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胜鬘经讲记;戊二 如来境智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印顺法师
己一 略说
庚一 明圣智
辛一 上上智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如来境智,即从如来果德中,着重于智能与谛理的论究。如来的智能,所证悟的谛理,也得从不同于声闻缘觉的智能与谛理去说明。先略明圣智,次明圣谛。于明圣智中,先说上上智。

  「声闻缘觉初观圣谛」,圣谛,即圣人所成就谛,即真谛、第一义谛,谛是如实不颠倒的意思。声闻缘觉初观圣谛,初观即第一类的观圣谛智,与如来的第二类观圣谛智不同。声闻缘觉的观圣谛智,是「以」第「一」类圣「智断诸住地」──四住地;又「以」第「一智」成办「四」事──「断」集、「知」苦、修习道谛「功德」、及「作证」灭谛涅盘。依声闻缘觉的第一智,也能「善知此四」谛「法义」。但这不过是声闻缘觉的圣谛智,断四住烦恼,于四谛能知断证修而已,不是究竟的!因为「无有」第二类的「出世间上上智」。出世间智是通于声闻缘觉的;出世间上上智,即如来智。所以声闻缘觉,是「四智渐至」的,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又是「四缘渐至」的,先缘苦知苦,再渐缘集、灭、道谛。声闻缘觉无论是断烦恼,生智能,证谛理,都是渐次的,所以没有出世间上上智。如来所得出世间上上智,无论是断烦恼,生智能,证谛理,都是「无渐至法」,换句话说,是顿的。是顿起佛智,顿证谛理,顿断无明住地烦恼的。这样没有渐次的顿智,才「是出世间上上智」。

  渐断渐知,与顿断顿知,这是佛法中的大问题。在小乘学派中,如说一切有、经部、犊子部等,是主张渐见四谛而渐证。大众、分别说系,如法藏部等,是主张顿见灭谛而顿证的。在顿见者看来,初学者虽有苦集灭道的次第渐观的修习,但论到真智见理,这必然是顿的。不见谛则已,证见即顿入四谛。大乘以平等法性为第一义谛,所以也是理必顿悟的。本经以渐属声闻缘觉法,以顿属如来法。顿渐的歧异,就是大乘与小乘的不同。   

辛二 第一义智 『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出世间上上智,即第一义智,约名义不同,所以别说。「金刚喻」定,或金刚喻智,即「是第一义智」。以金刚喻智能的能破一切烦恼,断尽无余。金刚喻,本为三乘所共。如证阿罗汉的前一念心,起金刚喻定(智),断烦恼,证无学果。然约破尽一切烦恼的金刚喻智说,声闻缘觉是不配称金刚喻智的。金刚喻智,要到等觉后心。这时,顿断一切烦恼,即引起佛智。所以说:「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这意思说,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但断四住地,不能断无明住地,所以不应名为金刚喻智;也就不配称为第一义智。声闻缘觉的所以不能称为第一义智,因为「无」有第「二圣谛智」,不能「断诸住地」。这第二类圣谛智,名为第一义智的,是「如来应等正觉」所圆满成就,「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如来所圆成的,是「不思议空智」。佛智,是不可思议的,这不是凡夫、二乘、十地乃至最后身菩萨所能思量拟议的。空智,即通达一切法性空的般若。唯有佛才能究竟通达。空智,与般若经等相同,但解释起来,多少不同。二乘不达法性空,这与般若学系所说三乘同证法空说不同。唯识家也说,二乘人不断所知障,所以不能通达一切法空性的圆成实。本经所说,与唯心论者相同。佛的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藏是积聚义,犹如库藏。无明住地烦恼,众多积聚,生起一切烦恼上烦恼,所以名一切烦恼藏。「若坏一切烦恼藏」的「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即是佛智。声闻缘觉没有这第二类智,不能坏一切烦恼藏,所以不名第一义智。

  上面所说的出世间上上智,约顿渐的意义说。此第一义智,约能不能断尽无明住地说。由于声闻缘觉智,渐次而非顿得,分断而非究竟,所以他的「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只能说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这不过是通向无上菩提过程中的因智,并不是究竟的果智。般若经也说:以一念相应妙慧,断一切烦恼习气而成佛,这都是约究竟断说。

