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 缘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上人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上人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著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道在寻常日用中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修学佛法,主要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染,清净自我的心地。
   所谓清净心,即人性本来没有沾染污秽的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来就是善性,本来就清净,为什么还需要净化呢?又为何有污染与清净的分别呢?
   所谓污染心,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习,而生起计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趋向恶念。
   修行的意义,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炼自我的心地,将已经沾染尘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涤清净;也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之中,时时提起正念,修养自己的言行。
   要达到清净的修养,必要「藉事练心」修净因。在人间现实生活中,修学佛法不离三件要事: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净正因。
   以关爱子女的心对待双亲
   第一是孝养父母。
   修学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说「百善孝为先」,修净因、净业的目标,是要达到佛与圣人的境界,但仍然要从做人开始。做人要饮水思源:我的身躯从哪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
   回报亲恩就是孝养父母。《论语》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孝养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形态恭敬、殷勤、顺从,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子女让父母操心者,可分为:自我行为和身体二方面。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贡献所长、成就事业。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却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于不正当的行业,困扰自己、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焦急,并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使父母蒙羞,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有的人虽然很孝顺,但却让父母非常操心,为什么呢?因为不懂爱惜生命,毁伤了自己的身体,使得父母为其担忧操心。看看医院那些挂急诊的患者,大部分都让父母非常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骑飞车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这些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肝肠寸断外,还要负担子女打伤人或撞到人等种种心理压力。
   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更有为子女罹病而担忧者。例如慈济医院加护病房曾有一位四岁半的孩子,体弱多病又患脑水肿症,目前由他的母亲照顾。这位母亲生有二子,大儿子八岁,健康活泼,小儿子却患脑水肿;为了这个孩子,造成婆婆与先生对她的不谅解,认为是怪胎,她不断受到讽刺、指责,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后这对年轻夫妇不得不离婚,大儿子由先生抚养,小儿子由她照顾。
   为了这个儿子,除了金钱上的负担外,她还得不眠不休地照料他。有一天,儿子忽然从椅上跌落,被送到慈济医院急救。年轻的妈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守在加护病房外,忧心如焚地以泪洗面,那双无助哀伤的眼神,令人看了实在深感同情。
   后来,孩子离开加护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时,我去探望他们母子。母亲因为彻夜未眠,伏在孩子床上睡着了,我走近床边伸手摸摸孩子,这小孩天真无邪又可爱,脸上时时绽露笑容,还伸出两只小手让我摸摸。此时他的母亲醒来抬头看到我,我告诉她:「妳看!妳的儿子已经清醒了,妳的儿子这么可爱,应该不要紧的,妳不要伤心啦!」做母亲的看到儿子对着我笑,还伸出手和我玩耍,宽慰地露出了笑脸。
   但是,过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护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员告诉我:「这个妈妈非常可怜,为了这个孩子,日不食、夜不睡,都快生病了!」
   你们看看,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心血?为了孩子,她宁愿牺牲夫妻之爱,宁愿割舍健康的大儿子,来保护这个多病不幸的小儿子,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曾让父母付出同样的爱来对待我们呢?我们怎么可以不孝养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爱子女的心是无微不至的,这就是「慈母心」。我们若能以关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孝心」。
   有一次慈济发放日,全省各地许多会员回来本会,大家聚集在这里,每个人所提出来的困难,及希望我提供的意见,都离不开「如何使子女专心读书、品学兼优、增长智慧……」「如何才能让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让子女受父母福德的庇护,得到福报」……每个人的话题都围绕着子女,大家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却少有为父母尊长造福,将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位年轻的妇人,因宗教信仰的方式未获家人认同,也提出问题问我。我告诉她:「学佛不可整天跑道场。只顾着自己拜佛、听经,丢置家事而不管,对公婆未克尽孝道,对子女没有付出母爱,如何叫家人不反对?」年轻的妇人回答:「几天前我还寄半斤人参给我的婆婆呢!」
   我说:「孝顺不是用半斤人参就能表现的。『孝』,必须以恭敬心来对待父母、公婆,而并非仅提供物质奉养他们——父母不是让我们用『养』的,而是必须以恭敬心孝敬他们。将内心的恭敬形于外就是『顺』,为人子女者应和颜悦色、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欢喜,而不是只供给丰富的物质就叫孝顺。」
   只有物资奉养,非孝
   现代人所说的孝,往往只限于物质奉养而已,以为把物质拿给父母,让父母不愁吃穿,就算是孝养父母了。反观过去所谓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无缺之外,还要晨昏定省,问候尊亲。说任何话,一定要先察颜观色,仔细思量自己说的话,是否令父母欢喜?还是生气?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气,则所说的话到此为止,赶紧转移话题,不令父母生气。
   现在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当父母和他说话时,他连回个头看看老人家的脸,都觉得是多余的!甚至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水准,离乡背井、远离父母,在外打拚奋斗,以自己的事业、家庭为重,往往忘记了在故乡倚门望子归来的双亲。
   现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国外跑,为什么要时常出国呢?因为他们把子女送到国外念书。不论是美国、英国,即使路途遥远,他们都不辞辛劳地去探望子女。然而,在台湾本土,从都市到乡村去看看父母,他们却感到路程遥远,而且认为自己的事业要紧,没有空闲时间……,若是对子女的爱念,则不会因时空遥远而受阻,每次出门看子女,都是一个月或几十天,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亲情难舍嘛!
   所以,如果能用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现,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善心。
   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之门,要先学会念佛,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培养慈悲爱念,也是要从念佛开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门学诸法的重要法门。
   而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万善之门——没有孝养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学习佛心,必须先培养孝养父母的心。所以说「孝心即佛心」——孝养父母之心,就是清净的佛心。舍离「孝」则远离了「佛」,不念父母也无佛可念。这是佛陀教育众生非常强调与重视的一点。
   学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无不是修学佛法的行为。由此可体会,孝道与修行是多么密切的事,我们要修行学佛,希望达到与佛同样的境界,必定要先从孝养父母开始。
   所以说,「孝」字实为众妙之门,所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皆由「孝」入门。如果没有「孝」,我们的心门就是封闭的——因为欲念及贪、瞋、痴等污染心,障蔽了我们的心门;唯有以孝开启心门,才能真正走入学佛之门。
   总之,佛陀所说的教法、所施行的教育,可以说是以「孝」为宗。佛教的一切经典,也是以「孝」为戒——做人要如何守规矩?如何不冒犯众生?必须先从「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为君子的根本;想做个坦荡荡的君子,必定要从「不犯上」开始做起,渐次便能上敬下爱,不冒犯一切众生。
   不念父母,无佛可念
   孝,有「在家之孝」与「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会人士孝养父母应该力行、持守的事。佛教与儒家皆讲孝道。《论语》中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父母对待子女,也难免有特别喜爱或次要的,也有比较不喜欢的,这是凡夫心在所难免——爱子女的心同样也有分别。
   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爱,应该感恩与欢喜;假如与父母比较缘浅,即使我们做得非常辛苦,还被父母厌嫌、责备时,也要做到不怨怼,这就是「爱而不忘、劳而不怨」——父母爱我们时,要心生欢喜,不可忘记父母的恩惠;父母责备我们时,要任劳任怨,绝对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历史上有很多孝子,例如舜是古代的圣贤,从小就受母亲百般虐待,但是他一点都不埋怨、记恨,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而与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对父母一定要尽到一项责任,即是「承顺颜色,以尽孝养」——顺从父母,察颜观色,尽量让父母欢喜、安心,这就是尽孝。如果让父母烦恼、担心、触怒父母,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范,希望人人孝顺要及时,以树立将来教育子女的根本礼法。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每个人此生的生命是承续着过去生所造的业缘,而成为今世的「报体」(人身)。这一生若家庭很幸福,夫妻、子女都很和睦,是因为过去生结了好缘,这一生再来相互报恩,所以能「亲慈子孝」——为人父母者,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为人子女者,能够懂得「反哺之恩」,回报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善尽奉养之孝。这都是过去生所结下的好缘。
   千古衣冠共一坵
   佛教中称凡夫是「分段生死」——一生只有短短数十年而已,而其中离不开生、老、病、死的过程;凡夫不知道人除了身命以外,还有永生不亡的「慧命」。
   世俗人孝顺父母,终究是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只是略尽物质生活上的孝养而已,然而这些物质,父母最后什么也带不走。
   真正的孝养父母,应该是增长父母的慧命,不让父母因为这个家而造业;否则到了临命终时,他们所带走的,只是这一生中争斗时所造下的业,而在生命中曾经拥有的物质,却一样也带不走。
   出家乃世间的大孝
   出家之孝,并非注重物质上的奉养,而是为了增长父母的「慧命」。
   我们现在所得人身,是因为与父母有缘,藉由父母而生此肉身。在我们幼小时,父母用心地抚养、教育,让我们得有今天健康的身体,培育正当的思想,能够判断、选择正确的道理,这都拜父母恩德所赐!所以一般人只尽物质之孝,出家人则必须尽一分真性、超凡的慧命之孝。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是报七宗八祖之恩」,出家不只可以度过去世的父母及现在生养的恩亲,还可以报未来的父母恩。为什么出家可以报这么多的恩呢?因为佛陀的教法不只教我们如何做人,还教我们如何超凡入圣,迈向成佛之道;他不仅教育我们这一生中要生活得快快乐乐,还教我们解脱自在,以及培育永生不死的慧命,让我们以世间最真、最透彻的道理,照彻过去、现在与未来,不但可以自悟,还可以悟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早晨若能听到一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一个人拥有物质享受,并非真正的快乐;真正踏实、快乐,能够救助我们心灵的,唯有「真理」。
   孔子追求真理的态度,是如此认真,可谓处世之圣人;处世的圣人都要追求真理了,更何况是想要超越平凡到达圣域的我们,当然更离不开真理了!
   白骨如山,历劫亲情
   有一次,阿难跟随佛陀外出,行至坟场看到一堆白骨,佛陀就向那堆白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难看了觉得奇怪,佛陀乃人天的导师,为什么在坟场上看到一堆骨头,会如此虔诚恭敬呢?
   古代印度与中国的葬礼有所不同,在中国,人往生后遗体是用棺木装好再以土掩埋,并立一个墓碑,做为永久纪念,这叫做「埋葬」。而在印度,人若过世则多用「天葬」——他们将死去的人搬到山坡上,任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烂,让鹰鸟吃他的肉、虫蚁啃蚀他的骨头,并且让雨露洗炼成洁净的白骨。他们认为以大自然来洗炼最终的人身,最具生命意义,所以印度古代都用「天葬」处理死者的躯体。
   阿难向佛陀提出他的疑问:「佛陀啊!这些白骨与佛有什么关系呢?」佛陀开示:「阿难!这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我过去累生累世父母的白骨所累积起来的,不只如此,将来还有更多的白骨,都是我未来的父母。」
   在人生道上,人一生有一对父母,这些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佛陀过去生的父母所遗留,可见佛陀在人生道上来来回回,从无止尽,不只有过去,更有未来。佛陀的修行,是为了报父母恩而修行的,是为了开导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在天道,天人寿命长、物质丰,所以没有机会学佛;唯有在人间显现出众生的形象、短暂的寿命、污染的情爱,才可以藉境练心,修行成佛。
   为报大恩、觉长情,出家人的孝是辞亲割爱——舍弃凡俗短暂的亲缘,扩大心量成为超越过去与未来的觉有情。我常常说,凡夫的情与爱是小我的染爱、小我的迷情;菩萨的情与爱是觉悟、清净的感情。而要达到觉悟、清净、大爱、长情,一定要先割舍小爱、私爱及短暂的情。
   信心.毅力与勇气
   那么,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到底有什么分别呢?在家人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像一匹未拴缰绳的野马,所行走的路也没有规则可循,可说是随「欲心扩散」,享受人生一切的物质生活,此即在俗染欲之人。
   出家是要收摄欲念,约束欲心;就好像为脱缰迷途的野马配上马鞍,有所制约。出家人一定要具足三种条件:
   一、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要走入康庄的菩萨道,必须从「信」开始,不只要有「信」,而且是坚定的信。
   二、毅力。不仅要信「佛」的道路,还要相信自我坚毅的力量。「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路有多远,不管我们的能力有多少,总要随分尽力去完成决定走的这条路,此即是「毅力」。
   三、勇气。人生的道路,难免会有坎坷不平的时候,但我们一定要有勇气突破人生的历练,肯刻苦耐劳才能达到目标。
   随着经济的富裕与繁荣,我们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更应该走入社会,为苦难众生尽一分力量。而修行者更应拿出苦行僧的精神,除了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受社会物欲与名利所引诱,并且还要付出爱心及无私的悲心,扩大清净的感情,去爱护一切众生。若能如此,就可称作现代的修行者、现代的宗教家了!
   我们的身躯来自父母,由父母所赐,因此一切举动、造作,无一不是父母的功德。如果我们能藉此身躯造福人群,父母也因此间接得到福德。所以,出家修行者要好好利用时间,恪守本分,做好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决不可被现代社会物欲潮流所牵动或被名利所引诱,要时时刻刻自我警惕。
   慈济原是大洪炉
   修行就是磨练,藉环境以练心,藉事而养心。欲藉环境修练心性,藉人事修养人生,首先必须经得起磨练。
   打铁店里有很多废铁和丢弃的杂铁,想把这些废铁还原再打造成良好的用具,一定要先丢进炽热高焰的洪炉里,经过烈火烧炼、熔化,才能将废铁再还原。但是,并非只将它熔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器具,一定还要经过大铁锤的敲击、打造;经过锤打后,重新丢进洪炉烧炼,然后再取出来敲打。这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几次的热火,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敲打、锤炼,如此反复不断,才能制造成理想的良器。
   佛法有如洪炉;废铁犹如凡夫顽固的心。众生长久以来,轮回在三界六道之中,使清净的本性,不断受到「爱、欲、自私、贪、瞋、痴、慢、疑……」等习气的染着。如果想要回复「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心性,一定要经过教育及洗炼。
   什么样的教育,可以洗掉污染心呢?佛法——佛陀超凡的智慧,能调伏众生刚强的心。众生的心像长期使用过的废铁,刚强、坚硬又顽固。唯有佛陀大智慧的教育,才能将如此刚强的心洗炼清净。
   大部份人听闻佛法之后,都会自省过往的错误,并且想改正。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没多久,却照样存有染着的心,及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习气,在日常身行中,依然是计较之心不断。这就像废铁丢入洪炉里烤炼,却没经过敲打、塑造一样,等火的热度退了以后,又还原为本来的废铁,本质一点都没有改变。
   因此,除了听闻佛法之外,还要身体力行,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发挥我们的爱心,不畏辛劳地奉献、付出。学佛首重力行、实践,而慈济就是用佛教的精神,力行菩萨道。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逆境和不如意的事情。曾经有一位从台北回来的委员告诉我:「慈济的委员不好当,责任很重。」我问他:「有多重啊?」他回答:「我每劝募一户参加『慈济』之后,都得保他阖家平安,否则下回再去收善款,就很难了……。」他又说:「当然,我希望每一个人参加功德会后都能发欢喜心,也能平安幸福,但是,毕竟人生无常啊!」
   他提到,有位热心的会员认为「乐捐就是造福,家里便能平安」,所以全家参加捐款的行列。有一段时间,那会员觉得参加功德会以后,家中不如意的事情一直在改善,现在什么都如意了,她很高兴,所以又发心去劝募别人,总共邀了十几位朋友加入会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征信的名单将她儿子的名字印错了,便非常生气地责问委员;委员到分会查询,结果帐目并没有错。但是这位会员还是怒气难消,见到朋友就诉说此事,她说:「我不是怕钱不见,我怕的是名字不对,佛祖就不认识我,这样一来就没有感应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位委员向会员劝募,请会员发心捐款为慈济医院购置病床。会员说:「好啊!我愿意乐捐。」于是他捐了两张病床的善款。过了一段时间,他打电话向委员询问:「最近我身体不太舒服,可能是乐捐的病床有人躺着,所以我才会生病。」
   佛陀有言:「一念动三千」要念念善因,我们做好事,功德是出于一念心、一念的善良,善心一动,就已经播下善因种子了!希望大家不要太执着,我们发心,便是种下善「因」,「无我相」的布施就会有无量功德;若斤斤计较,起贪欲、污染的心,如此纵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
   所谓「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例如身体产生病痛,怎能说乐捐的病床有人睡,就会生病?也不可因为走路时,自己不小心踢到石头,就认为自己今天做了好事,为什么没有受到保佑,却让石头碍到脚?其实,说不定是你心有「杂念」,正起了——贪、瞋、痴……等妄念,心不在焉于是走路踢到石头;待踢到石头后的那一念「痛」,才使你警觉自我本性啊!
   希望大家能够拿出「正念」的精神,正确地学佛。
   入佛门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人说:「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不是光念佛号就可以求登西方极乐世界,人若没有「大福德」、「大善根」因缘,绝对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大福德」就是利益人群,随分随力做好事,随时把握机会去救人;「大善根」就是拿出智慧,以「无我」的精神,为佛教、为众生付出良能。
   人生在世,最有意义的就是要利益人群、服务众生,将普天下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将幼小者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年轻同辈者当作自己的手足——视人人为我的手足、亲人与子女,以慈母的心来待人处事。
   一个冷酷无情的毒子
   现代多数人不知敬爱自己的父母,只会疼惜自己的子女。看看目前的社会,老人问题日益严重,有不少社会人士建议慈济筹建疗养院和养老院,这实在令人痛心,为何有这么多老人无法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乐呢?
   曾经有位年轻人将母亲送到慈济医院急诊,他母亲因心脏血管破裂,病况相当危急被送入加护病房。医师检查后对我说:「这个病例目前我们无法处理,她必须动心脏手术,需要很多心脏专科医师参与、协助。师父,我们是否尽快将她转送到台北?」慈院以救人为第一!因此我回答:「只要她的家属愿意,我们立刻联络台北的医师,送她到台北救治;至于交通问题,我们可以为她租一架小飞机。」
   我们与台北的医师联络好,只要这位患者一到达,随时可以进入手术室开刀。医师又表明她家境困苦,我说:「这是救人的时候,不是谈钱的时候,只要有得救的希望,我们就要全力救治。」医师便与她的家属商量此事,她儿子说:「到台北治疗的医药费我负担不起,即使免费我也没空去照顾!」医师耐心地为他分析:「她才四十五岁,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都还不错,现在还来得及救治,若再拖延就药石罔效了!」没想到他却回答:「那么,我将她带回家好了!」医师无法和他达成共识,便说:「那就暂时让她留在加护病房观察吧!」她儿子又说:「她的心脏已经这样了,还住院干嘛?」于是不顾医师喝阻,强行将病人推出加护病房。结果,被推出病房的母亲,乘电梯下楼后便过世了。
   看看这个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叹!佛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子女,用「慈母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子女对待父母,能够像父母对待子女一般,无怨尤地牺牲、奉献,这样温馨的画面将是多么美好啊!令人感慨的是,现在为人子女者,能对父母「承顺颜色,以尽孝养」者,真是愈来愈少了!

