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文集九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弥陀愿力无边,慈悲无尽,弥陀将其修行功德全部注入其名号之中,令一切众生容易称念,容易得益,故弥陀名号与弥陀本身一体不二,毫无区别,昙鸾大师谓之:「名即法」。

故不论何人,只要称名念佛,阿弥陀佛即在其舌根跳跃,身中放光,现生消灾解难,增福延寿,临终顺利安然往生极乐。故念佛众生即与弥陀「机法一体」,亲近不离。

法然上人言(《法然上人全集》第四四七页~四四八页):

抑!第十八愿中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者,盖有二义:一者念佛有殊胜功德,二者念佛是易行故。

初、殊胜功德故者:彼佛所有因位果上一切功德,皆悉摄在此名号中,是故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无上大善根也。是以《西方要决》曰:

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也。加之,此经即指「一念」赞为无上功德,是则殊胜大善根故,选为本愿也。

二、易行故者:但称名号,不简贤愚,不简老少,有病无病,行住坐卧,修之得便。(中略)

若以布施为本愿者,贫穷困乏辈,断往生希望。
若以持戒为本愿者,破戒无戒徒,断往生希望。
若以禅定为本愿者,散乱粗动人,不可得往生。
若以智慧为本愿者,愚痴无智者,不可得往生。
自余诸行,准此应知。

然堪布施、持戒等诸行者极少;贫穷、破戒、散乱、愚痴者甚多,若以如上诸行用为本愿,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萨大悲,遍摄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称名一行立为本愿也。故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又言(《法然上人全集》第六○八页):

弥陀因位时,代一切众生,于兆载永劫之间,修六度万行、诸波罗蜜之一切行,其功德皆悉纳于六字名号故,万行万善、诸波罗密、三世十方之诸佛功德,六字名号无有遗漏,是故名之为「极善最上之法」,源信大师判为「因行果德、自利利他、内证外用、依报正报、恒沙尘数无边法门、十方三世诸佛功德,皆悉摄于六字之中,是故称名功德无尽」者,此意也。

弥陀本愿言:「与诸圣众前来迎接称此名号愿往生极乐之众生,此愿若不成就者,愿共众生,同堕地狱,终不成佛。」发起四十八愿,此愿已成就故,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也。故虽极恶最下之罪人,称此名号者,得万行万善之功德,相应因位之本愿,而蒙迎接;故以本愿不思议之力,须臾之间生于报土,剎那之程开无生之悟,有何可疑耶!一念得无上功德之名号也,一念十念之功,丝毫更不可思议。



「念」之义
「念」是心的作用,在佛典中有几种含义:
一、明记不忘之义─唯识学谓心的作用(心所),于曾见闻觉知的事象,明白记忆不忘(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曰:「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上)曰:「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想念之义─亦名忆念、心念。
《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曰:「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曰:「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三、观念观想之义─佛体或理法等之观想,如《观经》第九观之观想佛身,名为观佛三昧。

四、称念之义─《观经》言:「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耳闻念佛之声」。
《易行品》曰:「念我称名」。
《般舟赞》曰:「念念称名常忏悔」、「一声称念罪皆除」。
《选择集》曰:「念即是称也,念称是一。」
《选择集》曰:「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五、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剎那、六十剎那、或九十剎那等,谓之一念。

第六意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
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


「忆念」之义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言:「若修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

又于〈定善义〉「亲缘」之文言:「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忆念」者,记忆不忘。「忆」者忆持不忘,「念」者明记不忘;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

《唯识论》三言:「云何为念?于曾受境,令心明记不忘。」于曾见闻觉知之人事物,记忆不忘,一思则现。

《华严经大疏钞》三十四上言:「摄法在心,故名忆念。」

《唯识论》以念属「别境」(缘各别之境而生)。

《俱舍论》以念属「大地法」。

于现在之事物,初见闻谓之「念」,能为后时不忘之因,非谓但念过去之境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的经证与祖传
壹、经证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本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中所言之「乃至十念」的念佛,在四种念佛方法之中,既非实相念佛,亦非观想、观像之念佛,而是「称名念佛」。释尊于《观经》亲自解释「十念」为「十称」,亦即《观经》言: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
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之「念佛」即是实相、观想、观像或心念之念佛,他此时之根机只堪行「称名念佛」。弥陀之本愿乃是为救度一切根机之「十方众生」,故其中之「乃至十念」必是「称名念佛」,否则上述经文之「下品下生」之众生将漏于弥陀本愿无法往生,十八愿则无法成立矣。故「念」即是「称」。

且释尊于《观经》〈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贰、祖传

一、净宗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

后之净宗祖师亦相继阐明此义。

1.龙树菩萨于《易行品》解释第十八愿之义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而在此之前预为标示而言: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 执持称名号

2.天亲菩萨于《往生论》释言:

称彼如来名。

3.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释言:

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又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4.道绰大师于《安乐集》释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净宗宗祖──善导大师念佛的根本思想

此「本愿称名」之佛说及祖传,成为后来大成净宗之善导大师的念佛根本思想,此义大师有更加深入而彻底的发挥。

善导大师于四种念佛之中独标「称名」,其根本思想如下:

1.以本愿之「十念」谓之「十声称佛」,其「本愿取意文」如左:

(1)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玄义分)

此不言「十声」,然其意即是「十声」;且此文在于有名之「六字释」之后,作为「十愿十行」的证明,故是「十声称佛」,甚为显然。

(2)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玄义分)

在此「称我名号」、「下至十念」,直接以「称」释「念」。

(3)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定善义)

在此总明四十八愿,愿愿皆显专念弥陀名号之义,「念名号」即是「称名」之意。

(4)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5)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6)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往生礼赞)

(7)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以上「乃至十念」之「念」释为「称名」之例,是善导大师以「念佛」为「称名」的铁证。

2.以本愿之十念为称名,其根据之《观经》的念佛,当然也是称名念佛。

亦即《观经疏》立「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两三昧,来到〈流通分〉则舍观佛三昧,取念佛三昧,而且此念佛三昧即是「称名念佛」,大师如是言: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废观立称,文意甚明。

3.大师「五部九卷」之中,证明大师以念佛为称名之文很多,上引之文甚为充分,此外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