庚二 明圣谛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6辊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说明圣谛,先解说「圣」的字「义」。圣,梵语阿梨耶,与正的意义相近。能证见正法,得正性决定,名圣。圣应有究竟圆满的意义,不究竟不圆满的,不配称为圣。所以,「非一切声闻缘觉」可称为圣,因为「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少分功德」。不究竟,不圆满。阿含经等,也称声闻缘觉为圣,这只是依成就有量的少分的功德,「故名之无圣」。如约究竟圆满功德说,唯佛名为圣。圣人所成就的,圣人所宣说的,名为圣谛。这样论到「圣谛」,即「非声闻缘觉谛」,这是声闻缘觉所没有成就的。也「非」是「声闻缘觉功德」,是属于圣谛的。「此」究竟如实的圣「谛」,唯「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即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初始觉知,涅盘经说:『世间皆处无明!6辊,无有智能能得破,如来唯乃能初破,是故名为最大觉』。佛圆满证觉了,「然后为无明!6辊藏世间,开现演说」。世间众生,都在无明!6辊藏里。!6辊即卵。众生为无明藏所围里,没有智能,不能证无上觉,如卵中有情,还不能破!6辊而出。佛破无明!6辊藏,得大自在,这才为无明!6辊藏的众生开示、显现、演说。如实的谛理,为佛所成就宣说,「是故名圣谛」。

  谛,是如实不颠倒性,即诸法实相、法性等异名。这是诸法的实相,一切法的法性,佛出世与不出世一样;证与不证,也一样。实相、法性或佛性,虽一切众生平等,但唯佛能圆满证觉,所以称为圣谛。   

己二 广明
庚一 出圣谛体
辛一 叹甚深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此下广明,先约如来藏,也即是佛性,来说明圣谛的体性。「圣谛」是什么?是「说」那「甚深义,微细难知」的。大乘经常说:『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因为,圣谛是凡夫、二乘,甚至菩萨也不能完全了达的,要有穷深极细的佛智才能通达。圣谛「非思量境界」,思量即凡夫二乘菩萨的寻思。以有漏、或缘世俗事的心心所,分别境界,即思量境界。圣谛是无漏无为的,所以不是寻思心所及。所以,这「是智者」自觉自证「所知」,是「一切世间所不能(不易)信」的。佛法是唯有圣者证知的,一般人从来没有知道过。言说不到它,分别心推度不到它。然听闻思惟佛法,不是没有用的。如佛『为无明!6辊藏世间开现演说』,佛从无可言说处作方便善巧说。如画月一样,用树梢,和云层等来衬托,使人能明白它是个月亮──当然不是真的月亮。但真的月亮,可能从此而认识。依佛所说,听闻、思惟,照着做去,即可证到。切勿因为甚深微细难知,而生起无从明了的错觉。

  上来略明圣谛的难信难解。然圣谛究「何以」如此?因为「此」圣谛,是「说」那「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是如来境界」,这当然「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了。圣谛微细难知,即由于约甚深如来藏说圣谛;甚深如来藏,是如来证知的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能了知的,所以圣谛也就甚深难知了。

  什么是如来藏?依佛性论,这可以从:一、(所)依止藏,二、隐覆藏,三、(能)摄持藏的三义来说明。如即如如,无二无别的谛理,真谛是法法如是的。如如,本没有什么来不来。如宝珠,本来明净,即无所谓来不来,然约琢磨宝珠的尘垢,使宝珠的明净,能具体的显露出来,所以名来。因此,如来即体如而来,而如如实没有来不来可说。如──如来,即法空性。如金刚经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约所证说,但名如如,约能证说,即如如智,如如、如如智,平等不二,名为如来。如何是如来之藏?藏,是胎藏的藏。约依止义说,藏是依止义,如胎藏为所依止处。如来──一切平等法性,遍一切处,一切众生不离此如来性,不出法性外;如如法性为众生的所依止处,即如来藏。所以有处说:『一切众生是如来藏』。约隐覆义说:法性是本来清净的,但无始以来,为烦恼垢所隐覆,不能显现。如婴儿在胎藏中一样。如来平等法性,为烦恼所覆障,所以名如来藏。约摄持义说,如来,即契证如法性而来的,具有十力四无所畏三不护十八不共法等无边功德。但这些如来功德,不是到成佛始生,否则就成为无常了。众生位中,就摄持得无边功德性。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即是如来藏义。众生位中过恒河沙的称性功德,近于唯识宗所说的无漏法种。平等法界中,摄持得无边功德性,故名为藏。所说如来藏义,都是约众生位说的,即显示一切众生的真净因。如来藏的称性功德,众生本具;到成佛,摄得功德性的如来藏,还是一样,但此时无边功德,离垢障而显发出来。真常妙有一乘的经典,都以此为根本。

