话,不然的话华严经普贤菩萨不会介绍你去的呀!这是守护正法,一定要护持我这个佛号二六时中不中断。

可是念佛初念的时候常常会中断,这个中断是业障。所以从前念佛为什么一定要到念佛堂,因为念佛堂的佛号不中断。从前印光法师苏州灵岩山,他们念佛堂里面的阿弥陀佛佛号日夜都不断的,那怎么办呢?轮流念,分班轮流念,到夜晚是分班,夜晚大家睡觉的时候四个人一班、四个人一班,至少是有四个人,保持佛号不中断;一个人念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换一班,这样子换法,所以他的佛号是日夜不间断,一年到头不间断。你到那个地方去,它能够常常提醒自己,自己怕忘记了,进了念佛堂就不会忘记了,所以依众靠众,这样成就人的。

可是现在也没有念佛堂了,可是现在人有福报,你们带上一个随身听,耳机一挂,阿弥陀佛,跟念佛堂没有两样嘛!比念佛堂还方便,为什么呢?走到马路上都没有离开念佛堂。所以要利用这些机器,我在国内我这样教人,什么钱都可以省,买随身听、买录音带,这个钱不能省,这个太重要了,这个是最好帮助我们助念的,帮助助念的,所以要利用这些科学的机器,也要叫佛号日夜不要停,尤其现在的机器很进步,有自动回转的。那么我也想将来建个念佛堂,叫二六时中日夜佛号不间断,我用什么方法呢?用广播电台,可能先在美国建立,我在美国有这么一个构想,我们自己建一个电台,二十四小时就是播放阿弥陀佛,那么你打开收音机就行了,打开收音机就能够听到佛号。

所以我到美国去跟别的法师不一样,他们要不答应我搞这些事情,我不会去的呀!我去干什么?到那边去真正建一个念佛的道场,大家在一起共修,到那边去建念佛堂去的,那么这是护法非常重要。先护自己,护自己的法就是护释迦牟尼佛的法,护释迦牟尼佛的法就是护诸佛正法,那么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必须要尽力地来弘扬,把佛法发扬光大,普遍地劝导一切众生。第九啊!念十方佛,这个十方佛诸位要晓得;十方佛或者是说念诸佛,或者经上看到诸佛名字,这些字样统统都是讲的阿弥陀佛。十方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十方佛,所以阿弥陀佛是十方一切诸佛的总名号,你记住这个,他的含义是无量觉。那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呢?因此阿弥陀佛也是诸佛名字,也是诸佛的通号,这个一定要明了。

否则的话一看到念十方佛,好了,你就找万佛名经;我们过年图书馆打算拜千佛忏,那三千佛名经,好,你要是念那个,心都念乱掉了,到后来不晓得要跟那个佛走好,这么多的佛。万佛名经里面一万二千多尊佛的名号,到后来你会无所适从。你要晓得十方佛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那么最后一条是讲观罪性空,这个是对治妄计人我,起于身见,对治这一条的,这是一定是以智慧的观察,能够真正地破见思烦恼。如果我们真正能具足修学这十条,这十条修成了是无罪不灭,那么这是真正的忏悔,理事都有了。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这个是讲行愿之相。身语意,这身口意是造作恶业的工具,恶业是它造的,那么忏悔还要它来忏悔。谛闲法师这个注也注得很好,他说‘贪嗔痴是业因,惑也’,迷惑啊!‘身口意是业缘’,因如果没有缘不会结果,因没有缘他不会造作,这个果就是造作。所以内有贪嗔痴,外藉身口意来造作,那么所造作的业一共有三类,一个是善业,一类是恶业,一类是无记业,他这个地方讲不动,就是无记业,无记业说不上善恶。那么忏悔,当然善业不需要忏悔,无记业就是说不上善恶的也不需要忏悔,所以忏悔是专对恶业。不过在此地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善与恶的标准很难辨别,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不但在我们不容易区别善恶,就是整个佛法里面善恶也有好多层次的标准。

譬如通常我们讲五乘佛法,这是讲了最简单的,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五种不同的标准,善恶五种不同的标准。有些高标准的善,大善,在我们看起来是恶,怎么对他是善呢?实在没有标准。严格地讲标准从心地生的,可以说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不管有多少层次,不管是三乘五乘,都是守这个原则,能够叫自他身心清净的就是善,能令自己、能令别人身心清净,就是能够达到觉正净的,这是真正的善。如果叫自他心地染污的,就是迷惑,迷邪染,那统统是恶。

由此可知不论境界,也不论事相。只论我们自己心地感受是觉正净,这就善法;如果说染邪迷,这决定是恶法,你要能把握这个大原则,实在讲善恶不难辨别。譬如讲我们上午跟诸位举的,像提婆达多,像歌利王这些,那在我们看是大恶,可是在菩萨他是善,在菩萨感受当中,他是善,大善知识。为什么呢?他成就他的觉正净。诸位要仔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善恶才能够辨别得清楚。因此忏悔必定是从自己心地里面改过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因为外境没有善恶。这个意思六祖大师说得很透彻,他老人家在坛经里面教戒学人,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间人的过失。

释迦牟尼佛修道的人,提婆达多想种种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里看提婆达多是大善知识,没有看到他的过失。他在行菩萨道作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没有把歌利王看作恶人,他没有见到歌利王有什么过失,他说歌利王是个大好人,大善知识,帮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罗密。他的忍辱波罗密是圆满了,那是最后一个忍辱波罗密圆满的相,如果没有他,忍辱波罗密不能圆满。六祖的话我们要好好地去体会。他老人家又说,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见到别人过,是你自己有过失,因为你自己有不善的恶心,与外面境界相感,那个过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应的时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清净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净、愈善;自己心有恶,遇到外缘相感的时候,你这个恶念起来了,恶生了,所以是自己恶,不是他人恶,他人不恶,自己恶。几个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个人能够回光返照?你不能这样回光返照,不错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决定是事事能够回光返照,这个是真正修行人,他在这一生修持当中,决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学禅能得禅定。

如果常常见别人的过失,跟诸位说,念佛决定不能得一心,因为一心是清净心,常常看到别人过失,你的心定不下来。持戒也是如此,戒律自己持得再严,看到这个人又犯了戒了,那个人又破了戒了,你们想想他能不能得定?他不会得定嘛!他心里面起伏太大了。自己觉得我很了不起,他们都不如我,我的戒律很严,你看这个人又破戒了,那个又犯戒了,其实他自己糟糕了。持戒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这个戒律是福报,人天有漏的福报。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但是得定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定还是手段,开智慧是目的。

阿罗汉持戒修定,他只达到禅定,九次第定,没有开智慧,所以最后一个目的他没有拿到。因此我们明了戒律在佛法里乃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它是帮助得定的;要帮助得定,戒律只有律自己,决定不戒别人,决定不是戒别人的。你要把戒律是叫别人持戒,你自己虽持戒不能得定。应该怎么样修呢?自己持戒,别的人都是佛菩萨。所以你看看华严经里面讲学佛修行人只有一个,善财只有一个,学生只有一个;除一个学生之外,所有的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菩萨,就是老师,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才会成就啊!他才能够真正修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一切恭敬,为什么?都是我老师嘛!如果有一个是同学,十大愿王就修不成了,为什么?你跟我是同学嘛!马虎一点,随便一点,我们两个差不多,我为什么对你恭敬?礼敬诸佛里漏了一个不行啊!漏了一个,你的功德就不圆满了。

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华严经里面成就人,它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学佛必定是一个人,就是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一个人之外,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善知识。所以要以平等心、清净心礼敬赞叹供养,决定不能有差别。差别心不是真心,不是菩提心,前面说了不能忘失菩提心,菩提心里面是平等的。可是我们凡夫心就是不平等,有高下,有远近,所以他不能成就,学就要真学,要认真地去干。六祖末后还有两句,这也是警惕我们,真的是别人有过了,别人难道真没有过失吗?别人是有过失啊!与我不相干嘛!所以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有过,他造罪业,与我不相干,我没有过失。

他造的种种善业也好,恶业也好,都是做给我看的,都是帮助我修行的,叫我看了怎么样呢?叫我看了在心里头有没有波动?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就是修禅定;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长智慧,定慧双修。所以一切顺逆境界、善恶现象,统统是善知识。如果你在这里面著相、取相、动心了,是你自己有过失,你自己心不在道上。那个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再看下面经文,‘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个意思我在前面跟诸位提到过,这是讲罪业、业障如果有体积、有形象的话,我们无始劫造作到今天确确实实尽虚空界都容纳不下,这个话说得并不过分。所以忏悔一定要把业障忏得清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法器。我们念佛必定要修忏悔,虽然是带业往生,总是希望带的业愈少愈好;因为愈少,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愈高;品位高,成佛就快呀!成佛就早啊!所以在现前这个阶段要尽量地去忏悔,那么首先对于事理要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尤其是最殊胜的修学机缘,决定不能把它错过。佛法也是自始至终讲缘,因缘,我们自己修学需要好的因缘;你看弥陀经里面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好的因缘。

我们这边同修,我这次到美国住的时间久一点,我也听到有人对我责备,说我把大家丢掉了,跑到美国去了,说了很多闲话。我听了笑笑,假如在美国的因缘要不比这个地方更殊胜,我们何必去呢?用不著去嘛!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没有生死,所以我到那么去的时候,希望就是这三年之内建一个道场,那么这个道场建立起来了,在佛教是开了一个新的境界。我是准备在那边买一块地,大概三十英亩到一百英亩,相当之大。初步计划准备有一百户,聚集念佛的同修我们自己住在一起,我们这一个区等于一个社区一样,这个社区里建两个活动中心,一个是一般性的活动中心,一个是佛堂,念佛堂。所以我这个念佛堂里面就有广播电台,有闭路电视,围绕著念佛堂里面是一百栋房子,一户是一栋,我们是求最低的价钱,现在估计是不超过四万块钱,美金不超过四万块钱,这样一般退休的老人都有能力买得起。

这个社区里面也有市场,有医院、有银行、有邮局,就是一个小城一样;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阿弥陀佛,所以将来新兴都市在美国地图上有个阿弥陀佛,你看看人家查著地图,阿弥陀佛,他也得念一声嘛!他不能不念嘛!这就是集合在美国那些华侨,以华侨为中心,希望他们退休之后;有些子女跟父母相处的时候,在美国很明显地看出有代沟,在台湾不太容易看到,在美国太明显了,所以住的都不很愉快,有的相当痛苦。回来又不好意思,在此地房子也卖掉了,什么产业都变卖到美国去了,跟儿女处不好,痛苦也不好意思回来,回来好像没有脸见人,很苦。所以我们要替他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能住在一起,彼此互相是个照顾。我们想了很多,将来我们自己有意愿往生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特别做一个房间,人在病重的时候放在里面助念,那么这个房子里面四周画著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一进去之后就等于看到西方世界一样,帮助他能够往生。这个是确确实实想在那里建一个纯粹净土宗的念佛道场,是这么个意思。

建好了之后,我就找人发心去做住持,找真正发心念佛的人到那里去领众。所以我那里建好之后就走路,到别的地方再去建去,要多多地建,希望在美国几个大城市附近都能够建这样的道场,这也是替美国政府解决老人福利的问题。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美国政府非常欢迎,他地方太大了,希望你开发,建立新兴的都市。那么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可以参学不能共修,来访问来研究,互相观摩,这个是很好的,应当是非常欢迎的。共修不行,行门不一样,所依据的经典不相同,像这些地方都应当要想到要明了,真正一个道场建立是非常殊胜的因缘。

底下一句说‘我今悉以清净三业’,这是能忏之心。过去我们用身口意三业,无恶不为;现在我们用身口意三业来忏除业障,这个就是心存恭敬、心敬,身礼拜,口赞叹,这是忏除三业的过失,也就是前面所讲的逆流的十心,十种恶心。古德关于忏悔的事情说得很多,因为这个行门关系非常之大,就是不管你修那一宗、那一派,都要以清净三业才能够有感应。如果三业不净,再殊胜的道场,再好的老师,自己都得不到利益。所以我们自己能不能得到利益,或者你得到几分的利益,可以说完全在你自己心地有几分清净,一分清净得一分利益,十分清净就能得十分利益。所以一样的道场,一样的老师,许多同学在一块共学,每个人得的利益不一样,原因在那里呢?果然是像印祖所说的对老师的恭敬心有差等,实在讲就是自己清净心上有差等,不一样。那个恭敬心是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心不清净要叫他生恭敬心决定不可能,因为恭敬,敬是性德,他性有染污,他怎么能生出敬心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真正讲修恭敬,还是要清净三业,因此这个问题古德就讲得多了。

像孔老夫子教给我们,他曾经说过以直报怨,直是正直,怨是怨怼;他来给我作对,来常常找我麻烦,我不能以怨报怨,决定不能有报复的心里,有报仇这个心理,孔老夫子不主张这个。以直。直就是以正理,以正当的理,我们讲理。以德报德,这个德就更厚了。佛法里头常讲的怨亲平等,比孔老夫子讲的还要高一层。那么真正讲到忏悔,讲到三业清净,必须要做到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境界之中,不著相,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不取于相,在一切现象里面、境界里面,特别是人事境界里面,不生爱憎,这个重要;和谐心意的,不起贪爱心,不顺自己意思也不起憎恚心,你这三业才能清净。最好在一切境界里没有取舍心,你就自在了,有取舍就有得失,所以人的烦恼患得患失;如果一切境界没有得失,他的烦恼我可以说已经就去掉百分之八、九十了,这没有得失嘛!这个人多自在啊!得失是从取舍来的,不取不舍,一切随缘,随缘就自在啊!那么如果再进一步呢,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一相三昧,心在境界里清净、恬淡、平等、自在,这就是一相三昧。

六祖大师教学的目标,他讲了两种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那么说了一行三昧就是一切处,行住坐卧,只有一个心,真心,清净心。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这个心呢?就是一行三昧。



第十六卷
请翻开三十四面,‘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这是说明忏除所对的境界,注解里头注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于法界,谛闲法师注上说有两个意思,第一‘三业俱一思为体。’这个思是心所,与八识相应的五遍行里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们的业也遍法界。第二个意思,‘三业俱是因缘生法’,前面讲恶业遍法界,第二个意思讲可以能忏除,为什么能忏除?因为它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必定是没有自性,当体即空,真正要悟入,业障不是不能够忏除的。

那么下面所讲的这就是辨别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在佛面前忏悔,大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之好,小注第三行‘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所以才造罪业,那么今天我们回头了,‘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发心、发愿改过自新,所以特别著重诚心这两个字。忏悔要在事实上要做到,要能够表现出来,第一个常常自己能够责备自己;求别人来责备你,不会的,给诸位说一般人不会得罪人,不会给你做怨家对头。你想请一个人来责备你,请不到啊!所以菩萨遇到有一个人责备他,他感恩戴德永远不忘,为什么呢?真找不到。世间能责备你是谁?你的父母。在过去有老师,现在老师都不责备了,从前老师是责备学生的,现在老师不敢责备了,责备怕你去告状去,告他去,所以老师也省事,老师对学生就不负责任了。所以找一个责备的人相当不容易,必须要自己检点,自己要责备自己,这个要做到。

第二个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恶道,要知道恶道之可怕。第三个要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罪过,就是要发露忏悔。后不复造,就是要断相续心,在忏悔里面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忏悔著重在后不复造。我现在忏悔了,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后再忏悔,这个没有用处,这个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忏除业障就是著重在后不复造。孔老夫子说的是不二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下一次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个叫真正的忏悔。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是恒常,要依清净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净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这一句里实际上讲就是戒定慧,我们要恒住在戒定慧当中。那么这个里面也就像前面所说的修功补过,明因果、护正法、发菩提心、观罪性空,这个功德才能够圆满。

那么讲到持戒,同学们给我写的这个条,在此地顺便答覆诸位。首先我们要明了佛为什么制戒,戒律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效果是什么?通通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这个戒没有法子持,为什么呢?会死在戒条之下,那什么事情都办不通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流弊,这个要知道,达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诸位说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才能够达到定,才能够开慧。只果处处拿戒律去看别人,拿戒律的标准到处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决定没有办法成就功德,这个是一定要明了的。所以戒律、戒体、戒相、戒形、戒法,统统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难,纵然有开戒讲受戒,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办法讲清楚;那么受了戒之后必须要自己找戒经自己去研究,搞清楚了那是一桩什么事情。其实现在几个人去搞这些东西?没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没有人重视这个,出家人也不重视了,也不讲戒了。为什么呢?讲了戒就难为情,这一条也没有做到,那一条也没有做到,样样都是自己骂自己,算了,不听了,就不讲了。所以讲经还有人听,讲戒没有人听,讲戒尽骂人,谁听啊!没有人听了,所以戒没有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这是个危机。所以祖师真正慈悲,知道末法这个现象,戒律能不能提倡呢?没有法子提倡,只有个人发心去修学,那个人也是凤毛麟角,没人了。

于是乎印光祖师他老人家提倡三本书代替戒律,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还有一本是感应篇汇编,他拿这三样东西来代替戒律。这三样东西都是非常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而且里面许许多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难看,看起来也蛮有兴趣的,所以把这三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读诵,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这个来代替戒律。真能把这个做到了,像感应篇里面,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是道教的,但是注解几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东西来注,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来注,这也等于是佛教的戒律一样。我们不要看这个是外道东西,我们不应该学,你要是有这个观念,你就错了。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我大概是讲感应篇的时候,这些东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经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过。曾经有一个法师就来责备我,说我不应该讲外道的东西,尤其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头不讲佛法讲外道的东西,他把我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听了就莫名其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他说感应篇这怎么不是外道的?我说原来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了了。我就翻过头问他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啊!这个没错。那就行了,太上感应篇我们佛教这个大印盖上去了,盖上去就算是我们的。你看看它的内容是不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听了掉头就走了,一句话不说。

学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画得那么小;你看看它的内容,它内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于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开阔,绝对不是说只有我说得对,别人说的不对,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个宗旨,别人说的跟我宗旨一样等于我说的,等于是佛说的。所以经有五种人说,佛是五种人之一,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的的确确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们以这个来代替戒律,决定没有过失。感应篇文字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可以当作课诵本来读,每一天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功过,检点自己三业善恶,的确非常之好。

那么讲到佛法我们佛教生话方式,在中国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国佛教吃素。所以我们这个佛教到外国佛教去参观,他们看到我们很别扭,我们看到他很奇怪,为什么呢?经典上戒律教给我们的,学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吃三净肉,有不杀生是戒,没有说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泰国也受持托钵,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要找人麻烦,这是第一个原则。你去托钵,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给你做,你岂不是找他麻烦,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钵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这就方便了,他们家里今天喜欢吃什么,那么有法师去托钵,他就供养什么,决定不要人家另外给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钵供养里面,还供养有香菸,整条的香菸供养给法师,你到泰国去看看,我们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菸,这像什么话。

但是不饮酒,这的确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庙里面酒供在供佛,我仔细去看一看,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地摆在那里很好看,它旁边写个条子,般若汤,人家告诉我这是酒,好的酒,白兰地、葡萄酒。日本人出家在家很难分的事,他们喝酒,这些生活习惯都要了解,要入境问俗,否则的话就没法子交通了,没法子沟通了。那么现在的确是往来多了,随著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来多了,我们生活习惯彼此都了解。我们到日本去他特别给我们做素食,那是非常地恭敬,特别给你做;那么做呢?当然不干净,这是一定的嘛!特别给你做已经不错了,那个锅里头当然还有荤腥,你拿素菜闻闻那个味道,还是有腥味在里头。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过分,人家已经给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烦那我们做客人就不像做客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懂得。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时候,是跟道安法师一道去的,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比丘尼们一道,她们在日本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就挨饿,怎么办?到外面去买面包,喝开水、买面包。道安法师把她们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成佛了?如果这样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你们高啊!一生吃素啊!吃草啊!一滴油它也不吃,搞错了,你说真的讲持戒,守不住金钱戒,这个是沙弥十戒都有,你们做到没有?一个也没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鸡毛蒜皮的看得那么重,这是道安法师当时训她们的。道安法师当时说,我是这么大年岁了,吃这么多年素,肠胃不习惯,如果我肠胃要是习惯的时候,我到日本就随缘,入境随俗,他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摄受众生第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绝对不是叫破戒,绝对不是叫破斋,这就开缘。

那么我还遇到有一桩事情,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抗战期间,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个时候南京沦陷了,日本人占据了,做地下工作的,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抢毙了,决定是死路一条的。他逃到一个寺庙里面,南京东华门外的雨花台,那一边有一个寺,寺的名字我记不得,这个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看他一说这个情形,他说好,你赶快把头发剃掉,把海青一穿,叫他跟到出家人在一块去念佛。一会儿日本兵来了,来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对佛教很尊重,这一点是他的好处,那么到处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对这个老和尚念念感谢救命之恩,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办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请这个老和尚,来答谢老和尚救命之恩。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同伴大概有两、三个人一起来请,把老和尚请来了。请来之后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们都是鸡鱼鸭肉,这个怎么办?这搞得很难为情。这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没有关系大家坐下来,一样吃,他们才觉得这个真正了不起,为什么呢?老和尚知道这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来开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谢救命之恩,不是开玩笑的,是出于至诚,他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绝对不见怪,照吃,吃了大家欢欢喜喜,这个是佛法,这是菩萨。所以这种情形之下叫开缘,这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任何一条戒律不是死的,所以有开遮持犯,条条戒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教你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迷、执都是错误的。

那么讲到近代,特别是在现代,大蒜我有的时候是鼓励同修们要吃,我觉得是一个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这个吃法,今天放在菜里头煮我不赞成,不是这种吃法。我教人吃法是治病,是预防疾病,因为现在蔬菜里头农药成分太重,所以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怪病都出现;你看这个蒜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对于身体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好处,它能够预防疾病,它能够杀菌。所以许多医药都是从蒜里头提炼出来的,都从大蒜提炼出来的,那么你吃那个药也是吃大蒜,所以这个要懂。

我们台湾农药用的量全世界人听到都害怕,美国全国农作物用的农药量跟我们台湾是相等的,我们台湾这么一点点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国的杀虫剂;你看我们台湾的杀虫剂,蟑螂你看到了,一喷马上就死了;美国的蟑螂喷个十几次它都不死,它杀不死,它会昏过去,它不会死,你把它扫一扫放到外面去。的确美国人爱护动物,美国人不杀生,你就可想而知杀虫剂杀不死虫,只叫它昏倒的时候,你可一扫,把它清送到外头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富强有福报有他的道理,老百姓各各都晓得修福。所以农作物里面用的农药也是,很少很少,绝对对于人体没有伤害,什么程度没有伤害呢?不要洗,这个菜拿来就可以吃,没有伤害,他的药量用到这样才行。因为美国生菜多半生吃的,都是生吃的,都不大洗的,因为它洗把营养洗掉了,美国人很重视营养,所以它保持地非常地干净。如果药量要是有伤人的时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的药量非常之少。

所以在美国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空气新鲜,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音,这是美国的生活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绝对听不到车的声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邻居家里的声音都听不到,小孩叫的声音绝对听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离相当远,没有房子连到房子的,美国的地大,每一家差不多都有两、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当中,四周围是花园。所以家家都是花园房屋,所以空气新鲜,他们树木花草种得多,家家都保持得美化,这个是他们的好处,空气新鲜,饮食卫生,这是他们真正做到了。美国人就怕害病,为什么呢?病不起啊!医药费用太贵了,所以美国一定要有医药保险,没有医药保险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中国很多华侨生病的时候,到台湾来治病,到台湾把病治好了,往返飞机票加起来大概比在美国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台湾看病便宜;美国就伤风感冒看个医生至少五十块美金,在我们台湾不过台币五十块不得了了,在他们要美金五十块。我们那边有一个留学生在那里生产,在医院里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了一个小孩,花一万多块,所以这医药费不得了,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卫生,不敢生病,这是饮食卫生好。