   道在寻常日用中
   每个人都有一分与佛同等的智慧,想要从凡夫地超脱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回归清净本性。
   我们应该深入体会佛陀的教法,让自己经历洪炉的淬炼,在困厄的环境中,千磨万击,自然可以锻炼出处于困厄环境的自在与坚强,以因应将来面对任何困顿时,皆可迎刃而解。学佛须藉人事环境的磨练,方能造就「凌霜雪而弥坚」的志节。
   每月慈济发放日,我们都可以在照顾户身上,看到许多不同人生的真实面貌。社会中虽有苦难的示现,但也有爱心的扶助相互交流,就像在萧瑟寒冷的冬天里,因为有梅花争放,更加点缀世间的美丽。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向菩萨道精进。菩萨道是无止尽的,所谓「倒驾慈航」就是菩萨即使到达目的地成就佛果,仍会再返回世间普济天下苍生;「慈济」的善行也无休止之日,我们要生生世世尽形寿、献身命,学习菩萨「倒驾慈航」的精神,更不可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们要发大愿、行大善,更要时时自我惕厉,珍惜此大福德因缘,让自己接受人事的磨练。
   学佛离不开做人,而做人必须从孝养父母开始。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地为我们付出,而我们的身体乃由父母所赐,若能善用此身付出大爱于一切众生,则父母将能得到人们的赞叹与祝福——「你的孩子很有教养啊!」「他为人群贡献很大,你真是功德无量!」……父母也因此而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与快乐,这是精神上的孝养——让父母增长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释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为什么能升登天道?因为她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受这分福缘而往生忉利天。虽然母亲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让父母亲享福,这样并未完全报答父母恩,因为天福享尽了一样会轮回六道,所以这样的报恩并不究竟。于是,佛陀就在八十岁即将入灭前,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讲说《地藏经》,此经亦称为佛教的「孝经」。佛陀为母亲讲经,是希望她能在福中启慧,能于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种下成佛的善因。
   这种报恩的方式,又岂是物质的孝养所能比拟的!修行佛法不仅能自度、度父母,同时更能普度一切众生。
   在家人对父母的孝养以物质为重,并且只限于一世寿命的生活奉养;而出家人则以慧命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脱,所以尽出世之孝,一定要身体力行,以平时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来回报一切众生,如此也是报恩于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的父母。

   恒顺众生,应机化导
   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了度众才成佛。今天,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共聚于此修行,难免因不同的观念和生活习惯,而产生各种磨擦与烦恼。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常常会彼此争执,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别人充足,于是执意争个我是你非,像这样为了私我而争执,即是世间的凡夫。
   学佛的人应该超脱人我是非,对彼此不同的观念及习惯,要以超然的心态看待——如同牛乳倒进水里很快就能溶解混合,又如我们将气息吐露在空气中,很快就能与空气融合一样;学佛者的心,要像虚空及清水一般,能够涵纳一切、顺应众生的习性,契合根机理念善巧地引导众生——先接纳,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达到真正超然,应从宽心对待一切众生做起,以爱心及耐心应机善导。那么,经此淬炼,就能超脱凡夫的习气。
   佛陀为了救度众生,顺应众生根机,化成与众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方式,来人间设教、说法,最后成佛证果。所以,为了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佛教徒必定要修养自我,恒顺一切众生,世间一切人与事,都是我们修行与磨练的对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学习面对境界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现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则是为了「明心见性」,去除心中的无明。日常生活中,须时时刻刻自我观照,去除贪、瞋、痴等杂念,一切行为举止皆要「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以唤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专注在每个举手投足、开口动舌的当下,训练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无意识的行动,或因言语行动的疏失所造成之错误。
   我们既然想回报父母的恩德,就必须要有佛陀的精神——为众生而修行。修行必须先律己,然后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无论是开口动舌、举手投足,都要非常谨慎。如果我们的生活不能自我规范,行动举止不能自我控制,又将如何去影响他人呢?
   广结善缘,视众生如父母
   一般人对今生此世的父母要尽物质、尽身形地孝养;出家人更要尽形寿、献身命来孝养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世的父母。现在和我们相处在一起的人,也许曾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而我们今生所结缘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生中的父母,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因缘,对待每个人要礼敬如父母。
   总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修养身行,说话、做事都须三思而后行,并且合乎礼仪,让人只要见形闻声,皆能起欢喜心、发善心。若能如此,就是与众生结好缘,也就是回报众生恩,更是广结未来的善缘。
   人生道上的罪与福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充实的人生,但什么是充实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应该多多发挥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来是付出,其实是心灵上的一大收获。因为在使用时间、生命及良能为利益众生而付出的同时,会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更踏实、更有意义,一点都不会觉得人生过得很空虚,这种盈满的感觉即是幸福。
   慈济人日常的举手投足,无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努力!因此,我们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过。《地藏经》中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意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举手投足无不是业,启口动舌无不是罪。人的一切行为,不离善恶两种业:善业——指身体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恶业——指损害人群、破坏人间的行为,也就是罪。
   福与罪皆由人的行为举止产生,而主使人一切举动的就是——心。我们的观念、心念若趋向善的一方,则一切举动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恶,则一切行为将会破坏人群,对世间造成危害。所以,同样是人的身体动作,却因不同的心念,而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
   言语谈话也是如此,二、三千年来中国与西方曾出现许多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确的思想、言语来引导大众,利益世间。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圣贤成为众生心灵上的救度者,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用口损害人群、启祸造业者,有句话说:「祸从口出」,同样的道理,罪业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会祸害人间,其中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心念。观念正确,就可以引导大众行于正道上;反之,就会祸害人群。所以学佛要依循正道明师,才能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间。

二.奉事师长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事师应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孝养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万善之门,入佛门的初基亦是从「孝」开始。学佛弟子,必须以孝为宗。除了孝养父母外,同时还要尽心奉事师长,因为我们一切的正规、道业,皆从师长的教导而习得,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立身处事于人间,要做个利益人群的人,发挥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启蒙者的引导;能在学习路上引导、教导我们的人,皆是我们的老师。
   过去的人想学门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学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顺从,才能得到师父全心的调教与真传。因此,过去的人相当尊师重道。身为佛弟子,对于引导我们走入善道、洗炼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清净慧命的师长,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们只是一生一世,师长开启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的人生,是历过去、接未来,让我们在茫茫六道中,有个正确明白的去向,并使我们的慧命长存。
   众生自无始以来,清明的本性即被无明遮蔽,乘着业力而来,又落入六道的业海之中,良知被欲念埋没,犹如处于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师父、师长,就是暗室里的一盏明灯,也可以说是苦海中的慈航,开启我们智慧的道路,因此师长的恩惠无异于父母的亲恩。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共业,因为业缘而成为父母子女,这分缘是染缘;而与师长则是净缘。师长启蒙我们,使我们慧命长存,不但助益我们的今生,甚至来生及未来生。他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再沉沦苦海,所以说师长的恩德是无可比拟的!
   德丧起于不能尊师重道
   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能够成为庇荫万家的大树,是源自最小的「因」——种子,而渐次硕壮;出家修行人要成为人天的导师,也一样要从尊师重道做起。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说:「师长之德逾于父母,重于乾坤。」又说:「所以弟子事师,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师,但也曾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一代宗师,正因为他能善尽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
   然而,尊师重道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似乎已日渐式微!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起因于不能尊师重道。过去师长的一句话重如泰山,现在却轻如鸿毛!道德的沦丧,也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危机。
   曾有几位老师与我闲谈时,讲出内心的话后,竟然痛哭流涕,让我深深感慨,人师真是难为啊!现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费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尽了父母多少的培育与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发挥了几分呢?
   现在一些学生,对师长不但不懂得恭敬遵从,反而认为师长严格的教导是唠叨,而蔑视师长的苦心;甚至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一点都没有悔改之意,依旧理直气壮,不听师长的教诲,也难怪许多老师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
   师之德重于乾坤
   出家学道也是一样,千里之途,始于初步。如果轻慢师长,不能真正地尊师,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记了初步,就想趋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过去的大德,将佛教分列宗门派别,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机法门,专心学道;否则佛法八万四千门,今天走这条,明天走那条,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够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们既然择师,则必从于师,如此心就能安。若选择此处修行,而心却无法安住于此,「道」又如何能专呢?
   所以,不管出家或在俗,法原本是正的,只是人心偏向于末,真正安心于正道的人,绝对没有末法的行径。
   开启内心深处的明灯
   对于我的师父——上印下顺导师的话,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师父为我内心深处的明灯。你们若能真正了解我出家到现在的这段心路历程,就能明白我所承传的师教,就是这句话「为佛教,为众生 ,我将这句话尊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济,就是始于这句「为佛教,为众生」的启蒙深因,这不就是「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吗?我拳拳奉事,时刻不敢违离师父的教示,这就是我的宗法——敬师如佛,认为师父开示「为佛教,为众生」的话,就是我终生奉行的佛法。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稳,恐怕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遗憾!因此大家须警惕戒慎,好好自爱,既然要修行,就要从最根本的「尊师重道」做起。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学佛、修净土,不能离开「孝」这个最根本的条件,除了以孝为宗、以孝为戒外,还要学习「奉事师长」。
   学佛之基在重孝尊师
   《论语》中有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做人、求学,应从重视孝道,并由遵守「弟」与「子」的礼节做起。父母生我们一生一世的身命,师长却成就我们千秋万世的慧命——《法华经》的「方便品」中,舍利弗所说偈:「佛口所生子」,意思是说父母生养我们的是血肉身躯,佛陀则以「口」宣法度众,成就众生慧命,师长亦是如此;师长是我们慧命的孕育者,所谓「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几千里的道路,必定要从第一步开始;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多高深的学问,还是源于师长的启蒙。所以,平常待人处事或求学,必定要时刻抱持谦让、恭敬的心。
   莲池大师曾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师长之德重于乾坤,所以弟子奉事师长不敢轻慢。」佛教公案中,有佛陀为求法而「舍全身,求半偈」的故事;佛陀《本生经》里亦有很多类似这种舍身求法,为法忘躯的实例;又如「腰石负舂以继祖」的惠能大师,在学佛求道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他的生活几乎都是在柴房、磨坊里度过,每天舂米、砍柴,任劳任怨地做各种粗活。普通人修行到「任劳」容易,但要做到「任怨」就比较困难了!后来他继承了禅宗六祖之位,实实在在是由自身的德行修习而来,可谓是「重道」的模范。
   此外,也有为了求法而「投火聚以证菩提」的公案,如《华严经》中「入法界品」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曾经参访一位观火入道的觉悟者,隔火向他请法,这位善知识说:「你既然要求法、问法,却不敢经过这个火坑,哪有办法求得法呢?」于是善财童子便纵身投火。这些都是亲身力行证得菩提的实例。
   现在学佛的人,有些只是自我修学而不能身体力行化导众生;真正尊师重道的要法,除了自我修德外,更要锻炼勇猛、坚定、精进的心,以身体力行利益众生。经中舍利弗曾说:「终身奉道,非报师恩。」也就是说,即使一生一世守在法里,尚不足以报答如来之恩,一定要「行菩萨道」,才能真正报如来之恩。
   以清净面貌建立新人生
   很多事情让我感触良深!曾经有一位在歌厅演唱的年轻小姐,由其姊姊和一位委员陪同来看我,她第一次见到我,便痛哭流涕,之后我回花莲时,她也跟着回到精舍住了几天。
   过去的她,在舞台上被许多人捧得很红,海内外到处作秀。她身处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里,样样精通;来到精舍后,她感悟过去的日子实在是颠倒迷茫的人生—— 在精舍里,每个人抱着虔诚的心,无所求地为人群奉献,这种毫无掩饰的人性「真」与「诚」的情感流露,让她非常感动!
   以前的她,完全不能体会佛陀所说的「人生之苦」,直到参与慈济志工的服务后,看到医院许多真切的无常、苦难示现,这些苦、空、无常,让她了解人生苦谛,也开始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她深感自己应该及时舍弃过去之非,从未来之是。于是毅然发心喜舍一百万元整捐作慈济基金:但她告诉我目前手头不方便,因为过去赚钱虽然很容易,可是在抽烟、打牌中,却也轻易地把钱就花光了。我告诉她:「只要有这分善心,可以慢慢来。」但她回答我:「不能慢!人生无常,今天我还有能力时,就得赶快做!」结果她回到台北后,便立刻将景美的一间店面卖掉,并把这笔善款送到本会。
   从那时起她每天都来体会慈济精神。她努力改掉过去傲慢的态度与生活习气,诚恳地待人处事;她的改变,让周遭的人也一起感受到她的亲切、真诚与美丽——过去她虽然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夺目,穿着最新流行的服饰,却得不到人们真正的喜爱;而最近两、三个月来,她卸掉浓妆、换上朴素的衣饰,时时刻刻带着亲切的微笑,反而带给大家亲切和真诚的感受。后来她的同事和她一起来看我,并为她作见证:「我很感动,也很惊讶!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转变?由于好奇,所以特地来见师父。」
   事隔不久,她又来看我。她伸出手说:「师父,您看看我的手!我深深记得到精舍交善款时,师父的眼睛曾仔细地注视我的指甲,虽然师父没有作任何评语,但我心里明白,这就是我虚浮的一面。所以回家后,我马上将指甲剪短,把指甲油抹掉。」
   这就是尊师,也是重道!我并没有训示她任何话,可是她认为师父的眼神就是教导的方针。所以她在言语动作中用心观察,以尊重、信受的态度来奉行师训,精进实践菩萨道。
   佛法并非只能从师父在讲台上的开示中获得,像这位小姐即是因为透过自己的省悟,更进一步亲身力行与修持,心、行时时刻刻不离教法,才能逐渐让人感动、敬服!所以,学佛不仅用耳朵听,还要用心观察,为人师者的一举一动,时时都在教导弟子。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时时奉守师教,就是时时行道。
   耳闻目视莫非教育
   耳之所闻,目之所视,无不是教育,但仍需慎重的判别所听所见的事。莲池大师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我们一定要谨慎选择良师,求得正见。要如何选择良师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外在言语动作,就断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应该仔细观察一个人行动后面的动机、目的,长期观察其言行,甚至看他独处时能否守规如仪?因为大部份的人在公共场所都能自我约束警惕,但在自我独处时便会松懈下来,因此「君子慎其独」,君子在独处时会更加谨慎小心自己的举止。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好高骛远,不知「道即在眼前」。所以,千里之路重在审慎这最初、最近的第一步,求师之道亦是如此。
   我们要身体力行,修己善群,不可故步自封;若只是一味地追求佛理,而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接受人事的历练,又如何能真正回归清净的本性呢?现在很多人只求理不求事,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做人能成功是因为能顺应事理,若违逆事理则容易导致失败。所以,能在人生道上通行无碍即是顺理;若在人生道上行不通,人与人之间都无法融洽、和顺、遵守礼节,那还谈什么「道理」呢?
   确立学习的目标方针
   不论学佛修行或做人修养,皆要尊师重道。若对师长欠缺尊重恭敬的心理,也就等于轻忽了自己向上学习的精神。
   学习必须有方针,先确定自己要学习的,然后慎重地选择引导我们达到目标的教导者。各行各业都有专精擅长的师傅,例如对裁缝有兴趣者,确立目标、方向后,就要寻找一位手工精细、裁剪高明的裁缝师当老师,才能学得一手好的裁缝技术。否则,若想学裁缝,却找一位木匠师傅,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择师在于己志,既然找到自己需要的师长,就要必恭必敬、贯注精神,认真学好这门功夫。
   假如希望师傅能将毕生所学的功夫倾囊相授,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认真、用心,并且尊重师傅。如此,师傅才会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的技艺传授给弟子。如果弟子对师傅的态度轻慢,对所学的功夫不认真,即使多有涵养的师傅也会失望,最后弟子当然无法学得精湛的技艺。
   学佛也是一样,佛陀的智慧超越世人所知,佛陀的教化是应众生需求而因材施教。为了教导众生了解佛陀所悟得的教理,古德乃将佛法分科别门,区分成各宗派别,修行者确立自己的目标方针,然后选择自己依止的宗门,一门深入。
   总之,学佛最重要的是必须尊师重道,要依从佛陀所说的教法身体力行,不能只在口头论诵;虽然起而行总是比坐而言困难,但不付诸行动,就好像是进入药店看药材,而未将良药放进口中服用,如此,身心的病根本无法治愈。尽管「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众生的病一定要对症施药。修行即是如此,知道道理不难,然而要真正身体力行,就不太容易了!
   社会上有许多进修研习的机会,出家修行与在社会中修学毕竟不同。出家修行没有文凭,且不仅只听讲、学习而已,而是为了收摄本性,将潜藏内在的良知启发出来,并且将良能展现;不管身心经历多大的磨练和考验,都能有始有终地坚持到底!
   出世投师,须求正见
   莲池大师曾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起步需有人引导,因此不能没有师长;但我们请教法师或有修持、有学德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他是否具有正知正见?听经时也要仔细选择真正能引导我们正确方向的人,绝对不可人云亦云,否则很容易附和邪宗——影直则以直为实,影曲则以曲为实;如此根本无法分辨本体形态究竟是曲是直,甚至误以为二者皆对。
   身为佛教徒,要懂得运用智慧,因应时代力行佛法。有一则日本的小故事说:德川时代,日本天皇的大权完全被德川幕府的将军所执掌,有位江吉将军可说是当时日本的执政者,天皇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这位将军的母亲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但却无正见。
   古时候的人重男轻女,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妻室,因为大房(第一位妻子)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男孩,所以将妻室中第一位出生的男孩立为父位继承人。江吉的母亲是第二房妻子,一心想生个男孩,因此她不断拜佛。后来经由某宗派的师父引导她祈求生男育儿的方法,她果真如愿生下一子,自己也由偏房高升正位;而她的儿子江吉长大后,也成了将军的继承人。
   江吉的母亲不断灌输他一个观念:「妈妈就是因供奉某宗门,才有今日的福报,你也应该虔信这个宗门。」江吉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深受母亲的影响,所以也非常虔诚信奉。他长大成人后,继承将军的权位,为了事业以致晚婚方得一子;他的儿子在大家欢喜庆贺下诞生后,却不辛夭折了!为人父母者当然心痛欲碎,而老来得孙的祖母更是哀恸不已!
   江吉将军想尽办法安慰母亲,都无法减轻母亲的悲伤。最后,他只好请自己虔诚信奉的两位大师入宫劝慰母亲。其中一位大师告诉她:「你儿子过去生中多造杀业,因此招致你孙子短命,你们要多放生。还有你的儿子肖狗,若他想要官运亨通、掌握大权,唯有多护狗。总之,除了放生、护生外,还要对狗特别礼遇。」
   江吉将军听了母亲和法师的话,便下令江户(德川幕府所在地)所有的百姓——不准吃鱼吃肉,不准杀生,对狗要礼遇,不仅不能杀狗,甚至要尊称狗先生、狗阁下,而且要让狗住华贵的狗屋,穿绸缎制的狗服。那个时代的人民大多家徒四壁,衣不蔽体,生活非常困苦,到处有饿殍。但是江吉对庶黎苍生却没有一点体恤、关怀的心念;反之,有人杀生,便施以严刑酷罚。
   护生当然是善意,但是过于偏爱牲畜而无爱护生民之心,就是太执着了!
   由此故事可知,一位佛教徒不仅是要有虔诚的心,且除了慈悲外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判断,否则自己抉择错误,还误导了众生。故知「正知正见」对学佛者的重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参学求法,除了根本上要尊师、重道,同时还要秉持正知正见,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今日既过,生命亦随之减少一天;要时时自我反省过去不正确的观念、行为或思想,是否随着岁月消逝、寿命减损而日益减少呢?修行就是要日日精进,将过去错误的观念,一天天地修正减少,并将正确的观念充实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长。
   佛教所蕴涵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泼、最实在的教育,是我们人伦、教育、文化的前导者。学佛,也应顺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潮流。今日社会教育普及,学识智力水准提高,不同于古代的生活背景,若仍停留在一般的民间信仰——「人家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就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
   择师要正确,用心要专注
   在五浊恶世中学法,就是学习让心不受染着,而且能以超脱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然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见。
   参学求法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以免产生偏差,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随众人云亦云,今天听这个法有道理,就开始用心于此;明天听那个法不错,又开始用心于彼;每天都处于开始学习的阶段,则永远停留在第一步而无法再往前迈进。所以选择必须正确,心念一定要专注,有了正确的选择,就要认真付诸行动。
   德蕾莎修女为苦难众生付出的感人事迹,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投注一生的时间,以悲天悯人的慈爱心照顾病苦垂危苍生,让他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尊严,这是她终身所奉行的宗旨。她伟大的爱心与胸怀,就是菩萨精神的表现。
   大家都是抱着救济贫病众生的心来到慈济,慈济志业与德蕾莎修女的博爱精神其实是相同的。慈济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为依皈,这是我们一生的理想。大家要尽全心、尽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体力行爱一切众生,这就是慈济人的正念。 
   慎选依止之师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选择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目标就差矣!人生几何?能有多少日子任我们蹉跎?所以,学佛修行除了宗旨、观念必须正确外,最要紧的就是慎择明师。
   莲池大师曾经开示择师之道——「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知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审辨正邪之利;正则成佛,邪则成魔;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子择师善者而从之。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
   这段文字是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我们一生中有多少个日子、多长的寿命让我们样样学习呢?所以,择善依从,专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罪福不离身口意
   学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业?何者是福业?
   造罪或造福,都不离「身、口、意」三业:「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瞋、痴,这些都是罪业的因。
   能爱护生灵、不杀不淫,亲手遍布施,身体力行、爱护一切众生,生活守节无污染,这就是「身」的净业之因。至于「口」的净因,则是时时劝导、调和众生的是非纷争,令其去除恶念,趋向善道,这就是口的净业。若心能不贪求,常生施舍心;不生瞋怨,时时有慈悲、柔和、善顺的心念;不痴妄,时时向正确的道路行进,所谓「形正影端」,能心存正念,则身行必定端正,这就是「意」的净业。所以,要时时培养慈悲、喜舍、正念的心,这就是「福业」,修行的关键也在于此。
   学佛能否邪正分明,在于「审辨」——仔细谨慎地分别邪正。身、口、意若正,则能成佛;三业若不正则成魔;也就是说修行的观念正确,则一切动作、行为皆正;观念一偏差,则一切动作都是邪行、邪思,落入魔业。因此,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因」是由观念、心念、心田中所培养,种下正因则成佛,种下邪因则成魔。所以,学佛发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过去的陋习、错误的观念,行于正道,则能达到成佛、证菩提的目标;反之,如果不能舍弃陋习、修正自我偏执,到最后学佛不成反成魔。
   吾爱吾师,当择善而从
   「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为太子,因为体悟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苦,而舍弃荣华富贵离开皇宫。最初在外的五年,他到处参访婆罗门教,后来觉得此非解脱之道,所以立即舍弃。所以,同样的我们求师问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论、行为不能合于人生正道,就应该再寻找正确的明师。
   「子择师善者而从之」——佛弟子应该好好选择真正的正道、至道之师,并终生奉行正法。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地教导我们如何选择师长、如何尊重师道,并且教诲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最后才能「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都如此尊师重道、如此慎择师长,更何况是出世修行的人?
   「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释迦牟尼佛在无数过去生、无量劫以前,即不断地出现人间、不断地以身行示法,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如何选择师长、如何舍身为人。佛陀时时刻刻现身于人间,可惜凡夫肉眼无法看见如来真法身。孔子与佛陀都是显现于世间的古圣先哲,他们的行谊一直流传至今。今人为何不能效法圣人之节,追从圣人之迹呢?
   我们不妨仔细观察周遭人的言行举止,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必须好好用心分别。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灵源禅师曾引先哲的言论教导后学:「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既守,行之更为难;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
   「学道,悟之为难」——是说要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精粹,实在不简单!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深加体悟,并且心与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遗憾!一般人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髓呢?所谓「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行于斯。」能够早晚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体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创办「慈济功德会」的目的,就是「为佛教,为众生」,这是我遵从师教所体悟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与遵循的法则;然而要真正体会为什么要「为佛教,为众生」,必须先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体会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为难」——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热心不退、恒心不减地坚持下去,实在很难啊!不过,在慈济这个团体里,以精舍常住众为例,他们任劳任怨,为了志业工作而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就是「守」;工作同仁以「志业」的精神投入「职业」,不计较时间、工作分量,专心致志奉献一己之力,这也是「守」——守其职志。至于慈济委员呢?慈济志业创办以来,每月增加不少委员,他们不是三个月、五个月短时期的发心,而是持恒常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为慈济的济贫教富工作努力,这也叫做「守」。他们能够体会佛陀的慈悲、体会慈济志业的深远意义,因此身体力行此志愿,这就是「悟而守之」。
   甘愿做,欢喜受
   「既守,行之更为难」——守持善法后,要进一步力行时,也是很困难!
   然而,慈济人长期不断地为志业努力奋斗,不管风霜雨露,不论烈日酷阳,一样奔走于长街陋巷。这股精神与毅力,让很多困难的事迎刃而解,这就是菩萨精神的发扬。只要甘愿做的事,即使再困难艰鉅,都能欢喜信受、乐意奉行;如果是不情愿做的,即使再轻松也觉得困难。
   「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当其开始将所悟得的善法付诸实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觉得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难!因为这是从自我勉励进一步到力行实践的阶段。能够一生洁身守志,将身戒规矩守好,坚定心念,不要一曝十寒、朝秦暮楚,三天精进而七天懈怠;这也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勉励自己亲身做到而已;虽然做到身体力行,却也只是独善其身而已。
   在慈济世界里,大家应该感到很欣慰。每个人持守「难行能行」的志节,那么一切的「难」,似乎都不再是困难!
   贯彻利益众生的誓愿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愿,以平等心、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认为「我会做的,你不会做」而心生骄傲。这种利益群生的任务不只到死为止,佛教有「倒驾慈航」的说法,不仅要一生一世不改变心志,还要有来生再续未竟志业的誓愿,再回娑婆世界续任济助苍生的工作。
   有人问我:「师父,你以后会往生极乐世界吗?「我毫不考虑地回答:「我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再转生为人,因为人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以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为责任的誓愿,而且坚持贯彻,永不改变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若无平等心、誓愿不坚定,一心以利益自己为前提,则容易颠倒是非损害他人;只要一念心颠倒,行为就颠倒了。所以说「是宜祗畏」——种正因则得正果,终至成佛;若种邪因,就会走入偏邪的魔道成为魔。对于这种因果循环,应该心生警惕啊!
   在学佛路上悟守与力行,虽然世人以为困难,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择师而行、择善而从,事事勇猛精进,那么一切则不以为难。