  以下结叹。本经依「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也「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辛二 劝信解 『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二圣谛。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

  如来藏甚深难知难解,是约因地的性德说。它难信难解,而又非信解不可。如不能信解,这对一乘的如来果德,也就不能信解。如来藏虽是摄持得净法功能的自性清净性,但为无量的烦恼所缠缚,而不得显现,如摩尼宝珠的为垢秽所覆一样。「若」有人「于」此「无量烦恼藏所缠」的本性清净的「如来藏」,生信而「不疑惑」的话,那他对「于出」离「无量烦恼藏」所显的如来「法身」,如净治了垢秽的摩尼珠,也必然的「无疑惑」。说众生有惑业苦的杂染法,这是容易信受的;说众生有如来藏,摄持佛果的一切功德,虽于信解。对此能信而不疑,对如来法身,也就能信而不疑,因为这即是如来藏离烦恼所显的。所以信有如来藏性,极为重要。

  「于如来藏、如来法身」──唯佛所知的「不思议」的「佛境界」,「及」由佛善巧而作的大「方便说」,我们如能于佛所证的、所说的,「心得决定」不疑的信解,这就可以「信解」佛「说」的「二」种「圣谛义」。「如是」,向上所说的「难知难解」,就是佛「说」的「二圣谛义」。信知二圣谛义,也必由于如来藏法身的信而不疑。这是说,信得如来藏及法身,即能信得圣谛。   

庚二 明圣谛义
辛一 总说二圣谛
壬一 标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所说的二圣谛义,到底「为说」那「二」种?即:一、「说作圣谛义」,二、「说无作圣谛义」。作圣谛,又名有量四谛;无作圣谛,又名无量四谛。天台宗依此立四教四谛:藏教是生灭四谛,通教是无生灭四谛,别教是无量四谛,圆教是无作四谛。然依本经说,只有二种四谛:一约声闻缘觉智境说,即作圣谛,或名有量圣谛;一约如来智境说,即无作圣谛,或名无量圣谛。作,是功勋、加行,约修行说,依四谛修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二乘名作圣谛,由于四谛事还未究竟,还有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佛于四谛事圆满究竟了,不须再作功行,所以名无作圣谛。

壬二 释
癸一 作圣谛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盘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说作圣谛义」,就「是说有量」的「四圣谛义」。有量是有限的意思,即但得一部分,如知少分苦,修少分道。「何以」说这是作的有量的呢?因为,「非因他能知一切苦」,非因他能「断一切集」,非因他能「证一切灭」,非因他能「修一切道」的。二乘,不是自力的,是依佛的。因佛说四谛,修四谛行;说十二因缘,修因缘行。依他而修的二乘,智能狭劣,决不能知一切苦,证一切灭。「是故」,生死有两种,一是「有为生死」,一是「无为生死」。有为生死即分段生死,无为生死即变易生死。一般说来,二乘已证入无为了,无为是不生灭的;二乘得无为,而有变易生死,这似乎是矛盾。其实,二乘虽证入无为而不尽;证入无为而还有有为的生死。如大力菩萨,已证得法性,也还有『法性所生身』。虽是悲愿无漏力起,而也还是生死身。生死有此二种,「涅盘亦如是」:一是「有余」涅盘,一是「无余」涅盘。有余是二乘所证的,无余是佛所证的。有量四谛中,所说断生死,证涅盘,实不过约断有为生死,证有余涅盘而说。

