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华雨集二;第二章 方便道之施设

www.guiyifo.com皈依佛网;印顺法师,第一节 四不坏净(四证净);中道──八支圣道的修行,是以正见samyag-dr!s!t!i为先导的。从众生身心自体去观察,通达缘起prati^tya-samutpa^da:“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而苦蕴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而苦蕴灭。苦蕴集是生死流转,苦蕴灭是解脱涅盘。如实知缘起的集、灭而修行,达到悟入真谛,就成为圣者。圣者的悟入,是“远离尘垢,法眼生,谓所有集法皆是灭法”(1)。或说:“于四谛如实知”;“知见四谛得漏尽”;“于四谛如实现等觉”(2)。总之,于缘起、四谛catva^ry-a^rya-satya^ni的体悟,是初果的预入圣流,到阿罗汉究竟解脱,如来现正等正觉的不二法门。

中道正行的修证,对一般根性来说,到底是难了一些。因为众生无始以来,一直系缚在“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下心]阿赖耶”中,成为众生──人的特性。核心是自我,表现为(情感的)“我我所爱”;在知识开展中,成为“我我所见”;而更根深柢固的,是(意志的)“我我所慢”。要彻悟缘起无我,离见dr!s!t!i 、爱tr!s!n!a^、慢ma^na而究竟解脱,不能不说是“甚深”了。释尊大慈悲心,不舍众生,所以有方便道的施设。契入甚深法的初果,名为须陀洹srota^^panna──预流,意思是预入圣道之流,成为圣者。佛弟子中,确有“言下顿悟”的,但约一般根性来说,总是次第渐入的。入预流位,有必备的条件,名为四预流支catva^ro-srota-a^panna$n%ga^ni。经中有两类四预流支,有属于如实道的,正见为先的预流支,如《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一四)说:“诸比丘!有四预流支,何等为四?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3)。

预流支是证入预流果的支分。先要亲近善士:佛及圣弟子是善士;佛弟子而 有正见、正行的,也是善士。从善士──佛及弟子听闻正法,不外乎四谛(一切法门可统摄于四谛中)。这是古代情形,等到有了书写(印刷)的圣典,也可以从经典中了知佛法,与听闻一样,所以龙树Na^ga^rjuna说:“佛法从三处闻:从佛闻,从弟子闻,从经典闻”。无倒的听闻正法,能成就“闻慧”。如所闻的正法而审正思惟,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慧”。如法随顺法义而精勤修习,法随法行能成就“修慧”。闻、思、修──三慧的进修,能见谛而得预流果。这是般若prajn~a^ ──慧为先导的,为上一章“中道正法”的修行阶梯。

经中说到另一预流支,就是四证净catva^ro-vetya-prasa^da,如《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五三──二五四)说:“诸比丘!汝等当劝彼等(亲族、朋友)修习安住四预流支。何等为四?谓于佛证净劝导修习安住……,于法(证净)……,于僧(证净)……,圣者所乐……能发三摩地之戒劝导修习安住”。

证净avetya-prasa^da,在《杂阿含经》中,译为不坏净abhedya-prasa^da ,这是胁(Pa^rs/va)尊者所传,如《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0三(大正二七·五三四下)说:“胁尊者曰:此应名不坏净。言不坏者,不为不信及诸恶戒所破坏故。净谓清净,信是心之清净相故,戒是大种清净相故”。

佛buddha,法dharma,僧伽sam!gha──三宝,是佛法开展中形成的全体佛法。信s/raddha^是以“心净为性”的(4);对三宝的证净,是对三宝坚定不变的信心。圣者所爱乐戒s/i^la,是佛弟子必不可缺的,如法的正常戒行。有信与戒为基础,能深入佛法。本来这是对三宝的净信,及“圣(所爱)戒成就”,以后才合名证净。名为四证净,那是证智相应的信与戒;不坏净可通于深浅 ──圣者的证净(即证预流果);还没有证入者的净信。这是以信为主,能由浅易而深入的法门。

预入圣流,一定是有慧有信,缺一不可。经说以信为先或以慧为先,只是适应根性的方便不同,所以佛法所说的两类预流支,都可以依之而成为圣者。经上 说:佛弟子的根性,利钝不同,有随法行dharma$nusa^rin与随信行s/raddha$nusa^rin 二类,如《杂阿含经》卷三三(大正二·二四0上──中)说:“圣弟子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于五法增上智能,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法行”。

“圣弟子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乃至五法少慧,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信行”(5)。

随法行人,于信等五法中,智能增上,是慧力特强,以慧为主而信等为助的。随信行人,于五法中是“少慧”,慧力差一些,是以信为主而慧等为助的。信等五根,因根性而可能有所偏重,而其实五根都是具足的。甚深法是智能所觉证的,以闻思修而入的预流支,是利根随法行人。在佛法的开展中,方便适应,又成立证净(重信)的预流支,那是钝根随信行人所修学了。

