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11;传心法要讲记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是不是?动一个念头,微尘国土全部具足嘛!如果是这样【若然,】平等平等,没有任何的相、没有任何的对立,【说什么内之与外?】因为有内才讲外嘛,为什么讲外?因为它不是内嘛,对不对?为什么说:你们是女人?因为:我不是男人,是不是?师父为什么是男人呢?因为我不是女人。它就是这样,你讲这里,因为不是那里;你讲那里,因为不是这里,对立的东西,它才可衬托,那你虚空,你说哪里是哪里?哪里跟哪里啊?虚空,你说哪里跟哪里啊?东南西北是人定位出来的嘛,是不是?人定出来的嘛,因为有地球嘛,作为原点嘛,那开始就定位出来,当然这个是假相的东西,是不是?你有内才讲外嘛,是不是?你有外才讲内。【如蜜性甜,】这个是甜性的,哎呀!这个水果很甜。譬如说这个,那个素食的饼,哦!那个很好吃。象屏东,我觉得那个吴记的饼,素食的做得满好的,第一口咬下去很不错啦,是不是?哪里咬下去都是一样的啦,我吃过的饼,这个可能是最好吃的,素食的。【一切蜜皆然。】哪里都是甜的,蜜当然哪里都是甜的嘛!【不可道:这个蜜甜,余底苦也。】其他是苦的。【何处有与么事?】【与么】就是这种事情。哪里有是这边甜的,那边是苦的,不可能!所以说,我们修行要进入绝对的状态,就是处处放下、放下,然后与虚空印可,你的放下与虚空印可,用大智慧,用大智慧放下,也就是无所放,没有什么可以放的东西,本来就不生不灭,你放什么东西?是不是?何处有这些事情呢?本自不生,哪里有灭?是不是?本自无外,哪里有内呢?本来无内,也没有所谓的外。【所以道:‘虚空无内外,法性自尔。】法性就是绝对的空性,就是这样子。【虚空无中间,】你用手指,指着虚空,指哪里是中间?有两边才讲中间嘛!说:你要走马路的中间。因为马路有左边跟右边嘛,对不对?
你有东边跟西边,你才有讲中间嘛,东西两边都没有,你哪里是中间呢?法性本来,就没有对立性的东西,【法性自尔。’】【自】,本来就是如此啦!【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元同一体。生死、涅槃,有为、无为,元同一体。】也是一体的,是不是啊?生死涅槃等同空华,有为、无为,有为是对无为讲的,无为是对有为讲的,但是体性不二啊,元同一体的。【世间、出世间,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无性,】有性就是有情喽,无性就是无情喽,【亦同一体。】为什么?毕竟空啊!【言同者,名相亦空。】说一个【同】字呢,这个名字也是不可得。【有亦空,无亦空。】简单讲,这些的描述,都是要让我们进入绝对的、平等的、空寂的思想,我们内心,不可以存有任何的恩怨、善恶、是非,这是是非非,都与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了不相干,妄动,它就是妄立,妄动就会妄立,虚妄的对立,是不是啊?你妄动,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你就会虚妄的对立,苦的是自己啊,苦了自己啊,对不对?所以修行人他很聪明的,他不会苦了自己,他不会苦自己的,不会那么笨的!所以为什么要恨你?哪有笨到这个程度的?你的好坏,跟我的心性也没什么关系,你的生死,你自己负责。学佛不是自私,但是如果你真的学自私,那就是大慈大悲,我的生死重要,我回光返照,那个个如是,那天下太平了!就是怕你自私不起来,对不对?赶紧照,二六时中,照顾你这一颗清净心,莫让它落入对立的烦恼,那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个个自扫门前雪,那大地就无雪可扫了,各人自己的门前,都已经扫得很干净了,那还须要扫什么呢?处处都很干净了,对不对?就怕你不会自私,你自私得很有艺术,一切众生都得度了,是不是啊?所以有也是空,无也是空,【尽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所以佛是个大智慧的人,是真正大彻悟的人,那么我们这个黄檗希运禅师,也是大彻大悟的人,所以佛佛道同,证入同一个空性的本体,哪一个人讲的法,都是一样的。【既若如此,何处有佛度众生?】对不对?所以见一切相,如同虚空,虚空跟虚空,然后说:我度你?还是你度我?是不是?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你想想看,我们今天来说法,是五蕴本空,诸位在座下听法,你们的五蕴本空,哪来有来去相?哪有生灭相?说法者无说法相,闻法者也无闻法之相啊,传法也无传法之相啊,何以故?一切空!所以当然没有所谓的佛度众生啦,【何处有众生受佛度?】何以故?元是同一个空性嘛,方便说度众生,这是对立的角度来说的。【何故如此?万法之性自尔故。】一切寂静,所以悟道的人,心不喧哗,心不妄动、心不妄执,不受虚妄生死,也不得虚妄的涅槃,生死涅槃等同空华,不落入生死,亦不得涅槃,这是真正的涅槃。【若作自然见,】在自然的旁边写两个字:就是【无因】,没有任何的原因,这就是外道,苦作自然,【自然】就是无因,那无因,那就糟糕了!【即落自然外道。】无因就不重视因果了!我们要讲毕竟空,那不可以离开因果讲毕竟空的,要对因果负责,因果的当下就是非因非果,这样讲才对的。
122页,【若作无我、无我所见,堕在三贤、十圣位中。】如果认为有一个无我,那么无我所见:哎呀!我有这样的功夫。那也不行!堕在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就是十地,十圣位就是十地位。【你如今云何将一尺一寸,】你现在为什么要拿那个有形相的东西,【便拟量度虚空?】这就是告诉我们,绝对的本体,是不容许你有任何的位次、阶位,不容许我们有任何的名相安排,不可以有次第的。【他分明向汝道:】他分明向你说:【‘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注意听这个【法法不相到】,是什么意思,法法不相到,好了!在坐诸位!用师父的,用师父的角度,你们注意听哦,什么叫法法不相到?我昨天跟今天,我请问你:师父的色身有没有改变?有啊!细胞增增减减嘛,是不是啊?昨天是因,今天就是果喽,好!我讲:昨天的因是什么?是缘起,可是怎么样?是性空,昨天的因已经过去了,可是昨天的因,说过去是方便说,当下它就是空性,对不对?