那么再有水好,干净,我们这些地方跟美国是没有法子相比的。那么这个蒜生吃才有效,熟吃没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难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确实能够防正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没有效果,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知道。那么还有不能生吃的,所以现在美国人很聪明,你这个吃不下去、咽不下去,所以美国人现在把蒜提炼出来,就做像鱼肝油球一样,做成药物了那是很好,而且在美国卖也很便宜,一天能够吃一颗两颗的确能够预防许许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有皮肤上敏感,吃这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著吃药。所以蒜以后要记住,我们决定不放在菜里面煮熟了吃,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赞成,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还有一个同学要叫我说一说鸡蛋,现在的鸡蛋可以吃,为什么呢?现在的鸡蛋不是种蛋。从前不吃鸡蛋,是种蛋没有办法辨别,那种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杀生。现在鸡蛋孵不出小鸡的,你要是买孵鸡的种蛋还要特别去买,价钱恐怕还要高一倍,所以现在蛋都不是种蛋。那么吃蛋跟吃牛奶没有两样,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在中国我们注重的是这一点。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线衣它是羊毛上剪下来的,没有伤它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了,皮衣是剥它的皮,是伤了它的命,那跟吃肉没有两样,这个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线衣服。那么可以吃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杀掉的时候才能提炼出;奶油不是的,从奶里头提炼出来的,这个可以吃。总之一个原则不伤害它的生命,以这个为原则,饮食是养慈悲心,是养我们慈悲心,是以这个为第一。

如果单就养慈悲心这一条来讲,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学佛的人都不如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虽然吃肉,他很单纯,他只吃两种,一个牛肉,一个鸡肉,其他的很少吃。美国人对动物非常爱护,动物绝对不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动物了,你拿到东西喂到,它马上就来了;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喂松鼠的时候,海鸥都飞到手上来,来要东西吃,不怕人。我们这边鸟,你稍微接近点赶紧飞掉,为什么?晓得我们这边人杀业太重了,杀气太高了,它害怕。美国这些小动物不怕人,可见得美国人普遍对于动物都爱护,马路上有时候看到松鼠通过,他车子一定停在那里;我们这边车绝对不会停,所以我们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狗被压死的、猫被压死的,这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一定停下来让它走过。所以蛋可以吃,现在的蛋可以吃,没有问题,那么这是讲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来,当时传来的时候也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吃一切众生肉,他自己很感动,于是发心吃素。他是佛教的大护法,所以就发起一个素食运动,有佛门里面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个来响应他,所以素食运动在中国展开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有两个特色,一个是素食,另外一个烧香疤,全世界佛教没有这个事情的,没有烧香疤的,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没有的。那么素食的确有好处,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尤其是中年以后素食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在外国人也懂得,外国人有许许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们闲话说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我们念念就行了,不必讲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随喜功德愿。到忏除业障之后,自己就成为一个法器了,换一句话说,就有资格接受佛法,业障没有忏除是没有法子接受佛法的,那么一接触佛法第一个要修随喜。所以十大愿王次第不能颠倒,你看这个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不成功,你把十大愿王打开来一看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成功,第一个我们对人贡高我慢,没瞧得起人,礼敬没有。第二个一天到晚说别人的短处,找别人的麻烦,没有赞叹。第三个自私自利,没有广修供养。第四个一身的业障不晓得忏除。第五个不肯随喜功德,人家干一点好事,我们都嫉妒、障碍,总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阻挠,有几个人肯随喜?所以这不能成功,条条都相违背,这是没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发心,要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不去理会,从本身做起,这样就对了,从我们一个小道场做起。你要记住当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扬这么普遍,最初也不过是在鹿野苑六个人起家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五比丘学生五个,六个人起家。我们今天有五、六个人,怎么不能复兴呢?当然可以复兴,问题就是能不能一条心,所以说和为贵,这是一点都不错的,古人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再打开我们历史,实际上中国外国都一样,我们这里有廿五史,你们诸位去翻翻,每一个朝代开国几个人?我仔细去看看,怎么看没有超过十个人的,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集合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廷续几百年;一心,大家一条心,没有私心。那个国为什么亡?每一个人都有私心,每一个人互相猜忌,国就亡了。大而国家,小而家庭,道场、公司、行号都一样,能够上下团结一条心,那就是复兴,无量无边的前途;一个人一条心,彼此互相猜忌,非灭亡不可,这个里头有个理在呀!有个道理在。

随喜功德第一个除嫉妒的障碍,因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绝对没有嫉妒障碍,肯随喜。不但心里面随喜,还得尽心尽力地帮忙,如果不能尽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随喜,随喜要尽到我们自己一份心力帮助他,促成他,这个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能够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注子里面说‘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这是讲最小的都能够生欢喜。极恶的人,听说他有一点点小善,我们都生欢喜心,都要鼓励他,为什么呢?恶人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要作佛,要帮助他觉悟,要鼓励他向善,这是真正的随喜功德。

再看底下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那么这一段是解释我们随喜的这些事相。第一个我们要随喜诸佛如来,这是成就最高最殊胜的人;随喜要记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到去做,如果只是我心里欢喜赞叹,没有行动,这个不算随喜,不但我们效法去做,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个事业做得圆圆满满,我们的随喜功德就修圆满了,这个随喜意义在此地。前面这几句尽法界虚空界,这是讲境界的广大,真是一丝毫的善法都不舍。

下面讲多佛,底下三个讲多佛,多佛里面记住前面第一愿跟大家讲的礼敬诸佛,除自己之外,统统是诸佛,一定要能生这种清净的敬心。从初发心,诸佛怎么个发心的,我们要随喜,我们自己才能成佛,发心是发菩萨心,就是发求无上道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应当要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历劫修行的目标,佛学什么?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其实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应该如何修学呢?除自己一切罪障习气,一切智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修实在讲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碍,把这些东西给他修正过来。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讲的布施供养,乃至于前面讲的礼敬、赞叹、忏悔,没有一条不与福聚有密切关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呢?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时劫之长不可思议,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是短时候。所以学佛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有恒心;决定不能够变心,不能够退转,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成佛要很长的时间,问题在那里?进得少,退得多。

如果勇猛精进没有退转,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绝大多数人进步进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时劫要这么长。一一劫中,这是指随时随处,都能够牺牲自己,都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现在没有法子,稍微吃一点点苦头就不肯干,不肯牺牲,怎么能成就?不能成就啊!要能牺牲,连儒家也是这么说,安安而能迁,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社会的福利,我们自己本来身安心安,这个多自在,都能够舍弃掉,自己愿意受一点劳累,为大众来服务,这是修福。

我现在在美国搞这个道场很辛苦啊!没有台湾这么样自在,这么舒服;到那里要吃苦头,为什么呢?那个地方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建立佛法,把佛法传到那个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头。有许多法师去了,去了在那边住了一个短时期以后,再不想去了,为什么?太苦了。譬如在台湾自己有个小庙,收几个徒子徒孙,一切有人照顾你;到那里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扫,煮饭要自己来,买东西也要自己,没有一样不要自己操心。

还有些法师做个法会,做法会的时候上殿要敲木鱼引磬领众,那一边还到厨房去烧饭来照顾大家,没有人伺候你呀!美国人的确对人有普遍的敬心、爱心,他有;美国人都很小器,很吝啬,这个是真的。美国人家里没有钱,我们台湾各各人家里你说马上就拿个几万块钱,他马上拿出来,美国没有,美国你叫他家里拿廿块钱,他拿不出来;如果他家里能拿出廿块钱,那很有钱的人家了,美国人没钱。美国虽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样样都是分期付款,一失业了,全部都要变卖还债,还还不了。美国的社会是信用卡的社会,他身上带信用卡,没有现金的,所以美国住宅区,我刚才跟同学讲,他们门窗都是落地玻璃的,外头绝对没有铁栏杆,院子虽然很大没有围墙的,绝对没有小偷,为什么呢?晓得人家里没有钱,偷不到东西,什么也没有。有钱人家也不敢去,因为他自己的范围之内,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范围之内,要是生人进去,他开枪打死不偿命的,他为自卫,美国有这个法律。

美国的枪枝随处都可以卖得到,外头有卖枪的店,你爱买什么枪就买什么枪;这个也有好处,盗匪不敢随便进入人家,因为被打死不偿命的,所以他治安非常好。这是说到真正能够要牺牲自己为大众的福利来著想,为整个佛法来著想,应当要牺牲,要舍己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讲经,苦事啊!要在讲台上去苦练,最初上台几年那个味道很不好受啊!要受很多人的批评,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进,自己才会有进步。为谁去牺牲去受这些苦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诸佛菩萨,修随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难,求人要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佛法衰了,求那个人出来去发心弘法利生,人家摆个面色给你看,你就难过啊!所以怎么办?求自己,他不肯干,我来干,我们自己来发心。只要你自己发心,佛法就不会灭,自己肯发心众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牺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愿受种种的折磨。为什么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功德。

所以十大愿王一展开,今天我们仔细看看反省反省,有那一个人肯发心修个一条两条都不容易,都见不到。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自己不肯发心的话,你这一生过了之后,你来生遇不到佛法,为什么?因果嘛!你这一生在佛法空过了,你对不起佛法,你来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会有这个殊胜机缘,所以佛法难闻啊!纵然有一点小福报生到人天,也会生到边地,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区,一生没有机会闻佛法,所以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你的缘就殊胜。

我想我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么做法,所以我这一生遇到的没有走冤枉路;我学佛就两个老师指导,两个都是高手,没走冤枉路,缘殊胜,这个缘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继续不断的做,我相信我来生的缘更殊胜,这个一定的道理嘛!你自己不肯做那里会有法缘?所以一定要努力,唯有难行、苦行,你都能够随喜,都能够修学,才能够圆满种种波罗密门;种种注子里头有,简单地讲就是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照华严来讲,十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这个是十大类,展开来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

波罗密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样样都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叫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菩萨智地,加上一个智,加上一个地,检别不是三贤位的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无上菩提是究竟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也叫成就无上菩提。般涅槃,分布舍利,实际上这一段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八相成道,你看看经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这是随喜诸佛,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下课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翻开三十四面,‘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这是说明忏除所对的境界,注解里头注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于法界,谛闲法师注上说有两个意思,第一‘三业俱一思为体。’这个思是心所,与八识相应的五遍行里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们的业也遍法界。第二个意思,‘三业俱是因缘生法’,前面讲恶业遍法界,第二个意思讲可以能忏除,为什么能忏除?因为它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必定是没有自性,当体即空,真正要悟入,业障不是不能够忏除的。

那么下面所讲的这就是辨别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在佛面前忏悔,大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之好,小注第三行‘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所以才造罪业,那么今天我们回头了,‘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发心、发愿改过自新,所以特别著重诚心这两个字。忏悔要在事实上要做到,要能够表现出来,第一个常常自己能够责备自己;求别人来责备你,不会的,给诸位说一般人不会得罪人,不会给你做怨家对头。你想请一个人来责备你,请不到啊!所以菩萨遇到有一个人责备他,他感恩戴德永远不忘,为什么呢?真找不到。世间能责备你是谁?你的父母。在过去有老师,现在老师都不责备了,从前老师是责备学生的,现在老师不敢责备了,责备怕你去告状去,告他去,所以老师也省事,老师对学生就不负责任了。所以找一个责备的人相当不容易,必须要自己检点,自己要责备自己,这个要做到。

第二个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恶道,要知道恶道之可怕。第三个要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罪过,就是要发露忏悔。后不复造,就是要断相续心,在忏悔里面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忏悔著重在后不复造。我现在忏悔了,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后再忏悔,这个没有用处,这个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忏除业障就是著重在后不复造。孔老夫子说的是不二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下一次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个叫真正的忏悔。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是恒常,要依清净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净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这一句里实际上讲就是戒定慧,我们要恒住在戒定慧当中。那么这个里面也就像前面所说的修功补过,明因果、护正法、发菩提心、观罪性空,这个功德才能够圆满。

那么讲到持戒,同学们给我写的这个条,在此地顺便答覆诸位。首先我们要明了佛为什么制戒,戒律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效果是什么?通通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这个戒没有法子持,为什么呢?会死在戒条之下,那什么事情都办不通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流弊,这个要知道,达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诸位说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才能够达到定,才能够开慧。只果处处拿戒律去看别人,拿戒律的标准到处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决定没有办法成就功德,这个是一定要明了的。所以戒律、戒体、戒相、戒形、戒法,统统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难,纵然有开戒讲受戒,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办法讲清楚;那么受了戒之后必须要自己找戒经自己去研究,搞清楚了那是一桩什么事情。其实现在几个人去搞这些东西?没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没有人重视这个,出家人也不重视了,也不讲戒了。为什么呢?讲了戒就难为情,这一条也没有做到,那一条也没有做到,样样都是自己骂自己,算了,不听了,就不讲了。所以讲经还有人听,讲戒没有人听,讲戒尽骂人,谁听啊!没有人听了,所以戒没有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这是个危机。所以祖师真正慈悲,知道末法这个现象,戒律能不能提倡呢?没有法子提倡,只有个人发心去修学,那个人也是凤毛麟角,没人了。

于是乎印光祖师他老人家提倡三本书代替戒律,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还有一本是感应篇汇编,他拿这三样东西来代替戒律。这三样东西都是非常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而且里面许许多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难看,看起来也蛮有兴趣的,所以把这三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读诵,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这个来代替戒律。真能把这个做到了,像感应篇里面,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是道教的,但是注解几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东西来注,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来注,这也等于是佛教的戒律一样。我们不要看这个是外道东西,我们不应该学,你要是有这个观念,你就错了。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我大概是讲感应篇的时候,这些东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经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过。曾经有一个法师就来责备我,说我不应该讲外道的东西,尤其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头不讲佛法讲外道的东西,他把我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听了就莫名其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他说感应篇这怎么不是外道的?我说原来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了了。我就翻过头问他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啊!这个没错。那就行了,太上感应篇我们佛教这个大印盖上去了,盖上去就算是我们的。你看看它的内容是不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听了掉头就走了,一句话不说。

学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画得那么小;你看看它的内容,它内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于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开阔,绝对不是说只有我说得对,别人说的不对,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个宗旨,别人说的跟我宗旨一样等于我说的,等于是佛说的。所以经有五种人说,佛是五种人之一,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的的确确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们以这个来代替戒律,决定没有过失。感应篇文字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可以当作课诵本来读,每一天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功过,检点自己三业善恶,的确非常之好。

那么讲到佛法我们佛教生话方式,在中国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国佛教吃素。所以我们这个佛教到外国佛教去参观,他们看到我们很别扭,我们看到他很奇怪,为什么呢?经典上戒律教给我们的,学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吃三净肉,有不杀生是戒,没有说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泰国也受持托钵,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要找人麻烦,这是第一个原则。你去托钵,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给你做,你岂不是找他麻烦,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钵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这就方便了,他们家里今天喜欢吃什么,那么有法师去托钵,他就供养什么,决定不要人家另外给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钵供养里面,还供养有香菸,整条的香菸供养给法师,你到泰国去看看,我们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菸,这像什么话。

但是不饮酒,这的确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庙里面酒供在供佛,我仔细去看一看,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地摆在那里很好看,它旁边写个条子,般若汤,人家告诉我这是酒,好的酒,白兰地、葡萄酒。日本人出家在家很难分的事,他们喝酒,这些生活习惯都要了解,要入境问俗,否则的话就没法子交通了,没法子沟通了。那么现在的确是往来多了,随著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来多了,我们生活习惯彼此都了解。我们到日本去他特别给我们做素食,那是非常地恭敬,特别给你做;那么做呢?当然不干净,这是一定的嘛!特别给你做已经不错了,那个锅里头当然还有荤腥,你拿素菜闻闻那个味道,还是有腥味在里头。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过分,人家已经给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烦那我们做客人就不像做客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懂得。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时候,是跟道安法师一道去的,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比丘尼们一道,她们在日本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就挨饿,怎么办?到外面去买面包,喝开水、买面包。道安法师把她们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成佛了?如果这样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你们高啊!一生吃素啊!吃草啊!一滴油它也不吃,搞错了,你说真的讲持戒,守不住金钱戒,这个是沙弥十戒都有,你们做到没有?一个也没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鸡毛蒜皮的看得那么重,这是道安法师当时训她们的。道安法师当时说,我是这么大年岁了,吃这么多年素,肠胃不习惯,如果我肠胃要是习惯的时候,我到日本就随缘,入境随俗,他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摄受众生第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绝对不是叫破戒,绝对不是叫破斋,这就开缘。

那么我还遇到有一桩事情,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抗战期间,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个时候南京沦陷了,日本人占据了,做地下工作的,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抢毙了,决定是死路一条的。他逃到一个寺庙里面,南京东华门外的雨花台,那一边有一个寺,寺的名字我记不得,这个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看他一说这个情形,他说好,你赶快把头发剃掉,把海青一穿,叫他跟到出家人在一块去念佛。一会儿日本兵来了,来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对佛教很尊重,这一点是他的好处,那么到处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对这个老和尚念念感谢救命之恩,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办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请这个老和尚,来答谢老和尚救命之恩。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同伴大概有两、三个人一起来请,把老和尚请来了。请来之后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们都是鸡鱼鸭肉,这个怎么办?这搞得很难为情。这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没有关系大家坐下来,一样吃,他们才觉得这个真正了不起,为什么呢?老和尚知道这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来开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谢救命之恩,不是开玩笑的,是出于至诚,他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绝对不见怪,照吃,吃了大家欢欢喜喜,这个是佛法,这是菩萨。所以这种情形之下叫开缘,这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任何一条戒律不是死的,所以有开遮持犯,条条戒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教你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迷、执都是错误的。

那么讲到近代,特别是在现代,大蒜我有的时候是鼓励同修们要吃,我觉得是一个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这个吃法,今天放在菜里头煮我不赞成,不是这种吃法。我教人吃法是治病,是预防疾病,因为现在蔬菜里头农药成分太重,所以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怪病都出现;你看这个蒜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对于身体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好处,它能够预防疾病,它能够杀菌。所以许多医药都是从蒜里头提炼出来的,都从大蒜提炼出来的,那么你吃那个药也是吃大蒜,所以这个要懂。

我们台湾农药用的量全世界人听到都害怕,美国全国农作物用的农药量跟我们台湾是相等的,我们台湾这么一点点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国的杀虫剂;你看我们台湾的杀虫剂,蟑螂你看到了,一喷马上就死了;美国的蟑螂喷个十几次它都不死,它杀不死,它会昏过去,它不会死,你把它扫一扫放到外面去。的确美国人爱护动物,美国人不杀生,你就可想而知杀虫剂杀不死虫,只叫它昏倒的时候,你可一扫,把它清送到外头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富强有福报有他的道理,老百姓各各都晓得修福。所以农作物里面用的农药也是,很少很少,绝对对于人体没有伤害,什么程度没有伤害呢?不要洗,这个菜拿来就可以吃,没有伤害,他的药量用到这样才行。因为美国生菜多半生吃的,都是生吃的,都不大洗的,因为它洗把营养洗掉了,美国人很重视营养,所以它保持地非常地干净。如果药量要是有伤人的时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的药量非常之少。

所以在美国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空气新鲜,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音,这是美国的生活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绝对听不到车的声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邻居家里的声音都听不到,小孩叫的声音绝对听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离相当远,没有房子连到房子的,美国的地大,每一家差不多都有两、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当中,四周围是花园。所以家家都是花园房屋,所以空气新鲜,他们树木花草种得多,家家都保持得美化,这个是他们的好处,空气新鲜,饮食卫生,这是他们真正做到了。美国人就怕害病,为什么呢?病不起啊!医药费用太贵了,所以美国一定要有医药保险,没有医药保险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中国很多华侨生病的时候,到台湾来治病,到台湾把病治好了,往返飞机票加起来大概比在美国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台湾看病便宜;美国就伤风感冒看个医生至少五十块美金,在我们台湾不过台币五十块不得了了,在他们要美金五十块。我们那边有一个留学生在那里生产,在医院里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了一个小孩,花一万多块,所以这医药费不得了,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卫生,不敢生病,这是饮食卫生好。

那么再有水好,干净,我们这些地方跟美国是没有法子相比的。那么这个蒜生吃才有效,熟吃没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难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确实能够防正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没有效果,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知道。那么还有不能生吃的,所以现在美国人很聪明,你这个吃不下去、咽不下去,所以美国人现在把蒜提炼出来,就做像鱼肝油球一样,做成药物了那是很好,而且在美国卖也很便宜,一天能够吃一颗两颗的确能够预防许许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有皮肤上敏感,吃这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著吃药。所以蒜以后要记住,我们决定不放在菜里面煮熟了吃,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赞成,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还有一个同学要叫我说一说鸡蛋,现在的鸡蛋可以吃,为什么呢?现在的鸡蛋不是种蛋。从前不吃鸡蛋,是种蛋没有办法辨别,那种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杀生。现在鸡蛋孵不出小鸡的,你要是买孵鸡的种蛋还要特别去买,价钱恐怕还要高一倍,所以现在蛋都不是种蛋。那么吃蛋跟吃牛奶没有两样,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在中国我们注重的是这一点。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线衣它是羊毛上剪下来的,没有伤它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了,皮衣是剥它的皮,是伤了它的命,那跟吃肉没有两样,这个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线衣服。那么可以吃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杀掉的时候才能提炼出;奶油不是的,从奶里头提炼出来的,这个可以吃。总之一个原则不伤害它的生命,以这个为原则,饮食是养慈悲心,是养我们慈悲心,是以这个为第一。

如果单就养慈悲心这一条来讲,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学佛的人都不如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虽然吃肉,他很单纯,他只吃两种,一个牛肉,一个鸡肉,其他的很少吃。美国人对动物非常爱护,动物绝对不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动物了,你拿到东西喂到,它马上就来了;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喂松鼠的时候,海鸥都飞到手上来,来要东西吃,不怕人。我们这边鸟,你稍微接近点赶紧飞掉,为什么?晓得我们这边人杀业太重了,杀气太高了,它害怕。美国这些小动物不怕人,可见得美国人普遍对于动物都爱护,马路上有时候看到松鼠通过,他车子一定停在那里;我们这边车绝对不会停,所以我们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狗被压死的、猫被压死的,这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一定停下来让它走过。所以蛋可以吃,现在的蛋可以吃,没有问题,那么这是讲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来,当时传来的时候也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吃一切众生肉,他自己很感动,于是发心吃素。他是佛教的大护法,所以就发起一个素食运动,有佛门里面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个来响应他,所以素食运动在中国展开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有两个特色,一个是素食,另外一个烧香疤,全世界佛教没有这个事情的,没有烧香疤的,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没有的。那么素食的确有好处,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尤其是中年以后素食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在外国人也懂得,外国人有许许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们闲话说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我们念念就行了,不必讲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随喜功德愿。到忏除业障之后,自己就成为一个法器了,换一句话说,就有资格接受佛法,业障没有忏除是没有法子接受佛法的,那么一接触佛法第一个要修随喜。所以十大愿王次第不能颠倒,你看这个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不成功,你把十大愿王打开来一看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成功,第一个我们对人贡高我慢,没瞧得起人,礼敬没有。第二个一天到晚说别人的短处,找别人的麻烦,没有赞叹。第三个自私自利,没有广修供养。第四个一身的业障不晓得忏除。第五个不肯随喜功德,人家干一点好事,我们都嫉妒、障碍,总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阻挠,有几个人肯随喜?所以这不能成功,条条都相违背,这是没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发心,要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不去理会,从本身做起,这样就对了,从我们一个小道场做起。你要记住当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扬这么普遍,最初也不过是在鹿野苑六个人起家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五比丘学生五个,六个人起家。我们今天有五、六个人,怎么不能复兴呢?当然可以复兴,问题就是能不能一条心,所以说和为贵,这是一点都不错的,古人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再打开我们历史,实际上中国外国都一样,我们这里有廿五史,你们诸位去翻翻,每一个朝代开国几个人?我仔细去看看,怎么看没有超过十个人的,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集合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廷续几百年;一心,大家一条心,没有私心。那个国为什么亡?每一个人都有私心,每一个人互相猜忌,国就亡了。大而国家,小而家庭,道场、公司、行号都一样,能够上下团结一条心,那就是复兴,无量无边的前途;一个人一条心,彼此互相猜忌,非灭亡不可,这个里头有个理在呀!有个道理在。

