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2008年5月2日 万法归宗 禅堂开示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阿弥陀佛!我们慧日寺当中,这个法堂应该是我们慧日寺一个最主要的一个堂口,这边是一个有很高价值的一个地方。因为我们每天要在这里坐三支香,平时也都可以来这里打坐,也可以看一些佛教开示。那如果常住的人时间久了,如果每天来三次,天天如此的话,有些人会把这个当成一种任务,到时候就来了就坐,坐了之后就可以打瞌睡,那样的话,法堂的价值就隐没掉了。

这样一个空间坐在这里的时候,怎么发挥这个空间的价值,怎样珍惜这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让它变成生命当中最宝贵的。我们一辈子活几十年,能让这一支香一个小时,变成我们生命当中最宝贵的。

这方空间,大家坐在这里,没有任何人来打扰。在坐的这一片空间里边,就思维教义,思维佛陀讲的话,甚至反省我们的生活,反省众生的迷乱。也可总括到你的悟性,悟的范围,悟你坐在这里,跟躺在光明里一样。当然也可以胡思乱想,甚至也可以在这一个小时当中昏昏沉沉的。每个人在自己的这一方,坐上不一样。就个体而言,每一次打坐,每一柱香,都有不尽相同的。

所以很多人对这边来说,他或许是莫名奇妙的,坐在这干吗呢?腿盘起来,盘的姿势对不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心灵的状态更不清楚,对我们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清楚的话,这一个小时变成了一个小时的牢狱,内心七上八下的不安。甚至有的人来到寺院之后,空间时间都压迫他,都让他内心产生烦恼。有的人有了痛苦的经历之后,他就不敢再来寺院,他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不知道这个对生命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就是很多我们在坐许多学佛的也是,一说要去寺院,要不明白寺院的(人),“你去那里干嘛? ”这是很关心你的,会这样讲。还有人会调侃你,“你去寺院要出家吗?要去做和尚吗?”如果真关心你的,会替你着急,你怎么好好的,要到寺院里去干吗,就这样子。

我们生命的其中一个,本能就是这样,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总是有点恐惧的。尽管佛菩萨对我们很好、很慈悲,但是对不了解佛教,不了解佛菩萨的人,对佛教还是有一种恐惧心理的,这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本能。如果妈妈带这孩子在黑夜里,她总是恐惧自己的孩子去到黑暗里面,从自己视线消失掉。对妈妈来说,她看到孩子如果消失在黑暗中,消失在她的视线之外,她会很恐怖的。她为什么恐怖?因为她对黑暗里的事情一无所知,对她不了解的东西她会有恐惧心理的。所以过去人说,现在咖啡很好吃,最初吃咖啡的人胆子很大。虽然太阳的光线很亮,但是对于他的眼睛接受不了太阳强光线的时候,他对阳光也是有恐惧的,生怕阳光会灼伤他的眼睛一样。

我讲的这一些,就是说比喻。对于佛法不了解的人,对佛法也有恐惧。同时对于法堂,我们打坐不了解的话,也会产生恐惧一样。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当成一种任务。否则的话,就会很喜欢到这里,很喜欢到法堂里来。尽管我讲了好多次了,平时都可以到这里打坐,但是我平时来的时候,看到很少有人在打坐,而且这三支香常住规定的,大家虽然来坐,心里面有没有生起法喜?这个很重要,打坐的质量很重要!

为什么要打坐呢?主要是一个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摄受众生、摄受弟子的一种方法。甚至我们实践佛的这种理论,看了经典怎么去实践,要有个地方,所以这法堂、禅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我们修行是修心呐!这个心怎么修?虽然平时生活当中也可以修,但是我们社会当中,乃至我们学佛的人,有多少在平时的时候能紧紧的看住我们的心呢?所以这个法堂里面,我们在止静的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专门就是万缘放下,来看住自己的心,没有找到的,好好的去找,因为心不可能离开你,所以利用这个空间来参究它,已经找到的好好的看住它、分析它,认领好它。