“法”,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的。释尊在菩提树下,彻悟 正法而被尊称为“佛”。释尊说法教化,出家与在家的,很多人从佛修行。佛为弟子们制立戒法;出家者依戒律而成立僧伽。在家与出家弟子中,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四果、四向的圣者,称出家圣者为圣僧。佛法流布人间,佛、法、僧──三宝,就出现于世间(6)。佛法与一般神教,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三宝住世,就有类似一般神教的情形。佛,如一般宗教的(最高神或)教主。法,如一般宗教的教义与教规。僧,如一般宗教的教会、教团。佛弟子归依时说:“归依佛,两足尊”;佛是人类(两足的)中最伟大、最可尊的圣者。“归依法,离欲尊”;在离烦恼、离罪恶的教义中,佛的法是最彻底、最可尊的。“归依僧,众中尊”;佛弟子的僧伽,在一切教团中,是最可尊敬的。“归依三宝”,表示出对三宝的无限信敬。这种(不离智能的)信,清净的、纯洁的信心,类似一般宗教的信仰。在佛教中开展起来,成为一般通俗易行的法门。对三宝的崇敬,是信;真正有信心的,一定有戒。戒,不是外道的种种邪戒,是人类的德行,构成人与人间和谐安乐的行为与生活,这是圣者所爱乐(离此是不能成为圣者的)戒。四不坏净,就是依此(不离慧的)深信,及完善的戒行,而能契入圣法流的。这是“佛法”时期,适应随信行人的方便,近于一般宗教,所以是通俗的易行道,为出家的钝根初学说,更多的为一般在家的信众说。如《杂阿含经》说:四不坏净成就,“于此命终,生于天上”(7)。“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8)。如是“福德润泽,(善润泽),为安乐食”(9)。“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摄受称量功德不可称量”(10)。是四种“诸天天道,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11)。修四不坏净而深入的,能得预流果;但重视福德,善法,不堕恶趣而生于天上,表示了趣向解脱,而又通于没有成圣的善道(12)。

注【5-001】《相应部》(五六)“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四二)。

注【5-002】《相应部》(五六)“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二九);《杂阿含经》卷一六(大正二·一一二上)。又“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六0);《杂阿含经》卷一五(大正二· 一0四下)。又“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五八──三五九);《杂阿含经》卷一五(大正二·一0七下)。

注【5-003】《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五中);又卷四一(大正二·二九八下)。

注【5-004】心净与信,如《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0三(大正二七·五三四下)。

注【5-005】参阅《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六九)。

注【5-006】三宝的次第成立,大乘经也有说到的,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一四· 五三七下)说:“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注【5-007】《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上)。参阅《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九0)。

注【5-008】《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中)。《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五三──二五四)。

注【5-009】《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下)。

注【5-010】《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五上)。《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0五──三0九)。

注【5-011】《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中)。《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九五)。

注【5-012】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章(三0七──三0八)。二类四预流支,参阅舟桥一哉《原始佛教思想之研究》(一九四──一九五)。

第二节 六念法门;释尊安立的方便道,是四预流支catva^ro-srota-a^panna$n%ga^ni: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所爱戒成就。然经中还有二说:一、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施舍(1)。二、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智能(2)。这二类都名为四预流支,可见(方便道的)四预流支,是以佛、法、僧──三宝的净信为本的;在三宝的净信外,加入施舍,或者戒,或者智能,而后来以加入“圣所爱戒成就”为定论的。以信为基本的修行系列,是在佛法开展中次第形成的。或重在忆念不忘,有“六(随)念”s!ad!-anusmr!taya。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舍,念天。法门的次第增多是:初修与四不坏净相关的四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3)。其次念五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舍(4) 。末后再加入念天,就是六念了(5)。如综合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为净信而修行,那就有信,戒,施,慧──四法(6);信,戒,闻,施,慧 ──五法的施设 (7)。四法与五法,是为在家弟子说的,可说是三类(方便道)预流支的综合。

六(随)念法门,也是以信为先导的方便。说到念smr!ti,是忆念,明记不忘,是修行、特别是修习定慧所必要的。依“念”的专心忆念,能趣入定境,所以说“念为定依”(依定才能发慧)。六念的修习:系念三宝而信心清净,如昏夜的明灯,荒漠中发见甘泉一样,内心清净,充满了幸福、平安的充实感。忆念(重自利的)所持的戒行清净,忆念(重利他的)如法施舍的功德。有信心,有善行,无论是成为预流(圣者),或还是凡夫,都会上升天国,享受福乐。所以能“于诸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当受持纯一满净诸天天道”(8)。在《增一阿含》中,六念以外,增列念身,念休息(寂止),念安般,念死,共为十念(9)。但后四念的性质,与六念是不同的。

六念的内容,如《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五中)说:“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田”。 “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毁、不缺、不断、不坏,非盗取戒,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戒,不憎恶戒”。 “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庆舍除悭贪,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 “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戒(闻施慧),于此命终,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净信、戒、施、闻、慧,生彼天中”(10)。