随喜功德第一个除嫉妒的障碍,因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绝对没有嫉妒障碍,肯随喜。不但心里面随喜,还得尽心尽力地帮忙,如果不能尽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随喜,随喜要尽到我们自己一份心力帮助他,促成他,这个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能够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注子里面说‘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这是讲最小的都能够生欢喜。极恶的人,听说他有一点点小善,我们都生欢喜心,都要鼓励他,为什么呢?恶人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要作佛,要帮助他觉悟,要鼓励他向善,这是真正的随喜功德。

再看底下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那么这一段是解释我们随喜的这些事相。第一个我们要随喜诸佛如来,这是成就最高最殊胜的人;随喜要记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到去做,如果只是我心里欢喜赞叹,没有行动,这个不算随喜,不但我们效法去做,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个事业做得圆圆满满,我们的随喜功德就修圆满了,这个随喜意义在此地。前面这几句尽法界虚空界,这是讲境界的广大,真是一丝毫的善法都不舍。

下面讲多佛,底下三个讲多佛,多佛里面记住前面第一愿跟大家讲的礼敬诸佛,除自己之外,统统是诸佛,一定要能生这种清净的敬心。从初发心,诸佛怎么个发心的,我们要随喜,我们自己才能成佛,发心是发菩萨心,就是发求无上道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应当要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历劫修行的目标,佛学什么?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其实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应该如何修学呢?除自己一切罪障习气,一切智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修实在讲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碍,把这些东西给他修正过来。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讲的布施供养,乃至于前面讲的礼敬、赞叹、忏悔,没有一条不与福聚有密切关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呢?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时劫之长不可思议,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是短时候。所以学佛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有恒心;决定不能够变心,不能够退转,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成佛要很长的时间,问题在那里?进得少,退得多。

如果勇猛精进没有退转,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绝大多数人进步进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时劫要这么长。一一劫中,这是指随时随处,都能够牺牲自己,都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现在没有法子,稍微吃一点点苦头就不肯干,不肯牺牲,怎么能成就?不能成就啊!要能牺牲,连儒家也是这么说,安安而能迁,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社会的福利,我们自己本来身安心安,这个多自在,都能够舍弃掉,自己愿意受一点劳累,为大众来服务,这是修福。

我现在在美国搞这个道场很辛苦啊!没有台湾这么样自在,这么舒服;到那里要吃苦头,为什么呢?那个地方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建立佛法,把佛法传到那个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头。有许多法师去了,去了在那边住了一个短时期以后,再不想去了,为什么?太苦了。譬如在台湾自己有个小庙,收几个徒子徒孙,一切有人照顾你;到那里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扫,煮饭要自己来,买东西也要自己,没有一样不要自己操心。

还有些法师做个法会,做法会的时候上殿要敲木鱼引磬领众,那一边还到厨房去烧饭来照顾大家,没有人伺候你呀!美国人的确对人有普遍的敬心、爱心,他有;美国人都很小器,很吝啬,这个是真的。美国人家里没有钱,我们台湾各各人家里你说马上就拿个几万块钱,他马上拿出来,美国没有,美国你叫他家里拿廿块钱,他拿不出来;如果他家里能拿出廿块钱,那很有钱的人家了,美国人没钱。美国虽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样样都是分期付款,一失业了,全部都要变卖还债,还还不了。美国的社会是信用卡的社会,他身上带信用卡,没有现金的,所以美国住宅区,我刚才跟同学讲,他们门窗都是落地玻璃的,外头绝对没有铁栏杆,院子虽然很大没有围墙的,绝对没有小偷,为什么呢?晓得人家里没有钱,偷不到东西,什么也没有。有钱人家也不敢去,因为他自己的范围之内,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范围之内,要是生人进去,他开枪打死不偿命的,他为自卫,美国有这个法律。

美国的枪枝随处都可以卖得到,外头有卖枪的店,你爱买什么枪就买什么枪;这个也有好处,盗匪不敢随便进入人家,因为被打死不偿命的,所以他治安非常好。这是说到真正能够要牺牲自己为大众的福利来著想,为整个佛法来著想,应当要牺牲,要舍己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讲经,苦事啊!要在讲台上去苦练,最初上台几年那个味道很不好受啊!要受很多人的批评,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进,自己才会有进步。为谁去牺牲去受这些苦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诸佛菩萨,修随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难,求人要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佛法衰了,求那个人出来去发心弘法利生,人家摆个面色给你看,你就难过啊!所以怎么办?求自己,他不肯干,我来干,我们自己来发心。只要你自己发心,佛法就不会灭,自己肯发心众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牺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愿受种种的折磨。为什么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功德。

所以十大愿王一展开,今天我们仔细看看反省反省,有那一个人肯发心修个一条两条都不容易,都见不到。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自己不肯发心的话,你这一生过了之后,你来生遇不到佛法,为什么?因果嘛!你这一生在佛法空过了,你对不起佛法,你来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会有这个殊胜机缘,所以佛法难闻啊!纵然有一点小福报生到人天,也会生到边地,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区,一生没有机会闻佛法,所以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你的缘就殊胜。

我想我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么做法,所以我这一生遇到的没有走冤枉路;我学佛就两个老师指导,两个都是高手,没走冤枉路,缘殊胜,这个缘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继续不断的做,我相信我来生的缘更殊胜,这个一定的道理嘛!你自己不肯做那里会有法缘?所以一定要努力,唯有难行、苦行,你都能够随喜,都能够修学,才能够圆满种种波罗密门;种种注子里头有,简单地讲就是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照华严来讲,十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这个是十大类,展开来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

波罗密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样样都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叫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菩萨智地,加上一个智,加上一个地,检别不是三贤位的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无上菩提是究竟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也叫成就无上菩提。般涅槃,分布舍利,实际上这一段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八相成道,你看看经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这是随喜诸佛,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下课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翻开三十四面,‘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这是说明忏除所对的境界,注解里头注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于法界,谛闲法师注上说有两个意思,第一‘三业俱一思为体。’这个思是心所,与八识相应的五遍行里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们的业也遍法界。第二个意思,‘三业俱是因缘生法’,前面讲恶业遍法界,第二个意思讲可以能忏除,为什么能忏除?因为它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必定是没有自性,当体即空,真正要悟入,业障不是不能够忏除的。

那么下面所讲的这就是辨别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在佛面前忏悔,大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之好,小注第三行‘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所以才造罪业,那么今天我们回头了,‘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发心、发愿改过自新,所以特别著重诚心这两个字。忏悔要在事实上要做到,要能够表现出来,第一个常常自己能够责备自己;求别人来责备你,不会的,给诸位说一般人不会得罪人,不会给你做怨家对头。你想请一个人来责备你,请不到啊!所以菩萨遇到有一个人责备他,他感恩戴德永远不忘,为什么呢?真找不到。世间能责备你是谁?你的父母。在过去有老师,现在老师都不责备了,从前老师是责备学生的,现在老师不敢责备了,责备怕你去告状去,告他去,所以老师也省事,老师对学生就不负责任了。所以找一个责备的人相当不容易,必须要自己检点,自己要责备自己,这个要做到。

第二个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恶道,要知道恶道之可怕。第三个要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罪过,就是要发露忏悔。后不复造,就是要断相续心,在忏悔里面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忏悔著重在后不复造。我现在忏悔了,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后再忏悔,这个没有用处,这个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忏除业障就是著重在后不复造。孔老夫子说的是不二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下一次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个叫真正的忏悔。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是恒常,要依清净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净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这一句里实际上讲就是戒定慧,我们要恒住在戒定慧当中。那么这个里面也就像前面所说的修功补过,明因果、护正法、发菩提心、观罪性空,这个功德才能够圆满。

那么讲到持戒,同学们给我写的这个条,在此地顺便答覆诸位。首先我们要明了佛为什么制戒,戒律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效果是什么?通通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这个戒没有法子持,为什么呢?会死在戒条之下,那什么事情都办不通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流弊,这个要知道,达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诸位说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才能够达到定,才能够开慧。只果处处拿戒律去看别人,拿戒律的标准到处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决定没有办法成就功德,这个是一定要明了的。所以戒律、戒体、戒相、戒形、戒法,统统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难,纵然有开戒讲受戒,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办法讲清楚;那么受了戒之后必须要自己找戒经自己去研究,搞清楚了那是一桩什么事情。其实现在几个人去搞这些东西?没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没有人重视这个,出家人也不重视了,也不讲戒了。为什么呢?讲了戒就难为情,这一条也没有做到,那一条也没有做到,样样都是自己骂自己,算了,不听了,就不讲了。所以讲经还有人听,讲戒没有人听,讲戒尽骂人,谁听啊!没有人听了,所以戒没有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这是个危机。所以祖师真正慈悲,知道末法这个现象,戒律能不能提倡呢?没有法子提倡,只有个人发心去修学,那个人也是凤毛麟角,没人了。

于是乎印光祖师他老人家提倡三本书代替戒律,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还有一本是感应篇汇编,他拿这三样东西来代替戒律。这三样东西都是非常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而且里面许许多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难看,看起来也蛮有兴趣的,所以把这三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读诵,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这个来代替戒律。真能把这个做到了,像感应篇里面,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是道教的,但是注解几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东西来注,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来注,这也等于是佛教的戒律一样。我们不要看这个是外道东西,我们不应该学,你要是有这个观念,你就错了。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我大概是讲感应篇的时候,这些东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经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过。曾经有一个法师就来责备我,说我不应该讲外道的东西,尤其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头不讲佛法讲外道的东西,他把我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听了就莫名其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他说感应篇这怎么不是外道的?我说原来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了了。我就翻过头问他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啊!这个没错。那就行了,太上感应篇我们佛教这个大印盖上去了,盖上去就算是我们的。你看看它的内容是不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听了掉头就走了,一句话不说。

学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画得那么小;你看看它的内容,它内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于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开阔,绝对不是说只有我说得对,别人说的不对,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个宗旨,别人说的跟我宗旨一样等于我说的,等于是佛说的。所以经有五种人说,佛是五种人之一,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的的确确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们以这个来代替戒律,决定没有过失。感应篇文字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可以当作课诵本来读,每一天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功过,检点自己三业善恶,的确非常之好。

那么讲到佛法我们佛教生话方式,在中国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国佛教吃素。所以我们这个佛教到外国佛教去参观,他们看到我们很别扭,我们看到他很奇怪,为什么呢?经典上戒律教给我们的,学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吃三净肉,有不杀生是戒,没有说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泰国也受持托钵,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要找人麻烦,这是第一个原则。你去托钵,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给你做,你岂不是找他麻烦,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钵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这就方便了,他们家里今天喜欢吃什么,那么有法师去托钵,他就供养什么,决定不要人家另外给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钵供养里面,还供养有香菸,整条的香菸供养给法师,你到泰国去看看,我们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菸,这像什么话。

但是不饮酒,这的确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庙里面酒供在供佛,我仔细去看一看,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地摆在那里很好看,它旁边写个条子,般若汤,人家告诉我这是酒,好的酒,白兰地、葡萄酒。日本人出家在家很难分的事,他们喝酒,这些生活习惯都要了解,要入境问俗,否则的话就没法子交通了,没法子沟通了。那么现在的确是往来多了,随著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来多了,我们生活习惯彼此都了解。我们到日本去他特别给我们做素食,那是非常地恭敬,特别给你做;那么做呢?当然不干净,这是一定的嘛!特别给你做已经不错了,那个锅里头当然还有荤腥,你拿素菜闻闻那个味道,还是有腥味在里头。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过分,人家已经给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烦那我们做客人就不像做客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懂得。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时候,是跟道安法师一道去的,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比丘尼们一道,她们在日本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就挨饿,怎么办?到外面去买面包,喝开水、买面包。道安法师把她们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成佛了?如果这样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你们高啊!一生吃素啊!吃草啊!一滴油它也不吃,搞错了,你说真的讲持戒,守不住金钱戒,这个是沙弥十戒都有,你们做到没有?一个也没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鸡毛蒜皮的看得那么重,这是道安法师当时训她们的。道安法师当时说,我是这么大年岁了,吃这么多年素,肠胃不习惯,如果我肠胃要是习惯的时候,我到日本就随缘,入境随俗,他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摄受众生第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绝对不是叫破戒,绝对不是叫破斋,这就开缘。

那么我还遇到有一桩事情,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抗战期间,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个时候南京沦陷了,日本人占据了,做地下工作的,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抢毙了,决定是死路一条的。他逃到一个寺庙里面,南京东华门外的雨花台,那一边有一个寺,寺的名字我记不得,这个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看他一说这个情形,他说好,你赶快把头发剃掉,把海青一穿,叫他跟到出家人在一块去念佛。一会儿日本兵来了,来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对佛教很尊重,这一点是他的好处,那么到处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对这个老和尚念念感谢救命之恩,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办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请这个老和尚,来答谢老和尚救命之恩。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同伴大概有两、三个人一起来请,把老和尚请来了。请来之后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们都是鸡鱼鸭肉,这个怎么办?这搞得很难为情。这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没有关系大家坐下来,一样吃,他们才觉得这个真正了不起,为什么呢?老和尚知道这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来开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谢救命之恩,不是开玩笑的,是出于至诚,他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绝对不见怪,照吃,吃了大家欢欢喜喜,这个是佛法,这是菩萨。所以这种情形之下叫开缘,这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任何一条戒律不是死的,所以有开遮持犯,条条戒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教你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迷、执都是错误的。

那么讲到近代,特别是在现代,大蒜我有的时候是鼓励同修们要吃,我觉得是一个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这个吃法,今天放在菜里头煮我不赞成,不是这种吃法。我教人吃法是治病,是预防疾病,因为现在蔬菜里头农药成分太重,所以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怪病都出现;你看这个蒜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对于身体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好处,它能够预防疾病,它能够杀菌。所以许多医药都是从蒜里头提炼出来的,都从大蒜提炼出来的,那么你吃那个药也是吃大蒜,所以这个要懂。

我们台湾农药用的量全世界人听到都害怕,美国全国农作物用的农药量跟我们台湾是相等的,我们台湾这么一点点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国的杀虫剂;你看我们台湾的杀虫剂,蟑螂你看到了,一喷马上就死了;美国的蟑螂喷个十几次它都不死,它杀不死,它会昏过去,它不会死,你把它扫一扫放到外面去。的确美国人爱护动物,美国人不杀生,你就可想而知杀虫剂杀不死虫,只叫它昏倒的时候,你可一扫,把它清送到外头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富强有福报有他的道理,老百姓各各都晓得修福。所以农作物里面用的农药也是,很少很少,绝对对于人体没有伤害,什么程度没有伤害呢?不要洗,这个菜拿来就可以吃,没有伤害,他的药量用到这样才行。因为美国生菜多半生吃的,都是生吃的,都不大洗的,因为它洗把营养洗掉了,美国人很重视营养,所以它保持地非常地干净。如果药量要是有伤人的时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的药量非常之少。

所以在美国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空气新鲜,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音,这是美国的生活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绝对听不到车的声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邻居家里的声音都听不到,小孩叫的声音绝对听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离相当远,没有房子连到房子的,美国的地大,每一家差不多都有两、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当中,四周围是花园。所以家家都是花园房屋,所以空气新鲜,他们树木花草种得多,家家都保持得美化,这个是他们的好处,空气新鲜,饮食卫生,这是他们真正做到了。美国人就怕害病,为什么呢?病不起啊!医药费用太贵了,所以美国一定要有医药保险,没有医药保险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中国很多华侨生病的时候,到台湾来治病,到台湾把病治好了,往返飞机票加起来大概比在美国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台湾看病便宜;美国就伤风感冒看个医生至少五十块美金,在我们台湾不过台币五十块不得了了,在他们要美金五十块。我们那边有一个留学生在那里生产,在医院里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了一个小孩,花一万多块,所以这医药费不得了,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卫生,不敢生病,这是饮食卫生好。

那么再有水好,干净,我们这些地方跟美国是没有法子相比的。那么这个蒜生吃才有效,熟吃没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难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确实能够防正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没有效果,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知道。那么还有不能生吃的,所以现在美国人很聪明,你这个吃不下去、咽不下去,所以美国人现在把蒜提炼出来,就做像鱼肝油球一样,做成药物了那是很好,而且在美国卖也很便宜,一天能够吃一颗两颗的确能够预防许许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有皮肤上敏感,吃这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著吃药。所以蒜以后要记住,我们决定不放在菜里面煮熟了吃,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赞成,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还有一个同学要叫我说一说鸡蛋,现在的鸡蛋可以吃,为什么呢?现在的鸡蛋不是种蛋。从前不吃鸡蛋,是种蛋没有办法辨别,那种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杀生。现在鸡蛋孵不出小鸡的,你要是买孵鸡的种蛋还要特别去买,价钱恐怕还要高一倍,所以现在蛋都不是种蛋。那么吃蛋跟吃牛奶没有两样,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在中国我们注重的是这一点。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线衣它是羊毛上剪下来的,没有伤它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了,皮衣是剥它的皮,是伤了它的命,那跟吃肉没有两样,这个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线衣服。那么可以吃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杀掉的时候才能提炼出;奶油不是的,从奶里头提炼出来的,这个可以吃。总之一个原则不伤害它的生命,以这个为原则,饮食是养慈悲心,是养我们慈悲心,是以这个为第一。

如果单就养慈悲心这一条来讲,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学佛的人都不如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虽然吃肉,他很单纯,他只吃两种,一个牛肉,一个鸡肉,其他的很少吃。美国人对动物非常爱护,动物绝对不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动物了,你拿到东西喂到,它马上就来了;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喂松鼠的时候,海鸥都飞到手上来,来要东西吃,不怕人。我们这边鸟,你稍微接近点赶紧飞掉,为什么?晓得我们这边人杀业太重了,杀气太高了,它害怕。美国这些小动物不怕人,可见得美国人普遍对于动物都爱护,马路上有时候看到松鼠通过,他车子一定停在那里;我们这边车绝对不会停,所以我们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狗被压死的、猫被压死的,这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一定停下来让它走过。所以蛋可以吃,现在的蛋可以吃,没有问题,那么这是讲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来,当时传来的时候也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吃一切众生肉,他自己很感动,于是发心吃素。他是佛教的大护法,所以就发起一个素食运动,有佛门里面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个来响应他,所以素食运动在中国展开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有两个特色,一个是素食,另外一个烧香疤,全世界佛教没有这个事情的,没有烧香疤的,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没有的。那么素食的确有好处,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尤其是中年以后素食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在外国人也懂得,外国人有许许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们闲话说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我们念念就行了,不必讲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随喜功德愿。到忏除业障之后,自己就成为一个法器了,换一句话说,就有资格接受佛法,业障没有忏除是没有法子接受佛法的,那么一接触佛法第一个要修随喜。所以十大愿王次第不能颠倒,你看这个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不成功,你把十大愿王打开来一看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成功,第一个我们对人贡高我慢,没瞧得起人,礼敬没有。第二个一天到晚说别人的短处,找别人的麻烦,没有赞叹。第三个自私自利,没有广修供养。第四个一身的业障不晓得忏除。第五个不肯随喜功德,人家干一点好事,我们都嫉妒、障碍,总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阻挠,有几个人肯随喜?所以这不能成功,条条都相违背,这是没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发心,要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不去理会,从本身做起,这样就对了,从我们一个小道场做起。你要记住当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扬这么普遍,最初也不过是在鹿野苑六个人起家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五比丘学生五个,六个人起家。我们今天有五、六个人,怎么不能复兴呢?当然可以复兴,问题就是能不能一条心,所以说和为贵,这是一点都不错的,古人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再打开我们历史,实际上中国外国都一样,我们这里有廿五史,你们诸位去翻翻,每一个朝代开国几个人?我仔细去看看,怎么看没有超过十个人的,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集合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廷续几百年;一心,大家一条心,没有私心。那个国为什么亡?每一个人都有私心,每一个人互相猜忌,国就亡了。大而国家,小而家庭,道场、公司、行号都一样,能够上下团结一条心,那就是复兴,无量无边的前途;一个人一条心,彼此互相猜忌,非灭亡不可,这个里头有个理在呀!有个道理在。

随喜功德第一个除嫉妒的障碍,因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绝对没有嫉妒障碍,肯随喜。不但心里面随喜,还得尽心尽力地帮忙,如果不能尽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随喜,随喜要尽到我们自己一份心力帮助他,促成他,这个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能够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注子里面说‘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这是讲最小的都能够生欢喜。极恶的人,听说他有一点点小善,我们都生欢喜心,都要鼓励他,为什么呢?恶人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要作佛,要帮助他觉悟,要鼓励他向善,这是真正的随喜功德。

再看底下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那么这一段是解释我们随喜的这些事相。第一个我们要随喜诸佛如来,这是成就最高最殊胜的人;随喜要记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到去做,如果只是我心里欢喜赞叹,没有行动,这个不算随喜,不但我们效法去做,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个事业做得圆圆满满,我们的随喜功德就修圆满了,这个随喜意义在此地。前面这几句尽法界虚空界,这是讲境界的广大,真是一丝毫的善法都不舍。

下面讲多佛,底下三个讲多佛,多佛里面记住前面第一愿跟大家讲的礼敬诸佛,除自己之外,统统是诸佛,一定要能生这种清净的敬心。从初发心,诸佛怎么个发心的,我们要随喜,我们自己才能成佛,发心是发菩萨心,就是发求无上道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应当要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历劫修行的目标,佛学什么?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其实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应该如何修学呢?除自己一切罪障习气,一切智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修实在讲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碍,把这些东西给他修正过来。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讲的布施供养,乃至于前面讲的礼敬、赞叹、忏悔,没有一条不与福聚有密切关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呢?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时劫之长不可思议,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是短时候。所以学佛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有恒心;决定不能够变心,不能够退转,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成佛要很长的时间,问题在那里?进得少,退得多。

如果勇猛精进没有退转,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绝大多数人进步进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时劫要这么长。一一劫中,这是指随时随处,都能够牺牲自己,都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现在没有法子,稍微吃一点点苦头就不肯干,不肯牺牲,怎么能成就?不能成就啊!要能牺牲,连儒家也是这么说,安安而能迁,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社会的福利,我们自己本来身安心安,这个多自在,都能够舍弃掉,自己愿意受一点劳累,为大众来服务,这是修福。

我现在在美国搞这个道场很辛苦啊!没有台湾这么样自在,这么舒服;到那里要吃苦头,为什么呢?那个地方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建立佛法,把佛法传到那个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头。有许多法师去了,去了在那边住了一个短时期以后,再不想去了,为什么?太苦了。譬如在台湾自己有个小庙,收几个徒子徒孙,一切有人照顾你;到那里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扫,煮饭要自己来,买东西也要自己,没有一样不要自己操心。

还有些法师做个法会,做法会的时候上殿要敲木鱼引磬领众,那一边还到厨房去烧饭来照顾大家,没有人伺候你呀!美国人的确对人有普遍的敬心、爱心,他有;美国人都很小器,很吝啬,这个是真的。美国人家里没有钱,我们台湾各各人家里你说马上就拿个几万块钱,他马上拿出来,美国没有,美国你叫他家里拿廿块钱,他拿不出来;如果他家里能拿出廿块钱,那很有钱的人家了,美国人没钱。美国虽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样样都是分期付款,一失业了,全部都要变卖还债,还还不了。美国的社会是信用卡的社会,他身上带信用卡,没有现金的,所以美国住宅区,我刚才跟同学讲,他们门窗都是落地玻璃的,外头绝对没有铁栏杆,院子虽然很大没有围墙的,绝对没有小偷,为什么呢?晓得人家里没有钱,偷不到东西,什么也没有。有钱人家也不敢去,因为他自己的范围之内,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范围之内,要是生人进去,他开枪打死不偿命的,他为自卫,美国有这个法律。

