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十三难 不轻未学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轻未学十三难;
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
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
三人行里我师焉,不轻未学并不难。
每天早晨,我们静坐的时间实在不长。然而,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在一念静寂时,听闻大地的声音——几只鸟儿总是轻柔地叫唤,群鸟也温和地回应,这的确是很美的声调。尽管我们无法明了小鸟彼此间对答的内容,却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片充满祥和的世界。
   大地众生何其多!万物共住是一件多么奥妙的事。「和」就是万物共同的依据,彼此若能相互尊重,才能在和睦的世界里共同生活。
   佛陀时时警惕我们,人生有很多的困难,最难的就是度过心灵难关。在重重关卡中无法超越,只要心念一转,就可以看破人我是非,透彻人生的道理。所以说「一理通,万理彻」,如果破除了困难,我们的心就会很平和。
   佛陀说修行人的心态有二十种困难,接下来是第十三难。

丈夫岂可轻少年
   「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轻未学十三难,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三人行里我师焉,不轻未学并不难」。人人都有我见,这种自我的心态与见解,就是造成「心」的困难之因。一个人太自大了腿菀浊崾铀耍彩戮醯米约壕楹芊岣唬匀痪涂床黄鸶湛佳暗娜恕?br>   我们要知道数学,不一定在学校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彼此教导与学习,互为师也互为徒。当老师的人,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很多东西;而老师为了教人,也必须精进探讨,所以一边教一边也在学。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都值得彼此分享。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在原地踏步,等到必须教人时,自己才会提起精进心,无形中就能学到更多,来求教的人,他们以不同的心境看相同的事物,也可能发现更好的方法。因此很多时候,在教的同时也就是在学。
   有一位刚上中学的孩子,接受大爱电视台采访。他的智识见解都十分成熟,此外,动作也非常利落。我们大人已走过几十年的人生岁月,然而要学习一样新事物,也不一定能像他如此熟练。那一天,看他在工作里推着工人载重物的独转车,很轻松地将粗重的东西运送到目的地,甚至还用跑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懂得运用自己的智识,分辨眼前的工作应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应该如何使力才能操作自如。
   很多时候,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本能(本具的智慧)来发挥良能,所以我们应该以谦虚、尊重的心,来看待四周围的一切人事物。谦虚,才能拥有更宽阔的空间,如果太自大了,周围的空间就会被自我填满。
   下一句是「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曾经种过田的人就知道,必须弯下身体才能插秧。我们待人要谦和,时时懂得礼貌和尊重,就像在种田一样——插秧一定要往后退,每后退一步,就插好一列秧苗,人虽是向后退一步,工作则是往前增加了。
   因此,待人处事如果能够退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不需要与人争论是非得失。学佛就是要做到「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如果时时谦虚、退让,自然就能缩小自己,周围的境界也就会更开阔。
   接着是「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从前的圣人都十分谦虚,并且缩小自己。真正的圣人,必须超越种种人我是非的考验,同时尊重大地众生。佛陀说,一切众生的智慧与佛平等,因此圣人敬畏后生。

老和尚与小沙弥
   有句话说「后生可畏」,意思就是不是只有我行,后来的人比我还行。在禅宗公案里,有这么一段小故事——老和尚带着小徒弟出门行脚,在山路上,小徒弟看老和尚轻松地走在前面,自己却背着包袱跟在后面,心里就想:「因为老和尚是有修行的人,才能如此轻松自在,所以我也要立志修行菩萨道,将来也要教化众生。」
   他立下了弘大的誓愿。这一动念,前面的老和尚马上转头说:「来!包袱让我背,请你走前面。」小徒弟感到莫名其妙,师父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尊重,待我这么好?老和尚轻声细语,恭敬地说:「因为你发大心要行菩萨道,拯救天下众生,所以我应该尊重你,让你走前面,东西我来背。」
   小徒弟恭敬不如从命。走着,走着,心里又开始想:这样多得意,多自在!自己只是发一念心,师父就这么恭敬我,将来我如果再进步,就可以当大和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当他生起不可一世的自大心态时,老和尚又出声叫他停下来,态度很不好地对他说:「把包袱背好,跟在后面走。」
   小徒弟觉得师父真奇怪,刚才是那样,现在又变成这样。老和尚似乎猜透他的心思,就说:「刚才你很谦卑又发大心,愿意精进认真以拯救众生,这个志愿很高贵,所以我尊重你。但是,现在你还没成就,就想要博取别人的恭敬,实在太自大了,这是错误的观念。」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就知道,谦虚自己恭敬他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对人谦虚,还要立大志愿,这是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态度。学佛必定要具足谦和,才懂得尊重年轻、未学的人。所以「丈夫岂可轻少年」,大人物也是从无名小卒一路走过来的,因此不应该轻视年轻或资浅的人。
   「三人行里我师焉,不轻未学并不难」,三人同行,另外两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行为善良正当的当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感恩及学习;然而,示现不良形态的人,也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能让我们提高警觉,反观自我,所以也要尊重、感恩他。
   日常生活里,我们要彼此相教、相学,互为师徒,这就叫做「教学相长」。我们能够当老师,就是因为有人愿意接受教导,自己才能更精进去探究,总之,我们在世间要能够心和谦虚,才能过着真正美满的生活,学佛的心态不要有「缺角」,应该要学得圆满,这才是真学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