到今天来讲的话,我们说昨天的师父,一直流动到今天的师父,煞是有那么回事,在因果的法来讲的话,是有这么一回事情,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没什么两样,其实大不相同,昨天的缘起,跟今天的缘起大不相同,细胞增增减减了,是不是?一定的道理。可是今天的缘起呢,可是它也是性空,空跟空,我问你:有这边的空,来到这边的空嘛?你有看到台北的虚空,来到高雄的虚空吗?高雄的虚空,来到台北的虚空吗?啊?你看过这样的吗?火车可以让你开来开去的,虚空可以让你开来开去的呀?啊?法法不相到。简单讲,什么叫法法不相到?就是当体即空,哪里都是绝对的本体,无所谓来去相,不相到,这个法没有来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也没有去那个地方,何以故?站在空性的角度,它都是平等的。法自寂故,这个一切法本身,它就没有所谓的贪嗔痴,是我们起心动念、妄执、妄想,就有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很寂静的。【当处自住,】自住,注意哦!自住是什么?就是唯有绝对的空性、法性,自己安住在绝对的空性、绝对的法性,叫做自住,当处自住,住于无所住,叫做当处自住。讲自住,就是方便说,因为空性的东西,它不能让你住,所以只好讲:住在无所住,应无所住。【当处自真。】你放得下,绝对的,然后再有空慧的思想,当下相应,那你就是,当处就是真实的,为什么?悟道是真实境,不是理念的。【以身空,】因为身空是色法嘛,【故名法空;】为什么叫做法空?因为身空有这个色、受、想、行、识哦,对不对?有地、水、火、风哦,这种种的法喽,那么色受想行识空,地水火风空,那就是叫做法空。那么为什么讲心空?因为心是觉性的,它是有情的东西,觉性的东西,只有统一的一合相,所以它不是种种的法,那么既统一的一合相,就必须用性来描述,那性就是毕竟平等,没有种种的法啦,它唯一的法,就是性空,就是纯一觉性嘛!所以身有地水火风,这是色了,受想行识了,它种种的法,我们讲法空,心没有这么多名词,是不是啊?心,虽然有一切贪嗔痴,同是一心,菩提心也是心,慈悲心也是心,喜舍心还是这个心啊,但是一切心都是不可得,【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总空,故名法性空。】故名法性空,法也空,性也是空,所以说法性空。【乃至千途异说,】【千途异说】就是千种方式不同的说法,【皆不离你之本心。如今说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萨者,】这些二乘菩萨的人,怎么样?【皆指叶为黄金,】什么叫做指叶为黄金?小孩子在哭了,他的妈妈没办法了,拿了一个黄色的叶片说:哎哟!你不要哭了,这个黄金给你。那个小孩子拿到那个叶片,也不晓得那是树叶,以为是黄金,有黄金就好了,就不哭了,骗一骗,骗得过去,只要你不哭就好了!所以这一些啊,什么菩提、涅槃啊、真如佛性啊,二乘菩萨者都是方便,这个指叶为黄金,空拳诳小儿。【拳掌之说。】空拳诳小儿,骗一骗小孩子而已啦,一切都是方便。【若也展手之时,】如果展手说:你看!什么都没有。这是真正的手啊,一看,真正的空性就显现出来了,手掌什么都没有了。【一切大众,若天、若人,皆见掌中,都无一物。】这就是本来面目了,真的拿出真的东西,真的珍珠你却看不懂,我说我们会玩都玩那个假的珍珠,为什么?珍珠放在这个地方,(师伸手)啊!这个是珍珠哦,你看哦!我们就在这里:哇!这是珍珠哦,会摇动还会发亮哦!会变的,那就不是真的啦!所以就说:师父啊!你要不要看看珍珠?你傻瓜!我说:你那一颗是假的,你看我这一颗!师父!在哪里?在这里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清净无色相,永恒不变的,这个珍珠在我手中啊,你看不出来?不用钱又免费的喽,是不是?这个珍珠跟我们内在珍珠,内在珍珠跟外面珍珠一样的,你那个珍珠会变,我这个珍珠不会变哦!随手拈来都有哦、都有哦,不要怕掉的,又免费的,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学佛呀,才找到真的珍珠是什么。你那个所有珍珠都是假的,会坏啦!手伸出来,哦!这个珍珠是真的,本来无一物,这个是真的,永恒的珍珠,随手拈来都是珍珠,都可以看的,贵得不得了,只是你不认识而已啊,我这一颗你看不到,是不是啊?你那一颗我看得到。
【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毕竟的、空性的、绝对的本体里面,就不生不灭,哪里有什么让你惹尘埃的呀?哪里有什么贪、什么嗔?你贪什么?你贪虚空、你取虚空、你舍虚空,嗯?虚空可以让你贪吗?对不对?嗔,本来无一物,虚空可以让你嗔吗?所以我们只要用虚空不生不灭,印,印在每一个法上,每一个法统统究竟解脱,何处有尘埃呢?【本既无物,三际本无所有。】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也是不可得。【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这个意】【这个意】就是本来无一物,你一定要见到本来无一物,就是所谓无所得,你才有一个消息,【始得。】你须见这个意,【这个意】划一个→往哪边?就是往【本来无一物】,要见这个,本来无一物这个,你才有消息,如果有所得,那你是妄得。【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可】就是慧可大师,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啦,慧可大师一个人,找了老半天,才找到一个人,是不是?他福报比较不大,我福报比较大,我这样子啊,我们这里啊,你看!在座下的人,你看!这么多人在听啊,不过得不得就不晓得了,也许一个都还没有,是不是啊?要印可,一个都没有。【密传心印,】密传这个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就是法嘛,法就是心嘛,心就是性空,法就是法空,性空跟法空,没有两个空啊,空哪里有两种的?所以以心印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对不对?