美国的枪枝随处都可以卖得到,外头有卖枪的店,你爱买什么枪就买什么枪;这个也有好处,盗匪不敢随便进入人家,因为被打死不偿命的,所以他治安非常好。这是说到真正能够要牺牲自己为大众的福利来著想,为整个佛法来著想,应当要牺牲,要舍己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讲经,苦事啊!要在讲台上去苦练,最初上台几年那个味道很不好受啊!要受很多人的批评,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进,自己才会有进步。为谁去牺牲去受这些苦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诸佛菩萨,修随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难,求人要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佛法衰了,求那个人出来去发心弘法利生,人家摆个面色给你看,你就难过啊!所以怎么办?求自己,他不肯干,我来干,我们自己来发心。只要你自己发心,佛法就不会灭,自己肯发心众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牺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愿受种种的折磨。为什么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功德。

所以十大愿王一展开,今天我们仔细看看反省反省,有那一个人肯发心修个一条两条都不容易,都见不到。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自己不肯发心的话,你这一生过了之后,你来生遇不到佛法,为什么?因果嘛!你这一生在佛法空过了,你对不起佛法,你来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会有这个殊胜机缘,所以佛法难闻啊!纵然有一点小福报生到人天,也会生到边地,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区,一生没有机会闻佛法,所以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你的缘就殊胜。

我想我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么做法,所以我这一生遇到的没有走冤枉路;我学佛就两个老师指导,两个都是高手,没走冤枉路,缘殊胜,这个缘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继续不断的做,我相信我来生的缘更殊胜,这个一定的道理嘛!你自己不肯做那里会有法缘?所以一定要努力,唯有难行、苦行,你都能够随喜,都能够修学,才能够圆满种种波罗密门;种种注子里头有,简单地讲就是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照华严来讲,十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这个是十大类,展开来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

波罗密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样样都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叫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菩萨智地,加上一个智,加上一个地,检别不是三贤位的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无上菩提是究竟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也叫成就无上菩提。般涅槃,分布舍利,实际上这一段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八相成道,你看看经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这是随喜诸佛,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下课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翻开三十四面,‘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这是说明忏除所对的境界,注解里头注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于法界,谛闲法师注上说有两个意思,第一‘三业俱一思为体。’这个思是心所,与八识相应的五遍行里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们的业也遍法界。第二个意思,‘三业俱是因缘生法’,前面讲恶业遍法界,第二个意思讲可以能忏除,为什么能忏除?因为它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必定是没有自性,当体即空,真正要悟入,业障不是不能够忏除的。

那么下面所讲的这就是辨别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在佛面前忏悔,大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之好,小注第三行‘次二句正辨所对,昔因亲近恶友,违背良师’,所以才造罪业,那么今天我们回头了,‘今于十方诸佛前诚心忏悔’,发心、发愿改过自新,所以特别著重诚心这两个字。忏悔要在事实上要做到,要能够表现出来,第一个常常自己能够责备自己;求别人来责备你,不会的,给诸位说一般人不会得罪人,不会给你做怨家对头。你想请一个人来责备你,请不到啊!所以菩萨遇到有一个人责备他,他感恩戴德永远不忘,为什么呢?真找不到。世间能责备你是谁?你的父母。在过去有老师,现在老师都不责备了,从前老师是责备学生的,现在老师不敢责备了,责备怕你去告状去,告他去,所以老师也省事,老师对学生就不负责任了。所以找一个责备的人相当不容易,必须要自己检点,自己要责备自己,这个要做到。

第二个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恶道,要知道恶道之可怕。第三个要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罪过,就是要发露忏悔。后不复造,就是要断相续心,在忏悔里面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忏悔著重在后不复造。我现在忏悔了,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后再忏悔,这个没有用处,这个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忏除业障就是著重在后不复造。孔老夫子说的是不二过,过失只有一次,觉悟了下一次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个叫真正的忏悔。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恒是恒常,要依清净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净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这一句里实际上讲就是戒定慧,我们要恒住在戒定慧当中。那么这个里面也就像前面所说的修功补过,明因果、护正法、发菩提心、观罪性空,这个功德才能够圆满。

那么讲到持戒,同学们给我写的这个条,在此地顺便答覆诸位。首先我们要明了佛为什么制戒,戒律理论的依据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效果是什么?通通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这个戒没有法子持,为什么呢?会死在戒条之下,那什么事情都办不通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流弊,这个要知道,达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诸位说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才能够达到定,才能够开慧。只果处处拿戒律去看别人,拿戒律的标准到处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决定没有办法成就功德,这个是一定要明了的。所以戒律、戒体、戒相、戒形、戒法,统统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难,纵然有开戒讲受戒,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办法讲清楚;那么受了戒之后必须要自己找戒经自己去研究,搞清楚了那是一桩什么事情。其实现在几个人去搞这些东西?没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没有人重视这个,出家人也不重视了,也不讲戒了。为什么呢?讲了戒就难为情,这一条也没有做到,那一条也没有做到,样样都是自己骂自己,算了,不听了,就不讲了。所以讲经还有人听,讲戒没有人听,讲戒尽骂人,谁听啊!没有人听了,所以戒没有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这是个危机。所以祖师真正慈悲,知道末法这个现象,戒律能不能提倡呢?没有法子提倡,只有个人发心去修学,那个人也是凤毛麟角,没人了。

于是乎印光祖师他老人家提倡三本书代替戒律,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还有一本是感应篇汇编,他拿这三样东西来代替戒律。这三样东西都是非常浅近的文言文写的,而且里面许许多多因果报应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难看,看起来也蛮有兴趣的,所以把这三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读诵,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这个来代替戒律。真能把这个做到了,像感应篇里面,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是道教的,但是注解几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东西来注,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来注,这也等于是佛教的戒律一样。我们不要看这个是外道东西,我们不应该学,你要是有这个观念,你就错了。

我记得我有一年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我大概是讲感应篇的时候,这些东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经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过。曾经有一个法师就来责备我,说我不应该讲外道的东西,尤其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头不讲佛法讲外道的东西,他把我呵斥了一顿。当时我听了就莫名其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他说感应篇这怎么不是外道的?我说原来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了了。我就翻过头问他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啊!这个没错。那就行了,太上感应篇我们佛教这个大印盖上去了,盖上去就算是我们的。你看看它的内容是不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听了掉头就走了,一句话不说。

学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画得那么小;你看看它的内容,它内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于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开阔,绝对不是说只有我说得对,别人说的不对,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个宗旨,别人说的跟我宗旨一样等于我说的,等于是佛说的。所以经有五种人说,佛是五种人之一,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的的确确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们以这个来代替戒律,决定没有过失。感应篇文字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可以当作课诵本来读,每一天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功过,检点自己三业善恶,的确非常之好。

那么讲到佛法我们佛教生话方式,在中国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国佛教吃素。所以我们这个佛教到外国佛教去参观,他们看到我们很别扭,我们看到他很奇怪,为什么呢?经典上戒律教给我们的,学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吃三净肉,有不杀生是戒,没有说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泰国也受持托钵,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要找人麻烦,这是第一个原则。你去托钵,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给你做,你岂不是找他麻烦,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钵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这就方便了,他们家里今天喜欢吃什么,那么有法师去托钵,他就供养什么,决定不要人家另外给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钵供养里面,还供养有香菸,整条的香菸供养给法师,你到泰国去看看,我们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菸,这像什么话。

但是不饮酒,这的确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庙里面酒供在供佛,我仔细去看一看,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地摆在那里很好看,它旁边写个条子,般若汤,人家告诉我这是酒,好的酒,白兰地、葡萄酒。日本人出家在家很难分的事,他们喝酒,这些生活习惯都要了解,要入境问俗,否则的话就没法子交通了,没法子沟通了。那么现在的确是往来多了,随著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来多了,我们生活习惯彼此都了解。我们到日本去他特别给我们做素食,那是非常地恭敬,特别给你做;那么做呢?当然不干净,这是一定的嘛!特别给你做已经不错了,那个锅里头当然还有荤腥,你拿素菜闻闻那个味道,还是有腥味在里头。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过分,人家已经给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烦那我们做客人就不像做客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懂得。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时候,是跟道安法师一道去的,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比丘尼们一道,她们在日本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就挨饿,怎么办?到外面去买面包,喝开水、买面包。道安法师把她们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成佛了?如果这样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你们高啊!一生吃素啊!吃草啊!一滴油它也不吃,搞错了,你说真的讲持戒,守不住金钱戒,这个是沙弥十戒都有,你们做到没有?一个也没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鸡毛蒜皮的看得那么重,这是道安法师当时训她们的。道安法师当时说,我是这么大年岁了,吃这么多年素,肠胃不习惯,如果我肠胃要是习惯的时候,我到日本就随缘,入境随俗,他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菩萨摄受众生第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绝对不是叫破戒,绝对不是叫破斋,这就开缘。

那么我还遇到有一桩事情,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抗战期间,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个时候南京沦陷了,日本人占据了,做地下工作的,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抢毙了,决定是死路一条的。他逃到一个寺庙里面,南京东华门外的雨花台,那一边有一个寺,寺的名字我记不得,这个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看他一说这个情形,他说好,你赶快把头发剃掉,把海青一穿,叫他跟到出家人在一块去念佛。一会儿日本兵来了,来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对佛教很尊重,这一点是他的好处,那么到处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对这个老和尚念念感谢救命之恩,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办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请这个老和尚,来答谢老和尚救命之恩。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同伴大概有两、三个人一起来请,把老和尚请来了。请来之后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们都是鸡鱼鸭肉,这个怎么办?这搞得很难为情。这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没有关系大家坐下来,一样吃,他们才觉得这个真正了不起,为什么呢?老和尚知道这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来开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谢救命之恩,不是开玩笑的,是出于至诚,他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绝对不见怪,照吃,吃了大家欢欢喜喜,这个是佛法,这是菩萨。所以这种情形之下叫开缘,这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任何一条戒律不是死的,所以有开遮持犯,条条戒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教你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迷、执都是错误的。

那么讲到近代,特别是在现代,大蒜我有的时候是鼓励同修们要吃,我觉得是一个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这个吃法,今天放在菜里头煮我不赞成,不是这种吃法。我教人吃法是治病,是预防疾病,因为现在蔬菜里头农药成分太重,所以在台湾许许多多的怪病都出现;你看这个蒜除了对眼睛不好之外,对于身体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好处,它能够预防疾病,它能够杀菌。所以许多医药都是从蒜里头提炼出来的,都从大蒜提炼出来的,那么你吃那个药也是吃大蒜,所以这个要懂。

我们台湾农药用的量全世界人听到都害怕,美国全国农作物用的农药量跟我们台湾是相等的,我们台湾这么一点点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国的杀虫剂;你看我们台湾的杀虫剂,蟑螂你看到了,一喷马上就死了;美国的蟑螂喷个十几次它都不死,它杀不死,它会昏过去,它不会死,你把它扫一扫放到外面去。的确美国人爱护动物,美国人不杀生,你就可想而知杀虫剂杀不死虫,只叫它昏倒的时候,你可一扫,把它清送到外头去。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富强有福报有他的道理,老百姓各各都晓得修福。所以农作物里面用的农药也是,很少很少,绝对对于人体没有伤害,什么程度没有伤害呢?不要洗,这个菜拿来就可以吃,没有伤害,他的药量用到这样才行。因为美国生菜多半生吃的,都是生吃的,都不大洗的,因为它洗把营养洗掉了,美国人很重视营养,所以它保持地非常地干净。如果药量要是有伤人的时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的药量非常之少。

所以在美国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是空气新鲜,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音,这是美国的生活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绝对听不到车的声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邻居家里的声音都听不到,小孩叫的声音绝对听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离相当远,没有房子连到房子的,美国的地大,每一家差不多都有两、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当中,四周围是花园。所以家家都是花园房屋,所以空气新鲜,他们树木花草种得多,家家都保持得美化,这个是他们的好处,空气新鲜,饮食卫生,这是他们真正做到了。美国人就怕害病,为什么呢?病不起啊!医药费用太贵了,所以美国一定要有医药保险,没有医药保险那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中国很多华侨生病的时候,到台湾来治病,到台湾把病治好了,往返飞机票加起来大概比在美国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台湾看病便宜;美国就伤风感冒看个医生至少五十块美金,在我们台湾不过台币五十块不得了了,在他们要美金五十块。我们那边有一个留学生在那里生产,在医院里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了一个小孩,花一万多块,所以这医药费不得了,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卫生,不敢生病,这是饮食卫生好。

那么再有水好,干净,我们这些地方跟美国是没有法子相比的。那么这个蒜生吃才有效,熟吃没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难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确实能够防正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没有效果,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知道。那么还有不能生吃的,所以现在美国人很聪明,你这个吃不下去、咽不下去,所以美国人现在把蒜提炼出来,就做像鱼肝油球一样,做成药物了那是很好,而且在美国卖也很便宜,一天能够吃一颗两颗的确能够预防许许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有皮肤上敏感,吃这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著吃药。所以蒜以后要记住,我们决定不放在菜里面煮熟了吃,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赞成,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还有一个同学要叫我说一说鸡蛋,现在的鸡蛋可以吃,为什么呢?现在的鸡蛋不是种蛋。从前不吃鸡蛋,是种蛋没有办法辨别,那种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杀生。现在鸡蛋孵不出小鸡的,你要是买孵鸡的种蛋还要特别去买,价钱恐怕还要高一倍,所以现在蛋都不是种蛋。那么吃蛋跟吃牛奶没有两样,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在中国我们注重的是这一点。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线衣它是羊毛上剪下来的,没有伤它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了,皮衣是剥它的皮,是伤了它的命,那跟吃肉没有两样,这个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线衣服。那么可以吃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杀掉的时候才能提炼出;奶油不是的,从奶里头提炼出来的,这个可以吃。总之一个原则不伤害它的生命,以这个为原则,饮食是养慈悲心,是养我们慈悲心,是以这个为第一。

如果单就养慈悲心这一条来讲,现在我们中国就是学佛的人都不如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虽然吃肉,他很单纯,他只吃两种,一个牛肉,一个鸡肉,其他的很少吃。美国人对动物非常爱护,动物绝对不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动物了,你拿到东西喂到,它马上就来了;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喂松鼠的时候,海鸥都飞到手上来,来要东西吃,不怕人。我们这边鸟,你稍微接近点赶紧飞掉,为什么?晓得我们这边人杀业太重了,杀气太高了,它害怕。美国这些小动物不怕人,可见得美国人普遍对于动物都爱护,马路上有时候看到松鼠通过,他车子一定停在那里;我们这边车绝对不会停,所以我们常常在马路上看到有狗被压死的、猫被压死的,这在美国是绝对看不到的,他一定停下来让它走过。所以蛋可以吃,现在的蛋可以吃,没有问题,那么这是讲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教传到中国来,当时传来的时候也没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吃一切众生肉,他自己很感动,于是发心吃素。他是佛教的大护法,所以就发起一个素食运动,有佛门里面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个来响应他,所以素食运动在中国展开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有两个特色,一个是素食,另外一个烧香疤,全世界佛教没有这个事情的,没有烧香疤的,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没有的。那么素食的确有好处,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尤其是中年以后素食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现在外国人也懂得,外国人有许许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们闲话说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我们念念就行了,不必讲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随喜功德愿。到忏除业障之后,自己就成为一个法器了,换一句话说,就有资格接受佛法,业障没有忏除是没有法子接受佛法的,那么一接触佛法第一个要修随喜。所以十大愿王次第不能颠倒,你看这个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学不成功,你把十大愿王打开来一看就晓得我们为什么不成功,第一个我们对人贡高我慢,没瞧得起人,礼敬没有。第二个一天到晚说别人的短处,找别人的麻烦,没有赞叹。第三个自私自利,没有广修供养。第四个一身的业障不晓得忏除。第五个不肯随喜功德,人家干一点好事,我们都嫉妒、障碍,总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阻挠,有几个人肯随喜?所以这不能成功,条条都相违背,这是没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发心,要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别人怎么样不去理会,从本身做起,这样就对了,从我们一个小道场做起。你要记住当初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扬这么普遍,最初也不过是在鹿野苑六个人起家的;释迦牟尼佛一个,五比丘学生五个,六个人起家。我们今天有五、六个人,怎么不能复兴呢?当然可以复兴,问题就是能不能一条心,所以说和为贵,这是一点都不错的,古人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再打开我们历史,实际上中国外国都一样,我们这里有廿五史,你们诸位去翻翻,每一个朝代开国几个人?我仔细去看看,怎么看没有超过十个人的,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集合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能够建立一个王朝,廷续几百年;一心,大家一条心,没有私心。那个国为什么亡?每一个人都有私心,每一个人互相猜忌,国就亡了。大而国家,小而家庭,道场、公司、行号都一样,能够上下团结一条心,那就是复兴,无量无边的前途;一个人一条心,彼此互相猜忌,非灭亡不可,这个里头有个理在呀!有个道理在。

随喜功德第一个除嫉妒的障碍,因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绝对没有嫉妒障碍,肯随喜。不但心里面随喜,还得尽心尽力地帮忙,如果不能尽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随喜,随喜要尽到我们自己一份心力帮助他,促成他,这个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能够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无量无边。注子里面说‘随是随顺,不违逆意。喜是欢喜,不厌恶意。谓随其见闻,无问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这是讲最小的都能够生欢喜。极恶的人,听说他有一点点小善,我们都生欢喜心,都要鼓励他,为什么呢?恶人也有佛性,一阐提也要作佛,要帮助他觉悟,要鼓励他向善,这是真正的随喜功德。

再看底下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生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那么这一段是解释我们随喜的这些事相。第一个我们要随喜诸佛如来,这是成就最高最殊胜的人;随喜要记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到去做,如果只是我心里欢喜赞叹,没有行动,这个不算随喜,不但我们效法去做,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个事业做得圆圆满满,我们的随喜功德就修圆满了,这个随喜意义在此地。前面这几句尽法界虚空界,这是讲境界的广大,真是一丝毫的善法都不舍。

下面讲多佛,底下三个讲多佛,多佛里面记住前面第一愿跟大家讲的礼敬诸佛,除自己之外,统统是诸佛,一定要能生这种清净的敬心。从初发心,诸佛怎么个发心的,我们要随喜,我们自己才能成佛,发心是发菩萨心,就是发求无上道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应当要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历劫修行的目标,佛学什么?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其实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应该如何修学呢?除自己一切罪障习气,一切智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修实在讲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碍,把这些东西给他修正过来。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讲的布施供养,乃至于前面讲的礼敬、赞叹、忏悔,没有一条不与福聚有密切关系,都是修福,聚是聚集;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呢?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时劫之长不可思议,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不是短时候。所以学佛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有恒心;决定不能够变心,不能够退转,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成佛要很长的时间,问题在那里?进得少,退得多。

如果勇猛精进没有退转,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绝大多数人进步进得太少了,退得太多了,所以时劫要这么长。一一劫中,这是指随时随处,都能够牺牲自己,都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现在没有法子,稍微吃一点点苦头就不肯干,不肯牺牲,怎么能成就?不能成就啊!要能牺牲,连儒家也是这么说,安安而能迁,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社会的福利,我们自己本来身安心安,这个多自在,都能够舍弃掉,自己愿意受一点劳累,为大众来服务,这是修福。

我现在在美国搞这个道场很辛苦啊!没有台湾这么样自在,这么舒服;到那里要吃苦头,为什么呢?那个地方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建立佛法,把佛法传到那个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头。有许多法师去了,去了在那边住了一个短时期以后,再不想去了,为什么?太苦了。譬如在台湾自己有个小庙,收几个徒子徒孙,一切有人照顾你;到那里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扫,煮饭要自己来,买东西也要自己,没有一样不要自己操心。

还有些法师做个法会,做法会的时候上殿要敲木鱼引磬领众,那一边还到厨房去烧饭来照顾大家,没有人伺候你呀!美国人的确对人有普遍的敬心、爱心,他有;美国人都很小器,很吝啬,这个是真的。美国人家里没有钱,我们台湾各各人家里你说马上就拿个几万块钱,他马上拿出来,美国没有,美国你叫他家里拿廿块钱,他拿不出来;如果他家里能拿出廿块钱,那很有钱的人家了,美国人没钱。美国虽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样样都是分期付款,一失业了,全部都要变卖还债,还还不了。美国的社会是信用卡的社会,他身上带信用卡,没有现金的,所以美国住宅区,我刚才跟同学讲,他们门窗都是落地玻璃的,外头绝对没有铁栏杆,院子虽然很大没有围墙的,绝对没有小偷,为什么呢?晓得人家里没有钱,偷不到东西,什么也没有。有钱人家也不敢去,因为他自己的范围之内,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范围之内,要是生人进去,他开枪打死不偿命的,他为自卫,美国有这个法律。

美国的枪枝随处都可以卖得到,外头有卖枪的店,你爱买什么枪就买什么枪;这个也有好处,盗匪不敢随便进入人家,因为被打死不偿命的,所以他治安非常好。这是说到真正能够要牺牲自己为大众的福利来著想,为整个佛法来著想,应当要牺牲,要舍己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讲经,苦事啊!要在讲台上去苦练,最初上台几年那个味道很不好受啊!要受很多人的批评,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进,自己才会有进步。为谁去牺牲去受这些苦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诸佛菩萨,修随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难,求人要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佛法衰了,求那个人出来去发心弘法利生,人家摆个面色给你看,你就难过啊!所以怎么办?求自己,他不肯干,我来干,我们自己来发心。只要你自己发心,佛法就不会灭,自己肯发心众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牺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愿受种种的折磨。为什么呢?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为随喜功德。

所以十大愿王一展开,今天我们仔细看看反省反省,有那一个人肯发心修个一条两条都不容易,都见不到。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自己不肯发心的话,你这一生过了之后,你来生遇不到佛法,为什么?因果嘛!你这一生在佛法空过了,你对不起佛法,你来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会有这个殊胜机缘,所以佛法难闻啊!纵然有一点小福报生到人天,也会生到边地,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区,一生没有机会闻佛法,所以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你的缘就殊胜。

我想我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么做法,所以我这一生遇到的没有走冤枉路;我学佛就两个老师指导,两个都是高手,没走冤枉路,缘殊胜,这个缘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继续不断的做,我相信我来生的缘更殊胜,这个一定的道理嘛!你自己不肯做那里会有法缘?所以一定要努力,唯有难行、苦行,你都能够随喜,都能够修学,才能够圆满种种波罗密门;种种注子里头有,简单地讲就是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照华严来讲,十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这个是十大类,展开来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

波罗密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样样都能修到究竟圆满,这叫圆满种种波罗密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菩萨智地,加上一个智,加上一个地,检别不是三贤位的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叫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无上菩提是究竟果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也叫成就无上菩提。般涅槃,分布舍利,实际上这一段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八相成道,你看看经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这是随喜诸佛,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下课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十七卷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七面‘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这是随喜六道众生。在前面第一节是讲的随喜诸佛,从佛初发心一直到他成道弘法度生,乃至于入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都要发心随喜。随喜实在讲就是学佛,那么学佛呢?佛当然没有问题,佛是圣中之圣,善中之善,我们应当要效法的,要随喜的。那么说到六道众生这都是凡夫,业障深重,我们有什么好随喜的呢?所以有一些同修免不了有这个疑问。谛闲法师注子里面也写得很好,当然最详细的还是大疏,就是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最详尽的还是那部书。

六趣就是六道,趣有趣向,我们死了之后往那里去,那么有六处,就是六个去处,一般称之为六道,这是‘举所依之报也’,六趣是指的果报。四生是讲生态,就是‘胎卵湿化’四种不同的生态,六道众生从生态上来讲总不出这四种,所以四种就包括尽了,如果不是胎生就是卵生,或者湿生、化生。‘举能依之果’,前面是讲所依之报是六道,能依之果就是四生。‘天上六欲,人间四洲,固然有善可喜’,可以随喜的,这是说明六道里面。那么欲界天以上这些天人,天有三界,最上面是无色界,当中是色界,往下面看是欲界,欲界有六层天,他们的道德、智慧都在我们人之上,而且善念善行也在我们人之上,当然还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随喜的。值得我们去效法的。