这个佛法中有很多种比喻,我们这个生死轮回的业报来说的话,心象妈妈一样。但是从我们这个业报来看心的话,有时候我们又把心当成小孩一样。如果从心的角度来看,我们业报的人是小孩子,如母念子,念是念轮回当中的,业报很重的,但是从我们业报的状态来看心的话,有时把心也当成子啊。所以有时候经典里比喻叫“认贼为子”,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找到一个真的,把那些有漏的、好失的、烦恼的东西当成是子,没有认到真的,真的为子。

所以我们佛教经典里《华严经》里面讲,这个佛是什么呢?佛离不开我们的心呐!凡是众生都是有心,凡有心就是佛的属性,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迷掉这个心的是众生,觉悟到心的就是佛。所以参学善知识种种的引导都离不开这条路,心的重要性。

今天同时也是我那个三哥,智强师他去世,他是26号凌晨去世的,今天是2号,是“头七”嘛。他那个出家呢心比较野,没有把这个心放在出家心,探究这个真理。他只想到我出家了,特别是我迁单他出去了以后,他想自己自由了,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多去云游四方,四大圣地都去了。那时候我去西藏,他就说我也想去,求我能不能满他愿。好,那我带他去了。然后近一两年,四大圣地连鸡足山都跑去过了。他真是参学善知识去的吗?不是的。带他去西藏的时候,在藏地那些都是很好的地方啊,我问他你愿意留下吗?他不愿意留。他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看风景的,他不出家就有这么个愿望,就想着骑着自行车云游天下。他后来发现出家倒不错,穿了这个衣服,可以免费吃喝,接受别人供养,还可以住庙,这不错。他这个出家不是抓住重点来出家,还是他的分别心习气的一种原则。

所以他死掉的当天,他的神识出来的时候,别人看到他还是在家人的形象。心是什么?那个时候现出来就是什么。第二天就装龛就火化了,火化了才有点醒悟。火化的时候是天童寺的一位老和尚,这老和尚天童寺也是常住有几十年了,所以跟他说法做仪式,他一下子又反省过来,又回光返照。特别是晚上我们给他做蒙山的时候,也有居士看到他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像个出家人了。但是这个时候,他的罪业己经显现了,头上枷了一个枷了,就象唱戏的带的那个一样。古代犯了罪的时候,戴的那个一样的,但是他的手腿脚还是自由的,作施食的时候还好,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的,看到过还是蛮好的。但是从他业的方面来讲,虽然有枷的束缚,但是毕竟我们这么多出家人,还是提携他,让他没有什么痛苦。就象他生了这样一种重病(肝癌),没有感觉到痛苦,这个病要他的命,但是他生了这个病一点不痛。那个时候我们在超度他的时候,他跟我们还是相应的,那时侯他还蛮开心的,别人看到他还是笑眯眯的,挺乐的,面对我们。但是我们超度结束之后,他又去看他以前的老婆的时候,又看他儿子,这样他的心念又转回去的时候,马上那个头发长的很长,头发长长,不是一寸长两寸长,一下子长的很长很长,一起那凡心,头发一下子长的很长。因为他中阴身念头,念头想什么就是什么。本来是坐到那个河边,有荷花、有水草啊很美的,他坐在那个很清净的河边上,很安静的坐在那里。但是一起了这个凡心以后,头发就长掉到水里去了,有人看到掉到水里,淹没到脖子这边。所以我们经典里说“一念必落一法界”,就说明十法界为心所变、为识所现。

那平时我们在这里打坐,要干什么?在研究什么东西?那打坐为了什么?就为了修心。这个心不要起俗念,这个心不能念轮回法、不能念有漏法、烦恼法。但是念有漏的、念烦恼的,这是我们无量劫的习气。所谓修,就是怎样把这个习气扭转过来,让它念佛,无量光无量寿无漏法解脱法。正因为这样子,以佛的威德加被,给我们时间,给我们空间,让我们很自由的在这里修,并不是说我们出家人。那坐到这边是我们有多大的福报,我们坐到这里,其实这是佛的大慈悲。在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中,还有这个几十亩地的寺庙,还有这样一个法堂我们可以坐在这里,享受这个空间和时间,去思维对我们生命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师父以前也常常说,除了生死事大外,其他都是好商量。我们坐在这里,把功夫要用在点子上。我们现在不去认识,那心不去降伏它,不如是的去安住它,降伏它,是我们无量劫的习气的一面,然后心的真实的一面,它的光明的一面,也是必须要安往的。