【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这个要划双线,统统是真际平等的法性,意思就是,你见一切相,即一切相,就是离一切相,就是真际平等的法性。烦恼是自己找的,放不下是自己找的,一个人亲近三宝,不懂得在法里面去熏习,却在外相里面打转,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亲近三宝,却在三宝里面弄得是是非非,苦恼得不得了,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此是解脱之道啊,不是束缚之道啊,要会用!【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就是平等的空性当中,谁是授记人?就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谁来授记呢?【谁是成佛人?】是不是啊?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啊!【谁是得法人?】也无得法的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这个在《维摩诘经》里面讲的,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那么从什么得呢?因为身是无相、心也是无相喽!【不可以性得,】性即是空啊,【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那么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叫做释迦牟尼佛?就是无佛、无菩提可得,是名释迦牟尼佛。【不可以佛,更得佛;】绝对的本体,你得什么?没有的啊!所以当下就是绝对,不可以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无相也是绝对的哦!【不可以空,更得空;】虚空,空性它也是绝对喽,是不是啊?【不可以道,更得道。】不可以说本心这个道,还另外安上一个道,是不是啊?【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本无所得就是毕竟空寂嘛,你得什么?那无得也是不可得,就是【无得】这个名相,你也不可以执着。所以道,这个【道】就是说啦,上面那个道,是修行的道字,这里的道是说。【所以道:‘无一法可得。’】没有一法可得。【只教你了取本心。】只教你了解这个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不得】就是不著。当下了的时候,悟道了,也没有著悟道之相,这个【了】就是悟。【无了,无不了相,】无所谓的悟,但是也无所谓的不悟,无所谓的悟,因为是本来的东西嘛,无所谓的不悟,也不能说不悟,因为认真用功修行嘛,还得本心,你才得到这样本心,说得,也是无可得啊,说不可得也不对嘛,方便说得,是不是啊?所以也无所谓的了,也无所谓的不了之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得者即得,就是得者的人就是证悟了,自己默契了。得者的人他不自觉,他并不是说得到一个:我得到了!还执着一个我得到的相,是不是啊?不自觉知。【不得者,】那更迷糊了,【亦不自觉知。】那根本不晓得,悟是什么境界,当然不自觉知了!拿这个大彻大悟的见性法门,跟一个外道的人,乃至于一个迷惑的众生,谈了老半天,他还是不知道,不知所云,很难的啊!我们这样弄了二十年啊、二十年啊,这个英文很严重的,Twenty
years.
后面还加S这很严重了,表示时间很长了,我们弄了二十年了,才知道这一点点的消息,你看看!哦!那很辛苦的、很辛苦的,真的很辛苦的!要悟啊,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看你的根性啦,看你的因缘啦,有没有善知识在辅导,要没有善知识,不要说二十年,两百年还是没有,驴年你都弄不到啦,因为那个不是什么东西啊,看,看不到,摸,摸不到啊,没有善知识引导啊、方便啊、指示啊,你不晓得从哪里去发现那个本性的。
【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有几个人得知呢?【所以道:】所以说:【‘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天下可以无我,【忘己】就是无我啦!这个普天下,可以有无我的精神的人,到底有几个人?我们一般人一想到的话,都是自私嘛,私欲很重,【我】为开头,我最重要了,是不是啊?【我】开头,什么都是以我为原则啦!【如今于一机、】就是一个机巧、一个机缘,乃至于【一境,一经、一教,】乃至【一世、】我们以前,一世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世,那么一世,【一时,】一个时间,【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六根门前去认识它,【领得】就是认识它。【与机关木人何别?】把笔拿起来,【机关木人】旁边写三个字:梦中事,如梦中事,机关木人就是如同傀儡,这是比喻五蕴的虚假、不实在,【木人】就是傀儡的意思。我们人的身心,都是由五蕴假和合而形成的,它没有自性,就象傀儡,所以用机关木人来比喻。所以在《大智度论》里面说:这个机关木人的意思就是,都无有造作者,事事如幻如梦之事。意思就是,机关木人如梦中事,就是在做梦一样的,不实在的!你一个机、一境、一经、教、世、时、名、字,在六根门前虽然领得,可是这个梦中是不实在的、不实在的。所以我说那个邓丽君很可惜,就是这样子啦,她常常唱歌,唱那个无常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可惜没有开悟,很可惜!我是满欣赏她的歌声的,她死得早,要是有一天,邓丽君来碰到师父的话,我会跟她讲:唱歌没关系,但是要懂得放下,知道吗?可是还没碰到她,她已经死了,离我远去了!外省人讲的: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没办法了。要不然就:邓丽君小姐!会唱,要懂得解脱,唱,不比解脱的人重要,会唱,不一定能够解脱嘛,是不是?好花不常开嘛,就是无常;好景不常在,也是无常,可是就是不悟,你没办法的!所以一般人啊,唱唱可以啦,要开悟啊,哦!这个很难!