   事师应如事佛
   选择一位良师,对我们的修行目标影响很大!一个人的见解和修行方向若正确,则能达到成佛的目标;若选择上有所偏差,被误导入邪知、行于邪行,那么,尽管你很努力、用功,所达到的只是魔的境界。所以,选择良师一定要很谨慎。
   学佛路上,有难得遇佛、难闻正法……等八种障碍,叫做「八难处」。天福再大,亦难免六道轮回,不如人间得闻佛法、得修解脱道。学佛不是要求长寿,而是为了「来去自如」——三界六道中,何处与我有缘、何处需要我,我便发愿前去,缘尽我也了无牵挂地离开,这叫「来去自如」;该来之时我就来,该去之时我便去,不受到「缘」的束缚,也不受到「缘」的阻碍,既不受阻碍也不受缠缚,这就是解脱。
   学佛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能发挥自己的良能。众生需要我们,我们就应众生之需,发挥自己的良能,此即真正的学佛,也就是佛陀来人间设教说法的目的。所以,学佛不可附于邪宗;若附于邪宗,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修行,终究落入魔的境界。
   世智辩聪难为道
   孔子教导弟子要择善者而从之,莲池大师也说:「子择师善者而从之 。过去的人大部份都能尊师重道,对于师长的教法拳拳服膺;反观现在,放眼天下,世智辩聪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说自己聪明、见识广博,世间之事无所不知,口头上的论调也很高,但是他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满口喊着制度、原则的人,究竟自己能不能成为组织中真正最负责的人?负起应尽的责任?实在是个问号!
   现在的人多数都是世智辩聪者,只限于口头上的论调,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体悟道理,进而身体力行。难怪灵源大师慨叹:古时圣贤皆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恭敬精神尊师重道,而现在能体悟的人不多,能守道的人更少,而能守持正道又能身体力行的人,更少之又少!
   二祖立雪为求师
   佛陀教法延续至今已二千多年,二千多年的历程实在很长!随着人事的演变、人们思想的偏差,而将佛陀的正法不断变易,不但佛法的原意走样,连人们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也不同。现居末法时代,邪思横行,人的思想变迁,佛陀的正法也被曲解!不免有邪思邪见者喊着佛法的口号到处讲经,使听经的人失去正确的准绳。此即末法,亦是法的偏差。
   佛陀教法是真正千古不变的,所以叫做「经」——纵直之线,没有偏差;不管经过几千年,绝对不会改变,但是后人将它引用偏差,导致教导上也产生偏差;因此,我们择师要非常谨慎,师长的脚步若有差错,我们难免也跟着错了!
   总之,真正的修行,绝对不可亲近思想偏差的邪宗邪师,所以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地交代我们「择师」不可不慎!
   如果尚未寻得人间适用的正法,灵源大师也告诉我们:「但存正念,终得明师」,只要心中存有正念,自然可以遇到明师。「要了大缘,甚莫容易。」真正有心学道,了脱生死、体悟佛法的人,要抱持着「明师难求」的心,决不可有轻视、以为容易的心理。如此,才可以真正得到悟道、守道、行道、得道的功德。
   现在有不少人怀着这样的心理:「我来此处求访明师、想要出家,你好像不鼓励我,也不太理睬我。既然如此,这个时代到处都有师父,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不收我作弟子,别处还有很多人想要我呢!」
   现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是这种心态,过去的人就不是这样。如果是对心目中所尊重的师父,不仅恭敬求法,甚至喜舍身命,用最诚敬的心意来感动明师。例如禅宗的二祖慧可禅师,为了求一句真理,可以七天七夜站立于雪中,任风雪飘飞、冰霜冻寒,雪没及膝,仍然矗立等待,只为了向达摩祖师请示一事——「如何是我本来的面目?」为了觅求一位明师,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谨慎地追随指导我们的明师。
   弟子事师如事佛
   「是故弟子事师,即同事佛也。」——师父如同现代的世尊,弟子奉事师长,应该像敬佛礼佛一样。我们为什么尊敬佛陀?因为佛陀教导我们、造就我们的慧命,依照其教法实行,可以得到慧命的解脱,所以我们敬重佛陀。但是佛陀已经过世了,你跪在佛像面前求他、问他,他也无法作答;你做错事,他也不能指正你。然而,在生活周遭却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师长,为什么不懂得去礼敬呢?心中有疑问,师长可以帮你解惑;有错误,师长会帮你修正;日常生活可以依照师长的戒法规则实行,这不正是「现在的活佛」吗?
   修行人更应如此!弟子应该事师如事佛,遵守师规——出门前先告假,入门后赶紧销假,免得让师父担忧;师父要出门时应该送驾,入门时应该接驾。出入威仪规矩,是宗教中不可轻忽之处!
   现在的人就不如此了!入座的时候,自认为「我先进来就先坐下,师父站着也没关系,反正是自己的师父嘛!熟不拘礼。」要出去就出去,要回来就回来,认为「反正这里是自己的常住」,要出门的时候才说:「师父!我要到某处去。」私下以为:「我已经穿戴整齐,你非答应不可!因为我不出门不行,跟你讲一声已经很好了。」
   过去的弟子不是这样,有事情要出门,自己不敢做决定,必先请示师父的意思,而且非常遵守时间回来。现在有些为人弟子的,甚至只吩咐别人说:「你跟师父说一下,我出门去了,」到了远地才又打电话回来:「你跟师父说,我几天后才要回家。」相形之下,似乎师父连朋友都不如;既然目中无师,心中哪有「道」的存在呢?事师应该如同事佛啊!
   四事供养焉辞劳
   所谓「四事供养,莫敢辞劳。」——四事是衣、食、住、行。衣着方面,冬天时体念师长有没有暖和的衣服;夏天到了,关心师长有没有薄凉的衣服,事师像侍奉父母一样的体贴开心。食呢?关心师父吃得下否?吃得饱吗?营养丰富吗?生病时是否服药了?尽力做到饮食汤药的侍奉。此外,师长睡的地方是否温暖?出门时行动是否方便?……总之,对师长的衣食住行,身为弟子者必须要真正用心!
   为师长服务,并非供给他许多物质上的享受;金钱与物质对一个有修行的人而言,一点也不发生作用。为人弟子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谨慎的态度恭敬礼遇师父,这样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三.慈心不杀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由前面篇章,我们知道修「净因」的第一要,除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外,学佛者还必须学习佛陀的慈悲心——「慈心不杀」。因为一切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凡是有情生命皆怕死,自己如此,众生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要有恻隐心;恻隐心就是仁心、爱心、怜悯心。有了仁心、爱心就不会去伤害众生生命,并懂得以怜悯心去爱护众生,同时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佛教尤其讲慈悲,慈悲也就是大爱,它包含一切。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就是我们的爱及心量应该包含天地万物、一切生灵;不管是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我们都要爱护和尊重。
   世上刀兵劫源自口腹欲
   佛陀的弟子曾问佛陀:「为什么天下会有战争呢?什么时候才能刀兵息止?天下何时得太平呢?」佛陀回答:「你们若想知道什么时候天下太平,先去听听屠门夜半之声吧!只有屠门不再传出凌厉的哀嚎声时,刀兵之劫才能平息!」
   因为以前杀猪都在半夜,不知大家是否听过猪被宰杀时的尖叫声?可能现在听不到这种声音了!现在都采用电动杀猪,将猪赶进屠宰场,一直到作业完毕,连肚肠等内脏都清除干净,根本不需人力。
   然而从医学、科学上发现,很多疾病都是从肉类细菌所传染。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也曾报导过,台湾曾因牛只供应不足,从国外进口牛只,但在检疫时,却发现都是带菌病牛,既不能杀来食用,也不能继续饲养以免传染,只好想办法将病牛消灭的烧毁,不但肉不能吃。连细菌都要烧灭。
   这是检疫外国进口牛只时,发现带有病菌的情形。而台湾饲养的猪、牛、鸡、鸭有没有病菌呢?答案是一样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最好不要食用。这也是一种恻隐之心,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牠活蹦乱跳时,根本不忍心看牠被杀、见牠横尸;「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经过屠宰场时,听到猪被杀时发出哀嚎声,那天绝对不敢吃猪肉!这就是孟子的仁,他的恻隐之心。
   杀生是件非常残酷的事,不论牛,羊、鸡、鸭或是鱼、虾、螃蟹,被人捕捉捆绑即将宰杀时,牠们知道将受力刀割火烹之苦,心中的那种恐惧,真是难以言喻啊!而利刃割身之际,更是痛苦至极!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以残酷不仁的手段残害众生性命,使众生血流成河;而牠们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既被杀,必含怨,有怨必有报,因果轮回,冤冤相报即化为刀兵之劫,致使人类自相残杀。所以,天下的战乱灾厄如何平息呢?
   我们是学佛者,应该具有慈悲的心念,更何况众生常轮回于六道中,说不定餐桌上的猪、鸡、鸭……,就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眷属,我们何忍为了口腹之欲而大食其肉呢?
   所以不忍食众生肉即是持五戒,也就是爱心的发挥。五戒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五种戒法,如果初学者认为很难持守,其中的「杀」与「酒」戒要先受持。「十重易犯,且持不杀一门。」「十善」也是学佛者要遵行的十重善法,若认为很难做到,最好先持不杀,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一个人有慈悲心自然就会有善念。
   总之,持守不杀戒即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若能以「不杀」为基础建立十善业,培养慈悲善念,正法即能久住。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放生的意义
   「仁」是爱的意思,「爱」就是护生,付出爱心保护生灵,而不是刻意求仁,让别人说我有慈悲仁念,这不是真正的仁。
   佛陀教我们「护生」,并不是无谓的放生。放生是「见之而不忍杀之」,所以「放其一条生路」,能同情贫苦的众生,付出爱心帮助他们,同时启发、阐扬人性良善的一面,这样才是正确的护生与放生。
   曾经有位弟子的先生往生,我知道她家境清苦,再三交代她:人既已往生,除了要节哀顺变,最重要是要虔诚念佛以慰亡灵,仪式尽量隆重俭省,不要铺张浪费,要多为生者着想!她依照我的话去做,不断地念佛,而丧葬费也很俭省。
   但是,后来她不知又听信哪位人士之言,花一万元为亡夫「放生」!她的经济困苦,这些钱对她的家计和孩子的学费应该帮助很大,或者对社会上许多贫病众生帮助很大,可是她却将这笔钱购买鱼鸟放生,这种作法真是颠倒啊!
   放生并非坏事,但必须选择正确方式,并非去购买商人刻意捕捉来供人「放生」的动物,因为这样等于间接鼓励商人「捕捉」的行为,反而残害了那些动物。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真正的护生、放生的意义,同时懂得如何去利济众生、爱护生灵,尊重一切生命,如此才不致于盲从、偏差,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正确佛法。
   爱惜生命,即是孝顺父母
   生命是平等的,不分贫富、健康或缺陷。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重。
   然而,有些人身体健康却不懂得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
   最近社会上时常听闻有些年轻人动不动就自杀、跳楼,我也接到不少有关自杀念头的个案。是不是现在的社会太富裕了,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太高了,所求不得而乱了自心,以致于糊涂地发生了悲剧。
   我常说,我们要尊重生命,除了尊重一切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知道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轻易的就以「自杀」来伤害自己,殊不知自杀所犯的罪比杀人罪业还重!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精母血结合而成,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哺我,花了不少精神,所以我们不可任意毁伤自己的身体。自杀不但是杀生,而且还背负了「不孝」之罪。
   自杀所犯的罪业有三:
   一、造杀业之罪。
   二、犯不孝罪,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
   三、犯遗弃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之罪。
   死,是带着今生所做的业,开始另一段生命,并不是就此一了百了。所以,自杀而死的人,如果业报未尽,来世仍会继续受苦!
   我们既然来到世间,就要珍惜生命的「使用权」,勇于面对现实,不可轻易放弃自己,任何身病、心病都要勇于化解,不可逃避。
   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道:「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身体的疾病,不让父母操心烦恼就是孝顺。想想,「杀害生命」就已是造杀业了;更何况「自杀」又加上毁伤父母的心,真是罪上加罪!
   人身难得,有了人身的良能就必须为社会付出,不管多大的苦也要忍耐!愈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越有价值,如果动不动就为情、为名、为利寻死,真是太不尊重生命了,也抹煞掉自己的良能。
   人生的「乐」与「苦」皆视心念而异,能知足就会知福;以感恩心为人群付出,就能欢喜自在。总之,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良能,把握分秒尽力付出,以大勇大爱来突破心灵困境!
   仁心爱物而仁着
   做人以仁爱为自己的本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对有生命、有气息的众生,我们应该付出爱心,更要尊重其生命。一如与我们生命共同体的地球,它也和我们一样需要健康、需要呼吸,地球的呼吸仰赖于树木,因为树木能吐新纳垢、过滤空气中的浊气,转化清新的氧气供给人类吸收;所以为了人类健康,就必须好好照顾地球、保护山林,维持地球的良能。
   最近我在杂志上看到一桩令人欣慰的真人实事,这是一个大自然「起死回生」的故事——
   在南部嘉义地区有个农场,它的农地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地呈现一片死寂,感觉不到任何的生命迹象。因为如果不使用农药会引来更多的虫害,这些虫害就会影响周围农作的生长,而招来邻地农夫的抗议。
   所以,这位学佛的农场经营者从前一任的经营者手中接手后十分困扰,眼见不使用农药的蔬菜被虫子吃得一塌糊涂,所有的辛苦全都泡汤,内心真是矛盾和懊恼!但是他的师父告诫:「唯有坚持不杀的理念,业才有转变的机会。」每当他对虫子啃蚀蔬菜的瞋恨心生起时,师父的话就在耳际响起;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用大悲水灌溉蔬菜,并试着以平等心、爱心去对待虫子,代他们皈依、祈求、回向,无形中消弭了自己与虫子对立的心。就这样,虫害情形减少了,种的菜也有所改善。
   才半年,小小的农地恢复了生机。首先出现的是蚜虫,慢慢的又有了瓢虫、蚂蚁,不久又见草螟蛉、蜘蛛,最后布谷鸟、麻雀、白头翁都跑来作客,田蛙也在菜园呱呱呱,六百多坪的农场鸟叫虫鸣,花香、菜香,生气盎然!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又在这土地上重新活跃。
   这一切的转变,令这位学佛者对佛法更具信心,对师父的大悲心更加赞叹!也令附近的农夫加入这种「有机」农作的耕种行列。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也各有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木。
   除了有生命者,甚至连一切无生命的物质,我们都要有一分爱心,小如你周遭身边的随身用品,大如公共场合的公物,因为你爱惜物品,自然动作轻柔,能用心地好好维持它的寿命;例如开门、关门这件事,在公共场所出入的门很容易损坏,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好好的使用它。如果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皆抱持着「手在动作时,心就在手上」的态度,轻轻开关门户,自然能维持它的使用度,善加发挥它的功能。
   所以,在平常时日我们就应该学习培养对人、对物的爱心与仁念,如果对一切无生命的物质都能轻柔细心,更何况是对人呢?若能如此,你就是仁者,不需要求仁而得仁,仁心自然显著!