所以《金刚经》里面“须菩提解空第一”,解空是什么?就是解心地。佛陀涅磐前升天为母说法,然后降回人间的时候,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莲花圣女,她证得罗汉果了,为了要见到佛,自己先变成梵天王的相,别人都给她让路,来到最前面第一个见到佛。但是佛却呵斥她: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第一个见到我的是在山洞里边打坐的须菩提。

解空第一,就是解心第一;解心第一,就是认识佛的能力是第一的。所以须菩提在经当中作为请法众,在请示佛陀的时候,这个佛陀在与圣众去城中托钵乞食,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吃完之后洗足敷座,把脚洗干净之后坐好,须菩提出来问:“云何降伏其心?云和安住其心?”所以很生活化的一个场景。这个生活化和天下所有人都一样,所有的人都要衣食住行,所以佛陀在生活当中也是这个样子,连只小狗小猫也要吃饭呐。所以一个平常的生活当中,须菩提就问佛陀说,在平常生活当中要怎样降伏其心,去安住心呢?降伏心是什么?迷惑颠倒的心,是需要被降伏的。回归的那个正确的心,我们是要请它坐下来的,长久住世的。所以我们在法堂里面,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明确怎样的心的念头,怎样去降伏,被调化、被调教,怎样的心灵状态才能让我们去恭敬、去顶礼,让它长久安住的。

所以就从前面我讲的那个例子当中,就是智强师的例子就非常明显,我们活着的人的意义。所谓修行者的意义,你要修什么,不要平时盲修瞎练,念经打坐当任务,那就糟糕了。如果哪一天也有医生跟你说,你只有一个星期了,你将干什么?忙着吃大鱼大肉?还是忙着哭?还是忙着写遗嘱?这很重要的。所以现在还没有佛菩萨来跟我们说,预知时至的情况下跟我们讲;也没有大势至菩萨来给我们讲,善男子,你再过几天要往生极乐世界了;也没有医生来给你说,你还能活几天。但是我们现在该做什么,所以这个你要认清楚,你不认清楚不知道干嘛的。

这个寺院存在,它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来说,这个机构是很特殊的。作为一个法堂,同样是房间,也同样是那些工人造的水泥钢结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法堂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的。我们学佛的人拥有这个身体,别人也拥有身体,我们要用这个身体干什么?我们住在这个身体的房子里,我们要让它干什么?今天说凡有心者皆当做佛,那所有一切有心的,比如说鸡狗。作为人,拥有这个心的我们,要怎么样?干什么呢?所以这次,我问了好几位,他们都说这次智强师的去世,大家都很有感触,内心里有很大的震动。震动什么?

古代也有这种公案。古代丛林里也住了很多人,一般庙都是上百人,甚至到几百人,送往生是经常的事情。有出家人去世之后,也马上去敲板击钟送往生。过去祖师也曾经讲,庙里有出家人去世,对僧团来说是很大的教育,现量的一个教育。那一年我们在天童寺那个火化地方,看着那个松山老和尚。九三年的时候,正好我在天童寺,正好遇到他老人家圆寂,他圆寂的时候,自己坐在自己做的那个破凳子上面,九十三岁单盘腿盘着,腰挺挺的,头也不歪,五官端正,就这样伸着一支手,就这样圆寂了。九十三岁呀!我们现在二十三岁、三十三岁,这样打坐你试试看,不要说死了,叫你坐一个小时你试试看。这就说明这个老人家做为天童寺首座和尚来说,他几十年的用功功夫就出来了!我们平时做人,我们老祖先一直讲时间是宝贵的,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我们如果没有把时间用在正点子上的话,也不会觉得时间有什么珍贵的。特别现在这个季节对修行来说最好了,空调不用开,不冷也不热没有蚊虫。

听说塔院那边没一个人敢去住了,说那边闹鬼,智强师是在那边去世的。想想看,我们自己一气不来变成后事。我们现在坐到这边大家都不害怕,哪天你死掉了,火化了,骨灰给你洒掉了,你人还坐到这边,大家多害怕。所以我们佛教里讲人身是宝,宝在那里,他这里只是指把这个身体利用起来,讲把追求身体解脱出来,这样的人生才是宝,不解脱的造恶业的那没什么宝的。