【忽有一人出来,】突然有一个人出来,【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就是不著,不著一相,是不是啊?【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这个人不可得。】很难啊,非常难!是不是啊?即相离相,即一切相,离一切相,所以尽十方界,觅这个人不可得,那就是佛了,佛就是即一切,离一切相。【以无第二人故,】没有第二个人,因为绝对的本体也没有人,没有这个人。所以【继于祖位。】继于祖位,继续这个祖师之位。【亦云释种,】为什么?【无杂纯一。】释迦牟尼佛成道嘛,我们继佛陀、继祖师大德,都是无杂纯一。【故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这是指大通智胜王佛,这个在《法华经》里面讲:大通智胜王佛出家以后,这个十六王子就跟着出家,所以法法平等,就是表示他成佛的时候,王子就跟着出家,将来也是成佛、也是成佛。【此意大难知。】哎呀!这种境界,法法平等的,前一个成佛,后来跟着出家也成佛,这样法法平等的,毕竟空寂的这个此意,这种境界很不容易的!【只教你莫觅,】【觅】就是寻求。不要找啊,你说:佛性是什么?我想想看,它到底是什么?想就不对了!说追求真理,世间人讲:你要做什么?我追求真理!方便说,这样讲可以啦,你要用这样子啊,驴年你都见不到佛性。什么叫驴年呢?是不是啊?因为十二生肖里面没有驴子啊,叫做驴年。只教你莫觅,【觅】就是不要寻求、不要追求,是不是?【觅便失却。】为什么?当下就是啊,你找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觅的话,就把真理化作妄想的境界,以为它是可以追求的东西,其实我们的绝对佛性就在当下放下的那一念,是不是啊?永恒的放下,就它就是了,念念消归自性,归无所得,那一念就是了,还找什么东西!【如痴人,】一个愚痴人,【山上叫一声,】喂……【响从谷出,】哦!奇怪!我声音在这里叫,怎么会跑到山谷下去呢?【便走下山趁,】去找那个声音,【及寻觅不得,】趁,这个念趁(cheng)字,就是追逐、寻找。找不到!【又叫一声,】喂……咦?这个声音怎么跑到山上去呢?【山上响又应,】赶快又追到山上去,【亦走上山上趁。】这个愚痴的人,是不是啊?不晓得这个声音,它就是这样下去,自自然然的就是这样子回声,很自然的啦!愚痴的人,山上叫一声,跑到山下去,他就又找到山下去找了,是不是啊?他当然找不到了。然后在山下叫一声,跑到山上来,山上也找不到了,又追,就是追追追……追求真理,世间人这样讲是对的,可是学佛的人,这样讲是错的,真正不能让你追求的,真理是让你悟的。【如是千生万劫,只是寻声逐响人,】只是跟着这个声音,追逐响的啦!声音的尾声叫做响,我们说:音响、音响嘛,刚开始叫做【音】,到最后声音不断叫做【响】。【虚生浪死汉!】冤枉,虚生浪死就是很冤枉的生,很冤枉的死,我们今天的辛苦,辛苦得很冤枉,迷惑嘛、颠倒嘛!【汝若无声,】如果你没有这个声音,【即无响。】那么这个就是无响了,是不是?【涅槃者,无闻、无知、无声、】为什么?不生不灭嘛!【绝迹、绝踪。】没有任何的迹象,没有任何的踪迹。【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邻房就是隔壁。如果你这样的话,才有接近祖师的位,涅槃,什么叫做涅槃呢?无闻,见闻觉知喽,也无所谓的闻,那就是不于闻上起念。无知,不于分别心起动念;无声,不于声尘上动念;绝迹,不可追寻,无形无相的东西。能够用一个【无】字,好好的下一番温和、暖和的功夫,到最后就炉火纯青了!用一个【无】字消灾解难,悟道,那么这是一个【无】字的功夫,你会不会用啊?会用,用一个【无】字,那更不得了!佛法一个字会用啊,把所有的执着,都化作无的力量,这个就是功夫了!