四.修十善业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珍惜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
   世间的苦难灾厄,总是诉说不尽啊!透过传播媒体,我们知道——有的国家经年战乱,人命如草芥;有的国家旱潦连年,饥馑困顿;或是突遭灾变,人民生命、财产毁于片刻之间。相较之下,台湾地区可说是丰衣足食、物质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爱护尊重一切生命同时,也能够知福、惜福—— 珍惜生于富足国度并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赶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直往成佛目标迈进,令过去所种的福因开花结果,绵延不尽。
   人生多苦,众生皆受业力牵引,迷茫流转。我们既发菩提心,就要及时依照佛陀教理了彻人生之苦,抛开欲念、贪爱、瞋恨、疑惑、愚痴等等使觉性迷乱的因素,力行菩萨道,堪忍世间的苦难及折磨,为众生付出,藉人与事的磨练来洗炼心地。
   修菩萨行,须先「皈依三宝」——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渐修「十种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圆满「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首先,谈谈皈依三宝与持守五戒的意义。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必须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两个字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两者意义相通;「白」代表清净、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舍弃过去不正确的观念和不正当的行为,一心依靠佛、法、僧,诚恳勤勉地修习善法,回归人人本具的清净佛性。
   为什么每位佛弟子都应该皈依佛、法、僧呢?因为——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了彻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觉者,他所宣说的教法,能作为我们身心的依靠;我们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修练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规,就能启发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与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们身心所皈依的人。
   虽然佛陀已经离开人间两千多年,但是他所开示的教法仍然留传于人间;只要我们衷心信受,就等于佛陀亲自教导我们。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学佛者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无法全心全意修学佛法,所以必须依靠专门研究佛陀教理,而且过着严格修行生活的僧伽来引导;更何况僧伽是佛陀法脉承续者,担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使命,所以应该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后,必须进而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每位学佛者应守的戒规,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
   持戒不杀,不求仁而仁着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已将「慈心不杀」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杀」乃「五戒」之首要,「不杀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难道其它的生灵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难道其他生灵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不忍见众生承受惊忧、恐怖、惧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恻隐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心护惜生灵,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盗,不忻义而义敷
   「不偷盗」即是「义」,如果能守好不偷盗戒,则不需刻意追求,义理自然显现在言行举止中。
   学佛的人应该看淡物质享受,专心修习佛法。平日生活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稳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贪求的?何必为了名闻利养去做不义之事?学佛者若能调伏欲念,简朴度日,并进而喜舍布施,利益人群,不需要刻意追求,即能将义理广泛地流布弘扬。
   不淫者,不忻礼而礼立
   儒家五常中的「礼」即是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也就是男女之间的礼节。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则应遵守一夫一妻制,丈夫忠于妻子,妻子恪守妇道,彼此负责,并且共同担负教养子女的责任。
   如今社会上男女之礼衰微,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报纸上曾经登载,一个年仅九岁的孩童,原本跟随父亲在台东生活,后来自己流浪到花莲,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而学会偷盗。一日被警察抓到,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流浪来花莲是为了寻找母亲——他的母亲原是有夫之妇且育有子女,后来与他的父亲发生了不正当的感情,同居而生下他后,将他丢给他父亲抚养,自己回花莲与丈夫及孩子一起生活。
   像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中真是时有所闻啊!这就是废弃了男女之礼,才会造成家庭及社会问题。若学佛之人个个守好不邪淫戒,而社会大众也重视男女之礼,则我们的社会就能礼立义扬,清净祥和。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
   一般人说话常常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在世间,必定要言而有信、守好口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敬仰与爱护。所以只要守好「不妄语戒」——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诚信的品格与名誉,受人信任与尊敬。
   不妄言是不说虚假、欺骗的话,也就是「能说能行,言出必行」。不恶口是怀仁厚之心,口说和雅温柔之语,使人内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绮语是好听却不诚恳的话,就是所谓的「巧言令色」,《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篇也提到:「巧言乱德」,可见说了动听却不诚恳、不切实际的话,会丧失操守、惑乱人心!两舌则是曲解事实、搬弄是非,将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不但伤害别人的心,使别人起冲突,更会造成人心不安,破坏团体和谐的气氛;所以希望诸位莫有「两舌」的行为,并进而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来圆融人事。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学佛若想得正果,对于「因」的造作必须非常谨慎!所以对人说话要审慎思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可得意忘形,随便乱说。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一个人若谨慎于言语,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则不必刻意去呈现「信」,信的德行自然能弘扬起来。
   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
   众生皆有佛性,原本具足无量的清净智慧,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众生都是昏昧无明呢?原因在于迷乱了心性,使智慧之光被层层心垢掩盖,以致隐晦不显。
   什么最容易迷乱人的本性呢?就是酒。心性一乱,智慧就迷了!所以要开显明睿的智慧,首先必须守不饮酒戒,保持本性的清明。
   或许有人会说:「我根本不喝酒,为什么智慧仍然很浅薄?」今生今世是没有喝酒,但是可能在过去生中有这种习气,致使今生不能拥有真正清朗的心性。过去生中既然有这种习气,此生一定要好好守持戒律,绝对不可饮酒乱性;如此一来,智慧自然能慢慢地开显、明朗。
   如斯修因,不期果而果证
   以上是五戒,也就是五常、五德——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要得五德,必须先持五戒;戒是因,德是果,只要好好修因,自然能证果。
   可是修因不是一开始便能得果,我们应以农夫耕种的精神,专心一意地用心修持五戒,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能存着还没种因,就想结果的心理。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将全部精神放在眼前应该做的事情上,不执着过去、不妄想未来,自然能够身心轻安,将来必有所得——获得真诚而深厚的品德涵养。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大家知道学佛根基乃由持守「五戒」做起,「五戒」就是防止我们犯错;持守了「五戒」,等于是力行了「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业所行的十种善法,与「十恶」是相对的,离十恶则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护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戒淫」离「邪淫」;「口」四善法——以「诚实语」离「妄言」、以「柔软语」离「恶口」、以「调和语」离「两舌」、以「质直语」离「绮语」;「意」三善法——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恨」、以「因缘观」离「愚痴」。
   身、口、意朝善的方向,则可以行十善法,累积福德智慧;若偏向恶的方向就造十恶业,将来苦果难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行动、语言及心思,远离十恶,成就十善。
   护生、布施、戒淫
   「身」三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杀生戒、不偷盗戒及不邪淫戒。
   「不杀生」是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的本性原都具有「慈悲」,犹如明月常在虚空中,可惜往往被乌云——「无明」习气遮蔽,不仅对众生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为了私欲残害众生的性命。如何才能让本性中的慈悲显现出来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体会众生的痛苦,就能逐渐启发心中的慈悲——大爱,不仅不忍心伤害众生,更会积极地救生、护生,这就是仁心、菩萨心。
   「不偷盗」是不取不义之财,除了不偷、不抢之外,对社会人群有害的事业也不能去做;并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积极地布施行善,造福人群。
   「不邪淫」是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一般社会人士应遵守一夫一妻制,妻子恪守妇道、丈夫忠于妻子,彼此相互敬重,共同负担家庭责任。只要社会大众重视男女之情操、礼节,就能减少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以「诚实语」离「妄言」
   凡夫容易因「声」与「色」的迷惑而心乱,「声」就是语言声音,所以必须修口的善业,以免自误误人。
   「口」四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妄语戒,即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妄言是虚假、欺骗的话;自己不曾做过或没有办法做到的事,却说得天花乱坠,就是妄言。
   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一些「未得谓得」的弟子,说这种行为是最大的妄言。所以大家应该时常反省:告诉别人的事,确实有做到吗?有没有夸大、虚伪的成分?希望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得到吗?平时有没有鞭策自己身体力行?做承诺之前,可曾深思熟虑是否自己确实可以做到?是不是信口开河?
   除了平日待人处事必须「口出有实」——说诚实语之外,讲经说法也必须如理如法,并且身体力行。古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体悟并力行佛陀的教法之后,才能谈论自己的经验,不可「未得谓得」,自欺欺人。
   总而言之,能够做到「能说能行,言出必行」,才是诚信负责的人。
   以「柔软语」离「恶口」
   恶口就是口出粗鄙不善之语,使对方感到苦恼;柔软语则是温柔和善之语,能安抚人心,使人衷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
   许多人都知道谩骂、侮辱别人是不对的,却时常「得理不饶人」而不自觉。如果因为自己的见解比对方正确或自以为有理,就「理直气壮」,愈说愈大声,随意批评人,甚至开口骂人,这也是恶口!
   此外,也不能「自我诅咒」。例如人家如果说:「你真好命啊!」一般人就会回答:「没有啊!我哪有多好命?」这是自我诅咒!大家应自我祝福、自我鼓励,朝善的方向好好努力。
   口出莲花度人入善门,或口吐毒蛇与人结恶缘,只在一念之间。若能改掉说话大声、言词粗鄙的习惯,以柔言爱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谊,并且「理直气和,得理饶人」,自然所说的话都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所说的道理也能使别人欢喜接受。
   以「调和语」离「两舌」
   心怀仁厚,以「调和语」连系人的感情,圆满人间的事相,就是口的善业;若搬弄是非、到处加油添醋,破坏别人的感情,或使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难以解决,就是口的恶业。
   种了搬弄是非的因,将来会得到烦恼的果报——子女不听话,周遭的眷属时常争斗……,因此若希望将来得到善果,必须非常谨慎,多种好因,不可离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制造是非。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牢地记住因果观念,时刻圆融善解别人的过失、隐恶扬善,促进人与人之间良性的互动;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并且协助团体维持清净祥和的气氛。
   以「质直语」离「绮语」
   绮语是好听却不真实、不诚恳或没有意义的话;质直语则是朴实正直的语言。
   如今社会中许多人迷恋于声色之乐,喜好谈论风花雪月、玄奇神妙之事,不喜欢听正直纯朴的言论,也不喜欢听朴实无华的道理;如此不但误了自己,也会影响到周遭的人,形成恶的循环。
   其实,很多人习于「绮语」而不自觉。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平日与人相处时,是否经常随口说些好听的话来讨人欢心,可是内心并不真诚?是否经常以男女情爱、美色名利……,作为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别人谈论鬼怪神通之事时,自己也曾去凑热闹?是否曾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随口说些不真实的话来敷衍甚至欺骗别人?……这些行为,都是误人又误己啊!
   「四摄法」中的「爱语」,与绮语完全不同。爱语是温和慈爱的言语,发自于内心的慈悲与智慧,目的在于引导众生走上光明善良的道路;绮语则是为了满足私欲,以甜蜜而不诚恳的话语来迷惑别人。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希望大家以「开口即是纯良正直之言,动舌即是温和慈爱之语」来自我期许,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用心!
   以「不净观」离「贪欲」
   「意」三善法包括——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念;以因缘观离愚痴。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原因,在于「明争暗斗」——不仅是明处争权夺利,暗地里也勾心斗角;民间如此,官场也是一样,多数人都在争斗中求生存,实在令人感到心痛!为什么争?为什么斗呢?原因只有一个字——「贪」。因为贪图财色、名利、地位,所以你争我夺,不得安宁!
   世间大部份人都是为了满足「身躯」的享受而产生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为了这个污臭不净的身躯,不知造了多少恶业?
   为什么说身躯不净呢?《水忏文》中有一段话:「九孔常流不净物」,人身是由一层皮肤包着骨肉脓血,从九孔流出来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一想,人身有哪一处是干净的呢?何必为了它与别人斤斤计较、造作恶业?
   身躯虽是不净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分非常清净的宝物,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恶,亦能修习善法,所以大家应该时常「观身不净」来摒除贪念,并且利用这个身躯积极地布施行善,开启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财物的布施,这个身躯也能布施。佛陀《本生经》中有割肉喂鹰的故事,在《无量义经》中也说「头目髓脑悉施人」。现在医学非常进步,不只可以在往生后捐赠器官或遗体,活着时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损害自己的健康。我一直在呼吁器官捐赠、骨髓捐赠,以及遗体捐赠,因为这个身躯迟早会败坏,何不在它还有用的时候赶紧布施出来帮助别人呢?
   学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为了众生,一切劳动也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会产生贪欲。
   若执着于此不净之身而造作种种恶业,实在可悲可悯!唯有善加利用此身,积极行善、精进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进道业,不枉来此人间走一回。
   以「慈悲观」离「瞋念」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动怒,时时予人亲切和蔼的感觉,则必须拥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于「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罗睺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汉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了罗睺罗一拳,血从面颊流了下来,但他俩都不理会那些无赖汉的欺侮,迳自走了。舍利弗告诉罗睺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起慈忍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罗睺罗流着泪回答说:「我没有生气,也不埋怨!我很感谢佛陀,教导我慈悲的心念与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为了众生辛勤地教化,而众生却仍如此顽劣,心中充满憎恨,逞强欺弱。社会的动乱与天下的灾祸,就是起因于众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为悲悯他们才流泪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与罗睺罗一样,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拥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忍耐,不现怒容、不出恶言;并且怜悯那些造作恶业的人,而不生瞋怒之心。
   若社会上人人都以慈悲心与忍辱行相互对待,哪还会有动乱与灾祸呢?必然是人人幸福、处处吉祥啊!
   以「因缘观」离「愚痴」
   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迷于因缘,则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之间;觉察因缘,则能放下执着,解脱烦恼缠缚;把握因缘——珍惜并善加运用修学佛法与救度众生的因缘,就是福慧双修的人间菩萨。
   许多人学佛只为了自己,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脱生死,却疏忽应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勇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难众生为修行的目标。如果每位学佛的人都只想自利而不愿利他,则如来家业就无法延续下去,苦难众生也就无法得度。
   唯有启发心中的长情大爱,把握帮助众生的因缘,才能彻底远离愚痴,得到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持戒律、严护戒根,不要因为小善就不愿意做,小善积多了也是大善啊!也不可以认为小恶无所谓,只要忏悔就没事了!大家要知道,悔而不改,一犯再犯,罪业永远无法消除,而且「坠露成河」——小恶积多了也就成大恶啊!
   总而言之,种了善因,不怕得不到善果;所以除了守好五戒,还要用心行十善。如果人心清净、社会祥和,就能呈现一片万善和融的景象,如此,娑婆世界与佛的净土还有什么差别呢?
   「用心」行十善
   以上就是身、口、意所行的善业与恶业。身、口、意奉行善法,则智慧福德与日具增;造作恶业,则苦果业报逐日累积。人生方向应该向善还是向恶,相信大家心中都明白。
   远离十恶,奉行十善,会很困难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多用心」——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言语及思想,审慎思惟是善还是恶?若有恶的成分,赶紧改正过来,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身、口、意就会愈来愈诚正、清净。
   一个真正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体会佛陀的教法,并且以坚强的决心与毅力身体力行,逐渐「超凡入圣」;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过得迷迷茫茫,造了什么业自己都不晓得,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吗?所以,我平时总是一再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用心」啊!
   律己防非,严护戒根
   我们如果精进修行,切实持五戒、行十善,除了自律之外,还可以助国弘扬礼义文化。
   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合而成,想要社会和睦安定,一定要从人人本身开始做起。一个人若是乱了行为,一家就乱了!若是家家乱了,社会也跟着乱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轻视自己,只要每个人都守好规矩,就是帮助社会国家弘扬礼义。
   整个佛教的前途,与我们每个佛教徒息息相关!身为佛弟子,必定要善加注重自己的身、口、意业,好好保持自己的气质和品德,自我修持、端正行为,待人接物谨慎诚恳,如此周遭的人就会受到我们感化,也趋往善的方向;如果每位佛弟子都能这么自我要求,何惧我们的社会不能清净祥和呢?