这个修行,至少要对我们所拥有的这个当下的心负责任,要去调教它。人是可以教育的,他人可以教育,自己也可以教育,我们学佛的人就是教育自己,回光返照。作为一个丛林里边,做执事的还要监护大家的道业,所以没有办法,也得要讲一讲。除了对大家提供服务方便之外,为了让大家方便修行,还要警策大家,这是执事的一种任务。所以平时我要监工造这个房子之外,对大家的修行也不得不关心。虽然我们每个有心,对心的认识也要用心的。

所以去寻师问道,都是想通过善知识的加持,自己的用功,更靠近自己心的真相。首先要认识到你的心,认识到之后还要调伏它,调伏它也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所谓的苦行就是要调伏这颗心,这颗心都是好吃懒做的,跟猪八戒一模一样。怎么样调伏它?所以娑婆世界觉悟的人生是非常壮丽的,在这样的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如果你认识到心了,就要调伏它了。真是很壮美的一个乐章,它的庄严要超过极乐世界。如果在这个世界,你认识到心去调伏它,十方诸佛都会出广长舌相赞叹你。

就是六祖大师,你看,已经传了衣钵给他,但还是要去猎人队里十六年。我们想想猎人队是什么样的生活,居无定所。我们有个定所,塔院还不敢住,怕鬼,还没叫你住凉亭、住到坟头上。我们其实不错,还可以锻炼一下。我们浙江的坟头都有石桌子石椅子的,哪天给你弄到那个石桌子石椅子上,给你放上点心,给你泡壶茶,让你坐那一夜。你去体验一下,去试试看,不要人活一辈子都没体验过,不要说我们学佛一辈子都没体验过。

我都体验过的。我没出家的时候,没学佛的时候,我就去体验,跑到坟头去坐着。去烈士陵园,我骑到那个烈±坟墓上,那些坟墓很整齐的。以前的坟墓很乱的我怕,因为我怕蛇,烈士墓坐着,它是水泥石碑,它没有蛇,很干净的。白天晚上我都敢去,最初学佛的时候,我就跑到那边,不去住旅店,就跑到凉亭住一夜。一边坐一边打瞌睡,打瞌睡的时侯有点怕,有正念的时候不会怕,打瞌睡的时候一激灵一身冷汗,因为昏沉的时候嘛。所以我就觉得前面后面因为黑暗的时候,不知道会怎么样,一直保持正念的时候,一点也不怕。那现在我们也不要去凉亭,也不要去坟头上,胆子大的去住塔院,谁报名?呵呵…

要督促我们修行的,要不督促我们修行的话,我们这个轮回的业报很深,以分别心为主,这就有彼此,然后我们这个业报,一粒尘埃面对整个虚空一样。我们本身就很恐怖的,在轮回的道上,这一粒尘埃飘啊飘啊,“背觉合尘“。我们体验这一粒尘埃是自己,我们真正的佛性就由如虚空一样,广大的虚空的。这价值不认识,而只体认到那一粒尘埃的我,这本身就是很恐怖的,比遇到鬼还恐怖。生死轮回的路道很恐怖的,鬼害不到你的,只有自己害到自己,执迷不悟是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我师父圆寂之前,最后一次公开的开示,在岱山极乐寺斋堂。一上来就说,《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心能做如来,应作如是观”。然后又从我们祖师的一句话说,就这个心字的结构来说,“三点如星象,横钩似月牙,披毛由此得,做佛也由它。”,做畜牲啊、饿鬼呀、地狱啊,也是这个心做的。如果你能够明了它,你能够知道心的本性无量光无量寿,能够戒恶修善,能够圆满佛的光明,它的特征的话,从有为法上、无为法上都达到圆满了,福慧两足尊,慧是无为法,福是有为法,这两种都达到圆满的话,那成佛也是你自己成噢!

