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ㄧ幇鍦ㄧ湅鐨勬槸 www.guiyifo.com 鐨堜緷浣涚綉      鍦ㄧ嚎渚涗經锛堣繘鍏ワ級鑱旂郴guiyifowang@163.com銆€
閲婅喀鐗熷凹浣� 鈥滆櫄绌烘湁灏斤紝鎴戞効鏃犵┓鈥�瑙備笘闊宠彥钀� 鈥滀紬鐢熶笉搴﹀敖锛岃獡涓嶆垚浣涒€�鍦拌棌鐜嬭彥钀� 鈥滃湴鐙变笉绌猴紝瑾撲笉鎴愪經鈥� 濡欐硶鑾插崕缁�鍥為椤�
闃垮讥闄€浣� 鈥滃洓鍗佸叓绉嶆棤灏界敋娣卞ぇ鎰库€�澶у娍鑷宠彥钀ㄢ€滄櫤鎱у厜鏄庯紝鏅収涓€鍒団€�鍥涘ぇ澶╃帇 鈥滈 璋� 闆� 椤衡€�鍏瓧澶ф槑鍜�鍦拌棌缁�
寮ュ嫆浣� 鈥滀负璐ゅ姭鍗冧經涔嬬浜斾經鈥�鏂囨畩鑿╄惃 鈥滃崄绉嶆棤灏界敋娣卞ぇ鎰库€�闊﹂┊鑿╄惃鈥滃乏鎶ゆ硶鈥�澶ф偛鍜�閲戝垰缁�
鑽笀浣� 鈥滃崄浜屽ぇ鎰跨帇鈥�鏅搐鑿╄惃 鈥滃崄澶ф効鐜嬧€�浼借摑鑿╄惃鈥滃彸鎶ゆ硶鈥�娉曞笀璁茬粡浣涚粡搴�


宣化上人:慈悲喜舍是修道的基础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宣化上人开示,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

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无量就是没有限量。不半途而废,不中道自画,得少为足,认为够了。其实慈悲喜舍没有够的时候,越多越好。应把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乐。我们是否给了众生快乐?若是没有,那就是没有尽到慈心。应该朝向‘无缘大慈’的目标迈进,不但同情人类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动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即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观火的心理来观赏,那样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为怀,方便为门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们能不能拔出众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没有尽到悲心。应当有‘同体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饥如己饥的精神,佛教以悲为宗旨,悲就是怜愍的心。与儒家所说的‘悲天悯人’不谋而合。由此可知天下圣人的思想,同出一辙,没有离开恻隐之心。佛教主张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这是宗教的骨髓,否则,乃是异说外道。

(3)喜是喜心。我们是不是欢喜学佛法?有没有发忧愁起烦恼?或者闹情绪?如果有的话,赶快纠正,不可任性发展,若有半点习气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错误观念。要知道这种观念错不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舍是舍心。我们有没有舍心?如果有,是大还是小?是一时还是永远?舍甚么?就是发心给予众生快乐,拔众生的痛苦,扶人困危,会生起无限欢喜,但不可执著。做完之后,统统把它忘掉,不可留记心头。如果执著不忘,那不是菩萨的愿行。要有施恩不求报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澶╁ぉ蹇典經锛屽ぉ澶╂嫓浣涳紝澶╁ぉ蹇冨悜鍠勶紝鎹㈠緱娓呴潤鑹敯蹇冨銆�

鐗堟潈鎵€鏈� www.guiyifo.com 鐨堜緷浣� guiyifo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