净因第二要

   一.爱持三皈
   僧是佛陀嗣法人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是佛陀嗣法人
   修净因首先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有孝养父母的心,就有孝悌、恭敬与慈爱的心,自然可以培养「不杀」的慈心,进而能够「修十善业」。
   除了做到以上所说之第一要因之外,还必须:「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想要入佛的法门、学佛的规矩,就必须修学这第二要因。
   皈依三宝是入佛之基
   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门的基础就是「三皈依」,亦即「皈依三宝」。
   「皈」这个字,是由一个「白」、一个「反」字所组成,就是反黑归白。白代表无邪的清净业,黑则指染污的业;也可以说白就是良善、光明正大的心,黑就是暗昧、不清净的心。
   既然要学佛,就应该消除暗昧之心,朝向光明正大、清净的道业精进。而清净道业的第一个阶段,必定要反黑归白——去除过去的黑暗,面对光明的一面,这叫做「皈」。
   「依」就是依靠,我们要向良善、光明的道路走,就应先依止「佛、法、僧」三宝——「佛」是人天导师;「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延续佛陀慧命法身的出家宗教师;唯有皈依三宝,才能从凡夫地直趋圣人的境界。
   皈依佛——佛是指引众生的眼目
   佛陀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圣人,他是应众生之需而示现人间;他示现与众生相同的形态、相同的生活,然后出家、修行,说法四十九年而成就;以凡夫的形态进取圣贤的果位,指引众生。
   他是三界导师——可以引导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离苦得乐。因为不只生活在世间的人感到痛苦,其实三界六道的众生皆是苦啊!人间只是三界中「欲界」里的一道,在三界中皆有不能断除的无明染着;不能去除无明染着,自然无法从轮回中解脱,仍要受业力的牵引而去来。我们若能回归清净无污染的本性,才是成就真正的佛性,也才能跳脱三界轮回。
   众生之所以沉沦六道中,就是因为欠缺一分清净心,多了一点污染心。佛是觉醒者,为众生倒驾慈航来到人间,引导我们如何起步、如何行菩萨道、如何体会宇宙人生实相,达到修行成佛的目标。
   学佛离不开菩萨道,这条路非常长远,一定要有一位真正的觉者与智慧的导师来指引,才不致有所偏差,才不会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不得解脱!而佛陀是真正的三界导师、众生的眼目,我们若依照佛陀的指引行走,一定能朝向光明的道路迈进。
   皈依法——依佛陀教法进取慧命
   佛教有四众弟子:即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弟子。出家有出家的戒法和应积极进取的慧命,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无间断。在家男女二众,同样要守在家人的戒规——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善尽本分与责任,进取成佛的慧命。
   佛陀所说的教法和所制定的戒规,两千多年来皆无间断,虽然佛于人间入灭,但这不过是物质的消灭、躯体的消失。其实,佛陀的精神——法身慧命,还是存在我们心中,因此要皈依法——依照佛陀教法,进取恒长的慧命和常存的法身。
   众生常常是知此不知彼,看近而不能见远,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无法将心比心,忽略因缘果报的循环,于是人我之间的计较、纷争也随之产生,这都是因为我们尚未透彻真正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口头上长篇大论,却无法真正力行、贯彻,一旦面临真人实事,就无法以正知、正见相对待,以致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导致迷茫的人生。
   佛陀以超然的见解和观念,明白、正确地辨别人生方向、道路的正或邪,所以是众生的「眼目」,我们要以佛陀的教法作为正确道路的指引。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陀的弟子,要用功学佛。然而,常常只在书本、三藏十二部经等文字上了解很多,却在人事上无法依照佛陀的教法——舍弃我执,汎爱众生。
   我们若能依照佛陀的教法、三藏十二部经的法理力行,弃执我见、随顺众生,才是真正精进于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学佛一定要有这分胸襟,不可执着我知我见、我行我素。
   皈依僧——僧宝耕耘众生心地
   僧,即是出家人,舍名、舍利、辞亲、割爱,以佛陀的精神、教法作为依止,延续佛陀的慧命。所以我们要以敬佛、奉佛、拜佛的精神与恭敬心,同样的敬僧、奉僧。
   僧,显现出家相,荷担如来家业,佛法能否正确的弘扬人间,全视于僧众所肩担的弘法利生责任,因此说「僧乃六和上士,并为真净福田」。
   僧的日常作为就像农夫耕田一样——杂乱的土地,无法栽种出优良的作物。于是农夫在满布乱石杂草的土地上,一定要先拔除杂草、剔除乱石;将荒土开垦成纯良的土质,才能播下种子。
   而僧即为「福田僧」——耕作众生的心田。每个人的心像一畦田地,当杂念产生时,就像杂草萌生一样。杂草乃园地中一大患,就如同我们的心有杂念,就会破坏道心慧命,所以修行人常将用功称为「耕作心田」。
   人应该时时刻刻清除心田杂念,若常常停滞于过去,则无法向前迈进。过往的人生,要像我们两脚行走一般,踏出了前脚马上再举起后脚,才能一步接一步往前行进,否则便会寸步难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而修行者的心念要像手画虚空,画过无痕;要让所发生的烦恼事,片刻都不停留于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留下好的种子、去除坏的种子,这就是「耕耘心田」。
   反之,好事不常顾念,坏事却停滞心中,就如他人对我们的恩惠我们不知报答,然而对他人稍感不称意,我们便常常记恨在心,这叫做邪见,易生烦恼心;也就是好的种子不留下,杂草却任其乱生。
   所以如果能依照教法,努力奉行、精进修持,则内心的精诚会发出一股威德力量,就好比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种神圣的威力,看起来很温和却含有慑服众生的德行。
   以爱以敬成就「和」
   「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意思是和合众——人群和合在一起便称为僧。僧也代表众的意思;一、两个出家众住在一起不能称为僧,要三人以上才能称为僧众。
   在一个丛林团体里,人人都是来自十方,各有各的不同生活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念、修养;而不同习气的人要聚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
   「僧乃六和上士」——上士是表示无上、崇高的人格者,亦即「人上人」的意思,要如何才能做到人上人呢?一定要彼此和敬。
   中国大陆有不少丛林聚集了几百、几千人以上的僧众,而佛陀在世时,僧团人数更是数以万计。要集合几百、几千、几万人在一起,并且能让大家真正和睦相处,就是靠一分学德的修养;而这分学德修养最重要的即是「和敬」——彼此和气,彼此敬重。
   古德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际关系最美的形态,就在一个「和」字。和也可以说是爱敬之意,若能秉持佛陀教法,以大爱的胸怀普爱一切众生,这分宽阔的悲心、慈念,无形中化解了人我是非的计较;若没有计较之心,彼此间自然也就没有纷争的产生。因此大家若能心念一致,和睦、融洽,彼此就会相互敬重、关爱对方;有了爱与敬,就能更加和气,在良性的互动中成就「和」。
   团体中要做到六和敬
   生活在同一个团体里,不管是在静思精舍修行的同修,或是投入「济贫教富」志业工作的慈济人,都是为了「予乐拔苦」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期望苦难众生能离苦得乐!因此,我们一定要和合在这分同敬、互爱而和睦相处的行动中。
   能使我们同敬互爱而和睦的,即是「六和敬」。「外同他善谓之和」,一个人若能外表与内心和齐,就叫做「和」。在一个团体中,最容易让他人感受的即是声与色的表现。比如今天我有一件特别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互相提议说:「我这边的工作很忙,您是否可以帮忙我呢?」那么,另外一边的人就要衡量轻重缓急,暂缓一下不急的工作,帮忙比较急切繁重的工作,彼此分工合作。若执守「我做我的事,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我不管别人的事。」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身体、工作、行动皆一致,这才是和。
   好的事我们要响应,叫做「善之和」;而对于不好的、错误的事,则要善尽提醒与劝勉之责,赶快共同停止它,这也叫做「和」。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和,若别人不顺我意,我就马上显露在外表上,将会影响了团体的和睦。在大家欢笑、慈爱的一团和气中,只要有一个人的形态不好看,就好像一张白纸上有了黑点,这种不愉悦的面容,在和睦欢笑的团体中,显得极为不协调。
   总之,一个团体就是要大众和敬、互爱,将心中和善之念显露于外。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警惕,如果感觉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就要赶紧自我反省、修正,才可以做到「和」。
   处处有「我」便无「人」
   学佛者常言「功德」。何谓功德?内能自谦谓之功。「功」字,一个「工」、一个「力」,两字合写为功,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下功夫将贡高我慢心去除,内心常常保持谦虚。
   一个人如果骄慢,即会产生排斥别人的心理。如此表现于外的言行态度,当然也会成为别人排挤的对象。
   世间比我们贤能、有德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学无止境,德无止境,道也无止境,所以更要时时刻刻自谦。
   有的人说:「这是我的习气。」你、我、他各有不同的习气——有我见、我思与我行;不思反省而全部归纳为「我」的习气,这就是不肯用功,任贡高我慢、瞋恨的心理继续产生,终致不能自制。
   前面曾说过,一畦田在耕耘播种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杂草、乱石;而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定要先清除心田中最容易使我们陷于罪恶深渊的「贡高我慢心」,将自我缩小到得以进入别人的眼里,而不碍到别人的眼睛,进而能镶入别人的心中而不碍到任何人。想要有那分可爱与可敬,一定要自谦自卑。我们能做到对人有敬爱之心,自然回报于我们的,也是别人对我们的尊敬。
   希望镜中人笑,自己要先笑;要镜中人可爱,自己要先表现可爱。所以,我们要外同他善——和;内要自谦自卑、对人敬重,这样才可称为六和僧,这也是学佛的初步。
   总之,要和合大众,外在的身体行动要与人和,内在也要时时自我警惕,用功去除贡高我慢,时时缩小自我,扩大心胸,如此人际间才能一团和气。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续慧命,而僧伽团体中,出家弟子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种和敬——据《法界次第初门》六和敬初门第五十之记载:「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六和」为: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说「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戒」是佛陀为弟子制定的规矩,大众之间彼此要能够共同持守,方能成立一个清净和睦的教团;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众。在家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应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则有五百戒;戒律确实繁多,但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勤、息」——「勤」是殷勤,「息」是息灭,亦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人我之间所以争长论短、斤斤计较、不能和气相处的原因,在于凡夫贪、瞋、痴三毒炽盛。既然志愿修学向道,首要功课就在于息灭贪、瞋、痴这三种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争斗。
   因此,不论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持守戒法,就能通达人事习俗,同时亦能透彻了解佛陀所说的真理。看开一切,那么人我之间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可计较的呢?
   曾经有两位年轻的比丘尼问我:「在修行期间是否遇过任何困难或烦恼阻挠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过自己有什么烦恼。因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清目标——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家;既然认清目标,也了解从凡夫的起点要追求圣人的境界,其间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经历人事的磨练;而人事的磨练,正是开创康庄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难是理所当然,自然也可顺藉逆境以增上缘,哪还有什么烦恼阻挠呢?」
   所以,一般人的烦恼皆来自不能「看开」,若能够明白真理、看开一切,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乖」字是相互违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陀教法,既然目标相同,彼此间的意见不相违背纷争,即能同心、同道、同志,相互勉励,彼此没有违背乖离的情形,这就称作「戒同和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须知众生与我们平等,不只我们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同样能证得菩提。所以,我们应该敬重一切众生如敬诸佛。这就是「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
   《法华经》提到,「常不轻菩萨」每见到人就恭敬礼拜,有人觉得他非常奇怪,因此轻视他、辱骂他,甚至认为他好欺负,还以脚踢他、用杖打他、拿石头丢他……。但是他仍然以欢喜心接受,口中常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将来皆得作佛……。」即使面对欺负他的众生,他也恭敬如是。
   我们应学习常不轻菩萨的精神——常礼敬众生,则无名利「贪」着心;不轻视一切众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则无「瞋」恨心;任人打骂而不计较,则无「痴」迷念。这就是息灭贪瞋痴,亦是修忍辱戒,此即僧团和睦的泉源。
   学佛的目标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与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须努力下功夫!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过于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我们一定要相互鼓励、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才能成就一个圣洁和睦的宗教团体。
   见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一个圣洁的教团首重和睦与融洽,同修间因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道理透彻、目标专一,见解也不会纷歧;见解一致则能相互尊敬,相互赞叹;彼此宽恕与礼让,这分和合的气氛自然让人生出恭敬心,也能吸引大众加入这个团体。
   出家众的责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还要能令他人对僧团产生欢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现出和睦的气氛,使身形、动态与声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须「扬善」。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一天到晚言说是非,应该多赞叹、多表扬善事,常常赞扬他人的长处,藉此以鼓励大家多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胜人,人不能胜我」、「只想赢人,不让人赢」的心理——他人比我优秀,我便尽量遮掩他的优点,而极尽所能去渲染他的缺点,以表示他不比我好;这就是凡夫。圣人则不然,他能忍一切恶、看淡一切恶,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认真推动,此即是圣者之所以为圣者啊!
   我们既然是佛的弟子,当然也要学习圣者的行谊,以善巧方便的言谈举止度化众生;无论是相互对话或彼此相处,总要表现温柔和善的态度,广结众生缘,作为佛教度人向善的桥梁。这就是「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路是人走出来的,佛是众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脚踏实地,步步向前精进。
   学佛必须从行动中展现修养,因此称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不断往前向圣人境界迈进。
   出家众的任务除了自修、自证,亲自体会佛陀的教理之外,还要领导众生向佛的目标迈进。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实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确的见解与行为。我们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导他人行正道;彼此鼓励共行善事,步伐整齐划一,就不会相互违背、争斗。要劝告思想不端正的人改善观念,勉励行为错误的人尽快改过,面对有邪知、邪命、邪业……的人,要立即点化对方、唤醒他的良知;而在点醒他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觉醒,时时自我警惕,这就是「同修诸行」。
   将善念化为行动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予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佛陀说法,不离「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广大心怀;我们的心量要宽广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众生,使普天下众生皆能得到安乐。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还要能付诸行动,实际以身体力行去利益众生。我常到慈济医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对待病患,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和好友一样,亲切柔和的鼓舞、安慰,使病房增添几许慈爱的气氛。这种温暖亲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济医院内,使患者在病苦中减少许多烦恼、沮丧,此即称为「予乐」——在身体行动中,表现出一种给人快乐、消除他人痛苦的形态。
   学佛一定要能学到「慈于内」、「行于外」——要时时将这分慈心铭刻在自己心版上;要时时将快乐的心态,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上。大家若能共同发挥这分慈心,身体力行去予乐,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须要好好修持慈念,身体力行;而「予乐」也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予人喜乐,千万要依礼而行,决不可非分越礼。有的人个性非常直率,与人交往经常熟不拘礼,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尽管言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必须时时自我警惕,谨守分寸,言行合礼,才不致失礼越节,能彼此和敬相处。
   我们要时时刻刻将快乐种子散播给众生,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无违佛所说的「身慈和敬」,就不会有乖诤。
   以「说法」洗炼众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不同的习气、不同的形态,我们在言语中应该多多宣扬好人,时时表扬好事;设若他人有缺点,我们也要善意地引导、不加以渲染,所说的言语,一定要能利益众生。
   曾有人问我:「师父,什么样的人您不能原谅?」我想,做错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只要知过能改,就值得原谅;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诚实,造作「恶口」业,就不可原谅了!所谓恶口,就是妄言、绮语、两舌。
   妄言——就是说谎话。说谎者多数会掩饰自己的错误,有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不见,却颠倒是非,强词夺理!一个人若会说谎,行为必定会偏差。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语业者,是不可救药,不可原谅的!
   两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学佛一定要学「说法口」——以言语净化他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教育众生,使人愿意向善,使彼此仇恨的人沟通感情;若能时时刻刻宣说佛法,洗炼众生的心,就称为「说法口」。与说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说成「是道理」。若以一张利口东家长、西家短,使本来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间的感情受到伤害,甚至暗埋仇恨种子,这就是以「两舌」造作口业!如果用言语反复搬弄是非者,实在不可原谅!
   绮语——就是口是心非、内外不一,擅于说好听的话,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甜言蜜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言词巧妙动听的人,很少是有仁心的,常常能说不能行,颠倒是非,花言巧语,迷乱人心;所以有人说:「口蜜腹剑」——口如甜饴蜜糖,但每一句话却似暗箭伤人,像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
   人生教育的授与受,大都靠声与色的传达。口是声的代表,我们学佛要声色兼备,若修身而不修口,则修身之行也难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并行;想令人起欢喜心,当然要用「说法口」来接引对方。
   慈济志业起源于我当年的一念悲心,然后以「声」苦口婆心地呼吁众人,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传,声声相连;从近到远,由少至多,都是以「声」呼吁,才有今天的「慈济」。而全省慈济委员无论走到哪一个角落,也都是以慈济之声,成就了无数善行,净化了无数人心。
   声色和、言行合,则事功可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团体。
   调和心念,随顺众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予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意」指心念。人的言语、行动,主要是由心起、由意发;心意的产生最快速,所以大家平时修行,一定要从心意修起,要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常存「慈悲」之心,对待众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疏我亲的分别。
   佛陀言:大地众生,皆为我亲,皆是我的眷属;老者是我的父母长上,同年者是我的兄弟姊妹,幼年者是我的子女。我们要将小家庭扩大为大家庭,将我们小范围的爱,扩大成对普天下众生的平等大爱。
   佛陀是出世圣人,为了度众生而入娑婆世界,化为与众生相同形态,随顺众生的生活;菩萨倒驾慈航,为了救济苦难众生而显现多种身相,才能顺应众生进而度化众生。我们学佛,也要知道众生诸根性欲,时时调和自我、适应他人,为众生解除痛苦,让众生快乐。
   长养慈悲心念成就诸行
   「六和敬」中前五项——同戒、同见、同行、身慈、口慈的总根源,其实是在于意念——「意慈」,修身之前要先修心,扩大心胸、缩小自我,长养慈悲的心念,进而身体力行,成就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励,人人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二.具足众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者聚集大乘诸戒法,聚集世间一切清净善法,所以称为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严格防范错误的心念与行动,禁止一切恶事,具足庄严威仪。摄善法戒是修习一切善法,摄众生戒是利益一切众生,后二者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勇猛,不可逃避、懈怠。
   该持而不持是犯戒,该禁而不禁也是犯戒。所谓「大圣度人,功唯在戒」,「戒」是佛菩萨最主要的度人方式;换言之,舍弃戒法即非真正的学佛者。
   严防诸恶摄律仪
   「律」即戒律,是约束、禁止的意思;「仪」是仪态,是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与形态。摄律仪就是摄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积极推行该做的事,严格禁止不该做的事。
   「摄律仪戒」以严防为体,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防范不正当的心念及行为,将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不好的习气断除干净,并且积极培养良好的观念与行为;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唯有四(有四项要义)——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他人;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也。」
   以感恩心成就诸善
   「摄善法戒」即修习一切善法,包括身、口、意所行诸善,及闻、思、修三慧、六度波罗蜜等诸善法。
   以「感恩心」待人处事,就能成就身、口、意的善法。例如,吃饭时专心吃饭,并且深思这碗饭从何而来——粒粒稻种需经过许多人流汗耕种,才能结成累累稻穗;可是稻谷不是拿来就能吃,要用器具碾压,才能脱去谷壳,将糙米变成白米;而白米仍不能直接食用,必须以种种厨房用具炊煮……。总而言之,经由社会中无数农民、劳工、商人劳心劳力、分工合作,我们才能享用到可口营养的饭菜,怎能不珍惜、感恩呢?
   不但在食的方面当思来处不易,穿衣服时,也应用心思考这件衣服的来源——许多工业界人士、裁缝师及商人互助合作,才能制造出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穿衣买衣应该节制,不能浪费。还有,我们走的道路、住的房子,也是许多人劳心劳力的成果。
   一个人若时时抱持感恩的心,自然成就身、口、意的善业——对众生常怀感恩,所行的必是报众生恩的善行;所讲的必是劝人为善、教人向善的善言;所思的必是仁慈宽厚的善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感恩心行善、言善、念善,就是大善啊!
   修三慧,行六度
   三慧包括「闻、思、修」,是获得智能的根本方式。
   学佛是为了启发智慧,要启发智慧就要用心听法。可是听法不是盲目地听,而是认真思考所听到的法,能不能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善的方向走?能不能教导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发挥人生良能?以实际行动利益人群?法若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接受,否则就不能接受;这都要靠思维、智慧去选择。
   所以听法时要认真地听,听完后好好地思考,确实是正确、富教育意义的佛法,我们才能付诸行动。
   我常说,佛法不是只用讲的、不是只用听的,说法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听法的人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学、用心去修。何谓「修」呢?就是用心学之后能说给别人听,不但能说给别人听,自己也能身体力行。
   「修」的意思也可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琢磨、鼓励、启发。所以,不要把人事当是非,应该将是非当作修练的机会。
   凡夫大多太爱自己,所以事事多疑,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批评自己?别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对自己不利?把人与事当作是非而处处起疑心,以这种心态来生活会很痛苦。所以修行时,即使是真正对己不利的是非,也要将其善解,化是非为修行,决不可将人事当成是非。
   所以「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后,对佛法有了认识,再深入去思考。如同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一再温习、反复思考,一面听、一面思考,自然融合成为我们的智识,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智慧。
   而且一切佛法一定要身体力行,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到底是热的?还是冷的?你要自己喝才知道。修行也是一样,要体悟佛法、开悟证道,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觉悟,故称闻、思、修为三慧学。
   六度则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精进修持就能将我们从凡夫的此岸度到圣人的彼岸。做菩萨必须具备这六种善法,这些善法全部包含在摄善法戒里。
   慈悲喜舍,善导众生
   众生心非常复杂,有人心善,有人心恶。
   「摄众生戒」就是将一切众生不同的习气、心念,导向同一个目标——止恶行善、转迷成智。
   例如「慈济」将近几千位的委员与数百万会员的心,聚集在一起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为佛教、为众生」,这就叫做「摄众生戒」。将众生的心凝聚朝向同一目标,故称为摄一切众生。
   摄持众生有四种方法——慈、悲、喜、舍。
   「慈」就是予乐,发挥爱心与智慧,使一切众生快乐!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助人为快乐之本」,唯有贡献人生良能、为众生服务,才能感受到深刻而恒久的快乐。所以,不但要解除众生身体上的痛苦,使他们获得健康安乐,更要启发他们慈爱的心念,使他们获得欢喜、安详的心境。
   「悲」就是怜悯;拔除众生的痛苦,即是悲悯众生。
   若没有怜悯心,就会认为别人生病是别人的事,与我何干呢?穷是他穷、寒是他寒、饿是他饿,这些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漠视众生的态度,实在很残忍。大家应该要发挥不忍、恻隐之心,也就是怜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
   悲也是「济」的意思——弥补、救济众生所缺少的。所以,「慈济」两个字就是予乐、拔苦,以慈爱、悲悯之心,弥补众生的缺陷——例如缺乏物资者,就济助他物资;如果心灵空虚者,就启发他的爱心。从表相上看起来是在造福众生,而实际上拔苦予乐者却从身体力行中开启智慧;所以慈即修慧,济即修福,同步并行称为「福慧双修」,故知「慈悲」就是慈济的基本精神,故称慈济人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今天能付出力量为人群服务,就要及时去做,莫待明年,更不能等到自己的家庭、事业责任结束时才开始做,因为人生的责任结束时,就是生命功能停止之时。虽然现在很平安,但是谁知道几分钟之后又是如何呢?
   总而言之,既知人生无常,就要赶紧行善、修行。而且,若能起怜悯心,悯念一切众生的苦,自然会好好把握时间、积极从事救度众生的工作,而不会浪费任何时间于无意义的事上。因为时间可以累积道业、累积功德。
   慈悲是观音,喜舍名势至
   「喜」即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慈济人济贫教富很辛苦,但也非常欢喜自在!当贫穷、饥寒、病苦的众生,由于我们付出的爱心帮助,而能吃得饱、穿得暖、摆脱病痛折磨时,不仅他们离苦厄得安乐,我们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分温暖而深刻的喜悦,不是任何世俗玩乐的短暂快乐所能比拟的。
   至于富有的众生,我们将慈济精神介绍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救济贫病的工作——「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佛陀的教育引导他们舍迷得智,转烦恼为菩提。
   引导这些富有的人发挥爱心与良能,帮助世间苦难众生,如此就是教他们种福、修慧,并且让他们得到心灵的踏实感与欢喜轻安,我们当然深感庆幸啊!
   天下事一个人做不完,世间布施行善的人当然愈多愈好!所以我们不但要尽心尽力服务众生,见到他人发心行善也要鼓励、赞叹,并随分随力助他成功,这就是「随喜功德」。
   有一句话是「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就是观音」,意即人人都可以做菩萨,以慈悲心利益众生,当下就是观世音菩萨!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能付出多少,就尽量付出多, 少,以精进勇猛的毅力喜舍布施,则当下就是大势至菩萨!
   为了帮助众生,除了要舍财、舍力、舍时间,同时必须具备「三轮体空」的精神;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就常常放在心上,以为自己很善良,布施的东西很多、很珍贵,或者认为对方欠自己一分恩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做了以后也不要以为有什么,这才是「无量」的功德。
   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投缘或不投缘的人。与自己不投缘的人,不论他说什么或做什么,都觉得听不顺耳、看不顺眼。若有这种分别、执着之心,就无法平等普利一切众生。
   学佛就是要学得「众生平等」、「无憎无爱」之心,不特别喜爱某人,也不特别排斥某人,而以平等、平常心来帮助众生,并且「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除了自己以平等心为众生付出外,还要教育众生与我们一样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如何舍弃执着?例如「持戒」,修行人不可有执着之心,修行持戒固然非常好,但是切莫执戒;若持戒又执戒,就会产生很多痛苦和烦恼!比如佛陀制戒「日中一食」,是因为印度当时出家人托钵乞食,路途遥远、无车可乘,步行往返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修行时去除了杂念,没有烦恼少费心神,也极少消耗热量,所以一日之中吃一餐足以维持身体所需;此乃因时因地所制戒。
   但是很多佛教徒听戒之后,因害怕犯戒而过午不食,结果饿出胃溃疡等毛病,引起家人先生、子女的反感。所以持戒一定要适合目前所处的环境,符合正常生活的规范,不可因为执戒「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吃」。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赐,要善加珍惜和利用,发挥救人的良能,才是正确、智慧的持戒。
   有的人常不舍烦恼,什么事都舍不得放下,我就告诉他:「你的心不如你的脚!你的脚不管踩了多脏多污秽的东西,洗一洗就干净了!可是你的心听法之后无法消化,一直积压变成烦恼,这样你的心就不如脚了!」
   所以我们学佛若要进步,一定要舍,要持戒但不执戒就是「舍」。
   若能以此四字——「慈悲喜舍」,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一切善事而喜,持戒而不执戒,人与人之间以平等心相对待,即以诸善法摄诸众生,此即「摄众生戒」。我们如果想度化众生,一定要做到这四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如此,不但能摄持人,甚至一切的蠢动含灵众生,也都能被我们感化。
   以大悲大勇担负众生苦难
   总而言之,学佛要禁止做一切恶事,奉行一切善事;「诸恶莫作」就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不去犯戒;摄善法戒与摄众生戒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具备毅力、勇气。
   三聚净戒可以摄持大乘一切戒法,如能力行此三种戒法,当下就是菩萨!
   因为众生的根机参差不齐,所以佛陀开示很多方便法门,先描述三界六道中种种险恶与痛苦,根机较低的人听了之后害怕六道轮回,为了避免痛苦,就会赶快修行;此乃趋向了脱生死的修为,称为小乘。
   然而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只为自己修行,而不知发大乘心度众生的声闻小乘弟子,说他们是佛教中的焦芽败种,不能延续佛陀救世的精神。现在的社会,不是独善其身的小乘佛教能够改善的,若不随顺人群,根本没机会度化众生。因此,学佛一定要趋向大乘佛法,这才是佛陀来人间教育我们的本怀。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种下菩萨心、佛心的种子,将来必定成就佛果。我每天为大家开示,一再鼓励诸位好好利用身体、时间来利益人群,我期望人人,不论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皆能学习佛陀的精神,以大慈悲心及勇猛精进的毅力、勇气与信心,从凡夫地走入菩萨的道路,担负起众生的苦难,勇往直前、不退不惧,直往成佛的目标迈进!
   (编者按:《法苑珠林》内容读者可参阅《大正藏》第53册之受戒篇第87的戒相部)