  此中经文,依宝性论所引,文句略不同。唐译只有『涅盘亦如是』一句;宝性论作『有有为涅盘,有无为涅盘』。
癸二 无作圣谛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说无作圣谛义」,就是「说无量」的「四圣谛义」。无量是无有限量的,即究竟圆满义。有量与无量,不是对立的,有量是含摄在无量中的。如有量的苦谛,是分段生死苦;无量的苦谛,即分段与变易的二生死苦;有量的集谛,是四住烦恼;无量的集谛,即四住地与无明住地;有量的灭谛,是有余涅盘;无量的灭谛,即有余与无余的二涅盘;有量的道谛,是少分的净智道;无量的道谛,即一切的无漏道。「何以」佛谛是无作无量的呢?因如来「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所以是无量的。究竟圆满,所以无作。进一步说,苦有无量相,如老苦,即有种种不同;集灭道亦如此。二乘不但不知变易生死苦,就是分段生死苦,也不能尽知。如涅盘经说:『分别苦等有无量种,非声闻缘觉所知,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此中四谛,都说一受字。受即新译的取。有漏生死苦,都是因受──取而生与取不相离的,名受苦。受即烦恼本,名受集。知离一切取,即证涅盘,名受灭。修灭受的道,名受灭道。取为生死要因,离取为证入涅盘的宗要,所以经中常说不可取等。  

壬三 结『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上说二圣谛义,每一圣谛有四圣谛,「如是」即有「八圣谛」,而「如来」实只「说」一「四圣谛」。约圆满及部分的不同,所以分为二圣谛,分别为作四谛,无作四谛。其实,只是四谛而己。   

辛二 别说四圣谛
壬一 二乘不尽 『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盘。』

  虽说二圣谛,而实唯一四圣谛。「如是」,此唯一的「无作四圣谛义」,即「唯如来应等正觉」,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四「事」,能得「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于此四「事」能得「究竟」。「何以」呢?圣谛是究竟圆满的;一极不二的:而二乘是渐次证悟的,由下而中而上的。无下中上的涅盘,悟则顿悟,得则顿得,所以「非」有「下中上法」的二乘,能「得」究竟「涅盘」。二乘不过是向涅盘界,向菩提道。   

壬二 如来究竟
癸一 略说四谛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论如来于圣谛事得究竟,先问起,「何以」「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得「究竟」呢?「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能「知一切」的「未来苦」。诸佛实是遍知三世苦的,但重要在知未来苦毕竟不生。佛能「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的「一切集」,烦恼即根本烦恼,上烦恼即随烦恼,总摄一切烦恼为集。不但分段身,而且「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而得于「灭作证」。本经文不具足,依唐译,此二句即灭道二谛;『能证一切意生身蕴所有苦灭,及修一切苦灭之道』。   

癸二 特明灭谛  
子一 因果相即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

  佛所证的圣谛,是如来藏法身,也即是灭谛。苦与集是生死有漏法,道也是有为有功用法,都不是常住法。修学佛法的究竟目的,是证灭谛。苦如病,集如病因,道如治病的药,灭如无病的健康。治病,要知病,知病因,服药,但目的在无病的健康。为治众生生死病,佛说四谛教,而目的在灭圣谛。因此,本经扩四谛的量而说无量四谛;而于中特明灭圣谛。

  声闻学者,如经部说等:灭谛无为,是非实有法,如火灭、衣烧一样。一切有部等,虽说择灭无为实有,而无余涅盘中,身智都泯。大乘法不如此。病除了,应有健康;除龌龊,应有清净。所以批评他们说:『灭尚非真,三谛焉是』?佛法真义,「非」是灭「坏」烦恼业苦「法」,就「名为苦灭」谛,这如革命的决非止于破坏一样。佛「所言」的「苦灭」谛,是不可思议的微妙的实在。是「无始无作」的:无始,所以无作;若有所作性,即有始起可说。涅盘──灭非作法,也非始有,因此,灭谛「无」有生「起」,也「无」有灭「尽」,为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不像烦恼业苦,无漏圣道的有起有灭。涅盘,是得而非新起,未得而不失的。此涅盘为「离」,即离一切烦恼。其实众生的如来藏性,与烦恼从来没有打成一片。如来藏与烦恼,如水与油、虽同器而始终是相离的。「尽」即是灭,经中每说涅盘为断、离、灭。是离是尽的涅盘,是「常住」法,「自性清净」。一切杂染法,在自性涅盘中,从来就不相关涉。灭如日光,生死法如黑暗。光是光,暗是暗。光力不强时,似与黑暗相合,其实光明还是离黑暗的。此离尽常住而自性清净的灭谛,如「离一切烦恼藏」,而「过于恒」河「沙」数的「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的「佛法」都「成就」了,即「说」为「如来法身」。烦恼与灭──如来藏性,是离是尽的;而无边功德性,与灭谛是不分离,不脱开,无差别,是无二无别,混然一体的。 自性清净的常住涅盘,如太阳,所摄持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的不思议功德,如光明;光与太阳不离,有光即有太阳,有太阳即有光。众生虽本来摄持这些功德,而离障显现,一切功德成就,即名为如来法身。法身,也就是大功德法聚,就是果地圆满显发的灭谛──大般涅盘。   