【问:‘如王库藏内,都无如是刀。伏愿诲示。’】这个在前面我们有讲过了,这把刀王子带过了,当然这个国王也有啦,是不是啊?带出去了,那大家看那一把刀,王子带出去没有看到,叫那个穷人来讲,都讲不出所以然;叫大臣来讲,也讲不出所以然,是不是啊?【师云:‘王库藏者,即虚空性也。】王库藏,这个库藏,就比喻这个库藏,是不是啊?就是这个仓库的意思,这个仓库就如同虚空一样,他刀子拿走,可是怎么样?这个空性也是存在,这虚空性还是在,王库藏就是比喻虚空性。【能摄十方虚空世界,皆总不出你心,亦谓之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你若道是有、是无,】是错的,因为无相不能讲有、不能讲无。【非有、非无,】也不可以讲有、也不可以讲无,【总成羊角。】羊角就是说不出,羊角就是相似境,羊角就是这一只刀,是用公羊的角去雕刻的,可是又不象,这个羊角只是指这支刀子的形状,描述这支刀子的形状象公羊角,可是不象,意思就是,羊角就是相似境,但是不是,比喻作相似境,总成羊角。国王叫大臣来讲,说:你看我这支刀是什么?我看象公羊角一样的。那国王笑一笑了,什么都不是。【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就不是!
【问:‘王库藏中,有真刀否?’师云:‘此亦是羊角。’】你一问,它就是不象,绝对的本体,就是不能让你问,还问有没有,这个还是相似境。意思就是,王库当中,有真刀否?意思就是:毕竟空寂的时候,有没有真正的真理啊?就是这样问,那这不是多余的吗?毕竟空寂就是真理了,所以这个也是羊角,多余的、相似境,不是真实的。【云:‘若王库藏中,本无真刀,何故云:】那么王库当中,本来就没有真刀,是为什么,这个是为什么原因呢?前面一段我们说,王子拿出去了。云:【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至异国。何独言无?’】为什么讲没有呢?【师云:‘持刀出者,此喻如来使者。】如来把无我的精神,告诉每一个修行人,那每一个修行人如果悟到无我,那么就是跟佛陀的精神是一样的,跟佛陀觉悟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佛陀等于派他出来,宣扬无我的真理,是不是啊?可是不见到无我的人呢,他会乱猜啊:无我是什么?外道猜无我,猜不到啦,是不是啊?小乘的猜无我,也猜不到啦,是不是?凡夫更不用说。在《楞伽经》里面讲的,无我如来藏,持刀出者,这是比喻如来使者,如果你悟到无我,那么大无我的平等的无我,毕竟空寂的无我,那就是佛陀派你下来弘法的了!【你若言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去者,库中应空去也。】这个库、王库,这个就统统没有了,那表示说还有,还是存在啦,是不是?持王库中,就是拿了王库当中的真刀出去的话,那么这个库中应空去,可是王库里面,那国王可能还有另外一把,你没拿走的,是不是?你没看过的啦,是不是?意思表示说,库中还存在,你拿不着的。意思就是,无我这种东西,不是你拿走、拿不走的问题,你根本没有办法拿走的,譬如说虚空,你不可能拿来拿去的。你要注意听!【本源虚空性,不可被异人将去,】【将去】就是带去。【是什么语?】【语】就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能不能觉悟到这一句话呢?本源,我们的清净本性如同虚空,如同虚空性,不可以被其他的人带来带去的,悟的当下就是存在,就是不生不灭,就显现出来了,虚空哪里可以你带来带去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五蕴怎么变化,当体即空的觉性不会变化,这就是佛!你身体烂坏了,虚空会烂、会坏吗?虚空不会烂、不会坏,觉性也是不会烂、不会坏的啊,对不对?所以用一颗超越的心,不管五蕴怎么变化,你都用一颗超越的觉性在存在,那就是佛、就是佛,法离见闻觉知嘛,【设你有者,】【有者】就是动念。如果你有所动念,【皆名羊角。’】就不是真刀啦!有者,设你有者,设你有者的话,就是当你动念、执着,去动念、著相,那么皆名羊角,统统叫做相似境,统统不是真实境,学佛要先懂得放下,不是拼命的追逐这个知见的。
【问:‘迦叶受佛心印,得为传语人否?’】可以帮佛去传这个佛语吗?【师云:‘是。’】黄檗禅师说:是的。【云:‘若是传语人,应不离得羊角?’】如果是传语人,那么也是相似境喽,应该是不离羊角了,他还是相似境喽?【师云:‘迦叶自领得本心,】他是自己开悟了,领得佛陀的本心了,【所以不是羊角。若以领得如来心,见如来意,见如来色相者,】如来色相就是不可以三十二相而得,如来色相就是性相。【即属如来使,】这个就是等于如来派他来的,【为传语人。所以阿难为侍者二十年,但见如来色相,】所以佛告诉他:不可以三十二相而见如来。对不对?【所以被佛诃云:唯观救世者,不能离得羊角。’】这个【救世者】就是佛啦!你只看到,【观】就是见。你只有见到佛相,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是你还是没有办法离开相似境,就是着相的我的境界,因为无我,不住色生心,不能住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是不是?你每天只有看到救世者,你每天只有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是你不能离开这个相似境,因为你不认识佛,没有用的!