   三.不犯威仪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
   能受天磨方铁汉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是《普贤菩萨警策文》中的句子。圣人贤者有高超的见地与智慧,能透彻人生真相,所以常时时刻刻自我反省——昨日已逝,自己是否已成就了些什么?
   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懵懂迷糊地空过时日,就叫颠倒的人生。所以修行者要随时自我警惕、检讨,不要迷失了自我,也不可浪费时日。
   去伪归真,还我本来面目
   自我最可贵,本性最纯真,若能认清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人生!而我们要如何认清自我呢?因此自我省思与检讨非常的重要!人生的道路从何而来?目标又何在?想要走正确的道路,必定要诚心学道,想找回自我,也唯有学道。「道学行仪纯诚厚德,人性之美莫过于诚,人性之贵莫过于信。」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就是将所学的道理摄受于心,表现于外,亦即心念诚正则行动显现威仪。一切举动,如何与「道」相契合呢?必先具足「纯」、「诚」的心念。
   纯就是纯真、单纯,没有杂染。凡夫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一心直向欲境奔驰,所以多心、多欲。一切的罪恶以及业力,皆由欲念所致。要寻回真如本性,唯有去杂返纯,去伪归真,回归到自我的本来面目!
   所以,学道应以最纯诚的一念心追求道理,设若只是成为装饰自己的名利,道则不纯、不诚;要以发自内心的单纯和真诚精进向道,方能培养出纯诚厚德,故知「道学行仪,纯诚厚德」,即是找回自我最重要的一条轨道。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什么样的人最可亲?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以诚存心、以诚待人的人,最得人喜爱,也最值得人亲近!自无始劫以来,我们清明的本性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薫染而污浊,直到认识佛陀所教导的道理、了解人生的宗旨后,才学习去掉无明,回归纯真本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机缘「学行合一」,战战兢兢地行于诚、精于道。
   希望人人都能为自己开创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生;这也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回归自我清净的本性。
   团体美来自个人的美
   我常常提醒并鼓励大家,要时时刻刻抱着一分感恩心诚恳地和人相处,以诚信待人。彼此若能守信重诺和信赖,则任何人我是非,都不会造成问题!
   学道,一定要反求诸己。一个团体,乃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人人对自己都有责任,若能常常坚固「诚心」,一个团体有十个人,就有十分诚心;有二十个人,就有二十分诚心;整个团体若能同心发扬「诚」字,这个团体就是最美、最清净的团体。所以说团体的风气和形象,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宇宙虽然广大,但是我们不可自认渺小,无法发生任何作用,我们应该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这个渺小的点,也能够影响无数个点。我们是慈济的一分子,一定要身体力行,检视自我的诚意,恢复清净的本性;人人若能恢复清净的本性,就能转娑婆世界为极乐净土。
   道学行仪,纯诚厚德
   要得到幸福的人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一定要依正道而行;人生的道路若能行得正、不脱轨,便是真善美的境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并体会其真义,即使当晚咽下最后一口气,也能了无遗憾,可见「道」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啊!因为唯有识得真理,才能建设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学佛一定要用心追求正道,充实内在修养,并且表现于行动威仪中;若能如此,即是厚德——德行厚重。
   坦诚待人,则一切举动皆能受人赞美、肯定。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就无法立身处世,有如一辆马车欠缺了马与车之间的连接杆,车子就无法运行前进!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诚信。
   佛门「六和敬」的重点在于「和睦」,而和睦最重要的条件是:相互坦诚。心存坦白、诚意,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彼此信任,则一切行动皆能和敬——和而敬之。因此,我们的内心与行动要非常坦诚,才能彼此敬重,相互信赖。
   以诚以信,深蓄厚养
   灵源禅师说:「衲子虽有见道之资,若不深蓄厚养,发用必峻暴,非特无补教门,将恐有招祸辱。」圜悟禅师曰:「学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诚。存诚于中,然后俾众无惑。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惟信与诚,有补无失。若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
   灵源禅师的意思是说:看人不可只看皮毛——不能只看他的聪明、谈论佛法头头是道,就以为很好;也不可因为他的学问广博,就以为很好;若不能真正地深蓄厚养——长久累积内在的德行、真诚的修养,而只是凭着世智辩聪,利用佛法搬弄口才,这样的人不但无法利益人群、教导众生,甚至还会污染佛门。
   圜悟禅师则强调:学道最主要是心存信、诚——要有正确的心思、正确的见解及正确的道念;这些都发自于我们的正信——正确的信仰。有些佛教徒但凭一股热心,只知道要尊重佛、法、僧「三宝」,对于教法却不求甚解,只是一味盲从,无法分辨是非;由于观念偏差,而造成错误的见解与行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害人不浅!
   例如有些人自称信佛、学佛,但却忽略家庭的照顾,每天跑道场,执着于打佛七、赶法会,或者受戒之后回来就说:「这件事我不能做,那件事我也不能做。」使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不得安宁!像这样的人,尽管讲经说法再怎么好,又如何能圆融地负起人生应尽的责任。

   学佛要力行、合群
   学佛并非要脱离人群;能与人和睦相处,才是真正的学佛!我常强调:每个慈济委员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自我修养开始,渐进影响家庭,然后净化社会;这是我三十几年来,一直努力推行的佛教精神。
   处于现今社会,觉得人生茫茫,不知道做人目的而耽于纸醉金迷的人比比皆是!
   我们非常幸福,不但既得人身,又能听闻正法;社会上有些人虽然有心追求道理,但是现在的宗教很复杂,若无法正确地选择,往往会迷途而不知返。我们应该要心中存「诚」,不是为私「我」信仰,要为利益大地众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所以,学佛一定要学得内心纯诚厚德,不可只学得表面能说善道。只对文字认识深入,对佛法并无助益;总之,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诚信」,是学道的根源。一个人要成就事业或道业,不能离开诚与信。凡夫心之所以会迷茫,就是因为彼此少了一分「诚」意,「一念无明起,三细六粗(烦恼)生」,相互欺瞒、诈骗的事也就屡见不鲜!
   孔子的弟子曾参常常警惕自己:「君子慎其独。」——在众目睽睽下能够保持君子风度没什么稀奇!因为人多时,会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最容易疏忽的是个人独处时,以为没有人看见,自己的缺点及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便不经意显露出来。所以做为一个君子,在四下无人时,更要提醒自己威仪端正。
   孔子的弟子修身养性,就是这么谨慎!他们不单是训练自己的文学和辩才,更注重心性的修养。我们学佛者的目标是超凡入圣,所以要更加谨慎,清净心地。
   说话时,不论对很多人说话,或只对一个人说话,态度同样要有诚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讲话非常有诚意,且这个诚是扎根于义的,则说话的人必能确实力行佛陀讲经「不增不减」的精神——对众人说法不增,对一人说法不减。这就是「信近于义」,也就是「发自于诚」。

   闻思修要发于诚
   想要心无杂染,就要有一分真「诚」的修养。佛法中「闻、思、修」——意指听经不是为了与人辩论,而是要好好用心地听;听了以后,深入地思考,悟透人生时间短暂,体会生命的宝贵;思考以后,将经中的道理表现在行动上,启发良知,发挥良能,该做的事积极去做,不该做的事要戒止;这一切都是发自「诚」心。
   善的法门要勤修,恶的心念要息灭。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就是出于真诚的闻思修;我们学道要好好地培养这个「诚」字,设若缺乏诚心,任凭你说法说得再好,也只能暂时吸引人;然而如果言行不一,则无法使众生信服,反而侮辱了佛门。因此,会不会说法不重要,老实修行、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

   信是诚的起步
   圜悟禅师说:「学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诚。」我们要以诚来学道,但是起步一定要从信开始;「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要学道、成就功德,一定要先建立自己的信用;若无法让人信任,则连做人的根基都欠缺,何况是学道、识理呢?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好好维守信用。
   慈济志业任重道远,这一条长远的路,最初也是起源于「信」。当初创建慈济医院时,没有寸土片瓦,我只不过说一句话:「我想盖医院。」全省慈济委员就以我的意愿为意愿,努力护持建院志业。也因为这么一句话,虽然遭遇很多困难,但为了「言出必有信」,还是力行建院志业,这就是守信用、负责任。总之,「信」是做人的基本,建立信用后才能达到诚的境界。
   圜悟禅师又说:「存诚于中,然后俾众无惑;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一个人内心若能常存一个「诚」字,则开口动舌、举手动足,一切行为举止就可得到大众的信赖。做人常常存着一分诚心,才得以教导别人不可欺骗;自己若不诚实,常常欺骗别人,搬弄口舌是非,却要教诲别人不欺骗,那就很难了!
   记得我计画创建医院时,有一次到土城拜见广钦老和尚。老和尚平日禁口不语,那天却对我说了许多话。有位委员问他:「老师父!我们想建医院,您说盖得起来吗?」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心无欺,医院一定建得成!」当时,我体会到「欺」就是「诚」的相反;若有一分诚,医院一定建得成。如今,这句话已经应验了!

   诚信是做人的基础
   道业唯有以「诚」方能成就,人间的事业也是一样;若时常存心欺骗他人,说话欠缺可信度,这样的人无论到哪一个地方,都是窒碍难行。希望诸位记住「唯信与诚,有补无失」。
   修行者要能善体人意,不能只顾到自己的感受,而不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人着想。我们应该学习善体人意:不要当一个常常需要别人来善解自己行为的人,而是要当一个能够常常善解他人的人。
   我曾说过,什么人我都可以原谅,唯有「不诚」与「不信」这两种人,我比较不能原谅;但我不会放弃他们。平时说话不诚实的人,有时我就当他没说,有时会将他的话打折扣,十分只能信几分。至于无信的人,我不会重用他,不过,我同样不会舍弃他,我会让他有机会好好反省、改过。总之,「事相」上我必须去分别人的诚信与否,而「理相」上则不放弃任何人。

   举手投足都在下种
   我们要相信佛教所说的因果,不要以为此生结束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种如是因,将得如是果。慈济之所以有今天,全靠众人护持,这个缘是累生累世结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缘果报」,一定要有耐心,不但在发菩提心,还要有长远心,好好照顾我们的善缘种子。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你今天说一句话,博得他人信任、安心而生欢喜,解开疑惑,那你已经种了度化众生的因。身体的动作也是一样,大家一起辛苦工作后,却把善后的工作留给别人,这就断了善缘的因。虽然你开始时做得很好,但是后来却招致别人不满与怨憎,那么你就种下与众生无缘的因,将来你所说的话,人家不会采纳;你想合群,也会觉得很困难!
   我曾经听人抱怨说:「我抱着非常诚意的心来到这个团体,但是我觉得自己很没有人缘!」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本来与这个团体有缘,只是不能与人同甘共苦到最后皆大欢喜的时刻,就是差这么一点而已。所以我们既然付出了,就要有始有终、贯彻到底,做到整件事情圆满完成,这就是种欢喜因。
   《地藏经》中「利益存亡品」也这样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故知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举手役足之间,随时都在种因。所以我们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一定要抱持因缘果报的观念,处处谨慎,不要让众生起了厌烦的心。
   学佛要学平等心
   修行若能保持诚与信,则有补无失——有百利无一害。「若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若诚不一,是说我们对别人的诚意不平等——对某个人很诚意,但是对另外一个人却没有诚意;对自己爱的人,即使掏心挖肝也无悔;可是对于不喜欢的人就不一样了,看他成功、健康,就会感到怨怒、气愤,不但不会生随喜心,反而会去破坏他,这就是没有平等心。
   学佛就是要学平等心,也就是「怨亲平等」——不论亲疏爱憎,对一切众生都要抱持一个「诚」字。我们若没有平等心,就会偏护此人而排斥彼人,如此则不能保住菩提心;而菩提心一失,就落入小乘了。「信不一则言莫能行」——一个人若讲话不算话,绝对无法成就事业。
   若能做到「诚」与「信」这两点,就是最大的修行;这两个字是一切智慧和福德的种子,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勉励。
   (编者按:灵源惟清禅师与圜悟克勤禅师皆乃宋代禅宗高僧,读者可于《大正藏》第51册史传部三之绩传灯录卷第二十二及第二十五得知二位禅师之生平。本文内二位禅师之对话,读者可于《卍续藏》第113册禅林宝训顺朱卷二详知内容。)

   能受天磨方铁汉
   修行的原则,一定要以孝为先,奉养父母,并且皈依三宝,守持戒律;而修行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诚」与「信」:「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一个人的人格实以诚信而立,我们若能时时心存诚意,不欺不诳、不卑不亢,则一切举止动作、行为表现,都是无声的说法——不管身教或言教,皆可以启发他人内心的诚意。
   修行必须心正意诚
   佛法修行的法门很多,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接触的众生,根机参差不齐,有的人智慧门未启、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执着很深,所以佛陀要用种种法门循循善诱。然而,不管是小乘法或大乘法,都不离「诚」与「信」。
   佛陀教导我们学法不可偏差,但是有的人偏于打坐参禅,一打坐就想求神通,欠缺下工夫磨练、修持佛法的诚意,这样很容易产生幻觉幻听,一不小心就得禅病。
   有的人偏于念佛、偏执于个人了脱生死,以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解脱今生的业报,这种信念是不正确的,欠缺了净土法门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认知。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脱生死,必先在人间培植大善根、大福德;若只断章取义,就不是正确的信念。佛陀开演千经万论、无量无数的法门,绝对不离正信、正念,能够依止正信、正念,内心自然存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信」两个字是修行之本——信为道源功德母,而诚可以成就一切事业;所以诚与信对我们有莫大的助益。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若没有信用,讲话不能让人采信,则他的为人就不可能被人看重,他的一生也难以成就。因此做人绝对要言而有信,不可言而不实;做人一定要心存诚意,以诚待人,不可欺骗、隐瞒人。
   修行就是要修整自我的心,使之不迷失。「是诚不一,则心莫能保」,连自己的心都保不住,何况是要得到别人的信用与敬仰?那就更难了!
   所以我一再强调,诚正、信实是做人的基础。做人若无信用,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大家还是认为你能说不能做,这样的人如何发挥所长?因此,修行必须从「信、实、诚、正」出发。「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我们可以寒无衣穿,饥无饭食,但是不能失去诚与信。
   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
   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能受后代学者的尊敬,是因为他们有诚、有信,有清高的意志——当他们认为国无道时,甚至拒食这个国家土地所生长的粮食,宁愿流离他国、饿死他乡,这就是清高之士、信实之人;他们虽然因贫困饥饿而死,但是他们的精神与芳名,却永垂不朽!
   古代的秦始皇统治天下,但是他不诚、无信、施暴于天下,使民不聊生、百姓受苦,而受到万世唾骂,无法取得别人的尊敬;所以说「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
   有诚有信的人就是「善知识」,像伯夷、叔齐,宁可舍弃衣食而饿死他乡,但其精神可以领导后世之人,我们应该要学习善知识的德行。「唯诚取信」——唯有一个「诚」字才能取得别人的敬仰信任,因此我们要非常谨慎,绝对不可失去诚信,否则就有欺人之嫌了。
   有句话说:「心若欺人,反自取其欺」,你若欺骗别人,其实是欺骗自己啊!你可能骗得了人家一、二次,但当马脚露出时,则任凭你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没人会再相信你,这等于是欺骗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谨慎莫欺人!
   能受天磨方铁汉
   我曾听过有人这样说——「佛法教我诚信,但是我以诚以信待人,别人却无法以诚以信待我,这样我很快就会被人淘汰,事业无法稳固。现在的时代必须相互竞争、欺骗、隐瞒,才能建立事业。
   这是不合道理的说法。一项事业的成就,必须凭借我们的诚信待人,并发挥自己的实力,于困苦中力争上游,方能获得圆满的结果。所谓「能受天磨方铁汉」,当所经营的事业无法顺利成功时,除了凭藉自身的诚正,还得有铁汉般坚忍的毅力,屡挫屡坚,那么就能东山再起,重现新机。
   宝石美玉从矿石而来,但若没有经过雕琢就无法发光、发亮;同理,人在世间必定要接受许多人事的磨练、考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不遭人忌是庸材
   一般凡夫都容易妒贤欺能,能干的人不能被别人容纳,为什么呢?因为太自大了!我常常说「成功的第一秘诀要扩大心胸、容纳一切众生;第二要缩小自我,不可自大。」要将自己缩小到进入他人眼里、能穿透他人心窝,让人见了你而不觉碍眼,甚至能从内心接受你、喜欢你。所以,遭到别人妒忌、欺难时,要好好警惕自己!
   然而,「不遭人忌是庸才」,若自己表现得很好,却遭到别人的毁谤时,要安心立足,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才干。
   「能受天磨方铁汉」,是要我们磨练坚强的意志,当面对别人的赞叹或毁谤时,能如如不动、站稳脚步!「不遭人忌是庸才」是警惕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受人妒忌时要安然地接受;受人欺难时,也要勇敢地继续做该做的事,要有宽容的心接纳一切!
   因此,不想受到别人的欺难,而能充分发挥良能,就要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被人欺难时也不要在意,因为「欺难」是凡夫的习性啊!所以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惕,虽然自己很能干也必须缩小自己,不碍人的眼、不刺人的心,以温柔的态度对待人,扩大心胸容纳所有的人,尽量做到不遭人忌的程度;设若被人忌,也要欢喜接受,赶快自我检讨,诚心改过。
   所以不管是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我们都不要对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斤斤计较,要以平等心去对待众生。除了帮助比自己弱小而可怜的人以外,也要付出爱心去帮助能力和自己一样或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如此才能去掉凡夫心,成就我们的佛性。
   因此,「不遭人忌是庸才,能受天磨方铁汉」也是磨练我们修行功夫的基础,如能接受考验,那么必然能守持三聚净戒和不犯威仪。