『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佛所圆证的常住灭谛,非作非始,众生也就本来具有了。所以说:「如是如来法身」,在凡夫位,为烦恼所缠,「不离烦恼藏」,但「名如来藏」,不名法身。如来藏即因地的自性涅盘。如来藏虽还没有成就不思议佛法,但也能摄持过于恒沙功德。如来藏与法身,本质是一样的,仅是离缠与在缠,如日处重云而隐暗,与日出重云而大明而已。因名如来藏,果名法身,无二无别。在四谛中,即灭谛。上面说如来藏处说有圣谛,甚深难知,即指无作圣谛中的灭谛而说。  

子二 理智一如   
丑一 标宗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证智与谛理,也不是隔别的,先立理智一如义说:「如来藏智」,即「是如来空智」。如来藏,约众生本依的一切法空性说。如如法性中,摄得无边功德性;无边功德中,主要的是般若。般若智性,与如来藏不二,众生虽本有而还不曾显发大用。要到修道成就,圆满显发,即如来空智。因地的如来藏智,与果证的如来空智,相即不二。说到如来空智,一般总以为如来智不但知空,也知不空;有空智也有不空智。然依本经,如来智即是空(性)智。如来智究竟证入平等法空性,也能究竟了知无边法相。通达种种法相智,也是从不离空智,即空智所起的方便用。一样的离相,一样的无所得,一样的无漏出世间,所以如来智同名空智。这如见镜中的影像,见明净的镜相;而明净中,什么事相都呈现出来。见镜的明净,与见镜的影像,可说为二,而实都是不离镜相的明净性的。这理智一如的「如来藏」,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来「所不见,本」来「所不」曾证「得」的,因为这唯是如来智的境界。  

丑二 释义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综合如来藏智与如来空智的理智一如,名为「如来藏空智」,这无论从谛理说,或证智说,都是「有二种」的。然证智约契证谛理而得的,所以约谛理来说明。这如来藏空智,约总体说:约别义说,分为二类,即如来藏空与不空。如来藏空智,何以名为「空如来藏」?如来藏。从无始来,即为一切烦恼垢所缠缚,虽为烦恼所缠,但并不因此而与烦恼合一。约如来藏的「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说,称为如来藏空。所以起信论说:『空者,一切烦恼无始以来不相应故』。如来藏空,不是如来藏无体。如来藏是本性清净,自性常住的。在生死中,如宝珠落在粪秽里一样,珠体还是明净,所以说如来藏与一切烦恼是若离若脱若异的。何以又名为「不空如来藏」?如来藏自体具有「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藏,约离妄染说,名空如来藏;约具足过恒河沙不思议佛功德法说,名不空如来藏。如来藏唯一,约它的不与染法相应,与净法相应,立此二名。唯识学者说圆成实,也可有二义:一、约远离一切杂染说,名为空。二、约由空所显说,名空性,体实是不空的。然本经说不空,不但约法性不空说,重在体具过恒河沙功德性。如楞伽经、起信论等,都不是从因缘生法,虚妄生法论空与不空,而是依如来藏性说。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上释如来藏空智,今释二乘所不见。「此」有空义与不空义的「二空智」,唯「诸大声闻」(钝根暂时不能),如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等广慧声闻,「能信」受「如来」所说,回小向大。若约证悟说,那末「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是不能觉了的。此二乘空智,与如来空智不同,本经又名为净智。是净除一分烦恼障,离四颠倒的我空智。大乘法中,有的以为:一切法空与涅盘空寂,与无常、苦、空、无我;及无常、苦、不净、无我的空无我不同。法性空寂,是离戏论的平等法性,而空无我,但约五蕴和合无我我所说,所以,二乘的空智,「于」无常、苦、无我、不净──「四不颠倒境界转」,即离四颠倒──无常计常,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而转起的,不能证入如来藏智。「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而「一切苦灭」的灭谛,「唯佛得证」。如来得证如来藏而成就法身,是由「坏一切烦恼藏」而得的。而坏一切烦恼藏,又从「修一切灭苦道」而来。二乘的所以不见不得如来藏空智,本经的解说,极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