【问:‘文殊执剑于瞿昙】瞿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啦!【前者,如何?’】文殊菩萨执这个剑在瞿昙前,就是佛前,那么这个公案,真理到底是什么,这个公案我们先讲一下,师父这里先讲一下,你们这里没有资料。世尊因为灵山会上,有五百个比丘,五百个比丘得了四禅定,这四禅定,大家都得到五种神通,可是呢,未得法忍。那么因为得到宿命智通,个个能够见、自见过去的杀父害母的罪行,及诸重罪,及诸重罪,以至内心个个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就是我们罪恶感太重的人,没办法修行,没办法修行,这个是真的,不能证入。为什么呢?譬如说,过去有一个人,她不孝顺她的公婆,然后画符咒害她先生,后来学佛,哇!痛哭流涕了,知所前非,来师父面前,我跟她讲,我说:一切如梦不实在啊,放下嘛!过去求忏悔就好嘛!可是因为自责太重,后来就自杀,跑去自杀,成功了,自杀成功,苛责太厉害,可能造恶造得太重了。其实一切是如梦幻泡影,过去不孝顺、弄符咒害人,害她公公、婆婆、先生,唉呀!过去就算了嘛,学佛就赶快将功补罪,自杀又无济于事,结果她自杀了!所以于甚深法,不能证得,一个太有自卑的人,他没有办法修行的,没有办法。人稍微有犯一点过失:唉呀!我不能修行了,我罪过太重了,我只要不落三恶道,已经不错了!就是这样子。所以于甚深法,不能证入,怀疑嘛!于是文殊承佛的神力,遂手握利剑,文殊手握利剑,就靠近释迦牟尼佛旁边,世尊就对文殊菩萨说:停!停!【住!住!】就是停!停!不要作逆,你这样子是逆罪的,你拿剑要杀佛,勿得害吾,不可以害我的,你这样害我,我一定被你害,因为你手拿剑,我一定被你杀死的。所以为善被害,就是说,这样为善的人被害了。佛就说了,他继续就说:文殊师利!我们每一个人从本以来,就是没有我相跟人相这些相,但是因为内心见有我相跟人相,所以内心起动念的时候,我们这个清净的本性,就被我相、人相所害,即名为害,即名为害。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起贪嗔痴的时候,就残害了我们的法身慧命,对不对?就残害了我们的法身慧命,意思就是,当我们起个人相,我相、人相的时候,我们的法身慧命,整个都被害了,我们都被害了,吾必被害。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害自己,因为我们起心动念,都在害清净的法身,都在害我们清净的法身,清净的本性。所以这个释迦牟尼佛说:我必被害,即名为害。哦!那么原来就是这样子这个道理,于是五百个比丘自悟本心,原来一切过去,就是如梦幻泡影嘛,于梦幻当中无有我人嘛,哪里有什么这些自卑感啦、罪恶感啦,这些迷惑颠倒的过去都放下,当下就是实相,你放不下,太自卑了,那当然就是不好了。象有一个,以前有一个妓女,后来也学佛了,她当然放弃了,哇!她那没办法入,她罪过、罪恶感很重:哎呀!我以前赚这个钱,这个是很不清净啊,我去诱拐人家好多的丈夫,放了好多的符咒啊,一个接一个。哇!我说:你到底几个?她说她大概有十个吧!哦!怎么这么多!她放不下、放不下,她这罪恶感很重,她洗澡的时候,她一直觉得,这个色身很不清净、很不清净,连拜师父的时候都说:师父!你很倒霉,受我这么不清净的人礼拜。我的心里哪会有倒不倒霉这个道理呢?她就一直很自卑感,一直很自责,我一直安慰她,她还是没办法、没有办法,不要这样子,我常常讲:不须要这样子嘛!一念悟到前非,现在当下就是实相,就是清净的嘛,是不是?不须要这样子一直自责,这样没办法修行的、没办法修行的。乃至能生所生的父母,于是五百个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大智士就是:文殊大智慧的菩萨,深达法源底,深深的达到佛陀的、如来的究竟的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自己拿这个利剑,靠近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比喻这个清净心,手握利剑,自己残害自己,起这个我相,就残害了法身慧命;起这个人相,就残害了法身慧命。如剑佛也是一样,其实本来一相,没有两相,因为无相是无所生,一切本自空寂,哪来的杀呢?毕竟平等,无来无去,一切都是生灭不可得相,是不是?但莫着相,就是本来面目。好了!底下,【师云:‘五百菩萨】这个五百菩萨划X、划X,这个黄檗禅师讲错了,这要根据经典,是比丘才对的,不是菩萨。五百个比丘,五百个比丘得宿命智,【得宿命智,见过去生业障。五百者,】是表法的,【即你五阴身是。以见此夙命障故,求佛、求菩萨、涅槃。所以文殊将智解剑,】就解释为剑,智慧就是剑啦,将智解剑,如果你动念,那么它就是执着,如果不动念,那就没有了。【害此有见佛心故,】如果你用智慧的剑,去除掉,怎么样?有见的佛心,除掉你那个什么?有执着的、有我见,或者我相之见、人相之见,【故言你善害。’】害得很好,害得很好叫做善害,如果是贪嗔痴,是恶害,如果是贪嗔痴,就是恶害。【云:‘何者是剑?’师云:‘解心是剑。’】就是智慧的心就是剑。【云:‘解心既是剑,】智慧的心就是剑,那么【断此有见佛心,】用智慧的心,那么来断此有这个人相、我相的这个佛的心,怎么样?有了见的这个佛心,【只如能断见心,】一样,意思就是能所不断,也是跟能断之心,因为能断之心,一定有所断之境嘛,你用自心的见,去断这个有见的佛心,这个能所嘛!