净因第三要

   一.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五浊即净土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无上佛果。
   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就是「觉道」,觉悟人间的苦难,发心求取正觉成就佛道,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然而发了「菩提心」之后,想要达到成佛的目标,一定要修「菩萨行」——精进持净戒,慈悲度众生;这是成就佛果唯一的途径。
   佛陀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发菩萨心,菩萨的心怀就是《法华经》中「法师品」的偈言:「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
   佛陀平等说法,普施一切众生,而因为众生根机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须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论何种根机的人,都一定会感受到佛陀的心怀,那就是——「慈悲」。
   《法华经》中佛陀教育我们——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传,佛法由谁来流传呢?法师。何谓「法师」?就是拥有与佛同样的志向,行如来之行,与佛同样舍俗出家,担起如来家业的「出家僧众」。
   法师必须能够将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精神、心怀;吸收佛陀的精神,体验佛陀的心怀,然后再以身作则、教化众生,这样才堪称「法师」。一位法师必定是经过佛法的洗炼,洗得心清净,练得志坚强,而且具足外柔内刚的气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众生
   在「法师品」有言:「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这是一个比喻——将我们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来形容很有爱心的人;「慧根仁宅」则是说一个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曾把三界譬喻成一个火宅,将宇宙比喻成一间大房子。人间就像一个大宅,若要大宅内充满温暖的气氛,则必须我们的内心——「心宅」时时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与精神。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若要引导众生,首要条件必须自己先有这分大慈悲心,以开阔的慈悲心包容一切众生,此即「大慈悲为室」,也是佛陀明白的教诲。在教化别人之前,自己要先以「大慈悲为室」。
   「慈」是指「无缘大慈」,俗语说:「天下慈母心」,妈妈疼爱孩子的心,与佛陀爱普天下众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凡夫爱的范围很狭隘,只限于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快乐母亲就快乐,孩子成功母亲就觉得光荣;而佛陀则是以慈母一样的心,去爱普天之下的众生,视普天下众生如己子,普天下的众生安乐佛陀就安乐,所以称为「无缘大慈」。
   「悲」是指「同体大悲」,意即佛菩萨对众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如一般世俗现象,社会大众携家带眷到动物园去,以欣赏关在笼里的动物为乐事。但佛陀则不然,当佛陀看到动物被囚时,是满怀的悲心啊!因为若拿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相比较,看到牠们被囚禁笼内不得自由之苦,还怎么忍心视牠们的苦为我们的乐呢?佛陀与凡夫不同的心境就在于此。
   众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动物时,佛陀悲悯牠们的不得解脱,悲悯牠们的愚痴,无法领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我们能够投生人间,就应该赶紧把握机缘、时间听闻佛法。
   以「柔和忍辱」为衣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们要好好看清天下万事,启发本具慈悲心,坚定行菩萨道的意志,以便施教众生。而想要施教众生,必定要先具备一分让众生喜于亲近的形态。众生喜欢亲近什么样的人呢?柔和有礼的人。一个人外表让人感触最直接的就是声与色。声,就是言语;人们讲话的语调有柔和,也有粗犷。同样一句话,若声调过高,人家听了就会不顺耳;若说得柔一些、软一些,听起来,就会令人觉得入耳又入心,所以声音要柔和。
   除了声音柔和之外,形态一定要有礼貌。
   人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在于识「礼、义」、知「廉、耻」。孟子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以衣服为例,所有畜生都不必穿衣,披毛带角就是牠们的形象;但是人就不一样了!人必须穿衣蔽体以遮羞耻。一般人大都注重服饰穿着,红、黑、白、长、短,千姿百态都有。维持社会安宁的警察、警官,或是宪兵,海、陆、空军等,也各有各的制服,以表示他们的岗位、职守,让人一看便知。还有宗教家,若是正信且受社会敬仰、公认的崇高宗教家,也一样有整齐的制服——例如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以及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一看即知其身分。
   然而,什么衣服穿起来最美呢?其实,真正的美无法用衣服装饰得出来;真正美好的人生,也不是靠有形物质经营出来的。普天之下最美的一件衣服是无形的,那就是「柔和忍辱」衣。人人都喜欢柔和忍辱的人,一位柔和善顺的人即使身穿粗衣粗布,也会由他内在散发出来的修养,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被他柔和敦厚的气质所吸引!
   更何况我们佛教徒,大多数是在家居士,很难由衣着上分辨我们的身分,但是有一项可以让人看出我们是佛教徒,那就是「修养」。用你的修养、形态和平时讲话、待人接物的「形色」,来表示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就是以「柔和忍辱」作为你的衣服。
   透彻世间诸法
   我们要怎样才能忍辱、如何才会柔和?就是要透彻一切道理;若能透彻道理,看开世间的名利、地位,自然会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与事。如此,态度就自然柔和了!
   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受了后天社会各种形态的熏染,而有了不同的习气和心态。
   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报导。两个亲兄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平时在家就常常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在公司也为了职位问题互相明争暗斗。两兄弟时时抱着一种怨恨、嫉妒的不平衡心理,积怨甚久!一直到除夕夜围炉,因酒后起冲突,大哥杀死了弟弟,再服毒自杀。
   这是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家庭悲剧!同胞兄弟一起相处了二、三十年,怨恨不断地累积,到最后竟然以恨相对,毁了彼此终生。这就是凡夫心——看不透道理。学佛,就是要学看得开世间一切名利,透彻道理;在理中处世,则「有道行千里」,自然能事事皆通、包容一切,并时时广度众生,为众生说法。因此讲经、说法教导别人之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首先要有慈悲心——「大慈悲为室」,然后表现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这都必须先体悟「诸法空为座」的道理,才能表现以身作则、领导众生的行为——「处此为说法」。
   诸法空为座
   学佛最要紧的是菩提心,所以修行必须发菩提心。
   出家人名为「沙门」,沙门有三种意思,其中一种叫「怖魔」。
   什么是魔?就是「障碍」。想要出家的人有许多障碍,有的是外境起障碍——也就是个人外在的业力使自己不能很顺利出家;有的人是内心起障碍——若没有受外境阻挠,出家之后内心的心魔也会作怪。所以我常常说,非常顺利出家的人,不见得能够成功;而在出家之前,历经千辛万苦仍不受环境折服的人,出家一定成功。这就是说,能经得起社会人事的磨练而发大心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所以,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发菩提心的人,才能坚定信心、坚定毅力而产生勇气,如此才能脱离魔掌。
   前面已经说过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道」。从凡夫地到圣贤的境域,必定要有一条通路,即是觉悟的道路,而菩提心就是觉悟的道心。
   「学佛」不同于「佛学」。学佛是学做佛,要学习佛陀的精神、慈悲的心念,学习佛陀为众生吃一切苦的心,如此学佛才能成佛;而佛学只是研究其中的教理,推究其文字,在文字、名相上打转,这只不过是世间的学者。佛教中有一句话说「所知障」——若只想研究佛学,不肯真正发菩提心学佛,对自己而言是很大的障碍;因为知道得多,往往容易生起我慢心,无法真正谦卑诚恳、发名扬实。
   若能发菩提心,一定可以成佛,这是真正的学佛。培养内心的大慈悲,视普天下众生如我们的亲眷,用柔和忍辱的态度待人接物,了解一切道理,透彻菩提的道路,那么世间名利就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例如慈济医院的筹建,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救人为目的。
   记得慈院启业之初,花莲有一位贫困的劳工患了胃疾,到花莲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住了将近一个月,由于医疗设备不足,医生们无法医治,所以向慈济医院请求支援。了解病况之后,慈院认为有办法处理,所以建议患者转院到慈济医院。
   但是,患者认为慈济医院当时尚无劳保,尽管他的病体已经非常危急,还是迟迟不肯转院过来,最后慈院院长与医师讨论后,认为人命关天、救人第一,所以将医师和仪器整个转移到那家医院的手术室,为患者开刀治疗。
   一切无代价的奉献,完全以救人为第一。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不求名、不求利,只要能够救人,不管患者住在哪一家医院,都能为他服务,这就是人事上的「诸法空为座」。
   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处在人与事之间,离开了人与事,就没有佛法可修了!所以,要时时开扩心胸为一切众生工作,为一切人群服务,这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诸法空为座」。
   运用一切法而不执一法
   每个人都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内心能够真正宁静才是最幸福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心境最宁静呢?就是佛菩萨和圣贤人!他们的心境最宁静。他们不会被恶劣的环境所侵扰,不会受世间的事相而乱了心,永远拥有毅力和信心,不管是面临大风大浪,不管是道路崎岖不平,他们总是安然自在、庄敬自强。
   究竟佛菩萨和圣贤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心宁静呢?——「诸法空为座」,即运用一切法而不执一法,不执着法就叫做「法空」;他们看得透世间、看得透人生——人生几何呢?只不过在呼吸间罢了!有什么好计较呢?
   重要的是应把握因缘,借由服务众生而随顺度化众生。因此,不但要能施教,还要能够身体力行;不但能身体力行,还要能无所执着。除了不自认比别人高明,也不会分别众生比自己愚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众生而做——说法是为众生而说,修行是为众生而修,一切皆归功于众生。
   焕发慈悲的真善美人生
   古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由于梅花能够耐寒,才能在冬天开花;所以,我们必须学梅花及松柏的精神,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欢喜接受磨练。学佛,就是学习锻炼自己得以「大慈悲为室」,身着「柔和忍辱衣」,而成为一位具足仁心仁宅的觉者,如寒冬中的暖流,给人温暖。
   「诸法空为座」,人生唯有从佛法中才能够真正彻底了解生理、心理、物理等现象所蕴涵的道理,也才能了解到所谓「一切法皆空」的道理。
   希望大家尽量体会、培养自己慈悲的内涵;当具足慈悲的内涵时,自然就能以柔和忍辱为衣,也自然能透彻了解世间一切道理,而内心不起丝毫执着的自利利他;若能做到这样,就是最清净、最美好的真善美人生了。

   五浊即净土
   心净则土净
   学佛注重的是实践,要身体力行。一个修行人若只「想」参禅学道,心却定不下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则徒然空过时日。所谓一理通则万理彻,我们一定要把握时间,不要浪费人生。菩提觉道是要我们向前迈进,不是站在十字路口,用嘴巴呼叫或问过路人,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
   《净行法门》曰:
   「凡修净土须善发心,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是声闻行,不应发也。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
   一般人以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赶快找时间念佛修慧、了脱生死,这是错误的。净土法门鼓励我们以造福人群来成就道业,念佛是培养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缘」作为成佛资粮;所以,修净土的人也一样要好好的发心——发菩提心。
   「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有五种不清净。但是,我们若认为世间有这么多烦恼、苦恼、不清净,而厌弃五浊恶世,一直欣羡极乐世界的黄金布地,希冀追求清净的境界,这样就违背了菩提心。须知,佛教以莲花为标帜,污浊的泥土里才能开出清净的莲花。所以,希求极乐世界清净国土的人,仍旧是不能离开五浊而做佛事。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清净」,不受世事的染着,若能这样,五浊即是净土。因此,佛陀说「心净则土净」。学佛能以清净心在五浊恶世中做佛事,才是真正发菩提心。
   厌弃五浊的修行人每每会说:「人命无常啊!世间这么苦,若不赶快修行,不能解脱,以后还要再回来做人,这样太辛苦了!」这是一般对佛法见解不纯正的人所发出来的言语。学佛应该要有正知、正见,就如医生学医是因为世间有病人;我们学佛是因为世间有业重的众生,佛陀是为众生而修行,也因为有众生才能成佛。我们不可畏劳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气来堪忍。
   「忻九品,则违菩提心」——若逃避现实、为求清闲享受,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九品而学佛,这是「声闻行」。声闻者亦同样是佛的弟子,很爱听闻佛法,推究佛的道理,却不肯发大心。我们学佛不是要学声闻,现在有很多人极爱听经,但是听归听,请他身体力行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声闻行。
   我们既然学佛,尤其是处于现今社会,应该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滞于消极、只爱听不愿行的境地。所以说,学佛不要只想听法或如何研究佛学,一定要闻而思、思而修。
   「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世间众生多苦恼,我们要身体力行走进苦恼的众生中而不逃避,以众生的苦为苦,为他们承担一切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若有一人堕落地狱,决不成佛;释迦牟尼佛也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苦难的地方我不去,谁去呢?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怀。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我们都是佛弟子,担负如来家业是我们的责任,应该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发大愿,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样做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真正的菩萨行。
   佛陀来人间说法教化,不是只说给我们听而已,而是希望人人能身体力行;能够力行者,就是菩萨。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发心!设若没有好好发心,很快就会受三界魔王的魔军障碍,将我们慑服,这样就无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大家好好学佛,不要只趋向佛学的研究,在其中打转;研究佛学而不肯真正学佛,就像苍蝇钻玻璃,再怎么钻都钻不出去;即使对佛教的文字、名相了解很多,所换得的只不过是「所知障」。所以我们想要事事无障碍,只有靠信心、毅力和勇气,并且身体力行,学习佛陀的精神,自然可以拨除内外的魔军障碍,佛道必定能成!

   二.深信因果   
   珍惜今生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珍惜今生福
   深信因果
   学佛者除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还要「深信因果」。在《地藏经》的「阎浮众生业感品」里,佛陀明明白白地告示我们:「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凡夫众生,常常因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活在醉生梦死中,不知生命的价值,不畏因果的可怕,妄造许多恶业;但是却不知为善造恶,一切果报还自受!所以懵懵懂懂地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
   在此举一古代所发生的「一字因果」故事给大家作警惕:
   在唐朝,有位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的百丈禅师,他平常上堂说法时,总有一白发老人跟着大众进入法堂听讲。有一天,禅师开示完毕,大众都退下后,却只有他逗留不去,百丈禅师就问他是谁。
   老人回答说:「我并不是人,在很久以前的迦叶佛时代,我曾在此山修行,当时有个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我当时回答说:『不会落入因果法则。』结果因为这样,五百世来我都转堕狐狸身,至今仍不知错在哪里?请求和尚慈悲为我明示,让我能早日脱离野狐身!」
   禅师回答:「你请问吧!」
   老人请示:「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
   禅师回答:「你应该说:『不昧因果法则』。」(昧,违反之意也)
   老人闻言大悟,向禅师顶礼说:「蒙大师开示让我能脱却野狐身,我住在后山,请求大师依照亡僧的礼仪埋葬我!」第二天,百丈禅师依言带领大众到了后山,果然在洞穴里找出一头野狐的尸体,便按照礼仪将它火葬了。由这个故事大家明白知道,这位白发老人只因为一「字」之差,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由人身转堕野狐身,正是「因果」法则的最佳诠释。
   试想出家为僧的修行人尚且如此,何况一般凡夫众生?
   既然我们开始学佛,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应该深信佛陀的教诲,须臾之间不可造次!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因为「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啊!
   「三世」因果
   大家都知道佛法常说「三世因果」,但是并不了解它的意义。世是「时间」的意思,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若以长时间计算,就是前世、现世、来世;若以短时间计算,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叫三世,也就是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昨天是过去,今天就是现在,今天之后就是未来。「因果」呢?就是「因缘果法」,种时叫「因 ,得时叫「果」。如果种善因则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亦如现在的「慈济」就是由过去大家长久努力的累积(因)所成就,所以才能获得今日海内外善心人士的支持与鼓励(果)。然而慈济仍需面对不断的「未来」,因此今后更要加强我们的发心与努力。如果现在不怠惰松懈而殷勤工作、精进发心,自然未来的发展将会更蓬勃!
   如果大家相信三世因果,自然会不断地努力。古人有句话说:「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因为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所以将秋天所收割的稻谷,留着一些等候明年春天播种。这是人类为了生存,所以预存来春播种的种子。
   「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人如果相信还有下辈子,就会好好地修福。今生今世能丰衣足食、生活在这么自由的国家社会,正是过去生中所造的福;如果希望来生还能再续福,今生就得好好地为来生造福,积聚来生福报。
   所以,三世因果并非迷信。以待人处事为例,如果希望别人待我们好,就必须先对别人好;希望将来得到人人的护持,就必须现在多多付出!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现在,自我付出、利益人群。再举慈济医院所发生的实例:
   记得某年除夕夜,有几个家庭发生不幸事件。其中有个家庭,先生骑摩托车载太太出外买东西,却在刹那间发生车祸,先生当场往生;太太的肚子还怀着两个月大的孩子,被送至医院的加护病房。如果救活了太太,等于救活了两个人;如果救不活,即将丧失两条命;或者救活之后,变成只会呼吸的植物人……,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只要母亲一息尚存,其性命尚能保得住,但是看清况实在不乐观,随时都有危险,真是人间一大悲剧!
   加护病房中另外还有二个孩子,年龄才八岁、九岁。一个因为在屋外燃放鞭炮玩耍,被来往的车辆撞伤脑部。还有一个因为把鞭炮放入石缝中,伸手进石缝中想将鞭炮取出,结果被三条龟壳花咬伤,送入医院急救;而他的大哥也在医院中!
   他的大哥是先天性的动静脉畸型,到十六岁才开始发病,病发之前全无征兆,忽然间便倒地不起!送到慈济医院接受脑部开刀之后,一直平安无事。没想到过年前突然再度病发,昏迷不醒。
   两个儿子先后送入加护病房,令父母忧心如焚!所以当我初一早上访视病房时,孩子的父亲一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师父!我多么不幸啊!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我家……。」
   同一个天空下,有的人如此快乐、平安,过着幸福的日子;有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连续发生不幸的祸事。总而言之,这叫做业力,也就是因缘果报。所以大家要常常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所作所为。然而幸福中的人,是否能想到那些不幸的人呢?学佛者即使在安乐幸福的日子里,也一定要为贫困、不幸的众生多设想、多考虑,也就是平时就要多种善因,多积福德。
   又如过年期间,人人见面都有说:「恭喜发财!」健康、发财是人人想要的,当然,我也恭贺大家都能发财,除了发世间财之外,更希望大家发心修取佛法的丰富法财。然而想获得丰富的法财,自己一定要先努力地付出。

   及时种善因
   就像一粒种子,若将它装在袋子里,尽管是颗种子,但缺少了「缘」,一样无法发挥作用。若将这粒种子拿出来,选择在春天的时机种到土里,有泥土、水分、阳光的聚合,这颗种子就能发芽;如再经由良好的灌溉和施肥,自然能从幼苗长成大树。例如荔枝的种子小小一粒,而它的「因」就存在小小种子中,一个微细如毫芒的芽,如果将它种植土里,经由阳光、水分的培育渐渐成长,等到成熟季节,自然结满累累的果实。
   大家想发世间财,一定要先种因造福,只要造了福,世间财就自然而来。《地藏经》中有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只要你肯「舍」,虽然是一点点,也可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就如真正发了济世救人的心,就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报。慈济每年的善款都是用于四大志业、八大脚印,这些善款都来自诸位大德每个月点滴所乐捐。因为有这些善款,使我能很充裕地发挥救急、救难、救病、救贫的功能;由于大家每个月的施舍,能使得好几万人得到救济和平安,这就是《地藏经》中所说的「舍一得万报」,也就是舍了世间财,换得了功德法财。
   然而,这样的善举必须依智慧作抉择。有人说:「有钱为什么不自己留着用,要拿给别人用呢?」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世间凡夫众生。就像一颗种子放在袋中不拿出来播种,将会错过生长时机、无法发挥它的良能。所以必须及时将它播种和培育,才能使这颗种子发挥功能。正如自己亲手去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做布施的功德还要大,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佛陀教导的理财法
   佛陀曾教我们理财之道,即是将财产做四分法,以善用世间财,培育功德法财。
   首先将财产分作四等分,将第一分用来报答父母恩。万善皆以孝为首,人要以孝为先,修学佛法也要以孝为先;将财产的四分之一供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他们想做什么事业或善事,想布施或拜佛,都要满足他们,完成他们的道业。所以,一定要以充足的生活资产孝养父母,让他们能够自由运用。
   第二分用于培育下一代。做人要有责任心,要为子女留一份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所以,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教育基金。
   第三分留作家庭生活平安的事业基金,即现世生活的费用。
   第四分用来供养三宝、做社会福利救济事业。佛陀教育我们应延续佛的慧命,如何延续呢?就是要造福人群,将四分之一的财产做社会福利事业,同时进修自己的福业和慧业。
   今生此世能生长在这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我们过去生中曾累积了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能绵延不绝,所以鼓励我们以四分之一的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功德法财。因此我在此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学习佛陀所教导的理财法,来处理世间财,为自己培福和造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慈济志业,福慧双修
   佛陀一再教育学佛者要与佛心一致,所以鼓励大家要常念佛。念佛法门是佛教中修行最方便、最安稳,也最简捷的一个法门。但是,念佛只不过是一种方便法,最重要的还是要能深入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到底教我们什么呢?教我们「福慧双修」啊!教我们好好的修福、好好的修慧。
   智慧是从善根中产生,所以要好好的培养善根。想培养善根就必须扫除烦恼的念头,去除不良的习惯、不好的见解,将邪思邪念转成正思正见;扫除了杂乱心、烦恼心,智慧与菩提的善根就自然成长和显现,所以我们要念佛。而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以佛心为己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以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为我们的智慧与光明;以阿弥陀佛的恒常心为我们的心;以阿弥陀佛的慧命为我们的慧命,这就是培养善根。若能念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智慧就能逐渐具足和显现了。
   但是只偏重于修慧也不行,一定还要同时造福人群,意即修福。修福就是要付出,真正身体力行的付出。例如慈济志业,虽是救济人间的事业,其实它就在培养我们的善根福德。因为娑婆世界多苦难、多病厄,这些苦难、病厄的众生,由于过去生中缺少修福,所以今生此世遭受贫穷、病苦折磨,需要别人的帮助。
   佛陀救济众生,只凭一分力量做得到吗?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启发众生、教导众生。以佛心为己心,以菩萨的手做我们的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众生若得救,就等于累积了我们的福德;贫困众生若得到我们的实质帮助,在佛性中我们便可以种下成佛的因。此即借事以启理,借这些贫困的众生,启发我们悟见佛陀的真理。
   因此要懂得「舍」,若舍不得就不能去除烦恼!人生的烦恼,多数都从「欲」产生,要去除欲念,就要「舍世间财,修功德法财」将世间的物质布施给众生,自然可以得到法财。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念佛的法门,就是要我们福慧双修;而福慧双修即是舍世间财,修取功德法财。
   贫中之福
   人生是苦,一切众生随业力牵引而分布不同地方,由不得迷茫众生自由选择,这是因为「不觉」;所以佛陀出现人间施行教育,教导众生了彻人生的道理——「觉道」。如何觉道呢?就是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如何修菩萨行呢?就是要多发心,为苦难众生多付出!
   世间苦难有多种,有贫困的苦难、处于战火的苦难,有饥荒、无粮可食的苦难。由新闻广播等媒体,我们清楚可见!例如巴勒斯坦因战争不断,曾发生断粮情形,造成饥荒。他们的民生物资都来自外援,然因战火不停,援粮路线都被截断,使当地居民濒临饿死边缘;由于无法得到外援,百姓无粮可食,落得吃猫、吃狗以度日,甚至向政府要求吃人肉以维生。由此可知,只要国家战火不息,将导致百姓不得安宁、长久处于生命危险和断粮的危机!
   和他们悲惨的景况相比,今日的台湾真是幸福无比!但是在这丰衣足食的社会里,也一样有暗角的苦难众生受饥、受寒,迫切需要济助;所以大家要发心,一起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帮助这些贫困众生。
   虽然台湾难免也有暗角的贫困众生,但是和国外相较,他们还是满有福!因为在台湾有像慈济这样的善心团体——几百万善心人士的救济,给予温暖的照顾和帮助。反观国外遥远的战区,虽然我们有心伸出援手,但因国家政治因素而心有余力不足。
   知足感恩,惜福造福
   生长在物质生活不虞匮乏的台湾,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能共同生长在这块福地,是因为过去生中大家培福和造福,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于过去生中曾造这分福因,才能享受今天这分福缘,在此安居乐业。因此,希望大家要有知足、感恩的心,并且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要惜福唯有发菩提心,把握因缘赶快发挥爱心再付出!将过去丰收的种子及时播种,使来生来世能延续这分福缘,再生活于平安幸福的福地,继续行菩萨道。