譬如佛在六念里面就明白指示我们要念天,不但念三宝、念戒,还得要念天,有这一个项目。天人秉十善业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禅八定,这种因行他才能够得到天人的果报,这个是我们应当要随喜的。至于三途那有什么善可言呢?下面写了,‘三途苦趣有何善可论乎。今所以云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底下这两句说得好,‘彼虽极苦,不得谓无一尘之善也。’一尘是比喻小,他再苦,纵然堕到地狱,不能说他一点点善都没有,不能这么说法。如果有一点点善,我们就随喜他这个善念,随喜他的善心,随喜他的善行,意思是在此地。

再看下面经文‘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这一段是讲随喜二乘,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虽然这两种我们都叫他做小乘,小乘偏重在自利,慈悲心少,不是没有慈悲心,他有,比菩萨少得太多了,那么他也有善。就声闻来讲有四果四向,四果四向除了第四果,就是阿罗汉果之外,都叫做有学,就在求学的时代都叫有学;四果阿罗汉,那小乘是毕业了,就叫做无学,他所修学的东西学完了,没有得再学了,所以叫无学。那么在大乘法里面就是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叫无学,九地以前都叫做有学,那是菩萨,底下一段会念到。无论他是在因地或是果地,有学是在因地,无学是果地,他已经证果了,就是证最后的果,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学地,都是在因地,四果才是真正的果地,那么他所有的功德我皆随喜。

一般讲功德是讲定慧,那么戒算不算功德呢?如果这个戒,因戒得定,那个戒是功德;修戒律而不能得定,那个戒是福德,就不是功德了,它所感得的是人天福报,那么这是功德与福德我们必须要能够检别。要修学真实的功德,这就是说的戒定慧,如果从义理上来讲就是修觉正净。觉正净的定义、形象一定要搞得很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在现前这一个时代我们佛法是衰到了极处,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佛法衰到极处的时候,众生必定有很大的苦难,不可以不知。现在这个时代跟楞严经上讲的完全一样,妖魔鬼怪也都出家了,也都披上了袈裟,也都在那里讲经说法;那是邪,那是正,你没法子辨别;在这个时代你能够遇到正法真是你前生多生多劫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你能够接触到正法。

但是接触到正法你相不相信呢?很难讲,为什么?邪太多了,信邪的人太多太多了,那么多人信他大概是真的?恐怕是有点东西?这里虽然讲正法,没几个人,恐怕这个靠不住;你还是要走邪路,这个难啊!这个时候是确确实实法弱魔强,那么你这一生跟到魔去学,这一生必定空过。那谁是魔呢?谁是佛呢?这个话很难讲,刚才讲了,魔王力量太大了,徒众太多了,势力强大,你得罪他可是招惹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真正善知识对魔王也不会说的,也不会告诉你某人怎么样,不会讲的。那么众生跟到魔去,那没有法子,他自己没有善根,那有什么法子,只好让他去了。所以看到他堕地狱,看到他堕火坑,没法子救他,不救他随他去还好一点,你愈救他,他造的罪业愈重,诽谤正法;他反抗,他信邪他不信正,他赞叹邪诽谤正。所以在这个时期佛菩萨不出世,道理就在此地,这个世间乱了,佛菩萨离开了,走了;诸位一定要记住历史上有教训,印度乱了,佛法到中国来了;中国再乱了,佛法又到别的地方去了。

你看在佛经教里面交代后世弟子,邪见稠林,不转法轮,众生知见都是邪知邪见,这个地方不能讲经说法,不能弘法,应当要远远地离开。守护正法就守住自己,等待因缘,那么一生当中遇到一个两个学生,能够传授下去,好好地保持到,到将来魔的力量弱了,法有机会弘扬的时候,下面再发扬光大。这个事情不是在一生的事情,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就不行,他就没有法缘,那么只好等,等到一个慧可传给他;慧可也没法子弘扬,也在那里等;等到道信,一个传一个,一直传到第六代慧能大师,这个因缘殊胜了才能发扬光大。所以他们一代一代地守住,能有一两个人守住就好,命脉就不断,虽然不能发扬光大,正法命脉不断。正法决定叫我们自己得清净心,就是觉正净;凡是邪法必定是与这个相违背的,你修学的时候你心得不到清净,你见解不是正确的,你心地是染污的。如果诸位能从这上去观察,邪正就不难辨别了,这是一种智慧的观察,违背了觉正净,绝对不是正法;能够叫我们觉正净天天增长,叫我们迷邪染天天减少,这决定是正法。

所以在今日之下,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定要依赖经典,要依赖古大德,现在的人靠不住;我们学印光法师,学蕅益法师,学莲池法师,决定没有错。他们的著作都流传在世间,著作很多,只要依个一种、两种就行了;我这个道场就是依祖师的法门,我们修净土依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依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依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开示,我们走这一个路子,循这一个目标去努力,不是这三个大师的东西我们不看,纵然要参考也参考古大德的一些著作,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唯一能够避免邪魔外道扰乱的一个办法。今天这个世间是险道,非常危险的道,稍稍不留意就走入了邪途、岐途去了,所以说护持正法谈何容易呀!所以随喜决定随喜别人的善法,决定把别人一切恶法,从自己见闻觉知里面扫得干干净净。

正如前面我跟诸位提的六祖大师的开示,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不见,实在讲就是心里面不执著,不执著别人的过失,不说别人的过失,心里面没有别人的过失,口里头不说别人过失。但是别人的过失清清楚楚,不是不知道,如果完全不知道,那你是个白痴,你是愚痴,连善恶好坏都不分了;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可是绝不执著。不执著是没有嗔恚心,佛对于魔没有嗔恚心,魔把佛法破坏尽了,佛也没有嗔恚心。其实魔那有那么大的力量呢!真正把佛法破坏尽了,魔是个带头的,是众生没有福啊!众生要亲近魔,把佛法灭掉了,那有什么法子!是因缘和合,众生要不听邪,魔有什么能力?魔没有能力呀!众生修邪是自己毁自己,那有什么法子呢?那么换一句话说,你要成就是你自己成就自己,你要毁灭也是你自己毁灭自己,所以佛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嗔恚的念头,他也不会责备人的,那么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随喜要学习的。

南部我不知道这个法师住在什么地方,好像是在台南高雄一带,有一位老法师年岁很大了,开心法师;我这次回国来跟他见过一次面,很难得,正知正见,真正不容易;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很土,没有念过书,没有认识什么字,他是斌宗法师的徒弟。像这样正知正见的人,很少见到,我是这么偶然一个机会见了面谈了几句话,觉得很难得,不容易,很不容易,诸位将来有机会可以向他请教请教。

再看下面经文,‘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不学菩萨就不能成佛,前面讲实在讲它都有道理,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相同。譬如有很多同修,他就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各有志嘛!还有很多众生,他不愿意成佛,不想成佛。有一些人,我当个罗汉就好了,他的志愿就这么大嘛!还有的人连罗汉都不愿意当,我来生在人天就好了,做人蛮好嘛!他喜欢做人,喜欢享天福。所以佛随著众生的愿望,都能叫他满愿;你随喜六道之善,得人天福报;随喜二乘可以证阿罗汉、辟支佛果;随喜菩萨可以成佛,佛真是大慈大悲,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一丝毫的勉强,你愿意到那里去,你就到那里去。佛决定没有名闻利养,决定不要我这个道场要多少人,要多少徒众,要怎么样。佛没有这个念头,并不以此为殊胜。

所以道场的庄严殊胜不是人多,是什么呢?这个道场就是一个人住个小茅篷,身心清净第一殊胜,是以清净为庄严,以清净为殊胜。菩萨是效法佛的,是不畏难,不怕苦,帮助一切众生。所以菩萨的事业太广大了,世出世间所有的事业几乎都是菩萨事业,尤其是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世出世法各行各业,全是菩萨事业。难行,无论在那一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像布施,不但外财能舍,舍得很干净,头目脑髓都能舍,没有一样不能舍的。人家向菩萨乞求,菩萨没有说不满众生愿的;众生没有乞求,菩萨主动地布施,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应当要随喜,应当要学习的,要效法菩萨舍己为人。

我们今天六根的作用,都是为众生而施舍的,我们每一天读经要用眼睛读经,为谁呢?为一切众生,舍我们的眼力布施众生,这怎么说呢?如果不是为众生讲经,开导众生,利益众生,我读这个经干什么啊?我不要读啊!我一天到晚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决定往生,我看这个经干什么?用我的舌根每一天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劝勉大众,这个也是以舌根布施给众生,六根的身分是这样地布施众生。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众生要眼睛,眼睛割给他;众生要我舌头,舌头割给他,不是这个意思。用我们自己的身分努力从事于帮助一切众生的工作,这个就是舍,舍眼、舍舌、舍你的头脑,你要思维要去做,双手要去做,舍你手;你脚要走,舍你足,一切身分统统布施掉了;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难,的确是很难,难行能行,要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我一切造作是为利益、为报酬、为自己,那就不是布施供养了;布施供养是没有想到对自己的报酬,没有。那么如果众生不供养,不供养舍尽了就没有了;如果众生有供养,有供养就舍不尽,永无中止地修布施,修随喜,这个叫行菩萨道,菩萨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把众生暂时把他放在一边不理会他了,我们老实一心念佛,先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再倒驾慈航再来,行不行呢?行,不是不行,的确行。可是这个里头有一桩事必须要明白,在没有缘的时候可以,我想帮助别人,他不接受,那只好暂时舍弃,自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有这个缘分那就不应该,我愿意帮助人,有许多人乐意接受,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牺牲,要行菩萨道。这个事情是外面缘成熟与不成熟来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的。

像印光大师住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没有法缘,印光大师讲经没有人听,我想可能是他是山西人,山西口音太重,在南方讲经没有人能听得懂,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可是他讲经没有人听,他用另外一个方法,他用文字,他的文字也很巧妙,都是给人写信,所以他不是对大众的,他对某一个人的。那一个人向他请教,提出些问题,他一定很详细地在文字上说明,所以以后得力于在家的弟子把这些信件收集起来,都公开了,在报纸杂志上公布了,这才让一切大众普遍都得到利益。你看他的东西全部都是书信,文钞里头都是书信,到以后大家知道,对他景仰尊重了,所以以后有些序文请他来写,他也很乐意,所以一生以文字来弘法,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白,都要随喜;讲不行,没有人来听,用文字,那么现在还有录音录影都可以利用。不能对多数人,对一个人对两个人也行,菩萨总是尽到了弘法利生的行愿;这个路走不通,走另外一条路,条条路都走不通,赶紧念佛求生西方再乘愿再来。

但是要晓得还得要与众生结缘,这点很重要,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为什么有的人法缘那么好呢?缘结得多;有的人没有法缘,他是缘结得少。那么今日之下我们仔细一观察,妖魔鬼怪对众生结得缘多;学佛的人都很老实,只晓得念经拜佛,与一切众生很少结缘,所以今天佛法佛缘不盛,魔缘特盛,特别地强盛,道理在此地。所以学佛的同修一定要与众生结法缘,要广结法缘而后才能普度众生,那么这是随喜菩萨的善业。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么这个是跟前面意思一样的,谛闲法师有一行半的注解,诸位自己看就晓得了。再看下面一段,第六请转法轮,那么往下这个愿层层殊胜,前面只讲到随喜,生欢喜心去效法,还没想到要请法,请转法轮也是菩萨事业里面几乎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什么呢?法至尊至贵,如果没有人启请,佛不说法。世间教学也是如此,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学生不问,老师不讲的,所以学生要启请,老师才说法,佛法也是如此;你看每一部经里面都有启请的人,那个启请的人就是请转法轮。一切众生不知道佛法的殊胜,他不会启请,必须要依赖那些已经觉悟的菩萨们发心来请法,大众才有闻法的机缘。

所以请转法轮,这个启请的人跟讲经的功德没有两样,是相等的;我们请佛来讲经,佛讲经功德很大,启请人的功德跟佛讲经一样大。为什么?没有他启请就没有这个法会出现,所以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明了。有些人是我自己不会讲经,没有学过,讲经功德虽然大,可惜我这一生没有这种机缘。实际上他错了,你自己不会讲,你可以请人家来讲。诸位晓得我们中国除了孔圣人之外,还有一个圣人,武训,那是中国的一个圣人,他没念过书,他要饭的,他一生办了三十多所学校;要饭的,在外面要的钱,攒的钱,去借人家一个地方,拿这个钱去供养老师,请老师在这里开学校教学,老师不答应,他跪在那里磕头不起来,至诚心感动。一所一所学校成立教化多少的学生,而且那个老师是一流的高手,为什么?被他至诚感动的。那个功德是他一个人的,你看今天他请的那么多老师谁晓得,没有人知道,人家只知道武训,只知道他,圣人啊!所以自己不能教,请高手来教。

正如一个学校,校长是主持教育的,校长可以不教学,可以不上课的,请教员啊!所有教员教学的功德统统是校长的。学校办成功了,国家奖励校长第一,不会说那个教员;办的不好,责任也是校长的,教员是执行而已,是帮助他执行。因此一个寺院所在之处,住持就是校长,他的责任是教化一方,这一方人法身慧命都寄托在他身上,他要没有尽到这个职责,一做住持就做到阿鼻地狱去了。我做主持,我没有做坏事情,我也没有犯戒,我也没有动一个恶心,我为什么要堕地狱?你必定堕地狱,你责任没有尽到;如果你是个清众,你没有责任。譬如说这个学校,校长很好,没有做坏事,也没有贪污。但是没有上课,没有请老师,你说这个校长要不要处分?他人非常好,样样都好,但是他做了校长做了三年,学校停课三年,他自己人再好也不行,他也要受处罚,他没有尽到教化的责任。所以住持不好当,住持真难当,你要是没有尽到责任非堕地狱不可,这个是我们要懂得的,凡是一个机构都是主管人责任非常之大,搞不好就要堕落,这个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情。

现在在家居士也建道场,你们如果建道场,做一个道场的负责人,你要注意这桩事情,不能够弘扬正法,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自己就要背很大的因果。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利害,想尽方法去争住持,其实就是争阿鼻地狱,想尽方法要争取阿鼻地狱,这糟糕不糟糕!我们看经文,‘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那么在这一段大师有很长的一段注解,‘此即劝请愿也’,就是劝请之愿,劝请之愿能够消除我们自己多生多劫谤法的障。这个谤法一定有的,因为在以前没有接触佛法,诽谤佛法在所不免;这一生没有,生生世世难保没有,一定要把这个障碍消除,‘起慈善根’,生起大慈大悲的善根。谤法这个机会的确很多,往往我们谤法,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在谤法,这个是最可怕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呢?法与非法,我们没有法子辨别,正法与邪法我们也没有办法辨别。一个不谨慎、不留意,往往是毁坏正法,而且自己天天在做毁坏正法的事情,自己不晓得,这个是真糟糕。我举一个例子说,我在此地讲经为了是真正帮助诸位同修,不愿意同修们堕在阿鼻地狱,何况我在国内讲经,现在时间是愈来愈少了,我跟诸位讲真话,我们从什么地方谤法呢?我们跟出家众团体寺院不合作就是谤法。一个寺院是一个弘法利生的道场,如果说我们在这个寺院里面不能帮助住持弘法利生;或者看这个住持做得不如法,你应当要劝告,要谏正,他要不听,不听你离开要到别的正法道场去。不听了,我自己去买个房子,去住个公寓去,我一个人修行,你这个叫谤法。

那么你要是住公寓一个人修行可不可以?可以,一定要还俗,你做在家佛弟子没有关系,你一个人进修。佛门还俗不是耻辱,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弟子当中出了家还俗,还俗再出家,出家再还俗,都可以,这个绝不谤法。如果是脱离僧团一个人去住一个公寓,这个就是灭佛法、诽谤佛法,为什么呢?叫一般人看了把佛法形象完全破坏了,哎呀!那个出家人他住公寓,受社会的指责,他不只指责你一个人,他指责你整个佛法;他不是指责你某某人,他讲是出家人,整个佛法都受他关连了。凡是这些行为,这种造作,统统是阿鼻地狱的业因;他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了,为什么呢?你灭了佛法。你进一乘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说你自己固然不错,但是你把佛法消灭了,你没有资格到此地来。

一定要注意呀!几个人能够见得到?许多以为自己做得很正,别人都不对,正跟六祖讲的恰恰相反,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他是见的什么?只见别人过,不知道自己过。糟糕啊!真是糟了。所以仔细去反省想一想,那一个不造无间地狱的罪业。所以十大愿王我跟诸位这样讲下来之后,如果时间不够的话,讲不完,我只跟诸位讲这十条,后面偈颂就不讲了。你们仔细去反省反省那一条不犯,那一条你做到了,条条都违背了还能往生吗?应当认真去反省,要改过自新,痛切忏悔,我们还有救,不是没有救,有救;造的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都有救,你要回头得快。不要在此地听说我有救了,不要紧,再多做几年罪业没有关系,到我临命终时我再来忏悔,我还有救,那你就没救了。

为什么呢?你今天已经听到我这么说了,你明知故犯就没有救。你一生造罪业,一生没有闻到正法,临命终时闻到正法时回头,认真忏悔,有救;现在闻到正法时说不要紧,我在临命终时候再忏悔,没救,你明知故犯,你应该从今天回头,你才会真正有救。我们下课。


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页注解里面给我们解释法轮的意义,在佛法里面,通常表法是以法轮、莲花用得最为普遍,代表佛法,好像是佛教的一个标志一样,那么这一段就解释法轮的意义。‘法者,轨持义,通教理行果。’这样的句子我们在佛教经论里面常常会看到。轨就是轨道,我们今天讲的原理、原则,就是一个原则。持是保持,就是你要守住这一个原理原则,守住这一个轨道,这个就是法的意思,是一切法的生起,它一定有个道理存在,而且生起的时候,它一定有程序、有过程,绝对不会乱的。所谓一粒种子我们种下去之后,它一定先生根,然后再长出芽,再长出枝叶花朵,它一定是有这个程序的,不会说种子接下去是先结果后开花,没有这个道理,它颠倒了。所以轨道就是有一定的程序,它一定是保持这个程序,那么它才能成就。

那么通教理行果,通就是通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但教理行果统统都是有轨持的意思存在。教法就是教科书,我们今天讲教科书、教学法,这都是属在教法里面。佛陀在世的时候每一天给大家讲开示、讲经,都是以音声为教法。佛灭了之后,大德们结集下来,把它记录下来称之为经典,所以经典变成我们的教法,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依照这个来修学。教是文字,所以文字也有轨持,它也有一定的次第。你看编成这一本书,它有纲领、有次第,有条不紊,所以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里面也分章分节分段,清清楚楚,这个就是轨持的意思,这个教科书的轨持之义,它不能乱。

理就是教科书里面所讲的原理、原则,不管这个理是浅是深,是大是小,都有轨则;拿现代的话来说合乎逻辑,在佛法里面讲因明,一定符合因明的法则,所以它是一个有条理有层次的思想发展,今天我们讲的科学的方法。这是讲理,由教,教最重要的就是从教要显理,你才能真正得到东西。我们在这教科书里面明白里面所叙述的道理,这个叫开悟;如果不明白经里面的道理,那个经念得再熟,依照注解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处。为什么呢?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注解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说的,你全是讲别人东西,与自己根本不相干,那就是依文解义,道听途说,与自己全不相干。一定要显理,你自己在教里头要明理,理明了之后,理是自己心里面的体悟,就是开悟了,悟了以后,这个教怎么呢?教就变成自己的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见到这个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这么讲的,我也是这么讲的。

换一句话说,把佛的经典就变成自己的经典,佛的言论真正变成自己的了,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到这个时候可以讲经了,你也可以给经做注解了,所以研教一定要悟心,心就是理,这是理法。悟了理之后要行,要把教里头所显的这些理论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你才会有受用。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全不离开教理,生活就是教理,教理就是生活,跟我们整个生活融成一体,这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教育与我们生活脱了节了,所学非所用,诸位想想这个东西学了干什么?何必浪费时间去学习?学了一定有用处,学了一定变成实际的生活,使我们一天到晚心之所思、口之所言、身之所动,全是佛法的教理。佛法在那里?佛法就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自己生活就是大乘佛法,这个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佛法好就好在此地,你学了绝不落空。

果就是心得,教、理、行,合而为一了,跟自己整个生活合而为一,那就是果,果是果报,你的收获啊!这就是证果。随著你教理行的深浅,你得到的果报不一样;你要是深一点,你得的果报就殊胜,果位就高。譬如小乘只有四果,那么大乘菩萨位子里面有五十一个果,你愈深入,你的果报愈殊胜,实在讲果报是享受啊!结果就是享受嘛!你的享受愈殊胜,你的生活愈丰富,果就是如此啊!最圆满最殊胜的果报当然是佛果,没有比他更殊胜了,这个叫果。教理行果都是有轨则的,都是有条不紊的,那么这是法的意思,这是法。

‘轮者,所成义’,轮是成就的意思。‘大小乘别,且小乘二部,通明五义。’小乘二部就是声闻跟缘觉,那么一般小乘讲有五个意思。乘有运载的意思,乘是车,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我们坐车去,乘是代表车乘。小乘就是小车,大乘就是大车;大车一次可以能够运输很多的人物,小乘或者坐一个人、两个人,所以用这个来作比喻。比喻的意思是从烦恼之此岸,我们这烦恼,我们乘著车运载到菩提的彼岸;由生死之此岸运到涅槃之彼岸,我们要想了生死、证涅槃,断烦恼、得菩提,你就要用这一个车乘,用这个工具,就可以能达到。这个工具就是教理行果的佛法,比喻做车乘,下面就讲这个意思。

那么五个意思第一个是‘速疾义’,就是快、速度快,我们走路慢,坐车就快了。在古时候车是马车,大乘是马车,小乘是羊车,羊的力气很小,它拉小车子,车上只能坐一个人。羊车诸位很少见到,在从前是宫廷里面,你看我们中国历史有记载,隋炀帝常常在御花园去玩的时候坐羊车,羊拉的车,小车一个人坐的,现在很像小朋友玩具一样的小车。那么从前最大的车子是马车,马车可以能做十几个人;如果更大的马车,那就看马匹多少了,通常一匹马拉的车坐十几个人。我们过去在南京念书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虽然有公共汽车,很少,马车很多,所以我们学生常常坐马车上学,一个马车坐满了十四个人,一匹马拉的,那个车很有味道。那么有大的就是四匹马拉的,四匹马拉的车子可以坐二十多个人,那个车身长。所以在那个时候大乘是马车,现在在我们近代那最大的大车是火车,那载的人就多了,所以它有快速的意思。

车都要靠轮,没有轮它就不能行动,所以轮在我们人类文明进化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么佛法也非常重视。底下就比喻说,‘如轮王轮,有速疾转故。’这是举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七宝,七宝其中轮宝非常重要,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因为转轮圣他的管辖、他的强域很大,那么照佛经里面讲他的强域是四大部洲,而这个四大部洲,在有很多大德们说,我们地球只是一个洲,只是他四大洲之一;那么要这样讲的话,他一定是统辖有四个大的星球,那么当中些小星球还不晓得有多少,这是他的管辖区域。他管辖区域如果他没有交通工具他达不到,那他就无法统治,所以他一定要能够达得到,那么他有轮宝,这个东西是他的交通工具。

佛经里头几千年来都这么说了,我们现在想想这个轮宝是什么东西呢?恐怕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飞碟,外太空来的,它是一个轮,速度很大,确实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他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他才能够联系几个星球,而他所能达到的这些星球,换句话都划在他统治的范围之内,所以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从前很难想像得到,现在我们所发现的一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轮宝,飞碟。‘今圣智起时,有速疾之用也。’这是比喻,因为修道的人智慧开显了,他的作用就快了,有轮宝这种速疾的意思,所以把佛法比喻作法轮。那么第二个意思就是‘取舍义。如轮王轮,舍东洲,取南洲。’他在飞行,他一站一站地通过,必须舍第一个站才能到第二个站,舍第二个站才能到第三个站,这就是说明轮是动的,不是停在一个地方的。