六念的前三念,是三宝功德的忆念。如不了解三宝的内容,佛、法、僧所以值得尊敬的所在,那就徒有三宝的忆念,并不能增长正信的。依经上说:念佛是忆念佛的十号。这些名号,从多方面表示了佛的功德。如“如来”,是真理的体现者,如实的宣说者。“应”(阿罗诃)是离一切烦恼,值得尊敬供养者。“等正觉”是正确而普遍的觉悟者。这样的顾名思义,从佛的名号而忆念佛的功德。念法是忆念八圣道(甚深法,依八圣道而如实知见与证得)。如“现法”,佛说的正法,依圣道而可以现见的。“离诸热恼”,是离一切烦恼的。“非时”或作“不待时节”,是说依法修行,随时都可以成就的。“通达”,是说依圣道而引导而契入的。念僧是忆念圣僧──从预流(须陀洹)向到阿罗汉果,四向、四果的功德。这些圣者,“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或译为:“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表示圣者的持行,有戒、定、慧等功德,所以是应受恭敬供养的无上福田(施僧得大果)。念戒是忆念自己的戒行清净,没有缺失(如有所违犯,依法忏悔,就回复清净),是圣者所称誉爱乐的。念施是忆念自己的施舍。“虽在居家,解脱心施”,是在家弟子,不求世间福乐果报的清净施(如出家,行不求名闻利养的法施)。念天是念六欲天。有信、有施、戒功德的能生天;得预流果的,死后也上生欲界天。

“六念”,“四不坏净”,“念佛法僧”,“念佛”,这一类的行法,是适应随信行人,特别是在家弟子的方便道。有一般宗教的共通性,有安定内心,除忧怖的作用。一、病而到死亡边缘,身体大多数是“苦痛逼切”,而眷属、物欲、自我的爱恋,会引起内心的焦急、忧伤、恐怖,比身苦更严重得多。对在家弟子,劝他不要恋念眷属、恋念物欲(11) ,应该修六念(12),四不坏净(13) 。如平常念佛、念法、念僧的,不论什么情况下去世,决定上升而不会堕落,所以不用为此担忧(14)。二、离别,即使与释迦佛别离,也不用忧悲;修六念,就等于与佛及圣弟子同在了(15)。三、修六念的,“处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 (16)。四、贾客远行,“于旷野中有诸恐怖,心惊毛竖”的,应念佛、念法、念僧(17);“比丘住于空闲、树下、空舍,有时恐怖心惊毛竖”的,应当念佛,并举一譬喻,如《杂阿含经》卷三五(大正二·二五五中)说:“帝释语诸三十三天言:诸仁者!诸天与阿修罗共斗战时,若生恐怖,心惊毛竖者,汝当念我伏敌之幢!念彼幢时,恐怖即除”。 “如是比丘!若于空闲、树下、空舍,而生恐怖心惊毛竖者,当念如来: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彼当念时,恐怖即除”(18)。

这一譬喻,似乎是神话,而其实是的确有此情形的。“伏敌之幢”,是军旗。在古代,如帅旗屹立,军队望见了奋勇作战。如帅旗倒下,那不是主帅被杀、被俘,就是逃走。部队不见了帅旗,当下会士气丧失而溃败的。如战斗中的军士,想到了主将的才能,武器精良,那部队会士气高昂,不会惊怖而奋战的。依外在事物而增强自身的心力,是确实存在的(“怕鬼唱山歌”,也是这种作用,虽然听到外来的声音,其实是出于自己的)。“六念”……“念佛”,不外乎应用这一意义(如能导入预流,那就性质不同)。原则的说,这是一般神教所共有的。六念等有安定内心,除忧怖的作用,经文,大抵属于(九分教中)“记说”部。

注【6-001】《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0一、三0八)。

注【6-002】《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0九)。

注【6-003】《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中──下)。参阅《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九六)。

注【6-004】《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中)。

注【6-005】《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三中──一四四上)。又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中──二一九上)。《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四六──五二)等。

注【6-006】《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九九)。《杂阿含经》卷四(大正二·二三中──下)。

注【6-007】《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五九──二六0)。《杂阿含经》卷三三(大正二·二三六中下、二三七下)。

注【6-008】《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下)。《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二九六)。

注【6-009】《增一阿含经》(二)“十念品”(大正二·五五二──下五五三下)。《增支部》“一集”(南传一七·四四、六二──六三)。

注【6-010】参阅《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四六──五二)。

注【6-011】《杂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二九八上)。《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二一──三二三)。

注【6-012】《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五中──下)。

注【6-013】《杂阿含经》卷三七(大正二·二六九中──下)。《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 (南传一六下·二八二──二八五)。

注【6-014】《杂阿含经》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中──下)。《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 (南传一六下·二五八──二六0)。

注【6-015】《杂阿含经》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上──下)。《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 (南传一六下·二二九──二三四)。《杂阿含经》卷三三(大正二·二三八中──下)。《增支部》“一一集”(南传二二下·三0三──三一0)。

注【6-016】《杂阿含经》卷三三(大正二·二三八中)。《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一0──一四)。

注【6-017】《杂阿含经》卷三五(大正二·二五四下──二五五上)。

注【6-018】《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南传一二·三八二──三八六)。