他这个徒弟认为,这样子就象能断的见心,它还是一样能所不断,【何能除得?’】怎么能够除掉呢?这句话再讲一遍,用一颗智慧的心,譬如说剑,来断这个有见的佛心,这样能所不断,那么这个徒弟问了:那么这样子就象,【只如】就是这样子也就象,能断的见心,去断所断的境界喽,何能除掉?意思就是,这还是能所不断啊,怎么能够除呢?犯了无穷的过患嘛!【师云:‘还将你无分别智,断此有见分别心。’】只要你将无分别智,就断这个有见的分别心。【云:】底下这个徒弟又问了:【‘如作有见,有求佛心,将无分别智剑断,争奈有智剑在何?’】这段要注意听!如果作有见,有这样一回事情,有求佛,再加一个字:【之】心。如果你作有见,作有这么一回事,就是有能所,那么有求佛这个心,然后将无分别智的剑来断它,怎奈就是不管如何,不管你怎么说,你有智慧的剑,它还是在,意思就是,能所的能还是在啊!再讲一遍,如果你作有能所存在这个有见,有能、有所,它才有见嘛,是不是?有求佛的心,那么你把这个无分别的智,这个将就是把无分别的智这个剑去断它,那么不管如何讲,这个智慧的剑还是在嘛,是不是?这个能还是没有办法除掉嘛,因为这是能所,还是对立嘛!【师云:‘若无分别智,】当下就没有能所,无分别智,当下就解决能跟无,所以无分别智,当下就破除了有见跟无见,【害有见无见。】因为无分别智,哪里还有什么有见跟无见呢?毕竟空寂的无分别智,没有所谓有见、没有无见。【无分别智,亦不可得。’】这样解才是对的嘛!怎么说无分别智就是能,断有见的佛心就是所呢?对不对?意思就是,犯了一个能所不断的过失,无分别智,当下就没有能所,当下就没有有无,无分别智,也没有无分别智之相,也不可得啊!【云:‘不可以智,更断智;】绝对的智慧,你断什么智?它是存在啊,不假言说,它当下就绝对的存在了!【不可以剑,更断剑。’】不可以用这个剑,再去除掉、断掉这个剑,因为剑只有一支嘛,绝对的本体也只有一个啦,没有能所啦,不可以用这个剑,再除掉他自己的那一支剑啊,不可以啊!剑就是一个啦,一个,你怎么这一支剑打断那一支剑?【师云:‘剑自害剑,剑剑相害,即剑亦不可得。】说剑,这一支剑,唯一的剑,去害自己的剑,这怎么可能!这一支剑怎么能够害自己这个剑呢?对不对?唯一的本体,本来就没有能所啊,剑剑相害,就算你有能剑、所剑,可是你还是同一支剑啊,你就算能剑,去害这个所剑,这样相害来讲,可是同一支剑,这个剑也不可得啊,因为它是唯一啊,对不对?【智自害智,】你用这个无分别智,你去害另外一个智,为什么?无分别智当下就没有能所,就算你有能害的智,与所害的智,可是同一个智啊,即智也不可得啊!【智智相害,】就算你有能智跟所智,这样子的对立的相害,可是【即智亦不可得。】因为它是毕竟空啊!所以【母子俱丧,】母子就是说,母子俱,母子之名俱丧,加两个字:之名。他的名相都没有。譬如说母亲死了,那么她的儿子就不成为儿子了,没有儿子这个名词了,儿子死了,也没有母亲了。譬如说,他们母子来看师父,师父会说:这是你的妈妈吗?他说:对!这是你的儿子吗?他的母亲就说:对啊!如果她只有一个人来,来找师父,那师父要告诉她,你是什么?她只有一个人来啊,没有人衬托她是母亲、是什么啊,对不对?譬如说一个四十岁的人来,她以前跟她的儿子来、跟她儿子来,你可以对她儿子说:那是你的妈妈吗?母亲吗?他说:对啊!可是如果下一次,这个四十几岁的妇人,带她的母亲七十几岁的来了,那你怎么办呢?她变成女儿了,是不是?所以母子之名俱丧,意思就是说,死了儿子,就没有母亲的名,死了母亲,就不能说有儿子这个名相,这个统统不存在的,知道吗?只要一个,就不可以有能所,就是绝对的本体,不可以有能所、对立的思想。【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也是这样子。
【问:‘如何是见性?’师云:‘性即是见,见即是性。】见就是性。也就是说,你眼睛看到那个不生不灭的,当下不受影响,如如不动的那一颗心,见一切相,如如不动,那个如如不动,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如如不动也不离见,所以性就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见性。】六根里面的眼眼一见,见就是见性,在闻,叫做闻性,【闻即是性,】闻一切声尘,闻性不生不灭,就是性。【不可以性,更闻性。】不可以有一个不生不灭,更闻一个不生不灭之性。【只你作性见,能闻、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只】就是只要。只要你作:这个【性见】,就是这个本性有个见。性跟见就要划等号,性即是见。而说性上有见,本性能闻,还有能见、能闻之性,再加一个字:能见【之】性。只要你作性见,就是本性上有见,也就是说这个本性,能闻、能见之性,那么有个能闻、有个能见这个性,那么便有一异法生,有这个不同的法,一还有异,【异】就是不同啦!有一个相同,一个不同的法就产生了。【他分明道:‘所可见者,不可更见。’】我们所可见的这个清净本性,不可以再安另外一个见,所以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所以他分明道:这个清净的本性,本来就告诉你,所可见者就是本能,本性本来就是有分别、有可见,所可见者,不可更见,清净的自性,性就是见,也就是当下第一念不分别,这个就是,那么虽分别,不作分别想,也是!所可见者,不可更见,这本能啦,本性本来就有这种能力了,所以所可见者,不可以更见,不可以怎么样?头上安头。【你云何头上更著头?】