那么诸位想想,你们如果买个车,车一天到晚要开,买了个车摆在家里不动,车有什么用处呢?失去了它的作用了。轮是要它天天转才行,它不转就没用处了,所以是一定要动,轮王的轮宝,它天天也得要动,不能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有取舍之义。‘圣智亦尔’,智慧开了也一样,‘舍苦谛,取灭谛’,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也把它比做法轮。第三‘降伏义,如轮王轮,若未伏者,即能伏之。’佛法也是如此,它底下没有用佛法说,那么我们也能想到轮王的轮宝不但是飞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武器。现在美国拚命在发展星际战争,星际战争里面将来大概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飞碟,可是我们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发展得出来,但是根据飞行的原论,碟形在太空飞行是最适合的,现在发展才发展到太空梭,距离飞碟还相当远的距离,可见得我们太空科学比起其他星球还差很远。所以这是一种很强很重要的、威力很大的武力,有武力就能够降伏,那么甚至能够现前就能够降伏邪知邪见,对自己破除自己的邪知邪见,也能够帮助别人改邪归正,这是降伏的意思。

第四‘镇已伏义’,镇就是镇压,他已经降伏了,还得要常常去巡视、去安抚;如果不常常去巡视,不常常去安抚他,他虽然归伏了一个时期,过了一个时期他又想叛变,又有妄动,所以必须常常去巡视安抚,有这个意思在。那么圣智现前,在底下讲‘今明见道’,见道‘虽断见惑,尚有思在。更起观智,令思伏断。’纵然思惑断了,还有尘沙无明在,所以必须继续不断以教理行果,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这个就是镇已伏的意思。第五个意思,‘上下转义,王轮有上下转,圣智亦尔。三界上下。断烦恼也。苦法智,断下界惑。苦类智,断上界惑也。具此五义,名为法轮。’那么什么叫苦法智,什么叫苦类智,这个都是佛学专有名词,诸位可以查佛学字典,佛学字典里头有。这个五种讲法一般都是小乘说的,大乘讲法一般是四种讲法,诸位在大乘经典里常常会看到,小乘这五种讲法还不大容易看到,那么此地他都引用出来了,很好。

就大乘来说有四义,第一个是‘圆满义’,轮的结构非常之圆满,‘具毂辐网三故’,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工具。毂就是轴心;辐就是柱,轴心到圆周连接的柱子;网就是圆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边,它也有中间联系的,所以这个结构非常之圆满,那么佛法也是非常圆满,所以用这个来代表,‘圣智亦尔,一具三故’。那么在教法里面,譬如讲经律论,这是圆满的,理上讲教理是戒定慧;行法里面这个里面包括的多,是讲八万四千行门,但是讲原则来讲它也不外乎三条,我们一般说通常讲断见思、尘沙、无明,这是行法上的;果上讲的法身、般若、解脱,所以是一具三故,很合法轮圆满的意思。那么应用在净土法门来讲,在行法里面是信愿行,这就净土来说信愿行;那么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境界上面来讲,它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个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个理,所以很合轮的意趣。

第二个意思,‘摧坏义’,轮所走过的,地都压平了,特别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压路机,轮一通过了,统统给压平了。那么这个是比喻什么呢?就是佛法我们闻了之后,把我们心里面不平的烦恼都给消除了,都给压平了,取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镇遏义’,镇遏也是镇伏,跟小乘里面镇已伏义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常常闻佛法,常常接触佛法,烦恼虽然是压平了,它会起来的,还会生起来的。为什么呢?那就是你那个烦恼的根没有断,眼前平了,不经常去压它又会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常常闻法,这个意思很重要。在过去天乙法师在的时候,也许有一些人认识他,他过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到南部去玩,在他住持的寺院里头住了三天,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听说从前寺院里头住众赶都赶不走,很乐意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现在寺院里的住众我们对他很好,样样都照顾他,他总是住不住,能住三个月都很少,他住几天就要走了,这是什么缘故?我就告诉他,住不住,他想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很正常?他有烦恼嘛!他当然要走,他不走怎么办?心浮气躁,他必须到外头乱跑。

从前的人为什么能住得住?寺院里头天天讲经,烦恼一生起来,一听,过了算了;本来想走,还是定下来,天天讲经嘛!天天念佛嘛!从前的道场有道风、有学风,它这个能够维系人。譬如我们上学一样,你到这个学校,这学校天天不上课,玩了几天都玩够了,好了,换一个地方去玩去,他当然会跑。你这个学校有好老师,天天上课,天天教学,他舍不得走,他不会走的。所以一个道场没有建立道风、没有建立学风,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道风,天天讲经说法教学,学风就是有学习的行门。譬如净土每一天有念佛,禅宗里面,每一天在禅堂里有参究,他有一定的功课,学生确确实实能有收获;像教理行果,他依照这个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报,所以他不走。

你今天没有道没有学,什么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那么镇遏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想自己学佛有成就,不退转,所以我告诉诸位每一天要读经,每一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读经,邪思就现前,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天天要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开示,读经就是亲近诸佛菩萨,没有远离,天天要读经;不管你读多少,纵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来读经,每一天决定不中断。在行门是念佛最殊胜,也要订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

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那么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这边有一个同学他提了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那么为了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一念,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理,教理行果嘛!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利益的效果非常地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注解很好。

那么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了,太长了,不适合作课诵本;能够以这个那当然是最理想了,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这种福报都很少,都很难得。那么方便一点读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地一小本,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就可以,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每一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作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一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啊!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地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见,其意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念到那一句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

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经就是亲近佛,注解就是亲近菩萨,天天跟佛菩萨见面,天天听佛菩萨教诲。不要说老是这一套,老是这一套会开悟,遍遍不一样,我读经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处,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真是读不厌;我讲经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后一遍,现在有录音带比较一下,不一样,换一句话就是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有乐趣,没有进步就懈怠了,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欢喜。所以法喜充满,自己一定要认真干。那个天天有进步给诸位说,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才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心不清净,进步很难很难,没有法子进步;纵然佛菩萨给你增上缘,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没有法子。因此才说心净则土净,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这位同学还问,是否可以告诉他放下一切念观音圣号?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的,这样很好,念阿弥陀佛更好,更殊胜。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原理决定是一样的。我过去在此地讲过普门品,观音三经都讲过,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过,华严经里面观自在章也讲过,观音菩萨一共有三部经,三经都讲过。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一个道理,这样才有真正的收获。那么再看第四个意思‘不定义’,轮是不定义,‘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那么不定义就跟前面所讲的上下转义,取舍义,也是相同的。学佛一定要精进,如果定了就不能精进了。

所以小乘阿罗汉有一种定性罗汉,那就没有法子了,佛对他帮不上忙,因为他很固执,他是定在偏真涅槃里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萨帮不上忙。如果说不定性的阿罗汉那就行了,佛菩萨可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回小向大。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不断地求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得功夫成片了,目标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标马上要转到理一心,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就满意了,就知足了,这个对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对于世间法五欲六尘的享受应当是得少为足,我们不要追求,不要贪求,我们心就安了。心不安实在讲就是贪欲太多,他心不安,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动脑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远心不平静,永远不安,能够得少为足就知足常乐,心怎么会不安。心安身就安了,身心安稳这是我们办道基本的条件。

那么再看底下,‘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前面的意思都是讲所转,如果从能转上来说,这就是传授的意思,转法轮就是传授的意思,代代相传有这个意思。‘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过去佛传给现在佛,现在佛传给未来佛,代代相传。‘能所合说,名转法轮。’这是把转法轮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有对自己,有对于别人,对别人就是传授,就是将佛法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人,对自己这里面许许多意思都是帮助自己进修。那么‘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请转法轮,请转法轮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是以佛为主,佛不在世以后,后面有说三乘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善知识,我们遇到了有这个因缘,应当要请他说法。

不过在现前,你要一定能够辨别邪正,请讲解正法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是讲外道的,那是帮助魔高张他的势力了,这是我们有过失的,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再看下面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中,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那么我们读了这一段文,你马上就能看到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刹土无量,第二个是诸佛无量,第三是菩萨海会无量,跟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个不难懂,小注诸位自己去看。注解末后一行我给你们念一念,‘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境界非常地宽大,‘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要发请佛请菩萨请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这个心。

再看下面经文,‘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这是讲请法,请人说法总离不了三业,身要礼敬,身要礼拜,要有礼貌;口里面一定要诚实,把自己的愿望要说出来;意里面一定要恭敬,这是身口意三业。那么种种方便,方便是种方式,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于一种。譬如现在真正讲经说法的法师也愈来愈少了,这是必然的趋式,诸位听到我前几天讲的,你应当要明白。为什么呢?现在师资没有了,师与资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讲的学生不像学生,先生不像先生,师资道合的意义没有了。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太难太难了,不容易,那怎么办呢?这讲方便,我们天天读经,我们要想学华严经,我们每一天读华严经,否则寺庙没有人讲经嘛!我们每一天订一个时间,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们念两个小时,每一天在一起念两个小时,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应,请不到人嘛!佛菩萨会化身到此地来给你讲这一部经,至诚就能感动佛菩萨化身来,怕的是你没有这个诚心,你有这个诚心,早早晚晚总有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他诚。学佛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我们与诸佛菩萨没有感应,那没法子,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所以诸位只要有诚心去感,佛菩萨一定有应。

这个诚心就是我每天读诵,我想学法华经,我天天念法华经,我想修净土,就刚才我跟你们讲了,你每一天就念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这个要解我们过去印了很多,以这个为自己的课诵。或者你每一天念十大愿王,像弘一大师一样,弘一大师一生就是以这个本子作为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了很熟他能背诵。这个是我们自己要真干的呀!所以这是讲方便。那么还有一种方法,现在就是听录音带,每一天听。我这次在洛杉矶有一个居士,赵立本居士,非常之难得,他听我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录音带听了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别的都不想学了,我就学这两种,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来给我商量,我说好。

那么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二十多遍了,我就告诉他继续不断地听,每一部经听上三百遍,从头到尾听三百遍,这个根基打下去之后,以后的成就不可思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那听跟读一样啊!你要果然听上一千遍,我这个不会讲的,没有开悟的去讲,他听的人开悟了,善听嘛!善说不如善听。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长远心,这个很难得。他只要我这两种录音带,其他的通通不要,他要专,他不要学多,非常非常地难得,这都是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方便法。注解诸位去看。劝请有随缘请,有称性请,有这两种。随缘请都是属于事相,这个很容易理解的。称性请那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在此地可以说一说,说了做不到,这是华严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那就是能够见色闻声,在一切色声六尘当中,去观察它的体性,六尘尘性,非断非常,迷不可得,一一全真,无非法界,入了这个境界,实在讲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六尘说法没有两样,见色闻声统统都是佛在那里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在那里讲真实的净土,这是实实在在的境界,诸佛与大菩萨所住的境界。

我们今天也在这个境界当中,迷失了自性所以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是要想这个境界现前,就从随相请,用这个方便法一门深入,只要你功夫深,可不能见异思迁,今天听说这个法门好,明天看看那个也不错,那你就坏了,你自己乱了。佛法所修的,清净心而已呀!百千法门都是叫你修清净心的方法,可是行只能行一门,两门就乱了,你只能选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守一个就有成就,搞两个、搞三个决定错误,不能成就的,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十九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面,我跟诸位交代一下,最后一行经文,‘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注解里面都是属于随缘请,大家一看就明了了。末后‘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么这个也不必多说。请看下面第七段请佛往世,我们看这十愿的层次,首先是随喜,随喜之后请讲经,不但请讲经,还请他常住在此地别走,一步进一步,这一定要请佛住世,你看这很有趣味。‘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注解当中一看它就交代得很清楚,‘此科’,科就是这一段,‘是劝请中别义’,注子底下引用圭山钞偈,圭山就是宗密大师,宗密大师别行疏钞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者,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这一首偈,下面就解释。

‘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心垢,见佛涅槃。佛无生灭,随机见殊。故知心净观佛,是为真劝请也。’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要记住。如果我们发一个好心来学佛,要想常常遇到正法,常常在正法当中修行,将来能得一个正果,心一定要清净才能够感应道交;请佛一定要清净心来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的心更要清净。翻过来请看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经文上注意示现两个字。‘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这是请的对象,前面两句是讲法界,无尽的法界,第二句是讲无尽的诸佛如来,第三句是讲我们要启请的时候,他要想示现入般涅槃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佛就走了。过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我们看佛本行经讲他老人家灭度时候的现象,其实佛灭度是魔王来要求,你看佛弟子把这个事情忘掉了,魔来求佛赶快入般涅槃,你老人家教化众生教了这么多年了,很累了,用不著再教化了,你可以走了,佛就答应他的要求,佛不妄语。到以后弟子们晓得了,弟子们请佛,你们来晚了,他先说了,他要我赶紧走,我已经答应他了。像这些事情我们千万不可以疏忽,遇到善知识他要想走了,我们要把他留住。

台中李老师,我们今天还有一些老同学在此地,他那个时候讲经也常常给我们说他要走了,我们同学们就研究用什么方法把老师多留住几年,请他讲一部大经,讲一部华严经,把他留住了,一直留到现在他都不能走,经没讲完嘛!怎么可以走。那么像这些来去自由的人,现在在南部大家晓得广钦法师,他也常常闹著要走,他的弟子们也常常去求他不要走,现在还住在世间,在这种时候是请佛住世的时候。遇到佛当然不要忘了,要请他住世;佛不在世的时候你要遇到菩萨或者罗汉,或者是初果、二果,这些有学的,无学是阿罗汉;如果这些人遇不到,遇到一些善知识,像广钦老法师,李炳南老居士,都是善知识,我们一定要求他住世。

可是求他住世,前面跟诸位说了,一定要有清净心,一定要认真地来跟他学。真正有道的人,自己真是来去自由的人,他生死自在,他无所谓寿命,我们人间讲寿命,在他讲没有,他来去自在,他为什么住在这个世间呢?没有学成的,我们住在世间学道,我们在求学;已经证果的,如果往生西方已经能够往生自在的都算证果,所以这是在其他法门里面证果,像小乘一样初果、二果要到这个地位才算证果,但是在念佛法门里面只要得往生自在,随时愿意走就可以走,愿意再住几年就住几年,这就叫证果。所以在净土法门里面我们要做到这个地步,实在讲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李老师也是凡夫修成的,跟我们一样的,他能到这个程度,我们也可以做得到,各各人都可以做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

如果讲到小乘初果、二果、三果,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此较一下还是净土好修啊!其他的难啊!实实在在是难啊!修到生死自在那就是一生成就了,这是一生成佛啊!那么这是讲一般善知识,遇到的时候一定要劝请,希望他多住世,希望常住在世间,住在世间可以利乐一切众生,能够讲经说法,能够叫众生破迷开悟,有机缘也能跟他一样的求生净土,意思在此地。这一段文注解里面给我们讲几种涅槃,这是佛学常识我们应当要晓得,将来在经论里面遇到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把注子念一念,‘首二句标处遍’这就是尽法界虚空界,这是佛刹无量无边,都是我们劝请的处所;第二句是讲佛多,这是我们劝请的对象;第三句是劝请的时候。注子里面说‘次一句’这是讲将欲示现般涅槃,我刚才提出来叫大家重视示现两个字,那么既然讲示现就不是真的,佛没有真正的灭度,只有示现灭度而已。为什么呢?佛证得的境界是不生不灭,那有灭度呢?没有灭度。可是阿罗汉有灭度,那是真的,阿罗汉、辟支佛有灭度;佛没有,菩萨也没有,所以菩萨跟佛的涅槃,后头也讲无住涅槃,他不一样的。

那么下面又解释什么叫涅槃,‘梵语具云般涅槃那’,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简单,把尾音略掉了,般涅槃那就翻作涅槃,通常就用这两个字,这是梵音音译的。‘古译翻为入灭息’,入灭息是三个意思。‘今翻云灭度’,古与今在中国佛经的翻译是以玄奘大师为一个阶段,玄奘大师之前所翻的都叫古译,玄奘大师翻译的时候统统称为今译,所以古今是以玄奘大师为标准。那么说到这个地方我又要告诉诸位;我们这边的阿弥陀经通赞疏还有送给同学,这一桩事情在现在说出来的时候有深长的用意,因为在末法时期学佛的人不论是在家出家都很重感情,情是生死根本,是烦恼的渊源,情要不断,不但是修学任何一个法门不能成就,往生净土都是障碍,所以这个东西要晓得它不是个好事情。因为你情太重了,魔就得其便了;个个理智都不用感情的话,魔王对你是一筹莫展,一点办法都没有,魔是用情来扰乱的。

像现在就是出家了,师徒有很深的情;纵然不是出家弟子,在家皈依徒弟跟他的皈依师父,当中也有一段感情,这个事情太麻烦了。老师的东西,学生怎么不拥护呢!老师要有个著作,你们学生赶快出钱出力去把它印出来流通,这是我老师的。现在人都是这样的啊!老师里面的东西写得并不好,甚至于还有错了,错了也把它出来,这总是老师的著作。古人不如是,古人真正做到了依法不依人;所以我讲弥陀经的通赞疏举一个例子,弥陀经通赞疏是窥基大师写的,这是玄奘大师的得意弟子,玄奘大师的大徒弟。唯识法相宗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但是传到中国来翻译出来了并没有建立一个宗派,而在他徒弟手上建立了唯识法相宗,所以唯识法相宗的开山祖师不是玄奘大师,是窥基大师。

那么他的老师,就是玄奘大师也有弥陀经的译本,现在在大藏经里面;如果照今天人来说我老师翻的弥陀经,那我们做学生应当要来给它作注解,来给它流通,这是理所当然的嘛!这个合乎人情嘛!他这个徒弟给弥陀经做个注解,还是选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没有选他老师的;他自己没有觉得我这么做对不起老师,玄奘大师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是我的叛徒,没有。不能说玄奘大师翻的东西没有鸠摩罗什的好,这个不可以说,玄奘大师东西要是翻得不及鸠摩罗什的,他就绝对不会动笔,不会翻;可以说两个翻得同样的好,一个已经流通了,一个还没有流通。已经流通了,你看人家修随喜功德,不但是窥基大师随喜,玄奘大师也随喜,这真正了不起啊!给我们后人做个榜样,决定是依法不依人。

我老师的著作,我要看看古人的著作,如果古人的著作已经流通了,老师著作跟古人一样的好,我们还是流通古人的,为什么?大家已经看习惯了。老师的东西比不上古人的,那干脆流通古人的好了。何必流通这个本子!所以古大德不讲情面,这个了不起。你看我们这个地方所印的东西,多半都是印古人的,今人东西印得很少。有许多同学来给我讲,要我写一点东西,我说不行,我写的比不上古人,没有流通的价值,你们要花这个钱花得冤枉了,应当要流通古人的好版本,好的注疏。那么除这个之外,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弥陀经等于经过他们两位给我们做了一次有力的证明,这个经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这个经不可靠,是假的,玄奘大师一定会提出说明,不会再赞叹这一部经,不会再劝人修学这一部经。你看窥基大师虽然是法相宗的祖师,他的弥陀经注解里面,对于这个经是赞叹备至,这个不是净土宗祖师说的话,法相宗祖师说的话,说这一部经至圆至顿,就是圆到了极处,顿到了极处,七天成功啊!如果想快捷地成佛,所有法门都比不上这个法门,这是玄奘大师徒弟窥基大师赞叹的。

这个注子我那个时候印了四千本,普遍赠送诸位,你们看看这是净土宗以外的祖师对于弥陀经的看法,对于弥陀经的赞扬,能够激发我们的信心,其他的经当中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形。这一部经特别,因为这个注解就是玄奘、窥基给我们作了一个最有力量的证明,证明了鸠摩罗什大师翻的一个字不错,绝对的真实;我们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决定有结果、有成就,很难得很难得。特别是对今天这个末法时节来说,因为我还听说有一些人反对净土、排斥净土,说弥陀经是假的不是真的,说阿弥陀佛就是太阳神,还有这种说法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而且这种说法还曾经发生在佛学院,佛学院学生来问我,他说有老师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这出在什么地方?我说我不晓得,我看大藏经里头没有看到这个句子。那一个法师给你说的,你去问他。胡说八道!所以有窥基大师这个注解那是最有力的证据,所以决定不能够听信谣言。

那么涅槃翻作灭,是灭烦恼,息也是息烦恼的意思;或者我们讲灭的时候,灭生死,息的是息烦恼。烦恼是因,生死是果报,这是因与果统统都灭息了,所以是不生不死,涅槃是不生不死的意思。今翻就是玄奘大师翻作灭度,这个意思也非常好,灭就是灭生死烦恼,度就是度入彼岸的意思,就是到达菩提涅槃,有这个意思在,度就是这个意思。底下有,‘谓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也’,二种生死就是变易生死跟分段生死,在我们现在是两种生死都有。分段生死是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大的区分来讲,譬如说我们到这个人间来,我们从投胎、生下来,一直到死,这一段,这是一个段落;死了之后又要去投胎,又有生、又有老死,就跟十二因缘里面讲的六道轮回的生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这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我们天天在变化一天比一天老了,这叫变易;刹那刹那在变,不是一年比一年老,而是刹那刹那地老了,我们自己不能够觉察,不觉得。你看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讲的,不是一月一月老、不是一天一天老,刹那刹那在老啊!这是属于变易生死,我们是两种生死都有。

那么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分段生死没有了,三界之内六道轮回的生死没有了,但是他还有变易生死,他还有变化。变易生死的苦比我们现在轻得多了,我们现在轮回,这个太苦太苦了,他没有轮回了。怎么个变易法呢?譬如菩萨,我们讲真正断了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按照圆教来讲七信的菩萨,华严经里面讲总共是五十一个位次,前面十信位,十信位从初信到第六信没有超越六道轮回,还是有分段生死,到第七信位超越了;所以七信位的菩萨等于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他断证的功夫跟他相等,但是智慧比小乘人高得太多了。那么从七信位以上一直到等觉统统叫变易生死,因为他这个菩萨地位提升一级,他要有一个阶段的修行,修行很苦啊!不是随随便便,他要努力精进。到一个层次,他有个变易,就是一次变易,他的菩萨地位就升等一级;就好比你们在学校念书,你们一年级念完了,下个学期要升二年级了,那一年级就死了,二年级就生了,这叫变易,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真的有生死。

这个生死是比喻苦,你吃过一番苦头,经过一段时间你晋级了,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叫变易生死。那么两种生死都要尽了,那就是圆教成佛了,因为等觉还没有尽,等觉还要经过一次变易才能到妙觉位。下面给我们解释涅槃,涅槃有三种,这三种通说的,一般经论里头都是这样讲法,第一种叫‘性净涅槃’,性是真如本性,净是清净,真如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这种是从理上讲的,人人具足,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统统具有性净涅槃。那么‘义翻圆寂’,它的意思就翻作圆寂,‘法尔无缺曰圆,体自真常称寂’。法尔有自然的意思,有本来的意思,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修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原原本本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一句讲法尔无缺这四个字,就跟六祖大师在悟道的时候他老人家所讲的,何其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具足,不是外面来的,具足就是一点欠缺都没有,这叫圆。无论是智慧、无论是德相,统统都具足,一样也不缺少,这叫圆。

体是讲本体,心性之本体,也是原来就是真、原来就是常。真就是决定不假,不是虚妄的,它是真的,常是永远就是那个样子的,从来没有变易过;在佛不变,在菩萨他也不变,在我们人乃至于堕到地狱还是不变,从来没有变过,这叫寂。所以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为你的性净涅槃是从来没有失掉过嘛!而我们众生所谓是迷失了、迷了,这是不是真的失掉了?没有,虽迷不失。不失为什么说失呢?迷了的时候不起作用了,所以从作用上不能够发挥作用就等于是失掉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真的失掉。所以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他对你很尊重,为什么?你跟他没有两样,他是佛,你也是佛;不过现在是你不知道你是佛,很可惜就是这一点你不晓得你是佛,你要晓得你是佛,跟他有什么两样呢!所以这叫性净涅槃,从体上说的。