   三.读诵大乘
   宇宙是我们的大学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宇宙是我们的大学
   学以致用,受而持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清晨大家都在大殿持诵早课,一般人称之为「修行」。其实,是否这样就叫做修行呢?每天课诵完毕,曾否将课诵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仪?是否将经文所教「学以致用,受而持之」?如果有,才是名副其实的「修行」。
   受持的意思,就是接受并拳拳服膺。我们读诵经文后,能将经文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就是学以致用;若能分分秒秒都受而持之,则每一刻都是在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个中滋味!
   如果能将所学经文于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也就是在二六时中皆能受持、修行、学习,那么就不需远至深山或离开人群,也不必到另外一间学院去修学。我常说:「一天是一张纸,一个人是一篇文章,宇宙之间就是一所大学。」我们自己身处于大学中而不自知,身为宇宙大学中的学生,却偏偏要跑去入小学。其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力量,却偏偏要隐藏起来,这就是浪费人生。请大家自我省思,相互勉励!
   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楞严经》中第三卷阿难说偈赞佛的一段偈文: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这段赞颂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是最好的学佛途径。学佛者必须学这分大雄大力、大慈大悲的宏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修行并非要求快速成佛,而是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如果还有一人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涅盘也,意译灭度、圆寂),意即不愿修取菩提正等正觉(成佛),这也是广结善缘的宏愿。然而,要广结善缘就必须常常警惕自己,善加化解烦恼,并且要以「爱」和「包容」来接纳每一个众生。
   去除烦恼,广结善缘
   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投缘、无缘,欢喜或不欢喜的分别。有时候别人无心说的话,我们却有意钻牛角尖、自取烦恼,这样就是凡夫;凡夫总是自寻烦恼,而不懂得去除烦恼。学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烦恼,化解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
   烦恼的产生一定都有其原因,所谓无风不起浪,人家为什么对我们不投缘、不高兴?必须好好地审思,找出其原因,尽量做到使人高兴,解开别人对我们的误解或恶意。
   人与人之间的「缘」非常重要!若能在今生今世,减少众生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广结善缘,一旦因缘成熟即得速成正觉,在娑婆世界「坐道场,弘扬佛法」。
   但是如果不先去除烦恼,就得不到大雄大力,也无法发挥大慈大悲。在我们的宇宙大学中,必须时时刻刻「审除微细惑」。审是思考,除是去除,微细惑是烦恼,所以「审除微细惑」,就是好好地仔细思维,找出烦恼并将其净化排除。
   (微细惑就是九十八使,九十八种烦恼。使,即烦恼之意,从我们内心中的五蕴(阴)——色、受、想、行、识衍生,再由地、水、火、风的四大假合细分成六十二见、九十八使。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状态。)
   所谓「舍得」是要舍什么,你们知道吗?就是要舍烦恼。舍去烦恼才能得到智慧与大雄大力,发挥大慈大悲。有大慈大悲才能四通八达,一切无碍!当初,佛陀并非单凭他一人觉悟就能教导无边众生,实际上,是由周围的弟子帮助他广设道场、广结善缘,佛才能将自己的慧命发扬光大、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若想发挥大雄大力,必定要在今生广结众生缘。
   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也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长者与小沙弥的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领着一群小沙弥用功精进的修行。老师父常常叮咛小沙弥们,要多多利用时间背诵经文。所以小沙弥们也谨记师父的教诲,于行、住、坐、卧中都非常用心的依教奉行。
   有一天,有一位小沙弥出门托钵,边走边大声地背诵经文。背着背着,竟然忘记了「托钵」这回事……
   有位长者看到小沙弥过门而不入,觉得很奇怪,就追了出去问道:「小沙弥、小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呢!请接受我的供养好吗?」
   小沙弥停下了脚步,接受长者的供养。
   长者问明原因,很赞叹小沙弥的精进,就说:「你以后专心的用功办道,让我来供养你的生活所需。
   小沙弥心怀感恩更精进的深入经藏……
   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广结善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相互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人无法离群独居,在人群中必须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加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曾经在苦行林六年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
   眼睛「听」,耳朵「看」
   对待每个人,我都是用眼睛「听」、用耳朵「看」,为什么呢?因为要了解一个人,并不是只用眼睛看、耳朵听就可以;透过眼睛看、耳朵听之后,还要再经过审思;也就是说,我虽然看到形态而同时也能「看」出其声音,听到声音时也同时「听」出其形态;听与看平行,好好地审思,如此,才能将烦恼治除。
   所以,别人说话时,我会好好地听,一边听、一边体会话中情境的虚实。我若只用眼睛看,难免会像太阳被乌云遮住。因为我也是人,人难免都会有烦恼;可是,只要给我一点时间,我就能将别人所说的话,好好地再思维、再思考。
   所谓学佛,就是学如何去除烦恼!凡夫难免有烦恼,但我们仍要用明智、敏锐的智慧,好好地审除烦恼,才能以清净广阔的心胸来包容他人。
   扫地扫地,扫心地!
   每年为了迎接新的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忙着除旧布新,清扫环境。打扫环境为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为了过年?不是,是为了建立崭新的人生。
   若只会扫地而不懂得扫心地,又有什么用呢?修行人的心,决不能存有丝毫脏乱;如果有了脏乱,就像一间没有打扫的房子,难以开门见人。希望大家在新的三百六十五天中,都能维持内心的清净,这就叫做成就。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把无用的烦恼从今天开始弃除,过一个崭新的人生!
   法亲浓于世俗亲
   静思精舍是一个大家庭,和其它的寺庙不同。一般寺庙在过年时,都是香客去拜拜佛、添添油香就离开了,好像是过路的陌生人。可是静思精舍不同!每一位来到精舍者都在过去生与慈济结下善缘,此生来此再相聚!所以,我们比世俗的亲更亲;俗亲是一世的亲,而慈济道侣是生生世世的法内至亲,无穷无极……
   慈济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将各地回来的师姊、委员,当作我们的亲人。但是,并非让他们来此礼佛就表示「亲」,而是要让他们体会佛法的精神。学佛并非只听法师讲经、师父开示,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去自我体会,才是最好的机会教育。
   譬如走路,我常告诉大家走路要轻声,但是却常常听到有人走路拖泥带水,老一辈的人如果听到就会教训:「走路不可用拖的,要轻步行走!」因为行、住、坐、卧都必须教育,修行人遵循古礼的教育。
   所以,走路必须教育,若自己走得轻、稳,也要教人走路时脚步放轻。开门也一样,动作要轻柔,若碰撞、发出声响,就表示心没放在手上;如果开门时把心放在手上,轻轻地开、慢慢地关,轻开慢放自然不会有声响。若能做到这样,就是身教——手和脚的教育。
   又如说话也是一样。彼此互相勉励,多说好话,是非不提——师父如此说、佛陀如此说、经典如此说,此即是「如是我闻」。这就是「口」的教育。   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身作则,从本身做起,然后教育家人,建立美满的佛化家庭,进而影响社会,净化人心。为了要使我们的下一代接受佛教,不能一直以口说教,一定要用亲切、发自内心的诚意去感动他们!凡是来到精舍者不分老、幼,都要亲切地招待、温柔地照顾。年老者以佛法甘露水滋润其心田;年轻者最重要的是必须让他们能学习佛法,让慈济人的第二代都能得到佛法的教育。
   迈向宇宙大学
   三百六十五日一天天地过去,新的三百六十五日又一天天地来临。从今天起,我们要将所有的烦恼完全清除!以清净心来迎接每个新的日子,立下每个新志愿,过一个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人生。
   「宇宙之间是我们的大学,每一天是我们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是一篇最好的文章。」大家好好地思维这句话的意义!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佛陀讲经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中,有三部经是我们学佛者应该熟习并了解和实行的。哪三部呢?
   第一部是《华严经》。《华严经》是三藏十二部经的经母,因为佛陀成道后讲的第一部经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是佛为菩萨和天龙鬼神而讲,当时娑婆世间无人能听,以三七日的时间讲一部华严,此乃佛之境界。此经由印度龙树菩萨于龙宫读诵整理而出,佛陀的教法即由此经不断衍生出来,因此《华严经》称为一切经之经母。
   第二部是经王《法华经》——即我们现在每天礼拜的《法华经》。有人说「成佛法华」,若要成佛必定要力行《法华经》的精神,所以《法华经》是一切经典之王。
   第三部是《楞严经》。《楞严经》可以开启智慧,其内容是讲人的心念,教导人找回自己的心。众生会迷失自我,完全是因为迷失了心性,迷失心性就会埋没良知,因此所做的一切都是烦恼的罪业。所以,我们要找回本心一定要研习熟读《楞严经》,从读经中开启我们的智慧。
   《法华经》既然称为经王,其实也是开慧之经。但是,其经义和意境不似《华严经》之演说十方法界诸大菩萨修行成佛度众之道,让人难以了解。其法门完全是佛陀对娑婆世界众生开示如何成佛的方法,是讲人间成佛之道。成佛一定要先开智慧,菩萨也是一样,要先扫除烦恼才能开启智慧。所以说,《法华经》上承华严的精神,下能引导楞严的经典,因此《法华经》是佛教的经王。
   《无量义经》是法华的纲领
   佛陀讲《法华经》之前,先讲《无量义经》,在这么多的三藏十二部经中,我很重视《无量义经》。因为《无量义经》是《法华经》全部的精粹所在,而《法华经》则是《无量义经》的注解。《无量义经》教我们力行菩萨道,启发我们与佛同等的智慧,不轻视自己的本性,并且引导我们如何教化众生。
   其实,慈济的精神就是《无量义经》的精神。经中「德行品」说:菩萨的智慧是——「智慧日月,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菩萨的智慧像日月一样,有智慧的人要教化众生,必定以众生的根机为主,观机逗教;何时何地为何人讲何种法;什么样的根机,就用什么样的教法引导他,这叫做「方便时节」。
   讲话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为此人的根机可以接受,所以我跟他讲这句话,但是也要观机、观时。若时间对了,要跟他讲的话也没有错,则必须考虑地点适不适合?这几件事情都要用我们的智慧分析,所以称为「方便时节」。要做一位菩萨,就必须学习佛陀的智慧,要善于分辨,以方便时节去施法、教导众生,此即智慧。有了像日月一样明朗的智慧,才能分辨众生的根机,并观察何时适合推展何种事业。
   接着解释「扶疏、增长」。懂得种菜、耕作的人,将种子播种后,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顾田园。例如菜苗长出来时,不能让它太密杂;太密杂则蔬菜长得不美,必须将多余的菜苗摘除。而且何时种菜?何时播稻?耕作时间必须配合谷种和菜苗的生长季节,如此,农作物才能丰收。
   学佛也要像园丁、农夫一样,好好地播撒善种,好好地摘除杂乱的根苗、辛勤耕耘,好好照顾播撒的菩提善种,使其茁壮长大!此即「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
   佛陀以各种方法引导我们,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启发我们的大乘精神,使每个人都能加入大乘的事业。大乘事业就是救人的工作,菩萨精神就是大乘的精神。我们要自己培养这种精神,也要引导大家身体力行去做救人的工作——「大乘事业」,此即《法华经》的精神。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无量义经》的「德行品」经文中有一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就是教我们要以清净的心念,立大志弘大愿。玄是极深之意;佛陀除了要我们发大心、立大愿、行大行之外,又教我们「守之不动,亿百千劫」,即是以恒持心时时身体力行去救人,生生世世都不退转这分道心!
   今天大家生活在平安、富裕的环境中,应该好好把握因缘,充实自己未来度众的力量。彼此广结善缘,携手并进常发悲悯心,为世间苦难众生多付出!然而有「一念」悲悯之心还不够,还必须将这念心付诸行动——从事救人的工作、造福人群,如此才能成就「佛」的境界。
   若只是发心说:「我想救人,我很同情他……。」这仅是一个因,并没有造缘,有因无缘则菩提善种无法增长,仍然会腐烂!大家要知道,有了因若欠缺缘的聚合,不合时宜,也不能发挥作用。
   诸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很好的种子,也就是成佛之「因」。如果不采取行动、身体力行,那就是无菩萨的「缘」;欠缺缘,则不能成就任何事业。
   日行万善,增长大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天很快就过了!希望大家莫浪费时间,要好好利用时间,培养善种,造就善缘。总而言之,如果想当一位「菩萨」就必须日行万善,观一日之事,立万世之善愿!仔细观察这个人间社会,并且好好地思考,才能真正体会佛陀的悲心本怀!把握时机因缘立下宏愿,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
   前面已提过《无量义经》的一句话:「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立志一定要弘大,并守持不变动。要做到这样,必须善用智慧观察人生,若能以智慧来观察人生,自然能悟得人生的境界,能守持亿百千劫的善愿。
   一般人的善心都是浮沉不定,今天看到某事令他非常感动,就想赶快修行;但遇到别的境界,或听到别人说的几句话,心又跟着动摇,这样如何能「亿百千劫,守之不动」呢?
   大家要学佛、学菩萨一样——「智慧日月,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日子过得很快!每过一天就减少一天,不知到了明年的今天,我们究竟能增长多少大乘事业呢?日子减少,我们的大乘事业应该有所增长;相对的,我们的智慧也要增长。所以,希望大家努力精进于菩萨道上,福慧双修!

   四.劝进行者
   以戒为师
   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
   以戒为师
   「修行」就是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心」修得好,言行自然光明磊落、端正庄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佛,就是要学得心定、心静,将所听之法表现于日常生活中;若听法之后就忘了,仍然以原来的习气待人处事,那么不管学佛学了多久,都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愈学愈退步,这样有什么用呢?
   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在自心上下功夫;光是外表看起来很有修养,内心若不踏实,终究一无所成!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修行想要成就,一定要身体力行,绝对没有「我吃你饱、我修你成」的事。
   「贪念」扰乱心性
   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是修行的次第是一样的,同样是三皈、五戒、十善、三聚净戒,这些都必须好好守持,绝对不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稍有一刻偏离了戒律,心就会乱了!
   心性散乱,无法好好守住道心,其实就是「贪念」作怪——贪荣华、贪富贵、贪权位、贪名利。唯有「戒」,才能对治贪念。
   所谓「衣食可去,戒不可离」,即使没有衣穿、没有饭吃,也决不能舍弃做人的规矩与菩提道心!
   「戒」是修行人的盔甲
   学佛不容易,必须克服长时间的心灵挣扎,才能踏上学佛之路。可是,佛门的修行与社会型态差别很大!在社会上所争取的是「名」与「利」,而佛门中追求的是「道」与「德」。所以,在生活上难免有很大的冲击,不易平稳下来。
   好不容易花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降伏矛盾的心理,如果又离开了道,想再调理混乱的心绪及追求名利的习气回来修行,就要再从头开始。人生无常,能有多少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呢?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决心与耐心,决不可以今天学学看、明天试试看,若时时抱着试探的心态,那么永远都是「从头开始」,永远无法成就道业。因此,学佛一定要有恒心,不可须臾离佛,不可刹那离道;道心一离,名利心立即产生,岂可不慎!
   学佛也不能像天气一样时晴时雨、变化不定!如果以强烈的心念求道,想现求现得,是非常危险的,就像雨水太多,易成大灾;如果一天雨、半年晴,则干旱枯竭,菩提心枯萎。所以,修行应像细水长流,不急不徐,绵绵密密;一秒钟都不能停止,道心一停,名利心很快就会占领进来。
   道心与名利永远都在相互交战,道心稍微退堕,名利心很快就会浮现,占据道心的位置。所以,佛陀将修行者比喻为战场上的士兵,必须精进勇猛地抗拒种种无明习气;而戒律,就是保护修行者的盔甲。
   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灭度之前刚好讲完《法华经》。他觉得还有一件事尚未圆满,就是亲恩未报——佛陀成佛之后,度化俗家的妻、儿及抚养他长大的阿姨出家修行,父亲净饭王亦接受他的教化;但是,唯有在他出生后七天就往生忉利天宫的母亲尚未度化。所以,佛在讲完《法华经》、世缘将尽之时,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讲《地藏经》。因此,《地藏经》又称为佛门的「孝经」。
   佛陀讲完《地藏经》后回到人间,教阿难铺尼师毡于娑罗双树间,即将示现涅盘。
   阿难禁不住生离死别的哀愁,跑到远处放声大哭!他的堂兄阿那律陀也是佛陀的弟子,知道佛陀将示涅盘,从远方匆匆忙忙地赶回来,还没回到佛陀身边,就看见阿难在远处痛哭。他告诉阿难:「你怎么可以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呢?你必须负起责任,传承佛陀的精神、教法于人间;而你还不知道传承的方法,所以要赶紧问佛陀啊!」
   阿难恍然大悟!即刻问阿那律陀应请示佛陀什么问题?阿那律陀告诉他,有四件事必须请示佛陀,其中之一是——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要以什么为师呢?于是阿难赶紧回到佛陀身边,请佛陀开示。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由此可知,「戒」是佛教的命脉,是学佛修行的根基。
   《梵网经》中「菩萨心地品」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戒」如明月般清净光明,能引导众生从迷茫走向觉悟。戒亦如珍贵的「璎珞珠」,是世间的珍宝,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国家祥和、社会安定。
   微尘是表示数量无限多的意思,「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意指「戒」是学佛修行的根基。唯有严持戒律,彻底净化「身、口、意」,才能觉悟宇宙间的真理,成就无上佛道!
   人心有戒,国家安定
   台湾和国际上许多国家比较起来,真可说是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可惜很多人不知惜福,不遵守做人的本分,破坏家庭伦理,扰乱社会秩序。如果社会能够更安定、更和谐,则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
   把「心」照顾好,行为才不会偏离正轨,而「戒」正是心的明灯——心中有戒,人生平安、吉祥;人人有戒,社会清净、祥和。
   「戒」并非不切实际、莫测高深的道理;守好规矩,该做的事用心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去做,就是戒。所以,戒是——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父母心中有戒,才能以身作则把孩子教好;教师心中有戒,才能培育出心地善良、言行端正的学生;商人心中有戒,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公务员心中有戒,便能善尽本分,树立廉明的形象;政治家心中有戒,才能无私无我、诚正信实,以身作则端正社会风气,带领人民走上康庄大道。
   总而言之,只要人人心中有戒,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富强安康、受人尊重!
   戒如明月,能在黑暗迷茫中绽放清净光明的力量。希望大家提起大决心、大毅力,精进勇猛严持戒律,使品格圣洁如明珠,胸怀坦荡有如光风霁月!
   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
   「慈济世界」像一个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位演出者都是彼此的「贵人」和「助缘」,除了点燃自己的心灯,也点亮他人的心灯。不要轻忽任何一盏小灯或一支小蜡烛的光亮,因为凝聚千千万万的灯火烛光,可以造就无量光明世界!
   以前有一个小沙弥尼,跟随师父在深山里修行。
   有一天,小沙弥尼问师父:「师父,如何才能使我心地光明、智慧开启?」
   师父只告诉他一句话:「点亮你的心灯——心中的烛光!」
   小沙弥尼非常迷惑,心想:「师父教我点亮心中烛光,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体会师父真正的意思?」
   不久,师父往生,沙弥尼也慢慢长大,另外兴建了一所道场,并且度化许多弟子。这个道场有个特色:就是在大殿的角落里,每日增加一盏灯。
   每点燃一盏灯,大殿就增加了一分光明。
   一直到他七十岁即将往生时,他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满屋的灯火,然后摇摇头说:「师父开示要我点亮心灯。我点亮了满室的灯火,然而到底点亮了我内心几分光明呢?」他对自己喃喃自语的慨叹着……
   但是当他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又睁开眼睛看了看所有的烛光,终于微笑着对弟子说:「室外的光,就是内心的明。弟子啊!只要你们每一个人再出去传灯,这个黑暗的世界就会变成光明的世界。弟子们!大家要跟我一样,不可轻视每一盏小灯!」
   是啊!大家不要轻视小小一盏烛光!希望大家除了将自己的心灯烛光点燃之外,还要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更希望每一位都能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将慈济世界的烛光遍布世界各角落。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无限光明!

后记

   「净因三要」为学佛初基,期待诸位读者明因果、修诸善,秉持深切信愿,力行「净因三要」——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力行「清净因」,必得「清净心」。人人都力行清净因,必然人人都得清净心,那么净化人心、祥和社会不远矣!
   祝福大家人格圆成,自度度人,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