“一念必落一法界”,这说明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完全是我们心念决定的。那每一个众生,他的本能上都是要离苦得乐的,但是光有这个本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本能要变成推动力,去认识佛法,把这个本能变成一种理智的这个心念,善的念。不善的念要认识它,然后防护善念,这样自己才能绝对离苦得乐,所以离苦得乐的这种本能升华成我们一种理智。所以佛教的智慧叫“理智的教育”,所有生命都需要它。古代人需要它,未来人也需要,当下的人更需要它。

就象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安定的世界、和平的世界,这是每一个众生的话,就是把本拉登找来,他也会说这种话。世界和平,不要大国欺负小国,不要强者欺负弱者,我觉得连本拉登都会这么讲。但是怎么样能达到?一切众生都需要快乐,要脱离痛苦,这是所有众生本能的需求,每一个众生没有一个不需要世界和平,希望这个国家乱,没有的!要怎样变成一个理智的行为,把这个本能的需求变成一种理智的行为,才能得到我们想得到的东西。

所以修行是必须的,不修行人也在修,为什么?因为他不可能永远处在这个当下的业报,既然是业报,这业报的生命啊不舍昼夜。有一次孔夫子带着弟子们看见一条河的时候,看到那水不停的在流,就说生命就像这个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不舍昼夜。修的人在修,不修的人也在修。修的人呢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前途,不修的人是茫无所知,完全是被动状态。

所以今天强调的是我们打坐在干嘛?让我们的心放光呢?还是让我们的心沉迷,暗淡无光打磕睡呢?这很重要的。心的本体是无为法,但是心无量劫来,不善的习气要修改,好的习气要建立,这是有为法。

所以古代大德,特别是我们达摩祖师把佛法传到中国的时候,就有一个对我们的警惕,同时也是一个感慨,以后人啊悟得心的人多,修心的人少,因为人人都有心呐。看了佛经之后,马上就不得了,噢,我开悟了,我己经开悟了,我也有心呐!谁没有心啊?有什么了不起,猫狗蝇蚊都有心的。所以拜师访道就是为了要明白这个心,但是明白之后也没什么了不起,还要开始修噢!所以达摩祖师《血脉论》里边还要“起行”,“理需顿悟”。如果没有它,你修什么呢,也不知道怎么修,都悟了之后“事需渐修”。达摩祖师讲的也很清楚,消磨其心,也不是一下子就消磨掉的。

这次我们智强去世的缘故,我们一家人聚到一起,我们看到什么呢?本来我五个哥哥,现在去世一个,还有四个哥哥,大家看到每个人都不相同,各有特色。我那个大哥,我劝了多少次了,每年只要我一见到,就劝他不要买彩票。这次有一点觉悟了,还是听我们宝照师的介绍,他才有一点领悟,现在决定一个星期买一次。你看总算有觉悟了,这么多年我跟他说了这么多次,你看,觉悟这么一点点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噢。所以“事需渐修”,一个不良的习气,又不是天生的。他自己也说,他说我这个己经有瘾了,这个瘾又不是生下来就有的。在我们家里只有他不赌钱的,其他几个哥哥以前还搓麻将,我大哥从来都不会的。这几年买彩票,这也是个赌博行为,而且一买还上瘾了,本来不是本性里有的,大家都笑他,还看他蛮可怜的。他说我己经上瘾了,他不买还难受的,算了吧,我现在一个星期买一次吧,把省下的钱供养我弘法,你看,事需渐修啊!

要悟到这个理,它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你悟它也在,不悟它也在,虽然掉地狱也不减少一分,虽然成佛也不增加一分,这是属于无为法。但是要去行持它,要琢磨它的习气,是一个有为法了。已经生的恶要让它灭,未生的善要让它生,这是一个有为法。所以有的人在体认自性的时候,显得那样悠闲自在,甚至在呵佛骂祖。但是从修行这个有为的形势来说的话,兢兢业业,刻刻苦苦,那个刻苦的精神感天动地,甚至对众生的一丝之善都要生随喜之心!

万法归宗啊!天童寺的照壁写着“万法归宗”,我们今天也讲了这个万法归宗,大家需要把所有的时间,处在所有的空间,所有的精力都应当来参究,来回向这个学习,随份随力,这个蒙山里讲随时随境都应当这样学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