再看第二个意思,‘方便净涅槃’,涅槃都有圆寂的意思,但它说法就不相同了,‘谓万德成满曰圆,众累永息称寂。’前面性净可以说是法身、本体,是心性的本体;那么方便净这讲报身,是我们自受用身。报身是万德成满,满是圆满,成是成就,就是你修行证果了,这叫圆。那么证什么样的果呢?当然有大乘、小乘,有四教,都是讲到最高的果位,譬如说小乘要证到阿罗汉果才叫涅槃,有圆寂的意思,小乘法里面他的功德圆满了,得清净寂灭了。大乘法里面,四教有藏通别圆,那么就藏教,藏教有佛,通教有佛,别教也有佛,都叫做圆寂。但是真正讲到涅槃,讲到最高最圆满的,那是圆教佛,所以圆教佛通常也讲入大涅槃,加一个大字,加一个大字一定是大乘圆教的涅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真是万德成满,众累永息。累就是烦恼、生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都断尽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了了,所以这时候称方便净涅槃。

方便净跟性净是完全相应了、相契了,从性净上讲本具的,方便上讲是修得的。第三种讲‘应化涅槃’,这就是我们通常讲佛菩萨入涅槃都是讲这个意思,这就是示现,前面那个不是示现,这个是示现,示现是说什么呢?‘化用周遍曰圆’化是教化。所以佛法里头用的这些词句,诸位要注意它有很深的意义,普通我们讲教学,教学没有讲到成绩;教化是有成绩了,化是结果,变化气质,化凡为圣,学了之后他就变化了,这学了就有成绩了。所以佛法用的字有因有果,教是因,化是果,因缘果满,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化用周遍就是教化众生这个大用是周遍虚空法界,这叫圆;佛菩萨教化众生不限定在一个地区,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的道场,这是圆的意思。

‘用息归体称寂’,所以圆是佛菩萨那一边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他教化的确是圆圆满满的,没有欠缺的;寂是众生机感这一边的事情,众生肯接受佛菩萨教化,他就来了;你很讨厌他,不喜欢学了,他就走了,走了这就是寂,所以永息,他那个作用息了,没有人肯学了他就不教了,暂时就中止了,这叫寂。‘今指笫三’,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示现般涅槃都是这第三种。应化的涅槃,不是讲前面两种,这是讲应化的,示现的;我们今天没有人学,他就走了,纵然有人学,不是真学,他也走了,那要真学他才会来,真正发心学他来,不是真正发心学不能与佛菩萨感应。那么什么叫真学?简单地讲,你能够具足普贤十愿,愿愿你都能做到,真学!那一点不假!你说佛菩萨不化身来帮助你,我不相信。不具足这十愿,哎呀!我很想学,我真学,那是假的;就是说什么是真学,什么是假学,你都搞不清楚,把假学当作真学,自己本身就搞错了。真学是信解行证依教奉行,这是真学,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

下面又介绍出唯识论里面讲的四涅槃,这是法相唯识宗所说的,这四种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第一种叫‘自性清净涅槃’,跟前面性净涅槃是一样的意思,都是从本体上说的,注子里面有‘谓真如之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虽有客尘而不能染,故曰性净。’所以跟前面性净涅槃意思相同,不必说了。那么跟前面不一样的就是后面这三种,第一种叫‘有余涅槃,谓三乘圣人,虽断尽见思,犹有无明余在。由证择灭无为,离诸嚣动,故号涅槃。’三乘是讲声闻、缘觉、菩萨,这就是大小乘,刚才跟诸位说过的,他们确确实实断了烦恼了,见思烦恼断了。小乘阿罗汉有涅槃、辟支佛有涅槃;菩萨里面这是说藏通别,藏通别这三教的佛都是菩萨,藏教的佛实际上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信位的菩萨,通教的佛是十住位的菩萨,别教的佛是十行位的菩萨,都还没有登地。

那么换一句话说他们无明,就算是别教佛吧!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那么十地等觉妙觉位这是别教佛,破十二品无明;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后面还有许多还没破的,他还有余啊!还有余的那么多他还没破。如果藏教佛那就更多了,四十一品无明,一品都没破,所以这叫有余,这是讲这个意思。底下这一种讲‘无余涅槃’,无余依有两种,一种是‘谓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迹既寂,故称无余。’其实证得涅槃,诸位要晓得,身体都在呀!所以涅槃在活的时候证的,不是说死了才叫涅槃。但是此地讲无余涅槃,真的,他身不要了,而他是证得涅槃之后不要这个身体了,叫灰身泯智。灰身是把这个身烧掉,泯智,智是分别心,所有一切分别执著通通断尽,这个心清净,他喜欢这个境界,这是一种定性阿罗汉,他们很乐意住在这个境界里,这个境界有很高的享受,是这一类的人,这称为无余依。

那么另外一类虽然证得阿罗汉了,他的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还能够帮助别人,教化众生,那么他身体还在,这也叫做有余依涅槃,加个依字,他没有灰身泯智,他的身体还留在世间,所以这个也叫做有余涅槃。那么第四种叫‘无住涅槃’,这个多半是大菩萨,佛与大菩萨,他们真的证得涅槃了,他不住涅槃;对我们凡夫来讲他不住生死,他没有生死;对圣者来讲他不住涅槃,他生死涅槃两边都不住,这叫做无住涅槃,这是最值得赞叹的,在佛门里面佛与大菩萨统统都是这个境界。‘谓出障真如’,这个障就是烦恼障、无明障,这两种障他都破了,都超出了,所以‘大悲般若时常辅翼’,大悲是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悲心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怜悯一切众生。又有大智慧,般若智慧也现前了。‘由大悲故,不住涅槃’,因为他要像小乘一住涅槃的时候就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他不住涅槃。他可以走他不走,不是他没有能力走,像我们尘世娑婆污秽的世界,他有能力离开,他不离开,这是慈悲。

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了帮助这些苦离的众生,要帮助他们,要接引他们,所以他不入涅槃。因为他又有智慧,所以他也不住生死,那么由此可知生死从那里来?迷惑颠倒才有生死,智慧现前没有生死;因为迷的时候你造业,造业才有生死轮回的果报,般若智慧现前不造业。不但不造业,所有那些罪业,前面讲过般若智慧都把它照空了,般若智慧要生起来的时候,所有一切罪业统统没有了,全都消除了。所以他没有业习,因此他没有生死,这就是涅槃生死两边都不住。‘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即用即寂,故称无住。今所请者指第四也。’

我们现在要请佛、菩萨、善知识,莫入涅槃,就是要请这种人,这是我们所请的对象。底下及诸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这一段文是‘兼请余圣’,不但我们要请佛,菩萨、声闻、缘觉、善知识,统统要请;在家出家只要是有修有学的,有证的当然更好,有证的找不到,有修有学的统统要请。末后注解里头有几句很重要,‘佛灭度后,末法时中,亲善知识,为第一大事。’这几句各位同学要特别地注意,要牢牢地记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末法时候,你能够真正亲近一个善知识,你就得度了。底下说明理由,‘何以故,善知识为得道全因缘故,虽是凡夫,可为巨夜明灯,苦海良导。’这几句话不能不留意,应当多读几遍,牢牢地记住。遇到一个真善知识决定不放松,自己没有成就决定不能离开,离开了就可惜了,离开之后必定要迷失方向。所以古人亲近善知识最低限度要得法眼净,他才可以离开,什么叫法眼净?自己有能力独立,能够辨别是非邪正,有这个能力,这个时候可以离开老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老师。

有这个能力将来在菩提道上你自己眼睛亮了,路认识了,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掉到坑陷里面去了;你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那一定跟定老师,老师在前面走,你跟他走,不能离开善知识。到自己真正有能力的时候可以,有能力的时候,你想不离开也不行,善知识也会把你赶走,为什么呢?你有能力,你应该帮助别人,你既然可以带路了,你带路何必跟我走,你再带一批人嘛!他有这个意思在。所以这是真正有这个能力,那个老师再把你留在身边是老师的过失,因为他可以教化一方,要让他去度众生去,帮助别人去。他没有这个能力,老师不能让他离开,离开他必定会迷失道路;如果他去教化众生,那就是以盲引盲,那个罪过更大,是自误误人,更不得了,所以亲近老师是非常非常地重要,那么这是注子里面的意思。

除注子之外还有一点意思我说出来,诸佛如来可以说他的示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换句话说,诸佛如来本来就住世。但是这种境界,一般说来法身大士才能够体会得到,像我们初学的人没有办法。所以此地讲劝请,里面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依智立师,依智不依识,诸佛常现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智,我们简单讲理智,要有理智,识是感情;我们能够时时处处都能用理智而不动感情,与佛就接近了,就相应了。因为你心地清净,智慧明朗,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诸佛常现前的样子。如果我们心里迷,知见不正,染而不净,与佛就没有感应,那么这就叫不见佛,这就叫做佛灭度了。

底下一段我们把它念完,‘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二十卷
请掀开四十三页最后一行,这是第八段常随佛学愿,‘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实际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说愿只有七条,前面从第一到七是七种大愿,那么后面这三条都是属于回向,注子交代得很明白,‘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这是第八第九第十,这三愿都是属于回向。‘前二是别义’,是回向当中的别义,就是这一条以及底下一条的恒顺众生,这两愿是回向的别义。‘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颂中,颂第七愿竟,便颂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属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别义也。’那么这就本经在后面偈颂里面能够很明显地看得出来,后面偈颂是属于重颂,就是重复说十大愿,这是佛经很好的教学方式。

长行文属散文,便于疏理,能够把这个事情理论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讲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让大家能够明白。可是这些事理境界,说老实话,一定要记住;如果你要记不住的话,试问你怎么个修行法呢?你没有法子修啊!你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那你条条都要记住,记不住你就没法子做到。那么要记诵的话,长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来很困离,文字太多太长也不好背,所以经文后面有偈颂,偈颂就是便利于你背诵。偈颂可以入谱,等于都是歌词一样,可以谱成曲来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韵的,这就很容易记诵了,不要硬记,唱唱就唱会了,你就会记住了。所以偈颂全都是歌词,意思都是前面所说的,所以叫重颂。

你由此可知佛门教学比儒家还要重视音乐,应当在经讲到后面偈颂的时候,大家都来唱,就不是讲了,都是来唱,一面唱一面讲著,这的确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非常之理想。那么重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都得要来了;那么讲经毕竟不同学校,所以听众有先来后到的,有讲了一半他才来的,一半来的前面没有听到,那怎么辨呢?后面偈颂重复再略说一说,所以后来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听到,便利于后来的,顾及他们。所以讲经的方法确实是为听众设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长行文后面都有偈颂;如果长行文很重要的话,立刻后头就有偈颂,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许多不同种的体裁,要晓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么在本经偈颂里面,这偈颂相当之长,重颂前面十愿只颂到第七愿,第八就回向了,所以此地没有明说回向,偈子当中很明白地把它都归纳在回向里面。所以我们晓得这十愿前七是愿,后三是回向,那么后三,末后一条普皆回向,那个没有话说,那个意思太明显了,所以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是回向当中的别义,这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注解里面也说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完全讲修行、行门,行门之体就是这两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你们把这两句多念几遍,看看能不能体会到里头意思。我们今天道业不能成就,第一个不肯随佛学,跟佛所学的背道而驰。第二个绝对不肯恒顺众生,顺自己就好了,不肯随顺别人,所以完全相违背。你要想道业成就,不能随顺自己,要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修行。随顺众生里头学什么呢?学佛,佛不离开众生,菩萨不离开众生;离开一切众生,菩萨道不能成就。

这在此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了,‘此科属自利’,就是常随佛学属于自利,‘第九’恒顺众生‘属利他’。‘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第十愿是总回向。这两愿是自利利他,二行之体,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随佛学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设施是为众生的,不是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设施是因时因地因一切众生机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样的;原理是一样的,决定修觉正净,这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上来讲,就是仪式上不一样。我们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个国家的佛教不一样,在仪式上不一样;每一个地区不一样,乃至于每一个寺庙有每一个寺庙的修行作风,也不一样,的确它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怎么晓得它的原则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说所依的经论,理论依据不一样,各人有各人依据的经论,经论这么多,但都是佛说的,没有话说。方法呢?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修什么诸位要晓得,修三皈依啊!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统统不一样,你问问他早晚课诵里头有没有三皈依?统统都有,只有这个是一样的,三皈依是一样的,古今中外学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样的。那么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什么东西?修的是觉正净。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净而不染,决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尽管不相同,仪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觉正净相同的,这个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离开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门从三皈依开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诉你,你这一生就是学这个东要,千经万论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三宝,三宝是讲自性三宝。那么这讲回向三处,这三处就是菩提、众生、实际,就是这三处,后面会讲到的。

此地解释‘言常随佛学者’,这个意思是说,‘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垂诫我们的见贤思齐,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这个意思不能疏忽。我们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们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养菩萨,他是菩萨,我也是菩萨,我也跟他一样,这叫真供养。有一些人很谦虚,他是菩萨,我一身罪业,我怎么敢跟他比呀!这糟糕了!菩萨要是知道了要摇头,没有法子,这不叫供养。真供养是拿他来作榜样,我要学他,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供养,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千万不能谦虚。佛菩萨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萨,并不希望你老当众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托就是以他作一个榜样,看看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他怎么修的;这个中间他所经历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里如何来修行,这些统统是我们的榜样。

尤其在这一部华严经,善财童子做了一个很具体的表演,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从初发心,这要在四十华严里头从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讲善财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后遇到文殊菩萨跟他求学,从文殊菩萨毕业出来之后,在社会上服务,服务就是参学,五十三参,你看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里面完成自己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各种不同的人、物、环境,诸位要晓得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这五十三个人代表社会里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萨、有声闻,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坏人都有,各种职业都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是说善财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遇不到,那你大错特错了。你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类呀!善财他会呀!他在这些境界处处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

我们不会呀!处处惹烦恼,处处生是非,这糟糕不糟糕!华严经是妙绝了,你学会了之后,真的你就会做人会办事了,样样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真正替大家服务,对于社会是造福人群,对于自己是成就定慧,这书是好得不得了啊!方东美先生赞叹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这赞叹备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没有念不知道,虽然念,他依文解义,他不懂。全经从头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体会,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说到这一层,意思是那一边,你要能够体会得到,你才晓得妙处啊!那么这是以佛、以菩萨他们行持启发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智就是启发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学佛,随而学之。‘乃以观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于六尘五欲颠倒境也。’这几句话很重要,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他在随喜恒顺的时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里面他心不颠倒,随顺五欲六尘而不染五欲六尘,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

如果不染那么他的心就愈练愈清净,这两条实在讲就是古人所讲历事练心,你在不在事上经历过,你说你心清净,不能算真实的清净,要练过,你说是我嗔恨心没有了,如果不经过歌利王割截身体的锻练,你说你嗔恚心没有了,这个不可以说,你自己以为没有了,到那个境界嗔恚心生了,你才晓得嗔恚心并没有断,一定要经历,不经历不行啊!你说我不贪财,真的金银财宝堆满时,确实不动心了,那才叫真不贪;你没有看到的时候,我不贪,到时候一样起贪心,不行啊!范仲淹那个时候,我们讲他不贪财,这可以说真的,他那么样穷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点不要,把它埋起来,这真叫不贪。你没有经历这个境界不能说,所以菩萨一定要经历,什么样境界他都要经历,在这里面去练自己的清净心,历事练心这叫修行,不经历这个境界,那怎么叫修行,那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现前的时候,马上要逃避,这不行。这即使修行,修小乘,绝对不是修普贤行愿,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定慧。定慧实际上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样样经历,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善财童子这五十三参,每一次参访就是练这个功夫,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所以金刚经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但是一部经也只有几句话是最高指导原则,这是释迦牟尼佛给须菩提尊者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练这个,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就是练这两句话。不管什么境界里头都是不著相、不动心,这是你自己里头练功。外面怎么样?外面要随顺、要欢喜,要恒顺众生。里面要不著相、不动心,这是菩萨修行法,修证无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行者苟能以佛所历苦行之境,常作心观。设遇苦事,乃称本愿,不生怨恼。逢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有志于学者,勉旃。’真正有志于学大乘佛法的应当要以此自勉,遇到些苦难、折磨,那是自己的本愿。你不经过这个折磨,头一个要把自己嗔恚心去掉,把它断除掉。嗔恚堕地狱,所以先从逆境当中修,你看一切经论里头,逆境里面嗔恚心没有了,再从顺境里面断贪心,贪爱的心,嗔恚与贪爱是一切烦恼的大根大本。为什么先从逆境呢?因为逆境果报是最惨的,嗔恚是堕地狱的,所以从逆境里头转过头来,先不堕地狱;顺境里头没有贪爱不堕饿鬼,地狱饿鬼不堕,可以说这个人也不堕畜生,超越了三恶道,纵然在六道里头没有超越,三恶道不去了,所以多么重要。所以凡是修行人,从古到今最初学佛都是修苦行,都是从逆境里头反过来,从逆境开始学,先要吃苦头啊!怕苦、畏苦、不愿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晓得吃苦对自己有利益,消自己业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业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罗密,给自己修定打基础。因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于是预备工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乱,什么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

所以遇到这种境界现前,决定不能舍弃、不能逃避,好机会来了,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到那里去找啊!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论与方法。你要难开这个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确确实实在一切逆境里头怨恨心不生,你己经磨练到这个程度了,这个可以了。如果嗔恚心还没有断就得要找机会去锻炼,要找几个真正善知识,那善知识是恶人,天天瞧你就不顺眼的,找这种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头的火慢慢地把它消灭掉,你才能够成就道业。所以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他看学生有这个习气,心里面很爱这个学生,成就这个学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气,看了就讨厌,那是装样子磨练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

再看底下一段,这是‘释行愿相’,‘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这个聚落就是像我们现在讲的小镇、村庄,是许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那么在古时候多半是一族,一个族都住在一起,从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块,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这一段先讲学本师,怎么个学法,此地给我们举例说出来了。这一段文里面最重要的是讲到如来的初发心。从初发心精进不退,这一句最重要。注解里面我们可以看看,‘娑婆’这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如来,应化身,这是讲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毗卢遮那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我们讲释迦牟尼佛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应身,应化身,一而三,三而一。

在华严,因为它讲华藏世界,所以说佛都是讲毗卢遮那,你看这里称的是本师,他是我们的本师。注解里面讲‘乃我本师所王大千之世界’,王念去声,念王,当动词讲,就是统治,那么在此地他虽然不是一个政治领袖,用这个字来形容他的教化区,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华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这个在此地不必多说,这是华严里面讲华藏世界的组织概略的情形,在大经华藏世界品里面说得很详细。那么二十重华藏,华严用十表法,十代表圆满,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以十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那么讲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意思就显示出本师如来利他心切,利他超过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四重;他超过了,他第十三重,所以利他心切,取这个意思。‘意取即此秽土众生,可以起观造修也。’诸佛如来在因地发愿不相同,那么在本省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得非常广泛,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你们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在因地作国王,跟邻国一个小国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众生。他们两个人发愿就不一愿,两个好朋友,两个都学佛,两个人愿不相同,一个是发愿赶快成佛度众生,一个是要行菩萨道,众生 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愿不相同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虽然都成佛了,他们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因此成佛之后在果地上教化众生也不相同。如果讲他自己的果证,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决定没有差别;他教化众生的方法、手段会不相同的。

那么讲初发心,‘言初发心者,毗卢即是释迦’,这是一不是二,‘以华严真应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经言应身,故曰释迦。’这个地方如果还是不太容易懂,我们作比喻,但是比喻诸位要记住,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仿佛,比到恰当不可能的事情,没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应身就是用什么身分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学问,学问道德都圆满了,今天有个小学要是请你去做个老师,菩萨很慈悲,他绝不推辞,他就去了,到那边是小学老师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人,到小学里做小学老师这个身分就是应身。另外一个中学也请他去做老师,他到那里是中学老师的身分,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到那一个世界,那些众生机感必定要与他相应,相应就是应身,用应身。到人间来一定现相的时候要跟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他世寿也是八十岁,释迦牟尼佛是八十岁入涅的,那么也有父母,在家的时候也有太太,也有儿子,出家之后他有六年的苦行,到处去寻师访道,三十岁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就开始教学,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从三十岁到八十岁,所以我们讲说法四十九年,连头带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这叫做应身。

那么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给天人说法,他要示现天身,那个身形、寿命,与天也是一样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说要教一群猪,他一定要变个猪身,也跟那些猪一样;我们肉眼凡夫不晓得,那些畜生道里有不少佛菩萨在教化,你看那个猪圈里说不定就有个猪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不懂,猪可以听懂。所以佛是六道都去,所以地狱道也去,在本行经里面讲了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地狱里面,他也示现堕了地狱了,在一个叫火车地狱,在经上有;那个车是铁的,火烧得红红的,去拉这个车,用什么拉呢?把自己身上筋抽出来当作绳索去拉,非常之苦啊!几个人拉一个车,他老人家发了慈悲心了,另外看到旁边同伴好可怜,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那个监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条筋代他来拉,看到他太可怜了,我自己宁愿牺牲,我多抽一条筋。那个小鬼一听气死了,一棒就打死他,你们想想怎么样?打死就超生了,地狱里面就超生了,一念慈悲就离开地狱了。

所以在地狱里头迷得很重啊,地狱里面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个苦的环境生一念善心代别人受苦,不容易啊!真正是难啊!所以这种情形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要学,常常要学,看到有苦难的人,宁愿我们苦一点,帮助别人一点,你常常有这种心,你真的将来堕地狱,你也会发这个心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一下就超越了,就离开地狱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难的时候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苦难的时候还能替别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顺境里面帮助别人,那个不算,自己在苦难当中还能想到别人,这是难能可贵呀!那么这讲应身,真是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底下接著讲‘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经尚未施权,故释迦称遮那。法华已经显实,故遮那称释迦。’这两部经都是属于一乘圆教,一个是在最先讲的,一个是在最后讲,所以在这两部经上,一个是称毗卢遮那,一个称释迦,都是说的本师一个人。‘他经已施权,未显实。故遮那是遮那,释迦自释迦,以真应未相即故。’这我们不必加以多说。‘璎珞本业经云’,这底下几句话很重要,‘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果,乃于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从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信相菩萨。故云从初发心’,这是解释初发心,所以我们现在是真正发了心了,就是信相菩萨,你们现在诸位在这个地方几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信相菩萨。可是我们一结业出去之后就不晓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萨了,你是一退转就没有了,如果不退转能保持住,这是信相菩萨。

这一段文前面讲的是一般的众生,在佛法里头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呀!常言说得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而当面错过,你说这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这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事情。遇到佛法当面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难,的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得有一次你能够碰到佛法,这个机会不容易。所以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珍惜,实实在在是可惜。所以佛门里面讲的师恩第一大,介绍我们接触佛法的这个人,我们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绍我们闻佛法的这个人,我们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们今天得到这种殊胜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么能得到,得不到啊!所以真的是师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师之恩关系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愿我们也能够像经上所说的,从此以后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起菩提心,于正法起清净信心,你就可以当信相菩萨这个称呼了,你就是信相菩萨了,这是真正讲到初发心。

可是从初发心最重要的是精进不退,以前李老师早年在台中办大专讲座,我也常常参加,同学们来参加讲座很精进,的确一两个星期之后,气质都变了,所以老师很欢喜。可是一结业了,同学们到电影院看个两种钟点电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师摇头,我们这一个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学,抵不得电影院两小时,又搞乱了,难啊!真正是难啊!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染污的习气存在,外头一勾引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呢?退转了。什么人成就了呢?精进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转的人那就是堕落了。那么讲到精进注解里面也有,‘言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这还有一个区别,精进不是讲懒惰的人,懈怠的人,懒惰懈怠当然是不精进,我不懒惰、不懈怠,算不算精进呢?不算精进。什么样才是精进呢?‘谓勇悍无退曰进’,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这才叫进,往前进。‘万行无杂称精’,精就是一门,一门勇猛地向前,这叫精进。