意思就是知见立知啦,我们不是有五分法身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不是?解脱的人、证悟的人,本身所讲出来的知见,他就是正确的知见,可是我们众生是妄见。【他分明道:】他讲得很清楚了,怎么样?【‘如盘中散珠,】这个盘中之珠散出去了。【大者大圆,】小的呢?【小者小圆。】大者大圆,大块的凝聚在一起就大圆;小的凝聚在一起,它就是小圆,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碍。’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我灭。【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时。】这个【如】字,就是真如,没有一样不是平等的真如自性,叫做:未有不如时。你不要认为这个是:未有不如意时,那糟糕了!四生是毕竟空,六道也是毕竟空,没有一样不是真如毕竟空寂的自性,所展现的东西。【且众生不见佛,】因为众生就是佛,是不是?不能有见更见,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没有二见嘛!所以众生不见佛,【佛不见众生。】同一个觉性,怎么见来见去的呢?【四果不见四向,四向不见四果。三贤、十圣不见等、妙二觉,等、妙二觉不见三贤十圣。乃至水不见火,火不见水;地不见风,风不见地。】何以故呢?因为法性没有所谓的来去,没有什么能所。因为【众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那么所以说,不入跟不出,那么就是平等了。【所以法性无去来,无能所见。】能所见就是,加一个字:没有能【见】、没有所见。绝对的、统一的,一合相,《金刚经》常常讲的:一合相,就是这样子,性相一如。【既如此,因什么道:我见、我闻?】哪来的我见?哪来的我闻呢?【于善知识处,得契悟。】得契悟。【善知识与我说法,诸佛出世与众生说法。】那么迦旃延,就是摩诃迦旃延,【迦旃延只为以生灭心,传实相法,】就被维摩诘居士所呵责。【被净名呵责。】生灭心是轮回相,实相法是无相啊,如何用生灭心讲这个无相的、实相的东西,那么变成轮转了!【分明道:】很清楚的告诉你:【‘一切法本来无缚,何用解他?】一切法毕竟空寂,没有谁绑你啊,谁绑着我们?没有啊!只有我们自己绑着自己啊,起心动念着我相,就绑着了;起心动念着人相,他就绑着了,什么都是自己来,什么都是自己绑自己,绑得死死的!所以我们就是这样子,不在正见、正念里面下手,我跑得远远的,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你跑到没有人的地方,你没有正见,你起心动念,是在害你清净的法身啊,何以故?动念就是我相啊,再动念就是人相啊,我相、人相不除的话,你永远束缚啊,业力如影随形,你走到哪里,你都绑得死死的啊,你跑到哪里有什么用?我相、人相不除,跑到美国,美国也不会高兴啊;跑到加拿大,你移民到哪里去呢?那一些移民的人,你又觉得他很快乐吗?我说最好是移民到月亮去好了,或移民到天堂去好了,是不是?拥有好的的环境,当然是很好啦,可是拥有好的环境,不如拥有一个好的心境,心境不改,改变环境没什么用的,心境要是没有改变,改变环境没什么用的,外在的环境,只给你做增上缘,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念、正知见,没有正念、没有正知见,你就是不穿、不吃、你吃什么,统统打饿七啊,也不能成佛,还是外道,仍然是外道!所以分明道:一切法本来无缚,何用解它呢?【本来不染,何用净他?’】你说:我把它扫除干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个就是不见性的人讲的。要是见性的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哎呀!这真是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故云:宝相如是,岂可说乎?】实相就是这样子了,怎么能说呢?【汝今只成是非心、】因为对立喽,【染净心,】它还是对立、能所喽,【学得一知一解,绕天下行,】哎呀!走遍了天下,见人,因为太骄傲了,认为自己很有成就了,看到人就赶快要开示,是不是啊?开示,看谁比较高下,见人就赶快开示佛法。【见人便拟定当取,】【拟定】就是事先测定,【当取】就是得,【取】就是执着、执取的。看人就事先:嗯!这个来比较比较!【当取】就是有一种执着的心,看到人就比赛看看,因为学得一知半解嘛!【谁有心眼,】谁有心眼就是谁的这个眼光比较高,【心眼】就是谁的功夫比较高,谁有心眼、谁无心眼呢?意思就是高低之分。说这个人有是非心、有染净的心,学得一知半解,走遍了天下,走到哪里,都要跟人家比个高低,有心眼。【谁强、谁弱,】比个强弱,是非心不断,【若也如此,天地悬殊,更说什么见性?’】所以法师们啊!希望我们法师们有因缘才方便开示,没有因缘就保持沉默,愈讲有时候会愈离谱哦,没有见到本性,没有证悟到本性,不可以讲本地风光的,
你讲本地风光,你讲错了,你造业的,不是做功德的。你以为学得一知半解,也不是自己的功夫,赶快讲给别人听,那是造业的,讲错了,你都不晓得错在哪里,不知道啊,是不是啊?不知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