像我这几天跟诸位说的,我们经以一部,我们行门选一种,这就是精进;经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杂了,虽然有进,不叫精进,叫杂进,杂进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了心杂了。所以一方面进,又一方面要专,这是专精,这才是佛法精进的意思。尤其诸位要对于其他法门经论要肯放下,不能起贪心,别的人说这个说那个,不要去羡慕他。人家讲这个经那个经,哎呀!这个我没有看好可惜呀!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动摇了,又被他牵著走了。应当老老实实地只学一门,我这一门不通决定不学第二门,要这样才行。其实你一门通了,那些门不要学,用不著学,一听就会了。像六祖是个例子,他一门通了,一切经他都可以不必学,无论什么经人家念给他听听,他里头完全明了,你有什么疑难,他马上给你解决,这个本事多高啊!太高明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你搞杂了,搞了一生一样都不通,那亏就吃大了,所以决定不能够贪多。我们看古来的大德许许多多人一生专攻一部经,专讲一部经,他不是其他的不会,他都会,他一部通一切都通了,为什么还专讲一部经呢?给后人作个榜样,以身摄教,作一个样子给后人看,一门深入的利益,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在人学东西就是贪多,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师讲各各都想做大通家,结果是一样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学是希望你做专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们在华严上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各各都是专家。善财童子去参访的时候,善知识告诉他,我在无量法门里头只知道一个,只会一个,各各人都是这么说的,各各都是专家,所以一定要发心专攻才符合佛所讲的精进不退的意思。

下面讲‘精进有三。一披甲精进’,这是比喻,披甲精进底下有个注解,‘无恶不断也’。我们的恶太多太多了,说不尽,这诸位自己一定要晓得,那是恶那是善要能够辨别。披甲就好像古时候战争冲锋陷阵,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现在战争第一线冲锋陷阵的用战车,也是披甲,取这个意思,取勇猛无畏的意思;往前进,绝不退缩,决定没有恐怖,一定要断恶。第二种是‘善法精进’,这是修善,‘无善不修也’,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学。那么善恶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诸位把它记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益众生的就是善,你能够常常这样想,大致上就不会错了。念念要想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说这一些人我喜欢他,我要替他多想一想,给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怨家对头,我不作恶不找他麻烦,算好的了,我还要给他修善?那这就不行了,这就是不精进了,一定要以平等心,纵然是怨家对头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这是你真正的修善。

第三种‘利乐精进’,这是特别对于有情众生,‘无有情不度也’,只要是有情众生都要能够利益他,都要叫他离苦得乐,所以精进有三种。那么不退有两种,第一个是‘不退堕’,第二个是‘不退转’,底下有举例子,‘十信为不退堕,不退堕于四恶道故。登住为不退转。’那么这个在弥陀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讲三种不退。十信位,你看初信了,这个地方讲的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比刚才讲的信相菩萨要高,信相菩萨会退,初信位的菩萨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恶道,换句话就是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堕三恶道呢?他三恶道的业因断掉了,就是见惑断了,三恶道的缘断了;因虽然没断,缘断了,没有缘,虽有种子它不会结果,它没有缘。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是圆教初信菩萨,所以绝对不堕三恶道。它这里讲四恶道,四恶道加上阿修罗,他也不会做阿修罗。那么换句话说他虽然没有出三界,他是人天两道受福报,在人天两道修行,他不堕三恶道的。

初住也是讲圆教的初住,他不会再退转到二乘,就是声闻、缘觉;这个地方讲登住位不退转,‘谓有漏业尽’,就是见思烦惰断尽了,没有业力牵引,他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除非他乘愿再来,那是示现,那不叫退转,那是以应化身来教化众生的,‘唯有乘愿度生耳’;他乘愿再来的时候不算的,乘愿再来,他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堕,那是以乘愿去度众生,他是自在的,他是愿力生的,不是业力生的,他不是有这个业,那么这是说的从初发心精进不退。底下讲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那么这讲到布施里面,意思就是教给我们常随佛学第一个学什么呢?学佛的布施,学佛实在讲要从这里下手,你看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十波罗密里面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头第一个还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万行之首,而且也包括万行。

诸位要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布施里头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仔细去一观察,十波罗密、六波罗密,可以统统归纳在布施波罗密里面。所以你要问佛法修什么?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舍。佛为什么要重视放下,重视舍呢?因为你要晓得你能够舍才与你的法性相应,与你的心性相应。因为你心性清净,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这是心性的实相,本来无一物;你要有一样东西不肯舍,你的真性里面就有染污。你为什么不能成佛?为什么不能开智慧?为什么不能得清净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舍掉那有什么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们没有两样,就他把这些垃圾统统倒干净了,一点也不存了,他恢复了明净;我们这些拉拉杂杂东西一样都舍不得丢掉。所以没有法子,所以菩萨道里头修行就是一个布施。

那么在此地举出一个例子,举出以身命布施,这个是最难舍的了,难舍能舍;一但举这个例子说明难舍能舍,同时更显示出来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于我们自己的身命,这是佛菩萨的见解。我们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紧要关头还是这个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舍啊!其实讲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舍,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等到我们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净心重要,法不重要,因为清净心能生万法。有了一法,清净心就不生万法了,那个麻烦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够执著。我们且看这一段,这一段讲布施,注解里面也说三种布施,‘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今是财施’,这是经文举的是财施,‘财施有二,一内财,二外财’,这属于内财,‘内财舍身命,外财舍宝物’。换一句话说外财舍你所有的,我所有的,这属于外财,我所有的财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这都属于外财,就是身外之物,是属于我所有的,这个舍容易。头目脑髓这是内财,这是要命的,这个舍难,这个舍不容易。所以刚刚修学的时候,修布施的时候,先从外财舍起,先从容易舍的舍起。

学嘛!练习嘛!我当年学佛也是老师教我从这里下手。我接触佛法的时候,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我头一天见面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胜,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一下就入进去了,希望能快一点得到。我们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这一句话提出来的时候,他眼睛看到我的眼睛,几乎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那个老人很有趣味。这么长的时间看些什么,叫你心定下来了,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这是教学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这种印象给你太深刻了,他然后说出一句话,你一生不会忘记,实在了不起。看了半个钟点慢吞吞地说了一个字,有,又停了好几分钟,不马上出来。你跟他在一块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样,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个问题,半个多小时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边我想想应该怎么答覆你,不是的。完全叫我心情不要那么浮躁,定下来,就是要你定下来,这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说话简单明了。

头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两个小时只说了几句话,几乎都是眼睛对眼睛,都是入定,很有味道啊!跟他人家相处,别有风味,跟方东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绝跟你说,说的太多了,他老人家说话只有几句,但是那个几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会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圆满的效果。毕竟我们没有他那个定功,我们听他人家说看得破、放得下,马上接著第二个问题来了,从那里下手?我的问题提出来,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钟之后答覆我两个字,布施,从布施下手。那一天头一天跟他见面,印象特别地深,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的时候嘱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诉你六个字,好好地去做六年。我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应,这个力量不可思议。

六年干什么呢?布施。原来也很吝啬啊!不肯布施啊!我们好辛苦一个月一点点薪水攒积起来,怎么肯随便就给人家了!不肯干!那么我是从小喜欢念书,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费,统统都在书架上,一年到头多少钱都能看得出来,在那些那些都看得出来,很爱书,喜欢书。所以布施就送人家书吧!先送那些破烂的,自己不要的;以前就是破烂的、不喜欢的也不肯布施。所以学先把自己不喜欢、用旧了的、不要的了,可以送人了,逐渐逐渐进步了,自己喜欢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这是很大的进步,能够把新的东西、好的东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但是重要的东西还是不送人,还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学的。到最后再进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东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宁愿自己不学,让别人先学,这就很大的进步。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收藏有很多的好书,线装书,缮本书我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问我要,我说可以,但是有两个条件,就这么白白地送给你,不行。为什么?送给你保存,不如我保存比你好,我不愿意送人保存。

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发心讲这部经,我马上送给你,我能够割爱,你发心弘法,这我应当要供养的。第二个你发心印经,我供养你,虽然不讲,你印了流通,我供养你。所以我现在还有不少好版本的书,你们要发心我都可以供养你们,两个条件,一个发心讲经,一个发心印经布施,我可以供给你这个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课了。


第二十一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四面。我们将经文念一遍。‘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度。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昨天呢?我们将注解也念了一大段,今天我们继续看这个注子里面,我们看这个布施。在四十五页倒数第三行,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经上举的以生命布施,这是内财;以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这属于外财。这三种布施得三种福报,财布施是得财富,果报是财富,我们今天世间有许多拥有资财的人都是前生修财布施所得到的果报。

法布施是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确实有非常高的智慧,智慧虽高,有的他没有财富,他的生活很艰苦,这一类就是前生当中他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有很多发大财的,大公司的老板、董事长,小学都没有毕业,他发了大财,亿万的豪富,那他就是前生专修财布施,没修法布施;所以他没有聪明,没有念过什么书,福报大,底下办事可能都是些博士替他做事,因为这些人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财富。

那么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因此我们懂得因与果,实在说这三种布施都要修,这福报才算是圆满。底下这么长讲了一段因缘,这因缘是经里面所说的它引用最胜仙人的一段故事,来说明内财的布施难行能行,这个故事诸位自己去看,我们不耽误时间。

翻开四十六面倒数第三行,‘是故当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闻正法。’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把前面这段因缘读了之后,这几句话的意义你就明了了。在第二行讲观心的解释,这解释是两层解释,前面是因缘释,下面是观心释,‘谓观察此身’,这是用智慧去观照,‘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为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它没有自性,也就是没有自体,正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当体即空。‘无我我所’,在五蕴法里面,觅我了不可得,既然我都没有了,那里有我所有呢?当然我所有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我与我所,实在讲是一种虚妄的情执,绝对不是个真实的,可是世间人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可以说是根本的过失,就是在这个虚妄的执著。

‘虽见似有’,这个有是假有,佛经里也称为妙有,不是真的有。‘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佛经上有许多的比喻,金刚经上把它比作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明有没有这个相呢?有这个相。是不是真有呢?不是真有,是幻有。‘既无自体,原同法界’,我们要追究它的确没有自体,一一法都没有自体,那么它体是什么呢?体就是一真法界,体就是真如本性,的确一切法同一个根源里面发生的,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法同一个根源。‘如是一一推征,三谛具足’,即空、即假、即中。‘依而修之,即成三观。诠此义时,闻已生解,契圆理机,便是写经,经是诠表生解义故。如其不观不推,迷心取相,写亦奚益哉?’,写经又有什么利益呢!那么这个解释完全是从理上来观察,可以说是最为深入,真正能够得佛法的精髓,比因缘解释要透彻得太多了。

但是这不是一般初学人能够达得到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佛经里面真正的意趣是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一段经文是讲写经,主要提的是写经,用生命布施写经,那么这就讲到发心的相状。在大智度论里头说,如果有人发愿,愿自己将来作佛要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人就是发了菩提心了。可是发了菩提心,他心既然不一样了,他的言行也就变了;我们晓得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受心的指挥,所以心清净,我们的身口都清净,心是个佛菩萨的心,他的言语行为没有一样不像佛菩萨,会改变的。如果说心发了,言行还没有改变,那不是真发心,真正发心一定改变,他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行动里面,能看得出来。

大智度论里面给我们举了十个例子就是说明发菩提心之后,他的态度就不相同了,我们今天所谓是风度、仪表,他自自然然就起了变化;现在也所谓是气质不一样了,变了,不是凡夫的气质了,是佛菩萨的气质了,不相同了。那十种呢?第一种亲近善友,他所交往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识,都是身心清净、正知正见,他跟这些人往来。当然与这些善知识往来,常常受善知识的熏陶,气质那有不变的道理,一定会变的。第二,他知道供养诸佛,供养诸佛不必多说,我们十大愿王第三愿就是供养佛。

第三,修习善根,这在前面都说过了,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再加上大乘的善根精进,他认真地修学。第四,他有非常殊胜的志向,他要求最殊胜的法门,这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一切法里面那一个法门最殊胜,这是不言可喻,在华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得非常地清楚明了,那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这是最殊胜的法门,真正发了菩提心,没有不求生西方净土的。第五,在待人接物当中,心地清净、慈悲、柔和,不会有暴躁的行为。第六,遇到苦难能忍,决定不会怨天尤人。第七,慈悲深厚,待人接物真正的慈悲。第八,深信平等,平等是佛给我们讲的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万法平等。如果你能够深信佛所讲的平等的理,你在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会起贡高我慢的心,谦虚恭敬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第九,爱好大乘佛法,能够以大乘佛法帮助一切众生。第十,求佛智慧,一定是求如来果地上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讲发心的十个样子,十种相,我们也应当要知道的。这些在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里面都引用的有,大疏里面是更详细。

我们接著看下面经文,在四十七面,‘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虚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这一段经文当中有省略,看一个头,看一个后面;头呢?是成菩提树下示现正道,末后呢?是讲入于涅槃,这是讲佛一生八相成道,是他一生示现弘化利生的事业。

而文里头特别把弘化的事业说得多,那就是法会,法会就是讲经说法,以种种不同身分,或者是对菩萨说法,对声闻、辟支佛,乃至于对人非人等,这些小注里都有,我们不要细说。那么从这一段文里面,我们能够体会到佛也像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不管是什么人;孔老夫子教的是人,人里头有教无类,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佛的范围大,他是九法界的众生都包括在其中了,上面到菩萨,下面到三恶道,人非人等;这是比孔老夫子教学的范围要广大得太多了,也是有教无类。那么须要提一提就是此地是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这叫圆音说法,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不可思议的本领,我们人做不到的,佛在那里讲经说法,大众是很多不同类人在那里听,他都听得懂,用不著翻译。

譬如说佛在这里说法,听众里头各国人都有,他们每一个人听的时候,都佛说他自己本国的言语,这个妙极了,用不著翻译的,佛用神变把他的音声都能变成他自己的语言,六道鬼神来听亦复如是,这不可思议,这种音才叫圆满音。其实诸位要晓得这个能力是我们自己的本能,而我们本能今天把它丧失掉了,我们今天去学外国语言的时候,学得好辛苦。本能不需要学的,真正得大自在,大自在里头,这个里头有障碍,诸位想想看跟华严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语言里面就有障碍,怎么说无碍呢?必须要到这个时候身心清净一切无碍,一切语言不需要学全都通达,所以我们一定要信,要深深地相信,我们自性清净心实在是万德万能,一切无碍,要相信,这些能力都是本来具足的。

如大雷震,这是比喻佛说法能够震动人心。随其乐欲,乐是乐好,他欢喜的、他爱好的;欲是希望,他所期望得到的,他喜欢的,那么佛所说的话正是他爱好的,正是他欢喜的,所以他能够接受,他能够闻法欢喜,这样才能够成熟众生。那么这一段我只跟诸位说这一句,其余的你们在注解里去看,这一段注得很详细。再看下面经文,‘如是一切我皆随学’,佛是凡夫修成的,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我们也能成佛,一定要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大师注解里面有两句话勉励我们非常之好,‘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轻而退屈。’这两句话希望我们多念几句,要把它记住。

丈夫,在此地这个丈夫不是专指男人,是指真正能够做到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主,这叫大丈夫,女子做到也叫大丈夫,要明白这个意思。那么也叫做大英雄,你看释迦牟尼佛,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大殿,匾额上大雄宝殿,雄就是英雄。什么人称为英雄呢?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办到,这称为英雄。了生死、断烦恼、证菩提,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我们称他为大英雄,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随学就是效法。

再看下面一段‘随诸佛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注解里‘首句,承前结指。意谓我所以云皆随学者,如今本师世尊毗卢遮那是也。’毗卢遮那佛是我们的本师,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因为前面是讲学本师,这是我们随学第一个对象,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学他。下文的老师一样嘛!这样的大善知识在十方世界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太多太多了,这都是诸佛世尊;我们要学本师,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我们统统要学,就像学本师一样地学,一样地来随喜。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要这样地学习呢?你不发这个愿,不这样地随喜,你的心胸没有办法开拓,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样子你随喜的功德不能圆满,所以菩严的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这个心胸多么地开阔,敬本师毗卢遮那佛也一样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才能与普贤行愿相契合。

如果只学本师,不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不是普贤行愿,为什么呢?不普嘛!虽有行愿,不普,这成就就不圆满。那么在理上讲呢?注解解释于念念中,‘言于念念中者,须知吾人自心,念念有佛成正觉也。’须知就是必须要知道,我们自己心性当中,念念都有佛成正觉,就是示现成佛,那么你相不相信呢?我不相信,我的心里那有什么佛?心里胡思乱想有什么佛?其实你搞错了,你胡思乱想是你的妄心,是你的分别心,不是你的真心;真心里头念念有佛示现成等正觉,真心变现出来的是法界,十方三世无量无边刹土,是我们自己真心所现之物。心太大太大了,心比太虚空大,太虚空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什么时候没有菩萨示现成佛呢!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真正的事实。

注解接下就说,‘何以故’,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征释,‘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此心就是自己一念的心性。‘自心即尔,一切众生心亦然’,一切众生心跟自己的心是一不是二。‘佛者,觉也。一念觉即一佛出世,念念觉即诸佛出世。我念念思惟觉,即念念皆随佛学也。’这个意思不可不知,这是讲到真正的随喜功德,随喜诸佛,随喜诸佛里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念念觉,觉而不迷。可是诸位自己一定要记住,刚才我讲的那十种相,那是觉的相,如果我们没有前面十种相,那你是不觉,是迷。

再看下面经文,‘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文跟前面是一个意思,我们也把它省略掉。再看第九愿,第九愿是‘恒顺众生愿’。那么对上常讲所谓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叫菩萨,前面一愿就是上求佛道,这是常随佛学。这一愿就是下化众生,你要不恒顺众生就谈不上下化了,所以一定要修恒顺众生。‘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那么大师此段的注子注得相当地精要,注得很好。‘言恒顺者。恒,常也。顺是随顺。’可见得不但要求随顺,而且要求恒常随顺,这也是人之所难,所以菩萨道难行能行;尤其是在逆境、逆缘当中,我们暂时地随顺,还勉强忍一忍还能过得去,长时期的随顺不容易,这个长时期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

我们读法华经,读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叙说他与提婆达多的关系,生生世世的怨家对头,不是怨家不聚头;换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恒顺提婆达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他才能够成佛,他才能够提前成佛,为什么呢?他肯恒顺众生。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因地,他们两个是同学,而且弥勒菩萨是学长,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学弟,应当按照成佛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这个才对的。结果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在弥勒之先成佛,弥勒反而降下来做他的后补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精进,真正能够随顺众生、恒顺众生,所以他超越了,他提前了,那么这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众生种类万别’,真是千差万别,太多太多了,‘根性千差’,每一个众生根性都不相同,‘若言恒常随顺,不几难乎。’这太难了,真的不是个容易事情。‘前科’就是前面一段,对‘于佛’来说,‘言随学’,对佛我们要随学,我们要学佛,为什么呢?‘谓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顺于真理,故须连心仿学。’就是应当要效法。所以对于学佛、学菩萨,这没有问题,他们是至善之人,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可是讲到众生就不然了,众生固然有善的,但是恶的毕竟是占多数。‘今于众生言恒顺者,众生善恶之行’,纵然是善,他也是迷,造恶固然是迷,众生修善修福还是迷,‘不离迷心。粗犷乖道’,乖是违背,‘非可轨持’,他不足以做我们的模范,换一句话说,不足以效法。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不说学,不说是常随众生学,不是这个说法,只叫你恒顺。

‘然不坏假名,不灭假相,法无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体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恒顺。’这就把为什么要恒顺众生的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了,你要不明了这个道理,你顺众生的时候会感觉到很痛苦,会感觉到很冤枉,不值得,这都是凡夫的情见,凡夫的执著。真正透彻这个道理了,你才晓得恒顺里头有无量的功德,成就自己,决定是叫自己定慧增长。那么这就是显露自己的同体大悲,真正能够达到平等法界,物我一如,所以恒顺众生是修这个,真正是修自己的性德,显发自己的性德,你明白这个道理那怎么能不修呢!这个太重要了!因此恒顺众生跟常随佛学,我们应当平等地重视,这个功德、这种成就绝对不在常随佛学之下,要明白这个道理,甚至于还有过之。怎么晓得它有过之呢?这十大愿王愈是在后,后面能包括前面,前不包括后,它这一愿是在常随佛学之后面。换一句话就是功德比常随佛学还要超胜,这是我们很多众生疏忽掉了,不晓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纵然是学佛都学不好,学佛也没有成就,也没有效果,原因在那里?不肯恒顺众生,如果肯恒顺众生,你常随佛学才能真正学得到,不肯恒顺众生,学佛也学不成,那是个大障碍。

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平等。正如昨天有个同学问我,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为什么不开悟?他就是心不平等,他对佛是很尊敬,常随佛学,他不恒顺众生,所以他三千遍也枉然,不要说三千遍,三万遍也不行,也不能开悟。由此可知我们要想读经开悟、念佛开悟,恒顺众生千万不能疏忽啊!比常随佛学还要重要啊!几个人能透彻这个道理?不管修那个法门,不管你如何精进用功,你不能在这一方面下功夫都不能成就。那么在这一节经文,这节经文讲得很透彻,有说话、有比喻,真正是普贤菩萨的苦口婆心教诫我们,点醒我们。

我们再看注子,‘在迷执行者’,这就是我们凡夫,迷惑、执著,‘我心过坚者,固为难事’,我们今天恒顺众生难,难在那里呢?难在我执、迷惑。这个坚简单讲就是有很深的成见,有很坚固的成见,自以为是,这就很难很难了。‘在悟心大士,见解融通者,诚易易也’,真正开悟的人,真正觉悟的人,他不难,他真能恒顺;像金刚经上举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那别人太难太难了,可是在忍辱仙人他不难,他若无其事,在他很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看起来太难了,难行苦行,他没有觉得难,他也没觉得苦,他要觉得难,要觉得苦,他忍辱波罗密功夫还没到家。由此可知难易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苦乐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随著自己的境界,标准就有变化,凡夫与菩萨的标准是迥然不同,这是我们要明了,要学习。

‘自先以旷荡虚心,物我无二’,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能够容忍,要能够容物,要能够像诸佛如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容不下的。‘自觉真性,凡圣不差’,佛能容,菩萨能容,为什么我不能容?‘上合十方如来,下同六道含识’,是一不是二。上合十方如来就是前面一科所讲常随佛学,下同六道含识就是这一科所讲的恒顺众生。在楞严经上我们也念到观世音菩萨自己说,他讲他的成就的时候,他说上合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此理,也就是我们前一科的意思,常随佛学的意思。

他又说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就是恒顺众生的意思。你看看那一个菩萨,那一个佛,他修成的时候舍弃了众生?他没有修恒顺众生,换一句话他就成就不了。那么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提醒诸位同修,这是华严经上说的,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你要修成一个声闻、缘觉,修成一个天人,修成一个权教菩萨,行!不修这个法门,行。你要想修成法身大士,要修成无上菩提,你不修普贤行就不行,没有法子,任何一个菩萨成无上道一定修普贤行。那么这十大愿王是普贤行的纲领,十大纲领,把握到纲领,行就有了方向了,就有了目标了,修行才能够得力,所以非常非常地重要。在此地我们特别要强调恒顺众生,我们修这么多年,学这么多年,一点成就都没有,毛病就生在不肯恒顺众生,所以不管怎么苦修,一事无成。纵然你学到一点皮毛之见,我们拿这个经仔细看看我们所造的业都是三恶道的业报,非常地可怕。好,我们下课。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